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置换氮气

合集下载

氮气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氮气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氮气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 N2(g) + H2(g) → NH3(g)
反应类型: 合成反应
反应条件: 反应需要在一定的高温和高压条件下进行
反应机理: 在高温和高压的情况下,氮分子和氢分子之间发生共价键形
成氨三聚体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放热反应,反应速度很慢。

因为
氮气的三键能很高,使反应物在室温下不易反应。

工业应用:氮气和氢气反应制备氨气,这个反应被称为“哈伯-卡夫斯基
合成反应”,是工业上制备氨气的主要方法。

工业上制备氨气的主要原
料是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和从天然气或者煤气中提取出来的氢气。

反应过程:
1. 准备反应物
在工业上,我们会预先将氮气和氢气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生
成氨气。

2. 反应装置
工业上,我们采用内淋式反应器,在反应器内氮气和氢气混合后加热至600-700℃,此时对反应物加压至15-25 MPa,使反应能够进行。

3. 反应过程
在反应装置中,氮气和氢气会形成氨气。

这个过程在高温和高压的条件下进行,同时生成氨气。

4. 分离产物
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氨气会随着反应物一起进入收集器,随后我们需要将氨气和未反应的氮气和氢气分离开来,从而得到纯净的氨气。

总结:氮气和氢气反应是制备氨气的主要方法,在工业上使用内淋式反应器,在一定的高温和高压下将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从而得到纯净的氨气产品。

氢站运行导则(终稿)

氢站运行导则(终稿)

电厂氢气系统运行导则1范围本导则规定了电厂氢气制取、供给、使用系统设备运行、监督、管理方面的安全技术要求。

本导则适用于水电解制氢、瓶装氢气为气源的氢冷发电机组氢气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导则的引用而成为本导则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导则,然而,鼓励根据本导则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导则。

GB 150 钢制压力容器GB/T 3634 工业氢GB/T 3723 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安全通则GB 4962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 5099 钢制无缝气瓶GB/T 5832.2 气体中微量水分的测定露点法GB/T 6285 气体中微量氧的测定电化学法GB/T 6681 工业氢的采样方法GB/T 7445 纯氢、高纯氢和超纯氢GB 12358 作业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 16808 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 17264 永久气体气瓶充装规定GB/T 19774 水电解制氢系统技术要求GB 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177 氢气站设计规范DL/T 651 氢冷发电机氢气湿度的技术要求DL/T 561 化学监督导则JB 3836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气瓶安全监察规定》3术语和定义水电解制氢设备 hydrogen production plant by water electrolysis指采用水电解的方法制取氢气(同时制取氧气)的设备。

低压水电解制氢设备 low pressure hydrogen production plant by water electrolysis指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到小于1.6Mpa的水电解制氢设备。

氮气加氢气生成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氮气加氢气生成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氮气加氢气生成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氮气加氢气生成氨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N2 + 3H2 → 2NH3
解释:
在氮气加氢气生成氨气的反应中,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氨气。

这个反应被称为哈伯-博士过程,是一种工业上非常重要的反应。

在这个反应中,氮气(N2)和氢气(H2)分子之间发生了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

氮气分子中的两个氮原子与氢气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相互作用,形成了氨气分子(NH3)。

具体来说,氮气分子中的两个氮原子之间有一个三重键,而氢气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之间有一个单键。

当氮气和氢气混合在一起并加热时,它们会发生高温高压下的反应。

氮气和氢气分子通过吸收能量,使其分子内的化学键变得不稳定,从而使化学键断裂。

在反应开始时,氮气和氢气分子分别断裂成氮原子和氢原子。

然后,氮原子和氢原子相互作用,形成氨气分子。

在这个过程中,氮原子与三个氢原子形成了共价键,从而形成了两个氨气分子。

这个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因此,反应会产生高温和高压。

此外,这个反应是可逆的,即氨气也可以分解成氮气
和氢气。

氨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物质,在工业上广泛应用。

它被用于生产化肥、合成塑料、制造炸药等。

此外,氨气还可以用作氮气的替代品,用于填充气球、制冷剂等。

总结起来,氮气加氢气生成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N2 + 3H2 → 2NH3。

这个反应是一个重要的工业过程,通过断裂和形成化学键,将氮气和氢气转化为氨气。

氨气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的应用。

氢气瓶置换标准操作程序

氢气瓶置换标准操作程序

1目的:规范氢气瓶置换操作行为,确保安全生产,提高产品质量。

2范围:适用于氢气钢瓶置换操作。

3责任:生产部、质量技术部对实施本程序负责。

4程序4.1钢瓶置换适用范围。

4.1.1新投用的钢瓶、无底气及余气压力偏低的钢瓶、过期经水压试验后的钢瓶。

4.2置换前的检查工作4.2.1对于新投用的钢瓶可以直接置换4.2.2对于过期经水压试验后的钢瓶,应先用干氮气吹扫15min。

去除钢瓶中的水分。

4.3钢瓶的置换过程4.3.1抽真空置换4.3.2目的:去除钢瓶内的水分、减少含氧量。

4.3.3方法:将真空软管接于瓶口,启动真空泵,缓慢打开真空泵出口阀,进行抽真空处理(真空度控制在-0.1 Mpa)。

30min后气雾变得很淡时,关闭真空泵出口阀,关闭瓶阀。

该工序做一次即可。

4.3.2氮气置换4.3.2.1目的:降低钢瓶内含氧量。

4.3.2.2方法:将钢瓶接于氮气置换汇流排上,充入氮气至0.5 Mpa后,放空至0.05 Mpa,再抽真空15min,如此充、放、抽重复6~8次,充入0.2~0.3 Mpa氮气保压,并记录每只钢瓶氮气置换的含氧量的抽样数。

注意事项:在氮气放空时尽量放低,这样既缩短了置换时间,也确保了瓶内含氧量的迅速下降。

4.3.3氢气置换4.3.3.1目的:降低钢瓶内氮含量。

4.3.3.2方法:将氮气置换后的钢瓶接于氢气置换汇流排上,并将瓶内氮气放至0.05Mpa后抽真空15min,关闭真空泵上与汇流排连接的所有阀门。

然后充入氢气至0.3~0.5Mpa后关闭瓶阀,保压5min 后,打开放空阀放空至0.02Mpa时,关闭放空阀,再充入氢,如此充、放6~8次后,充入0.5~1的Mpa氢气保压,然后做充装前分析,分析合格后待充。

注意事项:在钢瓶接于氢气置换汇流排上抽真空时,一定要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严防氢气被真空泵吸入而引发安全事故。

高压氢气气密方案

高压氢气气密方案

高压氢气气密一、气密要求①氢气气密准备1)新氢系统氮气置换合格,并已引氢气至新氢分液罐V-108。

2)新氢机做好了开机准备。

3)气密所需的肥皂水、水桶、喷壶、测漏仪准备完毕。

4)催化剂干燥结束后,如果需停循环氢压缩机、停F-101进行处理所发现的问题,则下述的气密步骤从步骤1开始,如未停机、停炉,则从步骤3开始进行。

5)反应系统氮气气密合格、干燥结束后,氮气线充氮阀关闭并加盲板。

②气密时检查办法和合格标准1)在低温部分:用肥皂水检查各密封面,不冒泡为合格。

2)在高温部分:用氢气检测仪检查。

3)气密标准:无明显泄漏,系统在全压下每小时泄漏≯0.02MPa为合格。

③气密中的限定1)气密中充N2置换、氮密、氢密所有物流方向按正常生产流程流动,严禁反方向流动。

以防催化剂床层移位。

2)反应器壁温度<130℃,系统压力不得>2.3MPa(表)(以V-103顶部压力为准)。

3)在氢气升压气密过程中,反应器中任何一点的温度都不得超过130℃。

④氢气气密注意事项1)在反应器壁温最低温度低于130℃时,反应器压力不大于2.3MPa。

2)升温速度不大于20℃/h,升压速度不大于1.5MPa/h。

3)氢气气密阶段需泄压时,泄放氢气必须放入火炬系统。

4)氢气气密阶段处理漏点时,必须按规定配置消防器材和掩护蒸汽、氮气,操作时不得违反有关安全规程。

在试压过程中如果发现了泄漏点要将系统压力降低一个等级再来处理泄漏点,然后再将压力升到原来的压力进行试压。

二、临氢系统氢气气密(1)氢气置换[P]- 新氢管线氮气加隔离盲板. ()[M]-对新氢管线进行全面检查,同调度联系将H2引进装置。

()[P]- 氢气引至V-108。

()[P]-经压机C-101返氢线进入系统,氢气升压速率<1.5MPa/h。

()[P]-经V-107顶压控阀PV-11401进行放空。

()[P]- 高分采气样分析,氢纯度>80%、O2含量<0.5%为H2置换合格。

氢气压机操作规程

氢气压机操作规程

氢气压缩机操作规程一、开车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现场是否清扫干净,检查消防.防护器材,报告记录本是否齐全好用。

2、检查所属设备,管道是否完整,各安全装置阀门,是否灵活好用。

3、联系仪表工检查各仪表根部阀是否打开,信号指示是否正确。

4、联系电工检查各电器,是否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5、检查应开应关阀门(1)应开阀门:五回一阀,1—4段缸出口水冷却器进出口阀门,1—5缸套冷却水进出口阀,五段安全阀根部阀,油泵油冷却器冷却水进出口阀,五段出口管线放空阀。

(2)应关阀门:一段进口双阀,五段出口双阀,1—4段缸出口水冷却器排水阀,五段出口放空阀。

6、检查油泵油位,油液位处在油标的1/2—2/3属于正常。

7、检查马达接线是否可靠,盘车几圈无卡涩现象。

二、氮气置换1、关氢压机一段进口阀(第一道开第二道关)关五段出口阀,1—4段出口水冷器排水阀,关五回一阀。

2、开氮气进口阀冲压至0.3MPa置换三次放空后(从五段放空)至常压,气体经分析合格后关氮气进口阀,脱开氮气皮管。

关放空阀。

三、正常开车1、通知主控准备开车。

2、联系电工送电:1.氢压机送电,油泵.风机送电2.循环水泵送电。

3、开循环水泵,冷却水打循环(注意水泵出口水压~0.06MPa)。

4、按油泵按钮,开启油泵(注意油泵压力~0.4MPa)。

5、开一段进口双阀,变频旋转按钮箭头转向就地,按氢压机变频调节频率,频率开至现场数显20%(DCS显示10HZ)以上,关五回一阀,使用变频器开关逐渐慢慢加大频率。

氢压机逐段加压至(一段≤0.7MPa,二段压力≤2.8MPa,三段压力≤8.6MPa,四段压力≤16.4MPa,五段压力≤30MPa)当氢压机五段压力增至与系统压力接近或稍微≥系统压力时.全开五段出口双阀,氢压机并入系统。

6、全面检查一遍,看氢压机是否运转正常(震动、泄漏、进出口温度等)。

7、当氢压机开车成功后联系主控,变频旋转按钮箭头转向远程。

交给主控控制操作。

四、正常停车1、通知主控准备停车。

氢气储罐及工艺管线置换方案

氢气储罐及工艺管线置换方案

氢气储罐及工艺管线置换方案一、准备工作1、****公司氢气储罐10M3,工艺管线φ108约80米,φ57约20米,系统共设5个放空取样点。

2、检查关闭所有系统阀门,尤其与其它介质管线连接阀门,取样点准备取样φ6—φ8铜管嘴,检查静电接地是否完好。

3、安全阀下加手阀一个,并处于开启状态,安全阀须经检定合格。

储罐上压力表保证完好,手阀开启状态。

二、氮气置换1、采用氮气瓶,其氮气纯度必须高于99%,将氮气瓶与储罐连接开始注入氮气,至储罐压力表指示1.5---2kg压力时停止充氮,关闭入口充氮阀。

2、首先打开储罐顶部放空,5分钟后由远到近依次打开各放空点放空,压力趋于零时关闭各放空阀门。

3、进行二次充氮与2操作相同,至1.5---2kg压力时进行二次放空。

4、当压力降至0.5kg时,各放空点取样分析,氮气浓度大于等于99%合格为止。

关闭所有阀门。

三、氢气置换1、储罐室、系统厂房及周围停止一切无关作业,打开门窗。

2、严禁一切火源(50米以内),参加置换人员关闭手机,不得穿带钉鞋和易产生静电的衣服。

3、将氢气瓶阀微开,带气与储罐连接,并确保缓慢向储罐内充入氢气,其流速不大于8米/秒。

4、当压力表指示1.5---2kg时,停止充气,静止3分钟,自储罐下放空,厂房上部5、罐顶压力表2、3、4依次放空,其流速不大于5米/秒,压力降至0.5kg时停止。

5、二次充注氢气至3kg压力后同上程序依次放空至1.5kg压力后取样达到工艺要求纯度即可。

6、打开压力表,安全阀下手阀,关闭其它所有系统阀门,置换工作结束。

氮气与氢气催化剂

氮气与氢气催化剂

氮气与氢气催化剂
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氨气(NH3)。

这个反应被称为氨合成反应,是一个重要的工业过程,用于生产氨气。

催化剂通常是铁或其他过渡金属的氧化物,例如铁触媒。

催化剂的作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得反应能够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

在氨合成反应中,催化剂可以加速氮气和氢气的反应速率,从而提高氨气的产量。

氨合成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即氮气和氢气可以反应生成氨气,同时氨气也可以分解成氮气和氢气。

为了使反应向生成氨气的方向进行,需要在反应体系中保持适当的压力和温度。

通常,氨合成反应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反应温度通常在 400-500°C,反应压力通常在100-200 大气压。

氨合成反应是一个重要的工业过程,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合成纤维、塑料、橡胶等。

氨合成反应的催化剂研究一直是化学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不断有新的催化剂被开发出来,以提高反应效率和降低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氢气置换氮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1.确认机内氮气纯度合格95%以上。

2.系统检查完毕,阀门导通至充氢状态
3.联系制氢站供氢。

4.维持门后压力在0.1-0.12 MPa。

5.当机内氢气纯度达90%时,开始排死角。

6.当机内及死角氢气纯度达96%时,,联系制氢站停止供氢。

7.稳定20分钟、确认机内及死角氢气纯度仍在96%以上。

8.盘车30分钟后,如氢气纯度仍96%以上,则氢气置换完毕,允许机内升压。

9.气体置换期间,不允许电气做任何试验,20米内禁止明火作业并挂警告牌。

10.确认机内氢压升高并将密封油控制站切为自动调节。

11.充氢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密封油系统运行正常。

12. 气体置换过程,应在低风压下,并尽可能在转子静止或盘车时进行,同时应保持密封油系统投入运行正常。

整个置换过程中,应监视发电机风压,密封油压力及油温的变化。

13.置换时排出的氢气必须排至室外。

发电机各死角排污不应同时进行。

14.置换及运行中,操作氢气系统节门前应将身体和衣服上的静电释放掉,操作节门时应用手来开关节门,操作不动时可使用铜钩子,禁止使用铁钩子直接操作。

15.充排氢时,氢气流速不宜太高。

16.对发电机气体采样,当充入氮气时,应从顶部汇流管取样;当充入氢气时,应从底部汇流管取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