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认识液体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9课《认识液体》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9课《认识液体》教案认识液体本课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3单元固体和液体”内容之一,属于物质领域。
本单元共有4课,其中第9课为“认识液体”,是在认识固体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也是后续研究第11课的基础。
本课分为五个部分,首先通过生活情景图初步寻找液体,对比烟雾和流沙认识液体,初步认识到液体容易流动,没有固定现状,有确定体积和质量。
其次,观察、比较不同液体的性质。
接着,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
再次,测量液体的质量。
最后,认识水平面并研究使用水平仪。
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比分析能力以及使用量筒和电子秤测量液体体积和质量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道液体容易流动,没有固定现状,有确定体积和质量。
2.知道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3.能观察、比较不同液体的性质。
4.能用量筒或量杯正确测量液体的体积,比较相同体积的水和油,质量不同。
5.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液体特点的探究兴趣。
6.能以探究数据为依据,调整自己的观点。
7.了解液体体积和质量测量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8.意识到人类对水平仪不断改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学重点:知道液体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教学难点:知道液体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
教学准备:线香、火柴、植物油、水、牛奶、蜂蜜等适量、有起点线和终点线斜面板1块、100ml量筒1个、500ml量杯1个、颜料适量、沙漏1个、50ml烧杯4只,电子台秤1只,两个矿泉水瓶子、蓝水、牙签1根、水平仪、激光水平仪(8组)。
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5分钟)教师放一些液体的图片,让学生看看这些液体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学生进入液体的研究。
2.感性认识液体(10分钟)教师通过生活情景图,让学生初步寻找液体,对比烟雾和流沙认识液体,初步认识到液体容易流动,没有固定现状,有确定体积和质量。
3.观察不同液体的性质(10分钟)教师准备一些不同液体,如水、油、牛奶、蜂蜜等,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颜色、透明度、粘稠度等性质,并比较它们的异同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液体》优质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液体》优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液体》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了解液体的特点和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液体的定义、液体的特点、液体的常见类型等,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液体并不陌生,生活中处处都有液体的存在。
但是,他们对液体的本质特征和分类可能还没有清晰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深入了解液体的特点和性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说出液体的定义,了解液体的特点和常见类型,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描述液体。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液体的定义、特点和常见类型。
2.教学难点:液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和液体的表面张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液体的特点和性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液体,激发学生对液体的兴趣。
2.讲授新课:讲解液体的定义、特点和常见类型,引导学生了解液体的重要性。
3.观察与实验: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验,探究液体的性质,如表面张力、流动性等。
4.讨论与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分享观察和实验心得,总结液体的特点。
5.巩固提高:通过课后小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生活中常见的液体。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液体的特点和重要性。
9认识液体(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苏教版

9认识液体(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苏教版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三年级上册科学《认识液体》2.教学年级和班级:三年级(1)班3.授课时间:2022年9月15日上午第一节课4.教学时数: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液体的基本特征,了解液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的兴趣。
3.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液体的定义和基本特征2. 液体的分类和常见液体3. 液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 液体的环保意义和节约用水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液体,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15分钟):讲解液体的定义、基本特征和分类,介绍常见液体及其特点。
3. 实践操作(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液体观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液体的性质。
4. 课堂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液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环保。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节约用水的意义,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观察家中常见的液体,了解其特点和用途。
2. 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提出可行性建议。
3. 查阅资料,了解液体对环境的影响,写一篇短文。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说出液体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学生能举例说明液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关注环保,提出节约用水的措施。
4. 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展示自己的观点。
二、核心素养目标1. 提高观察能力:能够通过观察液体实验,发现液体的基本特征和性质。
2. 增强思维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液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实践能力:能够动手进行液体观察实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4. 树立环保意识:能够关注液体对环境的影响,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5. 发展合作能力:能够在课堂讨论中积极参与,与同伴共同探讨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学情分析1. 学生层次:本节课面向的是三年级(1)班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有较高的兴趣。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第9课《认识液体》课件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液体
混合体 固体
面糊是固体和液体旳混合体。
特 殊旳成份做成旳,所 以它是固体和液体混 合而成旳混合物。
能不能说它们既是固体又是液体?
面糊和牙膏只能说是固体和液体旳混合物, 不能说它们既是液体,又是固体。
课堂小结
2. 读数时,视线与 量筒内液体凹面最 低处保持水平。
认识水平面 静止旳水面一般都保持水平,我们称之为水平面。
气泡水平仪旳原理就是利用气泡在玻璃管内 会保持在最高位置旳特征。所以,在实际检测中, 气泡在哪处,哪处就高。
往杯中旳水里加面粉,不 断地搅拌,直到搅动困难为止。
和好旳面糊是固体还是液体?
点击输入标题
第三单元 固体和液体
9.认识液体
找一找途中哪些是液体,为何称它们为液体?
汗水、针筒中旳药水、池塘水、雨点、小狗旳 尿液、汽油、牛奶、调料等都属于液体。
它们都会流动,没有拟定旳形状。
它们是液 体吗?为何?
飘动旳烟、流动旳沙都不是液体,虽然它们都
会流动,但是烟和沙子旳颗粒都具有拟定旳形 状、质量和体积,它们属于固体。
水和牛奶
水和蜂蜜
牛奶和蜂蜜
同体积时,水、油、牛奶、蜂蜜四种液体旳 质量由重到轻依次排列为:
蜂蜜﹥牛奶﹥水﹥油
四种液体流动旳速度
液体名称
水
流动速度
油
牛奶
蜂蜜
水、油、牛奶、蜂蜜四种液体旳流动速度由 快到慢依次排列为:
水﹥牛奶﹥油﹥蜂蜜
测量液体旳体积 量筒旳使用措施
1. 略倾斜量筒,烧杯 口紧挨着量筒口,将 液体缓缓倒入量筒。
观察、比较不同液体旳性质。
性质
颜色 气味 透明度 粘稠度
油 黄色 油味 透明 较粘稠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3《认识液体》教学设计4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3《认识液体》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3《认识液体》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认识固体》、《认识气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液体,并了解液体的一些基本性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物和简单的实验,使学生对液体有更直观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对身边的物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液体的概念、性质和用途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液体的概念,认识常见的液体,学会用科学的词汇描述液体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液体的一些基本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身边,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液体的概念,常见液体的特点。
2.难点:液体性质的探究,液体用途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液体物品(如水、盐水、酒精等)、实验器材(如烧杯、试管、滴管等)、课件。
2.学具:学生实验用品(如烧杯、试管、滴管等)、观察记录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液体物品,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固体、气体知识,自然而然地引入液体概念。
2.呈现(5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液体的特点,如流动性、不可压缩性等,同时展示各种液体的图片,让学生对液体有更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液体的性质,如密度、溶解性等,并用实验器材进行验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完成观察记录表,进一步巩固对液体性质的认识。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3《认识液体》说课稿3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3《认识液体》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3《认识液体》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了解液体的特征,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现象。
内容主要包括液体的定义、液体的性质和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材以实验和探究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液体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可能缺乏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细节,启发他们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液体的定义,掌握液体的性质,能用科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液体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认识到科学就在身边,培养他们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液体的定义、液体的性质和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难点:液体性质的深入理解和实验观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液体现象,引发学生对液体的好奇心和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讲解液体的定义、液体的性质和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让学生初步了解液体。
3.实验:安排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液体的性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4.讨论:引导学生就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启发他们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液体的性质和相互作用。
6.拓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9《认识液体》(教学设计)2023秋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1.采用“探究式学习”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总结液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力。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共同分析实验现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3.结合“案例分析”教学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提出生活中的液体现象,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和分析,强化生活与科学的紧密联系。
(2)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解释: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和记录各种液体的形状、流动性和表面张力等现象,进而分析和解释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这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进行推理和解释。
(3)液体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将所学液体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解释生活中的液体现象、提出合理的液体使用建议等。这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液体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液体现象,并提出合理的液体使用建议。例如,学生能够说明为什么液体会有流动性,以及如何合理使用液体等。
3.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与他人交流讨论,共同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通过合作,学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和共享意识。
4.学生对科学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对液体知识充满好奇。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并积极参与思考和讨论,激发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液体的流动性:液体会流动,填充容器。
-液体的表面张力:液体表面趋于收缩,形成表面张力。
互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观察和记录液体的特征。
巩固: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对液体特征的理解。
提问:学生分享实验心得,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以满足教学需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液体知识。
三年科学认识液体课件PPT

比较各种不同液体的性质
水 牛奶 油 蜂蜜
颜色 透明度
气味
无色 白色 淡黄色 深黄色 透明 不透明 半透明 半透明 无味 奶香味 油香味 花香味
形状 无 无 无 无 流动性 流动 流动 流动 流动
液体的共同性质:
液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实验二
比一比同样多的液体一样重吗?
• 老师使用天平称一称相同体积的水、 蜂蜜和食用油,根据实验现象推算出 三者谁最轻、谁最重。
同体积液体的轻重比较
水
油
蜂蜜
同体积液体由 轻到重排序
中等
轻
重
结论:同体积的液体轻重不同。
实验三 比较不同液体的流动快慢
取同样多的水、牛奶、油、蜂蜜这四 种液体同时倒在斜放的流速板上,观 察发生的现象。
比较不同液体的流动快慢
水 牛奶 油 蜂蜜
流动速 度
最快 比较快 比较慢
最慢
总结:不同的液体粘稠度不同 决定了它们的流动速度不同。
猜一猜:
用手抓不起,用刀劈不开, 做饭洗衣服,都要请它来。
谜底:水
• 请你说说,我贴上相应的名称标签,说说你 是用什么方法认出来的。
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判断出它们可能 是什么液体的?
用眼睛看、
用鼻子闻、 用嘴尝等。
水
牛奶
油
蜂蜜
比较各种不同液体的性质
实验一
以小组为单位研究四种液体的 颜色、透明度、气味、形状、流动 性,并填写完整表格。
实验四
• 将不同的液体滴一滴在蜡纸上, 观察现象。
发现液体都成水珠状,说明这 些液体具有表面张力。
想一想本节课我们学会了哪些方 法认识液体?
感官:眼睛看、鼻子闻、嘴巴尝 仪器:天平、流速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还想知道液体的哪些性质?
重量不同。 液体都可以流动,它们的流动速度
不同。(黏稠度不同)
表面张力不同。
比较谁轻谁重
液体名称
水 油
体积 40ml 40ml
重量
重
轻
同样多的液体,重量( 不同 )。
做液体龟兔赛跑比赛的规则
我们把塑料板的一头靠水槽口,另一端放到水 槽底部,让塑料板形成一个斜坡,把4种液体从 斜坡高处同时往倒下,看哪个流淌的快。方法: 每组选各4名同学,分工是:一名同学用汤勺装 1汤勺的水,一名同学用汤勺装1汤勺的牛奶, 一名同学用汤勺装1汤勺的食用油,第四名同学 用汤勺装1汤勺的蜂蜜。站到塑料板高的那一头 的后面,待老师发令再同时从最高处往下倒液 体。(注意每一名同学取的液体的量要求一样 多)
利用斜坡观察不同液体流动的快慢(黏 稠度)
名称 黏稠度 速 度
清 水 最稀
最快
牛奶
稀
食用油 粘
快 中速
蜂 蜜 最粘
最慢
流得最慢的最 最粘稠 ,流得最快的 最稀 。
谢谢光临!
再见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 元
3、认识液体
认识液体
你准备从哪些方面观
察这些液体?用什么 方法?
观察液体的方法:
鼻子闻 眼睛看 嘴尝等
观察结果
颜色 透明度 气味
水
无色
透明
无气味
牛奶 乳白色 不透明 奶香
食用油 淡黄色 蜂蜜 深黄色
半透明 半透明
大豆香
有点刺鼻
结:液体的共同性质
没有固定的形状, 会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