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陷落电影观后感
伦敦陷落读后感

伦敦陷落读后感
首先呢,这电影一开场就给人一种紧张到不行的感觉。
就像你正坐在一辆失控的过山车上,还不知道下一秒会冲向哪儿。
伦敦那标志性的建筑一个接一个地陷入危险,大本钟啊、白金汉宫啥的,感觉整个伦敦都被一股黑暗的力量笼罩着,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在肆意破坏这个古老而美丽的城市。
里面的动作场面那叫一个火爆。
男主角就像是打不死的小强一样,在枪林弹雨里穿梭自如。
他那打斗的动作干净利落,一点都不拖泥带水,看他揍那些坏蛋的时候,我都忍不住想在电影院里欢呼起来。
而且那些追逐戏也特别带感,汽车在狭窄的伦敦街道上横冲直撞,就像在玩一场超级刺激的赛车游戏,不过这游戏要是输了可就没下一局了。
再说说那些反派,一个个都坏得透顶。
他们的阴谋诡计多得就像马蜂窝里的蜂窝眼一样,让人防不胜防。
他们策划的这一场针对伦敦的袭击,那手段真是残忍又狡猾。
不过呢,也正是因为他们这么坏,才让主角们的反击显得更加英勇。
但是这电影也有一些让人忍不住想吐槽的地方。
比如说有些情节太夸张了,主角光环简直亮瞎眼。
不管敌人的火力有多猛,主角总能毫发无损地躲过,这运气好得就像是买彩票中了头奖还连中十次一样。
还有啊,有些情节的逻辑不是那么严密,就像是一块拼图缺了几块,看着有点别扭。
伦敦陷落观后感

伦敦陷落观后感在观看完《伦敦陷落》这部电影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部影片以其紧张刺激的节奏、逼真震撼的特效以及扣人心弦的剧情,给我带来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观影体验。
影片的开场就迅速将观众带入了一个紧张的氛围之中。
伦敦,这座充满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国际大都市,在一瞬间陷入了混乱与危机。
恐怖分子的袭击毫无预兆,一系列爆炸和袭击事件让整个城市陷入了瘫痪。
标志性的建筑被摧毁,无辜的民众遭受着生命的威胁,那种末日般的场景让人感到无比的震惊和痛心。
电影中的主人公迈克·班宁,由杰拉德·巴特勒饰演,他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班宁是一个勇敢、坚毅且忠诚的特工,在面对如此巨大的危机时,他没有丝毫的退缩和犹豫。
他凭借着出色的身手、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定的信念,一次次地在危险中穿梭,为了保护总统的安全,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他的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让我对特工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敬意。
而影片中的总统,也并非是一个软弱无能的形象。
他在危机中展现出了应有的冷静和决断力,与班宁相互配合,共同应对恐怖分子的威胁。
这种领导人物在困境中所表现出的坚强和担当,也为影片增添了不少亮点。
从剧情方面来看,《伦敦陷落》的情节紧凑,毫无拖沓之感。
从恐怖袭击的爆发,到班宁与恐怖分子的斗智斗勇,再到最终的决战,每一个环节都紧紧相扣,让观众的心情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同时,影片中也不乏一些温情的时刻,比如班宁与家人之间的牵挂,总统对民众的关心,这些细节在紧张的氛围中,为影片增添了一些人性的温暖。
在特效方面,《伦敦陷落》可以说是做得非常出色。
那些爆炸的场景、城市的废墟以及激烈的枪战,都让人感觉仿佛身临其境。
特别是伦敦那些著名的地标性建筑在瞬间被摧毁的画面,给人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
这种逼真的特效效果,不仅增强了影片的观赏性,也让观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恐怖袭击的可怕和破坏性。
然而,这部电影也并非完美无缺。
在人物刻画方面,除了主人公和总统之外,其他一些角色的形象显得比较单薄,缺乏足够的深度和立体感。
白宫陷落的观后感

白宫陷落的观后感《白宫陷落》是一部令人震撼的动作片,故事讲述了枪战和爆破等一系列惊险刺激的场面,充满了紧张和悬疑的氛围。
这部电影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对政府机构的安全意识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电影中,白宫遭到一群恐怖分子的袭击,总统被挟持,进而引发了一场生死搏斗和围剿行动。
作为观众,我们跟随剧情的发展,紧张地盯着荧幕上的画面,感受到了每一个瞬间都充满危险的氛围。
通过电影中的角色,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层面的反恐行动和拯救人质的努力,让我们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电影中对紧急情况的处理给了我很多启示。
面对突发事件,政府部门需要迅速行动,组织资源,协调各方力量,以最短的时间内制止事态的恶化。
在电影中,各个角色的配合和努力为观众展现了一些政府应对突发情况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比如,通过军队的特种部队和警察的力量展开统一行动,迅速围堵威胁,确保人质的安全,最终成功解救人质和挫败了恐怖分子的阴谋。
这给了我对于政府应对危机的决断和执行力的一种认识。
其次,电影中对于国家安全的描绘让我意识到了政府机构从内到外的重要性。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关卡的安保体系,从警卫、执勤人员,到各类监控设施和应急设备,每一个细节都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这使我明白,在现实生活中,政府对于国家安全的投入和保障,不仅限于军事力量的建设,更包括了一系列系统性的措施和应对手段。
只有通过健全的法律法规、高效的政府机构和强有力的维稳体系,我们才能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此外,电影中的主人公们的勇气、智慧和团结也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在面临枪林弹雨的时刻,他们没有退缩,而是敢于面对恶劣的环境,与恐怖分子进行斗争。
在政府机构内部,他们相互配合,共同应对困难和挑战。
这些可敬的人物塑造了一个个美好的形象,激励着观众。
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保护国家安全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总结起来,电影《白宫陷落》通过电影中的剧情和角色,向观众传递了许多关于政府机构、紧急情况处理和国家安全的信息。
2024年伦敦陷落观后感

2024年伦敦陷落观后感《2024年伦敦陷落》是一部令人深思的电影,它以未来的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场灾难性的事件,导致整个城市陷入混乱和崩溃的故事。
这部电影不仅给观众带来了紧张刺激的剧情体验,更呈现出了现实世界中可能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在电影中,伦敦面临的危机不仅仅是一场恐怖袭击,更是一场全面的社会崩溃。
在电影中,伦敦市民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慌之中,城市基础设施瘫痪,法律和秩序崩溃。
这种情景让我深思,当一个城市遭受灾难时,人们的本能反应是什么?他们会互相帮助,守望相助,还是变得自私和冷漠?电影中的情节给出了答案,甚至有些人变得残暴和暴力。
这让我反思社会的脆弱性和人性的真实面貌。
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是否能保持理性和善良,而不是被恐慌和贪婪所驱使?其次,在电影中,政府和军队的应对方式也引发了我深思。
面对如此严重的危机,政府是否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并有效地保护人民的安全?电影中的政府和军队显得无力和混乱,他们没有能力控制和应对局势的恶化。
这让我想到现实世界中,政府在灾难面前的应对能力和效率。
我们是否需要更加强大的政府和军队来保护我们的安全?或者说,个人和社会应该更加自力更生,建立起更加韧性的社区和防护机制?此外,《2024年伦敦陷落》也引发了我对恐怖主义问题的思考。
电影中的恐怖袭击是如此规模庞大和具有毁灭性,让我想到现实世界中的恐怖主义活动。
这种毫无理性和人性的行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恐惧和不安。
电影也让我想到,恐怖主义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问题,它是全球共同面临的威胁。
我们应该如何团结起来,共同对抗恐怖主义?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政府、国际组织和民众的共同努力。
最后,电影中对爱和亲情的描绘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危机中,主人公和他的家人面临着生死考验,他们之间的深厚的感情成为他们战胜困境的动力。
这种对家庭和亲情的描绘让我想到了人类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勇气。
无论面临什么,家人和亲人的支持和力量都是我们战胜困难的重要动力。
电影伦敦陷落观后感

电影伦敦陷落观后感《伦敦陷落》是一部充满紧张刺激的动作片,讲述了一群英国特种部队的士兵在伦敦遭到恐怖袭击后,勇敢地保护国家安全的故事。
这部电影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也给观众带来了深思。
首先,这部电影非常出色地展现了英国特种部队的专业素养和勇敢精神。
他们在面对恐怖分子的围追堵截时,始终保持冷静和果断。
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利用各种武器和装备,与敌人进行激烈的对抗。
电影中的动作场面设计得非常华丽,每一场战斗都充满张力和紧张感。
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不禁为他们的勇敢和顽强不屈而感到敬佩。
其次,电影《伦敦陷落》还反映了当代社会面临的恐怖威胁问题。
电影中的恐怖袭击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元素,更是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危机进行了警示。
恐怖分子的手段残忍,目的是破坏社会的安定与和平,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无法容忍的。
电影通过展示英国特种部队的斗争,让观众认识到保卫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激发了人们对于反恐斗争的思考。
在电影中,我也看到了人性的阴暗面和光明面的冲突。
恐怖分子的动机很多时候是源于对于社会的不满和仇恨,然而他们却以暴力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相反,英国特种部队的士兵用自己的生命和勇气来维护社会的正义和和平。
这种对比让我深思,社会对于人性的影响是如此之大,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和培养人们的价值观,使之选择正确的道路,成为为社会作贡献的人。
此外,电影《伦敦陷落》也揭示了政府政策和反恐战略的重要性。
电影中,政府和特种部队之间的紧密合作,以及政府的快速反应和决策能力,为救援行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这再次强调了政府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不可或缺性。
电影还透露出一些政策层面的问题,包括政府与情报机构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不够密切,以及反恐力量的训练和装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思考和解决,以更好地保护国家的安全。
总的来说,《伦敦陷落》是一部令人热血沸腾的电影,告诉了我们战胜恐怖威胁的决心和勇气的重要性。
它通过展现英雄人物的冒险故事,让观众体验到了他们挑战极限和救人于危难的精神。
《白宫陷落》观后感

《白宫陷落》观后感刚刚看完WhiteHouseDown归来,我不愿意用中文译名来描述这部电影的名字,因为中文译名误导了广大观众,这部才是正宗的《白宫陷落》,而不是先前的那部《奥林匹斯的陷落》。
看完影片之后,略有一些失望,我原以为这部正宗的罗兰艾默里奇版的《白宫陷落》会比那部山寨的《奥林匹斯陷落》要强呢,结果看完之后发现,原有的既定印象未必会是真的。
我个人从1996年的《独立日》(IndependenceDay)开始就一直是罗兰艾默里奇的粉丝,因为我非常喜欢他缔造的一系列灾难电影,比如《哥斯拉》、《后天》和《2012》。
事实证明,罗兰艾默里奇非常善于灾难电影之道,他在一系列电影中打造的灾难场景令我们大为震撼。
尽管,罗兰艾默里奇的灾难电影在故事上从来没有过什么太多的新意和深刻的内涵,但是因为其出色的灾难场景渲染则将罗兰艾默里奇推到灾难视觉系电影导演的第一人。
罗兰艾默里奇在灾难电影上过于出色,导致他的非灾难电影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的出彩,在《白宫陷落》之前,罗兰曾经有两部好莱坞动作电影,一部是梅尔吉布森饰演的《爱国者》,一部是被很多朋友称之为超级大烂片的《史前一万年》。
《史前一万年》是烂片无疑,口碑票房双重失败,这里不再多说。
而《爱国者》则是阐释北美独立战争时期的一系列事件,不算烂片,甚至在梅尔吉布森的饰演下还有些文艺调,最后也靠着梅尔吉布森的影响力北美票房过亿,票房上也不算失败,但是在《爱国者》之中,我们没有看到罗兰艾默里奇的电影风格,包括叙事上和场面上,感觉这部电影中梅尔吉布森的影响力要比罗兰艾默里奇大得多。
或许很多朋友会把《白宫陷落》也看作灾难片,而事实上来说,影片中几乎没有灾难场景(除非那些迈克尔贝式的爆炸算作灾难场景的话),这是一部纯正的美国式英雄主义枪战动作电影,作为一部爆米花电影,影片有着反战题材作为故事背景,以黑人总统作为现实背景,再加上查宁塔图姆是目前好莱坞电影界的当红小生,本应该算是爆米花动作片的上乘之作,但不幸的是,影片并没有取得口碑以及票房上的成功,尽管很多朋友会把原因归结于先前的那部《奥林匹斯的陷落》,但是在我看来,更主要的原因存在于影片本身。
《奥林匹斯的陷落》电影观后感影评解说文案_【动作片】白宫陷落:一场回归传统的怀旧

《奥林匹斯的陷落》解说文案_【动作片】白宫陷落:一场回归传统的怀旧0美国动作/惊悚电影《奥林匹斯的陷落》,于2013年上映,由安东尼·福奎阿导演,卡特琳·贝内迪特克雷格东·罗森贝格编剧,影片讲述了特工迈克·班宁一开始作为总统的贴身保镖,但圣诞节时的一场突发事故令总统的夫人去世,迈克因失职被调去了文职。
但当迈克目睹白宫遭到恐怖分子的进攻,他本能的赶去白宫对总统和总统的儿子展开营救。
如今的观众盆友已经在新时代好莱坞编剧的调教下愈发看重整部影片的综合质量,不仅仅是动作场面,更要有人文关怀和精神追求,但人是复杂的,有时候新潮久了难免追忆过去。
于是随着80后的果断崛起,国内刮起了一阵“怀旧风”,各种青春狗血毫无保留地展现了出来,以至于好莱坞也开始回归其曾经不可一世的孤胆英雄风格,甚至于今年居然出产了两部题材一样的“白宫故事”。
当然,后者已经成功修订成为了《惊天危机》。
于是乎,你懂的,我们今天说的是那一部《白宫陷落》。
纵观此片,层出不穷低级BUG简直令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及小伙伴们的小伙伴们都特么惊呆了。
不过冲着七荤八素的动作场面,笑尿了的我也就慢慢释怀了。
这是一部充满了好莱坞“古典”硬派风格的动作片,倘若要分析类似影片的剧情的话,显然在自找麻烦,简单粗暴的情节会极度降低观众的思考,而着力让大家把目光凝聚在各种枪林弹雨之中。
好在影片开始的40分钟表现不错,尽管“第一夫人”的离世与后续总统执政或性格变化没有什么特别的联系,一度令人以为开头是一场阴谋的大胡子稍有失落,不过很快便被威武的北朝鲜KB份子经过周密计划的突袭白宫任务所吸引走了,包括AC-130及各种米国自己生产的先进武器却被用来攻陷白宫,凌厉的风格与火花四溅场面也算对得起白宫这个地方,更别说那飙出的鲜血与各种不论“好坏”都挺致命的杀人技巧,的确也挺配得上巴特勒的风格。
当然,这样的影片一贯就是这么个流程,美国人民面临威胁,KB份子觊觎世界,孤胆英雄拯救地球,最后美国总统来个单口相声收下尾,缅怀逝去的朋友,期望世界大同,可别有什么太高的追求,图个热闹,看个场面,稀里哗啦,啪啪叭叭足够了。
《奥林匹斯的陷落》影评解说文案_白宫陷落

《奥林匹斯的陷落》解说文案_白宫陷落美国动作/惊悚电影《奥林匹斯的陷落》,于2013年上映,由安东尼·福奎阿导演,卡特琳·贝内迪特克雷格东·罗森贝格编剧,影片讲述了特工迈克·班宁一开始作为总统的贴身保镖,但圣诞节时的一场突发事故令总统的夫人去世,迈克因失职被调去了文职。
但当迈克目睹白宫遭到恐怖分子的进攻,他本能的赶去白宫对总统和总统的儿子展开营救。
属于非常非常单纯的只靠场面气势取胜的动作片,其实这种切入点没有什么问题,要的就是这种简单粗暴的冲击力。
但这片的问题是他前后风格稍微有点不统一,开篇花了不短的篇幅还铺陈开了一些辅线,英雄一家,总统一家,英雄和小孩,英雄和奸细,稍微让你有点期待接下来是不是还真得有一些走情感玩智商的桥段。
可大大没想到没过多一会这些伏笔就宣告终结,事实上没有任何一处存在多少实际的意义,那你开始还设计他们干什么呢?我只能认为时间不够这是纯粹来凑戏的部分。
故事的主干是一个标准的封闭空间打坏人的模式,这个部分从动作设计上没什么问题,问题是实在没打出什么新意,就是画面一转英雄就秒了几个落单的坏蛋,画面又一转又秒了几个,这么纯粹数量堆叠有点太偷懒了吧。
和奸细的对决本来应该是一场亮点戏,结果是一个非常狗血的马脚然后直接秒杀,对于奸细为啥当奸细最后关头又奔向光明一点说明都没有,这实在作为故事来讲太说不过去了。
当然对于这种片,剧情本身就是那么回事,运输机都能秒两架战斗机的话还有什么不能发生呢,不能苛责。
其场面本身的可看性还是不错的,那种大规模杀伤美国平民和清空白宫的火爆戏绝对值得一看。
总之就是不能想,看看场面还凑合的爆米花。
最后吐槽一下恐怖分子的计划,让所有核弹炸在发射井里,我估计导演也知道不可能让观众相信这是可能的,所以干脆连解释为啥能成功都省了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宫陷落电影观后感
很难想象拥有如此剧情套路的电影会出现在新世纪,喜欢看动作片的观众都知道,如此结构的电影在上世纪末几乎已经绝迹了,新世纪后鲜有出现者也是史蒂芬·西格尔、尚格云顿等人主演的B级动作片,而且都是直接走音像市场的主儿。
而《白宫陷落》却冒天下之大不韪,用如此老套动作片的模式,汇集了几位当红明星,拍成了一部A级大制作样,票房还不错,其中的故事让人有些看不明白,而是关注点不同,因为美国人跟咱们在电影里所关注的东西不一样。
有人说《白宫陷落》很烂,还要看你关注的是哪部分。
关于电影“烂”的概论基本有两个出发点:首先就是剧情老套。
像是《白宫陷落》这样的故事,在上世纪90年代是最火爆的阶段,小弟给这种动作片起了个名字:叫做“潜龙”动作片。
什么是“潜龙”式动作片,首先要满足三点要求:一、故事必须发生在一个特定的场合或者封闭的区域;
二、作为反派的人物必须要有人质在手或者主人公什么把柄以便使其受制于人;三、主人公必须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色或者一个意料之外的人物来充当“救世主”。
自从《虎胆龙威》横空出世之后,这种类似的电影
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中大行其道,并产生了大量优秀的动作电影,为我们这些动作片迷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总的来说,在美国,如果个人真有实力,提倡个人英雄主义。
而一个特定的场合或者封闭的区域则是一个非常适合上演个人英雄
主义的平台,另外有人质等限定因素使得我们的意外入选的英雄不能大展拳脚,只能与反派上演猫捉老鼠的游戏,而最后时刻的“惨胜”般龙出生天也让这些小人物们有别于那
些威武的兰博和007们,显得更加生动和形象。
如此一来,便有了《绝岭雄风》、《勇闯夺命岛》、《空中监狱》、《暴走潜龙》这样的佳作,创造了90年代好莱坞动作电影的盛世。
所谓来得也快去得更快,大概风光了十多年的时间,这类动作片便退出了主流动作舞台,原因很简单,电脑特效的发展让银幕奇观上升到更高一级的层次,潜龙们这种黑灯瞎火的猫鼠大战显得有些过时;其次这类电影三板斧的剧情模式千篇一律,未免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如今的传统动作片几乎到了绝迹的地步,鲜有少量动作电影也如《敢死队》、《速度与激情》这样的追求“团战”组队的模式,像是潜龙动作片这样光杆司令白手起家的模式,正如前面说的一样,已经沦为直接发行音像市场的惨淡结局,全都因为模式太老,不新鲜,别说好莱坞的大编剧们,就是在马路上随便拽一个路人甲,让他写这种故事,也就是一下午的事。
单凭这一点,大概是很多人认为《白宫陷落》“烂”的主因。
不过该片之所以能够在如今这个市场上大行其道,全凭“潜龙”式动作片中“封闭的区域”选的好。
美国人是非常有危机感的,从911到马拉松炸弹袭击,几乎到了谈恐怖分子变色的地步。
而《白宫陷落》则一步迈到了尽头,让美国总统的老窝——白宫被端了,而且今年一端就是两个(《惊天危机》)。
这无疑是非常有噱头的,最起码对美国人民的吸引力非常大。
在一个人人都可以骂总统的国家,该片有别于《空军一号》这样的让克林顿连看两遍的主旋律,而是让总统成为阶下囚,谁都可以揍,从电影中美国总统被人一拳KO,国防部长被人揍的跟猪头一样的情节就能看出,虽然电影明摆着仍然很主旋律,但大家的关注点不在于孤胆英雄,不在于天佑美国,而都想看看总统灰头土脸的样子。
但这一设定也算本片的命门之一,也是《白宫陷落》第二个被认为认为“烂”的出发点。
白宫被40个北韩分子在13分钟内控制,这种情况相当于我国皇帝的皇宫瞬间被外来势力占领,这样一来也用不着两国交兵了,直接派一波敢死队潜伏至皇宫即可搞定。
这个设定是比较离谱的,而建立在离谱设定基础上的就是更离谱的情节。
比如白宫禁飞区、C-130打下F-22,快速反应部队的滞后,恐怖分子的高大全。
电影到最后也没说恐怖分
子为什么有这么强悍的威力,连代理总统都不知道的“地狱犬”他们竟然知道,竟然还拥有美国下一代防空武器“九头蛇”,电影开场摩根弗里曼的表现给人一种“卧底”的感觉,可以说是一种误导,可最后这个扣也没解开。
大概是让白宫被围这样的设定,即便给电影编造各种理由也圆不住这个漏洞,索性就不管了,毕竟美国观众主要关注总统是如何被KO的,这种儿戏般的设定,包括不着边际的军事细节,编导们就当没看见。
以上就是《白宫陷落》被认为烂的两个原因,还是那句话,看这部影片关键在于你关注哪一部分,是总统被打,还是合理性设定,后者是让人吐槽的,前者在大脑习惯性休眠的情况下,配合电影简单粗暴的动作场面,可图一时爽快。
导演安东尼·福奎阿的作品比较追求热血硬派,从《训练日》到《布鲁克林警察》,同时也兼顾军事题材,比如《太阳泪》和《生死狙击》,他拍的动作戏从观赏程度上是比较好看的,尽管部分情节会很离谱,但最起码成完成一个动作导演的任务。
本片的动作戏份有够养眼,从开场C-130空中炮塔扫射美国街头、到“九头蛇”击落数架黑鹰,场面不算大但配合实景和特效生成的效果比较好看。
而且电影的格斗戏份也是小弟比较喜欢的,杰拉德·巴特勒的动作戏干净利落,格斗快准狠,杀人之前从不废话,直接K死,比起
美国很多电影中杀人之前拉家常,该片的效果很赞,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
安东尼·福奎阿晚生了十年,如果在90年代,必定会成为动作片名导。
可见《白宫陷落》基本属于奇葩类型,美国电影不但喜欢搞掉地球充当救世主,甚至连自己人也不放过,今年大银幕上就有两次把白宫端了的电影。
当年德国人沃尔夫冈·彼德森的《空军一号》让总统亲自上阵,这回美国人说杀鸡焉用牛刀,总统身边一个小弟都能摆平一切。
而该类电影永远逃不掉的就是老套狗血问题,跟当年的《空军一号》、《特工绍特》这类电影一个路子,去白宫闹事比去自家厕所还容易。
不过《白宫陷落》的重点不在于这些,而是美国人自我消遣的产品,利用了民众的普遍思想,人家看得是总统被殴,我们看得是动作场面,无论白宫黑宫,只要被炸掉就是好宫。
只不过人家能拍,我们不能拍而已。
假如我们也有类似的电影,恐怕也没人关注狗血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