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中文版PPT第八版第十章)
《克鲁格曼 国际经济学 第8版 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克鲁格曼 国际经 济学 第8版 笔记 和课后习题详解》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经济学
克鲁格曼
名校
笔记
教材
贸易
经济
பைடு நூலகம்
国际
习题
政策 汇率
国际贸易
第章
第版
模型
货币
参考书目
答案
精华
01 第1章 绪 论
目录
02 第1篇 国际贸易理论
03 第2篇 国际贸易政策
第1章 绪 论
第1篇 国际贸易理论
01
第2章 世 界贸易概览
02
第3章 劳 动生产率和 比较优势: 李嘉图模型
03
第4章 资 源、比较优 势与收入分 配
04
第5章 标 准贸易模型
06
第7章 国 际要素流动
05
第6章 规 模经济、不 完全竞争和 国际贸易
第2篇 国际贸易政策
第8章 贸易的政 策工具
05
第4篇 国际宏观经济 政策
04
第3篇 汇率与开放经 济的宏观经济学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克鲁格曼所著的《国际经济学》(第8版)的考生。 克鲁格曼所著的《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被列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是我国 众多高校采用的国际经济学权威教材,也被众多高校指定为“国际经济学”等专业考研(含复试)参考书目。为 了帮助考生复习备考,我们精心编著了它的配套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1.克鲁格曼《国际经 济学》(第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2.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名校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3.克鲁格曼《国 际经济学》(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4.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练习+ 模拟试题】本书是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8版)教材的配套e书,严格按照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8 版)教材内容进行编写,共分22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每章的复习笔记 以克鲁格曼所著的《国际经济学》(第8版)为主,并结合国内其他国际经济学经典教材对各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 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相关 辅导资料对克鲁格曼所著的《国际经济学》(第8版)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 进行了延伸和归纳。另外,还提供英文版原题,以便于学员复习备考。(3)最新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可免费升 级获得。本e书每年都会进行修订完善,补充最新的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对于最新补充的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 均可以免费升级获得。
《国际经济学第十章》PPT课件复习进程

章节结构
❖ 简介 ❖ 汇率和国际交易 ❖ 外汇市场 ❖ 汇率决定理论
简介
❖ 汇率之所以非常重要是因为它使我们能够 把不同国家的价格转化为可比形式。
❖ 汇率有着与其他资产价格同样的定价方式。 ❖ 学习本章总的目的是:
理解汇率是如何决定的 理解汇率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汇率和国际交易
购买力平价与Βιβλιοθήκη 实脱轨的原因❖ 经验证据不支持购买力平价和一价定律的 原因在于:
贸易壁垒的存在 非自由竞争 不同国家价格水平计量方面的差异 它假设所有商品都是贸易商品,忽视了非贸易
商品的存在。
它过分强调了物价对汇率的影响,汇率的变化 也可以影响物价。
结束
❖使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 ❖使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
一国货币贬值:
❖使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 ❖使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
汇率和国际交易
表 10-2: 美元/英镑汇率和美国名牌牛仔裤与英国毛衣的相对价格
外汇市场
❖ 汇率是由外汇市场决定的。
外汇市场就是国际货币的交易场所。
❖ 外汇市场的参与者
外汇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
卖出价
美元 100 港币 100 欧元 100 英镑 100 日元 100
683.60 682.23
88.19
88.01
959.09 955.25
1125.41 1120.91
6.99
6.97
676.76 87.40 925.04 1085.46 6.75
684.97 88.37 962.93 1129.91 7.02
❖本国货币贬值
以本币表示的外币价格上涨 本国出口商品对外国人来说变便宜了,外
国际经济学课件中文版(克鲁格曼教材)

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发展,即使一国在所 有产品的生产上都没有绝对优势 ,仍可通过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 产品并从贸易中获益。
要素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提出,各国应出口 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 ,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生产 的产品。
新古典贸易理论
贸易条件
新古典贸易理论关注贸易条件的变化,即一国出口商品相对于进口 商品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会影响一国的福利水平。
该理论认为投资者会根据不同国家资产的风险和收益特性 来构建国际投资组合,以实现风险和收益的最优平衡。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理论
该理论强调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为了利用不同国家的 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通过跨国经营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理论
该理论认为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一体化程度的提高 ,国际资本流动将越来越频繁和复杂,对各国经济的影响也将
反全球化的原因
经济不平等、文化冲突、环境破坏和恐怖主义等。
反全球化的影响
引发贸易保护主义、阻碍国际经济合作、导致全球经济不稳定等。
06
CATALOGUE
中国在国际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经历了 快速增长,成为全球贸易大国。
利率平价理论
该理论认为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动应该等于两国利率之间的差异,即投资者在两国之 间进行套利活动所要求的汇率风险溢价。
国际收支理论
该理论认为汇率的变动取决于两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即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了汇率 的水平。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弹性分析法
该理论强调货币贬值可以通过改变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但要求进出口需求对价格变动具有足 够的弹性。
国际经济学(中文版)克鲁格曼第八版PPT

货币危机理论
该理论认为,货币危机是由于固定汇率制度下的投机攻击或政 府政策失误导致的汇率剧烈波动。货币危机通常表现为本币大
幅贬值和外汇储备流失。
04
国际经济关系
国际贸易政策
关税政策
通过征收关税来限制或鼓励进口,保护国内产业 或增加财政收入。
非关税壁垒
包括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技术性贸易壁垒等, 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和产业。
该理论认为,货币政策对国际资本流 动具有重要影响。例如,一国实施紧 缩性货币政策可能导致国内利率上升 ,从而吸引外国资本流入。
国际金融危机理论
金融脆弱性理论
该理论认为,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是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 因。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问题可能导致金融体
系的崩溃。
债务危机理论
该理论认为,债务国的债务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引发债务 危机。债务危机通常表现为债务国无法按期偿还债务本息,进
02
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提出,各国应专注于生产具 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通过贸易交换 获取其他产品。
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发展,即使一国在所有产 品的生产上都没有绝对优势,仍可通 过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从贸易 中获益。
新古典贸易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提出,各国应出口密 集使用其相对充裕要素生产的产品, 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 产品。
贸易自由化政策
通过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国际贸易自由 化,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国际金融政策
汇率政策
通过调整汇率水平或干预外汇市场,影响国际收支平 衡和国内经济稳定。
国际储备政策
国际经济学(中文版)-克鲁格曼-第八版-PPT课件

爱尔兰:文化的亲和性、跨国公司
荷兰和比利时:地理位置和运输成 本
.
8
图 2-3: 经济体的规模及其 与美国的贸易量
Source: U.S. Deparment of Commerce, European Commission
.
9
贸易障碍:距离、壁垒和疆界
距离对贸易的影响为负 运输成本增加 非具体的因素:拜访客户、文化习俗等
成本比外国低 — 换言之,在不存在贸易的情况下,本国奶酪
第二章 世界贸易概览
.
1
本章简介
谁和谁贸易
规模问题:引力模型 引力模型的内在逻辑 引力模型的应用:寻找反例 贸易障碍:距离、壁垒和疆界
正在演变的世界贸易模式
世界变小了吗?
人们交换什么产品?
服务外包
.
2
图 2-1: 2006年美国与主要贸易 伙伴的贸易额
Source: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corporations spread across different nations import and export many goods between their divisions.
✓ 疆界(Borders): crossing borders involves
formalities that take time and perhaps monetary costs like tariffs.
4. Today, most trade is in manufactured goods, while historically agricultural and mineral products made up most of trade.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_OK

10
世界生产
(100,50) 多(15,18)
世界2消004年费9月
(100,50) 多(15,18)
10
绝对利益的评价
• 第一次从生产领域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 • 否定重商主义的观点,提出一国财富的新标准 • 劳动价值论为基础 • 未解释在产品生产中都居于有利或不利地位国家是否可以参与国际贸易的问题
国际经济学
(本科) 授课教师:董虹
2004年9月
2021/9/2
1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 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交往 • 开放经济的一般经济规律 • 通过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等活动 • 国际范围内的合作和竞争 • 资源在全球范围的有效配置 • 实现各国福利的增加
2004年9月
2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 国际贸易纯理论 • 国际贸易政策 • 要素国际间流动 • 经济一体化、全球化 • 跨国公司 • 经济发展 • 国际经济秩序
• 国际收支 • 汇率决定 • 开放经济的宏观调控
2004年9月
3
国际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 宏观和微观相结合 • 静态和动态相结合 •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 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相结合 • 理论和政策相结合 • 吸收和评价相结合
要素要被充分利用 • 完全竞争市场 • 规模报酬不变;无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 • 收入分配不受贸易的影响
2004年9月
13
比较优势的分析
单位时间
小麦
所生产的 产品数量
(蒲士耳)
布 (码)
比较优势 的产品
A国
60
75
小麦
B国
20
60
布
2004年9月
国际经济学贸易政策的历史实践ppt课件

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论 某些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
完整最新版课件
13
“二元经济”的一般特点:
❖ 比较先进的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比其他部门高。 ❖ 工业部门的工资率明显地高于其他部门。 ❖ 工业部门的资本报酬率相对较低。 ❖ 工业部门的资本密集度高于其他部门,与其他发达国
(1)取消商品进口的数量限制
(2)改革关税制度
A 降低进口关税的总水平;
B 缩小不同商品间关税率的差异幅度。
(3)为减缓自由化带来的冲击,应辅以鼓励出口、限
制进口的政策措施。
完整最新版课件
18
第三节 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
一、关贸总协定(简称GATT)的产生
关贸总协定产生的时代背景;
关贸总协定是临时性或过渡性的协议; 关贸总协定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安排缔约国之间
组织
完整最新版课件
26
一、发达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荷比卢联盟。战后,发达国家间第一个关税同盟。 欧洲联盟的一体化进程:
❖ 1950年代初,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卢森堡、 荷兰六国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 1957年5月8日,六国签订《罗马条约》; ❖ 1958年1月1日,六国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 1968年,欧洲共同体实现了设置共同对外关税; ❖ 1979年,欧洲共同体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 ❖ 1992年2月7日,成员国签定《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 1993年1月1日,形成欧洲统一大市场; ❖ 1999年1月1日,欧洲统一货币开始启动; ❖ 2002年,“欧元”投入流通,代替各成员国的货币; ❖ 目前,欧盟扩大到25国,面积达到400万平方公里,
萨尔瓦多《国际经济学》中文版·第八版 精华知识点

第1 章绪论1.国际经济学的重要性1.产品的国际化。
2.全球经济一体化。
2.国际贸易与一国的生活水平1.许多小国生活要依赖别的国家2.国际间的依存关系非常密切3.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会影响到另外一个国家。
3、国际经济学的主要问题研究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性。
是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在国家间的运用。
4、国际经济理论和政策的目的经济理论的目的一般在于预测与解释,是具体活动的高度概括。
5、当前的国际问题第2 章比较优势原理1.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Z 分工能提高劳动者的熟练程度Z 使每一个人从事专业生产,节省与劳动没有关系的时间Z 有利于发明创造2.贸易可以引起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基础是天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
如果每一个国家都按照有利的条件进行分工,然后进行交换,将使得资源与劳动力得到极大的利用。
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财富。
3.引言贸易基础贸易所得贸易模式4.、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经济学开始于亚当密斯。
重商主义的观点: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
国家的财富是金银等稀有金属。
政府应该严格控制经济活动。
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
除了1815-1914 年的英国,没有一个西方国家彻底摆脱过重商主义。
5、绝对优势理论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Z 分工能提高劳动者的熟练程度Z 使每一个人从事专业生产,节省与劳动没有关系的时间Z 有利于发明创造,贸易可以引起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基础是天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
如果每一个国家都按照有利的条件进行分工,然后进行交换,将使得资源与劳动力得到极大的利用。
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财富。
3-1 分工后的例(另外P24)3-3 绝对比较优势的适用范围非常一小部分贸易。
主要是发达国家与发展国家。
7.比较优势理论7-3 贸易所得的证明♦4C 小于6W 小于12C。
♦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7-4 例外的情况比例相同的情况。
7-5 考虑货币的比较优势♦绝对劣势还可以进行分工的原因是工资的差异。
(P27)7-6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建立在许多假设的基础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贸易自由化导致了收入
不平等,正如H-O模型所预测的。
10-19
出口导向的工业化:东亚奇迹
从60世纪中期开始,出口工业品(主要出口到发
达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另一条可行 之路 高速发展的亚洲经济 (HPAEs)
• 一些国家获得了相当高程度的经济增长.
– 在一些例子中,他们的经济增长超过了10%/每年
贸易自由化促进发展吗?
• 答案是模糊的。 • 巴西和其他拉丁美洲 国家的增长率要慢
于它们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
• 1980s以来,不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和金
融危机导致了缓慢的增长。
10-18
贸易自由化(cont.)
• 其它国家如印度自1980s贸易自由化以来经
历了快速的增长,但这一增长多大程度上 是由贸易自由化带来的并不清楚。
– HPAEs国家 都实行了一系列广泛的政策,但是同样 获得了高增率 – 对工业结构的实际影响可能并不大 – 有些产业政策是显著失败的
10-24
出口导向的工业化:东亚奇迹
增长的其他原因
• 解释东亚快速增长的两个原因:
– 高储蓄率 – 公共教育的快速提高
• 东亚经验的否定以下两个观点:
– 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进口替代的内向战略 基础上 – 世界市场被控制而不利于新进入者,阻止穷国致富
大的制造产业。二战后的30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 的贸易政策受到这一信念的巨大影响
– 建立一个强大制造业的最好方法是保护国内厂商不受 国际竞争的冲击
10-3
引言
表 10-1: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005(美元)
10-4
进口替代的工业化
从二战到19世纪70年代,众多发展中国家试图通
过限制工业品进口,促进本国制造业生产的方式 来加速他们的发展 在制造业保护的经济理论中,最重要的是幼稚工 业论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2001
10-11
进口替代的工业化
偏爱制造业的后果: 进口替代工业化的问题
• 许多致力于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国家,没有显示出赶
上发达国家的任何迹象
– 例如: 经过50年代早期到70年代早期这20年,印度 的人均收入只比最初多几个百分点
10-12
进口替代的工业化
10-25
提要
欠发达国家的贸易政策关注以下两个目标:促进
工业化和解决国内经济的不均衡发展 政府为促进工业化的政策通常从幼稚工业伦那里 得到依据 许多欠发达国家一直致力于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
• 这些政策带来了高成本,低效率生产
10-26
– 减少进口的关税并定会减少出口 – 直到70年代为止,发展中国家一直怀疑出口制造产 品的可能性 – 在许多情形下,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正好与现存的 政治偏向相吻合
10-10
进口替代的工业化
表 10-2: 1990年出口占国民收入的比例 巴西 印度 美国 日本 德国 韩国 香港 新加坡 8 11 12 12 27 42 132 202
10-6
进口替代的工业化
幼稚工业论的问题
• 试图从现在就进入未来才会具有比较优势的的产业,
并不总是好事。
– 例如:韩国在80年代,成为汽车的出口国,而在60年 代韩国的资本和技术工人却非常缺乏。
• 保护制造业并没有什么好处,除非保护本身有助于
是制造业具有优势。
– 例如: 巴基斯坦和印度对他们的重工业保护了数十 年,而最近开始出口相当数量的轻工业产品比如纺 织品
10-20
出口导向的工业化:东亚奇迹
亚洲经济增长的事实
• 世界银行根据奇迹发生时间的不同把HPAEs分为三组
国家:
– 日本(二战后) – 四小龙: 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 (60年代) – 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中国 (70年代后期和80 年代)
• HPAEs都对国际贸易开放
– 例如: 1999年,香港和新加坡的出口总额占GDP的比例 超过100%(分别为132和202)
10-8
进口替代的工业化
通过保护发展制造业
• 进口替代的工业化
– 通过限制工业品进口来鼓励发展国内产业的战略
– 许多欠发达国家已致力于使用此战略
• 进口替代工业化会促进经济发展么?
– 许多经济学家目前严厉批评进口替代的后果,他们 认为进口替代鼓励高成本,无效率的生产
10-9
进口替代的工业化
• 为什么不既鼓励进口替代,又鼓励出口呢?
10-7
进口替代的工业化
市场失灵作为保护幼稚工业的依据
• 两种类型的市场失灵可以作为保护幼稚工业的依据:
– 不完全资本市场
– 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没有一整套金融机构来使传统部门(比 如农业)的储蓄用于新成长部门(比如制造业)的投资,那么 新工业部门的增长将会受到限制
– 无偿占有问题
– 新产业产生的社会福利没有得到补偿 (例如, 技术改造的 起步成本)
• 为什么进口替代工业化的运行不按照其设定的方向
运行呢?
– 幼稚工业论并不像许多人假定的那样具有普遍有效 性
• 进口替代工业化会产生以下后果:
– 有效保护的高成本 – 生产的低效率规模 – 更大的收入差距,以及更多的失业
10-13
进口替代的工业化
表 10-3: 一些发展中国家对制造业的有效保护 பைடு நூலகம்百分比)
10-22
出口导向的工业化:东亚奇迹
表 10-4: 平均保护率, 1985 (百分比t)
高速发展的亚洲经济 其他亚洲国家
南美 次撒哈拉非洲
24 42
46 34
10-23
出口导向的工业化:东亚奇迹
HPAEs的产业政策
• 有几个高度成功的经济均实行过支持某些特定产业
的产业政策(从关税到政府对研究和发展的支持) • 大部分经济学家怀疑这种经济政策的重要性,因为:
10-21
出口导向的工业化:东亚奇迹
HPAEs的贸易政策
•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东亚奇迹归功于外向型贸易政策
– 虽然表 10-4 数据说明 HPAEs 与其他较低发展的国 家相比,有较少的贸易保护者,但是这决不是因为 自由贸易政策 – HPAEs 国家的低保护率促进他们增长,但是这仅仅 是解释奇迹的部分原因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许多国家政府放弃了进
口替代工业化,转向贸易自由化。
10-15
表10-3: 印度和巴西制造业的有效保护率
10-16
图10-1: 发展中国家贸易的增长
Source: World Bank
10-17
贸易自由化(cont.)
与进口替代工业化一样,经济发展是贸易自
由化的最终目标。
10-5
进口替代的工业化
幼稚工业论
• 它论证了发展中国家具有一个潜在的比较竞争优势,
而且他们可以通过起步阶段的保护来实现这种潜力 • 它认为把关税或者进口配额作为临时手段来发展工 业起步是有效的
– 例如:在 19世纪,美国和德国都对制造业征收高关 税,并且日本在70年代之前也一直运用大范围的进 口控制
墨西哥(1960) 菲律宾(1965) 巴西(1966) 智利 (1966) 巴基斯坦(1963)
资料来源:Bela Balassa,《发展中国家的保护结构》1971
26 61 113 182 271
10-14
贸易自由化
有证据表明,那些贸易相对自由的中低收入国家
比那些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国家有更高的平均经 济增长。 • 但这一论断是有争议的。
第十章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
章节结构
引言
进口替代工业化 1985年以来的贸易自由化
出口导向工业化
10-2
引言
发展中国家与欠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中低收入国家 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存在着巨大差异 为什么一些国家比其他国家更穷呢?
• 许多发展中国家坚信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建立一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