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力量推动质量信用体系建设白皮书.

合集下载

基层征信体系建设的困难及对策思考

基层征信体系建设的困难及对策思考

少 与 信 用 制 度 直 接 相 关 的 立 法 。一 方 面造 成 征 信 行 业 的 行 起 权 威 性 的 行 业 协 会 组 织 。 但 目前 征 信 业 缺 乏 自律 机 制 , 有 的 社 会 信 用 评 级 公 司 为 争 夺 市 场 份 额 , 意 降 低 评 级 标 随 政 主 管 部 门 和 业 务 主 管 部 门 不 明 确 。虽 然 人 民 银 行 “ 定 ” 三 从 存 评 方案赋予人 民银行管 理信贷征 信业 的职 责 , 修 订后 的《 但 人 准 以 迎 合 客 户 , 业 人 员 素 质 不 高 , 在 职 业 道 德 风 险 , 如 民银行法 》 中对 人 民 银 行 职 责 无 “ 信 管 理 职 责 ” 款 规 定 , 信 行 业 不 诚 信 , 何 以 信 服 人 ? 人 民 银 行 的 征 信 系 统 经 过 征 条 虽 但 使 得 中 国人 民 银 行 在 征 信 建 没工 作 中 的 主 体 地 位 不 能 在 法 几 年 努 力 , 然 对 培 育 国 民 的 诚 信 意 识 起 到 初 步 作 用 , 远 未 达 到 深 入 人 心 的 效 果 , 用 异 议 屡 见 不 鲜 , 威 性 也 因行 信 权 律 上 得 到 确 认 , 信 用 信 息 征 集 、 用 、 播 等 工 作 中 一 定 在 使 传 程 度 上 受 到 限 制 和 质 疑 , 碍 了 基 层 人 民 银 行 征 信 工 作 的 业 监 管 的 薄 弱 而 大 打 折 扣 。 阻
康 发 展 , 且 会 严 重 阻碍 市 场 经 济秩 序 正 常 运 行 。2 1 而 0 1年 4月 l 1日我 国的 质 量 信 用 体 系 建 设 白 皮 书 中 披 露 , 年 因 失 信 每 造 成 的 直接 和 间 接 经 济 损 失 达 到 人 民 币 5 5 8 5亿 元 。信 用 缺 失 已经 成 为 经 济 健 康 发 展 的 一 大 阻 碍 , 此 拟 针 对 当前 县 域 征 为 信 体 系 建设 中遇 到 的 困难 提 出相 关 的 政 策 建议 。

食品生产企业怎样建设诚信体系

食品生产企业怎样建设诚信体系

食品生产企业怎样建设诚信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政府大力推动和全社会积极参与下,食品企业不断探索实践,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近年来,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为我们敲响了诚信建设的警钟。

深度解析这些食品安全事件,我们发现部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血液中遗失了诚信的养分,丧失了道德的成分,在食品中使用非食品原料、添加有毒有害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制假、售假,给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我们正面临着一场严峻的挑战——诚信贬值,失信严重!问题当前,企业诚信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企业诚信基础薄弱,诚信文化匮乏。

许多企业已经把诚信作为重要的经营战略加以考虑,但企业诚信管理的人员和资源相对缺乏,组织机构、职责和程序得不到落实;普遍存在着企业诚信管理系统化、专业化水平较低,信用管理不完善,诚信总体水平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守法、履责、诚信为核心的企业诚信文化普遍匮乏。

二是诚信现状不容乐观,经济损失惊人。

2011年以来,企业重大失信事件呈现多发趋势,来自社会各领域的诚信问题令人担忧,也在全社会范围内引发了如何重建诚信体系的思考。

“失信”所带来的沉重代价触目惊心。

中国产品质量协会在2011年第六届中国质量信用峰会上发表的《2004-2010社会力量推动质量信用体系建设白皮书》中披露,每年我国因为失信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855亿元人民币,其中因为制假售假、产品质量失信的经济损失就达2000多亿元。

三是主体责任尚未落实,企业积极性差。

一些企业对诚信体系建设紧迫性的认识还不到位,企业诚信主体责任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企业诚信制度尚未建立,措施不得力,企业参与积极性尚待提高,没有认识到诚信与信用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四是诚信建设缺乏引导,推动机制滞后。

“守信者荣、失信者耻;守信者得益,失信者受制”的诚信环境还没有形成。

我国缺少在诚信管理方面的标准,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的建立还在探索之中;缺乏完善统一的企业诚信建设评价体系;企业诚信建设工作推动进展还不均衡,诚信体系推动机制滞后。

六本白皮书内容

六本白皮书内容

六本白皮书内容“六本白皮书”是指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中央银行以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五部委,于2015年7月24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动社会资本运作注册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六本白皮书”)。

六本白皮书指出,要深化社会资本运作注册制度改革,实施注册制度改革,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投资环境,推动我国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就业和增加收入,建立公平竞争和合理激励机制,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白皮书指出,要推行“股权自持”改革,改革企业注册审批管理制度,优化企业注册程序,完善企业注册相关规定,实施注册制度改革,实现企业注册信息公开,便利企业注册,建立企业注册信用信息平台,完善企业注册统计功能,实施企业注册地址变更管理制度,推行“一站式”登记制度,实行企业注册跟踪管理,推动社会资本运作注册制度改革。

“六本白皮书”提出要实施“股权自持”改革,实现外资企业股权自持,改变企业注册审批管理制度,优化企业注册程序,完善企业注册相关规定,实施注册制度改革,实现企业注册信息公开,便利企业注册,建立企业注册信用信息平台,完善企业注册统计功能,实施企业注册地址变更管理制度,推行“一站式”登记制度,实行企业注册跟踪管理,推动社会资本运作注册制度改革。

同时,白皮书还明确提出,要实行精简审批、便民受理、规范审查、构建网上受理、电子审批、联合审批、信息共享等制度,加强企业注册监管,建设健全企业注册档案管理制度,提高企业注册审批效率,推动企业注册制度改革。

“六本白皮书”还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资本市场综合评价体系,加强社会资本市场综合监管,形成以市场为基础的完善的监管框架,完善企业股权转让管理办法,探索企业股权转让退出机制,改善股权转让市场环境,完善行业配套政策,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建立投资者保护机制。

综上所述,“六本白皮书”的目的是深化社会资本运作注册制度改革,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投资环境,推动我国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就业和增加收入,建立公平竞争和合理激励机制,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优化企业注册程序,完善企业注册相关规定,推动社会资本运作注册制度改革,构建社会资本市场综合评价体系,加强社会资本市场综合监管,探索企业股权转让退出机制,改善股权转让市场环境,完善行业配套政策,提高企业注册审批效率,实行精简审批、便民受理、规范审查、构建网上受理、电子审批、联合审批、信息共享等制度,建设健全企业注册档案管理制度,建立投资者保护机制等。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4.11.14•【文号】保监发〔2014〕89号•【施行日期】2014.11.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消费者权益保护正文关于印发《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保监发〔2014〕89号机关各部门、培训中心,各保监局,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保险学会,中国精算师协会,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各保险集团(控股)公司,各保险公司: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我会制定了《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贯彻执行。

中国保监会2014年11月14日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保险消费者是保险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和根基。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保险监管机构的核心职能,是保险行业的共同责任。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9号),推进依法监管、严格依法保护、倡导依法维权,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抓服务、严监管、防风险、促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完善制度、健全机制为前提,以实施预防性保护、过程性保护为重点,以强化公司主体责任、实施透明度监管为核心,以加大查处力度、加强监督考核为手段,以注重消费者教育、推进行业诚信建设为基础,着力解决关系消费者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提升消费者的保险知识水平和维权能力,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依法合理。

依照法律规定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尊重保险合同当事人约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支持消费者的合理诉求。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回顾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放在推动发展的重要位置。

2024年7月1日,中国国家发展和委员会印发了《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白皮书》,根据国家战略,展开了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全面行动,其目的在于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使之成为一种社会文明,形成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

此后,政府不断投入资源,特别是2024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从大背景上拉开了应对复杂社会思想文化环境、激励创新发展等多重角度展开的政策举措,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发展。

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推进情况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各级政府有序开展信用激励、诚信规范、社会监督和诚信执行各项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企业公民的基本权利,增强了企业、个人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入深层次的良性循环。

(1)建立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和互联网信用信息服务体系。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企业信用监管制度改革的意见-赣府厅发〔2017〕92号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企业信用监管制度改革的意见-赣府厅发〔2017〕92号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企业信用监管制度改革的意见正文:----------------------------------------------------------------------------------------------------------------------------------------------------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企业信用监管制度改革的意见赣府厅发〔2017〕92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加强企业信用监管是创新监管方式、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4〕21号)和《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33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现就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参照执行)信用监管制度改革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放管服”改革要求,以信息归集共享为基础、以信息公示为手段、以信用监管为核心,通过信息化平台、技术化手段、制度化保障,推动部门联动监管、联合奖惩,加快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提高政府监管和服务效能,促进企业依法守信经营,进一步推动法治江西、诚信江西建设,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二)基本原则。

一是法治手段与信用手段相结合。

既以法律为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履行部门职责,严格监管执法,又以信用为支撑,加强信用奖惩,引导企业严格自律,诚信为本,遵守经营规则,弘扬社会美德。

二是失信惩戒与守信激励相结合。

既强化信用监管,惩戒失信行为,大幅增加企业失信成本,又强化信用激励,奖励守信行为,大幅提升企业守信价值。

三是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相结合。

【最新精选】什么是白皮书、黄皮书、蓝皮书、绿皮书、红皮书、黑皮书?

【最新精选】什么是白皮书、黄皮书、蓝皮书、绿皮书、红皮书、黑皮书?

什么是白皮书、黄皮书、蓝皮书、绿皮书、红皮书、黑皮书?白皮书,是由官方制定发布的阐明及执行的规范报告。

蓝皮书,是由第三方完成的综合研究报告。

绿皮书,是关于乐观前景的研究报告。

红皮书,是关于危机警示的研究报告。

白皮书白皮书最初是因为书的封皮和正文所用的级皆为白色而得名。

英语中“WHITEPAPER”和“WHITEBOOK”汉语均译做白皮书。

但两者是有区别的。

在英国,“WHITEPAPER”主要指政府发表的短篇幅报告。

任何题材、任何组织机构均可使用,亦可用于包含背景材料的政治性官方声明。

“WHITEBOOK”篇幅较长,内容更为重要和充实,主要是有关重大事务的一种官方报告书。

除英国外,其他国家在使用“WHITEBOOK”和“WHITEPAPER”时,往往未加严格区分。

英国1965年4月用“WHITEBOOK”的形式发表了《关于直布罗陀问题的白皮书》,书名用白皮书,封皮也用白色。

蓝皮书蓝皮书用于官方文件时,主要指英国议会的一种出版物。

因封皮是蓝色,故名。

开始发行于1681年,自1836年才公开出售。

其名称是《英国议会文书》,是英国政府提交议会两院的一种外交资料和文件。

有一类外文称为蓝皮书的,并不怕事于什么官方文件。

从内容看,乃系名人录、指南、手册之类的工具书,甚至包括纪念画册。

如美国政府官员名录、社会名人录、国务院每月发行的驻美外交人员衔名录,以及美国一些大学做试题答案用的小册子也称蓝皮书(汉语可译为蓝皮簿)。

此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出版过一本纪念画册,1947年菲律宾建国一周年时出版的纪念画册,封皮均用蓝色,都冠以蓝皮书的名称。

红皮书使用红皮书的国家主要有西班牙、奥地利、英国、美国、土耳其、苏联等。

有的用于官方文件,有的用于非官方文件。

西班牙于1965年、1968年先后发表《关于直布罗陀问题的红皮书》(英文版)。

英国早在13世纪就有用财政方面的红皮书。

英国的红皮书还用于官员名册、贵族名录和宫廷指南,并于1969年出版一本《红皮书》,副标题是《野生动物濒危》。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11.14•【文号】•【施行日期】2012.11.14•【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2012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历次中央全会精神,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现将五年来工作情况和今后工作建议,向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如下,请予审查。

一、五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回顾党的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五年,是我们党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五年。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大力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

党中央的这些重大决策部署,有力地指导和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加强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大力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及2008-2012年工作规划,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长期性、基础性工作,着力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2010社会力量推动质量信用体系建设白皮书中国产品质量协会二○一一年三月三十一日目录一、加强理论与研究 (3二、完善政策与法规 (5三、推进市场化运作 (7四、动员社会力量实践 (10五、提高质量信用评级专业水平 (12六、促进质量信用管理与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结合 (14七、促进质量信用管理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结合 (15八、开展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19九、发展趋势 (21前言诚信不仅是为人处事的原则,而且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立足之本。

良好的信用环境不仅关系到企业和社会公众的经济利益,还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经济关系是社会关系的核心和基础。

信用危机,道德沦丧,不仅扰乱了经济秩序,而且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影响社会的稳定。

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是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需要,更是巩固改革开放的成果,实现中华民族安定团结和繁荣昌盛的需要。

质量信用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质量信用在维护消费者健康安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加快质量信用体系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党和政府的重大战略任务。

为让社会各界更多地了解质量信用特别是社会力量推动我国企业质量信用体系建设的具体情况,发展脉络,以及未来趋势,现将有关情况及中国产品质量协会推动、促进、运行此项工作的经验、做法加以概述,以飨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

一、加强理论与研究对于质量信用的概念及其内涵,简单的说,就是指企业履行其质量承诺的能力和程度。

所谓“质量承诺”是指企业在其产品(服务质量方面所承担的义务,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与顾客的约定,以及企业自愿承担的其他相关义务。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

所谓质量信用,也叫质量信誉或质量诚信,是指生产商在产品质量方面的信用状况,它表达了企业对产品质量是否做到诚实守信及其程度。

质量信用是道德诚信和法律诚信在产品质量管理领域的体现,它所表达的是基于道德和法律的对于产品质量的承诺能力以及社会对这种能力的评价。

质量信用既是道德概念,又属法律范畴。

在道德层面上,质量信用是指对产品质量诚实守信的要求;在法律层面上,质量信用是指能满足法律规定的信用原则,包括满足《产品质量法》和《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国质检质[2006]464号文件中指出:企业质量信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遵守质量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标准、兑现质量承诺的能力和程度。

质量信用从经济学的角度,表现为质量价值和货币价值的对等。

质量信用是货币信用的基础,是产品与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中介。

它应该包括以下重要内容: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与期望(或者称为“顾客满意度”、遵守企业自己做出的承诺、符合可靠性以及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以及质量价值与货币价值对等。

质量信用是建立在市场交易基础上的,不是静态的,评述质量信用优劣不可能用单一产品质量水平或企业质量保证能力来衡量,它应包括多项内容,衡量质量信用,需以信息化手段为基础。

质量信用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越发达,信用体制就越健全,信用水平也越高,其中产品质量诚信是信用体制基础的基础。

近年来,企业失信事件屡屡发生。

从2004年的阜阳奶粉事件到2005年的肯德基“苏丹红”事件、卡夫转基因事件、立顿红茶含氟超标事件再到2011年的“瘦肉精”“锦湖轮胎”事件等等,都说明企业质量无信行为仍在蔓延,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活,影响着中国国家形象以及产业和企业的信誉。

全球第一大独立公关公司爱德曼在2009《信用度调查报告》“不同国家企业的信用度”排名中,“总部设于中国的企业”在20个国家中列倒数第二位,信任率仅为27%。

“总部设于俄罗斯的企业”以25%的信任率垫底。

全球来看,瑞典(72%、德国(71%、加拿大(71%和英国(68%则名列前四。

全球倒数第二这是一个难堪的事实,中国企业就这样被一杯牛奶、几滴OMP、一堆玩具和食品击倒在地。

阜阳奶粉事件查获的只是一些没有什么名气的小公司,而国际大企业的产品质量事件则反映了食品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薄弱。

目前,在各大知名品牌相继出现产品质量危机的状况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单靠品牌、传播积累起来的产品诚信过于流于形式,很容易在突发危机时土崩瓦解,而通过一套客观、真实、有效、科学、与国际接轨的评估体系下建立的产品质量信用,则可以真正让消费者吃下一颗定心丸。

消费者放心,企业诚信经营,企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才能取得和谐发展。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作为企业一定要用法律扫除越轨的邪念,扫除侥幸的梦想,不要去踩高压线,要永远坦荡,永远立于不敢乱为。

守法使人安全,树德使人升华,立业让人进步,小胜靠智,大智靠德,人无信不至,政无信不威。

作为企业来讲,就是靠质量信用,才能取得市场的认同。

财富的一半是合同,市场的一半是信用。

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在“社会力量推动信用体系建设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是构建信用环境的关键部位。

企业的信用体系很复杂,它涵盖了企业价值链上的全部环节,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失信可能在每个领域和环节发生,但质量信用是最基础和最核心的部分。

从国民经济宏观运行而言,质量信用的优劣影响到国民生产力价值和内外市场需求、关系进出口贸易、所有华商企业的国际形象和国家信誉。

从微观经济而言,企业质量信用是企业合法参与市场竞争,树立企业和产品形象,开展经营活动的基本要求和生命线,质量失信的企业可能会在一夜之间失去市场,这些年来我们已经看到一些金字招牌因一着不慎被迫关闭,前者之鉴,教训惨痛。

企业产品质量的信用是决定企业存亡和发展的决定性条件。

通过科学划分质量信用等级,客观发布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并据此惩戒失信企业,鼓励诚信企业,使良好的质量信誉成为企业珍视的无形资产和重要资源,使质量失信的企业寸步难行,受到政府、社会、市场的惩戒,这是提高我国企业产品与服务总体质量水平的有力举措,也是完善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

”质量信用问题已成为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突出问题,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要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加快质量信用体系建设。

质量信用体系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在政府政策导向和宏观调控下,以中国产品质量协会为代表的社团组织机构在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之间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

中国产品质量协会主要从事质量信用等级、体系的研究和系统软件的开发,为企业建立动态的社会评价信息收集,实施企业质量信用管理,研究行业标准、理论,目前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估试点工作也正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扩展。

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和谐的诚信社会,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并且,我国针对质量信用体系方面的理论与研究工作亟待加强,除中国产品质量协会外,还需要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实践、参与质量信用体系工作,需要政府部门在政策及法规方面的有力推动。

二、完善政策与法规中国政府历来非常重视产品质量,各级政府从执政决策到立法,都对产品质量提出明确要求与规定。

自2001年至2010年,我国有关推动质量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与法规如下: 2001年3月15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产关系、信用关系和契约关系”“在全社会强化信用意识,整肃信用秩序,建立严格的信用制度”。

2001年4月27日《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中指出:“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在全社会进行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教育,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使全体人民自觉遵守市场经济秩序,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带动和促进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

”“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信用制度。

缺乏信用不仅造成经济关系的扭曲,社会交易成本增加,而且败坏社会风气,已经成为当前影响我国经济健康运行的一个突出问题。

因此,要逐步建立企业经济档案制度和个人信用体系,防止商业欺诈、恶意拖欠及逃废银行债务等不法行为的发生。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化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指出:“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大力推进市场对内对外开放,大力发展资本和其他要素市场,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在全国范围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

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年10月14日中指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

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逐步开放信用服务市场。

”2005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健全全国统一开放市场,推行现代流通方式。

继续发展土地、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规范发展各类中介组织,完善商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

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逃骗税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

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健全失信惩戒制度。

”2006年3月15日《国务院2006年工作要点》中指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制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明确目标、原和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加快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

研究社会信用体系监督管理体制和行业自律机制,维护国家信息安全。

研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配套政策措施,积极推进信用服务行业标准化建设,开展社会信用宣传和教育活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加强企业质量信用监管工作的意见》国质检质〔2006〕464号中指出:“企业质量信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遵守质量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标准、兑现质量承诺的能力和程度。

加强企业质量信用监管,对于提高企业诚信意识和产品质量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把企业质量信用监管指标主要由质量、标准、计量、认证、出口检验方面的指标构成。

根据企业质量信用指标反映的不同情况将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分为A、B、C、D 4级,分别代表守信、基本守信、失信、严重失信4级信用程度,并规定了每个等级具体评估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