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与俄国贸易状况分析
“一带一路”下中俄贸易发展现状与对策

“一带一路”下中俄贸易发展现状与对策1. 引言1.1 中俄贸易发展背景中俄两国是传统友好邻邦,自上世纪中叶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关系得到了快速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俄贸易合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中俄之间的贸易往来不仅仅局限于商品交换,更是包括了技术合作、投资合作等多方面的合作内容。
随着两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俄贸易合作已成为双方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俄两国在地理位置上相邻,具有互补性和相互需求性。
中方具有丰富的资源和技术优势,而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和高科技产业。
双方在能源、农产品、机械设备、高新技术等领域都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为双方的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俄两国政府之间保持着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不断加强双方的经贸交流和合作。
双方在多边机制下的合作也不断深化,加强了双边贸易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中俄之间的贸易发展背景十分有利,为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字数:261】1.2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俄贸易的影响“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提出的重要国家战略,对中俄贸易关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该倡议促进了中俄两国贸易的进一步扩大。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俄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合作、金融领域等方面展开了更加紧密的合作,为两国贸易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该倡议促进了中俄贸易的多元化发展。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俄两国在农产品、科技产品、服务贸易等领域的合作逐渐有所增加,使得中俄贸易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一带一路”倡议也为中俄两国开拓第三方市场提供了更多机会,通过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俄两国可以共同探索第三方市场,实现合作共赢的局面。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俄贸易关系的影响是积极的,为中俄贸易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通过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俄两国可以进一步加深合作,拓展贸易领域,推动双边贸易关系不断发展壮大。
2. 正文2.1 中俄贸易合作现状分析中俄之间的贸易关系自上世纪90年代起逐渐加强,目前已经成为中俄双边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关系研究

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关系研究中国与俄罗斯是两个重要的大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合作。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关系,分析双方贸易的特点、趋势以及对双方国家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贸易背景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关系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显著增长。
双方在共同的边境线上展开频繁的贸易往来,发展了丰富的双边贸易渠道和合作项目。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资源,而中国具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双方互补性强,为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贸易特点1. 能源贸易:能源是中俄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
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和天然气进口国,而中国是俄罗斯的重要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市场。
能源贸易对俄罗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而中国则可保障其能源供应需求。
2. 农产品贸易:俄罗斯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中国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大。
双方在农产品贸易上存在巨大的潜力和空间,促进了两国农业发展。
3. 高技术产品贸易:中国与俄罗斯在高技术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中国的电子、通信、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品在俄罗斯市场有着良好的销售前景。
而俄罗斯在核能、卫星导航、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先进技术和产品,为中国提供了重要支持。
三、贸易趋势1. 增长势头: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总额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两国政府积极推动贸易合作、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以及建立贸易便利化措施,为贸易增长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 结构升级:在贸易结构上,双方逐渐从传统的资源型产品贸易向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贸易转变。
双方加强在制造业、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贸易上的合作,推动了贸易结构的升级和提质增效。
3. 区域合作:中国与俄罗斯在区域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两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合作等多边机制,努力构建开放的区域经济合作格局,促进了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
四、影响1. 经济发展:中俄贸易能够促进双方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贸易合作带动了就业增长和资本流动,为两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2. 地缘政治:中国与俄罗斯是互为重要地缘政治伙伴。
论述近五年中俄货物贸易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论述近五年中俄货物贸易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近五年来,中俄货物贸易存在以下问题:1. 依赖大宗商品:中俄货物贸易主要依赖能源、矿产等大宗商品,缺乏多样性。
这使得中俄两国贸易关系容易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增加了经济风险。
2. 产品结构互补性不足:中俄两国在贸易中的产品结构互补性不高,相互供需的产品差距较大。
中国在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制造业方面具有竞争优势,而俄罗斯在农产品、矿产等方面具有优势。
双方在贸易中应进一步促进产品结构上的互补性,提高贸易效益。
3. 贸易壁垒和非关税措施:中俄两国在贸易中存在一些贸易壁垒和非关税措施,如关税、配额、许可证等。
这些措施限制了贸易自由化程度,增加了贸易成本和贸易摩擦。
双方应加强贸易便利化措施,降低贸易壁垒,提高贸易自由化水平。
为应对以上问题,中俄两国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多元化贸易产品:双方应努力扩大贸易产品的多样性,不仅依赖大宗商品,还应加强制造业、农产品等领域的合作。
双方可以通过促进技术合作、加强市场调研等方式,开发新的贸易产品。
2. 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中俄两国应加强贸易便利化合作,减少贸易壁垒和非关税措施,简化贸易手续。
双方可以加强信息共享、减少审批时间等,提高贸易效率。
3. 加强贸易合作机制:中俄两国应加强贸易合作机制的建设,增加互信和合作。
双方可以通过建立双边贸易促进委员会、加强市场准入等方式,营造更好的贸易环境。
4. 推动经贸合作升级:双方应推动中俄经贸合作的升级,加强技术交流、产能合作等。
通过加强双方企业的合作,提高贸易价值链的水平,实现互利共赢。
总之,中俄货物贸易存在问题,但通过双方的努力和合作,可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推动中俄贸易关系的健康发展。
中俄贸易不平衡的原因研究

中俄贸易不平衡的原因研究1. 背景中俄之间的贸易关系一直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中俄两国是重要的邻国和战略合作伙伴,双边贸易潜力巨大。
然而,在贸易方面,存在着中国对俄罗斯贸易顺差过大的现象。
本文旨在探讨中俄贸易不平衡的原因,并提供一些解决的思路。
2. 原因分析2.1. 经济结构差异中俄两国的经济结构存在差异,导致贸易不平衡。
中国经济主要依赖加工制造和出口,而俄罗斯以能源资源为主要出口产品。
中国对俄罗斯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和能源方面,而俄罗斯对中国的需求更多地集中在机械和电子产品等制成品方面。
这种经济结构的不匹配导致了贸易不平衡的现象。
2.2. 地理因素地理因素也是导致贸易不平衡的原因之一。
中俄两国地理相邻,但是交通和运输不便。
俄罗斯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运输成本相对较高,导致了俄罗斯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而中国的出口产品则更容易通过陆路、海路等多种交通方式进入俄罗斯市场,导致中国对俄贸易顺差过大。
2.3. 贸易政策和壁垒贸易政策和壁垒也是中俄贸易不平衡的原因之一。
俄罗斯在某些领域设置了进口限制和保护性贸易政策,限制了中国产品在俄罗斯市场的销售。
与此同时,中国的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对俄罗斯产品的进口相对宽松。
这种不对等的贸易政策和壁垒导致了中俄贸易不平衡的局面。
3. 解决思路针对中俄贸易不平衡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3.1. 促进经济结构协调发展中俄两国应通过深化经济合作,推动双方经济结构的协调发展。
俄罗斯可以进一步发展制成品产业,增加对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需求,以平衡双边贸易。
同时,中国可以加大对俄罗斯经济转型的支持,促进俄罗斯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中俄两国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运输的便利性。
俄罗斯可以加大对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
同时,中国可以与俄罗斯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交通运输的互联互通,促进贸易往来。
3.3. 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中俄两国应共同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俄罗斯与中国贸易发展状况

俄罗斯与中国贸易发展状况首先,俄罗斯与中国的贸易总额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自1992年两国建交以来,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数据,2024年俄罗斯与中国的贸易总额达到了七百多亿美元。
俄罗斯对中国的出口额大约为四百五十亿美元,而从中国进口的商品金额约为两百六十亿美元。
俄罗斯成为中国的最大原油供应国和天然气供应国,而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出口市场。
其次,俄中贸易主要集中在能源资源、机械设备、电子产品、农产品等领域。
俄罗斯出口给中国的主要商品包括原油、天然气、木材、农产品、矿石等。
中国向俄罗斯出口的产品主要包括机电设备、电子产品、化工产品、纺织品等。
而随着两国间科技合作的加强,高科技产品的贸易也有所增长。
然而,俄中贸易也面临一些贸易壁垒。
一方面,两国间存在文化差异、语言障碍以及法律制度不同等问题,这可能导致贸易沟通不畅。
另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也是一个存在的问题。
一些国家对俄中贸易进行限制,例如对俄罗斯的制裁和对中国的贸易壁垒。
这些壁垒可能对贸易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然而,未来俄中贸易的发展前景仍然积极乐观。
首先,两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加强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例如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和贸易协定。
二是中俄经济发展战略的互补性。
俄罗斯具有丰富的资源,而中国则具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双方可以通过合作共赢实现互利互惠。
三是两国间科技合作和投资合作的增加,将为双边贸易提供新的机会。
综上所述,俄罗斯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在经历了长期发展之后,已经成为两国间重要合作领域之一、两国间的贸易总额不断增加,贸易产品多样化,贸易模式不断创新。
尽管面临贸易壁垒和挑战,但未来俄中贸易的发展前景依然看好,将为两国经济合作带来更多机遇。
论述近五年中俄货物贸易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近五年中俄货物贸易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作者:OpenAI GPT-3概述近年来,中俄货物贸易关系持续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近五年中俄货物贸易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分析1. 贸易结构单一化问题近年来,中俄货物贸易结构呈现出单一化的趋势,主要集中在能源资源以及原材料的贸易上。
中俄两国需要加强在其他领域的贸易合作,以增加贸易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2. 贸易额波动较大问题中俄货物贸易额的波动较大,受到国际金融市场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较大。
这导致两国贸易额的预测和规划难度增加,对贸易双方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3. 清关手续繁琐问题中俄货物贸易中,由于双方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不同,清关手续相对繁琐,存在一定的障碍。
这给两国贸易带来了一定的成本和延误。
4. 贸易保护主义问题近年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中俄贸易关系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各国加强贸易保护措施,对中俄贸易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对策分析1. 多元化贸易合作中俄两国应加强在农产品、高新技术、医药等其他领域的贸易合作。
在发展贸易业务的同时,还能促进两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加强贸易额预测与规划中俄两国应加强贸易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在制定贸易规划和预测的同时,还能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市场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降低贸易额的波动性。
3. 简化和规范清关手续中俄两国应加强在清关手续方面的合作,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通过建立互信机制、统一标准和简化程序等方式,降低清关成本和时间,提高贸易效率。
4. 加强国际合作与沟通中俄两国应加强在国际贸易组织和多边贸易框架内的合作,共同抵制贸易保护主义,维护自由贸易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结论中俄货物贸易在近五年中取得了积极的发展,但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为了进一步促进两国贸易持续发展,应采取相应对策,包括多元化贸易合作、加强贸易额预测与规划、简化和规范清关手续,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与沟通。
中俄经贸关系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俄经贸关系发展现状及前景首先,中俄经贸关系的发展现状。
中俄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邻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根据统计数据,202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连续多年保持在较高水平。
双方的合作领域涵盖能源、农产品、机械设备、高新技术等诸多领域,为两国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持。
其次,中俄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广阔。
一方面,中俄两国在政治、安全、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日益紧密,两国元首的高层互访成为常态,政治互信不断深化,为经贸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另一方面,中俄两国在贸易和投资政策方面的互补性较强,两国经济结构相互补充,市场需求相辅相成。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合作、农产品贸易、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
此外,两国间的人文交流不断加强,相互了解和友谊不断加深,也为经贸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中俄经贸关系发展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是贸易结构问题。
中俄双边贸易中,能源产品出口占据很大比重,这种单一依赖的结构使两国在贸易中过于依赖于市场价格波动,容易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
因此,双方需要进一步拓宽贸易领域,实现多元化的贸易结构。
二是地理和交通条件限制。
中俄两国地处欧亚大陆东西两端,距离较远,物流成本相对较高。
因此,双方需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三是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
中俄两国文化和语言差异较大,这给商务交流和合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双方的经贸合作,需要加强人文交流,提供更多的翻译和培训支持。
展望未来,中俄经贸关系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
首先,两国在政治和安全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为经贸合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其次,中俄两国在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有望迎来新的突破,为双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再次,中俄两国在农产品贸易、能源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有望形成良性循环,推动经贸合作进一步升级。
此外,两国间的人文交流和旅游合作也将继续加强,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互信。
中俄经贸关系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中俄经贸关系的发展现状及对策一、中俄经贸关系概述中俄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邻国,两国关系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交流和合作。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中俄经贸关系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中俄经贸合作的历史回顾1. 两国关系的历史渊源中俄两国的友好合作源远流长,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两国都有着丰富的合作传统。
2. 经贸合作的发展历程从上世纪50年代末中苏两国建交起,中俄经贸合作就迅速发展,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
三、中俄经贸关系的现状1. 经济合作稳步增长中俄两国在能源、农业、制造业等领域都有着密切的合作,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2. 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双方正在积极推进在高技术、创新科技、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共同开拓新的合作空间。
四、中俄经贸关系的问题与挑战1.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受到国际局势的影响,中俄经贸合作也面临着一些不确定性和挑战。
2. 双边贸易结构存在不平衡问题目前中俄双边贸易结构中,能源资源占据了很大比重,双方都需要努力促进贸易结构的多元化。
五、加强中俄经贸关系的对策1. 拓展合作领域双方可以加大在高科技、数字经济、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领域的合作力度,以降低对传统能源资源的依赖。
2. 推动地区间合作中俄两国可以加强在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下的合作,共同推动地区内的经济发展。
六、结语中俄经贸关系的发展不仅关乎两国自身利益,也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双方应共同努力,推动中俄经贸关系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为双边合作注入更多活力。
中俄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邻国,拥有着深厚的友好合作传统,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中俄经贸关系的合作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双方需要共同努力加强合作,推动经贸关系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中俄两国的经济合作稳步增长,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特别是在能源、农业、制造业等领域,两国合作密切。
双方还在积极推进在高技术、创新科技、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共同开拓新的合作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2014年中俄贸易状况
• 据俄罗斯海关统计,2014年中俄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884.0亿美元,增长29.4%。其中,俄 罗斯对中国出口375.1亿美元,增长125.4%,占俄罗斯出口总额的7.6%;俄罗斯自中国进 口508.9亿美元,减少1.6%,占俄罗斯进口总额的17.8%。俄方逆差133.8亿美元,下降 61.8%。中国为俄罗斯第二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政策调整的益处
• 1、有利于中国品牌入俄 • 2、给汽车、建筑、医药及能源带来机会
总体发展前景
困境虽在,前景依然美好。天时,美国一强独大,两个国家必须也只能走地更近;地利, 中国比邻俄罗 斯,这一优势不言而喻;人和,中国近年来大搞社会、企业、个人诚信机制, 大量回国留学生带回欧美良好管理体制。 俄中合作的未来就在于建立新的、更为紧密、更为深刻的贸易联系形式和生产联系形式。 这 些形式的发展将推动即将来临的21世纪的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
俄罗斯自中国进口主要商品构成(2014)
(2014年) HS编码 章 85 84 87 64 62 39 95 73 61 94 90 29 72 40 82 42 07 83 76 63 28 68 69 96 70 44 20 48 03 08 总值 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 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 车辆及其零附件,但铁道车辆除外 鞋靴、护腿和类似品及其零件 非针织或非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 塑料及其制品 玩具、游戏或运动用品及其零附件 钢铁制品 针织或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 家具;寝具等;灯具;活动房 光学、照相、医疗等设备及零附件 有机化学品 钢铁 橡胶及其制品 贱金属器具、利口器、餐具及零件 皮革制品;旅行箱包;动物肠线制品 食用蔬菜、根及块茎 贱金属杂项制品 铝及其制品 其他纺织制品;成套物品;旧纺织品 无机化学品;贵金属等的化合物 矿物材料的制品 陶瓷产品 杂项制品 玻璃及其制品 木及木制品;木炭 蔬菜、水果等或植物其他部分的制品 纸及纸板;纸浆、纸或纸板制品 鱼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 食用水果及坚果;甜瓜等水果的果皮 以上合计 商品类别 2014年 50,890 12,490 10,975 2,158 2,071 1,967 1,960 1,798 1,616 1,610 1,268 925 799 690 665 605 601 467 455 417 413 377 376 355 347 330 330 315 313 307 299 47,297 上年同期 51,690 12,451 11,044 2,300 2,720 2,006 1,708 1,744 1,753 1,752 1,266 1,005 727 651 709 573 743 384 468 464 460 349 384 435 356 331 316 279 314 258 306 48,256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同比% -1.6 0.3 -0.6 -6.2 -23.9 -1.9 14.7 3.1 -7.8 -8.1 0.1 -8.0 10.0 6.0 -6.3 5.5 -19.0 21.6 -2.8 -10.1 -10.2 8.0 -2.1 -18.4 -2.4 -0.2 4.3 13.0 -0.5 19.0 -2.5 -2.0 占比% 100.0 24.5 21.6 4.2 4.1 3.9 3.9 3.5 3.2 3.2 2.5 1.8 1.6 1.4 1.3 1.2 1.2 0.9 0.9 0.8 0.8 0.7 0.7 0.7 0.7 0.7 0.7 0.6 0.6 0.6 0.6 93.0
存在的问题
• 1、俄罗斯人的大国心理一直相当浓厚,对过去是自己的小弟,现在GDP是自己两倍的国家, 总是怀有歧视甚至敌视,同时又具有妒忌成分的心态,严重影响了双方贸易的扩大。
• 2、灰色清关。灰色清关”是指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各地市场商品供应极为 紧张,俄政府不得不大量从国外进口商品。为鼓励进口、简化海关手续,俄罗斯海关委员 会允许所谓的“清关”公司为货主代办进口业务,提供运输和清关捆绑在一起的“一站式” 服务。 • 3、双方互相了解还远远不够,俄罗斯企业不了解中国的国情、法律、生活方式,中国企业 也是如此。黑龙江等边疆省长期与俄罗斯有密切联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中国华北、 南方等省市虽然愿意合作,但对俄罗斯的了解却不多,“中国年”提供了一个好机会,中 国企业得以亲眼看到俄罗斯市场有何商机。
47-49
39-40 72-83 90-92 16-24 06-14 71 86-89 15 41-43
纤维素浆;纸张
塑料、橡胶 贱金属及制品 光学、钟表、医疗设备 食品、饮料、烟草 植物产品 贵金属及制品 运输设备 动植物油脂 皮革制品;箱包 其他
• 2014年,矿产品、木及制品和化工产品是俄罗斯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三类产品出口额 分别占俄罗斯对中国出口总额的77.7%、6.8和4.0%,出口额分别为288.9亿美元、25.1亿 美元和14.7亿美元,分别为增长235.7%、增长12.6%和下降7.4%。2014年,俄罗斯对华出 口商品增长最快的是动植物油脂,增幅为121.7%,其次为光学钟表医疗设备,增幅为 116.5%。运输设备和皮革制品箱包下降明显,降幅分别为90.4%和61.8%。
2013年中俄贸易概况
• 据俄罗斯海关统计,2013年中俄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683.3亿美元,下降9.0%。其中, 俄罗斯对中国出口166.4亿美元,下降30.8%,占俄罗斯出口总额的5.7%;俄罗斯自中国进 口516.9亿美元,增加1.3%,占俄罗斯进口总额的18.0%。俄方逆差350.5亿美元,增长 29.8%。中国为俄罗斯第六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2013年,矿产品、木及制品和化工产品是俄罗斯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三类产品出 口额分别占俄罗斯对中国出口总额的51.7%、13.4和9.5%,出口额分别为86.1亿美元、 22.3亿美元和15.8亿美元,分别为下降45.5%、增长8.2%和减少35.1%。2013年,俄罗斯 对华出口商品增长最快的是运输设备、动植物油脂、食品饮料烟草和皮革制品,增幅分别 为554.8%、183.2%、115.5%和99.6%,家具、玩具、杂项制品,光学、钟表、医疗设备分 别增长62.1%和30.1%。植物产品下降42.4%。 俄罗斯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贱金属及制品,2013年进 口额分别为235.0亿美元、51.6亿美元和40.9亿美元,占俄罗斯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5.5%、 10.0%和7.9%。除上述产品外,家具玩具、鞋靴伞等轻工产品和运输设备也是俄罗斯自中 国进口的主要大类商品。植物产品和木及制品的进口额增长明显,增幅均为8.2%。
• 俄罗斯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贱金属及制品,2014年进口额 分别为234.7亿美元、49.2亿美元和39.8亿美元,占俄罗斯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6.2%、9.7% 和7.8%,分别下降0.1%、4.6%和2.8%。食品饮料烟草的进口额增幅明显,为增长15.9%。 鞋靴伞等轻工产品的进口额降幅明显,为下降22.1%。
俄罗斯对中国出口主要商品构成(2014)
(2014年) 海关分类 类 第5类 HS编码 章 25-27 总值 矿产品 商品类别 2014年 37,509 28,891 上年同期 16,642 8,607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同比% 125.4 235.7 占比% 100.0 77.7
第9类
第6类 第16类 第1类
44-46
28-38 84-85 01-05
木及制品
化工产品 机电产品 活动物;动物产品
2,511
1,468 1,451 934
2,230
1,584 1,139 1,022
12.6
-7.4 27.4 -8.6
6.8
4.0 3.9 第4类 第2类 第14类 第17类 第3类 第8类
我国与俄国贸易状况分析
高乐、周仕强
概况
• 中俄贸易仍主要限于传统商品交易。 • 在俄对中国的出口中,机器设备、矿物燃料、木材、钢材、肥料、化工产品、海产品、有 色金属、纸浆处于前9位,占到了95%以上的贸易份额。 • 俄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有机器设备、皮革制品、鞋、纺织品、针织服装、化工产品、肉 类、玩具和体育器材、裘皮、果蔬制品、干果制品、粮食、陶瓷、水果、矿物燃料,这些 产品占其进口总额的85%。 • 在双方投资方面,中国对俄累计协议投资额相当于中国对外投资总额的1.8%,相当于俄 累计外资额的0.8%;俄对华累计投资额相当于俄对外投资总额去年双边贸易额的4.8%。
俄罗斯对中国出口主要商品构成(2014)
(2014年) HS编码 章 27 44 84 26 31 03 47 29 39 40 90 73 28 25 76 72 48 85 71 23 12 49 74 81 24 38 15 08 05 87 总值 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沥青等 木及木制品;木炭 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 矿砂、矿渣及矿灰 肥料 鱼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 木浆等纤维状纤维素浆;废纸及纸板 有机化学品 塑料及其制品 橡胶及其制品 光学、照相、医疗等设备及零附件 钢铁制品 无机化学品;贵金属等的化合物 盐;硫磺;土及石料;石灰及水泥等 铝及其制品 钢铁 纸及纸板;纸浆、纸或纸板制品 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 珠宝、贵金属及制品;仿首饰;硬币 食品工业的残渣及废料;配制的饲料 油籽;子仁;工业或药用植物;饲料 印刷品;手稿、打字稿及设计图纸 铜及其制品 其他贱金属、金属陶瓷及其制品 烟草、烟草及烟草代用品的制品 杂项化学产品 动、植物油、脂、蜡;精制食用油脂 食用水果及坚果;甜瓜等水果的果皮 其他动物产品 车辆及其零附件,但铁道车辆除外 以上合计 商品类别 2014年 37,509 27,757 2,511 1,371 1,037 960 913 698 376 303 112 111 109 108 97 91 89 86 80 54 53 30 28 20 20 19 18 16 15 12 11 37,105 上年同期 16,642 6,692 2,230 1,043 1,831 964 1,003 626 546 300 208 51 61 34 84 82 138 117 96 0 38 17 32 37 33 15 9 7 9 14 1 16,318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同比% 125.4 314.8 12.6 31.4 -43.3 -0.4 -9.0 11.4 -31.1 1.0 -45.9 117.1 79.3 213.2 14.6 10.5 -35.5 -27.0 -16.0 0.0 38.6 78.6 -12.1 -44.5 -38.2 26.6 93.2 121.7 68.1 -14.4 1,116.8 127.4 占比% 100.0 74.0 6.7 3.7 2.8 2.6 2.4 1.9 1.0 0.8 0.3 0.3 0.3 0.3 0.3 0.2 0.2 0.2 0.2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0 0.0 0.0 0.0 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