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地区专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作业手册 专题限时集训 专题六 人口与城市
最新高考地理复习:专题限时集训6-人口与城市

专题限时集训(六)一、选择题(2020·常德市4月模拟)“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下图为东南亚四国的人口红利对经济的贡献率。
据此完成1~3题。
1.1990年前人口红利对东南亚四国经济的贡献率大多为负数,主要是因为()A.老龄化严重B.劳动者素质不高C.出生率过高D.男女性别比失调2.据图分析目前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是()A.印度尼西亚B.越南C.新加坡D.菲律宾3.为促进人口红利对经济的贡献率,四国应该()①提升城市化水平,积极加快城镇化进程②迅速提高社会福利水平③调整农业、工业、服务业布局和劳动力资源分布④不断提升教育水平,提高劳动者素质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1.C 2.D 3.A[第1题,“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对经济的贡献率高;在图中,1965至1990年,为二战结束后,有较高的出生率,导致总抚养比较高,所以对经济的贡献率大多为负数,C对。
第2题,目前(2020年),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越南的经济贡献率都高于菲律宾,说明这三国的出生率都下降,处于“人口红利”期,对经济的贡献率高。
只有菲律宾人口红利对贡献率为负数,说明菲律宾人口出生率高,人口增长快,D对。
第3题,促进人口红利对经济的贡献率,就是要利用劳动人口创造社会财富,①③④都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迅速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会大量消耗社会财富,所以②不选,A对。
](2020·临沂市4月模拟)波鸿市是德国西部鲁尔区内的城市,市区内地势起伏和缓。
下图示意波鸿市儿童游戏场地按不同年龄段分级分布。
据此完成4~6题。
波鸿市不同年龄段儿童游戏场地分布4.波鸿市儿童游戏场地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A.0~6岁B.6~12岁C.0~12岁D.12~16岁5.波鸿市的南区和西南区,最可能是()A.住宅区B.商业区C.行政区D.工业区6.推测波鸿市()①城市空间形态为组团式②中心城区儿童数量最多③按人口数规划游戏场地④游戏场地布局较为合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D 5.A 6.C[第4题,服务业的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
202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六 人口、城市与交通 专题6 第2讲 逐题

第一部分专题六第2讲(2016·广东惠州模拟)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城市人口与就业分布时空变化明显,读下图完成1~2题。
1.上海市远郊人口就业增速快,是因为(A)A.制造业的外迁B.市区环境污染C.城郊农业发展D.城市用地不足2.据图推测,1990~2010年,上海市(C)A.中心城区空心化明显B.近郊区失业率上升C.就业呈现分散化趋势D.远郊区老龄化加速解析:第1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产业往往向郊区迁移;同时,市区地租等成本的上涨,促使制造业向外迁移,远郊人口就业增速快,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第2题,据图可知,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就业比重减少;近郊区人口增加,就业比重增加;远郊区就业比重增加,人口增加,说明了就业呈现出了分散化趋势,故C项正确,A项错误;近郊区人口增加,就业比重增加,故B项错误;远郊区的就业比重上升,人口增加,故D项错误。
(2016·衡水一中一模)“睡城”主要指的是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这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虽大量入住,但也就是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开车或乘车往市中心上班。
读下图,完成3~5题。
3.和“睡城”的形成关系最小的是(D)A.房价较低B.就业机会较少C.交通便捷D.购物方便4.若左图中①~⑥表示不同等级的商品,y轴表示人均购买商品频率(次/年),甲乙丙表示三个中心地。
则三个中心地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B)A.甲乙丙B.乙丙甲C.甲丙乙D.丙甲乙5.若左图中y轴表示地价的变化情况,①为研究起点,⑥为研究终点。
右图为到达中心城区的交通等时线分布图(单位:小时),仅考虑图中因素,与左图中丙线的起伏变化最为吻合的研究路径为(A)A.L1→L2B.L3→L4C.L5→L6D.L7→L8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睡城”主要指的是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所以距离市中心较远,工资水平较中心城区低,消费水平低,房价较低,交通便捷的地方。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 专题六 人口与城市

专题限时集训(六) [专题六人口与城市](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图Z61示意江西省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图中X表示初期,Y表示末期。
读图完成1~2题。
图Z611.下列有关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Ⅰ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B.O拐点的出现是受政策因素的影响C.Ⅱ阶段会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问题D.从X到Y,人口自然增长速度一直加快2.“单独两孩”政策的实施将对江西近十年产生的影响是( )A.老年人口数量会有所下降B.出生人口性别趋于平衡C.家庭抗风险能力降低D.城市就业压力增大图Z62为2009年俄罗斯的人口金字塔图,其中人口总数约1.4亿,死亡率为15‰。
读图完成3~5题。
人口数(106人)图Z623.2005—2009年俄罗斯的年平均人口出生率大约为( )A.8‰B.12‰C.16‰ D.20‰4.与俄罗斯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相似的国家是( )A.印度 B.美国C.德国 D.肯尼亚5.图中20~30岁人口比重大,其主要原因是( )A.社会稳定,政策鼓励生育B.经济发展快,生活水平高C.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D.与45~55岁的人群有关读某市人口迁移及从业人员构成图(图Z63),完成6~7题。
图Z636.下列关于该市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B.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C.该市外来人口数量大于本地人口D.迁入人口不会对该市产生婚姻生育等社会问题7.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可能有( )①缓解了劳动力短缺的状况②促进了该市的经济发展③加快了该市的老龄化进程④加重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目前,我国部分大城市周边出现了一些“睡城”。
新高考地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限时集训6 人口与城市 含解析

专题限时集训(六)(限时:45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139页)一、选择题根据我国结婚登记年龄层分布来看,目前我国结婚主要年龄层是25~29岁,占比最大。
1988年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并在2010年达到11.9‰的历史最低值,2017年人口出生率为12.43‰,接近历史最低值。
人口出生率下降,我国人口红利即将消退。
图1为我国出生人数统计图,图2为我国1981~2017年结婚率和人口出生率关系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图1图21.近几年我国结婚率降低的根本原因是()A.适龄结婚人数大幅下降B.结婚成本越来越高C.单身比例增加D.工作强度和生活压力大2.人口红利消退的影响包括()A.老年人口抚养比下降B.经济的增长速度加快C.消费结构趋于稳定D.奶粉品牌高端化明显1.A2.D[第1题,由图文材料分析可知,20世纪90年代出生人口减少,导致目前适龄结婚人数下降,这是我国结婚率降低的根本原因;结婚成本越来越高、单身比例增加、工作强度和生活压力大会导致结婚率降低,但不是结婚率降低的根本原因。
第2题,人口出生率低导致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下降,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口抚养比上升;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下降使社会劳动力资源减少,导致国内经济活力下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将影响消费结构,人口红利消退会使消费结构出现波动;随着人口出生率的降低、新生儿数量的减少,国内奶粉市场的竞争趋于激烈,企业为了增加利润、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奶粉产品会趋于高端化。
]在春运返乡大潮中,外出务工者是最受关注的一个群体。
四川是我国六大外出就业省之一,每年都会面临较大规模的返乡潮。
结合下图完成3~5题。
注:条形方块越长表明去该地务工的人数越多。
3.影响四川居民长时间外出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B.地形C.就业D.交通4.重庆成为四川居民最热门务工地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B.交通发达,便于出行C.相距较近,经济联系多D.环境优美,人口容量大5.近几年数据显示,四川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减少,与其有明显因果关系的是()A.产业转移B.人口基数C.年龄结构D.教育水平3.C4.C5.A[第3题,从材料中“六大外出就业省之一”可以明显看出影响四川居民长时间外出的主导因素是就业。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作业手册 专题限时集训 专题六 人口与城市

专题限时集训(六) [专题六人口与城市](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图Z6-1中的图(a)为我国某地区,图(b)为世界某岛国轮廓图。
读图回答1~2题。
(a) (b)图Z6-11.与图(b)中岛国相比,图(a)所示区域( )A.人口密度小,人口自然增长速度慢B.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慢C.河流总长度大,水位季节变化大D.石油加工工业更发达,发展条件更优越2.水资源紧张是困扰该岛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导致该岛国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是该国( )①年降水量十分稀少②国土面积小,使得河流短小,淡水的储存条件差③年降水量虽十分丰富,但地区分布与季节变化很不均匀④人口急增与经济高速发展,对水的需求量大A.③④B.②④C.①④D.①②图Z6-2为某城市部分地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交通线、功能分区、地价图。
图上方为正北方。
读图,回答3~4题。
图Z6-23.若布局合理,则该城市盛行风向最不可能是(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风 D.东北风4.若在该区域新建物流中心,最宜选择在( )A.甲 B.乙 C.丙 D.丁老少比=(≥65周岁人口数/0~14周岁人口数)×100。
下图为2009年四个国家人口统计数据表。
据此回答5~6题。
国家0~14岁人口比重(%) 老少比波兰15 87西班牙15 113白俄罗斯15 93匈牙利15 1075.四国中,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A.波兰 B.西班牙 C.白俄罗斯D.匈牙利6.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包括①劳动力短缺②社会赡养费用上升,青壮年负担加重③死亡率回升,人口负增长④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读沪宁交通走廊与城市扩展关系图(图Z6-3),回答7~8题。
图Z6-37.如图所示,城市扩张的特点主要是( )A.沿主要交通线扩展B.垂直于主要交通线扩展C.以老城区为中心,均衡扩展D.向郊区航空中心扩展8.图示城市扩展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A.城市规模过大B.人口过于密集C.导致城市环境问题恶化D.城市连接成片城市地域功能区地租指数是指城市某功能区单位面积土地租金与该区人口日流通量的比值。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训练—人口(含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训练—人口(含答案解析)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净增人口数量创下60年来(1962年以来)的新低为48万人,下表为2011年到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单位:万人),完成下面小题。
1. 由材料信息可知( )A .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B .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C .2017年到2018年出生率变化率最大D .儿童抚养比呈下降趋势2. 关于出生率下降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 .育龄妇女人数减少 B .出生率变化与人口惯性无关年份 出生人口 201117852012197320131776 20141897 2015 1654 2016 1883 2017 1765 2018 1523 2019 1465 2020 1200 20211062C .生育成本提高,生育水平下降D .新冠肺炎疫情有一定影响2022年末,我国人口总数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其中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进入负增长阶段。
近三年的新冠疫情对人口增长影响极大。
下表为四国人口出生率及人口数量。
完成下面小题。
3. 2022年我国人口出生率约为( ) A .5.37‰ B .6.77‰ C .7.37‰ D .8.97‰4. 中国与四国出生率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国为高出生率B .经济越发达人口出生率越低C .受新冠疫情影响出生率都有所下降D .韩国因人口少导致出生率低 5. 以上各国应对人口增长问题,措施合理的是( )国家2022年出生率‰人口数量(千万)巴西 12.62 21.4 日本 6.17 12.6 意大利 6.33 5.9 韩国5.515.1A.巴西应鼓励生育B.日本、意大利应控制人口增长C.中国应保持低生育水平D.韩国实施奖励生育以促进人口增长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2020年全国劳动年龄人口8.8亿,比2010年减少4000多万人;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由2010年的8930人上升为15467人;长三角、珠三角等主要城市群人口迅速增长。
2024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六人口与城市__人家

专题强化练(六) 人口与城市——(人)家(2024·山西高三学期期末试题)加拿大现居住人口接近4千万,多为欧洲移民后裔,经济发达,但人口增长速度高达11%,城镇人口比重为81.6%。
下图示意加拿大人口密度分布。
读图,完成1~3题。
1.加拿大人口空间分布存在差异的缘由不包括( )A.经济发展程度B.交通条件差异C.自然环境差异D.人口政策差异2.加拿大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生养成本B.生育政策C.人口迁移D.生育观念3.加拿大城镇化水平所处的阶段是( )A.缓慢发展阶段B.加速阶段C.成熟阶段D.无法推断解析:第1题,加拿大北部纬度低,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导致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交通落后;而南部,自然条件良好,是欧洲殖民者最先落脚和开发的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交通便利,人口相对密集,A、B、C正确,不合题意。
人口政策差异不大,D错误,符合题意。
所以选D。
第2题,加拿大为发达国家,人口的生育愿望不强,因生养孩子成本高,生活压力大,政府实行激励生育的政策,但依旧不容乐观,但加拿大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有较大的吸引力,故人口的迁移是加拿大人口增长保持较高速度的主要缘由,C正确,A、B、D错误。
所以选C。
第3题,由材料可知,加拿大城镇人口比重为81.6%,属于发达国家,在衡量一个地区城镇化水平常,当一个国家城镇化水平达到或者超过70%后,城镇化将进入以第三产业发展为主的成熟阶段,C正确,A、B、D错误。
所以选C。
答案:1.D 2.C 3.C(2024·江苏南通高三期末)“花园城市”新加坡的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下图示意新加坡城市空间体系,每个区域中心依据人口规模建设相应等级的商业、学校、医疗、公园、交通等公共配套设施,并通过便捷的交通网络将城市中心与各区域中心连接。
据此完成4~5题。
4.新加坡城市空间形态属于( )A.集中式B.组团式C.条带状D.放射状5.新加坡城市空间体系的主要优点是( )A.便于加强城市管理B.扩大城市服务范围C.利于削减市政投资D.分散中心城区人口解析:第4题,结合图可知,新加坡城市空间体系有城市中心和多个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形态属于组团式,B正确;多个区域中心,不属于集中式,A错误;图中城市并没有沿交通或河流呈现条带状,C错误;城市空间形态也不是放射状,D错误;故选B。
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六人口与城市__人家课件

专题六 人口与城市——(人)家
②受产业活动的影响:重工业区、矿产资源开发区等,男性劳动力较多,因 此性别比高;轻纺工业区、第三产业发达的城市女性劳动力较多,因此性别 比低。 ③受战争影响:战争发生地区,一般性别比较低。 (3)老年人口性别比:自然状况下,女性人均寿命较男性长,因此老年人口的 性别比较低。
专题六 人口与城市——(人)家
续上表
(2022·湖南卷,7~8)
2.命题趋势
7.从防洪和方便取水的角度,推测该地早期民居主要 今后命题可能
聚落分
布局在……
延续现实性特
布及城
8.该地形成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有利 点,用基本知
市空间
于当地……
识、原理解释
结构、
(2022·全国乙卷,2~3)
专题六 人口与城市——(人)家
考向2 人口迁移及影响
李白将乡愁寄予一轮明月,余中光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席慕容认
为乡愁是一种模糊的惆怅……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都会寄乡愁于笔端,
表达思乡之情,若从地理角度解读乡愁,其意蕴与内涵应有所拓展。据此完
成(1)~(2)题。
(1)乡愁产生的地理原因有( )
↑
劳动年龄人口的 城市群人口 降低城市群人
涌入城市
→迅速增长 →口老龄化水平
↓
↓
农村人口 数量减少
进一步促进 地区之间发 产业聚集 →展差距加大
↓
迁出地的城镇化率上升
[参考答案] 1.C 2.C
专题六 人口与城市——(人)家
考法一 以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信息考查某地人口增长特点 (2020·全国卷Ⅲ)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可以表示当地人口常年(半年
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2010年35~39岁女性人数最多,说明当年她们出生时 人口出生率最高,由此可知,人口出生率最高的时段为1971-1975年。 第2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限时集训(六) [专题六人口与城市]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图Z6-1中的图(a)为我国某地区,图(b)为世界某岛国轮廓图。
读图回答1~2题。
(a) (b)
图Z6-1
1.与图(b)中岛国相比,图(a)所示区域( )
A.人口密度小,人口自然增长速度慢
B.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慢
C.河流总长度大,水位季节变化大
D.石油加工工业更发达,发展条件更优越
2.水资源紧张是困扰该岛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导致该岛国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是该国( )
①年降水量十分稀少②国土面积小,使得河流短小,淡水的储存条件差③年降水量虽十分丰富,但地区分布与季节变化很不均匀④人口急增与经济高速发展,对水的需求量大
A.③④B.②④C.①④D.①②
图Z6-2为某城市部分地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交通线、功能分区、地价图。
图上方为正北方。
读图,回答3~4题。
图Z6-2
3.若布局合理,则该城市盛行风向最不可能是( )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风 D.东北风
4.若在该区域新建物流中心,最宜选择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老少比=(≥65周岁人口数/0~14周岁人口数)×100。
下图为2009年四个国家人口统计数据表。
据此回答5~6题。
国家0~14岁人口比重(%) 老少比
波兰15 87
西班牙15 113
白俄罗斯15 93
匈牙利15 107
5.四国中,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
A.波兰 B.西班牙 C.白俄罗斯D.匈牙利
6.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包括
①劳动力短缺②社会赡养费用上升,青壮年负担加重③死亡率回升,人口负增长④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读沪宁交通走廊与城市扩展关系图(图Z6-3),回答7~8题。
图Z6-3
7.如图所示,城市扩张的特点主要是( )
A.沿主要交通线扩展
B.垂直于主要交通线扩展
C.以老城区为中心,均衡扩展
D.向郊区航空中心扩展
8.图示城市扩展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
A.城市规模过大
B.人口过于密集
C.导致城市环境问题恶化
D.城市连接成片
城市地域功能区地租指数是指城市某功能区单位面积土地租金与该区人口日流通量的比值。
读世界某城市地域功能区地租指数与布局方位雷达图(图Z6-4),回答9~10题。
图Z6-4
9.该城市商业区地租指数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中心环境质量较差
B.城市中心金融机构较多
C.城市中心流通人口较多
D.城市中心商品流通量较大
10.若图中有高级住宅区分布,则它最可能分布在该城市的( )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
图Z6-5图(a)表示某区域城市分布图,图(b)是该区域乙城市规划略图。
读图回答11~13题。
图Z6-5
11.图(a)中所示城市( )
A.等级共有5级
B.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大
C.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
D.乙城市服务功能比丙城市多
12.对乙城市进行规划,最合理的选择是( )
A.①处位于城市中心,可投资建设大型零售中心
B.②处靠近科研所和大学城,最适宜兴建的工业部门是电子装配厂
C.③处靠近文化区,工资收入水平低,最适宜兴建低级住宅区
D.④处靠近工业区,为方便工人上下班,最适宜兴建高级住宅区
13.乙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关于该地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环境优美
B.人口迁入可缓解当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C.迁入人口都流向工业区
D.迁入人口不会导致社会治安问题
二、综合题
14.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Z6-6
(1)甲省很多河流不利于发展河运。
请你结合图中信息说出至少两条自然原因。
(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乙省人口总数超过了甲省,居全国首位。
请结合图表信息简述其原因。
甲省乙省
人口自然增长率(%) 2003年2009年2003年2009年5.64 4.99 8.35 7.26
2010年乙省城市化水平达到64%。
2011年该省部分地区在我国“十二五”中被确定为农业基地(如图Z6-6所示)。
(3)据文字材料,指出乙省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从所提供的材料中,找出一条证明此矛盾产生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
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读某城市示意图(图Z6-7),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Z6-7
(1)图中甲功能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________用地,C地最有可能是______(功能区)。
A、B两地地价较高的是________,原因是什么?
(2)分析该城市工业布局的有利条件。
(3)简要评析湖泊、山地对城市环境和交通的影响。
专题限时集训(六)
1.C 2.B [解析] 第1题,据图判断图(a)为我国塔里木盆地,图(b)为新加坡,与新加坡相比,塔里木盆地地区人口密度小,但人口再生产模式为传统型,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该地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快;该区域为向心状水系,河流总长度大,河流补给水源主要靠冰川融水,水位季节变化大;该地石油资源丰富,发展条件优越,但受经济技术制约且远离市场,石油加工工业不发达。
第2题,新加坡属热带雨林气候,常年高温多雨,但国土面积小,使得河流短小,淡水的储存条件差,人口急增与经济高速发展,对水的需求量大,导致水资源紧张。
3.A 4.D [解析] 第3题,若布局合理,则工业区应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图中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和西南部,盛行风向最不可能是西南风。
第4题,物流中心应布局在交通干线附近,综合三图可知,乙、丙位于次干道和支路,甲位于主干道,但地价过高,丁位于主干道,交通便利,且地价较低,靠近工业区货源地,适于布局物流中心。
5.B 6.C [解析] 第5题,老少比越大,老龄化程度越高。
第6题,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短缺;社会赡养费用上升,青壮年负担加重;社会需求下降,影响经济增长,但人口不一定负增长。
7.A 8.C [解析] 第7题,从图中看出城市扩展区主要沿高速公路和铁路分布。
第8题,城市扩展属城市化过程,会产生环境恶化等城市化问题。
9.C 10.B [解析] 第9题,城市中心区地租高,但流通人口多,比值小,地租指数小。
第10题,西南部住宅区地租指数最高,与东北部工业区地租指数最高的位置背向,适于建高级住宅区。
11.B 12.A 13.B [解析] 第11题,读图可知图(a)中共有三级城市;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功能越多,服务范围越大;等级越低,数目越多,功能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第12题,①处位于市中心,发展商业,A对;电子装配厂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②处靠近科研所和大学城,适于布局技术导向型工业;③处靠近文化区,适于建设高级住宅区;④处靠近工业区,适于建设低级住宅区。
第13题,根据题干分析,影响乙城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高;迁入人口可能流向工业区,也可能流向大学城或开发区;人口迁入对城市的影响既有有利的方面(补充劳动力),也有不利的方面(治安问题)。
14.(1)甲省河流多为上游河段,水量较小;甲省很多河流互不连通,未形成河运网络。
(2)近年来,乙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比甲省高;甲省的人口流动以迁出为主,乙省的人口流动以迁入为主。
(3)城镇用地与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人口数量多,增长快(山区面积大,平原面积小,城市化水平高,非农业用地规模大)
15.(1)住宅商业区 B B地靠近市区,交通便利,且靠近风景区。
(2)①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水运便利;②靠近铁路,交通便利。
(3)湖泊可调节城市小气候,增加大气湿度;湖泊、山地可以改善和美化城市环境,但也会影响城市交通网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