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中水回用

合集下载

建筑小区中水回用技术组合的选择与应用

建筑小区中水回用技术组合的选择与应用

建筑小区中水回用技术组合的选择与应用为了保护环境和节约水资源,建筑小区中采用水回用技术可以很好地实现水的多次利用。

在选择和应用水回用技术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技术成本、运营管理、用水质量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建筑小区中水回用技术组合的选择与应用。

首先,建筑小区中采用的水回用技术可以分为灰水回用和黑水回用两种。

灰水回用主要是指将浴室、厨房等排放的除厕所外的废水进行处理后回用于浇花、冲洗马路等非非饮用水用途。

黑水回用则涉及到将卫生间中的人体排泄物进行处理后用于冲厕所或者用于经过处理的饮用水供应系统中。

在灰水回用技术方面,常用的技术包括物理过滤、生物和化学过程等。

其中,物理过滤和沉降技术主要包括格栅、沉淀池等设备,能够有效地分离掉浸泡物质,去除表层杂质。

生物处理技术包括生物选择、膜生物反应器等,能够去除水中的微生物、蛋白质和营养物质;化学处理主要包括臭氧氧化和紫外线消毒等技术,能够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杀灭细菌。

在应用灰水回用技术时,需要考虑水质允许的范围以及管网的设计要求。

在黑水回用技术方面,常用的技术包括厌氧消化和厌氧-好氧处理等。

厌氧消化主要利用生物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理,可以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沼气和污泥;厌氧-好氧处理则是将污水进行厌氧处理,再进入好氧处理系统,能够有效地去除氮、磷等有害物质。

在应用黑水回用技术时,需要考虑技术成本、设备性能、运营管理等因素。

综上所述,在建筑小区中选择和应用水回用技术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用水质量、水质允许范围、管网设计的要求、技术成本等。

建筑小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水回用技术组合,例如将灰水回用技术和黑水回用技术相结合,形成更加完善的水回用系统。

通过科学的水回用管理,不仅可以实现节约水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还可以提高建筑小区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住宅小区中水利用与发展

住宅小区中水利用与发展

住宅小区中水利用与发展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同时,城镇化得到快速推进,导致大量的人口在城市聚集,居民对居住环境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新型居住区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与此同时,为了提升城市污水的使用效率,实现污水资源化和对水资源的节约利用,从而缓解供需压力。

本文从住宅中水处理回用系统建设的必要性,中水处理工艺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住宅小区;中水回用;处理利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发生很大的改变,比如,人们的生活用水需求越来越高,因此,为避免对水环境产生的污染,对城市的排水系统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由于我国人均可用水量较少和环境质量较差等因素的影响,限制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为贯彻落实国家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方针,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提高水的使用效率,推动居民小区中水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对城镇居民生活中不断产生的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利用,能有效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情况。

一、住宅小区中水回用概述中水是指对废水进行处理,使之符合其利用方式所需的不能直接与人体接触使用的水。

中水系统是居民生活用水系统的一种功能性辅助设备,它包括原水系统、处理系统和给水系统,它是指将原水收集、贮存、处理后,再送到各个中水取水站。

近年来,采用半完全分流的建筑中水系统在我国被广泛使用。

居民生活污水由于自身具有水量充裕且受季节影响波动较小、污染物种类较少、水质处理难度小等特点,使其成为易被人们接受且安全使用的中水水源。

水质处理达标后,可作为非饮用水使用于小区的绿化浇洒,景观水景,园区道路浇洒等方面。

在中水的使用过程中需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设置警示标志,避免人们对再生回用水的误接、误饮、误用。

并设置防渗防漏措施,防止其与生活饮用水管道连通,污染生活饮用水,切实保证小区居民的用水安全。

城市居民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排放废水,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排泄、处理和利用,这就对现代化的城市提出了一系列的污水收集、运输、处理等任务。

小区雨水资源化与中水回用技术探讨

小区雨水资源化与中水回用技术探讨

小区雨水资源化与中水回用技术探讨摘要:小区中雨水资源化利用与中水回用,是当前时期水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此,本文对小区与水资源利用与中水回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旨在推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更好的节约水资源。

关键词:小区;雨水资源化;中水回用我国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并不均衡,虽然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较大,但是人均水资源量却很少。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水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为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缓解城市中的水资源匮乏,应当合理利用雨水资源,提高雨水资源利用率,从而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推动城市的长远发展。

一、小区雨水资源化的相关内容(一)小区雨水资源化的内涵雨水资源化,就是在确保安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收集小区内(包括公建小区与住宅小区)雨水进行利用的行为。

要实现小区雨水资源化,首先要确保安全性,即雨水收集需建立在小区不发生内涝积水的前提下。

做好回收、排放工作,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效果。

其次是采取有效措施来净化雨水,保证回收水质。

应当根据的实际情况,以及其下垫面的状况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雨水径流污染,保证居民的用水安全。

最后是收集的水量尽量满足小区的杂用水需求,比如绿化,浇洒道路等,从而实现减少水费支出的经济效益。

雨水资源利用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其涉及到多方面内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实施综合性管理,协调各个领域和学科,以贯彻落实雨水资源利用相关工作,提高小区雨水资源利用率。

(二)国内外城市小区雨水利用现状目前,国外的雨水利用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体系。

以德国为例:第一,充分发挥屋面雨水集蓄系统的作用,将所收集到的雨水,用于家庭、企业等非饮用水使用方面。

第二,设计了生态小区雨水系统,使雨水流入到人工湿地、雨水池中作为景观用水。

第三,与此同时,在雨水口等节点设置截污挂篮,阻隔污染物,以免雨水受到污染,初期雨水弃流后,然后在适当地方设置雨水收集池,回用雨水于道路浇洒与绿化浇洒。

城市住宅小区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方法

城市住宅小区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方法

城市住宅小区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方法城市住宅小区中水回用是指将生活污水、洗车、灌溉等产生的废水处理后再利用。

它的优点是可以减少水资源的使用量,降低排污量,缓解城市水资源的压力,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废水处理不充分。

由于住宅小区废水的性质比较复杂,且处理技术难度大,因此废水处理的质量不易得到保证,对水的回用带来了一定隐患。

其次是回用水的传导管道存在隐患。

在小区中组建管道网络是为了方便将废水送至处理站,但是由于建筑物的变形以及地下管道维修的缺失,容易导致管道泄漏和管网塌陷等情况的出现,为回用水的安全和可靠使用带来了很大困扰。

此外,由于回用水的品质低,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

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可以采用生物膜反应器等先进技术,提高处理效率和质量,保证回用水的品质。

2.加强管道维修和管理。

设置定期检查管道的计划,加强管道维修和保养,定期维护,修复破损管道,确保回用水管道的畅通和安全。

3.严格管控回用水的质量。

通过加强管理和监测,确保回用水符合相关规定,做到二次污染的最大限度控制,避免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

4.加强宣传和推广。

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和协调,加强回用水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市民对回用水的认识和应用意识,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

综上所述,城市住宅小区中水回用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在加强技术创新、管道维护和管理、严格管控质量、宣传普及等多个方面的配合下,我们可以尽量减少污水排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减少水资源浪费的同时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城市住宅小区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方法

城市住宅小区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方法

城市住宅小区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方法城市住宅小区中水回用是指对生活废水进行处理后再利用,以节约水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

在实际应用中,中水回用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应对方法。

城市住宅小区中水回用可能存在的问题是水质问题。

生活废水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和细菌病毒,如果不经过有效处理,再利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废水处理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确保回用水的水质符合相关标准,比如采用生物处理、深度过滤等技术来提高中水回用水质。

中水回用的设施和设备可能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运维成本,特别是在住宅小区规模较大的情况下。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采用适当的中水处理技术来降低设备和维护成本,比如选择能耗低、使用寿命长的设备,或者采用集中式处理设施减少重复性建设和运营成本。

城市住宅小区中水回用在操作和管理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管理难度大,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和管理机制,确保各个环节的正常运行和水质安全。

其次是需要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中水回用的认知和接受度,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

建立回用水的使用规范和安全标准,加强对回用水的监管和检测,确保水质安全。

中水回用的推广和普及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

一方面,由于中水回用在我国的起步阶段,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还需要进一步研发和改进。

部分居民对中水回用持观望态度,担心水质不安全和使用不便。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大对中水回用技术的推广和培训,提高相关专业人员的技术能力,同时加强政府宣传和政策支持,鼓励居民和开发商参与中水回用项目,逐步改善中水回用的普及率和使用效果。

城市住宅小区中水回用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继续推进中水回用,因为中水回用具有重要的节水和环保意义。

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加大政策和宣传支持,加强居民参与和管理监管,相信中水回用将逐渐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中水回用系统在某住宅小区中的方案设计

中水回用系统在某住宅小区中的方案设计

中水回用系统在某住宅小区中的方案设计中水是指各种排水经过物理处理、物理化学处理或生物处理,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这种水质的指标是低于城市给水饮用水水质标准,但又高于污水排放标准的水质。

是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可用于冲洗便器、冲洗汽车、建设施工、工业生产、绿化和浇洒道路等。

从20世纪60年代初国外就开始了研究利用中水,近二十年来,中水开发与回用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在大量的使用中水;以色列是中水回用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占污水处理总量的46%出水直接回用于灌溉,其余%和约20%分别回灌于地下或排入河道。

我国是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北京建成了第一个中水试点工程。

之后就开始了中水回用的研究报道,相关的标准及法规也陆续出台。

本文通过对本地区某住宅小区中水回用系统方案的比较探讨,阐述中水回用系统对城市长久发展及在环保节能方面的积极意义。

中水系统简介小区中水系统是指在新、改、扩建的居住小区等集中建筑区内建立的中水系统,因供水范围较大,生活用水量和环境用水量都很大,设置中水回用系统易于形成规模效应,实现污废水资源化和小区生态环境的建设。

小区中水系统框图见图1所示。

建筑中水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给水工程技术、排水工程技术、水处理工程技术及建筑环境技术的有机结合,运用上述技术实现建筑群的使用功能、节水功能及建筑环境功能的统一。

中水系统既不是污水处理厂的小型化,也不是给水排水工程和水处理设备的简单拼接。

好的中水系统不仅可以为环境及建筑本身带来好的规模效益,而且从长久发展来说具有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水系统的组成、水质和水源小区中水系统是由中水原水收集系统、处理系统和中水供水系统三部分组成。

中水原水收集系统是指收集、输送中水原水到中水处理设施的管道系统和一些附属构筑物;中水的处理系统是由前处理、主要处理和后处理三部分组成。

前处理除了截留大的漂浮物、悬浮物和杂物外,主要是调节水量和水质,即设置调节池;主要处理是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等;后处理是对中水供水水质要求很高时进行的深度处理。

城市住宅小区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方法

城市住宅小区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方法

城市住宅小区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住宅小区的建设也日益增多。

为了保证住宅小区的供水质量,水的回用成为解决城市用水紧张和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城市住宅小区中的水回用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法。

1、水质安全问题城市住宅小区的污水回用需要治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比如有机物、重金属、细菌等。

同时,由于回用水本身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容易成为微生物的繁殖场所,若处理不当,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技术难题由于技术和设备的限制,城市住宅小区中的水回用仍存在着一些技术难题。

如何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如何选择合适的水回用技术等,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3、管理问题城市住宅小区水回用的管理也亟需加强。

一些住宅小区并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或人员,对于水回用的管理也不够细致。

如果管理不当,可能会导致水质问题,进而影响居民的健康。

1、严格水质监测水质监测是保证城市住宅小区中水回用的安全性关键措施。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水质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保证居民的用水安全。

2、适配合适的水回用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水资源的紧张情况,水回用技术也不断得到了升级和创新。

因此选择适合的回用技术成为解决城市住宅小区水回用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针对污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问题,可以采用生物降解技术、高效滤池技术等方法进行治理。

为了保证水回用的安全性和管理的有效性,需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或人员,加强对水回用过程的监管。

此外,还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遇有问题及时解决。

总之,城市住宅小区中水回用是一项既有挑战,又有前景的工作。

为了保证城市用水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加强科研力量,升级水回用技术,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城市住宅小区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方法

城市住宅小区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方法

城市住宅小区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的用水量不断上升。

而城市住宅小区中的水回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水回用是指将一次使用后的水再经过处理,再次利用,以达到节约用水资源的目的。

目前城市住宅小区中水回用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城市住宅小区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1. 设施不完备:许多城市住宅小区中的水回用设施并不完备,导致再利用水资源的能力受限。

一些小区没有专门的水回用设备,也没有相关的管网和设施,导致再利用水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实施。

2. 水质问题:由于再利用水资源的处理设施和技术有限,一些再利用水资源的水质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可能含有一些化学物质或微生物,这对再利用水资源的安全性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3. 可持续性问题:目前的水回用系统往往难以达到可持续性的要求,一些设施和管网需要不断维护和更新,而这对于一些小区来说可能并不现实。

1. 加大投入: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加大对城市住宅小区水回用设施的投入,例如建设专门的水回用设备和管网,提高设施的完备性。

2. 提高管理水平: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提高对水回用设施的管理水平,加强设施的运行和维护工作,确保再利用水资源的质量和安全。

3. 推动技术创新: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推动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对水回用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再利用水资源处理技术的水平,从而解决水质和可持续性问题。

4. 增加宣传和教育: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提高居民对水回用意识,增强居民对再利用水资源的支持和参与。

城市住宅小区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是有一定挑战的,但只要政府、相关部门和居民共同努力,相信这些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城市住宅小区中的水回用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应用,真正发挥其节约用水资源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原水→格栅→生物接触氧化→沉淀→过滤→消毒 →中水;
(7) 原水→格栅→调节池→曝气生物滤池→消毒→中 水。
中水处理工艺一般分为3种类型:物理处理法、物理化学 法、生物处理法。下面对这三种工艺做简单的介绍。 3.1 物理处理法
膜滤法,适用于水质变化大的情况。膜滤法是通过在外 部压力的作用下,水源水以一定的流速沿着滤膜表面流动, 溶液中溶剂和低分子量物质、无机离子等这些粒子外径小于 膜孔的则通过滤膜,并作为滤液而排出;而溶液中高分子物 质、胶体微粒及微生物等外径大于膜孔的粒子则被拦截在滤 膜的表面,溶液被浓缩并以浓缩形式排出。从而实现有效的 分离。采用这种流程的特点是:装置紧凑,容易操作,以及 受负荷变动的影响小。 3.2 物理化学法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 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 1/4,位列世界第 121 位,因此我国是 个水资源相当紧缺的国家。水环境的污染及水资源的匮乏, 已制约了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污 水处理并开发为第二水源,既是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又是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住宅小区中水回用,其目的在于按 照不同用途提供不同的水质,改变目前“多种用途,一种水 质”的局面。这将缓解目前供水矛盾,同时也可使污水排放 量和污染物的负荷量大大降低,对于水资源短缺的大中城市 来说,中水回用具有特殊的意义。中水回用系统按照其服务 的范围,可分为三类:1)建筑中水系统;2)区域中水系统;3) 城市中水系统。本文中着重分析城市住宅小区内中水回用系 统的水源及工艺。
何谓中水?“中水”的概念源于日本,主要指生活和部 分工业用水的排水收集起来经一定工艺处理后,其回水的用 途主要是用于一些对水质要求相对来说不是很高如:农业灌 溉、市政园林绿化、车辆冲洗、建筑内部冲厕、景观用水及 工业冷却水等方面,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由于经处理 过的回水的水质介于上水(自来水)和下水(污水)之间,故称为 中水。
浅析住宅小区中水回用
胡文进
兖矿集团东华建设有限公司三十七处
摘 要:讲述了目前国内的水资源的匮乏,通过对住宅小区生活污水的分类,探索出中水回用作为一种新的节 水方式应用于住宅小区的新途径,同时介绍对小区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指出中水回用系统的优缺点。
关键词:中水回用;生活小区中水水源;中水处理工艺
1 住宅小区中水的水源及特点
住宅小区中水回用系统的水源主要是来自于小区内部的 排水。水源选用的主要原则是:优先考虑水量充裕稳定、污 染物浓度低、处理难度小、安全且居民易接受的中水水源。 按其水质可划分为下列几种: 1.1 优质杂排水
一般将住宅小区中冷凝冷却水、洗浴排水、盥洗排水等 水质相对比较干净、污染较轻的水称为优质杂排水。水源的 特点是是水质好、处理要求简单、中水处理设施造价低、处 理后水质的可靠性较高是中水水源的首选。 1.2 杂排水
高,处理费用也高。所以在设计时应尽量不采用其作为中水 水源。
就以上住宅小区内各水源的特点来看,若考虑住宅小 区中水处理费用和处理的难易程度,选取中水水源的优先顺 序一般为:空调循环冷却水、沐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 水、厨房排水、冲厕排水。
2 住宅小区中水回用系统的设计原则
1)不同住宅小区对出水的要求均不一样,但总体来说, 中水回用系统的生物处理程度应根据我国 GB 3838—88 地面 环境质量标准和 GB 8978-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有关规定和 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来确定,从而确保出水水质。
(1) 原水→格栅→调节池→混凝沉淀→过滤→活性炭 →消毒→中水;
(2) 原水→格栅→调节池→过滤→生物→消毒→中 水;
(3) 原水→格栅→调节池→混凝气浮→过滤→消毒→ 中水;
(4) 原水→格栅→调节池→过滤→臭氧→消毒→出 水;
(5) 原水→格栅→调节池→絮凝沉淀过滤→精密过滤 →膜分离→消毒→中水;
核心工艺的选择必须考虑面对特定的目标对象,因此 其处理工艺必须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功能、且易于操作维 护、处理稳定、产泥少和节能等特点。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一 般都是以好氧生物处理方法作为核心工艺,好氧生物处理方 法分为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两大类。传统的方法有接触氧 化法、CASS、SBR 及氧化沟等活性污泥法工艺。随着中水技 术的应用与发展,又开发多种回用新技术,如膜分离(MF、 UF、NF、OF)技术、膜生物反应器、曝气生物滤池、土壤生 物系统、土壤毛吸处理利用系统(人工土地系统)。这些新技术 在国外都已经得到了成功的应用,这为我国中水工程应用技 术的推广奠定了基础和依据。
住宅小区中除冲厕排水以外的生活排水统称为杂排水, 包括优质杂排水、洗衣废水和厨房废水。此类水源的有机物 含量较多、浊度高、油脂含量相对也多,其污染程度中等。 在用作冲洗厕所用水时,多以杂排水为原水。 1.3 生活污水
住宅小区内的所有生活排水的总称为生活污水,包括了 杂排水与冲厕排水 (一般为化粪池出水)。其污染程度最重, 由于其污水浓度较高、杂物多,处理设备复杂,管理要求
6) 应选用成熟的、先进的、并且高效节能、简便易行的 污水处理工艺,力求达到管理方便,运行稳定,确保处理效 果,节约投资和日常运行费用等要求。
7)处理构筑物对水力负荷和有机物负荷的适用范围较 大,使系统有较好的经受冲击负荷的能力。
8)小区内的人口是逐渐增加的,因此小区污水处理厂应 留有发展余地。
3 住宅小区中水处理工艺
283
经上述生物处理加上过滤和消毒工艺后的出水将作为中 水在清水池中储存,后由泵通过回用水输配水管线分别送至 各用水点,各用水点水量分配应科学合理,尽量避免过量浪 费或供水不足的现象。
以上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分别由相应的处理设备组成, 此外小区污水不同于城市污水,属于生活污水范畴。其水量 较小,但水质水量变化较大。中水回用系统在国内已经有过 工程实践的工艺流程主要有:
2)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和建设必须与小区的整体规划和 建筑特点相结合,即外观设计上要与小区建筑环境相协调, 以求美观。
3)在污水处理工艺上应本着简单实用,以方便管理为原 则。
4) 尽量选用定型成套的综合处理设备。这样可以做到简 化设计,布置紧凑、节省占地、使用可靠、减少投资。
5) 在设置地点的选择上要考虑嗅味、噪声等对周围环境 的影响。故一般中水处理站多设在地下室、处于成独立的建 筑物或采用地埋式处理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