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变电系统的智能化技术分析 赵俊峰
电力变电系统的智能化技术分析 王超

电力变电系统的智能化技术分析王超发表时间:2019-09-21T00:09:04.9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作者:王超[导读] 摘要:为保证供电电网的稳定,智能化技术有利于提升变电运维管理工作水平。
国网长子县供电公司山西长子 046600摘要:为保证供电电网的稳定,智能化技术有利于提升变电运维管理工作水平。
研究变电站运维管理工作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结合变电站运维管理的现状,提出利用智能化技术解决现有问题的技术方案。
关键词:电力;变电系统;智能化技术引言变电站的工作状况,影响着整个电网的供电能力,而变电站运维管理就是对变电站日常运行及维护的管理工作,提高变电站运维管理工作水平,有利于保障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进而达到提高供电质量、保证用电安全的目的。
变电站在日常运行中,常常受到硬件故障、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变电站运行出现故障,就会让局部地区失去电力供应,对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使用智能化技术进行变电站的运维管理,可以大大降低工作难度,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更强,可以显著提升运维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这样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优化。
1现状与问题(1)变电站运维管理的反应能力较差。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施,变电站内部架设有大量供电设备及保护设备,具有较高的复杂性。
随着城市用电量的逐年提升,变电站的规模也在渐渐扩大,这提高了变电站工作环境的复杂性,提升了变电站运维管理的工作难度。
复杂的环境,较多的供电设备,让运维管理中检测工作与控制工作之间出现延时,检测到技术故障时,不能及时进行调控,就会影响变电站的运行。
(2)变电站运维管理技术手段有待提升。
传统的变电站运维管理工作需要人力完成,总控室的运维管理人员负责监控整个供电网络,当某节点出现问题时,需要技术人员进入变电站现场进行技术检测和维护,排除相应的技术故障。
这种方式不仅存在时间上的延误,技术人员频繁的进入变电站现场,也会提高运维管理工作的风险系数。
变电运维技术中的智能化技术分析_14

变电运维技术中的智能化技术分析发布时间:2022-10-11T01:40:06.158Z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2年第6月11期作者:白杨黄超群[导读] 电力系统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与工作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电力系统的合理运用和智能化建设,白杨黄超群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兰察布供电分公司,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摘要:电力系统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与工作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电力系统的合理运用和智能化建设,可促使其在生活中发挥巨大的效益。
变电运维采取智能化技术不仅是现有国内发电站发展的重要趋势,更是整个变电站运行更加高效的重要支撑,此外还能对变电站运行起到充分的保护作用。
但是目前所采取的变电站智能化运维技术还是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为了保障整个变电站的运维效率和工作质量全面提升,需要结合一定的技术措施来改善现状,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智能化运维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形式。
因此对变电运维技术中的智能化技术进行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变电运维;智能化技术;技术应用1变电运维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价值我国地域广阔、物质资源丰富,且人口分布密度差距较大,对电力资源的需求各不相同,而不同的电力资源需求影响了电网的建设,对变电运行维护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尤其在我国崎岖地形地区或偏远山区的电网,对运行维护提出了较大的挑战,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传统无人值班子站的管理模式中设备数量繁多、规模庞大、装置类型不一、硬软件分配多种多样,极易因新入职工作者对子站详细情况不够熟悉而发生安全隐患。
而利用智能化技术,可以搭建变电站系统信息库,以内网服务器有机联结的形式,在区域形成局域网,将周边数千米的变电运行信息共享,更有效地整合、分配了运行维护资源。
同时,通过智能化技术可以将变电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天气预警系统等进行系统串联,进一步提高风险预警及把控能力,保障变电安全、稳定运行。
2变电运维技术中的智能化技术2.1智能机器人(1)红外测温智能机器人巡检系统中的红外测温,采用多角度方式对不同监测点开展工作,工作程序为先对不同的测温点进行测温,随后再对设备进行整体扫描。
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 刘俊峰

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刘俊峰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遍应用,每个领域中都英语了智能化技术,同时较多的智能化技术被应用在电力系统中。
通过自动化技术的引入,可以有效的保证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使电力系统运行中出现的故障得到控制,更好的避免了运行故障造成系统瘫痪的问题,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电力企业的使用成本,同时保证了社会用中的用电需求。
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概述,并对智能技术的应用内涵进行分析,促进智能技术的合理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技术;应用近年来智能技术在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可以说现在的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之中都会运用到智能技术。
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在不断的发展推进了智能化技术的发展。
各个企业都在使用智能化技术来提高自己产品的科技含量。
电力系统又是当前社会发展的支柱型的企业。
电力系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它的结构层次多,其中对于技术要求也比较高。
电力系统主要是以居维数为主的一个动态系统模式,它具有非线性系数强、时变性能好以及参数不确切的特点。
一般来说电力系统的分布是比较广阔的很多元件都会有延迟、磁滞、饱和等等比较复杂的物理特性。
要对这些元件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控制是比较困难的。
1、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概述电力系统,综合来看是由发电厂、变电站、输配电网以及电力用户等多个环节共同组成的统一调度、各自运行、环环相扣的复杂系统。
当前时代下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使得供电企业实现了对电能产出、传输和管理等多个环节的自动化处理,包括自动监管、调度及自动管控,这样对供电质量的提升十分有利。
就传统意义来说,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主要包括配电网自动化、调度自动化等部分所构成。
在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当中,供电企业依靠先进的自动管控技术及设备,可以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任何相关数据进行最精确的整合分析,进而使相关设备的使用与调整都更有效率,进而确保电力系统的长久运。
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分析李俊

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分析李俊发布时间:2021-05-21T12:01:41.94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1期作者:李俊[导读] 摘要:现当今,随着我国科技不断进步,我国的电力行业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
国网沁水县供电公司山西省晋城市摘要:现当今,随着我国科技不断进步,我国的电力行业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
电力公司的主要工作已经转向于分析配置电网的潜在价值,并且制定相关的符合实际的方案,且在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的已经小有成功。
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的应用,不但促进了我国电子配电系统的发展,而且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能的损耗,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关键词: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以及社会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对于电能的需求呈逐年上涨的趋势,这一方面给电力企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给电力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逐年递增的用电需求给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一定影响,同时也给电力系统供电的质量带来考验。
大量先进的通信技术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在配电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从而全面实现了电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不但减小了供电与用电之间的冲突,而且大幅增加了供电的质量与效率。
1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的意义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的模式各不相同,我国建设的配电系统线路多呈现出树状格局,同时通过分段器以及重合器来全面实现对电压的制动转变以及高电压向日常所需电压的转变。
借助分段器以及重合器本身具备的变压功能能够对配电系统实现自动化供电;同时,若电力系统在日常运行的过程中出现故障问题,其就能够自动将故障与线路进行隔离,从而确保供电的持续性以及稳定性。
树状格局的配电系统对于整个配电系统来说,能够大幅简化布局设置,使得整个配电运行系统更加便捷、高效,同时可以大幅缩减电力企业配电的成本。
除此之外,供电环境也是电力配电系统实现自动化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城市与偏远乡村一定要使用不同的供电方式,相较而言,乡村对于电能的需求远远低于城市,同时基本不会出现道路拥堵的状况,因此,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必须通过多环网络线路,从而在满足供电需求的基础上,确保供电的合理性以及稳定性。
变电检修常见问题的分析与处理措施 赵俊峰

变电检修常见问题的分析与处理措施赵俊峰摘要:随着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力设备被应用于供电输电环节中。
然而由于电力设备分布较为广泛的原因,受复杂环境因素和各种因素的影响,电力设备常常会发生一些故障。
而变电检修可以解除电力设备存在的隐患,为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安全保障。
所以,拥有较为有效的处理措施,是变电检修工作效率的保障,也是电力系统运行的保障。
关键词:变电检修;常见问题;加强措施变电检修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与经济性,应当引起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变电检修工作的开展也是一项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应当在执行过程中始终坚持谨慎性原则,确保变电检修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本文依据这一实际情况,以变电检修为研究对象,首先针对现阶段变电检修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简要分析,进而采取实际案例结合技术性研究的方式,深入探讨了变电检修过程中需要引起关注的几点问题,希望能够引起各方特别关注与重视。
1 变电检修的重要性电力企业的变电检修现场,每一项生产任务有劳动者本身、设备工具、劳动的对象、环境作业等多个方面。
每个项目中危险的程度也有所不同。
具体的开展危点分析,可以从科学技术上研究发生事的原因,进行检修作业物与物、物与人和人与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所以说,进行危险点分析活动,可以完成系统安全的补充,确保安全生产的实现。
在变电检修的实际工作中,找准危险点是基础,控制危险点是重要环节,可以及时化解危险点。
采用危险点分析,对防范的重点进行指明,实现安全的目的。
开展危险点的活动,可以把人为和设备以及环境、管理隐藏的隐患,消除在其形成之前,充分表现了预防为主的精神,实现到防患于未然,保证检修作业人员人身安全。
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实践了许多预防事故的措施,例如,施工前开展安全交底,作业前事故预警,检修里的安全措施卡,和工作中提倡多一份努力等工作,这些措施虽小,但是可以归纳具体的危险点分析。
实现作业现场的分析危险活动,目的把这项工作继续拧标准化和制度化,采用规范化的措施,保证一线员工可以在工作现场做好预警的思维方式以及良好的习惯,完成一种有效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安全机制。
数字技术在电力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张俊峰

数字技术在电力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张俊峰发布时间:2021-08-26T07:28:28.401Z 来源:《福光技术》2021年8期作者:张俊峰[导读] 在当前社会中,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了一项炙手可热的技术。
巴彦淖尔电业局杭锦后旗供电分局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400摘要:在当前社会中,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了一项炙手可热的技术。
其中较为典型的就是电力电气自动化,而在自动化的过程中,自然是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因此,作为当前最为尖端的数字技术,就成为了电力系统改革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技术。
本文就从计算机技术入手,来谈如何在电力电气自动化中应用数字技术。
关键词:数字技术;电力电气自动化;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物质上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更加追求新鲜感与舒适度。
而当前来看,唯有计算机技术能够帮助人们完成这些。
主要是因为计算机技术已经全面的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之中,无论是出行、购物、住房、餐饮还是其他的什么方面,人们都能通过网络进行解决。
我们也因此称这个时代为计算机时代。
而计算机时代最主要的特色就是信息化,数字化。
它们让整个世界更加紧密的连接在了一起。
正是随着这个潮流的不断蔓延,也让各行各业都在进行信息化数字化改革。
其中,电力电气自动化就是一个明显的标志。
数字技术与自动化技术数字技术数字技术作为目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已经成为电气自动化领域必不可少的关键管理手段。
数字技术是融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智能技术等为一体的系统技术,其在应用过程中依托各种电子信息设备集成了强大功能,该技术融声音、图像、文字等为一体实现了综合性技术管理,通过将数字信号及信息转化成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二进制数字从而逐步完成运算、加工、存储、传送等,需要注意的是,数字技术的应用本身主要依托信息编码与计算机控制,因此是一种典型的以综合性技术体系为主的数字化控制管理流程。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发展、推广的必然趋势,也是为了工农业自动化控制的必然选择,就当前发展应用现状来看,数字技术为经济的进步、繁荣与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持,为技术的升级、更新换代以及自动化控制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更加全面且科学的管理流程与举措,其本身以抗干扰能力强、存储状态好、适用性强、保密效果佳等特征为典型优势。
电力变电系统的智能化技术分析

电力变电系统的智能化技术分析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026000 2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锡林郭勒供电分公司调度管理处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026000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的提升,人们的用电需求不断增加。
电力能源供给质量会对社会的正常运行以及稳定发展造成直接影响。
为了保证供电网稳定,应采用智能化技术,提升变电站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电力;变电系统;智能技术引言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和自动化已成为各个行业的共同发展方向。
对于电力行业来说,变电站是电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变电运维则是变电站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
然而,传统的变电运维管理方式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运维难度大、人力成本高、安全难以保障等。
因此,推动变电运维智能化远程管理已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首要内容。
1变电系统中智能化技术的特征(1)设备操作智能化。
在变电站中应用智能化技术,断路器经过多次演变,现今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控制回路成为主流的断路器。
智能断路器的系统主要包含控制单元、智能接口以及控制软件。
与传统的机械式辅助和开关相比,镶嵌的电压变换器和电流变换器使其取代传统断路器,使得变电站中的断路器实现了智能化。
(2)具有高度集成性。
在变电系统中应用智能化技术,能够有效地将当代发展迅速的通信技术、信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虚拟电厂技术等技术进行高度融合,使其在进行数据采集以及处理时更加简单和准确。
(3)信息交互网络化。
通过在变电站中应用智能化技术,新型电磁互感器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主要是电磁互感器具有能耗低、效率高等优点。
而其他模块装置已经演变为逻辑模块装置,不再负责信息的传递功能,有效减少了设备的压力,使设备的运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4)设备运行状态监控。
在变电系统中加入智能化技术,能实现对设备的状态的监控,而通过对其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精准地明确检修时间与实际检修项目。
2智能化远程管理系统应用中的问题安全问题。
分析35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

电力科技2017年7期︱213︱ 分析35kV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鲜光裕国网四川电力公司南部县供电分公司,四川 南充 637300摘要: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力系统的不断升级优化,智能化的发展在各个领域和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实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更是愈加的成熟和普遍,其中对电力系统的35kV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后,大大提高了变电站自动化的管理水平以及变电站自身应对电力故障的能力,加快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增强了电力系统综合的管理质量。
本文主要分析35kV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重要性,发现35kV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让35kV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方案更加优化,使35kV 变电站的运行性能更加的稳定、可靠以及安全。
关键词:电力系统;35kV 变电站;智能化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7)07-0213-01面对着国家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工作以及国家经济生产发展对电力供能的需求不断的加大,传统的电力电网的电力传输供应已经慢慢的满足不了人民群众与国家的需求,国家电力电网系统逐步进行了智能化的改造,而作为国家智能化电力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变电站是主要智能化改造的重点部分。
尽管35kV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已经取得不少的成绩,并且在应用上也大大提高了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质量,但是还存在一些改造上的问题有待优化,让变电站的运行更加安全高效。
1 35kV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重要性 变电站主要是改变电压的场所,是将发电厂发出来的电能通过改变电压的方式输送到所需用电的地方,是整体电力电网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根据输送电压的等级将变电站分为35kV 类型的变压站。
而随着人民群众在生活和工作中对电器的不断增加以及国家电网建设和经济生产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变电站已经难以满足其生活、工作和生产建设的需求,35kV 变电站主要应用的范围在于农村的电网和工况厂区,而无法满足城市电网的发展需求,对35kV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是科学数字化的将变电站进行升级和发展,使得满足我国特高压的输电网架的要求,因此对于电力电网的输送量以及输送效率都大大的提高,以满足人民群众生活工作以及国家生产建设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变电系统的智能化技术分析赵俊峰
发表时间:2019-09-03T16:40:24.38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07期作者:赵俊峰
[导读] 变电站的工作状况,影响着整个电网的供电能力,而变电站运维管理就是对变电站日常运行及维护的管理工作,提高变电站运维管理工作水平,有利于保障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进而达到提高供电质量、保证用电安全的目的。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神池县供电公司山西神池 036199
摘要:变电站的工作状况,影响着整个电网的供电能力,而变电站运维管理就是对变电站日常运行及维护的管理工作,提高变电站运维管理工作水平,有利于保障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进而达到提高供电质量、保证用电安全的目的。
变电站在日常运行中,常常受到硬件故障、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变电站运行出现故障,就会让局部地区失去电力供应,对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使用智能化技术进行变电站的运维管理,可以大大降低工作难度,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更强,可以显著提升运维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这样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优化。
关键词:变电站;运维技术;智能化技术
当前,变电运维技术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倾向于应用智能化技术。
但是,变电运维技术对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并不完善,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因此,重点从变电运维中智能化体系结构、智能化技术的优点、变电运维技术中的智能化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 电力变电系统的智能化现状与问题
1.1 变电站运维管理技术手段有待提升
传统的变电站运维管理工作需要人力完成,总控室的运维管理人员负责监控整个供电网络,当某节点出现问题时,需要技术人员进入变电站现场进行技术检测和维护,排除相应的技术故障。
这种方式不仅存在时间上的延误,技术人员频繁的进入变电站现场,也会提高运维管理工作的风险系数。
1.2 变电站运维管理的反应能力较差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施,变电站内部架设有大量供电设备及保护设备,具有较高的复杂性。
随着城市用电量的逐年提升,变电站的规模也在渐渐扩大,这提高了变电站工作环境的复杂性,提升了变电站运维管理的工作难度。
复杂的环境,较多的供电设备,让运维管理中检测工作与控制工作之间出现延时,检测到技术故障时,不能及时进行调控,就会影响变电站的运行。
1.3 安保系统不够完善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地貌特点,为了满足对偏远地区的供电需求,许多变电站都架设在相对偏僻的位置,这不仅提升了运维管理工作的困难,也提高了设备安全方面的风险。
在一些偏远地区常出现变电站内部设备被盗的问题,供电设备被窃取,不仅损害供电企业的经济利益,也损害着国家的利益,影响着当地电网的运转。
3 电力变电系统的智能化技术应用措施
3.1 结合大数据技术提升智能化监控系统的预警能力
大数据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数据处理技术,通过云存储实现数据信息的海量存储,通过云计算,实现数据的有效、快速分析,最终可以为智能化监控系统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为智能化监控系统获取更加完整的环境信息,再根据获取的信息进行有效分析,提前预估出变电站内部供电设备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
智能化监控系统也可以根据监测设备获取到的信息,进行设备运行状态的推演,根据细微的数值变化,演算出哪些设备会在近期出现技术故障,通过预警提示为检修人员提供数据信息支持。
检修人员根据智能化监控系统发出的预警,进行有针对性的检修、维护,可以将技术故障扼杀在萌芽,进而减少电力系统的故障数量,保证电网的运行,进而保障电网的供电质量。
3.2 建立智能化监控系统提升运维管理的反应效率
由于变电站内部供电设备较多,传统的运维管理工作需要投入大量技术人员进行排险除障工作,还需要保证变电站内部供电设备信息采集的及时性,随着变电站规模的扩大,变电站运维管理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都越来越多,这提高了供电企业的负担。
供电企业需要将变电站运维管理的改革工作重视起来,在变电站运维管理中引入智能化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运维管理工作反应能力不足,成本投入较大的问题。
在变电站现有基础上完善监测技术,对应每个供电设备架设相应的监测设备,构件智能化监控系统,通过网络技术将监测设备采集的数据信息集中整理,利用智能化监控系统完成对设备参数的分析,进而掌握每个供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再结合相应的控制逻辑选择正确的控制指令,并完成指令下发,最终达到调控供电设备的目的。
在智能化监控系统中还设计有相应的报警功能,当设备出现硬件方面的故障时,系统可以及时将故障设备信息发送给维修人员,维修人员根据消息提醒,可以准确找到故障点,完成故障设备的维修或更换。
通过智能化监控系统对变电站供电设备的系统化管理和调控,可以及时调整供电线路,减少故障设备对整个电网的影响,为故障设备的排除预留更加充足的时间。
通过及时的消息提醒,可以让运维管理人员更加及时地做出应对措施,提升变电站运维管理工作的反应速度。
3.3 加强变电站的安保能力
变电站在日常运行中,人为破坏也是造成变电站运行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提高偏远地区变电站的安保水平,有助于保障电网的供电安全。
由于传统的安保工作需要通过人力来完成,另外变电站的安保设施通常只是使用防盗门、防盗网等设施来实现,安保能力存在严重不足,通过智能化监控系统可以提升变电站的安保水平,智能化监控可以减少人力的投入量,通过视网膜技术、指纹辨认技术、人脸识别技术等技术来实现对防盗门的控制,通过监控摄像头可以提升对变电站及周边区域的监视能力,再通过网络实现与公安系统的配合,可以提升对违法人员的追捕能力。
利用监控摄像头摄取的违法人员的影响,为公安人员追捕犯罪人员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可以有效减少人为破坏、窃取对电力系统带来的影响,进而保护国家财产,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3.4 提升电力供应的调度能力
通过智能化监控系统结合大数据技术,可以提升系统的对供电需求方面的数据分析能力,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电力调度的工作难度也随之提升,通过大数据为智能化监控系统提供各个用电区域的数据信息,通过数据运算、分析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的用电需求,通过智
能化的控制管理提高电力的调度水平,不仅可以在有限的设备基础上提高供电能力,也可以保证电网整体的供电质量,通过合理的电力调度减少供电设备的高负载损耗,进而提升电气的使用寿命。
3.5 建立完整的智能化监控系统。
想要达到变电站智能化运维管理的目标,就应该根据运维管理需要,有针对性的架设智能化监控系统,通过具备检测功能及控制功能的系统,实现对电网中各个变电站节点的智能化管控。
以大数据技术作为智能化监控平台的数据管理,减少智能化监控平台数据存储方面的硬件需求量,电网中每个变电站作为子站,子站内部布置相应的检测设备和控制装置,监测并控制子站内部供电设备。
子站获取的数据信息统一发送到大数据处理平台进行整理存储,同时大数据处理平台还负责获取气象、地质、水文等环境信息以及电网覆盖范围内与供电有关的综合信息,通过海量数据为智能化监控平台提供数据支持,智能化监控平台根据控制逻辑程序向各个子站下发控制命令,向运维人员发送消息提醒,进而完成对各个变电站的运维管理工作。
4 结语
智能化技术有利于提高变电站运维管理工作水平,保障变电站的稳定运行,做好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于研究工作,可以促进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进而为国家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浩敏,郭晓斌,陈波,高维罡.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变电运维软件设计与开发[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8,37(04):31-34+43.
[2]秦汉玮.变电运维技术中的智能化技术[J].农村电气化,2018(04):44-46.
[3]姚晶,郭艳华,王海英.浅析变电站智能化在变电运行中的应用与发展[J].科技与企业,2014(10):340.
[4]盛戈皞,刘亚东,江秀臣,徐剑.输变电设备智能化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J].华东电力,2011,39 (09):1379-1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