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置换用气量计算

合集下载

管道氮气置换工程量计算规则

管道氮气置换工程量计算规则

• 3.大型机械进出场费 • 因氮气置换往往需出动大型车辆(现 场制氮车、液氮槽车、拉运设备材料 载重汽车等),根据施工距离,对大 型机械进出场台班数量及台班单价作 如下规定:
表2 氮气置换大型机械进出场费
施工距离 大型机械进出 场台班数量 不计 台班单价 备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距企业基地 ≤25Km
不计
距企业基地> 设计或置换方 根据大型车辆 含机上人工、 25Km 案配置的大型 总吨位和行驶 车辆油料消耗 车辆数量 距离按0.8元 及过路过桥费 /t.Km计(返 等。 空计50%)。
• 7.置换机械设备台班停滞占用费,计算 方法为:每超过7小时计一台班,行驶 设备按台班费用的80%计算,非行驶设 备按台班费用的50%计算(台班单价按 定额机械台班费计)。
• 8.操作人员等待费,计算计算方法为: 每超过7小时计一工日,只计人工工日 单价44.50元/工日,不再计取费用。
三、使用注意事项
• 1.一般季节(春、夏、秋季)施工, “液氮汽化供气”若不需要氮气加热 器时,则扣除定额基价中相应的“氮 气加热器”台班。
• 2.按股份公司《石油建设安装工程概算 指标》计价材料、机械费调整系数计 算养路费、牌照税及燃料动力费(目 前为“油计字[2006]267号”文件,若股 份公司出台新文件,则以新规定为 准)。
• 注:1.直接行驶的小型运输车辆、仪器、仪 表等不计大型机械进出场费; • 2.计算大型机械进出场费后,不得再另计施 工队伍调遣费。
• 根据施工距离(含返空)和车辆吨位 计算“大型机械进出场费”,计算公 式为: • 大型机械进出场费=大型车辆总吨位 t×(施工单程距离-25)Km× (0.8+0.4)元/t.Km (元)

输气管道投产置换注氮量计算方法

输气管道投产置换注氮量计算方法

输气管道投产置换注氮量计算方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区使用输气管道来实现燃气的供应。

然而,由于长期的使用,可能存在管道的损坏,这将导致燃气的泄漏和污染环境,严重影响到环境和市民的健康。

因此,输气管道投产置换注氮量计算方法就应运而生,以确保输气管道的安全运行。

首先,要确定前期气源氮含量,在投产置换前后分别进行分析,以确定管道氮含量变化程度。

,应对管道进行详细检查和检测,应根据管道损坏情况来确定管道内氮含量。

最后,计算气管注氮量,以确定管道的修复需求,并进行下一步的燃气补充处理。

要想达到输气管道投产置换注氮量计算的目的,必须采用合理的步骤,步骤如下:1.定计算气管注氮量的起始氮含量:应对投产置换前的管道气源氮含量进行测量和分析,确定管道起始氮含量。

2.确定管道内氮含量:根据管道检查和检测结果,确定管道内氮含量。

3.据计算公式计算管道注氮量:计算气管注氮量,确定是否需要再补充注氮。

4.管道进行再补充注氮:如果管道氮含量低于规定值,则需要对管道进行再补充注氮,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通过以上的步骤,可以得出输气管道投产置换注氮量的计算结果,并确定是否需要补充注氮。

此外,输气管道投产置换注氮量计算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强安全性检查:在进行输气管道投产置换注氮量计算时,应加强管道的安全性检查,及时发现故障中的其他问题。

2.确使用工具:在进行输气管道投产置换注氮量计算时,应使用正确的仪器和设备,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严格的管理制度:应定期进行投产置换,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以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

总之,输气管道投产置换注氮量计算是管道运行安全性和效率的关键环节,应认真计算,保证管道的可靠运行。

储罐氮封气量计算

储罐氮封气量计算

储罐氮封气量计算
储罐氮封是一种常见的防爆措施,其原理是将储罐内的空气替换为氮气,以减少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从而防止可燃气体的爆炸。

在进行氮封时,需要计算储罐内所需氮气的量,以确保氮气能够完全替换空气,达到防爆目的。

计算储罐氮封所需氮气量的公式为:
Vn = Vt × (O2n - O2t) / (O2n - O2p)
其中,Vn为所需氮气体积,Vt为储罐体积,O2n为氮气中氧气的浓度,O2t为储罐内空气中氧气的浓度,O2p为氮气生产设备中氧气的浓度。

在进行计算时,需要先确定储罐内空气的氧气浓度,通常为21%,而氮气中氧气的浓度可以根据氮气生成设备的规格进行计算。

另外,还需要考虑氮气的压力和温度,以确定氮气的实际体积。

总之,在进行储罐氮封时,需要仔细计算所需氮气的量,以确保防爆效果达到最佳。

同时,还需要注意氮气的安全使用,避免氮气泄漏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 1 -。

氮气置换方法及签证办理

氮气置换方法及签证办理

天然气管线置换及结算大庆油田第六采油厂徐龙江摘要:介绍了氮气置换方法和工艺参数确定,置换检测,氮气用量签证台班的确定。

关健词:氮气置换台班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在用天然气管线及相连通容器改造施工前,必须进行惰性气体置换合格后,方可进行切割施工。

同样,新建或改造后的天然气管道投产前,也必须采用惰性气体置换管线及相连容器内的空气。

置换用惰性气体一般采用氮气,当被置换的管线或容器中含氧量低于0.5%时,方可进行施工或者投产。

现场一般采用液态氮自然气化注氮方法进行置换。

其工作原理为:液氮在气化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的热量,通过蒸发器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使液氮气化,液氮通过液氮泵输送到蒸发器自然吸热气化后注入管道进行置换。

一、置换位置的确定置换位置要方便液氮车的通行,现场条件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时,要事先进行现场勘查完善。

最佳置换位置是管线跨渠栈桥处,此处管线一般有放空阀门,便于连接充氮管线。

如果管线没有跨渠,只好选在站内收发球筒放空阀门处。

确定完置换位置后,进行连接管线和法兰注氮和氮气置换工艺参数的确定1.注氮温度。

因为液氮或过低温度的氮气进入管道后,一方面会影响管材的低温强度(低温脆性),另一方面低温易使阀门等设备的密封泄露。

因此,氮气进入管道的温度不能低于5℃,最好控制在5~25℃。

2.注氮总量。

连续置换工艺的注氮量主要由注氮期间的氮气混合量、氮气段通过全线的混气量、沿线站场及阀室置换用氮气量、氮气段到达末站时的剩余量、保险富余量组成。

1t液氮转化为1个标准大气压、5℃状态下的氮气体积为808m3,即比容=u0.808m3/kg。

管道注氮总量的确定M=K×V/U (1)式中:M——注液氮的质量,kg;k——管道充压系数(结合具体情况一般取值为1.2);V——管道总容积,m3;u——氮气的比容,m3/kg。

考虑液氮在储存、运输和注氮中的损耗,集气站、阀室置换和吹扫耗气量等因素,再结合已有注氮槽车的吨位,最后确定置换过程中注液氮总量。

氮气置换计算3.0forexcel2010

氮气置换计算3.0forexcel2010

m3
容器61
0
m3
管线62
0
mm
0
m
0.00
m3
容器62
0
m3
管线63
0
mm
0
m
0.00
m3
容器63
0
m3
管线64
0
mm
0
m
0.00
m3
容器64
0
m3
管线65
0
mm
0
m
0.00
m3
容器65
0
m3
管线66
0
mm
0
m
0.00
m3
容器66
0
m3
管线67
0
mm
0
m
0.00
m3
容器67
0
m3
管线68
0
mm
0
m
0.00
m3
容器20
0
m3
管线21
0
mm
0
m
0.00
m3
容器21
0
m3
管线22
0
mm
0
m
0.00
m3
容器22
0
m3
管线23
0
mm
0
m
0.00
m3
容器23
0
m3
管线24
0
mm
0
m
0.00
m3
容器24
0
m3
管线25
0
mm
0
m
0.00
m3
容器25
0
m3
管线26
0

氮气置换方案-氮气置换

氮气置换方案-氮气置换

氮气置换技术方案1 编制依据1)《氮气置换要求》2)SY0401 -98《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SY/T5922-2003 《天然气管道运行规范》4)国家和行业现行的有关规定、规范和验收标准5)同类工程施工经验2 质量保证计划2.1.1 所标记的标准制品(可燃气体检测仪)的现有产品在类似工程中有满意的性能记录,产品符合技术规范。

2.1.2 根据进行的工作,不论完成到什么程度,随时接受项目监理的检查。

2.1.3 随时准备接受质量管理部门对工程质量的检查。

2.1.4 对管道工程中置换接口的施工,按业主、监理指定的焊接工艺规程的要求进行。

3 质量控制要点及要求3.1 置换不留盲端,在所有的气头检测点2 分钟内每隔30 秒检测1 次,连续三次检测,每次检测仪检测到可燃气体量均在1%以下,且保持一致。

3.2注氮量以管线和设备有氮气压力》0.02MPa为准,最终保持稳定。

3.3注氮温度、速度严格控制,满足《氮气置换技术要求》3.4可燃气体检测仪有校验证书记录设备系列号。

置换质量控制流程图4施工部署施工指导思想我们的置换施工指导思想是在确保符合QHSE相关要求下,不惜一切人力物力,视项目建设所需,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要求,确保干燥置换施工进度按计划和项目总体要求进行。

根据项目输气支线工程特点,我们制定出如下施工总部署:1 )根据各工序特点,合理安排施工步骤,使各工序环环紧扣先全部完成线路的降压放空,再进行充氮置换。

2)合理调配施工人员和设备在置换施工时实行各工序流水线作业,逐段推进的方式。

准备工作如场地清理平整、平整,设备倒场就位、流程连接、注氮工作分别交给专门机组完成。

可燃气体检测由检测组独立承担。

5总体施工方案5.1总体施工流程5.2置换开展的必要条件及准备1. 全线路天然气降压、放空。

2. 临时用地、施工审批等各项手续办妥;临时用电、工农关系等协调完毕。

3. 置换的设备、机具、仪器、人员就位,流程连接完毕。

管道氮气置换工程量计算规则

管道氮气置换工程量计算规则

• 2.本定额作为《石油建设安装工程概 算指标》、《石油建设安装工程预算 定额(四川、重庆地区单位估价表)》 的补充部分,与概算指标、预算定额 取费的基本程序一致。
• 3.编制概算、预算、结算时,为便于 明确氮气置换的工程造价,应将“管 道氮气置换”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 工程”编制,不与管道安装等其他单 位工程混编。
表1 小管径管道用液氮汽化置换换算系数
序号 1 公称直径 DN200以内 换算系数 0.6 备注 换算子目5-3402
2
3
DN300以内
DN400以内
0.7
0.8
换算子目5-3402
换算子目5-3402
• 6.分析化验台班:按设计文件或氮气置 换方案确定的分析化验台班数量计算。 若无明确规定,则按每一置换段管道 或管段进气、出气端各设置一个分析 化验点计算。
• 5.DN400以下的管道是按氮气瓶集装 阁供气或制氮车现场制氮气编制的, 若DN200以内、DN300以内、DN400 以内管道因工程实际需要用液氮汽化 进行氮气置换,则可代用DN600以内 “液氮汽化供气置换”子目“5-3402”, 但应乘以相应的换算系数对该定额进 行换算,换算系数见下表:
• 3.大型机械进出场费 • 因氮气置换往往需出动大型车辆(现 场制氮车、液氮槽车、拉运设备材料 载重汽车等),根据施工距离,对大 型机械进出场台班数量及台班单价作 如下规定:
表2 氮气置换大型机械进出场费
施工距离 大型机械进出 场台班数量 不计 台班单价 备注
距企业基地 ≤25Km
不计
距企业基地> 设计或置换方 根据大型车辆 含机上人工、 25Km 案配置的大型 总吨位和行驶 车辆油料消耗 车辆数量 距离按0.8元 及过路过桥费 /t.Km计(返 等。 空计50%)。

大型LNG全容储罐干燥置换氮气用量计算方法

大型LNG全容储罐干燥置换氮气用量计算方法

大型LNG全容储罐干燥置换氮气用量计算方法
张宝和;张元杰;卞琦;孙波;李作伟
【期刊名称】《石油工程建设》
【年(卷),期】2024(50)1
【摘要】大型LNG全容储罐的压力测试都采用水压进行,试压结束后必须对LNG 储罐进行干燥置换。

工程中较多采用氮气持续吹扫的方法进行干燥置换,会造成成本高、氮气用量大、工期较长等影响,另外其理论计算方面的不完善也会使LNG全容储罐干燥置换的相关计算产生误差。

为合理节省且准确预估干燥置换氮气用量,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分别介绍及分析持续吹扫式和压涨式两种干燥置换方法,同时考虑氧含量及露点等参数影响,推导出氮气用量计算公式并编制相关计算软件,与现场具体施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最终得出的干燥置换综合计算方法能够较为快速准确地计算氮气用量及作业工期,可为大型LNG全容储罐干燥置换相关的理论计算及施工作业提供参考。

【总页数】5页(P75-79)
【作者】张宝和;张元杰;卞琦;孙波;李作伟
【作者单位】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9
【相关文献】
1.液化天然气全容罐干燥置换氮气用量计算
2.全容式LNG储罐干燥置换工程施工新技术
3.大型LNG储罐氮气干燥和置换技术探讨
4.浅析全容式LNG储罐干燥置换技术
5.LNG全容储罐干燥置换用氮量影响因素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置换排放后压力(MPa) 0.05
气密性试验
总体积(m3)
气密性试验系数
360
1.15
பைடு நூலகம்
注:(1)氨系统管道的设计压力一般为2.2MPa
(2)首次或检修后的气密性试验要乘以1.25~1.5系数。
氮气置换
氮气置换的总体积(m3)
置换压力(MPa)
360
0.2
第一次置换
需要的氮气体积(Nm3)
置换后氧含量(%)
720
7
第二次置换
需要的氮气体积(Nm3)
置换后氧含量(%)
540
3.5
第三次置换
需要的氮气体积(Nm3)
置换后氧含量(%)
540
1.75
注:(1)首次或检修后的氮气置换要乘以1.25~1.5系数。
(2)绿色的为需要输入参数值
需要的氮气体积(Nm3) 9108
置换排放后压力(MPa) 0.05
置换排放后压力(MPa) 0.05
置换排放后压力(MPa) 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