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金融功能理论
《金融理论与实务》第五章(杨丹)

②金融债券。 金融债券的发行主体是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 金融债券发行的目的一般是为了筹集长期资金。 金融债券的信用风险要低于公司债券,其利率水平也相应低于公 司债券。但金融债券的流动性低于银行存款,因此,一般来说, 金融债券的利率要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③公司债券。 公司债券又被称为企业债券,是由公司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 债券。按有关规定,公司企业要发行债券必须先参加信用评级, 级别达到一定标准才可发行。 公司债券的风险相对较大,其利率水平也高于政府债券和金融债 券。
①政府债券。
政府债券:是指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它以政府的信誉作保证, 因而通常无需抵押品,其风险在各种债券中是最低的,利率水平也低于金融债 券和企业债券。
中央政府发行的债券统称国债,因国债以国家财政收入为保证,所以,一般不 存在违约风险,故又有“金边债券”之称。
在多数国家,地方政府都可以发行债券,被称为地方公债。地方政府发行地方 公债的目的主要是为地方建设筹集资金,因此期限一般较长。地方公债由地方 政府财政收入担保,其信用风险仅次于国债,同时也具有税收优惠特征。
(二)金融工具
1金融工具的特征 (1)期限性:通常都有规定的偿还期限,即从举借债务到全部归 还本金与利息所跨越的时间。
金融工具的偿还期限有两种极端情况,
一种是类似于活期存款的零期限,随时可以存取;
另一种是类似于股票和永久性债券的无偿还期限,永远没有到期 日。
(2)流动性:是指金融工具的变现能力,即转变为现实购买力货 币的能力。
通常来说,金融工具的变现能力越强,其流动性就越强,反之, 流动性越弱。偿还期限(反向变动)、发行人的资信程度(正向 变动)、收益率水平(正向变动)等是影响金融工具流动性强弱 的主要因素。
证券从业《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第五章第二节-5

证券从业《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第五章第二节-5 金融期权的主要功能金融期权的主要功能有哪些你知道吗?考点精解简介金融期权的主要功能:(1)套期保值功能;(2)价格发现功能;(3)投机功能;(4)套利功能。
套利的理论基础在于经济学中的一价定律,即忽略交易费用的差异,同一商品只能有一个价格。
详解金融期权的主要功能:(1)套期保值功能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的定义,套期保值是指企业为规避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股票价格风险、信用风险等,指定一项或一项以上套期工具,使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预期抵消被套期项目全部或部分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
(2)价格发现功能价格发现功能是指在一个公开、公平、高效、竞争的期货市场中,通过集中竞价形成期货价格的功能。
(3)投机功能投机者的存在对维持市场流动性具有重大意义,过度投机必须受到限制。
预计价格上涨的投资者会建立期货多头,反之则建立空头。
与现货市场投机相比期货市场投机有两个重要区别:一是目前我国股票市场实行“T+1”清算制度,而期货市场是“T+0”可以进行日内投机;二是期货交易的保证金制度使期货投机具有较高二等杠杆率,盈亏相应放大,具有更高的风险性。
(4)套利功能套利的理论基础在于经济学中的一价定律,即忽略交易费用的差异,同一商品只能有一个价格。
例题1. 金融期货通过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建立相反的头寸,从而锁定未来现金流的功能称为()。
A:套期保值功能B:价格发现功能C:投机功能D:套利功能答案:A解析:选项A正确:金融期货通过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建立相反的头寸,从而锁定未来现金流的功能称为套期保值功能;价格发现功能就是指市场通过公开、公正、高效、竞争的交易运行机制,形成具有真实性、预期性、连续性和权威性价格的过程;期货投机是指在期货市场上以获取价差收益为目的的期货交易行为;套利是指在两个不同的市场中,以有利的价格同时买进或卖出同种或本质相同的证券的行为。
第5章《金融市场概述》习题及答案

第5章《金融市场概述》习题及答案第6章金融市场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下述资产中,不属于金融资产的是——d——。
A.现金货币B.银行存款C.股票债券D.金银珠宝 2.金融工具的流动性与偿还期限---b----。
A.成正比B.成反比C.成倒数关系D.不相关3.下述金融工具中,不属于债权债务凭证的是———c——。
A.汇票 B.债券 C.股票D.银行存单4.下述票据中,属于债务人开具的付款承诺的是——d——。
A.现金支票B.转账支票C.商业汇票D.银行本票5.下述票据中,属于债权人开具的付款命令的是—a———。
A.商业汇票 B.银行本票 C.银行存单 D.债券凭证6.书写票据金额的中文大写与数码—b———。
A.二者有一个即可B.二者必须一致C.二者不一致,以中文大写为准D.二者不一致,以数码为准7.通常,需要经付款人承兑的票据是——a——。
A.商业汇票B.银行汇票C.银行本票D.支票8.签发支票的关键条件是——c——。
A.签发人与银行有经常性业务往来B.签发人有雄厚的资金实力C.签发人在银行有足够的存款D.签发人有可靠的信誉9.在我国,对票据的管理部门是—d———。
A.工商行政管理局B.财政部C.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D.中国人民银行10.所谓空头支票是指——b——。
A.支票金额小于存款金额B.支票金额大于存款金额C.未记载金额的支票D.假冒的伪造支票11.属于金融产权凭证的是——c——。
A.存款单据B.金融债券C.公司股票D.商业汇票12.可以拿到银行办理贴现的票据是—a———。
A.商业汇票B.银行本票C.转账支票D.企业发票13.基础性金融市场有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d) A.期货市场 B.期权市场 C.货币互换 D.外汇市场14.衍生性金融市场有期货市场、期权市场、互换市场和(d)A.外汇市场 B.资本市场 C.货币市场 D.远期市场二、多项选择题1.金融工具包括—CDE———。
A.房产证B.土地证C.股票D.债券E.存款单据2. 属于间接金融工具的有—BCDE———。
第5章 金融导论

第一节 金融概述
(2)直接融资的缺点①直接融资的成本,如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较高。②直接融资双方在资金分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到的限制较多,对金融市场和金跫融工具的依存度较高。对资金供给者来说,要承担筹资方不能如期支付及二级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
第一节 金融概述
(二)间接融资1.含义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融资自的行为。其鑒中,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不是分别作为直接贷款人和直接借款人出现的,它们之间不构成至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分别与金融中介机构发生信用关系,成为金融中介机构的债权人或债务人。间接融资的特点是金融中介机构自身通过发行间接债务凭证,将货币资金供给者的资金引向货币资金需求者。在此过程中,金融中介机构充当信用中介的角色。如图5-2所示。
第一节 金融概述
融资活动是资金由盈余的一方(资金供给者)向资金短缺的一方(资金需求者)流动,促使储蓄向投资转化,实现资金融通。资金盈余者与短缺者之间的融资方式,从大的方面看,可分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两类。(一)直接融资1.含义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运用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券债务笋伊为。资金供给者是直接贷款人,资金需求者是直接借款人,双方可以直接协商或在金融市场上由货币资金供给者直接购人货币资金需求者发行的债券或股票完成资金的融通。通常情况下,直接融资由经纪人或券商来安排交易,其特点是资金需求者自身直接发行金融工具给资金供给者,经纪人和券商等金融机构在直接融资中的作用仅是协助二者完成交易,充当服务中介角色,如图5-1所示。
第二节 货币与货币制度
2.商品价值形式的演变及货币的出现商品交换使商品的价值得到表现,商品交换的发展阶段不同,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所谓价值形式就是指以一种商品的价值来表现另一种商品价值的方式。历史上曾出现过以下4种形式。(1)第一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2)第二阶段:扩大的价值形式(3)第三阶段:一般的价值形式(4)第四阶段:货币价值形式
金融经济学第五章 投资组合理论

24.6% 0.4070*24.6%=10.01%
C
0.3605
22.8%
0.3605*22.8%=8.22%
证券组合的期望回报率= r=p22.00%
20
(二)期望效用分析与均值-方差分析的关系
• 一般来说,资产回报的均值和方差并不能完全包含个 体做选择时所需要的全部信息
• 但在一定条件下,个体的期望效用函数能够仅仅表示 为资产回报的均值和方差的函数,从而投资者可以只 把均值和方差作为选择的目标
这等价于,投资者估计三种股票的期末价格分别 为46.48元[因为(46.48-40)/40=16.2%]、 43.61元[因为(43.61-35)/35=24.6%]和76.14 元[因为(76.14-62)/62=22.8%]。
证券组合期望回报率有几种计算方式,每种方式
得到相同的结果。
17
(1)证券和证券组合的值
掌握均值-方差前沿组合的相关性质.
•通过证券市场投资配置资源的两部分工作:
(1)证券与市场的分析,对投资者可能选择的所有 投资工具的风险及预期收益的特性进行评估。 (2)对资产进行最优的资产组合的构建,涉及在可 行的资产组合中决定最佳风险-收益机会,从可行的 资产组合中选择最好的资产组合。
3
一、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起源
• 投资者事先知道资产收益率的概率分布,并且收益率满足 正态分布的条件。
• 经济主体的效用函数是二次的,即u(w)=w-(1/2)αw2, α>0
• 经济主体以期望收益率来衡量未来实际收益率的总体水平, 以收益的方差(或标准差)来衡量收益率的不确定性(风 险),因而经济主体在决策中只关心资产的期望收益率和 方差。
最后,通过求解二次规划,可以算出有效投资组合的集合,计算结果 指明各种资产在投资者的投资中所占份额,以便实现投资组合的有效性— —即对给定的风险使期望回报率最大化,或对于给定的期望回报使风险最 小化。
国际金融习题答案第五章

习题答案第五章国际金融市场本章重要概念在岸金融市场:即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是从事市场所在国货币的国际借贷,并受市场所在国政府政策与法令管辖的金融市场。
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被冠以“在岸”名称,这个“岸”不是地理意义的概念。
该市场的主要特点:①以市场所在国发行的货币为交易对象;②交易活动一般是在市场所在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③该市场要受到市场所在国法律和金融条例的管理和制约,各种限制较多,借贷成本较高。
离岸金融市场:即新型的国际金融市场,又称境外市场,是指非居民的境外货币存贷市场。
“离岸”也不是地理意义上的概念,而是指不受任何国家国内金融法规的制约和管制。
该市场有如下特征:①以市场所在国以外国家的货币即境外货币为交易对象;②交易活动一般是在市场所在国的非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③资金融通业务基本不受市场所在国与其他国家政策法规的约束。
所有离岸金融市场结合而成的整体,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欧洲货币市场,是当今国际金融市场的核心。
欧洲货币市场:是对离岸金融市场的概括和总称,是当今国际金融市场的核心。
欧洲货币又称境外货币、离岸货币,是在货币发行国境外被存储和借贷的各种货币的总称。
银团贷款:又称辛迪加贷款,是由一国或几国的若干家银行组成的银团,按共同的条件向另一国借款人提供的长期巨额贷款。
具有如下特点:(1)贷款规模较大,最多可达几亿、几十亿美元。
(2)贷款期限长,一般为7-10年,有的可长达20年。
(3)币种选择灵活,但欧洲美元为主要贷款币种。
(4)贷款成本相对较高,利率按LIBOR加上一定加息率,除此之外借款人还需负担一些其他费用。
外国债券:外国债券是一国发行人或国际金融机构,为了筹集外币资金,在某外国资本市场上发行的以市场所在国货币为标价货币的国际债券。
通常把外国债券称为传统的国际债券。
从事外国债券发行、买卖的市场就是外国债券市场。
外国债券主要由市场所在国居民购买,由市场所在国的证券机构发行和担保。
发行外国债券必须事先得到发行地所在国政府证券监管机构的批准,并受该国金融法令的制约。
5金融功能理论

主要金融机构的金融功能
金融机构 存款类金融机构 保险公司 共同基金 风险投资公司 资产管理公司 财务公司 投资银行 主要的金融功能 将存款转化为贷款,提供流动性,分散风险 管理和分散风险,实现财富的终生平滑消费 细分股份,分散风险,降低交易成本,专家理财 为年轻公司提供融资和经验,实现资源在时空的转移,提供 信息、降低成本 为各微观单位提供资产组合投资的建议,并管理这些资产组 合,提供信息、降低成本,促进财富增长 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销售商业票据筹资,再贷放给消费者 或企业,实现资源在时空上的转移,聚集资源、细分股份 帮助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代客买卖有价证券,有助于资本 市场信息的流动和价格发现,有助于控制代理问题和资源的 有效配臵
地方政府 支出
投资银行的收入来源
业务 投资银行业务: 承销 咨询 收入 承销公司发行的股票,或承销公司与政府机构发行的债券的费用 为公司提供以下咨询收取的咨询费: 确定潜在目标 对目标估值 确定潜在收购 抵御吞并 为以下事项的收费 兼并 剥离 分立 分拆 个人或公司证券投资组合的管理费 在二级市场上为个人或公司执行交易收取的费用 向用保证金购买证券的投资者收取的利息 投资证券的收益
各国金融结构的基本事实(2)
1. 股票不是企业最主要的外部融资来源 2. 发行可流通的债务和股权证券不是企业为其经营 活动筹资的主要方式 3. 与直接融资相比,间接融资的重要性要大出数倍 4. 金融中介,特别是银行,是企业外部资金最重要 的来源 5. 金融体系是经济体中受到最严格监管的部门 6. 只有信誉卓越的大公司才能进入资本市场为其经 营活动筹资 7. 抵押是居民个人和企业债务合约的普遍特征
金融理论第五章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

是即非 否即中
n 货币供给内外生性的关给(果)
n
Ms = f (s I c i y)
否即外
金融理论第五章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 外生性
n 二、货币内外生性理论发展与变迁(王广谦43)
n 1、早期论述
n (1)货币本质观与货币的内生性、外生性
n 货币金属观(足额准备论):内生性
外生性
5.1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理论概述
一、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的基本范畴 1.内生性涵义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的变动,主要取 决于经济体系中的实际变量如收入、储蓄、投资、消 费等因素以及公众、商业银行等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 而不是取决于货币当局的政策意愿,因而货币当局并 不能有效地控制货币供给量。
又当 MS V = Y = P•Q 中的MS V 不变, 则 Y 不变;P↑,必然Q↓,就业也下降,
(或P↑〉Y↑,Q↓) 结果有悖于中央银行银行的双重货币政策目标。 为了增加产量、降低失业,中央银行只有增加 MS↑ 因为: 在V不变时, MS↑V = Y = P↑Q
金融理论第五章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 外生性
n 货币名目观(管理通货论):外生性
n (2)传统货币数量论
n
M↑— P↑ 外生性
n (3)古典经济学家
n
W(G)↓—M↑— P↑ 内生性
n (4)“通货论争”中的银行主义
n 通货数量由社会交易的商品价格总额所决定 内生性
金融理论第五章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 外生性
n 2、凯恩斯的外生货币供给理论(一章3节三) n 3、货币学派对外生货币论的拓展
(五)货币的供需矛盾,宏观政策:国家可凭借权力创 造和增加货币供应
金融理论第五章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 外生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功能理论与最优金融结构
学习目标
• 1.理解金融功能观的主要理论框架 • 2.熟悉金融体系的功能分析方法
• 3.熟悉主要金融机构的金融功能差异
• 4.理解金融结构的两大基本范式 • 5.了解金融结构演进的历史阶段 • 6.掌握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 系的功能实现途径差异
广义货币 广义 货币 (M2) (亿 元) 134 610 158 302 185 007 221 223 254 107 298 756 345 604 403 442 475 167 606 000 同比 增长 率 (%) 12 18 17 20 15 18 16 17 18 28
债券市场 同比 增长 率 (%) NA NA 26 29 43 31 38 23 30 26 债券 存量/ GDP (%) NA 15 18 20 25 28 33 34 38 43
资料来源:Allen F, Qian J, Qian M. China's financial system: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China’s Economic Transition: Origins, Mechanism, and Consequences, 2007,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解决激励问题
• 在生产经营中,激励问题广泛存在。激励问题的产生,源于信息不对称 以及所有权和决策权的分离。金融体系为解决激励问题提供了有效的 途径,促进了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 • 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合同当事人不易彼此了解,因而需要进行监督和 控制,所以产生了激励问题,包括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委托代理问题 • 逆向选择:交易前信息不对称会引发逆向选择问题。在贷款过程中,银 行可能会做出错误的贷款选择,贷款给资质差、风险高的公司,背离它 们选择的初衷,产生逆向选择问题。因为高风险公司会更努力地包装自 己,蒙蔽银行,取得贷款。
跨越时间和空间转移资源
• • 跨期配置: 金融体系为时间上经济资源的跨期转移提供了方便。一方面,经济资源拥 有者为了取得未来收益而放弃当前消费,另一方面,需求者现在资源短缺,渴 望得到经济资源,以便扩大生产。金融体系满足了双方对于经济资源跨期 配置的需求,提升了社会总体效率。 跨区域配置: 金融体系为空间上经济资源的跨国和跨行业转移提供了便利。经济资源 有可能远离其利用效率最大化的国家、地区和行业,金融体系通过股票、 债券和贷款的形式,实现经济资源的空间转移,最大化经济资源的使用效率。 跨期和区域配置的影响: 金融体系为资源的时空同时转移提供了条件。经济状况越复杂,金融体系 在跨期转移资源过程中的地位就越重要。金融体系转移资源的功能,推动 了经济资源从低收益率的生产单位流向高收益率的生产单位,提高了生产 效率和收益。
• •
• •
跨越时间和空间转移资源
• • • • • • • • [1]陈创练,庄泽海,林玉婷. 金融发展对工业行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J]. 中国工业经 济,2016,(11):22-38. [2]陆桂贤,许承明,许凤娇. 金融深化与地区资本配置效率的再检验:1999-2013[J]. 国际金 融研究,2016,(03):28-39. [3]覃家琦,邵新建. 交叉上市、政府干预与资本配置效率[J]. 经济研究,2015,50(06):117130. [4]潘红波,余明桂. 集团内关联交易、高管薪酬激励与资本配置效率[J]. 会计研 究,2014,(10):20-27+96. [5]周煜皓,张盛勇. 金融错配、资产专用性与资本结构[J]. 会计研究,2014,(08):75-80+97. [6]蒲艳萍,成肖. 金融发展、市场化与服务业资本配置效率[J]. 经济学家,2014,(06):43-52. [7]李青原,李江冰,江春,Kevin X.D.Huang. 金融发展与地区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来 自省级工业行业数据的证据[J]. 经济学(季刊),2013,12(02):527-548. [8]陈德球,李思飞,钟昀珈. 政府质量、投资与资本配置效率[J]. 世界经济,2012,35(03):89110.
提供信息
• 信息不完全、不对称会很大程度地影响经济体对投资项目收益的判断 以及储蓄投资转化的规模和效率。经济社会中充满不确定性,获得信息 对经济主体而言是有益的,有助于减少风险。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 很难搜寻信息以及保证信号的准确,而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激励问 题普遍存在,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储蓄投资的转化。 • 在金融体系中,投资者广泛参与金融交易,促进价格发现。另外,市场中 的公允价格为不同经济部门决策提供信息,有助于决策者把握市场方 向。每一种新金融工具的出现都会从一个新的侧面提供信息,供决策者 使用。 • 金融市场的有效性越强,金融资产价格反映的信息越准确。
解决激励问题
• 道德风险:交易后信息不对称会引发道德风险问题。例如,在保险市场 中,保单持有者愿意冒更大的风险追求高收益,而所冒风险并不为保险 公司所知,这样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就存在风险。 • 在合同领域也存在道德风险,提前支付薪酬后,对员工的工作激励减小, 员工可能付出更少的劳动。在风险投资领域,当企业的部分福利已经被 转移至它并不在意其福利的主体时,其努力工作的动机就会降低。上述 事例中都存在道德风险。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 7.了解金融结构演进的决定因素
金融功能观的理论框架
主要金融机构的金融功能 市场主导与银行主导:金融结构的两大基本范式 金融结构的历史演进 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 金融结构演进的决定因素
1.金融功能观的理论框架
• 在博迪和默顿等著的经典金融教科书《金融学》(Bodie & Merton,et al.,2009)中,他们提出,分析不同经济体、不同时期的金融机构适宜采用 的分析框架更应集中于功能视角,而不是机构视角。原因在于: 第一,金融功能比金融机构更为稳定,即金融功能随时间和经济体的变 动较少; 第二,金融机构的形式以功能为指导,即机构之间的创新和竞争将导致 金融体系功能 博迪和默顿等(2009)把金融机构基本核心的功能概括为六项: 在时间和空间上转移资源; 提供分散、转移和管理风险的途径;
提供清算和结算的途径以实现商品、服务和各种资产的交易;
提供集中资本和股份分割的机制; 提供价格信息; 提供解决激励问题的方法。
• 委托代理:所有权和决策权相分离会造成委托代理问题。拥有所有权, 承受与决策相关风险的人被称为委托人,获得决策权的是代理人,由于 代理人对于自身权利、地位的追求,他们可能会做出损害所有者利益的 决策。例如购买豪华办公设备、兼并收购毫无价值的公司等。
2.金融体系的功能分析
• 金融功能观的理论分析框架可以从四个不同层面进行分析,这四个层面 分别是: • 金融体系层面: • 金融机构层面 • 金融活动层面 • 金融产品层面 • 根据资本市场和商业银行在一个金融体系内的相对重要性,我们可以把 一国金融体系划分为资本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和商业银行主导型金融 体系,
– 通常把英国和美国视为资本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典型,因为这两个国家 的资本市场极其强大, – 而把德国和法国视为商业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因为这两个国家的商业银 行相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更为强大。
2.金融体系的功能分析
世界不同国家金融体系比较 如何判断不同国家金融体系的特征?
银行信贷/GDP 股票市场市值 /GDP 英国系 0.62 0.58 法国系 0.55 0.18 德国系 0.99 0.55 北欧系 0.49 0.25 中国 1.11 0.32
归集资源并细分股份
• 金融体系具有归集和细分的功能。 • 资源归集:相对于企业运作的资本需要量,个人投资者的资金通常是不 够的,这时金融体系可以发挥归集资源的作用,聚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 集中投向企业,满足企业生产所需。 • 细分股份:股票市场为企业股份的细分和流通提供了场所。在不影响 企业实际生产的同时,为投资者提供了投资机会并分享企业收益。另外, 股份细分降低了投资门槛,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和途径。
金融体系的功能分析
• 金融功能的分析框架可以运用于金融体系的设计与选择。表1对商业 银行与资本市场的金融功能进行了比较。 • 总体来看,已有研究表明,
在传统经济体系或者现代经济体系中的传统产业,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 功能更有优势;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通过资本市场实现的资源配置则更有效率。
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金融功能比较
清算与支付结算
• • • 金融体系具有清算、结算的功能,这为商品、服务和资产交换提供了便利。 原始的物物交易和易货交易,方式直接,但是效率很低。 在不同国家、地区以及同一地区人们的交换过程中,金融体系提供了双方 都可以接受的有效支付途径。居民和企业无需在购买过程中浪费时间和 资源。 纸币对黄金的替代提高了支付效率。 支票、信用卡、电子汇款进一步提高了效率。 数字加密货币成为用于数字化结算交易的代币(BIS)? IMF可能在未来 利用加密货币替代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 SDRs),甚至借 此进一步替代国际市场储备货币。 争议:国际化数字货币虽然可以提供去中心化的安全保证,但也要求IMF 在保证各国资金流通的同时对货币价值进行实时修正和监管。但是,这 样一个系统似乎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底层支持原则是相背离的。
表1 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金融功能比较
跨越时间和空间转移资源 管理风险 清算与支付结算 归集资源并细分股份 提供信息 解决激励问题 商业银行 通过存款转换为贷款实现 通过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实现 通过提供支票转账等实现 通过贷款实现 通过内部信息共享实现 通过作为贷款人对企业进行 监督实现 资本市场 通过股票、债券及衍生品交易实现 通过金融产品交易实现风险配置 通过货币市场基金等实现 通过股票、债券的发行交易实现 通过市场范围内的信息处理与分析实现 通过提供股票期权等多种工具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