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第2课时 密度的计算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2节 密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2节   密度

第2节密度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

一、密度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数值上等于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2、密度的公式:vm=ρ密度(ρ)的单位:千克每立方米(kg/m 3)质量(m )的单位:千克(kg )体积(V )的单位:立方米(m 3)3、密度的另一个常用单位是:克每立方厘米[g/cm 3],它与前面一个单位的换算如下:1g/cm 3=1.0×103kg/m 3。

4、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备注:(1)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随质量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改变.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随着增大几倍,而比值是不变的。

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2)同种物质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即当ρ一定时,21m m =21V V ;(3)不同物质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即当V 一定时,21m m =21ρρ;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即当m 一定时,21V V =12ρρ。

二、密度的应用:1、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2、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

3、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 算出它的质量。

4、判断空心、实心。

5、理解密度公式vm =ρ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教案】6.2 物质的密度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教案】6.2  物质的密度

第2节物质的密度第1课时认识密度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认识密度的概念,学会密度的测量方法。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密度是在质量后引入的一个新物理量,在物理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它是对质量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并为以后深入地学习液体压强、浮力等知识做了铺垫。

因此,学生掌握好这一节内容至关重要。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一节已经理解了质量的概念,并且学会了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所以学生具备了学习密度这一节内容的知识基础。

八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兴趣较浓,喜欢自主动手实验,因此教材对本节内容的处理是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

但学生物理抽象思维比较薄弱,而密度的概念相对抽象,所以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由此可见,本节内容的教学难点是学生对密度概念以及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的理解。

教学目标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进行计算,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2.通过经历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学习建立科学概念的思维方法。

熟悉量筒的使用方法。

3.通过量筒、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核心素养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难点: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续表和塑料块,比较它们的质量大小可以判断出哪一个是铁块,哪一个是塑料块。

下面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帮忙鉴定下(教师出示一台天平,指导学生演示操作)。

教师:由此可见,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我们可以用来鉴别物质。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器材(其中铜块、铁块、铝块的体积都是10 cm3),研究一下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是否相同,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

结论: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一般不同,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区分铁块和塑料块天平或电子天平称量它们的质量。

第2节 密度(①密度的概念及公式)

第2节 密度(①密度的概念及公式)
第2节 密度(①密度的概念及公式)
返回目录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2节 密度(①密度的概念及公式)
返回目录
第2节 密度(①密度的概念及公式)
新知概要
知识精练
课堂小测
新知概要
返回目录
第2节 密度(①密度的概念及公式)
返回目录
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____正____比。
2.在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__质__量____与它的__体__积____ 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可用公式表示为__ρ_=__mV___。
d 8 71.2
e 10 27
e 10 89
答图图1 1
第2节 密度(①密度的概念及公式)
(4)分析图象和数据可知:
返回目录
①铝组件的质量与体积成____正____比,即比值是__定__值____。
②铜组件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和铝组件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__不__同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返回目录
例4 如图2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体积为20 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 g 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物质的密度小 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
图2
第2节 密度(①密度的概念及公式)
返回目录
知识点拨 1.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2.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即比值mV 是恒定的,因此密度 ρ 不随质量 m、体积 V 的变化而变化。 3.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它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等有 关。
种类有关
第2节 密度(①密度的概念及公式)
例3 阅读如下密度表,完成下列填空:

6.2密度(计算)

6.2密度(计算)
水的密度: ρ水=1.0×103千克/米3
=1克/厘米3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2节 密度
●典题探究 例1 一件标称纯金的工艺品,其质量为 100 g,体积为6 cm3.请你判断它是否是由 纯金(不含其他常见金属)制成的?你能想出 几种方法?(ρ金=19.3 ×103 kg/m3)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2节 密度
密度计算的解题格式 解:1、列出已知量
2、公式
3、代入数据(带单位运算) 4、计算出结果
5、答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2节 密度
一铁球的质量是2.2 kg,体积是
0.4×10-3 m3,试鉴定此球是空心的
还是实心的.(ρ铁=7.9 g/cm3)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2节 密度
●典题探究 例2 五一期间,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 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 量为44.4 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 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 g.
质量与密度
第2节 密度
作业:
1、完成《高效课堂》质量与密度第2节。
2、预习《高效课堂》质量与密度第3节。
(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 (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 g,则 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2节 密度
●跟踪训练
一个瓶子的质量为20 g,装满水时, 用天平测得总质量为120 g,若用这 个瓶子装密度为1.8×103 kg/m3的 硫酸最多可装多少千克?
第六章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2节 密度
第2节
密度(计算)
第六章
( ) 密度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 物质的密度。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2课时 密度的简单计算 密度与温度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2课时  密度的简单计算  密度与温度

为什么在冷水中气球不膨胀,而在热水中气球膨胀?
原因:放入热水中时,瓶内的 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使 气球会鼓起来;放入冰水中时, 瓶内气体遇冷收缩,体积变小, 使得气球不能膨胀。
结论: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一般物质具有热 胀冷缩的性质,温度升高时物质的体积增大,所 以密度会减小。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非常明显, 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2)油罐车上所装油料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m=V =0.82103kg/m3 30m3 =2.46104kg
乒乓球不小心被压瘪了,但是没有裂口,你能让 它恢复原状吗?
1.为什么把乒乓球放到热水中,乒乓球能鼓起来? 2.乒乓球里的气体受热膨胀,质量是否改变? 3.乒乓球内气体的密度如何变化?
在室温下,将一个气球绑在烧瓶口上,并把 烧瓶分别放在热水和冷水中,会有什么现象?
=
m V
158g 20cm3
=7.9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cm3
例2 一辆油罐车中装了30m3的油料,小明想知道 所装油料的质量,但不知道其密度大小,便从车 上取出30cm3的油料,测得其质量为24.6g。求: (1)这种油料的密度是多少?
m = 24.6g =0.82g/cm3 =0.82103kg/m3
V 30cm3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2节 密度 第2课时 密度的简单计算 密度与温度
1.能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2.知道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1)密度的定义是什么? (2)密度的公式是什么? (3)密度的单位是什么?
已知铝棒的直径d为100mm,长l为2.5m,铝棒的质量是多少?
例1 一个实心金属块的质量m=158g,体积 V=20cm3,求该金属块的密度。

【教案一】第2节 密度

【教案一】第2节 密度

第2节密度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 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2) 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2、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2) 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性)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认识密度的单位。

2.难点:理解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教学器材托盘天平,体积为103的铁块、铝块和木块各一块,体积为203的铁块和木块各一块、方格纸。

课时安排1课时学法点拨由相同物质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大,质量也大。

例如,一盒相同的粉笔,两枝粉笔的体积是一枝粉笔的2倍,两枝粉笔的质量也是一枝粉笔的质量的2倍。

这是物质的一个很重要的特性。

探究这种特性用到了图像的方法。

注意理解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物理问,体会这一方法带来的方便和理解上的便利。

密度的单位是一个复合单位,它由质量的单位和体积的单位组合而成。

单位换算:13=10003.水的密度1.0×1033,要求记住。

还要能够记住一些物质密度的大小。

例如,金的密度比银大,铜的密度比铁大。

计算要注重格式,要写必要的公式、公式变换、单位、文字说明。

还要有必要的计算过程。

教学教程一、引入新课从鉴别物质说起:我们通常利用物质的气味、颜色、软硬、形状等特性等来鉴别物质,但有很多时候,仅靠这些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我们发现物质还有其它的特性,可以用来鉴别物质。

传说,叙拉古王国的国王罗因怀疑珠宝商给他制作的王冠不纯金的,要阿基米德帮他鉴别。

你知道阿基米德是利用什么知识来鉴别王冠真假的吗?阿基米德是利用密度的知识进行鉴别的。

那么密度是什么呢?如何计算物质的密度呢?它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应用呢?二、进行新课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我们知道,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

第2节 密度

第2节 密度
3
(质量/ 体积)/ (g/cm3)
(1)将表中空白处填写完整。 (2)比较 1、 2 这两次数据, 可得出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相同, 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3)比较 1、3 这两次数据, 可得出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 它们的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质量大的比值大。
解析:根据 1、2 或 3、4 可看出,同种物质的体积增大几倍其质量也增大几倍, 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变的,并且进一步看出不同物质铝与铁的质量与其体 积的比值不同。根据此规律可判断出表格中空白处的数据。
密度。
3. 为研究物质的某种属性, 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大小不同 的干松木做实验, 实验得到如下数据:
实 蜡块 验 次 数 1 2 3 4 干松木
体 积 质量 体 积 质量 V/cm3 m/g V/cm3 m/g 10 20 30 40 9 18 27 36 10 5 20 10 30 15 40 20
题组 B 密度的计算
3. 如图, 盒装纯牛奶的体积约为 2.5× 10 m , 牛奶的质量是 255g。(ρ 牛 3 奶=1.02 g/cm )
-4 3
解析:1 mL=1 cm3=1×10-6 m3,故 V=250 mL=250 cm3=2.5×10-4 m3,由 ρ= 得:m=ρV=1.02 g/cm3×250 cm3=255 g。
������ ������
4.(2014· 昆明)冰的密度为 0.9× 10 kg/m ,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3
3
一立方米的冰, 质量是 0.9× 103 千克, 那么体积为 2 m3 的冰的质量为 1.8× 103 kg。
解析:本题考查密度的物理意义及相关计算。冰的密度为 0.9×103 kg/m3,表示的 物理意义是一立方米的冰,质量是 0.9×103 千克; 体积为 2 m3 的冰的质量为 m=ρV=0.9×103 kg/m3×2 m3=1.8×103 kg。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6章第2节《密度:密度的概念和公式》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6章第2节《密度:密度的概念和公式》精品课件

密度知识 的应用
计算物体的体积
鉴别物质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为 V=_____ρ___,m=____ρ_V____.
3.单位:m 的单位是___k_g___,V 的单位是____m_3____, ρ 的单位由 m 与 V 的单位组合导出是__k_g_/m__3__,读作 __千__克__每__立__方__米______,这是它的国际主单位;另一套常 用单位:m 用____g______、V 用___c_m__3__作单位,ρ 的单 位就是___g_/_c_m_3___,读成__克__每__立__方__厘__米____.它们的换 算关系是 1 g/cm3=__1_._0_×__1_0_3_ kg/m3.
A.ρ 甲>ρ 乙>ρ 丙,且 ρ 丙>ρ 水 B.ρ 甲>ρ 乙>ρ 丙,且 ρ 丙<ρ 水 C.ρ 丙>ρ 乙>ρ 甲,且 ρ 丙=ρ 水 D.ρ 乙>ρ 甲>ρ 丙,且 ρ 丙>ρ 水
知识点 密度 ☞ 例 3 电影《流浪地球》火爆 2019 年春节贺岁档, 木星是电影主角之一.木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气体行星, 质量为地球的 320 倍,体积为地球的 1280 倍.若把地球 和木星都看作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且地球的密度为 5.5 g/cm3,则木星的密度为_1_._3_7_5_×_1_0_3_ kg/m3.
知识点拨: 1.计算密度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1 g/cm3=1×103 kg/m3. 2.同一种物质(固体和液体),密度不变,根据这个 条件计算质量和体积. 3.气体是没有固定体积的,因此,密度容易发生改 变,要根据质量和体积来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