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各结构层的压实度要求

合集下载

道路压实系数规范

道路压实系数规范

道路压实系数规范
路堤、路堑和路堤基层均应进行压实。

压实土基的意义:研究表明,压实土基的作用在于提高土体的密实度,降低土体的透水性,减小毛细水的上升高度,以防止水分积聚和侵蚀而导致土基软化,或因浆胀而引起不均匀变形。

压实原理:利用机械的方法来改变土的结构,以达到提高土基强度和稳定性的目的。

影响土基压实度的内在因素主要是含水量和土的性质,外在因素有压实功能,压实工具以及方法等。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5.0.4.1压实系数λc不应小于0.90。

6.2.2压实填土的质量以压实系数λc控制,并根据结构类型、压实填土所在部位按表6.3.7确定。

注:1.压实系数(λc)为填土的实际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之比;Wop为最优含水量;
2.地坪垫层以下及基础底面标高以上的压实填土,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4。

第六章路基路面结构层压实度检测

第六章路基路面结构层压实度检测

3仪器标定
3.1确定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 3.1.1在储砂筒内装满砂,筒内砂的高度与筒顶的 距离不超过15mm,称筒内砂的质量m1,准确至1g。每 次标定及而后的试验都维持该质量不变。 3.1.2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 与工地所挖试洞的体积相当(或等于标定罐的容积);然后 关上开关,并称量筒内砂的质量m5,准确至1g。
3.2.4按下式计算填满标定罐所需砂的质量ma:
ma=ml-m2-m3
式中:ma—砂的质量(g),计算至l;
m1—灌砂人标定罐前,筒内砂的质量(g)
m2—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平均质量(g)
m3—灌砂人标定罐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g)0
3.2.5按下式计算量砂的密度ρs:
ma s V
式中:ρs—砂的密度(g/cm3),计算至0.01;
V—标定4.1在试验地点,选一块约40cm X 40cm的平坦 表面,并将其清扫干净;将基板放在此平坦表面上;如 此表面的粗糙度较大,则将盛有量砂m5的灌砂筒放在
基板中间的圆孔上;打开灌砂筒开关,让砂流人基板的
中孔内,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取
长把勺、长把小簸箕、毛刷等。
2.5玻璃板:边长约500mm的方形板。 2.6饭盒(存放挖出的试样)若干。 2.7台秤:称量10一15kg,感量5g。 2.8其他:铝盒、天平、烘箱等。 2.9量砂:粒径0.25一0.5mm、清洁干燥的均匀砂, 约20~40kg。应先烘干,并放置足够时间,使其与空气 的湿度达到平衡。
2仪器设备 2.1灌砂筒:金属圆筒(可用白铁皮制作)的内径为 100mm,总高360mm。灌砂筒主要分两部分:上部为 储砂筒,筒深270mm(容积约2 120cm3),筒底中心有 一个直径10mm的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 漏斗上端开口直径为10mm,并焊接在一块直径 100mm的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直径10mm的圆孔与 漏斗上开口相接。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 设有开关。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 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 个直径10mm的圆孔。将开关向左移动时,开关铁板 上的圆孔恰好与筒底圆孔及漏斗上开口相对,即三个 圆孔在平面上重叠在一起,砂就可通过圆孔自由落下。 将开关向右移动时,开关将筒底圆孔堵塞,砂即停止 下落。

路面结构层设计技术指标

路面结构层设计技术指标

路面结构层‎技术指标一、结构层1、快速主路:(4cm上面‎层AC-13c (SBS改性‎)+粘层+6cm中面‎层AC-20 (SBS改性‎)+粘层+8cm下面‎层AC-25+1cm下封‎层+透层+2×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未‎筛分碎石垫‎层2、左右辅道及‎连接线路:4cm 上面层AC-13C(SBS改线‎)+粘层+6cm下面‎层A C-20+1cm下封‎层+透层+2×15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未‎筛分碎石垫‎层二、各项结构层‎技术指标1、垫层要求未筛分碎石‎压实度≥97%(重型击实标‎准),液限<28%,塑性指数<6.塑性指数与‎0.5mm以下‎细土含量乘‎积不大于1‎00;未筛分碎石‎级配满足《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要求,(JTJ03‎4-2000);碎石压碎值‎应≤30%,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不‎应超过20‎%。

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要求‎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且标号不‎低于325‎或425.施工温度不‎低于5℃。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为3~4Mpa,压实度≥98%,碎石压碎值‎应≤30%。

3、路面面层施‎工技术要求‎1)、普通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必须洁净‎、干燥、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2)、沥青混合料‎:基质沥青:沥青标号为‎A-70,A-70应符合‎“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改性剂:选用苯乙烯‎一丁二烯乙‎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作为改性剂‎,选用SBS‎(I-D)型,掺加剂量为‎3.5~5% 3)、上面层和中‎面层采用改‎性沥青,下面层采用‎基质沥青。

4)、沥青面层施‎工前应撒布‎粘层油。

粘层油采用‎P C R-3。

乳化沥青撒‎布量为0.3~0.6L/m2乳化沥‎青中的沥青‎含量不低于‎50%。

各项指标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验收‎规范》中的技术要‎求;5)、沥青面层的‎粗、细集料及填‎料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规定。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规范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规范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规范1质量的百分率表示。

2水泥稳定中粒土或粗粒土用作基层时,应控制水泥剂量不超过。

3一般水泥中粒土或粗粒土基层或底基层用重型压实试验法确定的要求压实度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98%和97%,二级或二级以下公路为97%和95%。

4水泥稳定土结构层应采用12T—15T三轮压路机碾压时,每层压实厚度不得超过15CM,用18T—20T三轮压路机碾压时,每层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CM,对于水泥稳定中粒土或粗粒土,采用能量大的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应分层铺筑,每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为10CM.5水泥稳定土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时,从加水拌合到碾压终了,延迟时间不应超过小时,路拌法施工时间不应超过3-4小时。

678对于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粗粒土底基层中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应小于层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二级或二级以下公路基层和底基层集料粒径不大于9试述水泥稳定土和水泥土的差别?答:水泥稳定土是指水泥做结合料所得混合料的一个广义名称,包括水泥稳定细粒土,中粒土和粗粒土:水泥土是指水泥稳定细粒土中所用的土类,为粘粒,粉粒,细砂粒为主的土的一个狭义的名称。

10试举出适合做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材料5种?答:适合做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材料有:级配碎石,未筛分碎石,砂砾,碎石土,砂砾土,煤石干土和各种粒状矿渣。

11水泥稳定土中碎石和砾石的抗压碎能力应符合下列要求,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不大于基层35%,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不大于30%。

12有机质含量超过的土,不应当用水泥稳定,硫酸盐含量超过泥稳定。

13水泥稳定土适用范围?水泥稳定土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但不得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高级路面基层。

14水泥稳定土结构层施工前,应当在所定料场中取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哪些试验。

水泥稳定结构层施工前,应在所定料场中取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颗粒分析,液限与塑限指数,相对密度,击实试验,碎、砾石的压碎值,有机质,硫酸盐含量试验。

15水泥稳定混合料组成设计进行强度试验,作为平行试验的试件数量有何规定?偏差系数Cv<10%,细粒土,中粒土均为6件;Cv=10%~15%时,细、中粒土均为9件;Cv>205时应重做,并找出原因,加以解决,如不能降低偏差数,则应增加试件数量。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F80-1---2017)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F80-1---2017)

7 路面工程(29-39页)7。

1 一般规定7.2 水泥混凝土面层7。

3 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沥青碎(砾)石面层7.4 沥青贯入式面层(或上拌下贯式面层)7。

5 沥青表面处置面层7.6 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7。

7 稳定粒料基层和底基层7.8 级配碎(砾)石基层和底基层7.9 填隙碎石(矿渣)基层和底基层7。

10 路缘石铺设7。

11 路肩7 路面工程7。

1 一般规定7.1。

1 路面工程的实测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应按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其他公路两档确定,路面结构层厚度检验标准均为允许偏差. 7。

1。

2 垫层应按相同材料的底基层检验。

透层、黏层和封层的基本要求应与本标准第7。

5。

1条沥青表面处置层相同.水泥混凝土面层中钢筋加工及安装分项工程应按本标准第8章的要求进行检验.7。

1.3 水泥混凝土上加铺沥青面层的复合式路面,两种结构均应进行检验评定。

其中,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可不检查抗滑构造深度,平整度应符合相应等级公路的标准;沥青面层可不检查弯沉。

7。

1。

4 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包括水泥土、石灰土、石灰粉煤灰、石灰粉煤灰土等;稳定粒料基层和底基层包括水泥稳定材料、石灰稳定材料、石灰粉煤灰材料、水泥粉煤灰稳定材料等.7。

1。

5 粒料基层完工后应及时洒布透层油并铺筑封层,透层油透入深度应不小于5mm,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透层油透入深度宜不小于3mm.7.2 水泥混凝土面层7。

2.1 水泥混凝土面层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1 基层质量应符合规范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表面清洁、无浮土。

2 接缝填缝料应符合规范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

3 接缝的位置、规格、尺寸及传力杆、拉力杆的设置应满足设计要求。

4 混凝土路面铺筑后按施工规范要求养护。

5 应对干缩、温缩产生的裂缝进行处理。

7.2。

2 水泥混凝土面层实测项目应符合表7.2.2的规定。

表7。

2。

2 水泥混凝土面层实测项目7.2。

3 水泥混凝土面层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不应出现附录P中板的外观限制缺陷。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路面工程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路面工程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路面工程————————————————————————————————作者:————————————————————————————————日期:7.路面工程7.1一般规定7.1.1路面工程的实测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按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其他公路(指二级及以下公路)两档设定。

对于在设计和合同文件中提高了技术要求的二级公路,其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按设计和合同文件的要求进行,但不应高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检验评定标准。

7.1.2路面工程实测项目规定的检查频率为双车道公路每一检查段内的检查频率(按㎡或m3或工作班设定的检查频率除外),多车道公路的路面各结构层均须按其车道数与双车道数之比,相应增加检查数量。

7.1.3各类基层和底基层压实度代表值(平均值的下置信界限)不得小于规定代表值,单点不得小于规定极值。

小于规定代表值2个百分点的测点,应按其占总检查点数的百分率计算合格率。

7.1.4垫层的质量要求同相同材料的其他公路的底基层;联结层的质量要求同相应的基层或面层;中级路面的质量要求同相同材料的其他公路的基层。

7.1.5路面表层平整度检查测定以自动或半自动的平整度仪为主,全线每车道连续测定按每100m输出结果计算合格率。

采用3m直尺测定路面各结构层平整度时,以最大间隙作为指标,按尺数计算合格率。

7.1.6路面表层渗水系数宜在路面成型后立即测定。

7.1.7路面各结构层厚度按代表值和单点合格值设定允许偏差。

当代表值偏差超过规定值时,该分项工程评为不合格;当代表值偏差满足要求时,按单个检查值的偏差不超过单点合格值的测点数计算合格率。

7.1.8材料要求和配比控制列入各节基本要求,可通过检查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的资料进行评定。

7.1.9水泥混凝土上加铺沥青面层的复合式路面,两种结构均需进行检查评定。

其中,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不检查抗滑构造,平整度可按相应等级公路的标准;沥青面层不检查弯沉。

7.1.10路面基层完工后应按时浇洒透层油或铺筑下封层,透层油透入深度不小于5㎜,不得使用透入能力差的材料做透层油。

新规范路基压实度标准

新规范路基压实度标准

新规范路基压实度标准
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路基工程在道路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路
基的压实度是影响道路使用寿命和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新规范路基压实度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道路质量、保障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新规范路基压实度标准的制定是基于对道路使用环境和交通运输需求的
深入研究和分析。

针对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气候特点、交通流量等因素,制定了相应的路基压实度标准,以确保道路在不同条件下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其次,新规范路基压实度标准的制定充分考虑了现代化施工技术和设备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设备的更新换代,新的施工技术和设备能够更好地满足路基压实度标准的要求,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施工成本,从而更好地满足交通运输的需求。

此外,新规范路基压实度标准的制定还注重了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监测
手段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通过建立科学的监测体系和质量控制标准,可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缺陷,保证施工质量,提高路基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新规范路基压实度标准的制定是基于对道路使用环境和交通运输需
求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充分考虑了现代化施工技术和设备的应用,注重了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监测手段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这将有助于提高道路质量,保障交通安全,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新规范路基压实度标准的制定将为道路建设和交通运
输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人民群众出行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道路网络。

道路各结构层的压实度要求

道路各结构层的压实度要求

道路各结构层的压实度
要求
Document serial number [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一、有关压
2008年9月1日颁布实施的《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2012 年5月1日颁布实施的《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和2012年7月1日颁布实施的《城镇道路路面设
计规范》对道路各部位的压实均有一定的要求。

其中《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对面层、基层、路基的压实度均有要求;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仅对路基的压实度有要求;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仅对基层的压实度有要求。

与质量验收规范》次干路和支路:95%
由上表可以看出:
对于道路基层:《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的压实度要求比《城镇道路工程
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要严格;
对于道路路基:《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的压实度要求比《城镇道路工程
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要严格。

今后执行标准:
道路基层的压实度要求今后按《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的压实度要求执
道路路基的压实度要求今后按《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的压实度要求执行;另外规范规定:在保证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可对专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的路基的压实度适当降低,可考虑按92%进行控制。

对于塘渣垫层的压实度要求,原來均是按照路基的压实度标准进行控制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有关压实度要求
2008年9月1日颁布实施的《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2012年5月1日颁布实施的《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和2012年7月1日颁布实施的《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对道路各部位的压实均有一定的要求。

其中《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对面层、基层、路基的压实度均有要求;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仅对路基的压实度有要求;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仅对基层的压实度有要求。

由上表可以看出:
对于道路基层:《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的压实度要求比《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要严格;
对于道路路基:《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的压实度要求比《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要严格。

今后执行标准:
道路基层的压实度要求今后按《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的压实度要求执行;
道路路基的压实度要求今后按《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的压实度要求执行;另外规范规定:在保证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可对专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的路基的压实度适当降低,可考虑按92%进行控制。

对于塘渣垫层的压实度要求,原来均是按照路基的压实度标准进行控制的,今后按照《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对路基的压实度要求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