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读书报告

合集下载

《菜根谭》读书心得7篇

《菜根谭》读书心得7篇

《菜根谭》读书心得7篇《菜根谭》读书心得1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者可谓层层递进,君子当如此。

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决心和毅力去前进,故世间出现了省身格言,其短者寥寥几字,长者也不过三五十字,却往往能直击人心。

因此,似乎世上每个人都会有一句自己的人生格言。

正像明人陈继儒的《菜根谭》也是通过短短话语来体悟自身的修养处世之道,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是极为贴合的。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这是《菜根谭》开篇修身篇的第一句,全书我也最喜欢这一句。

话语简单,思想鲜明,它没有直接告诉了你成功要怎么做,但给你指明了一个大方向,这个方向便是你应去努力奋斗的方向。

中国有句俗话:“真金不怕火来炼”,只有自己的内核强大才不会惧怕任何事。

什么叫精金美玉,精金美玉是古人眼中最宝贵,最具有价值的物品,一个人的人品是要多么的高尚,才能配被称为精金美玉的人品。

这是天生的吗?不是,这是从烈火火煅来的,这是通过重重磨砺得来的,是别人崇慕却无法夺去的。

同样,下半句揭露了成大事者要该怎么做,是“大行不顾细谨”还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作者给的答案是须向薄冰上履过。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在作者眼中可能就是笑话,当然两者都有对错。

但在自身的修炼上,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总是好的。

千万不能无所在乎,要知道一念过差,足丧生平之善;终身检饬,难盖一事之愆。

通读《菜根谭》是无用之功,须细细评读才能体悟人生道理。

人生百态,乱如漫天星河变幻莫测,人在红尘中走一遭,总是想过得潇洒快活些,这就需要我们修炼自身,懂得该做什么,该如何去做,而不是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

这本书,可能就会给你提供一些为人处世的好建议和经验,为人处世自是要圆滑但不是没有准则。

这本书便是讲那修身、入世、处世,人生短短,一定要活得潇洒快活而不是寸步难行,内心苦闷。

愿大家在“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后,依旧自然洒脱。

菜根谭读后感(精选17篇)

菜根谭读后感(精选17篇)

菜根谭读后感菜根谭读后感(精选17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菜根谭读后感(精选1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菜根谭读后感1人情反覆,世路崎岖。

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

大意:人情冷暖是变化无常的,人生道路是崎岖不平的。

因此,当你遇到走不通的路时,必须明白退一步的作人方法;当你事业一帆风顺时,一定要有把好处让三分给他人的胸襟和美德。

人在世间行走,难免会遇坎难,当坎难过不去的时候,常会用“退一步海阔天空”来慰人慰已,但常人往往是想到而难以做到。

只有意志坚定、独有风骨的人,才会面对现实,不畏缩,不退后,最终突破难关。

古之蔺相如虽位在廉颇之上,不与之相争。

当廉颇扬言说:碰见蔺相如,一定要侮辱他时,蔺相如不愿与他争位次高下,出门时远远看见廉颇,就调转车子避开他。

当蔺相如的门客不理解要离开时,蔺相如挽留他们说: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侵犯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存在。

现在如果两虎相争,势必两败俱伤。

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也正是因为蔺相如以国为重,以退为进,以让为先,才演绎出将相和这千古流传之美名,也才有负荆请罪之典故。

极具盛名的李嘉城可以说是当今时代“退一步、让三分”的典范,据说李嘉城每次去谈生意时,都非常注重每一个细节的磋商,可以说是分毫计较,然而在生意谈成时,他却让利给对方,大大出乎对方的意料。

由于他把好处与合作方分享,找他合作的人越来越多,他的事业越做越大,越做越成功,成为首富。

李嘉诚固然是名人,离我们很远,在我们身边其实也不乏这样的人。

我以前曾与一位长者共事,他非常的稳重厚道,工作能力也非常强,考虑问题也很周密,工作上遇有急难之事,他都会伸出援助之手。

有一次,我们接受重大活动保障任务时,时间紧任务重出了问题政治影响大,但是在人力、物资等多方面都出现很大的空缺。

《菜根谭》读后感(4篇)

《菜根谭》读后感(4篇)

《菜根谭》读后感(4篇)《菜根谭》读后感(4篇)1当夜深人静之时,静静的坐在灯前,沏上一杯淡淡的清茗,让心灵抛却一切杂念,慢慢的品尝富有禅机的人生智慧,那些烦恼那些嘈杂那些喧嚣那些琐碎都荡然无存,有的只是释然。

何不让自己来一次精神的涅槃,何不品尝一下苦菜根带来的幽香甘甜。

从懵懂幼年到现在书生意气的今天,关于我们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听得最多的,也是最令人感慨的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每每听之,自豪之情油然而生,且百听不厌!感慨之余,幸而未忘激励自己努力的去接触中华之伟大的传统文化。

有一天,当我从图书馆将《菜根谭》捧回宿舍,看完其前集的第一篇后,我彻底的被她的魅力所折服!从此往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我的潜意识里逐渐的走出朦胧,有了较为确切的轮廓,然而就算我穷尽眼力,仍旧不能看到她的边际,在世间的所有事物中难以找到任何一件事物与之相媲美。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

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爱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语言精炼隽永,对于道德的坚守与否的后果,一语道破。

读罢,我便陷入了沉思——对于人生的道理进行阐述的书籍,名人等数不胜数,但能够像此句话一样将人生道理道的如此深入的少之又少!此后,便无可救药的被她的魅力迷上了…《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的语录集,是融儒,道,释意蕴于一体的智慧结晶和万古不变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

对于人的正义修身,养性育德有着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积极的咀嚼着“菜根”,细细的品味。

有道是“性定菜根香”夜深人寂,静下心来,投入到这本书中后,慢慢的从苦涩的菜根中品出了淡淡的甘甜,如同从雪山上渗透下来的清泉在口中轻轻的滑过,丝丝的清甜的同时又带来一种清凉至及的感觉,让人久久地回味,不由自主的再次陶醉于书香…处世之味很多人都说:“90后的年轻人总是装成熟。

”我是一个90后的学生,对于这句话的体会尤其深刻。

《菜根谭》读后感(精选22篇)

《菜根谭》读后感(精选22篇)

《菜根谭》读后感《菜根谭》读后感(精选22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菜根谭》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菜根谭》读后感篇1这是一部类似《论语》论述修身处事、待人接物的格言集,也是历代文人士子竞相把玩的一部应世奇书。

静心沉玩,乃得其旨。

读《菜根谭》,思人间事,常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本书囊括了中国几千年的处事智慧,自它一问世,便经久不衰,流传至今,其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人人都可以从其中汲取有用的智慧。

成功者读它,失意者读它,孤寂者读它,平凡者读它,生意人读它,居官者读它,就连僧舍道观、文人墨客也莫不悉心研习。

它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几乎阐述了人生所能遇到的一切重大问题,但核心主题只有两个:一个是入世,一个是出世。

读懂一部《菜根谭》,体味人生的百种滋味,就能做到“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着得眼高;路径危险处,回得头早。

”人说,如果说半部《论语》可治天下,那么一部《菜根谭》即可润物一生。

《菜根谭》需静静地读,细细地品,菜根才会越嚼越香,心智才能越来越高。

它的外表一点也不显眼,看似平淡的话语,细读之下却能让人回味无穷,顿生无限感慨。

“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暗生”,“粪土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耀采于夏月。

因知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晦生也。

”由此可知,万事万物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改变环境。

我曾抱怨过很多,但现在我会静心做好该做的,希望能成为生于秽而成于洁的蝉。

“偏激之人,难建功业。

躁性者大炽,遇物则焚;寡恩者冰清,逢物必杀;凝滞者固执,如死水腐木,生机已死;俱难建功立业而延福祉。

”看到这一点,心里不禁一颤,因为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一直想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而如今终于知道该如何完善自己,我会努力去改变,有激情地做事,有热情地待人,在大学里完成应修的课业。

“云止水中,动静适宜。

好动者,云电风灯;嗜寂者,死灰槁木。

菜根谭读后感通用7篇

菜根谭读后感通用7篇

菜根谭读后感通用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条据文书、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菜根谭读后感通用7篇读后感提供了一个深入剖析人物性格和行为动机的机会,读后感可以反映我们的阅读态度和阅读习惯,揭示我们的兴趣和偏好,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菜根谭读后感通用7篇,供大家参考。

菜根谭读后感(精选9篇)

菜根谭读后感(精选9篇)

菜根谭读后感(精选9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菜根谭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菜根谭读后感【篇1】《菜根谭》一书,朋友对此书极为推崇,将其誉为修身之书、智慧之书,我也曾想在闲暇之余仔细阅读一番,无奈世俗繁忙,一直抽不出时间阅读品鉴。

近日,女儿的学校给孩子们发啦这本书,并让每个学生都要熟记里面的内容。

八岁的女儿根本无法理解每一段语录背后的含义,向我求救,让我给她读和讲,于是借此机会我第一次翻开啦这本《菜根谭》。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

之所以以“菜根为名”,原因众说纷纭,其中大部分人认为这则源于宋代学者的一句古语——“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

作者借此书表现啦甘于清贫的淡然态度和平凡超脱的生活理想,值得后人景仰和学习。

在生活节奏高频率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奔波忙碌的同时,根本无暇停下来省视内心。

就像我,每日忙于工作,忙于生活,经常会遇到各种失败、挫折,遇到各种困惑和心结,每每在我心中留下阴影和伤痕。

在教女儿学习阅读的同时,《菜根谭》中的每一段语录都让我感触颇深,仿佛醍醐灌顶般豁然开朗,每日读上几段,每日都有一些新的思考,新的感悟。

在阅读中,我打开心门,让这些警世、醒世的语录包围浸润着我的内心,改变着我的心态,改变着我的生活,改变着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贫得者虽富亦贫,知足者虽贫亦富。

贫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受侯,权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于膏粱,布袍暖于狐貉,编民不让王公”这段语录对当今社会追逐富贵,互相攀比的思想有着非常强的教育意义。

过去,我也一直迷失在物质的欲望中,不断渴望得到更好的物质条件,结果自己的心永不满足,在与他人的攀比之中,总是奢望一些能力外的东西,日子过得浮躁而虚华。

现在,我知道啦,物质的追逐是没有止境的,虽然我没有奢华的物质条件,然而我有幸福美满的家庭,我有稳定可靠的工作,我的生活虽然平凡,然而我的精神应该是快乐的,是富足的。

《菜根谭》的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菜根谭》的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菜根谭》的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菜根谭》的读后感1寒假刚放假就匆匆赶回老家陪护生病住院的老母亲,其间也没有多少时间能静下来读读书。

春节后,老妈妈身体状况逐渐好转,照顾她的间歇有了些空闲,想起来5年前给孩子买的《菜根谭》可以拿来读一读。

选《菜根谭》的好处有一点,因为书中主要是一些短句箴言,随意翻开一页就可以读,读得很随意,断断续续,尽管看得不完整,但对书中内容多少有些感触。

《菜根谭》是一本小册子,书中对于为人处世、治国安邦有很多独到的.见解,虽然其中不免有机巧、圆滑,但是总体上讲是要人富于通变,淡泊名利。

说毛主席非常喜欢《菜根谭》,他说:“嚼得菜根香,百事可做。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恐怕都有自己的感受吧,这也是书籍所带给人最大的享受,就是每个读书的人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在心灵中泛起或多或少的涟漪,让人在繁华中不恐惧寂寞,在冷清中不向往尘嚣,相信《菜根谭》就是这样一本书。

下面摘录一些比较喜欢和有感悟的和大家一起分享:“势力分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智慧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

”这也就是我们歌颂莲花的原因,不是因为莲花本身多么美丽,是因为她出自于淤泥而依然保持自身的洁净,在这个繁华的社会里我们不求不近和不知,但求近之而不染、知之而不用,才是真正的君子。

“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理路上事,毋惮其难而稍为退步,一退步便远隔千山。

”对于金钱、名利、地位的追求不能有一点非份之心,一旦染指就没有回头路;对于真理的追求不能有一点的畏缩和退却,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

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当严,待庸众之人宜宽严互存。

”应该如何处世给出了明确的建议。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这是中华文明、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表现。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样才是做人的好榜样。

“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

关于菜根谭读后感(精选8篇)

关于菜根谭读后感(精选8篇)

关于菜根谭读后感(精选8篇)关于菜根谭读后感篇1谭以菜根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

淡淡乏味的菜根中有着无限真味的存在,犹如暖春吹拂的微风逼退寒冬的冷意。

一本《菜根谭》包含了人生的各种重大抉择问题,但其根本也就是出世与入世的问题。

读完这一本书便像是经历了一世,体味人生百种滋味,遇事时也可勉强达到“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着得眼高;路径危险处,回得头早”的境地。

这是一部可以润物一生的书,静心阅读,细细品味,菜根越嚼越香,心智自会越来越高。

“粪土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在粪土中生活的幼虫是最为肮脏的东西,可是它一旦悦变成蝉,便在秋风中吸食洁净的露水。

洁净的东西是从污秽之中诞生的,而光明的东西也常常在晦暗中孕育。

即使我们处于困境,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现状,改变境遇。

“得意须早回头,拂心莫便放手,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首;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人生而在世,难免遭受挫折,逆境之中的阻力不该成为自甘堕落的借口,反而可以使人走上成功之路的动力。

遭受不如意的事打击时,不能轻易放弃,千万不可罢休,依然要继续奋斗。

人生而在世,岂能没有执念,或为名利所奔波,或为情爱而不舍,或为心中大义而执着,得之为幸,不得则弃。

昨日之不可留,今日之是不可能。

《菜根谭》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一句便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肝胆煦若春风气骨清如秋水,持身涉世不可随境而迁。

立身处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方能安心做事。

“贪得者虽富亦贫,知足者虽贫亦富”功名利禄并不如外人所视那般荣耀,不可过于趋之。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生活的质量本就取决于自己的生活态度,知足就好。

山林息尘心读书消俗气,多读书,可静心。

读圣贤书可知世事,超越天地之外,不入名利之中,栽花种竹,心境无我,摒弃执念。

手捧一本《菜根谭》,其中各种良言犹如春风轻拂心田,细细读之,慢慢思之,启人心智,发人深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

采儒、佛、道三家之精髓,以心学、禅学为核心,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大道;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于一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

它是一部文辞优美、含义深邃的读物;更是一部陶冶人之情操、磨炼人之意志、催人奋发向上的中国文学作品: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

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摘自百度百科词条)
第一次看到《菜根谭》这三个字,是高三时候在一本作文素材上看到的,那篇优秀范文里引用了《菜根谭》中某个句子。

(具体是哪句忘了)当时我最好奇的是《菜根谭》是什么,小说或是其他?为啥起这样一个令人费解的书名?由于时间限制原因,我当时就没百度了,但一直记着这本书的名字。

于是,当我看到思修课任务中所选数目中有这本书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读这本书。

而现在,我终于知道《菜根谭》书名的寓意了——“谭”通“谈”,意即该书实为语录,而所谓“嚼得菜根者则百事可为”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

(释义摘自百度百科)
接下来是我对本书中一些富含哲理的警句的个人思考。

不成熟之处还请多多指教。

一“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看了《菜根谭》,我才知道这句我曾在作文中引用过的自认为很有档次的句子原是出自本书。

这句话的本意是道家用于描述一种对于荣耀屈辱无动于衷,心地安宁;对于升迁得失漠不关心的境界。

而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一种悠闲的,享受当下的生活状态。

刚来大学的时候,我看的第一本书是《大学生必做50件事》,书里的第二件事就是“”,当时我觉得这件事确实是必做,于是我兴致勃勃为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我的所谓“计划”全无付诸实践。

开始有些许愧疚感,时间一久愧疚感全无,甚至那张计划表也不知被扔到哪个旮旯去了。

当我重新看到这句话,我开始释然。

正如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你凭什么在现在就规划你的未来?我知道,也相信我所要走的人生道路并不是谁能规划的,当然也包括我自己。

所以我何必在现在就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个没有明天的规划呢?我为什么不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做好当前的事情上呢?于是,我做了一个愉快的决定:我要享受当下的生活,为当下而认真地生活。

悠悠闲闲,舒舒服服地过好每一天,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是充实的。

绝不花费多余的心力为看不见的“明天”烦心或者对未来感到迷茫而空虚。

叶倾城说“每个女孩奇妙的幻想终会在未来某一天归于现实,每个女孩的大梦想终会湮没于未来的小生活”。

但这又怎样,至少现在,至少这一时刻,我努力编织着我的美丽的幻想和大大的梦想。

管它未来如何,至少我知道,日后我回想起现在的认真与每一天的充实,我会被自己感动。

我愿意用一杯水的单纯,换取每一天的美好。

二“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变之妙用”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想到的是曾经在《青年文摘》上看到的一个小故事——1947年美国人西摩.克雷到菲律宾协助当地游击队清除残留在丛林中的日本兵。

最后他们找到8个幸存的日本兵。

这8个幸存者是靠坚持只吃丛林里的香蕉才得以存活的,而他们的同伴则因为厌烦了香蕉去食用其他食物而中毒丧命或者身体因过敏反应而丧生。

而克雷也从这个奇迹之中得到启示,回到美国后他开始从事超级计算机研究并且在此后的40年中一直坚持该项研究。

后来他设计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晶体管的超级计算机,被尊称为“超级计算机之父”。

因此,正如克雷所说“最简单的坚持,往往是最有效的策略”,这百年前的智慧”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突然想起了前些日子在微博关注的用户“趣味管理学”的微博看到的一句话“只有坚持和毅力,是走向成功永不可缺少的因素”而,其他的因
素诸如背景,学历,资本则为次要因素。

我想,这种看法,或许,对吧。

三“塞得物欲之路,才堪辟道义之门;驰得尘俗之肩,方可挑圣贤之担”
明代,程朱理学是为官方哲学,士人们以“存天理,灭人欲”为道德准则。

而离经叛道的思想家李贽则批判所谓的玄学家是表面满口仁义道德,实则为男盗女娼的伪君子。

所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现实。

洪应明所生活的年代,明朝已全面走向衰败,这不仅表现在朝纲废弛,吏治黑暗上,整个社会、文化也呈现江河日下之势。

这一点从稍前于《菜根谭》问世的《金瓶梅》中已可见一斑。

趋炎附势,物欲横流的社会让作者道出了这样的心声。

但其实我想从这句话中反思的是,当今我们身处的这个社会,是不是也需要用这句话来警醒下世人。

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有人说,这是一个“什么都可以交易的社会”。

哈佛大学桑德尔教授在他的《钱买不到的东西》这本书中列举了大量花钱就可以搞定的例子:热门餐馆额外付费就可以优先入座;头等舱和商务舱的旅客可以走快速通道,一些机场甚至提供付费就可以插到安检队伍最前头的服务;好莱坞环球影城等主题公园也提供额外付费可插队的便利。

桑德尔问道“这个一切事物都待价而沽的世界是否出了什么问题?”我想这确实是个问题,但具体该如何解决就不是我能说的了。

近来创造了收视奇迹的亲子档节目《爸爸去哪儿》不仅火了五位星爸和星baby,更是大大提升了拍摄地的知名度,破落的北京市灵水村而今成了亲子旅游出行热地,节目背后的商机已然显现。

而我们都对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因为这是我们所处的社会现实所必然带来的,而我们,已经习惯了。

可以说,对市场经济的信任已经悄悄损害了我们在意或者应当在意的事物。

还好,在腾讯新闻上看到“节目播出后,有许多景点愿意花钱邀父子们进驻录制,但被节目组以“不想违反节目初衷”为由拒绝了”。

还好,看到了一件较为欣慰的事情了。

我很美好地希冀——未来,我们的伙伴们,可以“塞得物欲之路”,辟开道义之门;在以市场为机制的社会中,艰难地,慢慢地,把蒙蔽了的良知找回来。

以上,就是我对《菜根谭》书中自己有感悟的句子的理解与思考。

至此,读书报告完成。

其实,还有很多的思考,我就不多写了,日后再来发牢骚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