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与电工技术最新版习题答案
《电工技术(李中发版)》课后习题及详细解答(全面版)

图1.10 习题1.3解答用图
1.4 在图1.11中,已知
,
。试确定元件 N 中的电流 I3和它两端的电压 U3,
并说明它是电源还是负载。校验整个电路中的功率是否平衡。
分析 电路有2个节点、3条支路和3个回路,欲求元件 N 的电流和电压,必须应用基尔霍
夫定律。
解 设元件 N 上端节点为 a,左边回路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如图1.12所示。对节点 a 列
图1.26 习题1.14解答用图
1.15 在如图1.27所示电路中,已知流过电阻 R 的电流 ,求 US2。
分析 本题运用 KCL 和 KVL 求出左右两条支路的电流后,即可求出 US2。 解 设各电流的参考方向和所选回路的绕行方向如图1.28所示。根据 KCL 得:
由于 ,故得:
根据 KVL,得: 所以:
(2)将10只220V、40W 的灯泡并联作为该发电机的负载,这些灯泡是否能正常工作?为
什么?
分析 本题考查电气设备的额定值及其应用。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 IN、额定电压 UN 和额
定功率 PN 之间的关系为
。至于电气设备是否能正常工作,则取决于其实际的电
流、电压和功率等是否与额定值相等,若相等,则设备能正常工作,否则设备不能正常工
电烙铁的电阻为:
(Ω)
由于
(Ω) ,R0可忽略不计,因此流过电烙铁的电流为:
电烙铁实际消耗的功率为:
(A)
(W) 因为电烙铁实际消耗的功率与额定功率不相等,所以电烙铁不能正常工作。 1.8 求如图1.15所示电路 a、b 两点之间的电压 Uab。 分析 本题考查基尔霍夫定律的推广运用。在运用基尔霍夫定律列方程时,先要在电路 图中标出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和所选回路的绕行方向。KCL 可推广到包围部分电路的任 一假设的闭合面,KVL 可推广到不闭合的电路上。 解 设电流的参考方向和所选回路的绕行方向如图1.16所示。根据 KCL,有:
电工与电路习题集(包含答案)

目录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7)第三章电路电路的一般分析 (15)第四章电路定理 (20)第五章具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31)第六章非线性电阻电路 (36)第七章一阶电路 (39)第八章二阶电路 (47)第九章正弦交流电路 (49)第十章具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61)第十一章三相电路 (66)第十二章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71)第十三章拉普拉斯变换 (75)第十四章二端网络 (79)附录一:电路试卷 (85)附录二:习题集部分答案 (104)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一、是非题 (注:请在每小题后[ ]内用"√"表示对,用"×"表示错).1. 电路理论分析的对象是电路模型而不是实际电路。
[√ ] .2. 欧姆定律可表示成 u R i =?, 也可表示成u R i =-?,这与采用的参考方向有关。
[ √ ].3. 在节点处各支路电流的方向不能均设为流向节点,否则将只有流入节点的电流而无流出节点的电流。
[× ] .4. 在电压近似不变的供电系统中,负载增加相当于负载电阻减少。
[ √] .5.理想电压源的端电压是由它本身确定的,与外电路无关,因此流过它的电流则是一定的,也与外电路无关。
[ ×] .6. 电压源在电路中一定是发出功率的。
[ ×] .7. 理想电流源中的电流是由它本身确定的,与外电路无关。
因此它的端电压则是一定的,也与外电路无关。
[× ] .8. 理想电流源的端电压为零。
[ ×] .9. 若某元件的伏安关系为u =2i+4,则该元件为线性元件。
[√ ] .10. 一个二端元件的伏安关系完全是由它本身所确定的,与它所接的外电路毫无关系。
[ √] .11.元件短路时的电压为零,其中电流不一定为零。
元件开路时电流为零,其端电压不一定为零。
[√ ] .12. 判别一个元件是负载还是电源,是根据该元件上的电压实际极性和电流的实际方向是否一致(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
低压电工习题库(附参考答案)

低压电工习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1题,每题1分,共51分)1.()系统是不允许存在的。
A、TN-S-CB、TN-CC、TTD、IT正确答案:A2.并联电容器投入过多的结果是使线路功率因数()。
A、>0B、>1C、<1D、超前<1正确答案:D3.摇测低压电力电缆的绝缘电阻所采用兆欧表的额定电压为()V。
A、500B、250C、1000D、2500正确答案:C4.试电笔不可用来()。
A、区别相线和中性线B、判断交流直流C、判断有电无电D、读取电阻数值正确答案:D5.防直击雷装置由()组成。
A、熔断器、引下线、接地装置B、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C、接闪器、断路器、接地装置D、接闪器、引下线、电容器正确答案:B6.三相并联电容器分组安装时,每组一般不宜超过()台。
A、4B、16C、12D、8正确答案:A7.()配线不得使用铝导线配线。
A、木槽板B、冲压车间C、金属槽D、金属管正确答案:A8.按照机械强度的要求,北京城区低压架空线路。
铝绞线、钢芯铝绞线的截面不得小于()mm2。
A、35B、10C、16D、25正确答案:D9.低压接户线跨越通车街道时,对地距离不应小于()m。
A、6.0B、3.5C、4.5D、5.0正确答案:A10.在TN—S配电系统中,N线表示()。
A、相线B、中性线C、保护零线D、保护地线正确答案:B11.低压断路器的瞬时动作电磁式过电流脱扣器的作用是()。
A、短路保护B、过载保护C、漏电保护D、缺相保护正确答案:A12.固定式配电箱至流动闸箱之间的距离,最大不应超过()m。
A、30B、40C、50D、20正确答案:B13.当用电单位总功率因数低于()时,应投入并联电容器。
A、0.85B、0.8C、0.95D、0.9正确答案:D1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习题

习题3(电工部分)3-1 有日光灯120只,每只功率W 40=NP ,额定电压V 220=NU。
若接在电压为V 220V/380的三相四线制电源上,问日光灯应如何连接?当全部灯都点亮时,其线电流与相电流是多少?解:由于日光灯的额定电压与电源的相电压相同,故应将日光灯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接在相线与零线之间以星形形式接在三相电源上当全部灯点亮时,每只灯的电阻为4022022==P U R W=1210每相负载为401210===C B A R R R W=25.30由于负载为星形联结,线电流与相电流相等,故A27.725.30220====A Pp l R U I I 3-2 三相对称负载的额定电压V 380=NU,每相负载的复数阻抗W +=87.26j 87.26Z ,三相四线制电源,其相电压V )30sin(2220°-=t u A w 。
①此三相负载应如何接入三相电源中?②计算负载的相电流和线电流;③画出相量图。
解:①根据负载的额定电压可知,三相负载应以三角形的形式接入三相电源。
如题3-2图所示。
②三相电源的线电压为V38032203=´==P l U U 负载为三角形联结时,其相电压等于电源的线电压,故负载的相电流为40盏40盏40盏AB C N题3-1图2287.2687.26380+==ZUI lP A 10= 线电流为A 32.171033=´==P l I I ③ 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图如题3-2图(a )3-3 三相交流电路如题3-3图所示。
电源线电压V )30sin(2380°+=t u AB w ,三相负载W =10A Z ,W -=8j 6B Z ,W +=5j 66.8C Z ,计算线电流A I、B I 、C I 、中线电流N I 及三相负载的有功功率,并画出相量图。
解:线电压AB u 的相量为V 30380°Ð=AB U,则相电压A u 的相量为 V 022030303380°Ð=°-°Ð=A U根据对称性可得其它两相电压为V 120220°-Ð=B UV 120220°Ð=C U 则所求的电流为A 022100220°Ð=°Ð==A A A Z U IA UAB I A IAB UBC ICA IB IC I题3-2图(a)AB UBC UCA U ABCZZZ题3-2图B IA IC IAB IBC I CA IA 87.662213.53101202208j 6120220°-Ð=°-а-Ð=-°-Ð==B B BZ U IA902230101202205j 66.8120220°Ð=°Ð°=+°Ð==CC CZ U I°Ð+°-Ð+°Ð=++=902287.6622022C B A N I I I IA 31.369.3077.1j 64.3022j 23.20j 64.822°Ð=+=+-+= C C CB B B A A A I U I U I U P j j j c o s c o s c o s ++=°´´+°-´+°´=30cos 22220)13.53cos(222200cos 22220 KW 94.11=或 66.8226221022222222´+´+´=++=C CB BA AR I R I R I P KW 94.11=3-4 三相交流电路如题3-4图所示,电源线电压V 380=l U 。
电工与电子技术习题参考答案第9章

第9章时序逻辑电路习题解答9.1 d R端和d S端的输入信号如题9.1图所示,设基本RS触发器的初始状态分别为1和0两种情况,试画出Q端的输出波形。
题9.1图解:9.2 同步RS触发器的CP、R、S端的状态波形如题9.2图所示。
设初始状态为0和1两种情况,试画出Q端的状态波形。
题9.2图解:9.3 设主从型JK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0,J、K、CP端的输入波形如题9.3图所示。
试画出Q端的输出波形(下降沿触发翻转)。
解:如题9.3图所示红色为其输出波形。
第9章时序逻辑电路225题9.3图9.4 设主从型JK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0,J、K、CP端输入波形如题9.4图所示。
试画出Q端的输出波形(下降沿触发翻转)。
如初始状态为1态,Q端的波形又如何?解:如题9.4图所示红色为其输出波形。
题9.4图9.5 设维持阻塞型D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0,D端和CP端的输入波形如题9.5图所示,试画出Q端的输出波形(上升沿触发翻转)。
如初始状态为1态,Q端的波形又如何?解:如题9.5图所示红色为其输出波形。
第9章时序逻辑电路226题9.5图9.6 根据CP时钟脉冲,画出题9.6图所示各触发器Q端的波形。
(1)设初始状态为0;(2)设初始状态为1。
(各输入端悬空时相当于“1”)题9.6图解:第9章时序逻辑电路2279.7 题9.7图所示的逻辑电路中,有J和K两个输入端,试分析其逻辑功能,并说明它是何种触发器。
题9.7图=⋅⋅⋅=⋅+⋅解:由图得D Q F J Q Q F J QJ K Q n D Q n+10 0 0 0 00 0 1 1 10 1 0 0 00 1 1 0 01 0 0 1 11 0 1 1 11 1 0 1 11 1 1 0 0此电路为D触发器和与非门组成的上升沿触发的JK触发器。
9.8 根据题9.8图所示的逻辑图和相应的CP、d R、D的波形,试画出Q1和Q2端的输出波形。
设初始状态Q1=Q2=0。
题9.8图解:第9章时序逻辑电路2289.9 试用4个D触发器组成一个四位右移移位寄存器。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电工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电工与电子技术是现代工程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电力的生成、传输、分配以及电子设备的设计与应用等方面。
在学习这门课程时,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电工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直流电路基本定律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是什么?答: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的比值,即I = V/R。
2.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如何计算?答: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即R总 = R1 + R2 + R3 + ... + Rn。
3.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如何计算?答: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即1/R总 = 1/R1 + 1/R2 + 1/R3 + ... + 1/Rn。
第二章:交流电路基本定律1. 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关系是什么?答:电压和电流之间存在相位差,其大小和方向由电路元件的特性决定。
2. 交流电路中,如何计算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答: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可以通过将其进行平方求和,再开平方根得到。
3. 交流电路中,如何计算功率?答:交流电路中的功率可以通过电压和电流的乘积得到,即P = V * I * cosθ,其中θ为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
第三章:电感和电容1. 电感和电容的主要特性是什么?答:电感的主要特性是对交流电流的阻抗,而电容的主要特性是对交流电压的阻抗。
2. 如何计算电感和电容的阻抗?答:电感的阻抗为XL = 2πfL,其中f为频率,L为电感值。
电容的阻抗为XC = 1 / (2πfC),其中f为频率,C为电容值。
3. 电感和电容在交流电路中起到什么作用?答:电感和电容可以改变交流电路的相位关系,实现对电流和电压的调节和控制。
第四章:放大器1. 放大器的作用是什么?答:放大器的作用是将输入信号放大到一定的幅度,以便于后续电路的处理和应用。
《电路与电工技术》陆国和主编第三版课后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前言本人利用闲暇时间整理,陆国和主编,顾永杰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出版的《电路与电工技术》(第三版)部分习题参考答案,本次所有电路图及电路模型全部采用AutoCAD 2007软件绘制,用Word 2003软件进行编辑。
由于课本当中,相量是在字母上方加一黑点表示,而在AutoCAD 2007软件当中,找不到合适的符号表示,于是采用在字母上方加一杠表示,同样在Word 2003软件当中,采用在字母上方加一向右箭头表示。
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在一些问题上认识不是很深入,处理也不够稳妥,欢迎广大读者朋友进行批评指正。
在这里,希望能够对你的学习有所裨益!山西大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17届本科生1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5试求图1.0.4所示电路支路电流x I 的大小。
图1.0.4解:电路中4条支路的电流均流进或流出结点O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0I ,有:0245=--+x I A A A , ()A A I x 7245=-+=∴。
解:电路中3条支路的电流均流进或流出结点O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0I ,有:012=+-x I A A , ()A A I x 112-=+-=∴。
1.6试求图1.0.5所示电路中各未知电流的大小。
图1.0.5解:电路中4条支路的电流均流进或流出结点O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0I ,有:421=-+-x I A A A ,()A A I x 3421=+-=∴。
解:电路中3条支路的电流均流进或流出结点A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0I ,有:07.04.01=--A I A x , ()A A I x 3.07.04.01-=-=∴。
电路中4条支路的电流均流进或流出结点B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0I ,有:03.02.02.02=-+-A A I A x , ()A A I x 1.03.02.02.02=-+=∴。
(完整版)电工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1.1已知图中 U1=2V, U2=-8V,则U AB= ( -10V ) 。
习题1.1图1.2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是 ( 通路 )、( 断路 ) 、( 短路 ) 。
1.3有三个6Ω的电阻,若把它们串联,等效电阻是( 18 )Ω;若把它们并联,等效电阻是 ( 2 )Ω;若两个并联后再与第三个串联,等效电阻是( 9 ) Ω。
1.4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应把电流表( 串联 )在被测电路中;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应把电压表与被测电路 ( 并联 )。
1.5电路中任意一个闭合路径称为 ( 回路 ) ;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交点称为( 节点 ) 。
1.6电路如图所示,设U=12V、I=2A、R=6Ω,则U AB=( -24 )V。
习题1.6图1.7直流电路如图所示,R1所消耗的功率为2W,则R2的阻值应为 ( 2 )Ω。
习题1.7图1.8电路中电位的参考点发生变化后,其他各点的电位 ( 均发生变化 ) 。
1.9基尔霍夫定律包括( B )个定律。
A、1B、2C、31.10支路电流法是以( B )为求解对象。
A、节点电压B、支路电流C、电路功率1.11用一个电动势和内阻串联表示的电源称为( A )。
A、电压源B、电流源C、受控源1.12用一个电激流和内阻并联表示的电源称为( B )。
A、电压源B、电流源C、受控源1.13恒流源可以等效为恒压源( B )A、正确B、不正确1.14戴维南定理适用于( A )A、有源线性二端网络B、非线性二端网络C、任意二端网络1.15电位是指电路中某点与( B )之间的电压。
A、任意点B、参考点C、地1.16电位和电压相同之处是( C )。
A.定义相同 B.方向一致 C.单位相同 D.都与参考点有关1.17两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器串联后的等效电阻与并联后的等效电阻之比是( A )A.4:1 B.1:4 C.1:2 D.2:11.18有一段16Ω的导线,把它们对折起来作为一条导线用,其电阻是( 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 -12V 32Ω内阻的电压源接上10A电流源: 5
U 12 32 10 52V 5
2.10叠加定理解:
电压源单独起作用:
U ' 20 4 10 20 120 12V
46
46 46
电流源单独起作用:
U '' 10 6 4 -1010 4 640 64V
46
46 46
U U ' U '' 52V
2.17解: 本 答 案 只 算R4上 的 电 流I 4 电流源单独作用:
I‘4
10 1 1 4
2A
电压源单独作用:
I
“ 4
10 1 4
2A
I4
I
‘ 4
I
“ 4
4A
2.18解:
(1) I1 I2 I3 0 120 2I2 2I1 130 0 4I3 2I2 120 0 I1 15A,I2 10A,I3 25A,
2.28解: 1A电流源单独作用计算I ': 1 I ' 2I '2 I ' 1A 6V电压源单独作用计算I '': I '' 6 2A
1 2 I I 'I '' 3A
2.28解: 思路:尽量少未知量,比如 U1 2I 3想办法列出U和I的方程组 大回路KVL: 2I 3U 5I 6 0 环路电流相等: (2 2I 3) I I 2A U 15V
提示另外两种求法:
1.求ISC可以将左上角的三角形电阻网路根据电阻变化变成星形网络再求比较容易 2.利用叠加定理分别在四个电源单独作用的小图中求取后叠加 3.利用ISC=UOC/RO
最左边时Uab 6V 最右边时Uab 6V 最中间时Uab 0V
Im2
Im1
Im3
2.8解: 左边回路的KVL :
116 0.4I2 0.8I1 120 0 右边回路的KVL :
4I 0.4I2 116 0 由于I3 10A,列顶部结点的KCL方程: I1 I2 10 I 0 联立求解:I1 9.38A,I2 8.75A I3 10A,,I 28.13A,
r 0 故,接上1Ω电阻后的电流 I 10V 1A
10
2.22戴维南解: 如图去掉RL电阻后: 开路电压:
Vab 32 2 *8 16V 等效内阻:
r 8 故,接上24Ω电阻后的电流 I 16V 0.5A
8 24
c
a
b
2.23解:
如图Rab
1//(1
2)
3 4
则Rcb
( 3 4
2.25支路电流解同2.24:
2.25结点电压法解:
自电导X结点电位 流入该节点的电流源和
选择b为参考结点,则对a结点有:
(1 12
1 6
1 3
)Va
7
42 12
Va 18V
I1
42 -18 12
2A
I2
18 6
3A
I3
18 3
6A
2.26
电源变换法和戴维南定理均可解:
例如,戴维南定理解:
去掉R后左边的网络开路电压:
(2)
I‘1 I‘2 I‘3 0
2
I
‘ 2
20
2I‘1
0
4I‘3 20 2I‘2 0
I‘1 4A,I‘2 6A,I‘3 2A,
叠加(1)的电流后得到:
I1 11A,I2 16A,I3 27A
a b
2.19解: 如图去掉1Ω电阻后: 开路电压:
Vab 10 4 10 30V 等效内阻:
b-n+1
无源二端
混合 线性 代数和 二端
纯电阻
有源二端 n-1
3Ω
12V
-4.5
1
伏安
串联
电源
无源二端 c
二端
开路电压
断路
3 有源二端
a 13.6Ω b
d c
c
X X
√ √
2
6 3
4
6V
2
3
√
X
√ √
√ √
√ √
√
解
I
E
1.05A
R3 (R5 R1 // R4 ) // R2
I3
I
R2
2.33解:
设定电流I1 左右网孔的KCL方程: 5I1 30I 30 (5 I1 1) 0 20(I1 I ) 5 30I 0 解方程得I 0.5A
略
2.36解: 136V电压源单独起作用:
U ' 136 40 //10 40 //10 8 2
50V电压源单独起作用:
U '' 50 40 //(2 8) 40 //(2 8) 10
2.11解:
根据欧姆定律3Ω上的电流:
I2
U2 3
I1
I
2
-
U2 6
U2 6
左边网孔的KVL :
2I1 U2 8 0,即:
2U2 6
U2
8
0
解得U2 6V
2.12 解: 如图将受控源 1Ω电阻和 3A电流源进行电源变换 : 列KVL方程 3I 2I 3 10 0 解得I 1.4A
UOC
1mA
2
2 2
4
4kΩ10
22 22
4
6V
去掉R后左边的网络等效内阻:
r 4k /(/ 2k 2k) 2kΩ
接上R,有
U 开路电压:
8 UOC 2 5 2 20 8 12 0V 等效内阻:
r 2 2 12 // 8 24Ω 5
R5 R1 (R5
// R4 R1 // R4
)
0.45A
I4
-I3
R2
R5 R1 // R4 (R5 R1 // R4 )
0.3A
解: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四个电阻形成的总电阻为5欧,
根据串并联的电阻计算,下图符合:
a
3 3
3 3
b
2.6解:
2.7解:
S断开:
触点滑到:
Rab (R1 R3)/( / R2 R4)// R5 200Ω S闭合: Rab (R1 // R2 R3 // R4)// R5 200Ω
电流源单独起作用:
U ''' 3
2
40 //10
40 //10 2 8
U U ' U '' U ''' 80V
2.37解: 左边电压源单独起作用:
I'
18
4A
3 4 //12 // 3
右边电压源单独起作用:
I ''
18
4 //12 2A
4 //12 // 3 3 4 //12 3
2.13解:
如图进行戴维南等效变换 :
去掉R后的开路电压:
Voc
10
20 20
5
3103
(5k
//
20k)
20V
去掉R后的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
r 16k 5k // 20k 20k
故只有当外电阻R等于内电阻r时才可以得到最大功率
即R 20k
此最大功率P
(
1 2
Voc
)2
R
5mW
+ VOC
2)//1
11 15
故
11
Ucb
41
15 11
2
11V
15
3
Uab
11
3
4
2
3V
4
U 3 1 1V 1 2
2.24解: 如图, 分别列上结点KCL,左网孔KV L,右回路KV L
I1 I2 7 I3 0 6I2 12I1 42 0 3I3 6I2 0 解方程组得:I1 2A,I2 3A,I3 6A
2.39戴维南解: 开路电压:
2 //[2 2 //(11)] 2 //(11) 1
UOC
10
2
2 //[2
2 //(11)]
2
2 //(11)
11
?V
等效内阻:
r [(2 // 2 2) // 2 1] //1 ?Ω
2.40(a)戴维南解: 开路电压:
UOC 5 110 2 (10 5) //10 6 15V 等效内阻: r (10 10) // 5 10 14Ω
2.9解: 左下网孔的电流Im1 3A : m2网孔的KVL : Im2 1 0.(5 Im2 Im3) 0.(1 Im2 3) 0 m3网孔的KVL : 0.(5 Im3 Im2) 2 (1 Im3 3) 0 联立求解:Im2 0.26A,Im3 0.58A
2.10支路电流法解: 左边网孔的KVL :
2.30解: 思路:等电位的两个点,可以断路,短路或者接任意无源元件 所以答案是R
2.31解: 思路:尽量找三个相同电阻进行变换 变换结果如图: 所以,Rab 3 (3 9)/(/ 3 3) 7Ω
3
3
3
9
3
i
2i
i
i
I1 I1-I -I1-1
2.32解: 思路:根据电路的对称性,对电路进行标注 中间网孔的KCL方程: 3* 2i 8i 48 6i 0 解方程得i 2.4A
6I1 4I3 20 0 右边网孔的KVL :
10I1 U 4I3 0 结点a的KCL :
I1 10 I3 联立解得I1 2A I3 8A U 52V
2.10戴维南解:
去掉10 A电流源,设左边开路电压为U ab
Uab
20
4
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