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大白菜品种种植比较试验
不同品种大白菜自交不亲和强度与柱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53(5):777-782VOL.53NO.52022 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doi:10.3969/j.issn.1000-2324.2022.05.017不同品种大白菜自交不亲和强度与柱头ROS含量的关系赵欢欢,张丽丽,黄家保,段巧红*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泰安271018摘要:不同品种的大白菜其自交不亲和强度不同。
前期发现,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作物的自交不亲和是由柱头活性氧(ROS)调控的。
本研究以大白菜强自交不亲和系′ZY15′及弱自交不亲和′6683′、′848′和′R16′为试材,比较了自交不亲和强度的不同与柱头ROS含量变化的关系。
结果表明,具有强自交不亲和性的大白菜在自花授粉后,柱头ROS 升高更快、升高的幅度更大;用DPI克服强自交不亲和的大白菜更困难。
本研究为进一步认识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的调控机理、打破大白菜自交不亲和奠定基础。
关键词:大白菜;自交;ROS中图法分类号:S6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324(2022)05-0777-06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elf-incompatibility Strength and Stigmatic ROS Changes in DifferentV arieties of Chinese CabbagesZHAO Huan-huan,ZHANG Li-li,HUANG Jia-bao,DUAN Qiao-hong*College of Horticultur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rop Biology,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271018,ChinaAbstract:Different varieties of Chinese cabbages show different strength of self-incompatibility(SI).Previous study showed that SI in the Brassicaceae is regulated by stigmatic ROS.In this study,we compared the strength of SI and the change of stigmatic ROS after self-pollination in strong SI lines such as′ZY15′and weak SI lines such as′6683′,′848′,and′R16′.After self-pollination,stigmatic ROS increased faster and to a bigger extent in stronger SI Chinese cabbage.We also tested the extent of NADPH oxidase inhibitor,DPI,in reducing ROS and breaking down SI in different varieties of Chinese cabbage. Result showed that DPI is less effective to overcome SI of Chinese cabbage with strong SI.Our study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e breakdown of SI in different varieties of Chinese cabbage.Keywords:Brassica rapa ssp.pekinensis;self-incompatibility;Reactive Oxygen Species植物的花粉落到柱头上,开始吸水,萌发出花粉管,穿透花柱,最终进入胚囊,释放精细胞,完成双受精[1]。
抗病高产大白菜――秋珍白11

定植与管理
定植
当幼苗长至5-6片真叶时,选择晴天进行 定植,每亩定植密度为2500-3000株。
VS
管理
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生长期间保持土壤 湿润,追肥2-3次,以氮肥为主,配合施 用磷、钾肥。中后期注意防治病虫害,可 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03
营养价值与食用方法
营养成分与营养价值
针对不同种植模式的配套管理措施等。
06
前景展望与产业链发展
大白菜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要点一
产业现状
大白菜是我国重要的蔬菜品种之一,市场需求量大,种 植面积广泛。目前,大白菜产业在产量、品质、品种等 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病虫害严 重、产量不稳定等。
要点二
发展趋势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蔬菜品质的要求不断 提高,大白菜产业正在向绿色、有机、高效的方向发展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大白菜的种植技术、品 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也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05
04
蚜虫
用吡虫啉、抗蚜威等药剂喷雾防治。
绿色生产技术与认证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避免连作。
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提高产品竞争力。
实施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确保产品质量 安全。
加强田间管理,科学施肥浇水,增强植 物抗性。
使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化学农药,严 禁使用高毒农药。
05
品种比较试验与展示
不同品种比较试验
THANKS
感谢观看
营养成分
秋珍白11号大白菜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C、维生素K等。
营养价值
秋珍白11号大白菜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养胃生津等功效,对人体健康有益。
大白菜新品种比较试验

3 产 量 结果 与 方差 分析 . 3
表 3 明 , 过 实产 统计 , 个 表 经 4
6 7 2 施 尿 素 2 k , 播行 距 6c 株 距 5e , 67 6r 追 n 0g点 0 m, 0r 每 6m a
留苗 22 0株 。 2 0 0 于 0 9年 7月 7日点播 ,0月 1 1 O日开始 采 收上市 。 记载 生育 期 , 调查 生物 学性 状 , 小 区计 产 , 按 田间管 理 中对试 验 只防虫 , 防病 。 不
验芘 真 I I , 渍 任田中进行, 村高 导 该地区海拔 1 6m, 4 5
前茬西瓜 , 土壤 肥 力 均 匀 , 层 深 厚平 整 , 6 7 施 农 土 每 6m 基 家 肥 4O 0 g磷 酸 二铵 2 k , 酸 二氢 钾 2 g 在 莲座 期 每 0 k , 5g磷 k,
小区产量 ̄ /10 折合67 2每67 增产 67 位 次 g .m 26 6m 6m较 6 m
I Ⅱ Ⅲ 平均 产量 C K增产 率 产值
丰抗 7 8
改 良 青 杂 三号
7 n 77 , Fra bibliotek1n 5
l 厂 57
l , 8
18 ,
1, 8 8
2 / 08
3 , 9
59 ,
2 ,O 21
1/O 8l
主选 !
2
1
堡
!
北京小杂 6 4 9 3 8 3 8 0 1 3 0 0 3236 6 6. 1 8 . 7 2 西 白三号 3 8 3 5 0 39 342 0 2 4 4 . 3 4 . 1 4 6 0 6 丰抗 7 8 3937 3838 5 6 7 6
1 3 8 0 1 7 . 4 0 2896 1 5 . 越 2 O l. 3 . 3 6 4 3 9 5 1 82 1 6. 9 0 2 6. 5. 1 4 61 1 . 31 1 9 0 9 9 0 / / 2 7. 1 65 4 5
早熟耐热大白菜品种比较试验

早熟耐热大白菜品种比较试验摘要对早熟耐热大白菜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耐热8号净菜产量最高,而且高抗病毒病、软腐病和霜霉病,生育期50~55d左右,适合当地夏季种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大白菜;早熟耐热;品种;比较试验耐热大白菜在华北地区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8月中下旬收获,是弥补蔬菜淡季供应的一个主要种类。
但夏季气候炎热,高温多雨,只有选择合适的品种栽培,才能获得良好的收益。
本试验旨在鉴定引入的早熟大白菜品种在青岛地区的适应性和利用价值,为早熟耐热大白菜的品种选育提供有效的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参试品种为耐热7号、耐热8号(青岛市农科院选育),崎玉夏阳50,抗热新先锋夏阳,胶白6号(胶白牌),胶白6号(胶研牌),夏秋王。
以夏阳303为对照。
1.2试验方法本试验于2006年6月21日至8月15日在青岛市农科院蔬菜试验基地进行。
采用随机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7m2,株距35cm,行距50cm。
清除前茬后及早耕地,施入腐熟鸡粪60t/hm2和复合肥750kg/hm2作底肥,打垄调墒。
6月21日播种,每穴用种8~10粒,播后覆土。
2~3d后子叶出土。
5片真叶前2次间苗,7月13日定苗,每穴留苗1株。
结合灌水施入尿素255kg/hm2。
其他管理按生产要求进行。
叶球紧实后及早收获,收获前调查病害情况。
2结果与分析2.1主要经济性状参试品种主要经济性状见表1。
除耐热8号的抱合方式为合抱外,其余品种均为叠抱类型。
耐热7号的叶球为头球形,夏秋王的叶球为倒圆锥形,其他品种均为圆筒形叶球。
外叶数最少的为胶白6号(胶白牌)(8.6片),最多者为夏秋王(11.2片)。
除耐热7号生育期为50d左右、夏秋王生育期大于55d外,其他品种生育期均在55d左右。
2.2抗病性由表2可知,参试8个品种均有软腐病发生,发病率最高的是耐热7号,为27.88%,最低者为夏阳303,为8.33%;霜霉病的发生差别很大,耐热8号没有霜霉病发生,而崎玉夏阳50、抗热新先锋夏阳、胶白6号(胶白牌)的发病率均为100%,胶白6号(胶研牌)和夏秋王的病情指数均小于11.11,为高抗品种;各品种均无病毒病发生。
如皋市大白菜品种比较试验

如皋市大白菜品种比较试验作者:陈小莉刘海兵顾成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09期摘要如皋市大白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申荣菜王F1长势长相、产量效益及抗病抗逆性较优于其他品种,在白浦镇乃至全市仍有推广价值;改良青杂三号和精纯87-114的商品性相对较好,便于农户栽植,同样适宜在本地区推广种植;白浦黄芽菜株系1、白浦黄芽菜株系3适宜于白蒲地区生长,但要不断地对品系进行提纯复壮,增强抗病抗逆性等综合性状;白浦黄芽菜株系2个品种由于各方面的特征特性可作为种质资源用于科研。
关键词大白菜;品种比较;植物学性状;产量;江苏如皋中图分类号 S634.1.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100-02大白菜是白蒲镇的传统产业,群众种植历史悠久,以鲜嫩口食,合口而传承,为了进一步明确白蒲黄芽菜品质特性、更好地传承白蒲大白菜生产,同时为全市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特在如皋市白蒲镇农服中心试验示范基地进行本试验。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点在如皋市白蒲镇钱园村19组农业服务中心试验基地田中。
试验田前茬为青玉米。
试验基地土壤质地为砂壤土,土壤肥力中等,排灌条件较好。
1.2 试验材料供试大白菜品种共6个,分别为白蒲黄芽菜株系1(D2014-3-5、D2015-1-2),如皋市农科所筛选;白蒲黄芽菜株系2(D2014-3-7、D2015-1-1),如皋市农科所筛选;白蒲黄芽菜株系3(D2014-2-4、D2015-3),如皋市农科所筛选;精纯87-114,青岛申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改良青杂三号,青岛申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申荣菜王F1,青岛申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1.3 试验设计试验设6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
采用大区对比,面积106.2 m2(29.5 m×3.6 m)。
1.4 试验方法2015年9月2日播种,苗床撒播,播种量7 500 g/hm2,播后无纺布覆盖,喷水。
不同大白菜品种种植比较试验

Pe g Ro — e g e l n ng- n ta f
( a nn e e beR sac stt, 3 0 ) N n igV gt l ee rhI tue 5 0 2 a ni 1
Ab ta t N r e e e tf e v r t o p n - e d s rn h n s a b g r d c in i o t e n . r e :I o d rt s lc n a e y f ro e — l p g C i e e c b a e p o u t n S u h r s o i i i f i o C i a i e a it s a e c o e s mae i l f c mp r t e e p rme t t c mp r h i d x f h n ,f v r i r h s n a t r s o a a i x e v e e a o v i n o o a e t e n e o b oo i a h r c e s y e d a d d s a e r ssa c . h e u t s o t a i n a d Z o g a 0 a e il gc lc a a tr , il n i s - e itn e T e r s l h w h tBal n h n b i6 r e s a b t r i n e r td c a a t r a n v a e is e t n i t g a e h r ce mo g f e v r t ,wh c e r s n h r g o t e o ,h g e il , e i i e ih r p e e ts o t r w h p r d ih r y ed i b t ri t g a e ie e r ssa c .Ho e e ,e l r rp n d No5 a d C u x a n r o O g o e t n e r td d s a - e it n e e s w v r a i - e e . n h n iwa g a e n tS o d r e i
关于三种大白菜的选育报告

关于三种大白菜的选育报告一、早熟大白菜新品种xx4 号的选育浙白4号是以自交不亲和系S 97—419和PB657配制而成的秋早熟大白菜一代杂种。
生育期55〜60d(天),开展度58 cm,株高38 cm,粗筒形,叶片无毛,外叶深绿色,帮纯白色。
叶球高桩半叠抱,球高30 cm,球径17cm,球形指数1.7,球顶叶淡绿色,球体洁白,单球质量 1.5 kg,软叶率38%,净菜率68%。
高抗霜霉病、病毒病及黑腐病,生长速度快,生长势强,耐热性较好, 结球率高,成熟期耐病性强,延续采收期可达15—20 d(天),每667 m2净菜产量4 300 kg左右,适于早秋栽培。
1 、选育过程浙白4号亲本之一$97—419是1993年从汴早群体中通过连续6代自交分离选育得到的弱自交不亲和系,生育期约55 d(天),株型紧凑,叶球短粗筒形,球顶花心,叶色深绿,叶面较皱,无毛,叶柄白色,生长和包心速度快,高抗霜霉病和病毒病,综合抗病性强,较耐高温干燥,品质和冬性中等。
另一亲本PB657是1997年从早熟5号群体中经连续6代自交选育获得的强自交不亲和系,生育期约55 d(天),叶球矮桩半叠抱,株型小而紧凑,叶色淡绿,叶面少皱而光滑,无茸毛,叶柄宽、色白,生长和包心速度快,高抗炭疽病,综合抗病性较好,较耐高温潮湿,品质上乘,冬性中等。
2、选育结果2.1 品种比较试验2004〜2006年秋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试验农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
2004年小区面积15 m2,2005、2006年30 m2,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均以早熟5号为对照。
浙白4号3 a(年)平均单球质量为1.64 kg,比对照增加34.4% ;每667 m2净菜产量4 885 kg,比对照增产41.2%.2.2特征特性浙白4号为秋早熟大白菜一代杂种,生育期55〜60 d(天);开展度58 cm,株高38 cm,粗筒形,叶片无毛,外叶深绿色,帮纯白色,叶球高桩半叠抱,球高30 cm,球径17cm,球形指数1.乙球顶叶淡绿色,球体洁白,单球质量1.5 kg,软叶率38%,净菜率68%;高抗霜霉病、病毒病及黑腐病,生长速度快,生长势强,耐热性较好,结球率高,品质好,成熟期耐病性强,延续采收期可达15〜20 d(天),每667m2净菜产量4 300 kg左右,适于早秋栽培。
大白菜金丝白系列品种比较试验

大白菜金丝白系列品种比较试验晋晓花;肖云花【摘要】为丰富大白菜的品种类型,优化品种结构,发挥品种优势,在滇池沿湖东岸进行大白菜金丝白系列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完美2号、正光金丝白增产效果极显著,植株综合性状好,商品性好,适宜在滇中海拔2000m左右的蔬菜产区大棚设施栽培.【期刊名称】《云南农业》【年(卷),期】2017(000)006【总页数】3页(P46-48)【关键词】金丝白系列品种;植株综合性状;商品性【作者】晋晓花;肖云花【作者单位】呈贡区龙城街道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呈贡650500;呈贡区龙城街道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呈贡650500【正文语种】中文大白菜是昆明市呈贡区的主要蔬菜之一,年播种面积1920 hm2,占蔬菜面积的19.1%。
在大白菜类型中,黄白菜系列品种以其早熟、食味品质好受到消费者欢迎,但由于近年来黄白菜种植面积大,市场竞争力下降。
为发挥呈贡区蔬菜“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优势,引进了大白菜品种金丝白系列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期探索参试品种的高稳产性能,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昆明市呈贡区上可乐村,位于东经102°48′,北纬24°53′,海拔1897 m,年均气温14.7℃。
土壤为潴育型水稻土发育成的鸡粪土,pH值6.3,土壤有机质6.1%、速效N 339 mg/kg、速效P 660 mg/kg、速效K 776 mg/kg,有塑料大棚设施,排灌条件优越。
1.2 参试品种及来源参试品种7个,即完美2号(汕头市澄海区绿丰种子有限公司)、正光金丝白(云南金宫种子有限公司)、白沙2号(汕头市白沙蔬菜原种研究所)、富士快菜(日本武藏野种苗园)、早皇野崎(澄海区新农蔬菜原种研究所)、春冠(汕头市澄海区澄华升合种子店)、早熟5号(黄白菜类型,对照品种,福州春晓种苗有限公司)。
1.3 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7个品种,小区面积21.17 m2(5.05 m×4.2 m),四周设保护行,每小区14行,每行18株,每小区计252株,折每亩7936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大白菜品种种植比较试验
作者:彭荣锋姚冬美霍红艳梁勇生
来源:《广西农学报》2012年第03期
摘要:为选择南方地区春作大白菜露地生产的优良品种,对5个春作大白菜品种进行对比试验,比对其生物学性状、产量和抗病性等指标。
试验表明,5个参试大白菜品种中,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有“白蓝”和中白60,表现为生育期短,产量较高,综合抗病性较好;早熟5号和春夏王在本次试验中表现不佳,产量较低,综合抗病性不强,结球紧实度稍差;京春白的产量最高,但是其生育期最长,“白蓝”的综合抗病性最好,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
关键词:大白菜;品种;比较;春季
中图分类号:S6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2012)03-0034-03
近年来,随着农民种植水平的提高,南方地区春作大白菜露地生产,因其生产周期短、成熟于蔬菜淡季、商品售价高而倍受菜农青睐,但是由于南方春季气候多变,播种期短,容易造成春季大白菜生产产量低,病虫害多,商品性差等情况。
为选择南方地区春作大白菜露地生产的优良品种,对春作大白菜品种进行对比试验,通过对比几个春作大白菜品种的生物学性状、产量和抗病性等指标,为南方地区春作大白菜露地生产的品种选择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参试的5个大白菜品种分别为:“白蓝”(日本不二种苗株式会社);早熟5号(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春夏王(农友种业公司);京春白(北京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中白60(中国农业科学院)。
1.2 试验时间和地点
试验于2011年3月至5月在南宁市蔬菜研究所蔬菜基地进行,试验期间日平均气温介于14.5~19.0℃之间,降雨量较往年偏少。
1.3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1年3月2日播种,种子点播于60穴营养盘中,每穴点3粒种子,然后覆盖一层薄营养土,最后用水淋透,放置于温室大棚内育苗,2011年3月22日移栽定植于露地大田。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共15个小区,小区长8m,宽1m(畦面宽60cm,沟宽40cm),每个小区面积8m2,行株距40cm×45cm,每小区双行定植34株,栽培管理按常
规方法进行,期间调查植株的生物学指标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收获期一次性采收,统计各小区的产量。
在采收测产前,先对各小区随机选取的20株各大白菜品种进行了抗病性调查,分别按照病情分级,计算病情指数及发病率。
依据公式:
病情指数=[∑(病级数×该病级调查数)/调查总株数×最高级数]×100
发病率=发病植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2、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生物学性状对比
由表1可知,春夏王和京春白的株型比较大,展开度分别为54.9cm和55.7cm,京春白的株高最高,达到39.6cm,中白60的株型最小,株高和展开度分别为28.5cm和48.5cm,“白蓝”和早熟5号株型中等;“白蓝”的外叶数最少,为7.0片,京春白的外叶数最多,达10.0片;春夏王、京春白和白蓝的外叶颜色均为深绿色,早熟5号的外叶颜色为浅绿色;白蓝和中白60的内叶颜色为黄绿色,春夏王和京春白的内叶颜色为浅绿色,早熟5号的内叶颜色为淡黄色。
由表2可知,春夏王的叶球最长,球形指数达1.89,京春白的平均叶球重最大,达到
1.67kg,春夏王最小,仅有1.31kg,“白蓝”和早熟5号的平均叶球重居中;早熟5号、京春白和中白60的叶球形状都为卵圆形,“白蓝”和春夏王的叶球形状为炮弹型;5个参试大白菜品种中,“白蓝”、京春白的叶球抱合方式为合抱,其余的都为叠抱,且早熟5号和春夏王的叶球紧实度相对其他3个品种稍差。
2.2 各品种的产量比较
由表3可知,净菜率最高的是“白蓝”,达到86.8%,最低的是春夏王,为77.2%;平均单株重量最高的是京春白,达2.06kg,最低的是中白60,为1.61kg;折667m2净菜产量最高的是京春白,达到4167.08kg,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品种,其次为“白蓝”,早熟5号和中白60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产量最低的是春夏王,仅有3063.20kg;各参试大白菜品种的生育期最短的是早熟5号,生育期为52d,白蓝生育期55d,中白60生育期60d,京春白的生育期最长,达70d。
2.3 各品种的抗病性比较
由表4可知,试验期间除春夏王、京春白少量植株发生霜霉病外,其余参试品种均无霜霉病发生。
白蓝试验小区无病毒病发生,早熟5号和中白60的病毒病发病率很低,病毒病发病率最高的是春夏王,发病率达15.70%,其次是京春白,但它们的病情指数都较低,也达到高
抗水平;软腐病发病率最低的是白蓝,仅有3.59%染病,春夏王的软腐病发病率最高,达到13.25%,早熟5号的软腐病发病率也较高,达10.60%。
综上所述,5个参试大白菜品种中,白蓝的综合抗病性最好,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其次是中白60;春夏王的综合抗病性最差,早熟5号和京春白居中。
3、小结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