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
高中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统计图表的判读

专题一数据分析〔2〕第二节统计图例1 当今世界呈现出兴旺国家之间,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之间,富国与穷国之间多元化差异。
根据有关资料,答复以下问题。
〔1〕在德国,城市、工业与人口的分布相对平均,而在日本却高度集中,其原因是什么?〔2〕以人均国内消费总值指数反映收入程度,以教育入学率指数反映社会开展程度。
根据这两个指数的组合关系,将上图中12个国家代码按四个一组成分三类:;;。
〔3〕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目前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读以下图答复以下问题。
①从出口产品的类型上看,中国与欧盟的主要差异是,说明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关系具有很强的性。
②从长期看,中国只有通过等措施才能提升产品的全球竞争力。
〔4〕根据以下材料与图,分析撒哈拉草原以南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区社会贫困化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材料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撒哈拉以南非洲贫困化问题日益严峻。
此地区人均国民收入仅为高收入国家平均程度的1.75%, 国内消费总值多年平均增长率为0.6%,外债负担沉重;出生率、死亡率分别为4.1%和1.4%,成人文盲率是世界平均程度的2倍;使用卫生设施与平安饮水人口分别为7%、45%,结核病、疟疾、艾滋病等情况严峻。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图示意了某国两大经济地带的根本资源指标〔%〕,读图答复1~3题。
1. 该国西部地区的特点是〔〕A. 面积大B. 人口少C. 科技力量强D. 淡水资源丰富2. 该国最有可能是〔〕A. 美国B. 俄罗斯C. 澳大利亚D. 中国3. 该国东部河流多注入〔〕A. 印度洋B. 大西洋C. 太平洋D. 北冰洋以下图中P和Q点为欧洲某国某自然保护区不同季节测定的土壤组成物质的体积分数,其中,P点是冬季测定的数据,Q点是夏季测定的数据。
读后答复4~5题。
4. 该土壤分布地区的气候类型可能是〔〕A. 温带海洋性气候B. 地中海气候C. 温带大陆性气候D. 热带沙漠气候5. 据图可知,该土壤〔〕A. 冬季时水分较少,植物易枯萎B. 不同季节,组成物质的固体颗粒、水分和空气的体积分数变化都较大C. 酸性强,可能为红壤D. 在P点时,土壤的保温性可能不够好以下图为“某兴旺国家经济开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读图答复6~8题。
高中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统计图表的判读

专题一数据剖析( 2)第二节统计图例 1 现在世界体现出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富国与穷国之间多元化差别。
依据相关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在德国,城市、工业与人口的散布相对均匀,而在日本却高度集中,其原由是什么?(2)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反应收入水平,以教育入学率指数反映社会发展水平。
依据这两个指数的组合关系,将上图中12 个国家代码按四个一组成分三类:;;。
(3)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当前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读以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①从出口产品的种类上看,中国与欧盟的主要差别是,说明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关系拥有很强的性。
②从长久看,中国只有经过等举措才能提高产品的全世界竞争力。
(4)依据以下资料与图,剖析撒哈拉草原以南非洲热带草原天气区社会贫穷化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资料自上世纪 70 年月以来,撒哈拉以南非洲贫穷化问题日趋严重。
此地区人均公民收入仅为高收入国家均匀水平的 1.75%, 国内生产总值多年均匀增添率为0.6%,欠债负担深重;出生率、死亡率分别为4.1%和 1.4%,成人文盲率是世界均匀水平的 2 倍;使用卫生设备与安全饮水人口分别为7%、45%,结核病、疟疾、艾滋病等状况严重。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图表示了某国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资源指标(%),读图回答1~3 题。
1. 该国西部地区的特色是()A.面积大B. 人口少C. 科技力量强D. 淡水资源丰富2. 该国最有可能是()A.美国B. 俄罗斯C. 澳大利亚D. 中国3. 该国东部河流多注入()A.印度洋B. 大西洋C. 太平洋D. 北冰洋以下图中 P 和 Q 点为欧洲某国某自然保护区不一样季节测定的土壤构成物质的体积分数,此中, P 点是冬天测定的数据, Q 点是夏天测定的数据。
读后回答4~5 题。
4. 该土壤散布地区的天气种类可能是()A.温带大海性天气B.地中海天气C.温带大陆性天气D.热带荒漠天气5. 据图可知,该土壤()A.冬天时水分较少,植物易枯败B.不一样季节 ,构成物质的固体颗粒、水分和空气的体积分数变化都较大C.酸性强,可能为红壤D.在 P 点时,土壤的保温性可能不够好以下图为“某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表示图”,读图回答6~8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四 地理统计图表的解读与数据分析

地理统计图表的解读与数据分析专题四能很好地考查考生对数据的理解能地理统计图是表示地理事物数值特征或时空分布的图像,地理数据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力和运用能力。
近几年高考试题引入了多种形式的统计图,读取和分析能力等。
体系构建名师点拨1.判读坐标统计图时,要掌握不同类型坐标统计图的特点,培养自己从图中找出有效地理数据并进行定量分析和计算的能力。
2.对于结构统计图判读时,准确读懂图像,找出各部分比例关系是判读关键。
3.明确图像、图表的基本类型及各种图像、图表的主要特点。
4.通过强化训练,掌握判读常见图像、图表的方法与技巧。
5.采用对比法对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纵向上可以对比同一地理事物在不同时间的结构特征,认识其发展变化;横向上可以对比不同地理事物在结构特征上的差异或联系。
.对地理事物结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提出相应对策。
6.类型一常见结构统计图形判读技巧[典例剖析]【典例1】 (2013·广东文综,41,28分)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平均海拔2 261m,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显。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 1996~2008年西宁市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图(下图)。
材料二 2011年西宁市工业产值结构图(下图)。
(1)“到西宁避暑,请带上毛衣”。
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
(4分)(2)西宁的城市形态呈条带状,主要受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4分)(3)1996~2008年期间,西宁市耕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所占比重总体分别呈何种变化趋势?其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12分))分(8年西宁市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能带来哪些问题?(4)2011.[读图指导]尝试自解 (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准确获取图文材料的有效信息是关键。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专题附解答: 图表判读技巧

专题图表判读技巧1.结合具体等值线图,特别是等高线图、等温线图和等压线图,考查等值线的判断、规律和应用。
2.依据一种或几种地理统计图表,考查地理表象判读及数据分析能力。
3.结合区域地图、地理要素,考查影响等值线的分布、特点及延伸方向的因素。
4.以多种形式地理图表资料为切入点,考查地理事象的分布、成因及发生、发展过程。
知识点一、等值线1.等值线的特征。
(1)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数值相等。
(2)等值线闭合而不中断。
(3)两条等值线之间一般不相交。
2.等值线的判读规律。
(1)一般在同一幅等值线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值相等或者为零。
(2)一般等值线两侧的数值不同,一边高于该等值线数值,另一边则低于该数值。
(3)等值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的地方(部位)数值小,向数值小的方向弯曲的地方(部位)数值大。
3.等值线图的判读步骤。
首先要看图名,明确等值线图上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认清地图上的方向和所处的地理位置。
其次要熟练把握图示的内容。
等值线图要从观察等值线的疏密,了解等值线的间距,比较等值线的数值,分析等值线的走向,注意等值线的弯曲入手,掌握重要等值线走向、弯曲、疏密及闭合等的影响因素。
4.常见等值线图(等高线图前面讲过这里不重复)的判读和应用。
等值线是某地地理现象数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等值线图是用布满一定区域内的若干条等值线表示某地地理现象的数量分布的状况,由于等值线上注有数值,而且数值间隔是相等的,因此可以根据等值线的数值大小、排列方向、形状变化、疏密程度等,反映出该地理事物变化的急缓、递变的方向及分布特点。
等降水等盐度线等温线等压线量线高值区或低值区①盆地海拔低,气温呈现闭合高值区②山峰海拔高,气温呈现闭合低值区①等压线闭合处为高压或低压中心②北半球冬季在大陆上形成高压中心,海洋上形成低压中心深居大陆内部,形成闭合低值区副热带海区,形成高值区;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区为红海,盐度最低的海区为波罗的海变化趋势及应用向北递减为北半球,向南递减为南半球由高压指向低压处,垂直于等压线,产生水平气压梯度力从沿海向内陆地区,一般降水逐渐减少;赤道地区和温带地区降水较多从近岸向远洋、从赤道向副热带海区、从高纬度海区向副热带海区,盐度均变高疏密程度判断温差大小:密大疏小判断风速大小:密集风速大,稀疏风速小,不同图幅中要比较单位距离的气压差异判断降水差异大小:密大疏小河口处,盐度变化快,等盐度线较密弯曲因素海陆、地形、洋流等地形、气温、大陆、海洋等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等降水量和蒸发量、河川径流、洋流等应用①判断所在半球、季节差异及与农业生产的关系②分析影响温度变化的因素③与洋流结合判断寒、暖流①风向、风速的判断②判断天气系统,分析天气状况③根据气压中心判断季节①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②判断地形走向、海岸走向等①影响等盐度线分布及弯曲的主要因素②判断河流径流变化、洋流特征等③判断船只吃水深浅5.等值线图中的特殊技巧。
高三二轮复习《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课件(ppt)[课件][1]
![高三二轮复习《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课件(ppt)[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5099fa23192e45361066f5c5.png)
• 石化工业园是由石油化学工业企业集聚而成的, 其主要优点有_______和______。(4分)
• (1)沙特阿拉伯 安哥拉 俄罗斯
• (2)拓展石油供应渠道(来源地多元化);保 障石油运输安全(运输方式多样化)
• 加强石油勘探开发;建立石油储备基地
• (3)西北、华北、东北 原料 市场
• (4)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有利于 集中治理污染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
(2008年全国文综)产业重心是区城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下图示意中国 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5-7题。
1
2
1
2
3
3
5.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例2:读某地区土地利用结构表格,试绘制相应的饼状结构图。
项目
面积(公顷) 比重 1.画圆
林业用地
125
25% 2.计算比重
人工草地
25
5%
3.折算角度
果园和经济林地 水面养殖 耕地 其他 总计
50
10% 4.绘制扇形
100
20% 5.绘制图例
175
35%
25
5%
500 100%
5% 25%
35% 5%
是
• A. 水能资源蕴藏量小 • B. 水能资源分布分散 • C. 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 • D. 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
2)扇形图的分析与绘制
2% 7%
20%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统计图、表

类型 2 常见地理结构统计图的判读
1.看图例,读数据:结合图例,对应结构图中所反映内容之 间的关系, 尤其要注意图中数值是绝对值还是百分比, 图示柱状(扇 形)体中各个构成项目的含义。 2.看数值,定范围:观察不同地理事物的数值大小、比例高 低,特别注意每种地理事物的范围(即归纳出各地理事物的构成特 点)。 3.看变化,找联系:对比观察柱状、扇状、曲线等数据载体 的变化特征,分析相互之间的联系,应主要把握: (1)地理数据随坐标的变化特征。 (2)不同图示地理事物的变化特征。
统计图、表通用判读法
统计模式图表 判读步骤 第一步,看图表名称:图表名称可以反映主题地理事物,可明确 图表反映的主要内容,有利于确定判读方向及重点。 第二步,看图例、表头 (1)对于图形①明确坐标构成: 不同坐标轴代表不同地理事物的数 值分布。不同地理事物的坐标值结合可反映不同地理事物间的地理联 系。 ②明确图例含义: 图例是统计图中地理事物的代表, 明确其含义, 可以明确图中不同符号的数据意义。③明确图示结构:不同图例组合 能反映地理事物的结构,读各图例对应的坐标数值,可知地理事物的 结构特点。 (2)对于表格 主要是要明确项目构成,表格中每一栏、每一列的表头指明了统 计对象。 第三步,看趋势变化:关注图中曲线的陡直变化或柱状的高矮变 化,或表中同项目的数值的增减,可归纳地理事物的变化趋势及其特 点,反映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 第四步,看数值特点:利用统计图中或表中的数值分布状况,可以进 行相关地理事物的计算,对地理事物进行定量评估、分析。
[学以致用] 2.[2018· 山东烟台二模]一般认为城市化水平达到 70%时进入 城市化的高级阶段,下图示意 2010-2050 年我国劳动力人口变化 趋势(注:劳动力人口是指 20~59 岁男性人口及 20~54 岁女性人 口)。据此完成(1)~(3)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2讲统计图表的判读专题突破课件高三全册地理课件

一
二
三
-12-
某地1970—2000年湿地面积、年均温与年降水量的变化
12/10/2021
-13-
一
二
三
(1)认清图名:图名能够说明该图的主题内容。 (2)看清纵、横坐标所示要素和标注内容。一般来说,线状图侧重 表示地理事物时间或空间变化规律,如“世界人口增长图”中的曲线, 表示世界人口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柱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绝 对数量,如“某地年降水量变化图”中,降水柱就表示了各月降水量数 值大小。 (3)注意图中地理事物的变化。不仅要注意多少、强弱、增减的 变化,还要区分出不同阶段、增减趋势和程度,否则就无法总结出 地理变化规律。另外还要关注极值,并解释其成因。 (4)解读坐标图要全面比较量化信息。如对比两幅降水量柱状图 的降水量多少时,不能仅看降水柱高度,还要看清坐标单位数值是 否统一。
2012 1.00 1.21 1.12 1.52 0.98 1.42
2013 1.00 1.23 1.11 1.53 0.97 1.58
12/10/2021
-26-
一
二
三
(1)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A )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D.②④
类型
箭竹及 灌丛
阔叶林
旱地
水田
石砾地、 高山灌 裸地 丛草甸
比重
/% 28.90
25.30 10.40 3.10 5.70
0.01
12/10/2021
12/10/2021
-32-
-33-
1.在该水源地内( A )
A.阴坡坡度大于阳坡坡度
12/10/2021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地理统计图表分析课件

断错误,如对比两幅降水柱状图的降水量,不能仅看降
水柱高度,就认定降水量相同或不同,还要看清纵坐标 单位和数值。
2.三维坐标图 (1)对于三维坐标图,阅读时要格外小心,图中的
三个量仅表示相对量,即“比重”,不表示绝对值量;
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质量更好,市场需求多
【解析】解题主要是要正确判读表格中各种农产品 的产量和区位熵,并且要注意产量与区位熵并非呈正相 关关系。
(1)根据表格,区位熵越大,说明某农产品在全国有 优势。表格中棉花的区位熵大于 1 且最大,故可以判断 该地区是重要棉花产区,A、C 错。长江中下游平原是 重要的水稻产区,水稻区位熵应较大,华北平原水稻种 植的区位熵小,B 对,D 错。
的特点,培养自己从图中找出有效地理数据并进行定量 分析和计算的能力。
2.对于结构统计图判读时,准确读懂图像,找出各 部分比例关系是判读关键。
3.明确图像、图表的基本类型及各种图像、图表的 主要特点。
4.通过强化训练,掌握判读常见图像、图表的方法 与技巧。
探究一 数据表格
1.仔细阅读表格,充分把握表名的中心内容 表名表达了图表所要展示的最主要的地理要素的 分布和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透过表名往往可以发现一 些重要信息。
2.抓住主要线索,综合分析地理规律 表格集中展示了多项地理要素,但也有主次、轻重之 分。主线要素往往体现了命题意图,是多项地理要素中的 主要要素。 3.对地理统计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解答表格题通常要重视表格统计中反映出的地理原理 和地理规律,也就是从理性上做定性认识。大多数表格题 直接就可以观察分析到地理事物的强弱、大小、多少等规 律变化。若题目要求进行定量计算,就必须整理数据、计 算数据,做出信息的数量或等级的定量认识,并进一步完 成定性分析。例如,表格给出了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某 地各月降水量,要求确定该地所处的干湿地区,解答此题 必须把各月降水量逐月累加,由定量到定性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风频图(风向玫瑰图)的判读:
玫瑰图是以“玫瑰花”形式表示各方向上数量指标的图形, 它常用于表示风向和风速。如风向玫瑰图是将风向分为8个 或16个方位, 各方向上线的长短表示该方向风出现的频率。
例6:下图为某城市的风向玫瑰图(全国各月平均风向频率)和雨量 与风向关系图(某风向期间的降雨量),读图回答(1)~(2)题。
统计图 景观图
其他常见的图象图表有: 漫画图
模式图 关联图
(高考链接2008全国文综)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 变化如图。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1-2题。
1.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
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
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需求
6.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
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C.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7.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 )
A.第二产业向东南
B.第二产业向东北
C.第一产业向东南
D.第三产业向东南
一.统计图的类型: 1)等值线图(见前一课题)
平面直角坐标图
2)坐标图 变形坐标图
柱状图(直线图) 曲线图 折线图 雷达图 风频图(风向玫瑰图)
正三角形坐标图
3)面积图
扇形图 饼状图
4)其他图象:金字塔图 累积百分比图(结构图)
二.几种常见统计图的分析:
1)柱状图的分析
在判读和分析柱状图及水平条形图时,首先要认清图名、 纵横坐标所要表示的要素及图例的内容,要根据柱子的 高矮或条形的长短分析它的变化趋势。 如:读A、B两地气候资料图,试判断两地的气候类型?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
产业重心是区城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图2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 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5-7题。
1
2
1
2
3
3
5.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1) 该河流位于 ( )
A. 亚热带季风区 B. 亚热带大陆西岸
C. 温带季风区
D. 高寒地带
(2) 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 )
A. 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 B. 有一个汛期
C. 冬季断流
D. 年径流总量大
政府给农民一定的家电购置补贴,会影响农民对家电的 市场需求量。下列曲线图(横轴为需求量,纵轴为价格,d1 为补贴前市场需求曲线,d2为补贴后市场需求曲线)能正确 反映这一信息的是
曲线图的绘制
4)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
0 100 %
注意事项:1.图中数据只表示比重
20 40
80 60
2.各要素的比重之和为100% 3.三要素的延伸方向一致。
60 80
40
A
20
100 % 0
20
40
60
第一产业
0 80 100%
例4
例5:
0 100%
20
80
40
A 60
读左图,某国的人口年龄 构成图.
例2:读某地区土地利用结构表格,试绘制相应的饼状结构图。
项目
面积(公顷) 比重 1.画圆
林业用地
125
25% 2.计算比重
人工草地
25
5%
3.折算角度
果园和经济林地 水面养殖 耕地 其他 总计
50
10% 4.绘制扇形
100
20% 5.绘制图例
175
35%
25
5%
500 100%
5% 25%
35% 5%
图像图表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它能直
观反映地理事物的特点与联系,考查学生的使用和分析 各种资料,进行地理信息提取的能力,还考查学生对地 理事物和现象的判断、分析、概括、总结和运用的能力。
图表类试题在高考中所占比重相当大,2007年高考 湖南卷图表类试题所占分数为86分,2008年湖南卷图表类 试题所占分数接近100分。
气候寒冷,不适合人类. 居住。
(3) 分析图3,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 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 的是__南__美___洲.
图3
2)扇形图的分析与绘制
2% 7%
20%
煤炭
石油
天然气Βιβλιοθήκη 其他71%中国能源消费结构(1998年)
读图时,首先要仔细看图例或图中的文字说明,了解该图反映的是哪些地理项 目,认识结构图的组成要素、各要素的比率及其大小关系,进而归纳总结出地 理事物的结构特征;其次,对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其原因, 分析它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A
B
例1:(2004年上海) 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 一定的趋向性。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分析图1,从地 形类型来看,世界56% 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_平__原__(或__盆__地__)__地区.
(2) 分析图2,人口占 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 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 _海__洋__面__积__大__(或__陆__地__面__积__小_ );
10% 20%
林业用地
人工草地
果园和经济林 地 水面养殖
耕地
其他
3)曲线图(折线图)的分析与绘制
曲线图往往通过线条的升降、起伏来显示地理事 物数量变化和发展趋势。
在曲线图上,对于非渐变特征的事物,如人均 GDP变化曲线,曲线呈折线状;对于具有渐变特征的 事物,如地形剖面图,曲线呈平滑状。
例3:下图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回 答(1)~(2)题。
8).变式图的判读 斜角坐标图(变式图)
降水量(mm)
例7.读图,回答问题: 100
图示地区气候类型为 50
(1) 该城市风向与雨量的相关情况,正确的是 ( ) A. 吹西风和东风时,雨量最多 B. 吹北风和南风时,雨量最少 C. 吹东南风和西南风时,雨量最少 D. 吹南风和东南风时,雨量最多
(2) 该城市建设火电厂,最佳区位在城市的 ( )
A. 东北地区
B. 西南地区
C. 东南地区
D. 西北地区
7).雷达图的判读:
1)判断A国的人口再生 产类型?
60 80
40
2)该国可能为( )
A印度 B中国
20 C德国 D孟加拉国
100 % 0
20
40
60
0~14岁人口
0 80 100%
5)结构图的判读:
注意: 1.认清各种图例所代
表的地理要素
2.读懂纵横坐标所表 示的内容
3.此类图中的百分比 并不能直接读取,往往 需要计算才能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