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储粮害虫及其防治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农户常用防治储粮害虫的方法

农户常用防治储粮害虫的方法

农户常用防治储粮害虫的方法1.花椒防虫。

用干净纱布包50克花椒放在贮存小麦或大米的缸中间(每50克花椒可储存小麦或大米200公斤),可防虫。

2. 草木灰压盖。

在缸底部铺上3厘米厚的碎草秸(以麦秸为佳),上面盖一层报纸,装入晒干后的小麦,待装至离缸口5厘米左右时,面层覆盖1-2层旧报纸,再放入草木灰压盖,缸口用塑料薄膜扎住封实。

3.白灰压盖。

在缸底部铺2厘米厚的干白灰,再装入晒干后的粮食,在粮面上盖2厘米厚的细白灰,可保持粮食长期无虫。

4.白酒储粮。

把装有100克白酒的酒瓶,用纱布扎好瓶口,放入距缸底部30厘米深处,装满粮食即可。

5.陶缸或水泥缸储粮。

在干净的缸底铺上5-6厘米厚的麦糠(用水泥缸时最好先在缸底刷一层沥青),上面再用塑料薄膜或油布粘贴。

将晒干的小麦或稻谷入缸,在粮面上铺1-2层旧报纸。

再用2-3厘米厚的麦糠或草木灰,或晒干的槐树叶等压盖,然后用土坯或水泥预制盖压严封实。

6.椿树叶储粮。

在粮囤底部铺上一层臭椿树头、叶子,然后每隔33厘米铺设一层臭椿树头、叶子,装满粮食后在粮面上铺盖一层臭椿树叶。

7.细沙压顶储粮。

将晒干的小麦趁热入缸,装至粮面距缸口10厘米时,在粮面上铺一层塑料布或两层旧报纸,用干净、干燥的细砂将粮面压实、压严。

8.柚子皮储粮。

用小刀将柚子黄绿色表皮削下来,及时晒干后备用。

在各种豆类中按每50公斤放入干柚子皮1000克,充分拌匀,加盖密闭熏杀害虫。

每隔3个月检查翻动一次,可一年内不生虫,食用安全,不影响发芽率。

9.蟹壳或甲鱼壳储粮。

洗净晒干的螃蟹壳或甲鱼壳,放几片在豆类或其它粮食的缸里;在米缸(桶)里放置3—5片干蟹壳或干甲鱼壳,防虫效果更好。

10.烟骨压顶储粮。

将瓦缸洗净并消毒后,把晒干的稻谷放入缸内,放至一定高度后平整粮面,在粮面上压盖10厘米厚的烟骨 (即烟草的茎、叶柄和叶脉等不可制造卷烟的剩余物),加盖密封缸口,可保储粮6个月无虫。

11.山苍子(或油)防虫。

将粮食放在便于密闭的缸、坛或罐中,将山苍子碾成细粉,用山苍子油更好(中药铺有售),用小碟装好,放入容器粮面上,然后将容器密封数天,再开盖放气。

储粮害虫的防治技术

储粮害虫的防治技术

储粮害虫的防治技术常见的贮粮害虫有米黑虫、黄粉虫、玉米象、豌豆象、蚕豆象、绿豆象、麦蛾、谷蠧、螨类等。

主要防治方法:一、农业措施1、密闭防虫。

用坛、缸、囤等贮粮的,可用塑料薄膜封口,扎紧并用稀泥密封。

密封后,可利用粮食旺盛的呼吸作用,逐渐将氧气耗尽,造成一种缺氧后低氧状态,抑制害虫的繁殖,从而达到安全贮粮。

2、压盖防虫。

主要用于防止蛾类害虫,尤其是麦蛾。

将粮食压盖好,使蛾类成虫无法交尾产卵,不能繁殖出幼虫危害粮食。

压盖时间在新收的粮食入仓后立即进行。

将晒干的沙子装入麻袋或塑料袋,平整地铺放在粮面上,使压盖严、紧、密、实。

也可在平整的粮面上铺一层牛皮纸,纸上均匀压盖10厘米—15厘米的草木灰。

3、花椒防虫。

用一个小布袋,内装10—15克新花椒,放入贮粮的坛内,若是用缸、囤贮粮,可多放几袋,用盖盖好,可有效地防止害虫感染。

4、曝晒杀虫。

曝晒是以太阳辐射热作用于虫体,破坏虫体组织和生活机能,使害虫致死。

同时曝晒还具有防潮、防霉的作用。

小麦、玉米、豌豆、蚕豆等粮食有害虫可用此法。

选择炎热晴天,将粮置于容易升温的晒场上摊晒。

要薄摊勤翻,使粮温上升到48℃左右,并在这种温度下持续翻晒3—4小时,然后将粮食趁热聚堆,以保持堆内高温,即可将害虫晒死或闷死,待粮温下降到接近大气温度时,再除去杂质和死虫,然后入仓。

二、化学措施用于杀灭贮粮害虫的药剂要经过严格选择,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一是化学性质较稳定,不易爆炸和燃烧;二是能杀死多种害虫,没有残毒或残毒极微。

目前农家使用的贮粮杀虫药剂主要是磷化铝。

此药有粉剂和片剂两种。

它能吸收空气中的水汽产生磷化氢毒气,对害虫产生高效的毒杀作用。

1、粮面施药法要求粮堆高度在3米以下。

具体做法是先测量粮堆体积及仓房空间部位容积,计算出用药总量。

根据每个投药点粉剂不超过200克,片剂不超过300克的要求,计算出投药点。

投药点应均匀布置在粮面上。

每个投药点要放置不能燃烧的瓦钵、瓷盆等装药器皿。

如何科学储存粮食避免虫害

如何科学储存粮食避免虫害

如何科学储存粮食避免虫害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之一,科学储存粮食对于保障粮食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其中,避免虫害是粮食储存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如何科学储存粮食避免虫害。

一、了解常见的粮食害虫在储存粮食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粮食害虫,以便更好地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常见的粮食害虫有玉米象、谷蠹、赤拟谷盗、麦蛾等。

玉米象是一种小型的甲虫,喜欢在玉米、稻谷等粮食中产卵和生长。

谷蠹则主要侵害稻谷、小麦等谷物,它们会蛀食粮食内部,造成粮食质量下降。

赤拟谷盗不仅会破坏粮食,还会分泌出一种有害物质,影响粮食的品质。

麦蛾则多在小麦、稻谷等粮食中产卵,幼虫会啃食粮食。

二、选择合适的储存容器和环境(一)储存容器1、密封的金属容器金属容器如不锈钢桶、马口铁罐等密封性好,可以有效地阻挡害虫的侵入,同时还能防潮、防鼠。

2、厚实的塑料桶选择质量较好、厚度足够的塑料桶,确保其没有破损和裂缝,也能起到一定的防虫作用。

3、麻袋麻袋虽然透气性好,但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消毒和防虫处理,比如用阳光暴晒或者喷洒防虫药剂。

(二)储存环境1、干燥通风保持储存环境的干燥通风,可以降低粮食的湿度,减少害虫滋生的条件。

避免将粮食存放在潮湿的地下室或靠近水源的地方。

2、温度适宜粮食储存的理想温度一般在 15℃以下,高温会加速害虫的繁殖和粮食的变质。

3、清洁卫生储存粮食的房间要保持干净整洁,定期打扫,清除杂物和灰尘,减少害虫的藏身之处。

三、粮食入库前的处理(一)晾晒新收获的粮食往往含水量较高,容易滋生害虫。

在入库前,要充分晾晒,使粮食的含水量降低到安全范围(一般在 13%以下)。

(二)筛选通过筛选去除粮食中的杂质、破损粒和虫蚀粒,减少害虫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场所。

(三)消毒可以使用磷化铝等药剂对粮食进行熏蒸消毒,杀死可能存在的害虫和虫卵。

但使用药剂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注意安全。

四、定期检查和防治(一)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储存的粮食,一般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储粮害虫防治技术措施

储粮害虫防治技术措施

储粮害虫防治技术措施一、背景介绍储粮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储存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害虫侵害的情况。

这些害虫会繁殖、吞食粮食,导致粮食质量下降、数量减少,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

因此,储粮害虫防治技术措施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储粮害虫种类1. 粉尘螨:主要危害谷物、豆类等干燥物品。

2. 谷蠹:主要危害谷物。

3. 烟草甲:主要危害烟草。

4. 玉米象:主要危害玉米等谷类作物。

5. 红拟谷盗:主要危害稻谷。

三、储粮害虫防治技术措施1. 清理消毒在储存前对仓库进行彻底清理消毒,清除仓库内的积尘和杂草,并喷洒杀虫剂进行彻底消毒。

这样可以有效地杀死潜伏在仓库内的害虫卵和幼虫,减少害虫的繁殖。

2. 环境控制储粮仓库内应保持干燥、通风、温度适宜的环境,避免潮湿和高温环境,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害虫的滋生和繁殖。

3. 气调贮藏气调贮藏是利用气体作用杀灭害虫的一种方法。

在储粮仓库中,可以通过控制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来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防治害虫,还能够延长储存期限,提高粮食品质。

4. 包装防护对于一些易受到害虫侵袭的粮食品种,可以采用包装防护的方法。

包装材料应该具有一定的防潮、防水、防鼠等性能,并且包装后应该密封严实,避免空气和水分进入。

5.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或微生物来控制害虫数量和繁殖的一种方法。

在储粮仓库中,可以引入一些天敌或微生物来控制害虫数量,如斑蚜、蚂蚁等。

6.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杀虫剂来控制害虫数量和繁殖的一种方法。

在储粮仓库中,可以使用各种杀虫剂进行喷洒和熏蒸,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化学药品应该按照规定用量和方法,并且要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污染。

四、总结储粮害虫防治技术措施是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手段。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不同的害虫种类和储藏条件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储粮害虫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农民、仓储企业等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意识,确保粮食安全供应。

储粮害虫及防治基础知识

储粮害虫及防治基础知识

储粮害虫及防治基础知识⑴什么是储粮害虫?指危害粮油、粮油加工品及粮油仓房、装具、器材等的昆虫和螭类。

⑵储粮害虫的危害有哪些?第一,造成储粮的重量损失;(一对玉米象及其子代一年可造成21- 28Kg的储粮损失)。

第二,降低储粮的品质(包括营养品质、种用品质、工艺品质和商品价值)。

第三,引起储粮发热、霉变。

第四,破坏性大。

比如谷蠹。

第五,影响人体健康。

第六,影响贸易信誉。

⑶储粮害虫的主要特点一、体小、色暗、善隐蔽一不易发现,加强检查。

二、种类多、繁殖快、分布广一防止大量发生,加强预防。

三、生活能力强,生活范围广一全面防治。

四、适应能力强一全面防治五、贪食、破坏性强——及时消灭。

六、喜肮脏、潮湿、黑暗、温暖的环境——改善环境(清洁卫生)。

⑷储粮害虫分类阶梯分类阶梯即分类系统,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

种是基本单位,种以上的分类等级则代表在形态、生理、生物学等方面相近的若干种的集合单位,比如:亲缘关系相近的种归纳为属,相近的属归纳为科等。

种是物种的简称,种是指在形态、生理、生物学及地理分布等方面相同,并在自然情况下能自由交配,产生具有繁殖力后代的个体的总称。

⑸生殖方式:绝大多数属于两性生殖(也称有性生殖),但也有些种类属于孤雌生殖(如:嗜卷书虱)。

⑹变态及其类型:变态:储粮害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体躯逐渐增大,同时在外部形态,内部构造和生活习性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称变态。

分类:根据变态特点分为不完全变态和完全变态两类。

不完全变态(渐变态):渐变态昆虫在其全部发育过程中经过卵期、若虫期、成虫期三个发育阶段。

如:革翅目、啮虫目、蜚镰目和半翅目。

完全变态(全变态):完全变态的昆虫全部发育过程占经过卵期、幼虫期、蛹期、成虫期四个发育阶段。

⑺世代:储粮昆虫由卵离开母体开始,发育至成虫性成熟能繁殖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历程,称为1个世代。

⑻休眠和滞育:休眠:是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生长发育或生殖中止的现象。

储粮常见害虫防治.

储粮常见害虫防治.

储粮常有害虫防治1.物理防治方法储粮害虫防治的目标是“以防为主 ,综合防治”。

对无虫粮应该注意采纳防虫措施 ,防备害虫侵入粮食生殖危害 ;关于发现有少许害虫的粮食 ,应依据状况 ,尽早采纳举措、完全除治害虫。

防治储粮害虫的方法有好多种 ,包含物理防治法、机械防治法 ,习惯防治法 ;化学防治法和生物防治法。

防治储粮害虫应依据时间、条件 ,将各样适合的方法适合地综合起来使用 ,就地取材 ,尽可能地采纳最少的人力、物力即可达到有效的防治的目的。

在采纳防治方法时 ,应特别注意对人、畜的安全。

1.1 高温杀虫日光暴晒 :日光暴晒是干燥粮食、防霉治虫的经济有效的方法。

一般状况下温度 50℃左右连续 2~4 小时 ,即可将害虫所有杀死 (注意 :对稻谷不可以采纳日光暴晒!。

1.2 低温杀虫仓外冷冻趁冷入仓 :选择干燥严寒的天气 ,准备好洁净场所 ,在下午气温最低时将虫粮薄摊在场所上 ,厚度为 7-10 厘米 ,进行冷冻 (粮温最好要求降到 -10℃以下 ,连续冷冻多日。

在冷冻过程中 ,应勤加翻动 ,使温度平均 ,以保证杀虫成效。

如遇霜雪天气应堆起盖好 ,防备粮食水分增添。

仓内通风冷冻 :在严寒、干燥的冬季 ,把库房门窗都翻开 ,利用自然风力 ,通风换气,同时要常常翻动粮面,以便快速降低粮温。

假若有电扇、风机也能够结合使用,以加快通风降温成效。

当粮温降落到或靠近外界温度时 ,就能够停止通风、封闭门窗 ,使粮食连续保持低温 ,直至害虫死亡。

1.3 筛子除虫筛子除虫是利用粮粒和害虫的大小形状不一样 ,用适合大小筛孔的筛子 ,经过过筛使它们分开。

乡村中常用的有手筛、吊筛和溜筛 ,对消除粮食中的害虫都可收到良好的成效。

重点要注意选择筛孔的大小。

过筛时要控制过筛粮食的数目 ,在筛中粮食厚度以 2-3 厘米为宜。

1.4 磷化铝 (熏蒸剂磷化铝是一种剧毒熏蒸剂 ,在安全储粮中不介绍使用。

若无其余药剂 ,一定使用磷化铝熏蒸时 ,必定要注意安全 !磷化铝汲取空气中的水分(湿气后产生有毒的磷化氢(PH3 气体。

储粮害虫的预防(第四部分)

储粮害虫的预防(第四部分)

储粮害虫的预防
(第四部分)
储粮生虫的根本原因是害虫的传播。

传播途径:分为自然传播和人为传播,但储粮害虫的传播途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潜伏在粮仓内或器材内,在粮食入库后侵染粮食,在适宜的条件下生长、繁殖。

预防:要搞好空仓,器材使用前的清洁卫生打扫,和药物杀虫处理。

(2)田间,晒场,加工厂的储粮害虫,在粮食收打,运输,加工过程中,随着粮食一同进入仓库。

预防:在收购入粮中,要严格控制虫粮,入仓尽量要过筛整理入仓,对于筛下物要及时清理,遇到虫粮尽量不收,或经除虫整理后再入仓。

(3)仓房外的储粮害虫飞入或爬入仓内
预防:要经常彻底打扫各仓内外卫生,保证“仓内面面光,仓外三不留”同时也要经常择机对整个库区进行杀虫处理。

(4)仓库防护设备不严,依附在鼠,雀身上的螨类和储粮害虫都能借鼠雀的活动传播入仓。

预防:要增加或改善仓房的密封性能,切断一切鼠雀入仓的
途径。

(5)储粮害虫随着进仓人员和工具进人仓内。

预防:非工作人员不能随意进仓,工作人员在进仓前要清理自身衣物、鞋帽和所用工具的卫生,确保一切无虫。

同时指出在实际仓储管理工作中,预防储粮害虫传播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常年坚持不懈的清洁卫生防治,这样可从根本上彻底消除仓库内外隐藏的害虫,使储粮害虫没有生长发育,繁殖的环境和传播感染的条件。

储粮害虫防治讲义

储粮害虫防治讲义

防治害虫讲义一、储粮害虫的防治技术是以防治方针和原则为指导,根据储粮害虫与储粮对环境条件的不同要求,采取人为地创造、改变对储粮有利,对储粮害虫不利的环境因素,从而控制储粮害虫的发生,发展,确保储粮安全。

二、害虫的传播途径储粮生虫的根本原因是害虫的传播所致,因此做好储粮害虫的防治工作,必须掌握害虫的活动规律,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杜绝害虫的传播或发生。

其传播途径主要有:1、害虫自身的传播。

2、借助风力传播。

3、随其动物活动传播。

4、随着粮食传播。

5、随人的活动传播。

6、从仓、厂的机具、器材或装运工具中传播。

7、从空仓和加工车间传播。

规范部分一、储粮害虫的检查1、检测期限粮温低于15℃时每月检测1次,粮温在15℃--25℃时,15天内至少检测1次,粮温高于25℃时,7天内至少检测1次,危险虫粮处理后的3个月内,每7天至少可检测1次。

2、采样方法散装粮和包装粮分别按以下方法采样。

(1)散装粮采样方法采样点设置:仓房四角、柱周围、仓门内、人员进出口、排风扇口、通风道口、温度异常变化点和曾发生过害虫的部位各设1点,墙的长设两点,短边设1点,每点距墙0.10m—0.5m,按粮堆大小应在粮面中部区域设3—10点。

在每一采样点处分层采样,表层采样设置在粮面至0.5m之间,粮堆内采样层按粮高度设定,粮堆高3m以下设1个采样层,粮堆高3m—6m设2个采样层,粮堆高度超过6m的适当增设采样层,每层采样不少于1㎏。

(2)包装粮采样采样点设置:以货位为取样单位,根据包装物总包数确定采样比例,500包以下的取10个采样包。

500包以上的按2%确定采样包,采样包最多不超过500包,分区分层确定采样包位置,外层适当多设采样点。

采样:首先检查包外害虫数,再扦取包内样品,必要时可拆包或倒包采样,花生、蚕虫等大粒粮食和油料应拆包采样,每包采样不少于1㎏,每包样品作为一个检测点的样品,当包处活动害虫密度(头/包)头数大于包内活的害虫密度(头/包)头数时,将包外害虫密度(头/包)头数视为该点害虫密度(头/包)头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中生长发育或生殖中止的现象。
5、温度对储粮昆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致死高温区
温度大约在 50℃以上
亚致死高温区
温度在 40℃—50℃
高适温区
温度在 30℃—40℃
适宜温区
最适温区
温度在 20℃—30℃
低适温区
温度在 15℃—250℃
亚致死低温区
温度在-15℃—15℃
致死低温区
温度在-15℃以下
(二)储粮害虫的一般形态
1、储粮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

1 对复眼,有时有 1-3 个单眼
柄节:触角第一节,粗大。
触角
梗节:触角第二节。
头 取食和 部 感觉中心
鞭节:由若干小节组成,变化大。
依其位置和方向 分头式为
前口式 下口式
口器
咀嚼式
取食固体食物的
吸收式
口器
虹吸式 剌吸式
前胸
胸 运动和 部 支撑中心
式(无足型)、弯弓式(蛴螬型)、爬虫式(丙式)。 (2)蛾类幼虫的外部形态:体型单一,多白色,多足型,称“毛虫式”幼虫。 3、螨类的形态:体躯分颚体和躯体两部分。个体微小,体躯分节不明显,无翅,无复
眼。以粉螨危害最严重。
(三)保粮方针和储粮害虫防治原则 1、保粮方针:以防为主,综合防治。 2、防治方法:机械防治、习性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 3、防治原则:安全、经济、有效。“安全”是前提,“经济”是要求,“有效”是目的。 4、常用防治方法:(1)“三防”即设立防虫线、防虫帘、防潮门来提高防虫效果。(2) “三低”保粮即低药、低氧、低温。 (四)虫粮等级划分(单位:头/公斤)
3、进境植物检疫性储粮害虫以最新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 生物名录》为准。
四 老鼠及其防治原则
老鼠危害
仅粮食而言农田鼠害 5%,储粮鼠害 3%
栖息、活动规律、食性复杂、咬啮性、警觉性与记忆力、繁 老鼠习性
殖力强
老鼠种类
小家鼠(体长 55~100)褐家鼠(体长 140~240)黄胸鼠(体
中胸
后胸
每一胸 节有一对 足,大部分 成虫在中胸 和后胸还有 一对翅
6 节组成,依次为基节、 胸足 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

鞘翅 翅
膜翅
半(鞘)翅 鳞翅 革翅
腹 生殖和
由 11 节组多数体节
部 代谢中心
大类
合并或退化
2、储粮幼虫的形态: (1)甲虫类幼虫的外部形态:头部无复眼,胸部无翅,虫体呈“肉虫”状。常分为无足
把捕食、寄生这些害虫的天敌称之益虫或储粮害虫的天敌昆虫。
2、储粮害虫的分类地位:
(1)储粮害虫隶属动物界、节肢动物门的昆虫纲。
(2)储粮螨类隶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螨亚纲。
3、储粮害虫的危害:直接损失是粮食质量损失,一般国家粮库粮食损失为 0.2%,农 户粮食损失为 6%~9%。间接损失是使粮食营养、种用品质降低;危害仓库、厂房和包装物; 污染粮食,影响健康等。
粮油种类
虫粮等级
害虫密度
主要害虫密度
原粮
基本无虫粮
≤5
≤2
一般虫粮
6—30
3—10
严重虫粮
>30
>10
成品粮
严重虫粮
>0(或粉类成品粮含螨>30)
所有粮食和油料
危险虫粮
感染了进境植物检疫性储粮害虫活体
注:1、害虫密度和主要害虫密度两项中有一项达到规定指标即为该等级虫粮。
2、主要害虫:玉米象、米象、谷蠹、大谷盗、绿豆象、豌豆象、蚕豆象、咖啡豆 象、麦蛾和印度谷蛾。
4、储粮昆虫的生物学:
生殖方式
绝大多数为两性生殖,也有孤雌生殖。
卵期(胚胎发育)
卵内经过的胚胎发育过程
幼虫期(胚后发育) 卵中孵化后的一系列发育过程
变态及其类型
世代 休眠和滞育
卵发育到成虫经过的形态结构甚至生活习性变 化,分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和不完全变 态(卵期→若虫期→成虫期)。
卵离开母体开始,发育至成虫性成熟能繁殖后代 止的个体发育过程,称为 1 个世代。
长 130~190)黑家鼠(体长 150~200)
群众灭鼠、综合措施灭鼠、针对性灭鼠、器械毒饵交替使用、 灭鼠原则 经常灭鼠
储粮害虫及其防治基础知识
2011-09-06 九宫阁 阅 4229 转 103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微信分享:
储粮害虫及其防治基础知识
(一) 概述
1、储粮害虫:危害储藏粮食及其产品的有害昆虫称为储粮害虫。严格说储粮害虫是在 储粮环境中进行繁殖的一类昆虫,还包括螨类、鸟类、啮齿动物及其一些节肢动物。所以豌 豆象不能算作储粮害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