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与文言文《守株待兔》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课前预习1.朗读①朗读课文共( )句话,我读了( )遍,能做到(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

②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2.概括本文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写的是一只兔子偶然撞死在田边的_____,一个农夫捡到了,从此就放下锄头整天_____,希望再有兔子撞死,可是他__________,田地也荒芜了。

3.生字词①读词语,不会读的在旁边做上标记。

守株待兔兔走触株折颈而死②认生字,在上面注上拼音。

宋耕释冀4.理解①借助注释,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2)因释其未而守株,冀复得兔。

②根据句子的意思,试着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因释其来而守株。

③这个故事的结果是怎样的?把相关的句子写下来。

5.搜集另一则寓言,把故事讲给同学听。

课文知识点我会写守(shǒu)把守守候守望守卫株(zhū)株守植株株距一株待(dài)期待接待等待担待(dāi)待会儿宋(sòng)仿宋南宋北宋宋瓷耕(gēng)耕种耕地耕耘触(chù)接触感触触犯触角颈(jǐng)头颈瓶颈颈椎释(shì)解释诠释阐释释放其(qí)其中与其其实尤其多音字:为wéi(为人)wèi(为什么)字义:①株:露在地面上的树的根和茎。

②走:跑。

③折:折断。

④因:于是。

⑤释:放下。

⑥来: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⑦冀:希望。

③复:再,又。

⑨身:自己。

了解作者:韩非(约前280一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出身韩国贵族。

师从荀子。

《韩非子》集先秦法家学说大成的代表作。

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

《五蠹》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全文近四千七百字,是先秦说理文进一步发展的代表作。

作者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在对比中指出古今社会的巨大差异,论据充分,词锋锐利,推理切中要害。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优质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优质课件

5
守株待兔
学完了故事,你知道“守株 待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吗?
5
守株待兔
我知道,告诉我们不要 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看 成是不断发生的事情,要勤 劳务实,不能心存侥幸。
5
守株待兔
说一说:种田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做事急于求成,对意外心存侥幸。
5
守株待兔
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和守株待兔的农
夫类似的人呢?
结果肯定是兔子没有得到,田地又荒芜。他 这种寄希望于侥幸,想不劳而获的思想愚蠢 可笑。同时,他把偶然发生的事情当成获取 成功的经验,不知变通,因循守旧,这种行 为也是愚蠢可笑的。
读读“阅读链接”,和同学交流:故事中的 坐车人错在哪里? 参考答案:第一,行动开始时,他没有 根据自己的目标选择正确的方向,目标与方 向完全相反,这样无论他怎样努力,只会离 目标越来越远。第二,他不听别人的劝告, 不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一意孤行,最终离 目标越来越远。
课堂演练
一、比一比,再组词。 株(
柱(
一株
柱子


宋(
宋国

宁(
宁可

5
守株待兔
二、填一填。 木 + 朱 = 株 期
— 月
=


+

=


+

=

5
守株待兔
三、你觉得课文中的农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示例:他为了一次偶尔撞树而死的 兔子而不去管理田地,是个不想靠劳动 生活的人。
字词听写
5
守株待兔
第二课时
守株待兔
课堂演练
一、根据字的意思连线。
走 因 释

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文言文的笔记

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文言文的笔记

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文言文的笔记
《守株待兔》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之一,经常用来告诉人们不要抱着等待运气的态度,而应该主动努力。

以下是一个关于《守株待兔》的文言文笔记,适合三年级水平:
守株待兔
古时候,有一位农夫,他在田地里劳作,每天都辛勤耕种。

有一天,他在树旁发现了一个坚硬的树根。

于是,他决定守在这棵树旁等待。

他想,或许有兔子会撞到这根树根上,然后就会被自己抓住。

于是,他守株待兔,每天都在同一个地方等待。

日复一日,他守在那里,但却始终没有等到兔子。

原来,兔子并不会轻易撞到那坚硬的树根上。

农夫因为过于守株待兔,错过了很多机会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寓意与教训:
不要过于依赖运气: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只依赖运气,而应该通过努力和主动去争取自己的机会。

珍惜时光:农夫守株待兔,浪费了很多时间。

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积极行动,不要错失机会。

勤劳是成功的基石:故事中的农夫是勤劳的,但他错过了更大的机会。

我们要明白,勤劳是成功的基石,但也需要明智的选择和行动。

这个故事通过描述农夫的经历,告诫人们要有正确的心态,不要抱着侥幸心理,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更好的未来。

部编版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课文原文及赏析
《守株待兔》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
在宋国有一个农夫。

他的田地中有一棵大树桩,一天,一只兔子奔跑时撞到了树桩,脖子折断而死。

于是农夫放下手中的农具,守在树桩旁边,希望再次能捕到兔子。

然而,他再也没有捕到兔子,反而因此被宋国人嘲笑。

赏析:
《守株待兔》是《韩非子·五蠹》中的一则寓言故事,通过简单的故事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首先,这个故事批评了那种企图不劳而获、依赖偶然机遇的生活态度。

农夫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捡到了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便放弃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耕田,一心只想等待同样的好运再次降临。

这种行为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也是对劳动价值的忽视。

其次,故事也警示人们不能盲目迷信和依赖偶然的成功。

农夫把一次偶然的事件当作常态,以为只要守在树桩旁就能不断得到兔子,这种思维方式显然是错误的。

在生活中,我们不能期待每次都能侥幸成功,而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去创造和把握机会。

最后,这个故事也强调了勤劳和务实的重要性。

农夫因为贪图一时的轻松和利益,放弃了耕田这一根本的生存之道,最终导致了自己的贫困和被嘲笑。

这告诉我们,只有脚踏实地、勤劳努力,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尊重。

总的来说,《守株待兔》是一则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它以生动的形象和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人生道理,对于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守株待兔》PPT优秀教学电子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守株待兔》PPT优秀教学电子课件
《守株待兔》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
课文内容
古代有个农夫。有一天,他正在田里干活。忽然,一只 兔子跑过来。兔子见了人,慌忙逃走,一不小心撞到地 边的一个树桩上,把脖子撞断了。 农夫放下锄头,走过去捡起死兔子。他想,这可是白 捡来的便宜,不费一点儿力就能吃上美味的兔肉
课文内容
他越想越高兴,一路唱着歌,提着死 兔回家了。
释 注释 译 翻译
其 其他 棋 下棋
整体感知
经过
同学们朗读这篇文言文,边思考:
你能用文中的话,来说说这则故事的起因、经
过和结果吗?
起因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
/而死。因/释(
结果
课文解读
①者:在这里相当于“……的人”。
宋人有耕者①。田中有株②。 兔走③触株,折颈而死。
②株:树桩。 ③走:跑。
第二天,他又来到田里。他想,说不 定还会有兔子撞到树桩上,要是再得到一只就 好了。他干脆不干活了,整天守在旁边,等着 兔子来撞树桩。
课文内容
从此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日子一 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 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学习目标
思考:那个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
答:兔子撞树桩而死,只是偶然才发生的事情, 那个农夫却心存侥幸,一心想着不劳而获,结果 一无所获,所以他被宋国人笑话。
《守株待兔》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 么道理? ①不要心存侥幸,妄想不劳而获;
②不能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结构梳理
偶然事件 当成必然
①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
积累卡片
守株待兔
成语解释:
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 到意外的收获。也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终究不可靠。

小学语文(部编版)课内必考文言文汇总

小学语文(部编版)课内必考文言文汇总

小学语文课内必考文言文【三年级上册I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奔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E参考译文】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

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来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参考译文】宋国有个种地的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他便放节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四年级上册1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里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注释:①本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王戒,普朝人,”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慧。

②[尝]曾经。

③[竞走]争着跑过去。

④[唯]只有。

⑤[信然]的确如此。

E参考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嬉戏玩耍。

他们看见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

许多孩子都争相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四年级下册I文盲文二则囊萤夜读JI!.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注释:①本文选自《晋书.车脂l传》。

囊,用口袋装。

萤,萤火虫。

②[恭勤]肃敬勤勉。

③[通]通晓,明白。

④[练囊]臼包薄绢做的口袋。

【参考译文】晋朝人车后L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渊博,学问精通。

他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

夏天的夜晚,车后L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看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铁件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读懂语言故事的内容,理解寓意,会用自己的话说说寓言故事包含的道理。

3、能够对文中的种田人、野兔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4、对故事的结果展开发散思维训练。

5、能够对别人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并体会寓意。

教学难点: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感受。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圆卡片、人物(种田人、野兔、树桩)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上节课我们刚刚学了一篇寓言故事《掩耳盗铃》,这个故事教育我们不要做坏事,不要做自己欺骗自己的事。

今天我们还有一篇名为《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大家想知道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吗(利用巧妙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同时这又是的重点)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

(教师板书课题)读故事:二、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课件展示课文情景剧及文字)(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清生字的读音。

(2)欣赏课文的画面展示,并初步体会文中人物的做法有何不妥。

2、自读课文:课文内容多么生动有趣呀,同学们想亲自读读课文吗(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要求:(1)读准字音,认准字形,理解字义,把生字圈出来。

(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3)在课文中找一找守株待兔中株待的意思和题目的意思。

3、检查自学情况:(1)课文中八个生字宝宝已被老师请了出来,小朋友们想不想和它们交朋友那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你的新朋友好吗请同学们合上书。

(教师出示制作好的生字卡片,每出示一张指名学生认读、组词并在黑板上默写这个字,卡片交给同桌观察字形,完后订正学生写的字,并比较谁的字写的工整美观(此处两问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快速准确记住字形。

)(2)理解课题:打开课本①学生汇报株的意思是树桩。

(教师板书,同时让学生观察课本插图树桩的形状,教师在黑板贴上自己制作的树桩)②学生汇报待的意思是等,师问:等什么(在学生齐答兔子时,一边让学生观察课本插图野兔的样子,一边在黑板贴上野兔)③谁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回答守株待兔的意思。

《守株待兔》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守株待兔》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守株待兔》文言文阅读(含解析)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文言文阅读1.龟兔竞走龟与兔竞①走②,兔行速,中道而眠,龟行迟,努力不息③。

及兔醒,则龟已先至④矣。

【注释】①竞:比赛。

②走:跑。

③息:停止。

④至:到达(1)用“"画去下面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竞走(jìn jìng) 中道而眠(mián mán)龟行迟(xíng háng) 龟已先至(zìzhì)(2)读古文,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中道而眠:___②龟已先至矣:___(3)根据古文的意思,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龟兔竞走》写的是乌龟和兔子一起散步的故事。

( )②《龟兔竞走》告诉我们没有好好睡觉,就没有体力赢得比赛,所以我们要早睡早起。

( )③《龟兔竞走》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主要写了一只骄傲的兔子和一只坚持不懈的乌龟赛跑的故事。

( )(4)读古文,回答问题。

《龟兔竞走》中,兔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乌龟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兔子失败的原因是:___乌龟成功的原因是:___2.阅读理解。

酸酒有上酒店而嫌其酒酸者,店人怒,吊之于梁。

客过问其故,诉曰:“小店酒极佳,此人说酸,可是该吊。

”客曰:“借一杯我尝之。

"既尝毕,攒眉谓店主曰:“可放此人,吊了我罢。

”【注释】①故:原因。

②佳:好。

③尝:品尝。

④既:已经。

⑤攒(cuán)眉:皱眉。

(1)找出两个表示神态的词语:。

(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写写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3)想一想:客人为什么最后说“可放此人,吊了我罢"?___(4)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A.假话终是假话,真理总有人会舍命坚持的。

B.做人不能蛮横无理。

C.人只有学会变通,才不会受到伤害。

D.做人不可以太固执。

3.小古文阅读。

滥①竽②充数③齐宣王使④人吹竽,必三百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 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兔不不 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可以为师矣: 作为 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 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 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瞎猫撞上死耗子 ——碰巧了。
处。
打开书,自由读一读,看看有什么感觉?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jǐng
shì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
lěi

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
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冀翼
希冀 羽翼
shì lěi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wéi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wéi (成为、作为,被)
wèi (为了、因为)
...的人 gēng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
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
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小试牛刀
1、能干的人自然可以多做一些事。 能者多劳
2、咱班有一个痴迷看书的人。 吾班有痴者。
3、每个人的家中都有年老的长辈。 家,折颈而死。 因释 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 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走错了方向,固 执己见,不思悔改 。
寓言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 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 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 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小故事大道理
坐井观天
刻舟求剑
画龙点睛
狐假虎威 叶公好龙 画蛇添足 掩耳盗铃 守株待兔 刻舟求剑
滥竽充数 亡羊补牢 井底之蛙 自相矛盾 买椟还珠
课堂练习
一、解释红色字的意思
宋人有耕者( ) 兔走触株( )
因释其耒而守株( )( )
冀复得兔( )( )
而身为宋国笑:(
)(

二、翻译句子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
守株待兔
个人简介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
233年),战国时期韩国都城新郑(今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人 ,杰出的思 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中国古代著 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最得 老子思想精髓的两个人之一(另一人为 庄周)。
《韩非子》韩非的著作总集。 《韩非子》是在韩非逝世后,后人辑
集而成的,著作中许多当时的民间传 说和寓言故事也成为成语典故的出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走:跑
百兽见之皆走。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 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 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shì lěi
因释其耒而守株
未若柳絮因风起
于是 凭借
shì lěi
因释其耒而守株 放下
爱不释手 手不释卷
冀复得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 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 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