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乙肝五项临床意义

乙肝五项临床意义

乙肝五项临床意义乙肝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其五项指代乙型肝炎疫苗、抗体、HBsAg、HBcAg和HBeAg五个不同的血清学标记物。

这些指标在乙肝的诊断、监测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乙肝五项的临床意义。

首先,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最佳方式之一、乙肝疫苗可以诱导机体产生乙肝表面抗原(HBsAg)特异性抗体,从而提供免疫保护。

在乙肝疫苗接种后,人体能够产生抗HBs抗体,保护免疫力,降低感染HBV的风险。

因此,乙肝疫苗在预防乙肝传播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其次,抗体水平用于评估乙肝感染者的免疫状况。

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是一种特异性的抗体,对于诊断HBV感染和评估免疫状态非常重要。

高水平的anti-HBs抗体通常表示机体已经对病毒产生了有效的应答,能够提供持久性的保护。

通过检测抗体水平,可以确定免疫接种的有效性,进行疫苗免疫力监测以及评价HBV感染者的康复情况。

第三,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标志物。

HBsAg是HBV感染者血液中检测到的乙肝抗原,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

HBsAg阳性表示感染者正在携带乙肝病毒,可能是慢性感染者或是急性感染的早期阶段。

因此,检测HBsAg对于诊断乙肝感染以及筛查乙肝病毒携带者非常重要。

此外,HBsAg的持续阳性也可能提示病毒复制活跃,需要积极采取治疗措施以避免病情进展。

第四,HBcAg是乙肝病毒核心抗原。

HBcAg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肝组织中,是乙肝病毒生命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

HBcAg的检测对于评估感染程度非常有帮助。

在急性感染初期,HBcAg会在血液中检测出来,可以帮助诊断乙肝感染。

然而,随着感染的发展,大部分HBcAg会在肝组织中表达,导致血液中的HBcAg浓度下降。

因此,检测HBcAg对于诊断乙肝感染、评估感染程度以及进行治疗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HBeAg是乙肝病毒的另一个核心抗原。

在乙肝感染的早期和急性感染期,HBeAg通常存在于血液中。

乙肝五项定量检测及意义

乙肝五项定量检测及意义

一、乙肝五项定量检测指标1、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定量检测:1)参考值:mL2)临床意义:(1)可作为HBV携带者乙肝病毒复制的参考指标(2)评价拉美呋定的治疗效果(3)监测应用alpha-干扰素治疗病人的乙肝病毒复制(4)确定肝移植病人免疫球蛋白的使用剂量2、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定量测定:是HBsAg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能中和HBV。

(1)抗-HBs含量在0-10mIU/ml,表示不具有保护性,需要注射乙肝疫苗(3针:0-1-6方案)。

(2)抗-HBs含量在10-100mIU/ml,表示具有保护性,但较弱,需要乙肝疫苗强化注射(1针)。

(3)抗-HBs含量大于100mIU/ml,表示具有很强的保护性,不需要注射乙肝疫苗。

3、乙肝病毒e抗原(HBeAg)HBeAg增高说明病毒复制,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4、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抗-HBe阳性说明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弱,但并非没有传染性。

抗HBe不是保护性抗体。

5、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抗-HBc:不是中和抗体,有IgG和IgM两种形式。

IgM在早期出现,而IgG在恢复期出现,可持续多年或终身存在。

二、乙肝五项定量检测的优点由于乙肝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再加上乙肝定性检测方法的局限性,会出现假阴性结果,导致不能及时发现乙肝的感染,也就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对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也存在着被感染的威胁。

乙肝五项定量应用目前最先进的化学发光法检测,避免了假阴性和漏检的问题,而且准确,尤其对乙肝病人的疗效观察提供了依据,这是检验发展的趋势。

乙肝五项定量检测及意义血清乙肝标志物(俗称两对半定性测定)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乙肝疾病的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观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定性检测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及患者的要求。

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乙肝两对半定量测定成为可行,大大弥补了酶标(ELISA)定性检测的不足;同时乙肝两对半的定量检测可与血清HBV DNA荧光测定相互补充,综合评价患者病情与药物疗效。

乙肝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

乙肝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

胆汁淤积性 增加
明显增加 >50~60%
++ 减少或消失
可损伤
D/T 即 D.BIL/T.BIL
20%~50% 为肝细胞性黄疸
<20%
为溶血性黄疸
>50~60% 为阻塞性或混合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时,T.BIL与肝损呈正比
三. 蛋 白
总蛋白 60~80g/L 白蛋白 35~50g/L 球蛋白 20~30g/L 白/球 比 1.5~2.5
二、HBV—DNA
是病毒的遗传基因,存在于 病毒的核心部位,它的阳性 和HBeAg阳性意义基本是一 致的。 公认的抗病毒治疗是否有效, 主要是以HBeAg和HBV— DNA的阴转或定量的明显减 少为指标。
HBV—DNA 结果及意义
乙肝病毒DNA的数值小于10的二次方时,说明患者的病毒DNA呈阴性,传 染性小,此时如果乙肝患者的肝功能正常,一般不需要治疗,只需做好定 期检查。把数值大于10的3次方认为阳性,把3-5次方认为是低量复制,57为中等量,大于7次方为大量。 HBV—DNA越高表示病毒复制越厉害,传染性越强。
三、肝功能检测
中国是世界上乙肝患者最 多的国家;
全国约有1.2亿人携带乙 肝病毒;
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约 3000万例;
每年有35万人死于慢性 乙肝相关疾病
肝功能检测主要包括四大类
反映肝细胞损伤的试验:
酶和血清Fe
反映肝脏合成贮备功能的试 验
白蛋白和PT
反映肝脏排泄功能的试验:
胆汁酸
反映肝脏间质变化的试验
AKP检测临床意义
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原发性、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型 肝炎的检测(常高于4倍)。
肝病时,肝细胞过度制造AKP,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 同时由于(肝细胞肿胀)肝内胆道胆汁排泄障碍,返流入血 而引起AKP升高。

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

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

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肝炎疾病。

乙肝五项检查是评估乙肝感染的重要指标,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anti-HBe)和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

下面是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及其临床意义的详细介绍。

1.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蛋白,其阳性结果表示患者体内存在HBV感染。

HBsAg阳性长时间持续存在,可能代表慢性乙肝感染。

慢性乙肝患者是传播病毒的重要源头,因此,HBsAg阳性的个体应采取控制传播的措施,并接受定期随访和治疗。

2. 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乙肝表面抗体是针对HBV表面抗原的抗体。

抗体阳性结果表示患者体内存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免疫保护。

在经过乙肝疫苗接种或自然感染后,体内会产生anti-HBs抗体,能够中和HBV,使其无法感染正常细胞。

因此,anti-HBs阳性表示免疫保护,对乙肝病毒的再感染有一定的免疫力。

3.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原是乙肝病毒在复制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可溶性抗原。

其阳性结果表示患者体内病毒大量复制,传播风险较高。

HBeAg阳性通常与乙肝病毒的活动性和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慢性乙肝患者如果HBeAg阳性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则可能表示病情活动。

当HBeAg转为阴性,anti-HBe抗体转阳性时,通常指示乙肝病毒复制逐渐减少,病情趋于稳定。

4. 乙肝e抗体(anti-HBe):乙肝e抗体是针对乙肝病毒e抗原的抗体。

其阳性结果通常表示HBV 复制逐渐减少,慢性乙肝病情趋于缓解或病毒清除。

在慢性乙肝患者中,anti-HBe抗体的出现常常伴随着HBeAg和HBV DNA水平的下降,代表感染康复的一个重要指标。

5. 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乙肝核心抗体是针对乙肝病毒核心抗原的抗体。

抗体阳性结果通常表示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

临床乙型肝炎病毒五项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e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和梅毒等术前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临床乙型肝炎病毒五项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e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和梅毒等术前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临床乙型肝炎病毒五项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e抗体、乙型肝炎核心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原抗体和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等手术前八项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解读及临床意义手术感染八项是医院术前必查的八项感染指标,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五项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原抗体(抗-HIV)和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抗-TP)。

旨在手术过程中防范、减少和避免这些病毒在院内的交叉感染和传播以及防范医疗风险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检测方法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手术感染八项检测方法主要有三种免疫法:两种酶免疫法(EIA和ELISA)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

前者优点:特异性和敏感性高、成本较低;缺点:操作较复杂、费时,只能定性检测;后者优点:特异性和敏感性高、操作简便、快速、定量(如:HbsAg 和抗-HBs)/半定量分析;缺点:检测成本较高。

临床意义一、乙肝五项的临床意义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五项指标,即通常俗称的“乙肝五项”或称“乙肝两对半”。

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HBsAg是机体感染HBV的标志,也是在机体血清中首先出现的病毒标志物。

HBsAg出现的时间,与机体感染HBV的途径和感染的剂量有关。

如果系输用HBsAg 阳性血,2周后即可检测到HBsAg,如用RIA法检测,于接种后6天,血清中即可出现HBsAg阳性;如感染剂量少,HBsAg出现阳性的时间可达3—4个月,甚至6个月;一般在感染HBV后4—6周可出现HBsAg阳性。

HBsAg出现阳性后1—7周(平均约4周)才出现肝炎症状和肝功能异常。

经血感染者,其潜伏期约为2个月;经口感染者,其潜伏期大约为3个月。

急性乙肝病程一般持续1-3个月,80%—90%的患者可以临床治愈。

乙肝五项定量检测及意义

乙肝五项定量检测及意义

乙肝五项定量检测及意义乙肝五项定量检测是一种综合性的乙肝病毒指标检测方法。

该检测方法通过对乙肝病毒DNA、HBsAg(乙肝表面抗原)、HBeAg(乙肝e抗原)、HBsAb(乙肝表面抗体)和HBcAb(乙肝核心抗体)进行定量检测,来评估乙肝病毒感染的程度、活动性和病情变化。

乙肝五项定量检测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1.乙肝病毒感染程度评估:通过检测乙肝病毒DNA的含量,可以评估乙肝病毒感染的程度。

乙肝病毒DNA水平高的患者通常表示病毒复制活跃,而水平低的患者通常表示病毒复制相对较低。

这有助于医生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乙肝病毒感染活动性判断:通过检测HBsAg、HBeAg和HBcAb的水平,可以评估乙肝病毒感染的活动性。

活动性高表示病情较为严重,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来抑制病毒复制。

而活动性低表示病情相对稳定,治疗方案可以更加保守。

3.乙肝病毒感染恢复和治愈判断:通过检测HBsAb水平可以评估机体是否对乙肝病毒产生了免疫应答,从而评估乙肝病毒感染是否已经恢复或者治愈。

当HBsAb呈阳性时,表示机体已经产生了免疫保护,乙肝病毒感染已经恢复或者治愈。

4.乙肝病毒感染潜伏期判断:通过检测HBsAg和HBcAb水平,可以评估乙肝病毒感染的潜伏期。

HBsAg和HBcAb同时阳性表示乙肝病毒感染已经进入潜伏期,而仅有HBsAg阳性或HBcAb阳性表示乙肝病毒感染处于活跃期。

5.乙肝病毒感染预后评估:通过定量检测乙肝病毒相关指标的变化,可以评估乙肝病毒感染的预后。

例如,如果乙肝病毒DNA水平逐渐降低,而HBsAb水平逐渐增高,表示预后良好。

相反,如果乙肝病毒DNA水平持续升高,而HBsAg和HBeAg水平持续阳性,表示预后较差。

总之,乙肝五项定量检测是一种衡量乙肝病毒感染程度、活动性、恢复和预后的重要方法。

它有助于医生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同时也有助于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和预后情况,提高对乙肝病毒感染的认知和管理。

乙肝五项的临床意义

乙肝五项的临床意义

乙肝五项的临床意义序号 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临床意义1 -----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

2 ---- + (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2)恢复期HBsAg已消,抗-HBs 尚未出现;(3)无症状HBsAg携带着。

3 --- + + (1)既往感染过HBV;(2)急性HBV感染恢复期; (3)少数标本仍有传染性。

①HBV感染已过;②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

4 - + --- (1)注射过乙肝苗有免疫;(2)既往感染;③假阳性5 - + - + + 急性HBV感后康复。

6 + --- + (1)急性HBV感染;(2)慢性HBsAg携带者;(3)传染性弱。

7 - + -- + 既往感染,仍有免疫力。

HBV感染,恢复期。

8 + -- + + (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HBsAg携带者; (3)传染性弱。

即俗称的“小三阳”。

9 + - + - + 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感染。

提示HBV复制,传染强。

即俗称的“大三阳”。

10 + ---- (1)急性HBV感染早期,急性HBV感染潜伏期;(2)慢性HBV 携带者,传染性弱。

11 + -- + - (1)慢性HBsAg携带者易转阴;(2)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

12 + - + --急性HBV感染早期或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强。

13 + - + + + (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携带者。

14 + + ---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2)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

15 + + -- + 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2)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

16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

17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

18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早期。

HBsAg免疫复合物,新的不同亚型感染。

19 -- + -- (1)非典型性急性感染;(2)见于抗-HBc出现之前的感染早期,HBsAg滴度低而呈阴性,或呈假阳性。

乙肝五项临床意义

乙肝五项临床意义

HBV DNA:位于HBV核心部位,是HBV感染最直接、特异和灵敏的指标。慢性HBV感染时候可以整合到肝细胞基因组中,称为整合型HBV DNA。
01
02
*
乙肝五项的临床意义
*
序号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临床意义
1
-
-
-
-
-
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
2
-
-
-
-
+
(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2)恢复期HBsAg已消, 抗-HBs尚未出现;(3)无症状HBsAg携带着
5
-
+
-
+
+
急性HBV感后康复。
6
+



+
(1)急性HBV感染;(2)慢性HBsAg携带者;(3)传染性弱。
序号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临床意义
7
-
+
-
-
+
既往感染,仍有免疫力。HBV感染,恢复期。
8
+
-
-
+
+
(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HBsAg携带者; (3)传染性弱。即俗称的“小三阳”。
*
急性乙肝五项标志图表
*
1 2 3 4 5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1 潜伏期 + + + 2 急性期 + + + 3 空窗期 + + 4 恢复早期 + + + 5 恢复期 + + 6 恢复后期 + 7 HBV携带 +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



+ 10 — 15% ①急性乙肝②慢性乙肝 ③传染性弱
3
+


+
+ 5 — 10% ①急性乙肝,病毒复制活跃 ②慢性乙肝
③传染性弱
4

+


+ 5 — 15% ①乙肝恢复期,已有免疫力



+
+ 2 — 10%
5
①近期既往感染 ②急性 HBV 感染恢复

6




+ 5 — 10% ①既往感染过 HBV ②急性 HBV 感染窗
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
-
1
乙肝两对半意义 1(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为已经感染病毒的标志,并不反
映病毒有无复制、复制程度、传染性强弱
2(HBsAb-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为中和性抗体标志,是康复或有
抵抗力的主要标志。乙肝疫苗接种者,若仅此项阳性,应视为乙肝疫
苗接种后正常现象;感染乙肝病毒后依靠自身免疫力清除乙肝病毒的
向恢复。 11、1,3;早期乙肝惑染或者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强。
-
3
一、乙肝五项常见结果
感染模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HBsAg
+ + + + + +
抗-HBs
+ + + -
HBeAg
+ +
抗-HBe
+ + + + -
-
抗-HBc
+ + + + + + + -
4
乙肝五项三种正常模式
期,也可能为急性乙肝感染期。 5、4,5;既往有乙肝感染,属于急性感染恢复期,也少数人仍有
传染性。 6、5:过去有乙肝感染或现在正处于急性感染。 7、2;以前打过乙肝疫苗或以前感染过乙肝。 8、2,4,5:急性乙肝恢复期,以前感染过乙肝。 9、1:急性感染早期或者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传染性弱。 10、1,4: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易转阴或者是急性感染趋
染的最早期,因而可以起到早期诊断的作用。
பைடு நூலகம்
-
2
乙肝五项的临床意义
1、1,3,5:俗称乙肝大三阳说明患者是慢性乙肝,有传染性。 2、1.5:急性乙肝感染阶段或者是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传
染性弱些。 3、1,4,5:乙肝已趋向恢复,属于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弱,
长时间持续此种 态可转变为肝癌。 4、2,5:既往感染过乙肝,现在仍有免疫力,属于不典型恢复
人体内也会产生乙肝表面抗体,这是一种好现象
3(HBeAg-乙肝病毒e抗原)为病毒复制标志,提示传染性较强。
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倾向
4(HBeAb-乙肝病毒e抗体)为病毒复制停止标志。传染性较弱,
但并非完全没有传染性。乙肝病毒感染后的恢复期或慢性感染者可以
阳性。
5(HBc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g是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抗原, 一 般存在于肝细胞内,不易检测, 因此乙肝两对半五项指标中不包括此项。
但只要体内有HBcAg就会产生抗-HBc。因此抗-HBc(+)提示体内存在
HBcAg,为曾经感染过或正在感染者都会出现的标志。核心抗体IGM是
新近感染或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标志,急性乙肝、慢性乙肝、肝硬化
等均可以表现为阳性。核心抗体IgG是感染后就会产生的。
乙肝前S1抗原是病毒复制的另一个指标,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 最早的免疫应答就是针对前S1抗原的。由于前S1抗原的出现在HBV感
以下乙肝两对半结果指标组合形式,均表示现在是健康人, 没有感染乙肝病毒.
三种正常 模式
1
2
3
HBsAg
-
抗-HBs
+ + -
HBeAg
-
抗-HBe
-
抗-HBc
+ -
-
5
模式 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出现率
临床意义
①急性乙肝 ②慢性乙肝 ③病毒复制活
1
+

+

+ 30 — 40% 跃,传染性强
HBsAg — — — + + + +
HBsAb + + — — + + +
HBeAg + + + + + + +
HBeAb + + + + — + +
HBcAb — + — — — — +
-
7
口期 ③ HBV 阴性携带者
①注射乙肝疫苗 ② HBV 感染后已康复,
7

+


— 1 — 6% 有免疫力
8

+

+
+ 0..5 — ①急性感染后康复 ②近期感染过 HBV ,
5%
有免疫力
9




— 1 — 30% ①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 HBV
6
7 种罕见模式
模式 10 11 12 13 14 15 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