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汞对人类的影响
重金属的危害及预防

重金属的危害及预防一、引言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克/立方厘米的金属元素,如铅、汞、镉、铬等。
这些重金属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但过量的重金属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重金属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二、重金属的危害1. 铅的危害:铅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长期暴露于铅中会导致中毒。
铅中毒会对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繁殖系统造成严重伤害,特别对儿童的影响更为严重,可能导致智力发育障碍。
2. 汞的危害:汞是一种剧毒的重金属,主要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长期暴露于汞中会导致神经系统受损、免疫系统受损和繁殖系统受损。
特别对孕妇和婴儿的影响更为严重,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和智力发育障碍。
3. 镉的危害:镉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主要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长期暴露于镉中会导致肾脏损伤、骨质疏松和癌症等疾病。
镉还具有积累性,会在人体内逐渐积累,增加患疾病的风险。
4. 铬的危害:铬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主要通过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进入环境。
长期暴露于铬中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皮肤过敏和癌症等疾病。
铬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强,容易引起皮肤炎症和溃疡。
三、重金属的预防措施1. 加强环境监测: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对重金属的含量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重金属污染源。
2. 控制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加强对工业废水和废气的管理,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和废气处理设备,减少重金属的排放。
3. 食品安全管理:加强对食品中重金属含量的监测,严禁使用含有重金属的农药和肥料。
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确保食品安全。
4. 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加强对重金属危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引导公众正确使用化学品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减少重金属污染。
5.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对重金属的排放和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管。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四、结论重金属的危害不容忽视,长期暴露于重金属中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的伤害。
铅、汞、镉、砷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范本(2篇)

铅、汞、镉、砷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范本铅、汞、镉、砷是四种常见的重金属元素,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但过量的接触或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在以下内容中,我们将分别介绍这四种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并提出预防措施。
铅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
铅的主要危害是影响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
在儿童身上,过量的铅摄入会导致智力发育不良、行为异常甚至智力残疾。
在成人身上,铅中毒可以导致血压升高、肾脏损伤、脑损伤等。
预防铅中毒的关键是避免接触铅源。
例如,在家庭和工作环境中,要使用无铅的水暖设备和涂料。
此外,定期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也是预防铅中毒的重要措施。
汞是一种易挥发的重金属,常见于煤炭燃烧、化工和医疗设备等行业中。
汞的主要危害是对中枢神经系统和肾脏造成损害。
长期接触甲醛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预防汞中毒的方法包括使用无汞的产品,如节能灯和电池。
在对汞有接触的行业中,要严格控制和管理汞的使用,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此外,及时处理有汞的废物,以防止污染环境。
镉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元素,其主要来源是冶炼和电镀工业。
长期接触或摄入镉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镉主要在肾脏和骨骼中蓄积,引起慢性肾脏病、骨质疏松等问题。
预防镉中毒的关键是避免接触镉源。
工作场所应采取措施减少镉的产生和释放,如改进生产工艺和使用镉替代品。
个人在生活中应选择无镉的食品和饮水,并加强饮食平衡,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地球上的重金属元素,与铜、锌等金属一起存在于地下水和土壤中。
砷的主要危害是导致皮肤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
砷中毒对人体的损害是慢性和难以逆转的。
预防砷中毒的关键是保证饮水的安全。
在寻找饮用水源时,应首选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水源,并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
如果家庭饮水中检测到砷超标,应及时采取措施,如安装砷吸附过滤设备或购买瓶装水。
综上所述,铅、汞、镉、砷是四种常见的重金属元素,长期接触或摄入这些重金属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防护措施

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防护措施重金属是指密度较高、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金属元素,如铅、镉、汞等。
这些重金属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包括空气、土壤、水源和食物中,长期接触或摄入过量重金属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探讨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一、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以下是一些常见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 铅的影响:铅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长期接触或摄入过量铅会导致贫血、神经系统损伤,尤其对儿童的影响更为严重,可能导致智力发育迟缓和学习困难。
2. 镉的影响:镉是一种常见的工业重金属,长期接触或摄入过量镉会导致肾脏损伤、骨骼疾病和癌症等。
3. 汞的影响:汞有机化合物和无机汞都对人体健康有害。
汞中毒会导致神经系统损伤、肾脏损伤和胎儿畸形等。
4. 镍的影响:长期接触镍会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引起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等。
二、重金属防护措施为了保护人体免受重金属污染,我们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 加强环境监测: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环境中重金属含量的监测,确保公共场所和居住区域的安全。
2. 饮食健康:要选择新鲜、有机、绿色的食物,避免食用过多含重金属的食物,如含铅的食品和水产品。
3. 健康饮水:要选择经过净化处理的饮用水,饮水设备要经常进行清洗和维护,以防止重金属的污染。
4. 排放控制:工业企业应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减少或清除废水和废气中的重金属污染物,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5. 个人防护:在接触可能含有重金属的工作场所时,工人应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具,如手套、口罩和防护服等,减少直接接触重金属的风险。
6. 定期体检:定期检查血液、尿液和毛发中的重金属含量,及时发现潜在的重金属中毒问题,以便早期干预和治疗。
三、结语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减少重金属污染,保护人体健康。
只有通过合作与努力,我们才能创造一个更健康、更安全的环境。
汞的危害及其防治

汞的危害及其防治汞是一种常见的有毒重金属,它的存在和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汞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首先,汞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神经系统影响:汞可通过吸入或摄入进入人体后,通过血液循环传送到中枢神经系统,对神经元产生毒性作用。
重度汞中毒可引起颤抖、昏迷、抑郁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永久性脑损伤。
2. 生殖系统影响:汞可影响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对男性可能导致精子数量和质量下降,对女性可能导致月经不调、不孕等问题。
3. 免疫系统影响:汞可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人体对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抵抗力,增加感染的风险。
4. 儿童发育影响:孕期暴露于汞的胎儿可能导致大脑发育迟缓,智力发育不良,甚至造成先天性畸形。
其次,汞对环境的危害主要包括:1. 水体污染:工业生产中的汞排放、医疗废水中的含汞废液等都可能导致水体污染。
汞在水中很难降解,会积累在水生生物体内,进一步影响整个水生生态系统。
2. 大气污染:燃烧煤炭等活动会释放大量的汞蒸气,进入大气中。
随着积累,汞蒸气可能降落到地表,被生物吸收入体。
在面对汞的危害时,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1.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各国应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汞的排放和使用进行限制,同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监督和处罚力度。
2. 发展环保技术:开展汞减排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例如煤炭清洁燃烧技术、有害废气处理技术等,减少对汞的排放。
3. 加强工业监管: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监控,确保汞废物的正确处理和处置,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4. 提高公众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汞危害的认知,引导人们减少使用含汞产品,逐步实现无汞产品的替代。
总之,汞是一种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风险。
我们应加强对汞的监管,推动环保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共同努力减少对汞的排放和使用,保护我们的环境和健康。
铅、汞、镉、砷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

铅、汞、镉、砷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铅、汞、镉、砷是重金属元素,它们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和食物中。
这些重金属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因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本文将对铅、汞、镉、砷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一、铅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铅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元素,长期及高剂量的铅暴露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
铅的主要危害包括:1. 神经系统影响:长期暴露于铅可以导致神经系统受损,出现病理性改变,例如头痛、记忆力下降、行为和智力障碍等。
2. 内分泌系统影响:铅可以干扰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生殖系统问题,例如降低男性精子的质量和数量,影响女性的月经周期。
3. 骨骼系统影响:长期铅中毒会导致骨骼疾病,如骨质疏松和骨髓炎。
4. 血液系统影响:铅会影响血液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等问题。
预防铅中毒的方法主要包括:1. 食品安全:避免食用受污染的食物,如含铅过量的饮用水、鱼类等。
2. 环境改善:净化居住和工作环境,减少铅的暴露来源。
3. 个人防护:使用合适的防护设备,如呼吸器、手套和防护服。
4.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血铅浓度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铅中毒问题。
二、汞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汞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存在于自然界中。
长期暴露于汞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危害。
汞的主要危害包括:1. 神经系统影响:汞可以干扰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神经行为异常,如震颤、抑郁、精神紊乱等。
2. 免疫系统影响:长期暴露于汞会削弱免疫系统功能,增加感染风险。
3. 肾脏和肝脏影响:汞会对肾脏和肝脏造成损害,导致肾功能异常和肝脏疾病。
4. 生殖系统影响:汞会干扰生殖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功能,导致生育问题和胎儿发育异常。
预防汞中毒的方法主要包括:1. 避免接触:尽量避免接触可能含有汞的物质,如汞灯、含汞的化妆品、草药等。
2. 食品安全:避免食用含汞过量的食物,如大型肉食鱼类、海产品等。
3.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血汞浓度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汞中毒问题。
2024年铅、汞、镉、砷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三篇)

2024年铅、汞、镉、砷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微量重金属元素与人体生命过程有着密切关系,它们虽然在体内的含量非常微小,但生理功能独特。
一、砷砷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动物肌体、植物中都可以含有微量的砷,海产品也含有微量的砷。
由于含砷农药的广泛使用,砷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如以砷化合物作为饲料添加剂,过量添加至牲蓄食用的饲料中,就易使牲蓄体内积砷,食用了这种牲蓄的肉制品后,就容易造成中毒。
砷侵入人体后,除由尿液、消化道、唾液、乳腺中排泄外,就蓄积于骨质疏松部、肝、肾、脾、肌肉、头发、指甲等部位。
砷作用于神经系统、刺激造血器官,长时期的少量侵入人体,对红血球生成有刺激影响,长期接触砷会引发细胞中毒和毛细管中毒,还有可能诱发恶性肿瘤。
我国食品重金属残留限量国家标准规定砷含量最高(粮食)为0.7毫克/千克,鲜乳为0.2毫克/千克。
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限量为0.01毫克/升。
二、铅铅是对人体危害极大的一种重金属,它对神经系统、骨骼造血功能、消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等均有危害。
特别是大脑处于神经系统敏感期的儿童,对铅有特殊的敏感性。
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低下发病率随铅污染程度的加大而升高。
儿童体内血铅每上升10微克/100毫升,儿童智力则下降6—8分。
为此,美国把普遍认为对儿童产生中毒的血铅含量下限由0.25微克/毫升,下降到0.1微克/毫升。
世界卫生组织对水中铅的控制线已降到0.01微克/毫升。
我国食品重金属残留量限量国家标准规定铅含量最高(豆类)为0.8毫克/千克,鲜乳为0.05毫克/千克,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限量为0.01毫克/升。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在以下六个方面加强对铅中毒的预防。
1、来自生活环境中的土壤和尘埃,玩具和学习用具,家庭装修用劣质油漆和印刷油墨,用铅壶或含铅的锡壶烫酒、饮酒,滥用含铅的丹药或偏方等。
2、食物中的铅,某些饮料、劣质食品、中草药等。
某些罐装食品,由于用铅焊接缝而导致食物含铅量增加;含铅量高的食品主要有用含铅量高的容器加工成的爆米化,加入氧化铅以加快其成熟的松花蛋,大街小巷叫卖的“白馒头”也有一部分是用含铅等杂质的硫磺熏蒸而成。
铅、汞、镉、砷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三篇)

铅、汞、镉、砷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铅、汞、镉和砷是四种常见的重金属,它们广泛存在于工业生产过程、农药使用、废水排放、燃煤和燃油燃烧等多种环境中。
这些重金属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并且它们具有潜在的生物积累性,长期积累在人体内可以导致慢性中毒甚至致命。
铅对人体的危害:铅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重金属,常见于水铅管、油漆、电池、陶瓷等物品中。
铅在人体内有相对较长的潜伏期,长期暴露于铅中可以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包括神经和认知发展障碍、贫血、肾功能受损和生殖系统问题。
汞对人体的危害:汞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金属,常见于灯泡、温度计、压力计等物品中。
汞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吸收进入人体。
长期接触高浓度的汞可以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肾功能受损、记忆力下降和肺部疾病。
镉对人体的危害:镉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和农作物中的重金属。
人体主要通过食物和饮水摄入镉。
长期摄入高浓度的镉可以导致肾功能受损、骨质疏松、癌症和生殖系统问题。
砷对人体的危害: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地下水和土壤中的重金属。
人体主要通过饮水和食物摄入砷。
长期摄入高浓度的砷可以导致皮肤病、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
为了预防铅、汞、镉和砷对人体的危害,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避免暴露:减少与含有这些重金属的物品接触,尤其是长期接触,例如不使用含铅油漆的物品,避免接触含汞的产品,选择不含镉的农产品,避免饮用受砷污染的地下水。
2. 注意饮食安全:选择优质的食品和饮用水,尽量避免食用渔产和农产品中的重金属污染,加强饮食平衡,多摄取富含维生素C、钙、锌等营养物质的食物。
3. 加强环境监测:政府应加强对环境中这些重金属的监测工作,定期监测水体、土壤和空气中的重金属含量,并制定相应的限值标准,以保护公众健康。
4. 健康教育与宣传: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与宣传工作,提高人们对这些重金属危害的认识,教育公众如何正确使用和处置含有重金属的物品,以及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5. 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加强对重金属污染的监管,制定相关法规,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加强企业和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汞

重金属汞论文重金属汞的污染与危害重金属汞是构成地壳的物质, 在自然界中重金属汞在水体中可产生毒性效益, 一般分布非常的一泛。
重金属汞在自然环境的各部产生毒性的范围大约在一毫克升,分均存在着最低含量, 如果其含量超过标准, 而汞在水体中通过积累的毒性远大于此范围,就会对水体、土壤、人体造成不可估量的污染因此汞是毒性较强的重金属。
其次, 重金属汞与危害。
可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毒性更强的金属汞重金属汞对水体的污染与危害化物, 如汞的甲基化作用就是典型例子。
再者在正常的天然水体中重金属汞含量均很生物从环境中摄取汞可以经过食物链的生物低, 汞的含量介于0.001-0.009刁豪克升之间。
放大作用, 逐级在较高的生物体内成千万倍地重金属汞在水体中的主要释放源是化石燃料富集起来, 然后通过食物进入到人体, 在人体的燃烧, 采矿和冶炼也是向环境释放汞的污的某些器官中积蓄起来, 造成慢性中毒影响人染源。
各工业企业以废水、废渣、废气向环体正常生活。
例如震惊全世界的水仪病就是汞境中排放重金属汞。
废水、废渣流入到水体的富集化引起的, 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在日本中, 而废气被水体及水体中的物质所吸附, 也的水误市和新渴县分别出现水俱病, 经过长时融入到水体中, 所以水体中重金属汞含量会逐间调查和科研实验已证明, 水误病是由于含汞渐增加。
废水污染所造成的中枢神经汞中毒症。
据研水体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大然与人二合成究, 年发生在新渴县的水仪病系由公的无机与有机配位体, 它们能与汞形成稳定的里以外的阿贺野川上游昭和电器公司排出的络合物和鳌合物。
在水体中, 汞很少以简单离含汞废水污染所致其具体污染途径是昭和子形式存在, 而主要以各种络离子形式存在, 电器公司的废水排入河道后, 废水中的一部分如在富氧的淡水中主要以、形汞, 即为硅藻等浮游生物所吸收。
硅藻是’飞蛾式存在在海水中主要以、芝一形等小昆虫的食物, 于是汞便随阿贺野川的河水式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金属汞对人类的影响
摘要:各种形态的汞对生物的毒性作用及与环境间的相互影响,介绍了汞元素的理化性质、进入人体的方式以及在生物体中的积累特征。
并且通过介绍重金属汞的污染情况,从总体上来理解重金属汞对人类的影响。
关键词:重金属汞、环境污染、食物链、人类。
1.汞的来源及理化性质
汞的一些形式天然存在于环境中。
环境中发现的汞最常见的天然形式是金属汞、无机汞盐(即硫化汞(HgS)、氯化汞(HgCl2)及氧化汞(HgO))及有机汞化合物甲基汞。
大气中汞的自然界来源包括火山、汞的地质沉积。
汞还会从海洋中挥发、从土壤及水体表面蒸发。
汞,是一种化学元素,俗称水银,英文名Mercury,化学符号Hg,原子序数80,是银白色的液态过渡金属,也是唯一的在常温常压下呈液体状态的金属元素。
汞熔点为-38.87℃,沸点为356.6℃,密度为13.55千克/立方米(20℃)。
汞在空气和水中稳定,不跟酸(浓硝酸除外)和碱反应,导热性和导电性良好。
汞不燃烧,易挥发。
在常温时会挥发,遇热挥发更快。
当汞溅洒在地面或桌子上,或与油尘相混时往往形成许多小汞珠,增加其蒸发表面积,使挥发更快。
同时,汞蒸气易被墙壁或衣物所吸附,这常成为汞作业场所持续污染车间空气的二次毒源。
汞本身无爆炸性,但有时与乙炔或氨起反应生成易爆性化合物。
能与氯气、盐酸液反应生成氯化汞。
汞难溶于水、稀硫酸、稀盐酸及有机溶剂,但易溶于稀硝酸、热浓硫酸、热浓硝酸及王水,可溶于类酯质。
与碱不起作用。
汞金属活泼性低于锌和镉,且不能从酸溶液中置换出氢。
一般汞化合物的化合价是+1或+2,+3价的汞化物很少有。
2.汞的生态影响
汞对环境的影响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它可以在生物体内累积,并沿着食物链富集。
汞进入食物链的确切机制很大程度上仍属未知,可能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之间有所不同。
某些细菌在早期起到重要作用。
环境中处理硫酸盐(SO42-)的细菌吸收无机形式的汞,并通过代谢过程将其转变成甲基汞。
这是水生食物链中的第一步。
这些含甲基汞细菌可能被食物链中更高的一级吃掉,或者细菌将甲基汞排泄到水中,由浮游生物迅速吸收,浮游生物又被食物链中更高的一级吃掉。
因为动物累积甲基汞要比排解掉它快得多,食物链中每高一个等级的动物都会吸收更高浓度的甲基汞。
这样,环境中低浓度的甲基汞可以很容易在鱼(如梭子鱼、鲈鱼)、以鱼为食的野生动物(如水獭)以及人的体内富集至潜在有害浓度。
即使
在离点来源很远的地方大气沉积速度很缓慢,汞的生物放大作用也会在这些水生食物链中的顶级消费者体内造成毒性效应。
历史上, 使用有机汞化合物进行农业拌种已造成食种子动物的汞暴露,尤其是鸟类和啮齿类动物。
继续使用汞包被种子的地方,预计会对陆生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在鸟类中,即使汞在蛋中的浓度低到0.05 到2.0mg/kg(净重),也会对繁殖产生不良影响。
一旦存在于大气中,汞就能传遍全球,通过江水或直接沉降于湖泊和溪流中。
在全球范围内,由于汞的长程传输,北极地区最近很受关注。
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定的生态系统和人类居住区、尤其以吃鱼为主的地方发现了相同的食物网特性——及相似的对汞污染食物来源的依赖。
极少量的汞就可以造成严重的损害。
1克汞就足以污染20英亩湖泊中的所有鱼。
1只典型的水银温度计约含0.7克汞(700毫克),但是较大的温度计含汞量高达3克。
短期和长期的汞暴露都可在人类和野生动物中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
3.汞在人体的分布及影响
金属汞以蒸气形式由呼吸道侵入人体。
皮肤吸收量很少,但皮肤破损及溃烂时吸收量较多。
消化道基本不吸收,故健康人口服金属汞不会引起中毒。
金属汞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可引起中毒,曾有碎体温计刺入皮下引起中毒的报道。
汞蒸气易于通过肺泡膜进入体内溶于血液中,通常,吸入的汞蒸气可由肺泡吸收50%左右,其余则由呼气排出。
空气汞浓度增高时,吸收率也增高。
血液中的汞最初分布于红细胞及血浆中,以后到达全身各器官,而以肾脏中含量较多,高达体内总汞量的70%~80%。
汞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并在脑中长期蓄积,而以小脑及脑干中最多。
也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并蓄积致病。
汞由尿液、粪便、胆汁、乳汁、汗液、唾液等排出,尿汞的排出量约占总排出量的70%。
不同形态的汞对生物的毒性大小和作用机理差异很大。
金属汞有高的扩散性和脂溶性, 由于汞的蒸气压很低, 因此易通过呼吸作用进入生物体,汞蒸气不仅通过肺泡膜扩散,并迅速以元素汞的形式溶解于血液的类脂质中。
汞吸收入血中后,一小部分保持元素汞的形式,大部分缓慢地被氧化为汞离子。
汞在体内分布不均匀,在肾中最高,其次为肝、脑。
最后,体内的汞主要经呼气、粪便及尿排出。
汞与蛋白质中的巯基有特殊的亲和力,它与酶中的巯基结合形成硫醇盐,可使一系列含巯基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细胞膜的巯基受到汞的作用,功能发生改变,导致钾通透性增强,
并阻滞糖进入细胞。
汞离子还能与细胞膜内的磷酰基结合。
高浓度时,与酶系统中的氨基、羧基、羟基也有亲和力,可抑制若干酶系统。
总之,汞的毒作用是由它对许多酶的非特异性抑制作用引起的。
急性中毒症状有头痛、头昏、乏力、齿龈红肿酸痛糜烂出血、牙齿松动、龈袋积脓、流涎带腥臭味、恶心、食欲不振、腹痛、腹泻、大便带血、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紫绀等。
慢性汞中毒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级。
患者中可出现头昏、乏力、失眠、嗜睡、多梦、健忘、恶心、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心烦、急躁、易激动、易兴奋、易冲动、常与人争吵、自制力差、胆怯、好哭、自信心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于波动、焦虑不安、抑郁、幻觉、恐惧、孤僻,以及手指、舌、睑、唇及上下肢的震颤,牙龈酸痛,牙龈易出血,牙龈充血、肿疼或萎缩,牙齿松动、容易脱落,流涎增多,口中金属味,蛋白尿,月经失调等症状和体征。
4.汞污染的防治
1)加强汞产品用汞量及其流向(排放)的控制。
如:PVC、电池、体温计和血压计、压力测量仪表、荧光灯、开关、汽车、试剂等。
2)尽早制定涉汞产品减控用汞规划和政策,提高涉汞产品建设项目的门槛。
加快淘汰落后工艺和生产规模。
加强强制性清洁生产审计,降低汞单耗。
规划应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技术等因素。
3)加强汞的有序流动和有效回收。
汞是污染物,目前仍是稀缺资源,进口的汞要有效的控制,国内生产的汞要加强控制,分散于产品中的汞,需要有效回收途径、设施和机制。
4)加强对汞危害和替代技术/产品的宣传和推广。
如:汞触酶,电子体温计代替水银温度计,2mg Hg /支的荧光灯,无汞化的扣式电池。
参考文献
1.汞的来源.谷腾环保网.大气控制.技术动态
2.汞的自然来源.谷腾环保网.大气控制.技术动态
3.汞的理化性质.谷腾环保网.大气控制.技术动态
4.汞的生态影响.谷腾环保网.大气控制.技术动态
5.汞的毒性.谷腾环保网.大气控制.技术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