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经验分享及实例
高处作业优秀实践案例分析分享

车轮和轮胎
软管和线缆
背面继续
其他
结构
轮胎状况、压力和车轮螺母液面和泄漏
燃油、滑油、水、冷却剂、制动液、电池液和液压油的液面
任何类型的泄漏
腐蚀或磨损
安全固定在吊杆或设备上
主框架和焊接点
悬臂和稳定器
转台系统
吊杆和吊笼状况 安全门和护栏 安全带锚固点 销子和夹持器控制装置和仪器
之前
之后
避免高空作业——案例研究
为检查青贮塔的状况,承包商不得不沿塔的一侧绕绳下降,而这需要复杂的施工 说明和高空作业许可文件。Westmill 必须从拥有丰富绕绳下降操作经验的第三方那 里获取建议。
无人机正在对建筑进行拍摄调查。现在已完全避免高空作业检查。
之前
13
之后
避免高空作业——案例研究
使用真空袋升降机将袋装原料从地面提升到平台上。操作员提起袋子,将其撕开并把原料倒进搅拌容器。工作平台没有防护。
如果无法避免高空作业
预防跌落
四周带 1 米高防护矮墙的非易碎屋顶构成现有的安全工作场所。
使用边缘防护装置(带护栏/护网的脚手架)以及登上屋顶的合适安全通道,例如塔梯。
移动升降作业平台(MEWP)可提供安全作业平台。使用作业约束系统(例如配有短系索的安全带,使作 业人员无法进入可能发生坠落的区域)。
在无法避免坠落风险时
避免高空作业——案例研究
2
1
某类油罐车将大量石油运送到现场,需要将一根空气管路连接到油罐顶部的某 个点,这需要驾驶员和 Westmill 员工将一个非常重的移动平台操纵到适当位置。 平台就位后,驾驶员将爬上平台,完成空气管路的连接。
驾驶员倒车就位,并通过固定的楼梯登上门架。然后通过气动 方式将防护结构下降到合适位置,以覆盖油罐的整个顶部。该 结构配有防护栏杆。
安全经验分享心得

安全经验分享心得•相关推荐安全经验分享心得(精选24篇)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
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安全经验分享心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全经验分享心得篇1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这天大家都在谈论安全知识。
下面我就说说我自己的一些感受。
说到安全,这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字眼啊!但凡有一点儿的疏忽,就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迷路走失,交通事故,高楼坠落,校园暴力,绑架勒索等等,由于我们的天真无邪与无知,这些危机随时都围绕在我们周围。
我们都有爱自己的家人,一旦危机发生,就会给整个家庭造成无法估量的伤害与损失。
针对日常生活中的种植话踩,我们必须时刻防范着,因此,安全的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使我们跨出自我保护的第一步?但是仅有安全的意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要学会正确的处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远离危机,培养我们抗拒各种危险诱惑的自制力,是我们必备的防范武器。
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多少社会新闻和实际案例都充分说明做到安全并非易事,这些血与泪的经验教训让我们在脑海中形成了安全的意识。
远离恐慌,拒绝暴力,真正学会自我保护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安全,安全,是我们人生最大的幸福。
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够完成其它的心愿。
安全经验分享心得篇2安全,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学校,老师们强调得最多的是安全问题;在家里,家长们说得最多的也是安全问题。
可见,安全问题早已深入人心。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因此,我们只有加强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才能体现出生命的价值,才能让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
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拥有这样的防范意识呢?一支未熄灭的烟头便让无数的生命结束了。
其实人人都知道吸烟是有害健康的,可为什么我国的“烟民”还是在不断的增多呢?有多少人知道,“烟民”的增多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发生火灾的频率又增多了。
安全经验分享—挂牌上锁管理

案例-英国北海油田阿尔法平台爆炸
大火持续36天, 造成167人死亡。 液化天然气泵B 液化天然气泵A
维修中, 没上锁
发生故障
启动泵A
泄漏液化天然气
在0.2~0.4 MPa压力下发生火灾爆炸
导致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维修中的A泵未上锁挂牌,被意外启动!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谢谢大家!
挂牌上锁管理只能防止员工误操作, 对蓄意的行为不能产生作用!
挂牌上锁的内容
挂牌上锁包括:上锁和挂牌两部分
上锁原因及对风 险的描述
上锁实施者及时 间信息
上锁与挂牌的区别 共同点:
两者都是用在维修、清理等临时性停机工作中的安全措 施,只有授权人可以执行。������
不同点:
挂牌仅仅是警告措施,不能做到设施本身处于安全状态。 且挂牌标识容易被自然力毁损或移离;挂牌容易被人为移除; 挂牌不能防止误动作;
挂牌上锁管理分享(LOTO)
危险能量能源控制——挂牌上锁管理
什么是挂牌上锁
通过安装上锁装置及悬挂标签标识来防止由于危险能量意外 释放而造成的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作法。
挂牌上锁的作用
一、防止由于员工误操作而导致危险物质或能量被非正 常开启或切断。 二、隔离系统或某一设备,保证工作人员免于安全和健 康方面的危险。 三、强化能量和物料隔离管理。
正常解锁程序
• 在确认所有工作完成后,上锁挂签的作业人员应亲自去 解锁,他人不得替代 • 集体锁的解锁应在所有作业人员到场后,确认人数、个 人锁及标签无误后再统一进行解锁,并按照集体上锁清 单逐一确认并解除集体锁及标签
异常解锁程序
如上锁挂签的人员不在现场或没有钥匙时,需拆锁应满足以 下两个条件之一: 一、如知道是某人上锁应与上锁人联系并取得其同意 二、如不知是某人上锁或无法与上锁人取得联系应确认下 述内容后方可拆锁: • 确知上锁的理由 • 确知目前工作状况 • 检查过相关设备 • 确知解除该锁及标签是安全的 • 在上锁人回到岗位,告知其本人
挂牌上锁安全经验分享

正常解锁程序
• 在确认所有工作完成后,上锁挂签的作业人员应亲自 去解锁,他人不得替代 • 集体锁的解锁应在所有作业人员到场后,确认人数、 个人锁及标签无误后再统一进行解锁,并按照集体上 锁清单逐一确认并解除集体锁及标签
异常解锁程序
如上锁挂签的人员不在现场或没有钥匙时,需拆锁应满足以 下两个条件之一: 一、如知道是某人上锁应与上锁人联系并取得其同意 二、如不知是某人上锁或无法与上锁人取得联系应确认下 述内容后方可拆锁: • 确知上锁的理由 • 确知目前工作状况 • 检查过相关设备 • 确知解除该锁及标签是安全的 • 在上锁人回到岗位,告知其本人
案例-英国北海油田阿尔法平台爆炸
大火持续36天, 造成167人死亡。 液化天然气泵B 液化天然气泵A
维修中, 没上锁
发生故障
启动泵A
泄漏液化天然气
在0.2~0.4 MPa压力下发生火灾爆炸
导致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维修中的A泵未上锁挂牌,被意外启动!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谢谢大家!
中国石油某销售公司在加油站卸 油时采用挂牌上锁管理
具体做法:
一、将不同卸油口标以不同颜色; 二、注明油品号; 三、对卸油口挂牌上锁; 四、保证卸油口颜色与锁的颜色一致。
取钥匙 还钥匙
作用:增加确认次数,减少失 误
开锁
案例-英国北海油田阿尔法平台爆炸
事故经过: 1988年7月6日,英国北海油田阿尔法石油钻井平台上, 两台液化天然气泵(A、B)中的A泵停用检修,按原计划 在下午下班前检修完毕,但下班时,维修工程师没有将A 泵检修完毕,于是就填了一张维修单,注明“A泵没有检 修好”,送到安监员的办公桌上。未实行挂牌上锁管理, 此时,A泵仅检修了一部分,泄压管线上的安全阀被撤掉, 在安全阀的位置上安装了一个盲板,且没有上紧。 7月6日晚上两台泵中的B泵发生故障停止生产,为了不 影响生产工作人员启动了A泵,此时液化天然气立刻从盲 板处泄露出来引发火灾。
油田雨后道路塌陷安全经验分享

油田雨后道路塌陷安全经验分享一、事件描述油田雨后道路塌陷,灾情未造成人员伤亡。
二、垮塌行成的因素1、融雪、降雨特别是大暴雨,暴雨和长时间的连续降雨,使地表水渗入坡体,软化岩土及其中软弱面,产生孔隙水压力等从而诱发垮塌。
2、道路工程开挖边坡。
3、地表冲刷、浸泡河缓倾的软弱地层,大爆破时对边坡流等地表水体不断地冲刷边强烈震动,有时削坡过陡都可以引脚,也能诱发垮塌。
起垮塌,此类实例很多。
三、防范的措施1、出发前做好准备在大雨天或者连续阴雨天尽量不要开车去山区里。
如果要去,要实时了解当地天气预报,关注沿线的道路安全情况,若有塌方、泥石流发生,则选择其它路线或停车待令。
若有塌方、泥石流发生,则选择绕道或更改目的地。
2、停车也要注意在下雨天,停车也有讲究,最好不要在松散的土坡、凹形陡坡、危岩突出的地方停车,这些地方都是容易山体滑坡或者泥石流的地方,我们要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3、遇到险情赶紧改道在山区行车遇暴雨时,车辆要尽量靠外侧行驶,避免山体滑坡砸伤车辆。
如果路遇塌方或山体滑坡,车辆已经无法通行,立即原路返回,或者考虑改走其他路线,同时,向单位汇报。
行驶中注意路上出现的各种危险,如路面掉落的石头、树枝无风摇动等,可能出现垮塌、泥石流自然灾害,要尽快驶离该路段,禁止在危险区域停留。
4、被困在隧道内怎么办还有一种情况是,车开到隧道内恰巧遇上山体滑坡,车辆被堵在隧道内。
此时,应驶入就近的紧急停车带停放或者靠右安全停车,及时打开应急灯,避免后车追尾。
隧道内一般每隔250米就会设置连接左右洞的通道,在特别紧急情况下,人员可以通过另一个隧道撤离。
办公室安全隐患问题分析及防御

.
LOGO
重视学习培训宣传
• 机关各科室、公司各单位要组织办公室员工 对《办公区域安全管理规范》进行学习、培 训,切实提高办公室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 技能;督促各员工按照标准规范的要求,正 确、合理布置办公场所及用电设备;养成正 确的办公安全习惯。
实例三的原因分析
.
14
04
防范措施
4.1、思想意识方面
自身思想意识提升
• 机关各科室、公司各单位要充分吸取上述办 公室事故的经验教训,组织员工细致开展办 公产所的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和控制工作, 确保办公人员熟悉、了解办公室风险及相应 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故在公司发生。
防范于未然
• 机关各科室、公司各单位要定期开展办公区域 隐患排查工作,及时消除、整改各类安全隐患, 确保办公区域安全无事故。
12
03
事故原因分析
3.1、事故原因分析
实例一的原因分析
员工违反《办公区域安全管理规范》, 在办公区域吸烟并将未熄灭的烟头随意 丢弃。
实例二的原因分析
员工违反《办公区域安全管理规 范》,在离开办公室时未关闭电脑 等用电设备,未切断电源所致。
LOGO
该类疾病较为常见,主要原因是因为现 在普遍工作压力较大,长时间专注于一 项工作,不注重锻炼造成。
物品存放凌乱 物品摆放未遵循低重高轻的原则 在高处放置重物、尖锐物、玻璃等易碎物品或液体容器 办公室存放过量易燃液体; 搬运重物的姿势不合理 玻璃门没有安装防撞警示标志 有人在妨碍门开关的地方工作或停留 刀具未妥善放置
安全经验分享及实例

施工作业人员在1.7m简易支架上作业,失去平衡发生准高处坠落事故案例一2000年8月11日上午11时左右,A公司工人王某在1. 7m简易支架上进行钢筋绑扎作业,身体失去平衡,自简易支架上后仰坠落至水泥地面,后脑受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死者在进行作业时,按规范正确佩戴安全帽,坠落在水泥地面上时,安全帽仍在头上戴着。
案例二2001年12月30日上午10时左右,A公司工人李某在1. 7m的脚手架上进行钢筋尺寸测量时,不慎自脚手架上后仰坠落,导致头部受伤,后经医院紧急抢救,生命无危险,但脑部受损伤。
伤者在进行作业时,按规范要求正确佩戴安全帽。
【事故原因】以上两个案例都存在如下共同点:操作者在进行操作时,距离坠落基准面的高度都不足2m,但却都发生了坠落事故;操作者本人都按要求佩戴安全帽,然而结果却造成一死一伤。
原因一:忽视了准高处作业的特殊性——可能坠落。
20年来,《高处作业分级标准》为高处作业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含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称为高处作业。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又进一步为建筑施工现场高处作业如何进行安全防护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使得所有安全管理者对基准面2m以上的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技术有法可依,操作者有章可循。
然而,准高处作业到底应该如何进行安全防护,却没有任何规范或标准明确地提到。
于是,在部分管理人员视准高处作业为一般的普通平地作业,仅仅要求操作人员按规范要求正确佩戴安全帽,操作者所使用的简易操作平台仅仅是满足立足之用,并无可靠防坠落措施。
其实,准高处作业与高处作业有着共同点——有坠落的可能,其共同点恰恰又是准高处作业与普通平地作业的不同点。
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准高处作业既非普通平地作业,又非高处作业。
如果视准高处作业为高处作业,提高安全防范要求,既无法可依,又不符合实际,对正常生产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如果视之为普通作业,就会降低安全防护要求,也不符合实际、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当然会发生上述事故。
幼儿园园长安全管理经验分享

幼儿园园长安全管理经验分享作为一名幼儿园园长,安全管理一直是我最关注的点,我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分享我在安全管理上的经验。
一、维护幼儿园内部环境安全1. 防范火灾。
每天开放时,确保照明设备、电器设备、丹烟系统等正常工作,并在教室、走廊、楼道等显眼位置悬挂火灾报警器,建议一定要验厂合格,并抽空示警试音。
另外,定期进行消防演习,让小朋友知道如何逃生,提高应急意识。
2. 防范溺水。
切实做到每个孩子不离开视线,保持水池以及洗手池的清洁卫生,确保孩子不会在此处受伤。
3. 防范摔伤。
铺设防滑垫,选择健康的材料,避免刺激小朋友的肌肉系统和呼吸系统。
孩子中的摔倒事件也是在所难免,如果真的时有发生,安慰小朋友,给予适当的抚慰和警示,及时救治。
4. 安全管理责任制。
将全园安全管理工作分层分类开展,并设定明确的责任人和应急处理流程,确保需要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出动。
保安员、教师、保健员等人员都可参加,并不定期组织安全部门义务培训。
二、制定食品安全管理方案1. 严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例如,检查食品从原材料进厂开始,到库存、加工、烹饪、食用等环节,形成贯穿始终的系统。
2. 严格的食品检测控制措施。
每批食品都需要进行化学性质检测,鉴定货品质量,普遍采用检测工具进行检测。
3. 食品处理时的卫生控制。
对食品材料和烹饪器具进行清洗、消毒、熏蒸除虫等,确保食品纯净。
4. 安保人员的协助配合。
从立项、规划、到实施,安保人员必须紧密合作,做到协作一旦发生安全问题进行紧急处置。
三、规范出入管理制度和车辆安全防控1.严格执行出入管理制度。
每次出入必须在专人监督下进行,对外快递包裹全量抽查,出门的孩子要有老师陪同,双重核验身份证、驾照信息等。
2. 出行安全控制。
对前往活动现场的车辆进行拉力、传播力等多种测试后,只有通过的车辆才会被允许车辆装载人员。
在车上,要全程受到儿童热爱的人物或物体的陪伴来引导孩子,记得设定好华丽的音乐效果,一个美好的旅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作业人员在1.7m简易支架上作业,失去平衡发生准高处坠落事故案例一2000年8月11日上午11时左右,A公司工人王某在1. 7m简易支架上进行钢筋绑扎作业,身体失去平衡,自简易支架上后仰坠落至水泥地面,后脑受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死者在进行作业时,按规范正确佩戴安全帽,坠落在水泥地面上时,安全帽仍在头上戴着。
案例二2001年12月30日上午10时左右,A公司工人李某在1. 7m的脚手架上进行钢筋尺寸测量时,不慎自脚手架上后仰坠落,导致头部受伤,后经医院紧急抢救,生命无危险,但脑部受损伤。
伤者在进行作业时,按规范要求正确佩戴安全帽。
【事故原因】以上两个案例都存在如下共同点:操作者在进行操作时,距离坠落基准面的高度都不足2m,但却都发生了坠落事故;操作者本人都按要求佩戴安全帽,然而结果却造成一死一伤。
原因一:忽视了准高处作业的特殊性——可能坠落。
20年来,《高处作业分级标准》为高处作业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含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称为高处作业。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又进一步为建筑施工现场高处作业如何进行安全防护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使得所有安全管理者对基准面2m以上的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技术有法可依,操作者有章可循。
然而,准高处作业到底应该如何进行安全防护,却没有任何规范或标准明确地提到。
于是,在部分管理人员视准高处作业为一般的普通平地作业,仅仅要求操作人员按规范要求正确佩戴安全帽,操作者所使用的简易操作平台仅仅是满足立足之用,并无可靠防坠落措施。
其实,准高处作业与高处作业有着共同点——有坠落的可能,其共同点恰恰又是准高处作业与普通平地作业的不同点。
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准高处作业既非普通平地作业,又非高处作业。
如果视准高处作业为高处作业,提高安全防范要求,既无法可依,又不符合实际,对正常生产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如果视之为普通作业,就会降低安全防护要求,也不符合实际、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当然会发生上述事故。
原因二:操作工人所佩戴安全帽存在缺陷。
在《高处作业分级标准》的编制说明中,已经提到了1 983年以前2m以下坠落死亡事故占总坠落死亡事故的7.10 3%,并不是说2m以下不存在死亡事故,而且也提到了2m以下的坠落死亡事故全由脑部受伤引起。
由此可见,在2m以下的准高处作业时,并不是不存在危险,或者不存在死亡事故发生的可能,只不过事故严重程度由受伤部位决定。
脑部受伤是准高处作业坠落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对脑部的保护尤为重要。
目前操作工人按规定佩戴安全帽是保护脑部受伤的主要措施。
以上的两个事故,操作者都按规定正确佩戴安全帽,然而没有逃脱厄运。
这不能不让我们对他们所佩戴的安全帽的保护作用产生怀疑。
众所周知,人体在向侧面、正面摔倒时,人本身的自我保护能力要远远强于后仰摔倒时的保护能力。
因此,人体后仰摔倒后,安全帽对头部的保护就更加重要。
然而,现在使用的安全帽大部分存在操作者后仰倒下时,脑部不能得到足够保护的缺陷。
脑袋比较大的操作者,后仰摔倒时后脑部分可能直接接触坠落基准面,那后果更加严重。
所以,现如今使用的安全帽不能对操作者在后仰摔倒时起到全面、充分的保护。
原因三:工作环境复杂,操作工人准高处作业的机会多,发生准高处坠落的可能性大。
施工现场钢筋工、木工、抹灰工等施工时,工作环境复杂,相当长时间、相当多的机会是在准高处进行作业,而且工作点频繁移动,在每一处准高处作业的时间又相当短,这样的工作性质无疑为操作工人时时刻刻得到相对稳定的保护措施增加了难度。
另外,坠落高度2m以下的坠落事件经常发生,除头部受伤处,其他部位的受伤一般不会造成太严重的后果。
所以,从管理人员到操作人员,对准高处作业的危险性认识不够,总认为2m以下坠落无太大危险。
于是操作者在2m以下的高度进行操作时,管理人员对他们要求比较低,操作者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安全意识淡薄的操作工人就可以发生事故。
【防范措施】以上三个原因中,复杂的工作环境及特殊的工作性质我们是不可能改变的,可以改善的是对准高处作业的安全管理和安全帽的缺陷,因此,我们的对策就有如下两个方面:1.对安全帽现有的缺陷进行改进,使之对操作工人的头部起到全面的、充分的保护作用,要对安全帽后侧的安全距离、安全屏护区别对待于前侧和两侧。
其实,这一缺陷是导致准高处作业事故的主要原因。
因为大家潜意识里认为在坠落基准面2m以下操作时安全帽可以起到足够的保护作用,然而事与愿违。
2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大家对准高处作业的危险性的认识。
安全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告诉或提醒大家危险有哪些,长期以来的高处作业教育使得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已经明确认识到高处作业有危险,而准高处作业的危险性大家认识不够,因此,我们要加强这一方面的安全教育,让大家充分认识到这一危险性。
只有在认识基础上才能提高准高处作业的安全管理,才能改善目前无防坠落措施的简易操作平台的状况,才能更进一步认识到安全带不仅仅用在高处作业的防护中,在准高处作业的防护中也相当有效。
2000年6月1日,某水电厂一检修人员由于高空作业未系安全带,发生高空坠落重伤事故。
【事故经过】6月1日9时55分,某水电厂维护工区主任陈某安排工区工作人员谷某和孟某更换右岸发电机层厂房顶灯,由谷某担任工作负责人。
谷某开具了一张电气第二种工作票,在注意事项(安全措施)一栏内只写上了“注意人从高处掉落”的空洞交待,而未写明“必须使用安全带”的具体安全措施。
工作票签发人陈某匆匆看了一眼,没有说什么就签了字。
谷某和孟某将发电机层三盏壁灯换好后,就直接爬到了发电机顶层开始处理顶灯。
在处理第一盏灯时,谷某坐在用角钢焊成的吊顶架上,将脚放在吊顶的石膏板上。
由于石膏板强度太弱,受力后断裂脱落,谷某一下失去重心,从6米多高的吊顶上掉落到发电机层,造成双手腕骨以上和左腿髌骨多处闭合性骨折。
【事故原因】1.安全教育力度不够,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高空作业时不使用安全带,违章冒险作业。
2.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票注意事项(安全措施)一栏内仅填写了“注意人从高空掉落”的空洞交待,而未写明“必须使用安全带”的具体安全措施;工作票签发人未加认真审核,就签发了工作票。
安全意识也不强。
【防范措施】1.提高各级人员对习惯性违章危害性的认识,对违章行为的查处力度要加大,管理要严。
2.认真执行工作票制度。
工作票中所列安全措施要具体,工作许可人对工作票中所列安全措施要进行认真审核,并切实执行。
2008年12月28日傍晚5点55分左右,上海一民宅内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屋内两名刚大学毕业工作的女白领一死一伤。
【事故经过】当天傍晚,22岁的女孩小骆回来时感觉头晕,她发现另一名室友已经晕倒在浴室里。
小骆赶紧向邻居求助。
当邻居赶到时,浴室内这名22岁的女孩已经停止了呼吸,120急救人员赶赴现场后,确认其已不幸身亡。
小骆也被送入医院抢救。
医院医生介绍称,小骆系一氧化碳中毒,所幸目前已经清醒过来,基本没有生命危险。
【事故原因】由于热水器工作时会因不完全燃烧产生部分一氧化碳,如排放在室内的一氧化碳超过一定浓度就会引发人体中毒。
直排热水器没有直接通向室外的排气管,使用时产生的废气全部直接排放在室内,且消耗室内氧气。
冬季是煤气或废气中毒的高发期,惨剧再次敲响了安全使用燃气的警钟。
【防范措施】1.使用燃气注意开窗通风。
在使用燃气时需消耗大量氧气,当室内门窗紧闭而新鲜空气无法及时补充时,会造成室内缺氧造成燃气事故。
因此家里特别是安装燃气具的地方,要适当开点窗透气。
2.请勿使用“超龄”燃气器具。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全管理规程》明确规定:燃气器具从售出当日起,人工煤气热水器判废年限为6年;液化气和天然气热水器判废年限为8年;燃气灶的判废年限为8年。
上海市燃气管理部门规定:应使用带熄火保护装置安全型燃气灶具;热水器应具有强制排气式、平衡式或强制给(排)气式功能。
烟道式热水器和直排式热水器一样,无法将燃烧产生的废气顺利排出,易造成室内废气积压引发事故。
经验分享一:泥浆泵吊装作业1、分享人:王金云2、分享类型:安全经验3、分享内容:以往装载泥浆泵时,场面往往很混乱。
存在货物在半空移动时,作业半径内站人,指挥人员不唯一,货物就位时不使用揽风绳,吊车吊索选用安全系数不够的隐患。
通过体系推进,现场作业得到了规范,一是严格规定吊装泥浆泵时必须选用五倍以上安全系数的吊索;二是规定要在吊物下降到距地面或受载体0.2米内时,人员才能接近手扶,吊物旋转过程中必须使用揽风绳。
三是现场每台吊车必须确定唯一的吊车指挥人员,且要佩戴明显标识。
四是井队指定每台吊车的跟车工作班组,跟车班组以外人员不得任意进入吊车作业范围。
经验分享二:瓦片的创新分享人:王金云分享类型:安全经验分享内容:2008年11月,王金云总经理到龙岗片区进行工作调研,在现场发现日常运输货物使用瓦片时存在瓦片易脱落、易丢失,卸载货物时,存在瓦片坠下伤人的隐患。
通过安全观察与沟通工具,与现场员工进行交流,启发员工想办法、找思路,积极解决存在隐患。
通过王金云总经理的启发,渝运分公司特车中队驾驶员罗勇想出通过在瓦片上焊接一个圆环,使其与捆绑钢丝绳连接为一整体,从而杜绝瓦片隐患的方法。
通过试点使用,有效的解决了瓦片易脱落、易丢失、卸载货物时坠落伤人的安全隐患。
现已在全公司范围内推广应用。
吊方钻杆钢丝绳侧滑伤人一、事故经过2000年01月28日14时30分,某小队从南7-3-23井搬家,本队副队长负责在场地摆放钻具,在吊小方钻杆时,因小方钻杆摆动,便用手去扶,这时吊方钻杆的钢丝绳滑向一起,小方钻杆尾部撞在吊车的千斤横梁上,造成当事人左手中指第二节砸断。
二、事故原因1、当事人违反操作,在吊物不平稳时去扶;2、吊装物品捆绑不牢;3、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差。
三、责任处理1、对责任者本人罚款100元;2、对该队队长罚款200元;3、取消该队当年安全生产先进小队评比资格。
四、预防措施1、在吊装物品时,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分析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训,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3、掌握预防事故的方法,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事故经过:某小队员工王某在钻台施工时安全帽带没有带,在出现紧急情况逃生时,因钻台上工具摆放凌乱被洗锥绊倒,造成安全帽脱落后被物体磕伤。
分析事故原因:1、王某安全帽带未系好造成该起事故主要原因;2、钻台工具随意摆放导致刘某被绊倒为间接原因;3、当班干部没能起到监督管理作用。
预防措施:1、员工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佩戴安全帽并扣好帽带;2、钻台工具应摆放整齐,不能阻挡逃生路线;3、钻台梯子前方应与钻具保持足够空间,避免逃生时发生磕碰;4、当班干部应起到监督作用,提前预防加强员工安全意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