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火车站改造分析

合集下载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结课论文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结课论文

郑州火车站西站调研分析论文摘要:一:郑州火车站的交通状况二:郑州火车站西站的建设与状况三:郑州火车站西站的发展方向关键词:空间、流线一:郑州火车站的交通状况郑州作为全国交通枢纽的地位,由其先天的交通区位优势所决定。

但近几年这种战略地位也遇到严峻的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郑州正在从传统上的铁路重镇转变到全面推进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上。

郑州是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区位优势十分突出,是天然的东西南北交通、信息、物资、金融等经济生产要素和生产成果汇集与扩散中心。

郑州交通、通信发达,是全国最大的零担货物中转站和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

郑州铁路枢纽,中国第五大铁路交通枢纽, 陇海、京广两大干线在此相交,沟通了东西南北十几个省的货物,是全国铁路网的“心脏”。

郑州作为全国铁路的枢纽是历史形成的,是其在全国铁路网中的位置决定的,是国家多年投资建设的结果。

从历史来看,铁路在促进河南经济发展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现实来看,铁路在促进河南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从河南货运方面来看,铁路是骨干力量。

从河南客运方面来看,铁路已成为沟通河南与外界人员往来的重要桥梁。

从河南省乘火车可以到达全国任何一个通铁路的省会城市,其中仅在河南境内始发的旅客列车就有148对,河南旅游专列开行数量已位居全国前列,铁路是河南人外出旅行的首选交通工具。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的物质生活不断地提高,全民GDP 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郑州市民开始购买自己的私车来改善交通。

然而郑州市的街道路面不能得到全面的改善,以适应车辆数目的不断增加,导致郑州市内交通拥挤,交通状况比较差。

郑州火车站的交通变得极其拥挤。

2、对生活、经济生产的影响时间就是金钱,因为塞车而造成时间的浪费,会影响上班的效率和工作时的心情。

如果是出行时遭到塞车,在等待的过程中心情可能变得暴躁,身心疲倦,影响出行。

可能每一次的塞车,都有一些赶着去做某些重要的事的人受到影响。

分析郑州火车东站

分析郑州火车东站

新郑州火车站摘要:郑州作为京广与陇海两大交通干线的交汇城市。

因此新郑州站就成了京广客运专线、徐兰客运专线“十字”交汇的特大型交通枢纽站,在全国铁路网中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而建一个什么样的火车站就成为了一个要融合发展需求以及地域文化的问题。

关键词:交通枢纽现代技术传统特色正文:郑州作为京广与陇海两大交通干线的交汇城市。

因此新郑州站就成了京广客运专线、徐兰客运专线“十字”交汇的特大型交通枢纽站,在全国铁路网中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而建一个什么样的火车站就成为了一个要融合发展需求以及地域文化的问题。

插图1 新郑州火车站效果图一新郑州火车站简介1 区域位置简评:新郑州站位于郑东新区会展中心东南约3公里处,金水东路与商都路(郑汴路)之间,新107国道两侧,距郑州现在运行的火车站11公里,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30公里,设计范围是东风东路以东、七里河南路以南、博学路以西、商鼎路以北所围合的区域,(如插图1.2)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位于工程包括新郑州站的铁路站场、站房及配套工程。

总规划用地面积约240公顷,其中车站枢纽用地规模约100公顷。

插图发展如此迅速的客流量急需筹建一个集公铁客货运、商贸仓储、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交通枢纽中心。

目前,高速铁路客运中心站(即新客站)、新长途客运中心站、郑州铁路集装箱货运中心站(已开建)、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已开建)等被列为河南省重点工程的交通项目,它们都将囊括在新规划的郑州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内。

2 前期规划简评规划预留南、北环线,作为枢纽未来辅助客货运通道,增加铁路运营的机动灵活并可减轻对城市中心城区的干扰,郑州逐步形成客站“东西并立”、货运“环线分流”的格局。

站场规划效果在轨道交通规划上,郑州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由5条线路组成,目前均处于规划阶段,其中1号线东西向、而4号线南北向直接通过新郑州站,呈十字形交会于枢纽下方,同时预留未来新增线路轨道站房。

这也为未来郑州交通一体化做好了铺垫。

郑州西出站口拆迁补偿方案

郑州西出站口拆迁补偿方案

郑州西出站口拆迁补偿方案出台昨天,郑州火车站西出站口工程一期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出台:先拆太和路以东的748户居民,二期拆迁工作将于8月中旬启动。

目前一期拆迁所需的补偿资金3亿元已经到位。

拆迁范围:一期先拆太和路以东748户拆迁安置,是郑州火车站西出站口项目的关键一环。

此次拆迁,由郑州市地产集团作为业主,委托二七拆迁事务所(二七区政府城市建设拆迁办公室)组织实施拆迁。

火车站西广场建设工程,拆迁范围包括火车站以西、京广路以东、北太和路公交汽修厂以南、铁路装卸机械厂以北,占地面积17公顷,须拆迁房屋建筑面积24.05万平方米。

拆迁实施计划:根据指挥部的安排和资金落实情况,拆迁工作分两期进行。

一期拆迁总户数748户,拆迁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

其中,公房住宅33户,私房677户,单位房38户,共需拆迁补偿安置资金3亿元。

郑州市规划局(2007)郑城规规管许字(0121)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规划红线(太和路以东)范围内的所有房屋及其附属物、构筑物,都在一期拆迁范围内。

具体为:太和路2—19号、25号、54号、57号、60—78号;蜜蜂张街88号院(7号楼、4号楼,含太和路环卫中转站);马岩街37-44号、60—67号、260号;中工房36—70号、79—96号(包括中工房大昌院2号楼以北平房)。

实施时间:2007年6月15日到6月22日,为宣传动员阶段.6月23日到7月13日,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协商安置补偿等问题。

2007年7月14日到8月25日,为搬家阶段。

目前,一期拆迁所需的3亿元补偿安置资金已经到位,力争于国庆节前完成拆迁工作.在确保西站房顺利施工的同时,相关部门将开始着手筹备二期拆迁。

二期拆迁工作,计划在8月中旬前启动,并于年底前全部结束.补偿安置方案:私有住宅:要么给房要么给钱在拆迁范围内,需拆迁房屋及其附属物的,拆迁人依法对被拆迁人给予补偿安置。

住宅房原则上实行产权调换,被拆迁人也可以选择货币补偿。

郑州西站规划方案

郑州西站规划方案

郑州西站规划方案背景随着城市的发展,郑州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交通运输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这一轮城市规划中,郑州西站作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站,将对于城市的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带来重要的影响。

因此,规划西站的方案设计尤为重要。

规划概述郑州西站规划设计是由中铁设计集团承担的,主要包括了客运站、货运站、地铁站三个组成部分,规划总建筑面积约为230公顷,总建筑面积160万平方米。

其中,客运站占地约110公顷,货运站占地约为30公顷,地铁站部分占地约为90公顷。

客运站总建筑面积约为80万平方米,分为两个区域:高铁区与普速区。

其中,高铁区主要为来往京广高铁、洛武铁路的高铁列车服务,普速区主要为来往郑州市的普通列车服务。

规划设计的客运站,共设综合服务楼、候车大厅、广场、检票口、站台等设施,可同时容纳2万人左右候车。

货运站总建筑面积约为40万平方米,分为快件、物流、车站专用线组成三大部分。

其中,快件区主要为EMS、顺丰等快递公司提供服务,物流区提供国内物流服务,车站专用线为提供站内线路之间的协调服务。

地铁站部分主要为14号线及其支线站点,其中,主站位于客运站东侧约1600米处,站位使用明挖岛式地下站,地下二层设置为联络通道,可供地铁乘客直接进入客运站候车区域。

创新设计在规划设计中,中铁设计集团结合了现代化交通运输的优势特点,针对郑州西站的实际情况,创新设计了一些交通运输形式:空中引道空中引道是沿空连通地面两点的桥梁,起到连通不同楼层、减少行人过马路而降低城市道路交通压力的作用。

我们在规划设计中将空中引道引入了郑州西站的规划设计中,使得一些行人、车辆可以通过空中引道来进行连接,减少了行人通过地面道路、道口的风险。

低碳交通方式在规划设计中,我们强烈提倡低碳、环保的交通方式,具体采取以下措施:1.规划内部设置高标准的自行车停车区域,方便市民停放自行车;2.优化公共交通线路布局,减少换乘次数,提高市民出行效率;3.将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引入城市公共交通中,消减二氧化碳排放量。

郑州火车站西站站前广场调研分析

郑州火车站西站站前广场调研分析

郑州火车站西站站前广场调研分析一,郑州火车站西站简介郑州火车站西出口工程是铁道部、河南省重点工程,位于中原路与京广路交叉口处,总投资4.79亿元,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

主体工程包括新建第七高架候车室、南北旅客进出站地道、西站房主站楼、无站台柱风雨棚等相关站场改造项目。

其中,西站房采用高达21米的轻钢结构玻璃屋面构建而成,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新增售票窗口30个,设有残疾人专用候车电梯和购票窗口,可同时容纳6000至8000名旅客候车。

西出口广场地下有40个公共厕所和688个私家车停车位,大大缓解了进入火车站地区车辆停车难问题。

二, 火车站站前广场在城市中的功能和地位2.1 交通枢纽功能交通枢纽功能主要是指铁路和其他交通方式间的换乘,提供停车空间和乘客的停留空间,实现人车分离等。

站前广场的功能定位目标简单明确,主要以完成交通集散功能为主,人流、车流能够快速利用广场集散。

火车载客量较大,通常一列火车旅客总数约在千人以上,每逢列车到发时火车站的旅客就相当几种,尤其是始发、终点列车较多的站,大量旅客逐步集结或疏散,需要较大的场地,广场首先就是为了满足上上交通集散要求而设置的。

2.2 城市广场功能城市广场功能,即站前广场作为广场本身所应具备的功能,包括景观、集散客流等。

但是火车站站前广场又不同于普通的城市广场,广场的使用者常是快速更新而不固定的人流,各种身份的使用者在这特定的公共空间交织着。

由于使用者的特殊性,站前广场设计的合理性和人性化显得尤为重要,它将影响到滞留旅客的心理状态。

旅客能利用广场进行多种活动,短暂休息、购物、联系各种服务设施、熟悉车站环境以及等候亲友会面接送等。

2.3 城市节点功能城市节点功能主要指广场联系周边、吸引周边的功能,是站前广场发展成为功能复杂的城市节点后所具备的主要功能。

为满足上下车旅客吃、住、用等多种需求,站前广场及附近地段须提供餐饮、住宿、商场等商业设施。

站前广场的的景观节点作用对与塑造城市形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西方一些城市以及国内部分优秀城市,火车站的站前广场已经成为了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和城市名片。

郑州火车站运营方案公示

郑州火车站运营方案公示

郑州火车站运营方案公示尊敬的市民和旅客:经过我们团队的努力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郑州火车站近期将进行一系列的运营方案改革,旨在提升火车站的服务水平和旅客体验。

现将相关改革方案公示如下:1. 车站设施改造:1.1 新增候车室:我们将建设多个候车室供旅客使用,不同候车室将根据旅客需求和乘车方向进行划分,提供更好的候车环境和更充足的座位供应;1.2 改善出入口:我们将对火车站出入口的通道进行改造,增加通道宽度,提高通行效率,同时增设多个自动售票机和取票机,方便旅客购票;1.3 完善设施设备:我们将更新和增加更多的洗手间、储物柜等设施,让旅客在出行过程中更加舒适方便;1.4 增加无障碍设施:我们将设置无障碍通道、轮椅出租等设施,为老人和残疾人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2. 人员培训和优化服务:2.1 增加服务人员:我们将增加服务人员数量,提高服务人员素质,确保旅客在火车站的需求得到及时回应和解决;2.2 培训服务技能:我们将对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服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为旅客提供服务;2.3 强化安全管理:我们将加强站内安全管理,保障旅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2.4 安排工作时间:我们将根据高峰期和客流情况,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确保服务人员在火车站的各个岗位上精力充沛,为旅客提供周到的服务。

3. 信息化管理:3.1 安装自助查询设备:我们将增设自助查询设备,方便旅客查询车票信息、车次时刻表以及其他相关信息;3.2 构建在线服务平台:我们将建立火车站在线服务平台,旅客可以通过平台进行网上购票、查询和投诉,提高服务的便利性和效率;3.3 建设WiFi覆盖:我们将在火车站内建设WiFi覆盖网络,为旅客提供便捷的网络服务,方便他们获取信息和联系亲友;3.4 强化智能化管理:我们将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火车站运行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提高火车站的运行效率。

4. 景观和环境改造:4.1 增加绿化景观:我们将在火车站周边增加绿化景观,打造优美的火车站环境,提高旅客的满意度;4.2 加强卫生清洁:我们将加大清洁力度,保持火车站内外的环境整洁,提供优雅的出行氛围;4.3 安装广告宣传牌:我们将在适当位置安装广告宣传牌,以吸引更多商家和旅客参与到火车站的建设和服务中。

郑州火车站现状

郑州火车站现状

郑州火车站现状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经过12年的改扩建工程,一座崭新、雄伟的现代化客运站,伴着新世纪的钟声,呈现在世人面前。

然而随着客货流的增加,郑州火车站目前的现状堪忧,出现挤,乱等现象。

首先是挤的问题,据可靠调查显示,郑州火车站的拥挤现象主要由于以下几方面造成。

第一,交通方面。

一方面车辆多而乱造成了交通拥挤。

公交车停靠站多,很多城市火车站都有大型公交换乘场站,而郑州却没有,换乘都在路边,这样就加剧了拥堵状况,建议将长途汽车中心站置换出去,而将长途汽车中心站改造成公交换乘场站,火车站站的所有或大部分公交都到场站换乘,这样火车站地区的拥堵状况将大大缓解。

据了解相关部门已采取相应措施如:积极协调完善火车站西出站口公铁联运配套客运站的建设,逐步将中心站西线车辆调至火车站西出站口运营,进一步减少长途汽车中心站向西的车辆班次。

目前已与火车站地区管委会对接,确定待京沙快速通道完工后,立即进行完善火车站西出站口公铁联运配套客运站建设。

出租车乱停也是一方面原因,郑州火车站是客流中转中心枢纽,客流量大造成出租车的进出量大,不合理的停放必然造成交通混乱,拥挤现像。

空载出租车进入站区应受到严格控制,在现有设施基础上,设置出租车强制隔离栏和标示;彻底取缔占道经营,站区内禁止电摩和残疾人车辆营运。

这样才能一定程度上减轻车辆对交通的压力,拥挤现象发生轻微拥堵时,长途客车进入站区的数量应受到控制,多余车辆要周转分流乘客到城市周边长途车站;班次也要被压缩,发车班次时间避开拥堵高峰时段;增开摆渡车,将旅客安全快捷地分流到陇海站。

发生严重拥堵时,长途客车也将改而进入站区周边其他汽车分流站。

节假日和春运高峰等特殊时期火车站地区疏堵保通应急预案对于解决火车站的拥挤现象具有一定的准备措施。

另一方面,人多造成人车混行。

不少网友认为火车站地区人车混行是交通秩序混乱的关键。

郑州不仅是河南的省会城市,而且是全国的交通中枢,位于南下北上的中转站,客流量很大,火车站附近是客流中转的繁盛地区,又是省市百姓购物中心,附近的商业街商店林立,市内市外购物客流量大,又加上郑州交通的不太合理造成人流量大,而相应的地下通道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了方便市民出行,地下连通工程设有43个出入口,包括30多部电梯出入口和10多个步梯出入口,平均每55米就有一处出入口,十分方便。

浅析郑州火车站站前广场以及周边群体建筑人流聚散关系

浅析郑州火车站站前广场以及周边群体建筑人流聚散关系

浅析郑州火车站站前广场以及周边群体建筑人流聚散关系一,郑州火车站简介郑州火车站始建于1904年,1953年郑州站改扩建工程动工,1956年投入使用,并先后分离出货运站、编组站和以运输旅客为主的客运站。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1988年郑州站再次进行改扩建工程。

1999年12月28日随着主站楼的投入使用,长达12年的改扩建工程落下帷幕,一座崭新、雄伟的现代化客运站,伴着新世纪的钟声,呈现在世人面前。

郑州车站扼守中原腹地,位居河南省郑州市的中心,连接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占地面积近3000亩,站房面积1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2亿元,有站台7座,客车到发线13条,日接送旅客列车288列,日均发送旅客4万多人,每天过往人流近15万人次,年运输进款达14亿元,既是全路特等客运站,也是全路最大行包中转站,素有中国铁路客运的“心脏”之称。

二,郑州火车站广场以及周边建筑介绍如上图所示:站前广场东西有中心汽车站和火车站相望,南北有大同路和兴隆街包围。

站前广场在人流密集的郑州中心地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开阔。

但是他的周围依然有很多高层建筑林立。

比如红珊瑚酒店、郑州酒店、中原大厦、邮政大楼。

离其不远又有郑州国际小商品城、银基商贸城、锦荣商贸城,以及德化步行街等,这些都是人流集中的地方,无疑给火车站增加了很大的人流压力。

通过对火车站站前广场的调查,以及分析将对我们对以后学习与设计有很大帮助。

三,郑州火车站附近交通体系的分析一),公交体系公交体系设计原则有以下几点:1、沿主要客流方向开线。

2、优先大流量的直达客流。

3、线路平均客流不低于最低开线标准。

4、平均载客率要尽可能高。

5、线路的客流量尽可能均衡。

6、公交线路的布设应该尽可能的选取最短距离的线路。

而郑州火车站附近的公交体系的设计遵循了以上原则,具有很大的合理性。

如上图,郑州火车站附近公交站牌主要设在大同路兴隆街上,无形中将人流分成两拨。

一拨沿着福寿街——兴隆街——二马路转向北面行驶;一拨沿着敦睦路——大同路——一马路转向南面行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