儿童常见意外伤害及防范措施

合集下载

如何预防和应对儿童常见意外伤害

如何预防和应对儿童常见意外伤害

如何预防和应对儿童常见意外伤害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社会的未来。

然而,由于他们年龄小、好奇心强、自我保护能力弱,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遭遇各种意外伤害。

这些意外伤害不仅给孩子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未来发展。

因此,预防和应对儿童常见意外伤害是每个家长和社会都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类型1、跌倒和坠落孩子在玩耍、奔跑、爬高时容易失去平衡而跌倒或从高处坠落,导致骨折、头部受伤等。

2、烧烫伤孩子可能会接触到热水、火源、热电器等,造成皮肤烫伤或烧伤。

3、交通事故在道路上行走、骑车或乘坐交通工具时,孩子可能会因不遵守交通规则或缺乏安全意识而发生交通事故。

4、中毒误食药物、化学物品、有毒植物等,都可能引起中毒。

5、溺水在游泳、玩水或靠近水域时,孩子如果没有大人的监护,很容易发生溺水事故。

6、异物窒息吞食小玩具、硬币、食物等异物,可能会堵塞呼吸道,导致窒息。

7、动物咬伤与宠物或野生动物接触时,可能会被咬伤。

二、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方法1、提供安全的环境(1)家中的家具要稳固,避免孩子攀爬时倾倒。

窗户要安装防护栏,防止孩子坠落。

(2)保持地面干燥清洁,避免孩子滑倒。

(3)将热水瓶、刀具、药品等危险物品放置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2、加强安全教育(1)从小就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如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看红绿灯等。

(2)告诉孩子不玩火、不触摸电源插座,让他们了解火灾和触电的危险。

(3)教育孩子不要吃不认识的食物和药物,以免中毒。

3、监督和陪伴(1)孩子在户外活动时,家长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动态,避免他们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

(2)当孩子游泳或玩水时,一定要有大人在旁边陪伴,并确保孩子佩戴合适的救生设备。

4、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1)教孩子记住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和父母的电话号码,以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联系到家人。

(2)让孩子学会在遇到危险时大声呼救,寻求帮助。

三、应对儿童意外伤害的措施1、保持冷静当孩子发生意外伤害时,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以免给孩子带来更大的恐惧。

幼儿常见的意外事故及处理方法

幼儿常见的意外事故及处理方法

幼儿常见的意外事故及处理方法
幼儿常见的意外事故包括:
1. 跌倒:幼儿行走不稳,容易造成跌倒。

处理方法:立即找到合适的安全地点,检查是否有受伤,若有,及时清洗伤口并进行简单的包扎,观察伤口是否需要就医。

2. 烫伤:幼儿常接触热水、热食物或烫伤物品,容易造成烫伤。

处理方法:立即将受到烫伤的部位放置在流动的冷水下,或者使用冰袋冷敷,及时就医。

3. 摔伤:幼儿在玩耍时容易跌倒或者与其他物体碰撞而受伤。

处理方法:观察伤势的严重性,如有严重的外伤或骨折,应立即就医;如果只是轻微擦伤,可以清洗伤口并使用消毒药水进行处理。

4. 呼吸道异物:幼儿常常将小物体吞入口中,导致呼吸道堵塞。

处理方法:对年幼的幼儿进行轻拍背部,帮助其排出异物;如果无效,及时送往医院急救。

5. 溺水:幼儿在水中游泳或玩耍时,容易发生溺水事故。

处理方法:立即将溺水幼儿从水中抱出,并给予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术,紧急就医。

处理以上意外事故时,家长或者幼儿园老师应保持冷静,及时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并随时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

此外,平时要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他们对危险的认知能力。

12种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方法,太实用了!

12种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方法,太实用了!

12种⼉童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法,太实⽤了!GIF据统计,我国每年有20万⼉童因为意外伤害死亡,占⼉童死亡数量的1/3。

其中,溺⽔、⽕灾、交通、坠楼等原因造成⼉童伤害事故急剧上升。

保护⼉童安全,关键在于防患于未然。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12种常见的⼉童意外伤害事故及防范措施,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1.溺⽔⽀招:加强对孩⼦的监管,不让其去⽔塘或河流游泳;在泳池游泳时不去深⽔区,并且要有家长或教练时刻看护。

⼀旦孩⼦溺⽔,要⽴即进⾏急救,先清理其⼝腔和⿐腔异物,按压溺⽔者的腹部或⽤膝盖顶溺⽔者的肚⼦,排除肺、胃内积⽔,然后对其进⾏⼼肺复苏并及时送医。

2.烧烫伤⽀招:家⾥的热⽔瓶、烧⽔壶等不要放在孩⼦可以接触到的地⽅;吃饭时,让孩⼦远离汤锅、⽕锅;给孩⼦放洗澡⽔时,先放凉⽔,再兑热⽔,⽔温调好后再让孩⼦靠近。

孩⼦烫伤,要⽴即使⽤冷⽔冲烧烫伤部位10-30分钟,或使冷⽔浸泡并⽤冰块冷敷,直到没有痛感为⽌,然后尽快将孩⼦送往医院做进⼀步治疗。

3.坠落⽀招:不要将孩⼦单独留在家中,哪怕是极短的时间;窗边不堆放杂物或摆放椅⼦,以免孩⼦攀爬;告诉孩⼦不可以在阳台、窗台附近或顶楼嬉戏;家中所有窗⼦安装防护⽹。

如果孩⼦坠楼,要第⼀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尽量不移动孩⼦⾝体,避免造成⼆次伤害;当其出现呕吐症状时,要及时将呕吐物清除⼲净;如出现呼吸、⼼跳停⽌,要给予⼈⼯呼吸和⼼脏按压。

4.触电⽀招:告诉孩⼦不要⽤⼿或者其他导体去捅插座孔;家中插座尽量安装插座保护盖;使⽤热⽔器时要关闭电源。

⼀旦触电,要⽴即⽤不导电的⼲⽊棍、⽵竿、橡⽪带等把触电的⼩孩与电源分开,再切断电源。

同时将孩⼦移到通风的地⽅,解松⾐服,进⾏⼈⼯呼吸。

5.吞异物⽀招:尽量不要给三岁以下的孩⼦⾷⽤花⽣、坚果、软糖、果冻等容易呛到的⾷物;给孩⼦吃鱼时,要将鱼刺挑⼲净;不要让孩⼦接触纽扣、硬币、⼤头针、⽔钻、螺丝钉、药⽚、玩具⼩零等物品;不要在孩⼦哭或者跑跳时给其喂⾷。

幼儿园儿童意外伤害防范知识宣传文案

幼儿园儿童意外伤害防范知识宣传文案

幼儿园儿童意外伤害防范知识宣传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快乐学习成长的地方,但伴随着孩子的好奇心和活泼天性,意外伤害也时常发生。

为了保障孩子们的安全,我们有必要加强幼儿园儿童意外伤害的防范知识宣传。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情况,并提供相应的防范措施,希望能帮助家长和教师们更好地保护孩子们的安全。

1. 摔倒伤害摔倒是幼儿园中最常见的意外伤害情况之一。

为了减少摔倒造成的伤害,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幼儿园场地应保持干净整洁,清理杂物和障碍物,保持地面平整。

特别注意玩具、绳子、水等可能导致绊倒的物品。

•室内地面应选择防滑的材料,避免孩子在奔跑时滑倒。

•实施自由活动时,需要根据孩子年龄和能力设置合适的游戏和活动区域,避免孩子间的碰撞。

2. 烫烫伤烫伤是幼儿园中另一个常见的意外伤害情况。

以下几点是预防烫伤的关键:•热水温度要适中,特别是如果孩子能够接触到热水龙头。

家长和老师要确保热水龙头设置在孩子无法触及的位置。

•厨房、实验室等区域要有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孩子们注意热源。

•孩子们在用餐时,应由教师或家长辅助加热食物,避免孩子意外触碰热物品。

3. 窒息伤害幼儿园中,窒息是一种危险的伤害情况,特别是对于较小年龄的幼儿。

为了避免窒息伤害,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幼儿园内应设置安全围栏,防止孩子们进入危险区域,如厨房或工具储存区。

•在提供食物时,要确保食物切割成合适大小,避免孩子吞咽过大的食物块。

•玩具也需要严格控制尺寸,避免幼儿将小玩具吞入口中。

4. 烫伤伤害火灾是孩子们面临的另一种威胁,这里介绍一些建议以防止火灾以及烟雾伤害:•幼儿园应配备灭火器和火灾报警器,并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

教师和管理人员应接受灭火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学习自救技能:教师们可以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以简单易懂的方式教给孩子,培养孩子们应对火灾的基本知识。

•室内可以设置疏散预案,引导孩子们熟悉和掌握疏散路线。

5. 溺水伤害幼儿园的游泳池和水上活动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之一,但溺水是一种严重的伤害情况。

婴幼儿的常见意外伤害防范与急救措施

婴幼儿的常见意外伤害防范与急救措施

婴幼儿的常见意外伤害防范与急救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婴幼儿的意外伤害日益增多,这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伤痛。

为了保障婴幼儿的生命安全,父母需要掌握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方法和急救措施,以及必要的安全常识。

本文将分析婴幼儿的常见意外伤害,并提供一些建议性的预防与急救措施。

一、跌倒伤害跌倒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特别是在学步期。

要预防这种伤害,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室内环境安全:- 定期检查家中的地毯、地板、楼梯等是否平整,并修理或更换损坏的地面。

- 避免在地板上放置滑动的物品,如玩具车、滑板等。

2. 室外环境安全:- 给孩子选择一个平整、无石头、无杂物的活动场所。

- 监督孩子在室外玩耍,避免走到斜坡或不平整的地面。

3. 安全设施:- 家中的楼梯应安装扶手和防滑设施。

- 孩子学步时,可以使用安全带或辅助器具,保证孩子的安全。

如果婴幼儿不幸发生跌倒,家长应立即进行急救措施:- 判断是否有骨折等严重伤害,如有,应尽快就医。

- 孩子只是受了点轻伤时,可用冷敷法缓解疼痛,并注意伤口消毒。

二、烫伤与烧伤婴幼儿由于对周围环境的认知程度低,很容易被热水、热饮料或者热食物烫伤。

预防这种伤害需注意以下事项:1. 温度控制:- 在喂养或者给婴幼儿洗澡时,要先测试水温,以免太热而烫伤皮肤。

- 热饮料或热食物在给婴幼儿食用之前要适当降温。

2. 防止接触:- 将热液体或食物放置在婴幼儿够不着的地方,避免他们触碰。

- 使用隔热杯、碗等容器,以减少烫伤的风险。

对于烫伤与烧伤的紧急处理,家长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将烧伤部位立刻放入冷水中冲洗,冷却烧伤部位。

- 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轻轻擦干伤口,并使用无纺布覆盖伤处。

- 尽快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处理。

三、溺水伤害溺水是致命的婴幼儿意外伤害。

为了保障孩子的安全,家长需要管理以下防护措施:1. 家庭环境安全:- 家中的水池、浴缸等未使用时应关闭盖子,以免婴幼儿独自进入。

- 避免将婴幼儿床放置在与水源接近的地方。

幼儿园常见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与预防

幼儿园常见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与预防

幼儿园常见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与预防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场所,然而在这个活泼好动的年龄段,意外伤害不可避免地会发生。

幼儿园应急处理及预防常见意外伤害的能力对于保障孩子们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常见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措施和预防方法。

一、擦伤与擦破皮肤擦伤与擦破皮肤是幼儿园中最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

当孩子们在玩耍时,常常因不慎摔倒或碰撞而导致皮肤受损。

幼儿园要做好应急处理,包括立即清洗伤口,使用适当的消毒药水进行处理,并及时覆盖伤口,以防感染。

此外,幼儿园应加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教育,培养他们正确应对擦伤与擦破皮肤的能力。

二、跌倒摔伤跌倒摔伤是幼儿园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

幼儿们的协调能力尚未完全发展成熟,跑跳时容易不稳定,导致跌倒。

幼儿园应急处理时,首先要判断伤势轻重,如果仅有轻微擦伤,可进行简单的消毒和包扎,若伤势严重,应及时送往医院。

为了预防跌倒摔伤,幼儿园应保持教室和走廊的环境清洁整齐,加强幼儿们的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训练,以增强其身体稳定性。

三、碰撞伤幼儿们在玩耍时,经常会因为不小心与其他孩子或物体发生碰撞而导致伤害。

幼儿园要及时应急处理,观察受伤部位是否有肿胀或疼痛,可以冷敷或使用止痛药进行缓解。

为了预防碰撞伤,幼儿园应加强对孩子们的安全教育,帮助他们养成注意周围环境、文明游戏的好习惯。

四、食品中毒食品中毒是幼儿园面临的严重安全问题之一,食品不当处理或保存不当会引起食物污染,导致孩子们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

幼儿园应急处理时,立即停止食用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及时送孩子们去医院进行处理,同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为了预防食品中毒,幼儿园应加强食品安全意识教育,确保食品的新鲜度和卫生条件,并定期进行食品检测,杜绝食品中毒的发生。

五、溺水事故幼儿溺水是导致儿童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游泳季节。

幼儿园应急处理时应立即施救伤员,注意保护孩子的呼吸道,如果孩子没有呼吸,应进行心肺复苏。

预防溺水事故,幼儿园应当加强对孩子们的安全教育,规定游泳时间和区域,同时配备专业救生人员,并进行常规的安全检查。

预防儿童常见伤害及应急处理指南

预防儿童常见伤害及应急处理指南

预防儿童常见伤害及应急处理指南1.简述学前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原则2.儿童伤害预防措施3.常见儿童意外损伤急救法4.幼儿意外伤害处理办法?5.幼儿园预防儿童伤害措施6.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简单处理简述学前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原则幼儿常见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置方法1、跌磕伤:孩子难免会发生跌磕伤,一旦发生时,不要用手揉患处,可用干净的毛巾浸透冷水或用毛巾包裹冰块敷在受伤的部位,经冷敷后再用湿热的毛巾敷于患处并轻轻按摩,以帮助消肿。

孩子还会经常摔伤头部,如果摔伤后几小时或几天后,孩子疼痛不减、哭闹、呕吐或昏迷不醒,就需要送医院救治。

X光能够检查出头骨挫伤,大脑受伤的信息只能通过CT扫描获得。

2、擦伤:幼儿主要发生的擦伤部位是膝盖和肘部。

对于轻微的擦伤,可用水清洗伤口,再用消毒棉球蘸低温的肥皂水或生理盐水擦洗伤口周围并清理异物,然后涂抹红药水,要时刻预防伤口感染,很小的创伤也要注意。

对较为严重的伤口在经过消毒处理后可用纱布包扎,特别严重者要及时送医院治疗。

3、割伤:若创伤较小的伤口内又无异物时,用创口贴即可;若是金属、玻璃等异物,则需将异物清理干净后对伤口做消毒处理。

割伤严重流血过多要及时对伤口进行包扎,可在伤口靠近心脏的方向用绳带等物系紧,并立即将患儿送往医院治疗。

小而深的伤口忌马虎包扎:若被锐器刺伤后马虎包扎,会使伤口缺氧,导致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生长,应清创消毒后再包扎,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若幼儿的手指被利器割断,要保护好断指,将断指放入容器中连同幼儿一起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腹部受伤内脏脱出后忌立即复位:脱出的内脏须经医生彻底消毒处理后再复位。

防止感染造成严重后果。

4、刺伤:用消毒水清洗伤口,然后用镊子顺着刺物刺入的方向将刺夹住拔出。

若刺物太短或已全部刺入幼儿的肌肉中,可采取挤压挑拔法将刺清除,最后用酒精或碘酒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

5、儿童踝关节扭伤:儿童户外活动时,没有做准备活动而突然跑步或踢球会造成踝关节扭伤。

幼儿园班级安全大作战:预防意外伤害教育

幼儿园班级安全大作战:预防意外伤害教育

幼儿园班级安全大作战:预防意外伤害教育一、前言在幼儿园教育中,安全问题一直是家长和老师们非常关注的重点。

幼儿园班级是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下,预防意外伤害成了必不可少的一课。

如何通过教育来培养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是每个家长和老师都备受关注的问题。

二、常见意外伤害及其防范措施1. 碰伤幼儿在玩耍过程中,不小心撞到桌子、椅子等硬物,容易造成碰伤。

教师可以通过教育孩子们注意身体周围的障碍物,保持安全距离,使用软垫等措施来预防碰伤的发生。

2. 摔倒幼儿在活泼好动的时候,可能会因为走路不稳、踩到玩具等原因摔倒。

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走路时保持平衡,避免玩耍时的拥挤,及时清理地面上的障碍物等方式来预防摔倒。

3. 溺水在幼儿园的教育环境中,水池、水塘等场所是潜在的溺水隐患。

老师需要不断强调水域安全知识,教育孩子们不要单独接近水池,并且需要保持教师的严密监管。

4. 烫伤热水、沸水等热源是引发烫伤的常见因素。

老师可以通过教育孩子们远离热源、不要随意触碰热物品,以及提高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来预防烫伤的发生。

5. 意外中毒幼儿在好奇心驱使下,可能会误食到有毒物质。

老师需要不断强调不要随意品尝不认识的东西,保持食品的安全、无毒等措施以预防意外中毒。

以上是在幼儿园班级中常见的意外伤害及其预防措施,但是单纯的列举预防措施并不足够,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教育来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如何进行预防意外伤害教育1. 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教育在幼儿园班级中,幼儿的注意力是非常容易转移的,因此教师需要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安全教育。

可以通过故事、游戏、模型等形式进行,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乐。

2. 持续不断地强调安全教育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

老师需要不断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利用各种教育时机进行安全知识的灌输,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3. 鼓励孩子们参与安全管理学龄前的孩子们特别喜欢模仿和参与,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可以鼓励他们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比如每天清点教室中的障碍物,检查自己的玩具等方式,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常见意外伤害及防范措施
我们小朋友生性天真活泼, 好奇心强, 敢动敢玩, 但自控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差, 遇到紧急情况难于应付, 因而发生意外伤害的机率较大, 往往要高于大人的好几倍。

虽然意外伤害是一种突发事件, 但它还是有它发生的原因, 有它发展的规律, 通过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 就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

那么,常见的意外伤害有哪些?又如何进行防范呢?
意外伤害(一——跌倒碰撞
以跌倒、碰撞为最多,常发生于学生上下楼梯,以及玩耍、走路、跑跳、轮滑、滑板、骑自行车时。

多见于课余活动时, 也可能是上体育课时。

轻者擦伤皮肤,重者可有扭伤、骨折,甚至发生颅脑、脊椎损伤,造成严重后果。

防范要点:别在楼梯台阶上玩耍。

具体措施:不在楼梯台阶上玩耍、游戏、奔跑;不在黑暗或视线不明的地方奔跑;不爬树、不攀高、不翻院墙,不在楼顶上放风筝;不在光滑的地面或有积水的地面相互追逐、奔跑。

走路时不东张西望; 晚上走路更要小心, 尤其在斜坡、转弯处容易发生跌倒和碰撞;不从楼房的窗户和阳台栏杆处向外探出身体往下看。

体育活动中遵守活动规则, 佩带适当的护具, 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活动, 不单独做有危险的动作。

遇到紧急事件要听从老师指挥, 按学校制定的预案行动, 尤其是下楼时要成单排顺序而下(左行右立,以免造成拥挤、踩踏。

意外伤害(二——鼻出血
鼻出血对于孩子来说是很常见的现象。

一些大人们常常将孩子的头向后仰, 然后不停地拍击他们的额头。

其实这些做法是完全错误的, 头后仰
虽然看上去使鼻血暂时没有往下流, 但实际上鼻血通过咽喉、食道, 直接流到了胃里。

拍击额头就更危险了, 孩子脆弱的血管会因此受到震荡, 还可能引起血管进一步破裂。

防范要点:别抠鼻子。

具体措施:先让孩子坐下来, 安抚他的情绪, 然后用大拇指和另一手指完全夹住鼻子的柔软部分, 向面部骨头方向轻轻地捏压住鼻子。

按压姿势要保持 5分钟,并且期间不要停止压迫而察看出血是否停止。

在压迫 5分钟后, 轻轻地松开鼻子以防止再次鼻出血。

鼻出血停止后, 要让孩子保持至少 30分钟的安静活动或轻微活动,当然,还要记得提醒孩子不能擤鼻子,以防止再次出血。

意外伤害(三——动物咬伤
喜欢小动物是我们小朋友的天性, 不过有时候小动物也会成为伤害大家的祸首。

万一不幸被它们咬伤时, 有些人觉得只要用家用的消毒药水对伤口进行了消毒包扎, 就没有大问题了, 其实不然, 因为破伤风或者狂犬病毒都是无法用消毒药水进行消毒的。

防范要点:跟动物(小狗、小猫等保持距离,不能激怒它们。

具体措施:首先, 千万不要恐慌,要安慰受伤的孩子, 使他尽可能的安静、放松。

随后应立即使用肥皂彻底清洗被咬伤的伤口, 以减少感染风险。

然后隔着纱布冷敷以保护皮肤, 尽快去医院。

医生会检查孩子是否该接受合适的破伤风免疫,或者判断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疫苗。

意外伤害(四——异物
鼻腔异物,耳部异物,眼部、咽喉部等异物。

(1鼻腔异物
防范要点:不可把花生米、豆类、纽扣、小型的塑料玩具、棉球、及小固体物塞进鼻腔中。

具体措施:老师用手紧按孩子无异物的鼻孔让孩子打喷嚏, 若异物在鼻腔时已扩胀或用上述方法排不出应去医院取出切不可自行挖取。

(2耳部异物
防范要点:不可往耳部塞异物 /蚊子, 飞虫、苍蝇飞进或爬进耳朵内。

具体措施:
1、植物性异物:对体积小的可让孩子头歪向异物侧,单脚跳使其自行脱落。

2、动物性异物:可用手电筒放在耳边诱虫子自行爬出,若无效时应去医院。

3、对体积大的异物或在耳中膨胀的物体要及时送医院取出。

(3眼部异物
防范要点:由于灰尘、沙土、毛絮等进入眼结膜引起流泪不适等症状。

具体措施:
1、千万不能让孩子用手揉眼睛以免擦伤角膜,请学校卫生老师要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再拭去异物。

2、不能处理的应立即送医院。

(4咽喉部异物
防范要点:进食时尽可能不说话, 常见异物为鱼骨刺、肉骨、糖果、枣核、硬币、口香糖、果冻、纽扣、固体小玩具等停留在咽喉扁桃体上。

具体措施:
1、对细小的鱼骨刺可试食用米醋软化, 骨刺粗大的要送到医院处理, 不能随意让孩子吃米饭或馒头强行把异物带下去。

2、较大的异物卡在咽喉部时会造成呼吸困难急性喉梗阻引起窒息。

发现同伴有声音嘶哑嘴唇发紫时, 应立即报告老师 (让其低头拍打孩子的后背借助振动使异物咳出或改变位置急送就近医院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