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弹法测砼强度值的计算方法和步骤资料

回弹法测砼强度值的计算方法和步骤资料
回弹法测砼强度值的计算方法和步骤资料

回弹法测砼强度值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在学习计算方法和步骤之前,先了解几个术语:

1、测区:检测结构或构件砼抗压强度时的一个检测单元。

2、测点:在测区内进行的一个检测点。

3、测区砼强度换算值:由测区的平均回弹值和碳化深度值通过测强度曲线或查表得到的该检测单元(测区)的现龄期砼抗压强度值。

回弹法检测砼强度试用于工程结构普通砼抗压强度的检测。砼强度值的确定分为如下几个步骤:1、回弹值测量2、碳化深度值测量3、回弹值计算4、砼强度的计算

一、回弹值测量

1、一般规定:结构或物件砼强度检测可采用下列两种方式,其适

用范围及结构或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个检测:适用于单个结构或构件的检测。

(2)、批量检测:适用于相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砼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结构或构件,按批进行检测的结构构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不得少于10件。

2、每一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数量应不少于10个。对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5米,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3米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

(2)、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米以内。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米,且不宜小于0.2米。

(3)、测区应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砼浇筑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可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砼强度浇筑侧面、表面或底面。但回弹值需修正。

(4)、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重要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

(5)、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

(6)、检测面应为砼表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以及蜂窝、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和杂物,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

3、回弹值测定

(1)、检测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检测面。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

(2)、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20mm。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0mm。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只应弹一次,每一测区应取16个回弹值。

二、碳化深度测量值

1、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值。

测点不应小于构件测区数的30%,取其平均值为该构件的每测区的碳化深度值,当碳化深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大于2.0mm 时,应在每一测区测量碳化深度。

2、 碳化深度值测量,可采用适当的工具在测区表面形成直径约15mm 孔洞,其深度应大于砼的碳化深度。孔洞中的粉末和碎屑应清除干净,并不得用水擦洗。同时,应采用浓度为1%的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的边缘处。当已碳化与未碳化界线清楚时再用深度测量工具测量已碳化与未碳化砼交界面到砼表面的垂直距离。测量应不少于3次,取其平均值。每次读数精确至0.5mm 。 三、 回弹值计算

1、计算测区平均回弹值,应该从该测区的16个回弹值中剔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求余下的10个回弹值的平均值,如果是水平方向回弹浇筑砼的侧面,该值即为该测区平均回弹值Rm 。如果不足,此值还需修正。

2、 非水平方向检测砼浇筑侧面时,应按下列修正Rm=Rm α+Ra

α

式中 Rm α:非水平状态检测时测区的平均回弹值,精确到0.1 Ra α:非水平状态检测时回弹值修正值,可按本附表C 采用。Rm :测区平均回弹值(修正后)

3、水平方向检测砼浇筑顶面或底面时,应按下列修正:Rm=t

m R +t a R Rm=b m R +b a R

式中:Rm:测区修正后平均回弹值 t m R :水平方向检测砼浇筑表面时,

测区平均回弹值。

t

a

R :砼浇筑表面回弹值的修正值,见附表D 。 b

m

R :水平方向检测砼浇注底面时,测区平均回弹值。 b

a

R :砼浇筑底面回弹值的修正值。见附表D 4.当检测时回弹仪为非水平方向且测试面为非砼的浇筑侧面时。应先按附表C 对回弹值进行角度修正。再按附表D 对修正后的值进行浇筑面修正。即:先修正角度,再修正浇筑面。 四、砼强度的计算(平均强度)

1、经过以上砼回弹数值测量。回弹数值修正。碳化深度测量后,可利用平均回弹修正数值

(Rm )及平均碳化深度(dm ),查附表A,可求得各个测区砼强度换算值。

2根据各个测区的砼强度换算值可计算测区砼强度平均值。当测区数为10个及以上时,应计算强度标准差,平均值及标准差应按下式计算:

1

c cu

n

c

cu i

i f f m n

?==

,221

()()1

c cu

c

cu

n

c cu i f i f f n m s n ?=-=

-∑

式中:c cu

f m :结构或构件测区砼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 n :对于单个检测的构件,取一个构件的测区数;对批量检测的构件,取被抽检构件的测区之和。

c

cu i f ?:测区砼强度换算值。

c

cu

f s :结构或构件测区砼强度换算值的标准差。

3、 结构或构件砼强度推定值(,cu e f )的计算:

结构或构件的砼强度推定值即是砼强度值,是指相应于强度换算值总体分布中保证率不低于95%的结构或构件中的砼抗压强度值。即:查表或据测强度曲线得出的强度换算值中有95%的值小于砼强度指定值。

(1)、当该结构或构件测区数少于10个时,强度推定值取强度换算

值中最小的1个。即,cu e f =min(c cu f )

(2)、当该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强度值中出现小于10.0Mpa 这个数值时,

砼强度值指定值则取小于10.0Mpa 。即,cu e f <10.0Mpa 这个数值一般不出现。在测强度曲线和换算值表中也查不到,所以当出现砼强度换算值<10.0Mpa 时。砼强度推定值不用计算,直接取<10.0Mpa 。 (3)、当该结构或构件测区数不少于10个或按批量检测时,砼强度推定值:

, 1.645c cu

c cu e cu

f f m sf =-

非水平状态检测时回弹值修正值 表c

测试角度

m R

检测角度

+90

+60 +45 +30 -30 -45 -60 -90 20 -6.0 -5.0 -4.0 -3.0 +2.5 +3.0 +3.5 +4.0 30 -5.0 -4.0 -3.5 -2.5 +2.5 +3.0 +3.5 +4.0 40 -4.0 -3.5 -3.0 -2.0 +1.5 +2.0 +2.5 +3.0 50

-3.5

-3.0

-2.5

-1.5

+1.0

+1.5

+2.0

+2.5

不同浇筑面的回弹值修正值 表d

t m

R 或b m R 表面修正值

(t

a

R ) 底面修正值 (b

a

R ) t m

R 或b m R 表面修正值

(t

a R )

底面修正值

(b

a R )

20 +2.5 -3.0 40 +0.5 -1.0 25 +2.0 -2.5 45 0 -0.5 30 +1.5 -2.0 50 0 0 35

+1.0

-1.5

碳化深度修正系数表

实测强度

碳化深度d(mm)

1

2 3 4 5 ≥6 10-<20 0.95 0.88 0.82 0.77 0.72 0.68 20-<30 0.94 0.86 0.80 0.74 0.70 0.62 30-<40 0.93 0.84 0.78 0.73 0.66 0.60 40-<50 0.92 0.82 0.76 0.72 0.65 0.60 50-<60 0.91

0.80

0.74

0.71

0.64

0.60

混凝土强度回弹检测方案14192

湖里区第二实验幼儿园 混凝土回弹检测方案 福建广安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二O一六年四月十日

混凝土回弹检测方案 目录 1、编制说明 (1) 1.1编制依据: (1) 1.2主要现行施工规范、规程与标准: (1) 2、工程概况 (1) 2.1工程简述: (1) 2.2参建单位概况: (1) 2.3混凝土强度分部概况: (1) 3、混凝土回弹检测部署 (2) 3.1混凝土回弹检测总目标及进度计划: (2) 3.2混凝土回弹检测的构件取样数量和具体部位确定: (2) 4、混凝土回弹检测施工准备 (2) 4.1技术准备: (2) 4.2现场准备: (3) 5、混凝土回弹检测技术 (4) 5.1回弹值测量: (5) 5.2混凝土回弹值的计算: (5) 5.3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的计算: (6) 6、质量、环境和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6) 6.1质量保证措施: (6) 6.2环境保证措施: (7) 6.3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7)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湖里区第二实验幼儿园招标文件及施工合同; (2)湖里区第二实验幼儿园工程施工图纸; (3)施工范围内的现场条件及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 (4)现行国家有关施工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 (5)我司相关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1.2主要现行施工规范、规程与标准: (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3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10 2、工程概况 2.1工程简述: 本工程包括教学楼、体育馆及食堂、门卫三个单位工程,其中教学楼为地上4-5层,建筑面积为7300.602m2;体育馆及食堂为地下1层地上2层,建筑面积为1959.476m2;门卫为地上1层,建筑面积为23.152m2。教学楼为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体育馆及食堂地下一层为水泵房,地上一层为食堂地上二层为体育馆. 2.2参建单位概况: 建设单位:厦门市翔安区马巷中心小学; 代建单位:厦门翔发地产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万地联合(厦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福建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研究院; 监理单位:厦门协建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厦门市银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回弹法测砼强度值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回弹法测砼强度值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在学习计算方法和步骤之前,先了解几个术语: 1、测区:检测结构或构件砼抗压强度时的一个检测单元。 2、测点:在测区内进行的一个检测点。 3、测区砼强度换算值:由测区的平均回弹值和碳化深度值通过测强度曲线或查表得到的该检测单元(测区)的现龄期砼抗压强度值。 回弹法检测砼强度试用于工程结构普通砼抗压强度的检测。砼强度值的确定分为如下几个步骤:1、回弹值测量2、碳化深度值测量3、回弹值计算4、砼强度的计算 一、回弹值测量 1、一般规定:结构或物件砼强度检测可采用下列两种方式,其适用范围及结构或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个检测:适用于单个结构或构件的检测。 (2)、批量检测:适用于相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砼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结构或构件,按批进行检测的结构构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不得少于10件。 2、每一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数量应不少于10个。对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5米,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3米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 (2)、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米以内。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

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米,且不宜小于0.2米。 (3)、测区应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砼浇筑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可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砼强度浇筑侧面、表面或底面。但回弹值需修正。 (4)、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重要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 (5)、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 (6)、检测面应为砼表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以及蜂窝、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和杂物,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 3、回弹值测定 (1)、检测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检测面。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 (2)、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20mm。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0mm。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只应弹一次,每一测区应取16个回弹值。 二、碳化深度测量值 1、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值。 测点不应小于构件测区数的30%,取其平均值为该构件的每测区的碳化深度值,当碳化深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大于2.0mm

回弹计算公式.doc

4.2 强度计算 4.2.1 回弹值计算 从每一个测区所得的16 个回弹值中,剔除3 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后,将余下的10 个回弹值按下列公式计算平均值: 式中,R m为测区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R i为第i 个测点的回弹值。 4.2.2 回弹值修正 ①对于回弹仪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时,回弹值按下式校正。 R m=R m α+R aα 式中,R m α为非水平方向检测时测区的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R aα为非水平方向检测时测区的平均回弹值的修正值,按表2 取值。 ② 将回弹仪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表面时得的回弹值,或相当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面时的回弹值,按下式修正: R m=R m t+R a t, R m=R m b+R a b.

式中,R m t,R m b为水平方向(或相当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表面、底面,测区的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R a t,R a b为混凝土浇筑表面、底面回弹值的修正值,按表3 取值。 4.2.3 碳化深度计算 对于抽检碳化深度的计算,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以平均值作为测区碳化深度。 4.2.4 测强曲线应用 对于没有可以利用的地区和专用混凝土回弹测强曲线,测区混凝土强度的求取,可以按规范附录中所提供的“ 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表”换算。 4.3 异常数据分析 混凝土强度不是定值,它服从正态分布。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属于多次测量的试验,可能会遇到个别误差不合理的可疑数据,应予以剔除。根据统计理论,绝对值越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越小,当划定了超越概率或保证率时,其数据合理范围也相应确定。因此,可以选择一个“ 判定值”去和测量数据比较,超出判定值者则认为包含过失误差而应剔除。

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回弹怎样计算

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回弹怎样计算 混凝土回弹要十个以上测区,每个测区16个测点,去掉3个最大、3个最小回弹值,算剩余10个回弹值平均值,再进行角度修正,浇筑面修正,然后根据修正后的回弹平均值和碳化深度查表(测强曲线)。如果混凝土是泵送施工,还要根据碳化深度修正一次。 计算测区强度平均值=各测区强度之和/测区个数 计算标准差=所有数的平方和减去平均值的平方乘以数的个数,所得结果除以数的个数减一,再把所得值开根号,得到的数就是这组数的标准差。 按批检验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测区强度平均值-1.645标准差。 混凝土回弹强度计算方法 测区强度的确定:首先要明确是向哪个方向弹击(向下、向上需修正),弹击后不要松手读完数再松手,回弹时的最大数就是回弹读数精确到1,通常一个测区弹击16次,去最大、最小各3个数,得中间10个数的平均值,这个读数再进行角度和浇筑面修正,修正后的数再查表得出对应的强度,这就是该测区的强度,如果是泵送混凝土的话,这个强度再进行泵送修正就是修正后的强度了。 2.单个构件强度的确定:一般一个构件测10个测区,尺寸小于4.5m和0.3m的可测5个测区,按不同测区数按下列计算构件强度: 10个或以上测区的:fcue=f-1.645S 式中:fcue—强度推定值 f—测区平均值 S—测区标准差 5个测区的以最小测区值为强度推定值。 3.批量评定的话,一般同类构件相同龄期、相同配比和施工工艺可按同批算,进行批量检测时的计算: fcue=f-1.645S 式中:fcue—强度推定值 f—该批所抽检的所有构件测区平均值 S—该批所抽检的所有测区标准差。 4.特殊处理: 由于回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使用范围,只适用于10-60MPa,在出现低于10MPa时,强度评定为<10MPa,出现大于60MPa时,以最小值评定。 主体结构混凝土经检测强度达不到要求该怎么处理,处理后应满足什么要求?主体结构混凝土经检测强度达不到要求时,可先进行设计复核——即现状能否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如果能满足,以合格计;如果不满足,需进行补强、加固,以达到设计要求;补强、加固有困难的,经设计复核、业主同意可降低标准使用。 追问

混凝土强度回弹检测方案范文

混凝土强度回弹检 测方案

混凝土回弹方案 1、编制依据: (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 (2)《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J13-71- (3)《回弹仪》ZC3-AA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6)《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 2、工程概况及适用范围 2.1工程简述: 本方案适用xxxxx项目 2.2混凝土强度分部概况: 各楼主体结构砼分布情况(例表)

3、混凝土回弹检测部署 3.1混凝土回弹检测总目标及进度计划: (1)混凝土回弹检测的总目标: 经过混凝土结构实体回弹检测,为处理混凝土质量问题提供依据。进一步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确保工程基础、主体结构安全,避免出现重大质量隐患,使得现场混凝土质量达到《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的要求。 现场如有混凝土回弹检测抗压强度不能满足设计有要求的,应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扩大检查,并及时报告监督机构。 ①根据现场基础及各主体结构实际施工进度,对达到28d 龄期的结构实体构件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回弹检测。 ②对现场混凝土浇筑质量存在疑议的结构构件进行回弹检测。 3.2 回弹人员组成; 回弹人员由总监任组长,各土建专业监理工程师任各小组队长,组员由总包质检员,分包质检员及技术人员组成。

3.3混凝土回弹检测的构件取样数量和具体部位确定: 现场构件按混凝土生产工艺、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一批同类构件作为一检验批。取样时,应随机抽取构件,。剪力墙每层不少于构件总数20%或不少于10件, 框架梁、柱每层所有构件的30%(裙房每层为10%). 每一个剪力墙上选取的测区数不宜少于3个(上中下分布),在构件上部1/3,中部,下部1/3各设一个测区。每一个剪力墙上选取的测区数不宜少于3个(左中右分布),在构件左部1/3,中部,右部1/3各设一个测区。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 距离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测区宜选在能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的混凝土浇筑侧面。 每一测区应读取16个回弹值,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数应精确至1,相邻两测点的净距离不宜小于20mm;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0mm;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应只弹击一次。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 测区应标有清晰的编号,并在记录纸上绘制测区布置示意图和描述外观质量情况。 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测区上测量碳化深度值,测点数不应少于构件测区数的30%,应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构

回弹法测砼强度值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 回弹法测砼强度值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在学习计算方法和步骤之前,先了解几个术语: 1、测区:检测结构或构件砼抗压强度时的一个检测单元。 2、测点:在测区内进行的一个检测点。 3、测区砼强度换算值:由测区的平均回弹值和碳化深度值通过测强 度曲线或查表得到的该检测单元(测区)的现龄期砼抗压强度值。 回弹法检测砼强度试用于工程结构普通砼抗压强度的检测。砼强 2、碳化深度值测量1、回弹值测量度值的确定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砼强度的计算 3、回弹值计算4 一、回弹值测量 其适一般规定:结构或物件砼强度检测可采用下列两种方式,1、 用范围及结构或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单个检测:适用于单个结构或构件的检测。1(

(2)、批量检测:适用于相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砼强度 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 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结构或构件,按批进行检测的结构构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 30%且不得少于 10 件。 2、每一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数量应不少于 10 个。对某一 方向尺寸小于 4.5 米,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 0.3 米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 5 个。 (2)、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 2 米以内。测区离构 件端部或施工 1 ---- -- 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 0.5 米,且不宜小于 0.2 米。(3)、测区应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砼浇筑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可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 砼强度浇筑侧面、表面或底面。但回弹值需修正。 (4)、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

abaqus计算回弹的方法

Abaqus回弹计算过程 回弹分析我倒是做过两个,说下简要步骤吧,同样是仅供参考啊 1.首先用·explicit做成型过程的分析,加载方式选位移加载比较好,加载的幅值选smooth step(平滑变化) 2.可适当的用质量放大来加快这一准静态分析的过程 3.分析完成后可用standard观察工件的回弹,具体做法是: 1.Model-Copy Model 2.在新复制的模型中仅留下成型件,删除其他一切无关的边界条件以及上下模,包括在Explicit中定义的接触属性 3.在step模块中创建predefine field request-others-initial state-last frame/last step(导入的job名称为之前做成型分析的那个job的名称) 4.删除原来所有的后续分析步,并新建一个static,general的分析步 5.创建一个新的作业提交分析,并观察回弹 大致就是这样吧,希望对你有用! 回弹分析,从explicit导入standard计算。先copy explicit中模型进入standard模块,然后做一下改进,删除各个part、set和surface等,只留下需要回弹分析的变形体。删除分析步,删除接触和属性。然后在step中建立一个static分析步骤。设置计算为非线性。然后定义居于前面成形结果的回弹分析,在Model Tree中打开Predefined Fields,选择Initia 作为分析步,Other最为类别,选择Initial State,然后在视窗中选择需要分析的回弹体,然后点击done,然后Edit Predefined Field,选择你成形分析的job名字。然后一致ok下去,对称的边界哦条件还要施加。 你可以在amplitude中设置,比如说你分析步设置时间为6s,然后在amplitude中设置0,0;4,1(也就是在4秒时冲头应景达到了要求的位移,也就是液晶冲完,那么剩下的2秒就是停留的时间了),然后在另外设置一个分析步把冲头往回移就可以了 小弟这些天正好在做冲压回弹,刚做成功,从simwe论坛上学了很多东西。 在此讲讲小弟个人经验,回报论坛: 1.在原模型中设置restart。 2.将原model,copy另取名字 3.删除不需要的instance(以回弹分析来讲只要留下欲做回弹的instance即可) 4.重设分析步,一般改用静态隐式。(小弟把之前的分析步都删了,新建了分析步) 5.在load 模组中除去无用的边界条件,并添一个固定点或固定线。 6.在predefined field中建立initial state,选择欲做回弹的instace,job name选择原分析之odb档名(不用再加.odb),step及frame一般是选择Last. 7.再执行分析即可. 注:若想观察的是回弹量,可在initial state中勾选update reference configuration即可. 另外,多做几次,不成功的原因有时不是步骤有问题,而是自己忽略了某个小地

回弹计算方法

回弹强度计算方法 1.回弹法测构件强度,一个测区16个点,舍去三个最高点,三个最低点,算出10个点的 平均值,然后根据碳化深度查表得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如果是全面回弹,每个构件布10个或10个以上测区,采用方差法计算评定;否则按最小值法评定。34,38,40的 数据,碳化如果在1.5左右,勉强达到C30。 3+补充问题:这个透明液体是按1%配比自配的酚酞酒精溶液。酚酞溶液测碳化深度利用的原理就是酸碱反应,酚酞作指示剂(遇碱变红,遇酸无色),二氧化碳扩散到的地方,酚酞溶液滴上去呈无色,未扩散到的地方呈红色(有碱存在)。 修改五回弹仪测定混凝土强度计算《规程JGJ/T23-2001》 根据2001年颁布的《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J/T23-2001(J115-2001)代替1992年颁布的《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92,有如下主要修改。 P119页“统一换算表”内容有部分改动(下表中的灰色部分)回弹均测区混凝土平均抗压强度换算值f(Mpa) 平均碳化深度值d平均(mm) 值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 20 10.3 10.1 … 21 11.4 11.2 10.8 10.5 10.0 22 12.5 12.2 11.9 11.5 11.0 10.6 10.2 …

23 13.7 13.4 13.0 12.6 12.1 11.6 11.2 10.8 10.5 10.1 24 14.9 14.6 14.2 13.7 13.1 12.7 12.2 11.8 11.5 11.0 10.7 10.4 10.1 25 16.2 15.9 15.4 14.9 14.3 13.8 13.3 12.8 12.5 12.0 11.7 11.3 10.9 26 17.5 17.2 16.6 16.1 15.4 14.9 14.4 13.8 13.5 13.0 12.6 12.2 11.6 27 18.9 18.5 18.0 17.4 16.6 16.1 15.5 14.8 14.6 14.0 13.6 13.1 12.4 28 20.3 19.7 19.2 18.4 17.6 17.0 16.5 15.8 15.4 14.8 14.4 13.9 13.2 29 21.8 21.1 20.5 19.6 18.7 18.1 17.5 16.8 16.4 15.8 15.4 14.6 13.9 30 23.3 22.6 21.9 21.0 20.0 19.3 18.6 17.9 17.4 16.8 16.4 15.4 14.7 31 24.9 24.2 23.4 22.4 21.4 20.7 19.9 19.2 18.4 17.9 17.4 16.4 15.5 32 26.5 25.7 24.9 23.9 22.8 22.0 21.2 20.4 19.6 19.1 18.4 17.5 16.4 33 28.2 27.4 26.5 25.4 24.3 23.4 22.6 21.7 20.9

混凝土回弹强度计算范例

混凝土回弹强度计算范例 简况:回弹楼板混凝土强度,设计强度C25, 测区回弹值为32.4MPa,测得平均碳化值为1.5㎜。方法:回弹由室内垂直向上回弹。 计算如下: 测区平均值:32.4 MPa(一个测区) 角度修正值(90度):查表为-4.8,插入计算为-4.7 角度修正后:32.4-4.7=27.7 浇筑面修正值:查表为-2.3,插入计算为-2.2 浇筑面修正后:27.7—2.2=25.5 根据碳化值1.5㎜和浇筑修正值25.4查表,插入计算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为17.2 MPa。 角度修正值插入计算方法:查表32对应值为-4.8,插入计算32/x=32.4/-4.8 x=-4.7(精确到0.1) 浇筑修正值插入计算方法:查表27对应值为-2.3,插入计算27/x=27.7/-2.3 x=2.2(精确到0.1) 以上两项为反插法计算,即回弹值小修正值大,回弹值大则修正值小。 根据碳化值1.5㎜和浇筑面修正值25.4查表为17.1,插入计算 25.4/17.1=25.5/x x=17.2 (精确到0.1),该项为正插入法计算,即在同一碳化值范围内回弹值越高测区混凝土换算值越大,该项为正值。

混凝土强度的推定 1. 平均值的计算:(以10个测区为例)经修正后的混凝土 换算值为 22 19.5 27.6 31.5 24 30.4 26 30 25.7 28.1 。 平均值=(22+19.5+27.6+31.5+24+30.4+26+30+25.7+28.1)÷10=26.5 (精确到0.1) 标准差的计算:10个测区换算值平方之和减去10倍平均值的平方除以10-1后再开方。(精确到0.01) {(222+19.52+27.62+31.52+242+30.42+262+302+25.72+28.12)-10(26.5)2}÷(10-1)=(7144.52-7022.5)÷9=13.58 13.58开方=3.69 混凝土强度的推定值为:26.5-1.645×3.69=20.4MPa 混凝土强度的推定值应按下列方法确定: 1. 推定值=构件中最小的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2. 当该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强度值中出现小于10.0MPa 时,推定值﹤10.0MP a; 3. 当该结构或构件的测区数不少于10个或按批量检测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推定值=平均值-1.645×标准差

回弹计算公式

回弹计算公式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强 度计算 回弹值计算 从每一个测区所得的16 个回弹值中,剔除3 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后,将余下的10 个回弹值按下列公式计算平均值: 式中,R m 为测区平均回弹值,精确至;R i 为第i 个测点的回弹值。 回弹值修正 ① 对于回弹仪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时,回弹值按下式校正。 R m =R m α+R aα 式中,R m α 为非水平方向检测时测区的平均回弹值,精确至;R aα 为非水平 方向检测时测区的平均回弹值的修正值,按表2 取值。 ② 将回弹仪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表面时得的回弹值,或相当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面时的回弹值,按下式修正: R m =R m t +R a t , R m =R m b +R a b . 式中,R m t ,R m b 为水平方向( 或相当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表面、底 面,测区的平均回弹值,精确至;R a t ,R a b 为混凝土浇筑表面、底面回弹值的修 正值,按表3 取值。 碳化深度计算 对于抽检碳化深度的计算,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以平均值作为测区碳化深度。 测强曲线应用 对于没有可以利用的地区和专用混凝土回弹测强曲线,测区混凝土强度的求取,可以按规范附录中所提供的“ 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表”换算。

异常数据分析 混凝土强度不是定值,它服从正态分布。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属于多次测量的试验,可能会遇到个别误差不合理的可疑数据,应予以剔除。根据统计理论,绝对值越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越小,当划定了超越概率或保证率时,其数据合理范围也相应确定。因此,可以选择一个“ 判定值”去和测量数据比较,超出判定值者则认为包含过失误差而应剔除。 强度推定 按批量检测,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由下式计算: 式中,R m ,m ine 为该批构件中最小的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 M Pa),精确至 M Pa。 该批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取上述公式中( R m 或R 2 )较大值。 对于按批量检测的构件,当该批构件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则该批构件应该全部按单个构件进行检测:① 当该批构件混凝土强度平均值小于25 M Pa 时,S 大于 M Pa。② 当该批构件混凝土强度平均值不小于25 M Pa时,S 大于 M Pa。 当按单个构件计算时以最小值为该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 R=R m ,m ine

结构回弹方法及计算流程

结构回弹方法及计算流程,终于讲清楚!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基本原理:混凝土表面硬度与混凝土极限强度存在一定关系,回弹仪的弹击重锤被一定弹力打击在混凝土表面上,其回弹高度和混凝土表面硬度存在一定关系。这样可以利用回弹仪测试混凝土表面硬度,并结合混凝土碳化深度从而间接测定混凝土强度。 然而,这种检测方式得到的结果精度较低。不适用于表面和内容有明显质量差异的构件,结果受混凝土自身原材料、施工工艺、养护条件等众多因素影响较大。 但不可否认的是,回弹法用于检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已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践证明,采用回弹法推定的混凝土抗压强值,对于处理工程质量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回弹检测方法 一、回弹仪检定 回弹仪检定周期为半年,当回弹仪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按行业标准《回弹仪》JJG817进行检定: 1、新回弹仪启用前; 2、超过检定有效期限; 3、数字式回弹仪数字显示的回弹值与指针直读示值相差大于1; 4、经保养后,钢砧率定值不合格; 5、遭受严重撞击或其他损害。 注意还有保养要求,具体详规范! 回弹仪率定试验

二、抽检构件数量 按批进行检测的构件,抽检数量不宜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构件数量不宜少于10件。当检验批构件数量大于30个时,抽样构件数量可适当调整,但不得少于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最少抽样数量 三、测区布置要求 1、对于一般构件,测区数不宜少于10个。

可适当减少测区数,但不得少于5个的情况: 受检构件数量大于30个且不需提供单个构件推定强度;受剪构件某一方向尺寸小 于4.5m 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 0.3m 的构件; 2、相邻两测区的间距不应大于2m,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 于0.5m ,且不宜小于0.2m; 3、测区应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的混凝土浇筑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也可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的混凝土浇筑表面或底面; 4、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当不能布置在对称的可测面上时,也可 布置在同一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重要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 5、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平方米; 6、测区表面应为混凝土原浆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 层以及蜂窝、麻面; 7、对弹击时产生颤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进行固定; 8、测区应标有清晰的编号,并宜在记录纸上绘制测区布置示意图和描述外观质量 情况。 四、回弹值及碳化深度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