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宁安市地质灾害现状调查

合集下载

宁安市水资源量现状分析评价

宁安市水资源量现状分析评价

文章编号:1007-7596(2019)01-0046-03宁安市水资源量现状分析评价余立坚(黑龙江省牡丹江水文局,黑龙江牡丹江157000)摘要:文章分析宁安市行政区水资源量现状,摸清宁安市行政区水资源承载能力,核算现状其水资源承载负荷,为构建宁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预警平台奠定基础。

研究提出完善县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的技术、行政、管理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宁安市;水资源量;分析评价;调控措施中图分类号:TV213.4文献标识码:B1区域基本情况1.1地理地貌宁安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地理坐标为:E43。

31'24"-44°27'40",N128°07'54"-130。

00'44";境内南北长约100km,东西宽约140k叫北部及西部与牡丹江市及海林市为邻,东部紧靠穆棱市,南部与吉林省敦化市及汪清县接壤。

总面积为7924km2,平原区面积为1084km2,其中:宁安山间盆地面积为683km2;东京城山间盆地面积为401km2o宁安市隶属于牡丹江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镜泊湖滨,牡丹江畔。

基本地貌为“七山二水一分田”,耕地面积15.6万hn?,大小河流54条,林地55.47万hm2,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2.6%。

宁安市东与穆棱市毗邻,西与海林市交界,南与吉林省汪清县、敦化市接壤,北与牡丹江市相连,距哈尔滨市320km,距牡丹江市23km。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地处绥芬河、环春两个国家级开放口岸中心地带。

宁安市地貌区划属黑龙江省东北东部山地,为强烈火山作用形成的丘陵山地区,在丘陵山地区内沿牡丹江发育两个山间盆地即:宁安山间盆地和东京城山间盆地。

根据地貌特征将区内划分为:侵蚀剥蚀丘陵山地区;山间盆地,山间盆地由宁安山间盆地和东京城山间盆地。

冲积河谷平原布于牡丹江及其支流两侧呈不对称分布。

地形平坦开阔,海拔高程在230-290m,相对髙差10-30m,河谷平原由一级阶地和河漫滩所组成。

浅析黑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

浅析黑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

浅析黑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摘要:黑龙江省地质环境复杂,地质灾害频繁,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对地质灾害的认识,有计划地进行地质灾害防治,最大限度地减轻其危害,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对策;黑龙江省前言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部,土地总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9%。

黑龙江省的地势大致是西北部、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部、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

随着石油、煤炭、土地等资源的开发和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矿区地面塌陷、城市地下水污染、平原土地沙化等地质灾害相继出现,严重地破坏了地质环境。

频繁的地质灾害已严重威胁到黑龙江省的可持续发展。

1.黑龙江省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特征黑龙江省地域广阔,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同时又由于人类经济工程活动的影响,导致在全省46万km2范围内,分布着多种类型的地质灾害。

我省的崩塌主要集中在江河岸边、山区交通干线两侧和基岩裸露的山区;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老爷岭、张广才岭、那丹哈达岭等丘陵地区。

崩、滑、流的主要危害表现在河流改道、房屋倒塌、毁坏农田、阻塞公路、破坏通讯网络及人身伤亡。

全省矿山共有地质灾害点264处,影响范围3.56万km2,仅当年就由于灾害死亡15人,直接经济损失1.58亿元。

东部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四大煤城的环境地质问题最为严重,黑龙江省的矿山地质灾害绝大多数集中于此,主要表现为采空区地面塌陷。

2.黑龙江省地质灾害的防治目标(1)黑龙江省已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预计完成全省地质灾害的种类、分布规律、发育特征、危害程度的调查与评价,提出不同地区重点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编制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区划。

(2)逐步建立以总站为中心,市(地)分站为依托的地质环境监测网,完善对区域性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现状的控制监测,加强对地质灾害多发区和重点灾害的重点监测与研究。

(3)积累汛期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分析研究汛期地质灾害规律,编制好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地质灾害防治调查报告

地质灾害防治调查报告

地质灾害防治调查报告
一、引言
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
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质灾害的分布、
发展趋势和防治对策,我们开展了此次地质灾害防治调查报告。

二、调查区域概况
本次调查覆盖了XXX省XXX市范围,总面积约XXX平方公里,
主要涉及XXX山脉、XXX河流等地质环境。

该地区地势复杂,地质
构造活跃,容易发生各类地质灾害。

三、地质灾害分布调查
通过实地考察和航拍调查,我们发现了该地区多处存在地质灾害隐患。

其中,山体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等现象较为突出,给当地居
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潜在的威胁。

四、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该地区地质灾害主要由地质构造、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所致。

其中,山体工程开挖、水土流失、强降雨等因素直接导致了地质灾害的频发。

五、地质灾害防治建议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我们提出了以下防治建议:加强地质监测预警机制建设,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加大科研力度,深入挖掘地质灾害成因,提高全社会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六、结论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自然灾害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预防和治理。

我们将继续深入调查研究,为有效防范和减轻地质灾害风险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至此,本次地质灾害防治调查报告完毕。

愿我们的工作能为地质灾害防治事业做出积极贡献,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感谢您的阅读。

宁安市卧龙乡积极组织开展地灾应急演练,提高群众避灾能力

宁安市卧龙乡积极组织开展地灾应急演练,提高群众避灾能力

宁安市卧龙乡积极组织开展地灾应急演练,提高群众避灾能力安雯
【期刊名称】《黑龙江国土资源》
【年(卷),期】2017(000)007
【摘要】国土所姜所长:“报告张乡长,爱林村由于连降大暴雨,根据村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报告,村东侧的山坡发生了泥石流,现已进入村中,请求我们立即派人前去抢险救援”。

张乡长:“马上启动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拉响警报,立刻召集各应急小组马上到乡政府大院集合赶往现场”。

7月14日下午2时许,随着防灾警报的响起,宁安市卧龙乡拉开了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的序幕。

【总页数】1页(P29-29)
【作者】安雯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94
【相关文献】
1.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避灾移民安置优化——以江西省九江市避灾移民安置实践为例 [J], 郑瑞强;王英
2.积极开展避灾工程建设为完善灾害应急救助体系探索新路 [J], 陈加元
3.地灾隐患点出现"险情"……——修武县西村乡地灾防御应急演练现场扫描 [J], 葛攀
4.对城市应急避灾场地规划的灾后思考 [J], 沈莉芳
5.辽宁抚顺:组织开展新版报灾管理系统模拟报灾演练 [J], 邹丙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黑龙江省宁安市镜泊铁矿矿床类型及成因分析

黑龙江省宁安市镜泊铁矿矿床类型及成因分析

黑龙江省宁安市镜泊铁矿矿床类型及成因分析田振华【摘要】矿区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部团山子南屯以南地区,其南界为吉林省与黑龙江省省界.区域一带位于兴凯湖——布列亚地块区的张广才岭—太平岭边缘隆起带的南西边缘,其南部为敦密岩石圈断裂所切.矿区周边135平方千米范围内有85%面积为海西期似斑状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黑云角闪花岗岩、斜长花岗岩类岩体所占据,分布的近南北向断裂含矿岩浆热液提供了良好的混合交代场所,不仅而控制了矿床的赋存状态,也为今后矿区及周边提供了找矿方向.【期刊名称】《中国金属通报》【年(卷),期】2018(000)010【总页数】2页(P21-22)【关键词】黑龙江省;宁安市;镜泊铁矿;矿床类型及成因;分析【作者】田振华【作者单位】中国黄金河南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9.211 矿区地质矿区位于吉-黑地槽褶皱系(带),下古生代北西向横跨复背斜构造的东南倾没端,该背斜被海西晚期花岗岩类大规模侵入、吞蚀,现仅留其残体,地层已全部变质(图1)。

图1 镜泊铁矿区构造示意图1.第四系;2.红光组上段;3.红光组中段;4.红光组下段;5.花岗闪长岩;6.混合花岗岩;7.向斜轴;8.倒转背斜轴;9.主压应力方向;10.正断层;11.逆断层;12.张性断层1.1 地层区内出露地层除第四系外,是下志留系红光组,约占总面积的16%。

红光组地层由老至新形成了一个有规律的岩石组合,镜泊铁矿即赋存在红光组地层中,与地层同产状产出。

红光组下部:为一套斜长角闪岩类,反应基性火山岩岩组和地槽初期强烈的火山喷发活动,铁矿就赋存在该层;中部: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变粒岩、黑云石英片岩夹大理岩,反映了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夹沉积岩岩组和火山喷发活动的减弱;上部:为一套黑云斜长片麻岩夹斜长角闪岩、大理岩,显示正常的沉积岩组,偶尔有间歇性的火山活动。

红光组地层总厚2123米,由上而下共分三个岩段:上部岩段(SH3)分布在矿区两侧,中部岩段(SH2)分布在矿区东部,下部岩段(SH1)分布在矿区中部[1-5]。

黑龙江省地质灾害基本情况【模板】

黑龙江省地质灾害基本情况【模板】

黑龙江省地质灾害基本情况一、总体概况2014年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部署了对全省范围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核查的任务,到目前为止,已完成了牡**市、**市区域内的隐患点现场核查工作,依据核查结果,共计取消地质灾害隐患点418处,发现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46处。

现在,我省共计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344处,其中崩塌615处、水土侵蚀620处、不稳定斜坡446处、泥石流204处、塌岸209处、地面塌陷210处、滑坡32处、地裂缝8条(见图1)。

图1二、分布情况(一)、地域分布情况我省地质灾害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规律,主要受到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等因素的控制。

依据空间分布特点和地质灾害种类划分为五个区(见图2)。

图21.丘陵山地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分布区分布于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脉等低山丘陵区,行政区划包括:哈尔滨东南部、牡丹江、黑河、绥化东部、伊春等市。

该区内地形坡度较大,地质条件复杂,构造发育,沟谷中多有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人类工程活动程度较强,汛期的持续性降水和强降雨条件下,极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露天采矿区及矿山尾矿堆积区易发生斜坡类突发性地质灾害。

2.四大煤城地面塌陷为主的地质灾害分布区主要分布于鸡西、七台河、双鸭山、鹤岗等以四大煤城为主的矿**市,全省因采煤造成的地面塌陷面积约500 平方千米,塌陷深度一般2—10米,造成地表积水、农田损毁、房屋开裂、公路等工程设施损坏,严重危害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3.江河沿岸塌岸为主的地质灾害分布区分布于黑龙江、松花江、嫩江等江河沿岸,属地质灾害易发区,特别是黑龙江、乌苏里江等界河沿岸,受江水侵蚀及降水影响,极易导致塌岸地质灾害发生,江河沿岸耕地、林地破坏,危害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和居民地,严重的甚至危及到地区的生态环境。

4.山前台地、丘陵前缘水土侵蚀为主的地质灾害分布区主要分布于山前台地、丘陵前缘地带,行政区主要包括:木兰、巴彦、勃利、宝清、桦南等地,是我省水土侵蚀严重地区。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地质灾害是指地球自然环境中由于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威胁和危害的现象。

地质灾害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多种形式,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报告对某地区的地质灾害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制定防灾减灾措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地质灾害概况。

本次调查地区位于山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势起伏较大,降雨量较大,多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在过去十年中,该地区发生了多起地质灾害事件,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也造成了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二、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1. 地质构造因素,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存在多条断裂带和褶皱带,地层岩性较为松软,易发生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2. 气候因素,该地区降雨量较大,雨水渗透地层,增加了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尤其是泥石流等灾害。

3. 人类活动因素,该地区大量的人类活动,如采矿、开发建设等,破坏了地质环境的平衡,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三、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1. 加强监测预警,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实时监测,提前预警,减少灾害损失。

2. 加强科学规划,在土地利用规划中,严格控制地质灾害隐患区的开发建设,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3.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4. 加强应急救援,建立健全的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结语。

地质灾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政府、科研机构、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通过本次调查报告,我们对该地区地质灾害的成因和防治对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根据报告提出的建议,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更大进展。

宁安镇地区地质构造概述

宁安镇地区地质构造概述

宁安镇地区地质构造概述安晋禾第一章引言通过对宁安镇地区地质图的综合读图分析,可以基本了解宁安镇地区的地质概况,包括地貌起伏、构造类型、构造地层、形成时期等。

在这些方面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地质图的图式规格,温习阅读地质图的基本步骤。

加强了对地质图上岩层产状要素的理解和应用,尤其是在把岩层展绘在构造纲要图和地质剖面图方面,特别强调空间想象能力和知识灵活运用能力。

其中包括岩层整合关系、岩浆侵入关系、褶皱几何关系、断层几何关系和倒转几何关系,这要求我们合理把握平面和立体思维的转换,培养地质兴趣和思考方式。

我们的分析基于《宁安镇地质图》。

这幅地质图属于小比例尺地质图(1:200000),图上1厘米相当于自然界2公里。

该地质图长22厘米,实际长度44公里,宽18厘米,实际长度36公里,覆盖实际面积1584平方公里。

基于《宁安镇地区地质图》,我们编制了同比例尺的《宁安镇地区A-B 剖面图》,这给我们分析金山镇地区地质构造提供不同的视角,带来极大的帮助。

第二章地层与构造根据地层出露界线分析,宁安镇地区地层沉积时间从元古代到新生界,包括早震旦纪到早三叠世的一系列岩层,但缺失泥盆纪和石炭纪岩层。

在《宁安镇地质图》可以明显发现,北部出露地层较老,其中寒武纪和奥陶纪岩层发育完好;中部大片发育志留纪岩层,发育较好;而南部出露地层较新,典型代表是发育广泛的二叠纪岩层,并且在该地区东部和西部分布有早三叠世的地层。

在地质图上可以发现P1-T1之间地层产状大致相同,故可视为同一个构造层,但P1和S2+3之间直接相连,中间缺失C、D时期的沉积,且NE方向上二者相交处P1岩层倾角为8度,而S2+3岩层倾角为45度,两套地层产状相差悬殊,可判定该处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E2和O1之间缺失E3地层,但两套地层产状大致相同,可判定该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断层构造在该地区发育广泛并且种类多样。

为使纲要图的编制方便,我们把断层依次编号F1-F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滑坡
4地 面塌 陷
宁安市域 内已发生和存在 的滑坡灾害隐患点共 1 2 处, 其 中, 江山 宁安存在的地 面塌陷地质灾害为火 山熔岩塌陷类型 。火 山喷发时 娇实验林场大型滑坡 1 处; 江南乡四方村中型滑坡 1 处, 其余为小型滑 流动的岩浆上部冷凝 ,下部未冷凝的岩浆还在流淌形成空洞引起的地 坡。 其中潜在 I 生 滑坡 3 处, 当遇强降雨或受人类活动影响时亦可随时产 面塌陷。据调查 , 火山熔岩塌陷可分成四个 区: 熔岩隧道塌陷区 , 呈条 长3 8 0 0 0 m, 宽8 0 0 生滑坡 , 根据产生滑坡的岩土体特征分析, 多数为残坡积层 +岩层的岩 带状分布于火山口地下森林至吊水楼瀑布之间 , 土体滑坡。从现状滑坡灾害点 的稳定性上看 , 除一处基本稳定外 , 其余 2 0 0 0 m, 厚度—般 2~1 5 m。已形成塌陷坑 1 1 处, 多被开发成旅游景点 , 多为欠稳定或不稳定 。 如卧龙乡桦树川水库东山滑坡 , 位于宁安市建城 供游人参观。b 吊 水楼瀑布塌陷区, 呈半圆形 , 长1 2 6 . 1 0 m, 宽大于 l O m, 区东 南 方 向约 3 1 K n,地 理 坐 标 东 经 1 i 2 9 。3 9’ 4 2 ” ;北 纬 4 4  ̄ 厚度 0 . 1 ~1 2 . 4 0 m, 上覆玄武岩盖层厚度 1 5 . 7~ 3 4 . 8 m, 已开发成景点 , 供 小北湖林场蛤蟆塘塌陷区 , 呈条带状分布于山间谷地 , 长 O 6’ O 7 ” , 滑坡发生于 1 9 8 8 年和 1 9 9 3 年, 1 9 9 8 年的汛期又产生了两次 游人参观。0 相对较大范围的滑坡 , 塌落得岩体堵塞 了 公路并落入水库中, 由于塌滑 1 8 0 0 0 m, 宽5 0 0~ 2 0 0 0 m, 厚度 2 ~1 3 m, 总面积约 2 0 K n i , 已形成塌陷 地段距水库大坝和电站取水 口很近, 若今后再发生规模更大的滑坡 , 将 坑多处 , 上游的火山 口已被开发为旅游 区。 d . 熔岩台地塌陷区, 分布与吊 可能直接威胁水库大坝的安全和发电站的正常运行。据调查距电站进 水楼的北部 ,面积 8 8 . 5 6 K n i ,已形成塌陷坑 1 0 0 多处 ,塌陷直径多在 水 口附近, 长约 1 8 0 米, 宽1 5 ~2 0 米, 形成相对高差 l 0米左右的陡坡, 5 ~ 2 0 m, 大者直径 5 0 m以上, 塌陷深度多在 0 . 6 ~5 m。并形成季节性积 坎上局部地带植被破坏严重。 该段地形坡度 3 5 度左右 , 松散层厚达 3 . 5 水 。上所述四个塌陷区的危 险胜, 熔岩河 、 熔岩隧道和吊水楼瀑布危险 米。其下伏板岩产状倾向 1 8 4  ̄一 2 1 0  ̄之间。倾角 2 5 — 3 6 度, 岩层倾 性极大, 对游人及车辆构成威胁 , 应采取勘察治理措施。熔岩 台地相对 只对未来工程建筑有一定影响。 向与地形坡向基本—致。倾角略小于坡角。此外 , 该段板岩节理裂隙发 危险 陛要小 , 5 水土 流 失 育, 其倾向 , 倾角分别为 3 。<5 5 、 3 7 5 。 <7 5 。, 沿层理方向见一张l 生 结 构面其产状为 2 0 0  ̄<3 0 。, 与岩层产状和地形坡向基本一致 , f 顷角略 宁安市域多为低山丘陵, 坡地广布 , 这是发生水土流失 的地貌条件; 小。有产生』 赡 滑坡的危险, 目前仍处于不稳定状态 , 需要尽 陕采取治 大陆 牲季风气候和降雨过分集 中在夏季是产生水土流失的气候条件 ; 滥砍滥伐森林, 大量开垦坡地加重了水土流失 。 处在坡地中的大小冲沟 理措施。 易见 , 多呈树枝展布, 分布密度约 1 0 一l 5 条/ k m 。 深度一般 0 . 5 — 2 m, 宽 2崩 塌 宁安市域崩塌地质灾害危险点 6 处 ,其 中海浪镇大牡丹村大型崩 多在 1 ~ 2 m。 要不断地加以治理是关键。 点上有治理, 面上有控制, 植树 塌1 处, 马河乡后斗村中型崩塌 1 处, 其余均为小型 , 从分布特征上主 造林 , 退耕还林 , 农林牧综合发展, 水土流失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6 冻土 冻融 要在低山丘陵基岩裸露的高陡边坡公路、 铁路沿线及采矿区内。 崩塌地 宁安市区域冻土深度 1 . 8 —1 . g n, i 属季节性冻土。冬季冻结, 夏季全 质灾害虽具突发 陛但因其规模小 ,除对交通安全和局部居 民住房和学 部融化 。因其周期性冻结 、 融化 , 对地基的稳定l 爹 响较大。多年来 , 冻 校产生一定威胁外, 一般危险l 生和危害性均很小。 经本次调查发现在海浪镇大牡丹村有一处大型崩塌 , 其掌子面长 胀破坏是区内道路的一大灾害,近年来高等级公路的修筑冻胀现象得 约3 0 0 m, 高1 5 3 5 m, 坡度 8 5 。, 近直立。推测崩塌体厚度 1 5 m左右。 到改善 , 但三级以下路面仍有发生。改善地基土的 类别 , 降低地下水位 不稳定 , 年年有塌方 , 为岩崩。崩塌位置发生在通乡公路边 , 随时威胁着 是预防和治理的根本措施。 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安全 。 现在坡下道路旁已存在塌落块石堆积, 大者直 7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建议 径l m左右, 随时可发生大规模崩塌。目 前本 区 域其它崩塌地质灾害点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在对灾害调查评价基础上实施 的。由于对灾 防治工程具一定风险。所以在设计 、 实施 现状基本相似 , 危 害性不大 , 但交通干线和学校附近的崩塌危险点应及 害破坏损失认识 的不彻底性 , 防治工程时 , 要力求将风险程度降到最低。用尽可能少的人力 、 物力 、 财 时采取防治措施 , 确保人身交通安全。 力和时间投人 , 取得最大最长效的经济效益 、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提 3泥 石流 宁安市发育的 l 4 处泥石流暴发规模除 1 处兰岗镇东升村 泥石流 出 建议如下 : a 建议由市国土资源局具体组织领导下 , 建立“ 宁安市地质 。 负责协调省市各有关地质灾害 为中型外 ,其余均属小型稀性泥石流。泥石流与水土流失和山洪相伴 灾害防治管理和监督机构或专职人员” 监测 , 及各类地质灾害资料的收集 、 生, 具突发陛、 短暂 『 生 的特点 , 并表现为坡面侵蚀和沟岸侵蚀 的特征 , 为 管理部 门对本市地质灾害的调查 、 沟谷型泥石流和山坡型泥石流 。在坡面上的松散残坡积物被雨水冲刷 存档等工作。h 对各地易发地质灾害的村 、 屯、 乡、 镇要发动地方各级政 侵蚀后进入沟床 , 沿沟床下泄的过程中又对沟床两岸不断地侵蚀 , 使被 府有关人员及群众建立地质灾害群防体系, 尤其对国道、 铁路 、 省道 、 城 侵蚀的泥 、 砂、 石块等沿沟/ 谷J 顷 流而下 , 形成 了泥石流 。 它们 的 发育特征 镇 、 村屯周边及重要旅游线路要加强动态观测, 及时上报。 c 加 强防治地 为泥石流沟谷流域 面积小, 沟谷长度一般小于 5 k m , 植被覆盖率低 , 物 质灾害宣传力度。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地质灾害点, 有针对性的开展防 源 区面积一般小于 4 k m 2 , 物源较丰富 , 流通区内 沟谷纵坡降大 , 属小型 治灾害宣传工作。 对有近期发生地质灾害危险地段( 区) 要立警示牌。 d . 稀 陛泥石流。虽然规模不大 , 但在泥石流发生区内多有居民、 农 田及公 尽快完成 、 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 对易发程度高 、 危险性大的地质灾 共设施 , 故危害比较严重。 据统计, 1 4处泥石流共毁农田 3 6 1 亩( 含半毁 害提出防治措施及实施方案。 农 田) , 房屋 4 9 间, 桥梁 5 座, 公路 0 . 6 k n, i 直接经济损��
科技 论坛
・ 3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黑龙江省宁安市地质灾害现状调查
徐 鹏 ( 黑龙 江省 第一地质勘察 院,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0 0 ) 摘 要: 关于黑龙 江省 宁安 市地质 灾害现状调查。 关键词 : 宁安 市地质 灾害; 滑坡 ; 崩塌 ; 泥石流 ; 地面塌陷 ; 水土流失 ; 冻土冻融
宁安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 多属低山丘陵区, 地质环境条件较复 岩体风化作用强烈 , 岩石较破碎, 松散物质来源充分。加之周边植被破 表土较为松散, 为泥石流活动提供了比较充分的物质条件。流 杂。受其影响 , 地质灾害类型较多, 崩塌 、 滑坡 、 泥石流及地面塌陷等突 坏严重 , 发『 生 地质灾害时有发生。 查 明宁安市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发育现状 , 有计 通区沟谷纵坡降 7 0 % o , 流通区狭窄 , v型谷顶宽 5 m , 底宽为 4 m , 沟长约 划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 维护人民生命 和财产安全 , 促进宁安市经 3 K n, i 深2 . 5 m形成区流域面积约为 1 . 6 k m 2 o 综合判定和胜村泥石流为形 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成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