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专业认识实习》教学大纲
《环境设计专业见习》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设计专业见习》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 .全面学习了解环境设计专业的社会服务方向、设计与施工环节内容;了解该专业毕业生从业所需的知识、技能、综合能力结构;了解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能够正确合理的进行专业评价,并能够指导自己的设计实践。
2 .巩固和运用所学的专业课程知识,理论结合实际,对相关设计行业能自主分析,培养学生对设计的敏感性,加深对本行业的了解;培养和开拓学生视野,为更多的专业设计课程及今后入行做好准备。
3 .培养学生的事业心、使命感和务实精神,巩固专业思想,增强职业适应性,缩短
自我追求和社会需要的差距;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以及新时代的创新能力;综合运用已学知识,在考察过程中结合实际考察项目启发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科学思维能力。
五、训练材料
1 .根据见习期的内容和需求,专业指导教师配合调研单位和工程技术方安排相关的材料。
2 .《装饰材料与工程实践》,马品磊著,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年5月第一版; 3
.《图解界画中传统园林建筑及装饰》,朱广宇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1月
第一版
课程成绩包括2个部分,分别为平时出勤、平时作业。
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 平时
出勤(10%),具体方案为:调研考察途 中的纪律考查,听讲座、参观态度以及现场 讨论交流完
成情况。
总分为100分,无故旷 课一次扣5
分,无故缺勤、旷课超过学校规 定次数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平时作业(90%),根据学习笔记及总结报告 完成
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评分以书写规范、 对考察结果是否有合理的分析讨论为依据, 每次满分为100分,最后取平均分。
《认知实习》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认知实习》教学大纲课程编号:SX032000课程名称:认知实习英文名称:Cognition practice实习类型:实践教学课程要求:必修学时/学分:1周/I适用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一、实习性质与任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认识实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对专业相关的生产实际情况进行认知,扩大专业知识面,通过认识实习,了解并巩固专业相关的生产过程情况,丰富专业知识,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实习与其他课程或教学环节的联系专业认识实习安排在第四学期,为启动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前面相关的教学环节为公共基础课程和相关的一些学科基础课。
建议在专业课开始启动之前进行。
三、实习教学目标1.了解本专业相关的设计、生产、开发、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学习本专业相关的生产工艺设计与管理知识,了解专业发展概况和趋势。
3.了解专业相关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正确认识专业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四、实习内容与基本要求五、实习地点校内课堂,康平金山风电场,沈阳鼓风风电集团,沈阳华创风能有限公司,沈阳泰豪电机厂,辽宁省电能股份有限公司,沈阳热电厂等。
根据情况可安排。
六、实习方式1.听取报告、学习新能源和发电企业的技术人员介绍工厂情况。
2.参观实习,和工厂专工以及生产工人学习、交流。
3.书写实习日记或报告。
七、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在实习结束前,学生除提交实习报告、实习日志外,指导教师将对每一位同学的实习质量进行综合的定量的考核,以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最终成绩的比例为:实习表现及平时口试成绩占20%;实习报告或考试题80%;综合后,按照〃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定成绩,并对应给出成绩。
评分标准如下:优:达到实习计划中规定的全部要求。
实习日记很认真;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文字工整,能运用所学的理论对某些问题加以分析;口试或笔试时能完满正确地回答问题。
《认识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认识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注:1、课程教学目标:请精炼概括3-5条目标,并注明每条目标所要求的学习目标层次(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本课程教学目标须与授课对象的专业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2、学生核心能力即毕业要求或培养要求,请任课教师从授课对象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应部分复制
(/)
3、注:实验类型:演示/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
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以院系专家组认证的结论为准。
设计性实验: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综合性实验: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环境工程认识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认识实习》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四、课程考核
注:各类考核评价的具体评分标准见《附录:各类考核评分标准表》
五、教材及参考资料
1.《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周群英,王世芬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第四版,ISBN:9787040439205
2.《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顾国维,周琪编著,科学出版社,2016,第四版,ISBN:9787040414592
3.《环境监测》,奚旦立,孙裕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第四版,ISBN:9787040298048
4.《环境生态学导论》,盛连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第二版,ISBN:9787040256451
5.《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马广大,王书肖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第三版,ISBN:9787040284065
6.《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宁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ISBN:9787040202090
六、教学条件
实习基地
附录:各类考核评分标准表
实习报告评分标准。
《环境工程认识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认识实习》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写明本实践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及作用,学生通过实践锻炼后在知识、能力、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时间安排写明实践环节的主要内容、要求、时间等。
并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写明本实践的教学四、阐述如何在本门课程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就是在实践教学中,结合课程内容,进行思想政治资源挖掘,明确课程思政育人目标,通过教学设计,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职业素质、劳动意识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专业实习过程中,通过给学生解读国家对环境保护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政策、举措,树立学生对环保事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同时,通过对环保领域重点事件的解读、以及适时导入成功的校友案例、校内科研进展和专业活动案例,培养学生的大局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
五、教学实践地点根据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说明实践环节的地点。
1.南京市水务集团、自来水厂2.南京江心洲生活污水处理厂3.光大环保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4.宜兴欧亚华都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5.常州化工园区污染场地修复工程中心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六、教学组织根据学生人数和实习基地的实际情况,说明如何组织实施教学内容,确保实践教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提前和相关实习单位联系并落实具体的实习计划,安排好参观学习的内容、工段、车间,确定负责接洽的实习讲解技术人员。
由本专业的实习老师带队,1-2名助教协助,带领学生前往实习单位。
在实习过程中对涉及的专业知识及时咨询、答疑,确保起到实习效果。
七、考核方式及要求写明本实践环节的考核方式、要求等,对于集中实践环节要注重对学生实践的过程考核,加大实践过程成绩的比例,考核要体现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期末考核加上平时考核应覆盖课程支撑毕业要求的课程目标所包含的所有知识点。
《环境科学专业认识实习》教学大纲

《环境科学专业认识实习》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环境科学专业认识实习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环境科学专业的实习课程,旨在通过实地参观、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提供给学生实际认识环境科学专业的机会,以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增强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升其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2. 帮助学生了解环境科学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沿技术;3. 提供与环境科学专业相关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实践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内容:1. 环境科学专业概述:介绍环境科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学科体系和专业方向;2. 环境监测与评估:学生实地参观环境监测机构,了解各类环境监测设备的原理和操作;3. 环境保护工程:学生实践参与环境保护工程项目,了解环境净化设备的运行和维护;4. 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学生实地参观工业污染治理设施,了解不同污染源的治理技术;5.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生参与实地调研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项目,了解环境经济的原理和应用;6. 环境影响评价:学生参与实地调研和评价环境影响项目,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流程;7. 环境法律与政策:学生学习环境法律和政策,分析其对环境科学专业的指导和影响;8. 实习报告撰写与交流:学生根据实习经历撰写实习报告,并进行课程交流和讨论。
五、教学方法:1. 实地参观:带领学生参观环境监测机构、污染治理设施等;2. 实践操作:进行环境监测设备的操作演练、环境保护工程的实践操作等;3. 实际应用:参与环境工程项目和调研活动,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4. 学术研讨:组织学生进行课程讨论、报告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六、教学评估方式:1. 平时表现评价:包括课堂参与、实习报告撰写等;2. 实习成果评价:根据学生实习报告的质量、实际应用能力等进行评估;3. 课程交流评价:针对学生在课程讨论中的参与和表现进行评价;4. 实习单位评价:对学生在实习单位的表现进行评估。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大纲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大纲Graduation practice and graduation thesis (design) of the major of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一、实践课程基本信息二、教学目的(一)知识目标:通过实习,使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达到实践锻炼的目的,为毕业论文(设计)获取素材。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认识、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检索与阅读中外文献资料的能力;拟定调查、实验、设计、研究方案的能力;对方案进行论证、分析与比较的能力;组织实施的能力;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的能力;综合分析与比较的能力;数据图表化及数理统计的能力;运用网络和计算机的能力;撰写、表述研究结果及答辩的能力。
— 1 —(三)素质目标:总结升华理论知识的目的,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实际工作岗位;具备沟通交流、组织协调、团结协作的能力,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三、基本要求(一)实习之前要认真复习专业知识,巩固实验、实践技能,选题确定后,依据任务书要求,通过大量查阅文献资料,在规定时间内向指导教师提交开题报告;(二)实习期间要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认真求实的精神,虚心向指导教师、技术人员、工人学习请教,向实践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三)热爱劳动,定期打扫卫生,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认真接受安全教育并严格遵守,注意保守企业商业机密;(四)尊敬教师、团结互助,不怕吃苦,不怕累,实习期间认真操作,严格遵守实习纪律,独立完成实习或设计任务;主动接受指导教师的检查和指导,定期向教师汇报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进度,听取教师对工作的意见和指导;真实填写《教师指导记录表》;实习或设计期间一般不准请假,确因特殊情况需离岗的,必须请假。
【环境课件】兰州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主要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科学专业主要课程教学大纲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环境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环境科学概论总学时数:54学分:3开课学期:第二学年第二学期任课教师:目的要求:环境科学概论是一门学习环境科学知识的入门课程。
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激发学生热爱环境保护事业的热情和学习环境科学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将来从事环境保护工作奠定基础。
该门课程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认识环境科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方法;了解全球环境状况及环境变化规律;了解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认识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一般规律;了解污染物控制、环境综合治理主要技术方法;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内容概要:环境科学概论以人类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为依据,系统论述了环境的发生和发展,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引起的主要环境要素(大气、水、土壤等)的污染问题和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规律,以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及其污染综合防治等方法和手段实现环境质量的控制。
分析了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人口急剧增加、资源能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全球环境问题。
简要介绍了环境管理、ISO1400标准体系、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主要章节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环境科学的性质;环境、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和环境科学等基本概念;环境科学的发生和发展。
第二章大气环境,主要介绍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及污染类型;污染物在大气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大气的稳定度与污染物的扩散模式;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与管理。
第三章水环境,主要内容有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污染途径;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模型—简单河段水质氧垂曲线;河流的自净作用—耗氧有机物在水体中的降解;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水污染控制及水环境管理。
第四章土壤环境,主要内容有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土壤的污染与净化;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和降解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科学专业认识实习教学大纲
编号:071282 实习周数:2周学分数:2 应开学期:4
一、实习目的
环境科学专业认识实习是在进入专业课学习之前,通过讲座报告、专题讨论、实地参观等实习形式,使学生了解环境学科与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状况,了解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了解我国相关环境保护设施及其运行现状,明确未来的环境科学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加深对环境科学专业的认识,培养专业学习的兴趣,为今后学习环境科学专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奠定基础。
二、实习要求
1.要求学生在专题讨论实习环节按照要求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准备好讨论内容;在实地参观实习环节,提前了解所要参观单位的基本情况。
2.集中实习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实习时间安排,不得无故迟到、缺席或早退,有事需事先请假,病假需有医院开具的证明;遵守实习纪律,一切听从老师安排,注意安全,不要随意触摸机器、设备,在单位参观时不许擅自离开队伍。
3.实习结束时,每人应按实习报告格式提交一份认识实习报告,主要内容为对讲座报告、实地参观、专题讨论等实习内容的总结和思考;
4.外出参观时,禁止穿凉鞋、短裤或裙子,以免出现意外,同时必须提前五分钟到达指定乘车地点;
5.集中实习期间晚上时间由学生本人自行安排,主要任务是查资料、写报告、准备汇报材料等。
三、实习内容
(一)讲座报告
邀请环保部门、知名专家、本系老师、环保企业总经理等就我国环境保护热点问题、环保产业的发展以及系内各专业特点介绍相关情况。
(二)专题讨论
将全年级分为8个大组,分别就全球环境问题、大气污染与控制、水污染与控制、环境规划与管理、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环境法律法规、环境地质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收集和总结,最后面向全年级进行答辩与汇报,开展专题讨论。
(三)实地参观
实地参观是认识实习的主要环节,通过参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地表或地下给水厂、生活垃圾填埋厂或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厂、工业给水和除尘设施等,了解给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大气污染物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和处理方法。
1.徐州市大气环境状况
在了解了徐州市大气污染状况和主要污染源的基础上,参观主要工业大气污染源的除尘工艺,包括:
(1)水泥厂除尘工艺流程:选择徐州市或近郊规范的水泥厂,参观水泥生产过程及主要除尘的工艺设备运行的原理和过程;
(2)电厂除尘工艺流程:选择徐州市或近郊较大规模的电厂或热电厂,参观发电生产过程及主要除尘的工艺设备运行的原理和过程。
2.徐州市水环境状况
在了解徐州市水质环境状况和主要污染源的基础上,参观给水、生活污水处理和主要工业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参观各种水处理工艺的机会,包括:(1)城市给水处理:参观徐州市地表或地下水厂,了解供水系统原水的水质特征、污染物的来源、主要超标项目、处理后的水质指标和监测方法;认识处理的主要构筑物,了解各部分构筑物所安装的设备及其作用;同时了解地面水厂的日处理能力和所需的运行费用。
(2)生活污水处理:城市集中污水处理——选择徐州市大型污水处理厂,参观污水处理厂的主要构筑物,了解各部分构筑物所安装的设备及所起的作用;了解污水的水质特征、污染物
的来源、主要超标项目、处理后的水质指标和监测方法,以及污水处理厂的日处理能力和所需的运行费用。
小区污水处理——选择矿大附近生活小区污水处理站,参观污水处理厂的主要构筑物,了解各部分构筑物所安装的设备及所起的作用;了解污水的水质特征、污染物的来源、主要超标项目、处理后的水质指标和监测方法,以及污水处理厂的日处理能力和所需的运行费用,了解小区分散污水处理与集中污水处理的区别。
(3)工业废水处理:啤酒工业废水处理——了解啤酒工业废水的主要特点、处理的工艺流程以及主要构筑物,了解各部分构筑物所安装的设备及所起的作用、日处理能力和所需的运行费用等相关内容;奶制品加工厂废水处理——了解奶制品工业废水的主要特点、处理的工艺流程以及主要构筑物,了解各部分构筑物所安装的设备及所起的作用、日处理能力和所需的运行费用等相关内容;医疗废水处理——了解医疗废水的主要特点、处理的工艺流程以及主要构筑物,了解各部分构筑物所安装的设备及所起的作用、日处理能力和所需的运行费用。
3.徐州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状况
了解固体废弃物的分类、危害,认识各类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处理处置装置,了解各类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原则与工艺流程等。
4.徐州市环境地质问题
徐州市属于典型的老工业基地,煤炭、建材开发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环境地质问题,如地面沉陷、岩溶地面塌陷、废弃采石宕口等。
通过现场参观,了解环境地质问题的产生原因、影响范围等。
四、实习内容的时间分配
认识实习时间为2周,在第4学期课程结束后进行,具体时间分配见表1。
表1 环境科学专业认识实习时间分配表
序号内容时间
1 提出实习要求,介绍实习内容,布置实习任务半天
2 开展相关讲座报告半天
3 参观水泥厂大气污染物处理系统半天
4 参观电厂大气污染物处理系统半天
5 参观城市给水处理系统一天
6 参观城市集中污水处理系统半天
7 参观小区污水处理系统半天
8 参观啤酒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半天
9 参观奶制品加工厂废水处理系统半天
10 参观采煤引起的地面沉陷、废弃采石宕口一天
11 参观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系统一天
12 专题讨论半天
13 撰写实习报告二天
14 交流实习体会,进行实习总结半天
五、成绩评定
实习过程不定期抽查学生的实习记录本、考勤等并作为平时成绩,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根据实习中所获得的资料、数据、分析结果编写实习总结报告。
根据实习中的表现、现场记录、实习报告的质量,由指导教师按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级制评定成绩。
给定实习成绩时,
个人实习报告(包括讲座报告、专题讨论及实地参观三方面内容)占60%,专题讨论(包括PPT 的质量、报告的表现等)占20%,平时考勤与纪律等占20%。
六、说明
1.实习的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但应保证实习的质量。
2.实习报告内容参照给定格式,具体应包括实习的目的和要求、实习的组织和安排、各环节实习的内容、实习的收获、总结和建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