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例蜂蜇伤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合集下载

蜂蜇伤护理措施

蜂蜇伤护理措施

蜂蜇伤护理措施概述蜂蜇伤是指人体被蜜蜂、黄蜂或马蜂蜇伤导致的损伤。

蜂蜇伤通常会引起疼痛、红肿、瘙痒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和其他并发症。

在处理蜂蜇伤时,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缓解症状,促进伤口愈合。

蜂蜇伤护理的基本原则在护理蜂蜇伤时,有几个基本原则需要遵循:1.清洁伤口:用温水和肥皂轻柔地清洁伤口,以防止感染。

注意不要用热水清洁,以免造成更大的炎症反应。

2.冷敷:冷敷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可以使用冰块、冷水毛巾或冷冻食品袋等物品进行冷敷。

每次冷敷时间应控制在15-20分钟,每日3-4次。

3.应用抗过敏药物:如果伤口引起过敏反应,可以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物。

如有需要,也可以使用外用抗过敏药膏。

4.避免刮擦或摩擦伤口:尽量避免刮擦或摩擦伤口,以免引起更大的炎症反应。

可以使用敷料或绷带保护伤口。

5.观察伤口情况:定期观察伤口的变化,如有明显感染、溃疡或疼痛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进一步的护理措施除了基本原则外,还有一些进一步的护理措施可以采取:1.事先了解蜂蜇伤:对于易受蜂蜇伤的人群,如饲养蜜蜂、户外工作者等,可以提前了解蜂蜇伤的处理方法和急救知识,以便能够应对突发情况。

2.喝足够的水:补充足够的水分有助于促进伤口的愈合,同时也有利于排除体内的毒素。

3.饮食调理:合理饮食对于伤口的愈合也有一定的作用。

建议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促进伤口修复。

4.避免使用含有化学成分的护肤品:含有化学成分的护肤品可能会导致伤口更加敏感和炎症反应加剧。

在伤口未愈合前,最好避免使用这类产品。

5.忌烟酒:烟酒会对伤口愈合产生不利影响,应尽量避免抽烟和饮酒。

注意事项在护理蜂蜇伤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过敏体质者需谨慎:对于已知对蜜蜂、黄蜂或马蜂蜇伤过敏的人群,一旦发生蜂蜇伤,应尽快就医。

过敏反应有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失去知觉等严重后果。

2.避免自行处理严重伤口:对于较大或深度较深的伤口,应及时就医处理,避免自行处理。

126例蜂蜇伤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126例蜂蜇伤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126例蜂蜇伤病人的急救与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蜂蜇伤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4~12月诊治的126例蜂蜇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经过及时的抢救和优质的护理,123例患者康复出院,3例放弃治疗,1例转上级医院治疗,2例死亡。

结论:临床上应高度重视蜂蜇伤后导致患者出现的多脏器功能损害,给予及时、有效的抢救,同时精心细致的护理确保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蜂蜇伤;急救;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8-0290-02蜂蜇伤多常发生在每年4月~12月,患者多为山区农民。

近年来其发生率有逐渐増多的趋势。

蜂毒素可导致机体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和心脏、肝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的损害[1],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因此,如何有效救治蜂蜇伤就成为临床急需解决的紧迫问题。

我科从2015年4月~12月收治蜂蜇伤患者126例,现将急救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1.1 一般资料我科于2015年4月~12月共收治126例蜂蜇伤患者,其中男57例,女69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83岁,平均年龄57.6岁,大多是在野外作业、劳动,部分为路过、玩耍。

1.2 临床表现本组患者均在30分钟~2小时内来院就诊,1分钟~5分钟后头、面、颈、后背及上下肢暴露部位可见蜇伤点,局部疼痛、红肿、麻木,10分钟后出现头痛、头晕、呕吐、腹痛、腹泻、血压升高等,以上症状一般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消失;严重者可有嗜睡、全身水肿、昏迷、溶血、心肌炎、肝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休克。

部分对蜂毒过敏者可表现为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2.急救与护理2.1 入院后立即吸氧,持续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完善各种辅助检查,积极联系血液灌流,密切观察患者疼痛、肿胀的情况。

2.2 局部处理仔细检查伤口局部,发现尾刺的,应及时用小刀轻轻切开皮肤,取出尾刺,不可挤压,以免毒液扩散。

如黄蜂蜇伤可用5%碳酸氢钠局部涂擦,局部症状较重者,可用地塞米松软膏外用,或季德胜蛇药片加峰蜇调和外敷,同时口服季德胜蛇药片。

蜂蜇伤的急救方法

蜂蜇伤的急救方法

蜂蜇伤的急救方法引言概述:蜂蜇伤是人们在户外活动中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

蜂蜇伤不仅会引起疼痛和不适,还可能导致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了解蜂蜇伤的急救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蜂蜇伤的急救方法,包括1. 蜂蜇伤后的第一步急救、2. 如何处理蜂蜇伤部位、3. 如何缓解蜂蜇伤的疼痛、4. 如何处理可能的过敏反应、5. 如何预防蜂蜇伤。

一、蜂蜇伤后的第一步急救:1.1 立即迅速远离蜜蜂或黄蜂,避免被多只蜜蜂或黄蜂连续蜇伤。

1.2 尽快将被蜇伤的部位从蜂蜇器中取出,以防蜂毒继续释放。

1.3 检查被蜇伤的部位是否有蜂蜇器残留,如果有,用刀背或指甲轻轻刮去。

二、如何处理蜂蜇伤部位:2.1 用肥皂和水清洁被蜇伤的部位,以避免感染。

2.2 用冷水或冰袋冷敷被蜇伤的部位,可以缓解疼痛和肿胀。

2.3 如果蜇伤部位有明显的红肿和疼痛,可以涂抹适量的抗过敏药膏或消炎药膏。

三、如何缓解蜂蜇伤的疼痛:3.1 可以口服非处方的止痛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但要按照说明服用。

3.2 用冷敷或热敷的方法缓解疼痛,可以根据个人感受选择冷敷或热敷。

3.3 避免刺激被蜇伤的部位,如避免摩擦、挤压或揉捏。

四、如何处理可能的过敏反应:4.1 如果被蜇伤的部位出现严重红肿、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

4.2 在就医前,可以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物,以减轻过敏症状。

4.3 对于已知对蜜蜂或黄蜂过敏的人士,应随身携带紧急救援药物,如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

五、如何预防蜂蜇伤:5.1 避免穿着鲜艳的衣物和花纹过多的衣物,以免吸引蜜蜂或黄蜂。

5.2 在户外活动时,尽量避免靠近花丛或蜂巢等可能存在蜜蜂或黄蜂的地方。

5.3 如果发现蜜蜂或黄蜂靠近,应保持冷静,尽量不要挥动手臂或发出刺激声音,以免引起攻击。

结论:蜂蜇伤是常见的意外伤害,但只要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和减轻过敏反应的风险。

此外,预防蜂蜇伤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避免接触蜜蜂或黄蜂,可以降低蜂蜇伤的发生率。

蜂蛰伤急救治疗

蜂蛰伤急救治疗

蜂蛰伤急救治疗蜂蛰伤是指人体被蜜蜂、黄蜂、马蜂等昆虫蛰咬后引起的伤害。

蜂蛰伤急救治疗是指在蜂蛰伤发生后,迅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来缓解症状、减轻疼痛,并防止可能出现的严重过敏反应。

下面将详细介绍蜂蛰伤急救治疗的标准流程和方法。

一、蜂蛰伤急救治疗的标准流程1. 确认被蜂蛰伤:如果你被蜜蜂、黄蜂等昆虫蛰咬,首先要确认是否为蜂蛰伤。

通常,被蜂蛰伤后会出现剧烈疼痛、红肿、灼热感等症状。

2. 将蜂针取出:蜂蛰伤后,蜂针通常会留在伤口中,应尽快将蜂针取出。

使用一块消毒的针头或者指甲刮板,沿着蜂针的方向将其取出。

切勿用手指或者夹子捏压蜂针,以免将毒液挤入伤口。

3. 清洁伤口:用温水和肥皂或者消毒液清洗蜂蛰伤口,以防止细菌感染。

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或者纸巾轻轻擦干。

4. 冷敷:将冰块或者冷水敷在蜂蛰伤处,可以缓解疼痛和肿胀。

每次冷敷约15分钟,每日可进行多次。

5. 局部药物处理:在清洁干燥的伤口上涂抹适量的消毒药膏,如碘酒、酒精等,以防止感染。

6. 疼痛缓解:如果疼痛较为剧烈,可以口服一些非处方止痛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但应遵循医生建议和药品说明。

7. 观察症状:蜂蛰伤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因此需要密切观察伤口周围是否出现红肿、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

如果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

二、蜂蛰伤急救治疗的方法1. 冷敷:冷敷是缓解蜂蛰伤疼痛和肿胀的常用方法。

可以用冰块或者冷水袋敷在蜂蛰伤处,每次约15分钟,每日可进行多次。

2. 局部药物处理:在清洁干燥的伤口上涂抹适量的消毒药膏,如碘酒、酒精等,以防止感染。

3. 疼痛缓解:如果疼痛较为剧烈,可以口服一些非处方止痛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但应遵循医生建议和药品说明。

4. 过敏反应处理:如果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面部肿胀、喉咙紧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在等待医疗救援期间,可以让患者保持平卧位,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

5. 预防再次蜂蛰伤:避免穿着鲜艳的衣物和使用花香味浓烈的香水,以免吸引蜜蜂等昆虫。

蜂蜇伤实施方案

蜂蜇伤实施方案

蜂蜇伤实施方案一、概述。

蜂蜇伤是指人体被蜜蜂、黄蜂、蚂蜂等蜂类昆虫螫伤所致的损伤。

蜂螫伤后,可引起局部疼痛、红肿、瘙痒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过敏反应,危及生命。

因此,对于蜂螫伤的处理,需要有一套科学的实施方案,以便及时有效地进行急救处理。

二、急救措施。

1. 首先,被蜜蜂或其他蜂类昆虫螫伤后,要及时将蜂刺取出。

可以使用指甲或者针头将蜂刺轻轻刮出,切忌使用手指捏压,以免将毒液挤入伤口。

2. 清洁伤口。

用肥皂水或者消毒酒精棉球擦拭伤口,以避免细菌感染。

3. 冷敷。

用冰袋或者冰块敷在伤口处,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4. 局部处理。

可以使用一些消炎止痛的药膏或者喷剂,如红霉素软膏、氢化可的松喷雾等,以减轻症状。

5. 注意观察。

被蜂螫伤后,要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如出现过敏反应、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三、预防措施。

1. 注意穿着。

在户外活动时,应尽量穿长袖衣物和长裤,避免裸露皮肤。

2. 避免使用香水。

蜜蜂等昆虫对花香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避免使用香水等花香味的化妆品。

3. 注意环境。

在野外活动时,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避免踩踏到蜜蜂等昆虫的巢穴。

4. 携带急救药品。

对于易过敏的人群,如蜂螫后容易出现过敏反应的人,应随身携带抗过敏药品,以备急用。

四、总结。

蜂蜇伤虽然常见,但如果及时有效地进行急救处理,可以减轻症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对于蜂螫伤的处理,需要有一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同时,也要注意预防措施,避免蜂螫伤的发生。

希望大家都能够了解蜂螫伤的应急处理方法,做好自我防护,保护自己的健康。

蜂蜇伤的救治及护理

蜂蜇伤的救治及护理
3.2局部护理
认真察看蜂蛰伤部位是否有毒刺,有则予以消毒,之后将毒刺拔出,并检查毒刺是否折断遗留于皮内,有则以镊子拔除断刺,再采取拔罐法将毒液吸出,确保毒液完全吸尽。千万不可挤压蜇伤口,以免毒液进入血液,扩散至全身,导致病情恶化。详细询问患者蜂蛰伤的过程,以便识别蜂的类别。根据不同的蜂蜇伤,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野蜂或蜜蜂蜇伤的伤口以5%碳酸氢钠、肥皂水或3%氨水予以处理,大胡蜂或大黄蜂蜇伤的伤口以3%的硼酸水、1%的醋酸或稀食醋进行处理。处理后观察局部肿胀、疼痛的消退情况,严重者应注意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以免出现破溃、感染。避免局部大量活动,蜇伤部位可采取冰敷法以消退肿胀,并延缓毒素吸收。
2.2全身反应治疗
轻度患者予以本海拉明、扑尔敏、异丙嗪治疗,2次/d。重度患者肌注抗休克药物或皮注1:1000肾上腺素,再静注5%葡萄糖盐水+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也可以静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100mg或地米10mg,2次/d;静注20mg速尿以利尿,予以奥美拉唑或雷尼替丁,以抑制胃酸,避免胃粘膜、肝功能受损;同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保持酸碱平衡。必要时予以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被群蜂蜇伤或伤口出现感染者,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3.4其他护理
维持病房干净、清洁,确保床铺无异物,定时为患者翻身,避免压疮。指导患者合理进食,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食用清淡、低盐、低脂、易消化的食物,肾功能正常者鼓励其多喝水以促进毒素排出,水肿严重者应限制水钠的摄取,禁烟酒。病情严重者,加强对其的生活指导,做好基础护理工作,预防护理差错引起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危险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患肢制动,以降低血液循环,避免毒素快速在全身扩散开来;恢复期患者可适当活动,以不疲劳为宜。对患者实施用药指导,告知药物功能、用法用量、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等,亲自喂药或看着患者服药,以保证治疗效果。

被蜜蜂蜇伤后的急救处理措施

被蜜蜂蜇伤后的急救处理措施

被蜜蜂蜇伤后的急救处理措施
被蜜蜂蜇伤后,蜂毒进入人体,会出现红肿胀痛的感觉,如果被多个蜜蜂蛰到,就需要急救,因为被大量的蜜蜂蛰到,有生命危险,所以一定要了解被蜜蜂蛰到的急救,如果是被大量的蜜蜂蛰到,不要慌乱,清楚如何急救,有助于让我们保持镇静,危急时刻也可以就我们一命,这是一定要注意的,大家一定要清楚,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而大家应该重视起来,认真的做好急救,我们下面就来看一看。

1、在被蜂蜇伤过后,毒针就会留在皮肤的内部,就必须用消毒针把叮在肉里面的的断刺调出来,然后在用力的掐住被蜇伤得部分,要用嘴反复的吸吮,来吸出毒素。

如果是身边暂时的没有任何的药物的话,那就可以先用肥皂水来充分的进行洗患处,然后再涂以些食醋或者是柠檬。

2、如果遇到的是毒蜂的话,一旦病人发生休克的话,那么在通知急救中心或者是去医院得途中,是要注意保持病人的呼吸畅通的,然后在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的按摩来进行急救的急救处理。

在被蜜蜂蜇了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在被毒蜂蜇伤过后,如果是向患处涂氨水的话基本是无效的,因为蜂毒得组织胺是用氨水中和不了的一种物质。

2、黄蜂是有毒的,但蜜蜂是没有毒的。

被蜜蜂蜇伤过后,也是要
先进行剔出断刺的。

然后在患处涂些氨水、小苏打水和肥皂水都是可以的。

3、如果你分辨不出是毒蜂还是蜜蜂的话,那么在被蜂蜇伤二十分钟过后,没有任何的无症状时,就可以放心了。

在野外如果看见了蜂窝,就要远离,不要没事去招惹蜜蜂,这是非常危险的,有一些蜜蜂没有毒,倒是不太可怕,如果被蜜蜂蛰到,然后身体有反应,就要赶紧的去医院,把毒素消灭掉,我们上面也介绍了急救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做好急救准备。

蜂蜇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蜂蜇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蜂蜇伤患者的急救护理蜂蜇伤是夏秋季节急诊科常见疾病。

蜂蜇伤后部分患者可引发过敏反应,发病急、病情变化迅速,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损伤,危及患者生命【1】。

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共收治26例蜂蜇伤患者,经有效救治,全部康复出院,现将急救与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6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9例;年龄为25~57岁,平均41.5±7.6岁;蜇伤至就诊时间20 ~60分钟;蜇伤部位全部为1处,其中上肢6例,颈部5例,头部3例,背部3例,手背3例,前胸2例,面部2例,小腿2例;患者就诊时均出现程度不同的过敏症状:蜇伤局部皮肤全部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色风团,伴刺痛、瘙痒,中心有出血点,13例患者出现头晕、四肢麻木、呼吸困难表现,6例患者出现意识朦胧、烦躁、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5例患者全身多处出现水肿样风团,4例患者风团中心出现疮疹,2例患者出现面部高度肿胀,无法睁眼。

诊治过程中1例患者出现血尿、少尿、血肌酐上升、血钾上升等急性肾功能损害表现,1例患者出现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等肝功能受损表现。

2 急救护理2.1按过敏治疗的护理立即应用套管针或中心静脉导管建立大口径静脉通路,快速补液改善微循环,稀释毒素,促进毒素排泄,遵医嘱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抗组胺类药物,如甲泼尼龙、苯海拉明。

出现过敏性休克者,立即给予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mg,症状不缓解,缓慢静脉加注射肾上腺素,置休克体位,监护,吸氧,经抗过敏及补液治疗休克缓解不良者,遵医嘱静点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微量泵严格控制滴速,防止外渗。

喉头水肿导致缺氧、发绀者,立即配合医生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高流量吸氧,必要时呼吸机辅助通气。

2.2脏器功能损伤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尿量、尿液颜色及性状、大便性状等,及时复检各项生化指标,早期识别脏器损伤表现,配合医生给予保护性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6例蜂蜇伤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发表时间:2016-10-11T15:13:08.4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28期作者:韩冬梅陈勤袁静何霁[导读] 蜂毒素可导致机体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和心脏、肝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的损害[1],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南充市中心医院肾内科四川南充 637000)【摘要】目的:探讨蜂蜇伤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4~12月诊治的126例蜂蜇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经过及时的抢救和优质的护理,123例患者康复出院,3例放弃治疗,1例转上级医院治疗,2例死亡。

结论:临床上应高度重视蜂蜇伤后导致患者出现的多脏器功能损害,给予及时、有效的抢救,同时精心细致的护理确保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蜂蜇伤;急救;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8-0290-02 蜂蜇伤多常发生在每年4月~12月,患者多为山区农民。

近年来其发生率有逐渐増多的趋势。

蜂毒素可导致机体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和心脏、肝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的损害[1],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因此,如何有效救治蜂蜇伤就成为临床急需解决的紧迫问题。

我科从2015年4月~12月收治蜂蜇伤患者126例,现将急救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科于2015年4月~12月共收治126例蜂蜇伤患者,其中男57例,女69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83岁,平均年龄57.6岁,大多是在野外作业、劳动,部分为路过、玩耍。

1.2 临床表现本组患者均在30分钟~2小时内来院就诊,1分钟~5分钟后头、面、颈、后背及上下肢暴露部位可见蜇伤点,局部疼痛、红肿、麻木,10分钟后出现头痛、头晕、呕吐、腹痛、腹泻、血压升高等,以上症状一般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消失;严重者可有嗜睡、全身水肿、昏迷、溶血、心肌炎、肝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休克。

部分对蜂毒过敏者可表现为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2.急救与护理2.1 入院后立即吸氧,持续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完善各种辅助检查,积极联系血液灌流,密切观察患者疼痛、肿胀的情况。

2.2 局部处理仔细检查伤口局部,发现尾刺的,应及时用小刀轻轻切开皮肤,取出尾刺,不可挤压,以免毒液扩散。

如黄蜂蜇伤可用5%碳酸氢钠局部涂擦,局部症状较重者,可用地塞米松软膏外用,或季德胜蛇药片加峰蜇调和外敷,同时口服季德胜蛇药片。

2.3 遵医嘱静脉用药
①抗过敏:地塞米松10mg+0.9%生理盐水静滴;②碱化尿液:5%碳酸氢钠250ml静滴;③保护胃粘膜:奥美拉唑或泮托拉唑静滴;④保护肝功能:还原性骨胱甘肽2.4g或多稀磷酸脂酰胆碱注射液465mg静滴;⑤保护心脏功能:环磷腺苷葡安静滴;⑥破伤风抗破伤风治疗;⑦预防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支持水化治疗。

2.4 急查尿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普等,尽早联系血液灌流,有效地清除蜂毒的毒性成份及代谢产物,降低肺水肿,过敏性休克,多脏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

3.护理措施
3.1 一般护理
①保持病室安静、舒适,及时更换衣裤,穿宽松棉质衣裤。

皮肤风团、荨麻疹处可用季德胜蛇药片加蜂蜜调和剂或者地塞米松乳膏局部擦拭。

修剪指甲,勿抓挠。

②做好饮食指导,嘱病人食清淡易消化饮食,勿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食异体蛋白质,以防多价过敏。

③心理护理。

向患者和家属讲解蜂蛰伤的相关知识,血夜透析的原理、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消除心理紧张和顾虑,以提高患者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3.2 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瞳孔、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体温、每小时尿量、尿色、观察伤口局部红肿、破溃程度、全身皮肤皮疹有无消退及皮肤温度的变化,动态评估病人病情有无好转及时准确作好记录。

3.3 伤口护理毒蜂蜇伤人体后毒刺尾遗留在伤口内不断释放毒素,发现残留在皮内的毒刺要先拔出以免毒素继续吸收[2]。

可用镊子拔出,不能挤压,以免剩余的毒素进入人体,局部用5%碳酸氢钠反复冲洗,将季德胜蛇药片拌蜂蜜覆盖伤口或涂擦地塞米松软膏。

3.4 血液净化的护理协助血透护士做好用药及病人准备,密切观察透析后穿刺点或置管处有无渗血、肿胀,并做好记录,班班交接,交待注意事项,严防并发症的发生。

3.5 健康教育本组患者大多为户外干农活时的农民以及户外作业的工人,要告知患者及家属尽量避免在蜂巢的树下休息、干活,不要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捣毁蜂巢。

如果不慎被蜂蜇伤或被野蜂围攻,应取蹲位,护住头面部至蜂飞走,不可挤压伤口,以免毒液扩散和皮肤感染,可用肥皂水充分冲洗患处,然后涂擦食醋。

到野外工作尽量做好防护,尽量穿长袖长裤戴帽子。

如果不慎被蜂叮咬,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4.小结
对蜂蜇伤患者应及时有效的处理伤口,早期抗过敏治疗,对急性重症中毒伴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应提倡早期血液灌流治疗,同时应重视及时加用保护心脏、肾脏、肝脏的药物、大量补液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综合治疗是确保蜂蜇伤抢救成功的关键。

同时护士要具有主动观察的意识,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娴熟的急救技能,严密有序的配合,在整个护理工作中,尤其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以及早期发现并发症,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第一手资料。

同时做好早期血液灌流前的准备以及血液灌流后的病情观察和临时导管的观察,因为血液灌流是确保重症蜂蜇伤急救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岳彩娟.黄蜂蜇伤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9(25):109-110.
[2]嵇曼斐.成功救治重症群蜂蜇伤1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7):92-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