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材料与建筑形态的关系

合集下载

材料与建筑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

材料与建筑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

建筑认识实习报告材料与建筑空间建筑102范金础2010051151 材料与建筑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材料与空间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一方面是不同的材料需要不同的构造方式,因此建构出不同的形式;另一方面是,新材料往往推动新的建筑空间及形式的发展,新建筑运动又促进新材料运用的不断完善。

现代建筑的发展已经突破了原有建筑设计的常规方式,传统建筑设计中较为强调的平面构成、体块组合、建筑空间变化等设计方法已慢慢穷尽,同时经济和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因此许多建筑师开始从原有的传统设计系统中跳出来,在设计中不再过分强调体块、平面、立面的形式构成转而强调建筑材料的使用方式及构造方法,通过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传统材料构造方式的变化以求建筑空间及形式的创新。

这种材料及构造的创新应用正,成为我们建筑设计中可以使用的另外一种重要的语言。

从下面图中的对比我们就可以简单地看出现代建筑设计的趋势,虽然相对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同样生产了许多优秀的建筑,但是这些传统的方法同样也成了制约我们创新的负面因素。

在国门刚刚打开的年代,许多建筑师如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KPF、贝聿铭等建筑师的作品在我们心目中形成了强烈的震撼,他们也成了建筑师的偶像。

随着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全球化信息浪潮的来临,我们的眼界越来越为开阔,心态也就越来越正常,我们终于发现原来建筑不仅仅是那么几种传统模式,也不仅仅是有那些玄妙的这个主义、那个主义,建筑师还有更多更多的可能性,建筑还有许多可以被挖掘的地方。

一、建筑材料以及构造方式在建筑形式设计中的重要性当建筑的基本形式如平面、体块类似时,不同的建筑外表材料以及不同的材料构造方式同样能够给建筑带来脱胎换骨的形式变化,荷兰MVRDV设计组设计的荷兰海牙的一处居住项目通过运用聚酯类薄波形板、铝质压型板、木板瓦、陶土瓦、水泥板等不同材料完全覆盖在基本体形形式类同的建筑单元上,不同单元显示出各自强烈的视觉特征,为居住者提供了更好的视觉分辨性。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风格与建筑材料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风格与建筑材料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风格与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在塑造城市景观和满足人们居住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风格和建筑材料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建筑风格决定了建筑物的整体外观和氛围,而建筑材料则直接影响了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建筑风格与建筑材料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建筑物的影响。

一、建筑风格建筑风格是建筑设计中最直观的表现形式之一。

它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背景下的建筑特征和风格。

比如,古希腊的多立克柱式、古罗马的古典主义风格、哥特式的尖顶和尖拱等等。

每种建筑风格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元素和设计原则,从建筑的整体布局、立面形式、装饰细节到整体氛围,都能反映出不同的风格特点。

不同的建筑风格可以满足不同的审美和功能需求。

比如,新古典主义风格强调对称和秩序,适用于正式场所和政府建筑;现代主义风格注重简约和功能性,适用于商业建筑和住宅等。

建筑师在设计建筑物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建筑风格来表达特定的意义和目的。

二、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建造建筑物的基础。

它包括了诸如混凝土、钢铁、砖石、木材等各种材料。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并且会对建筑物的性能和外观产生直接的影响。

建筑师在选择建筑材料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可持续性、耐久性、维护成本等。

建筑材料的选择也会与建筑风格密切相关。

比如,古典风格的建筑通常采用石材和大理石等传统材料,以体现其古朴和高贵的气质;而现代建筑通常使用玻璃、钢材等现代材料,以营造轻盈和透明的感觉。

建筑材料的选择还会受到当地气候和环境条件的影响,以确保建筑物的适应性和可持续性。

三、建筑风格与建筑材料的关系建筑风格和建筑材料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影响关系。

建筑风格决定了建筑物的整体设计理念和表现形式,而建筑材料则为实现这一理念提供了具体的物质基础。

建筑风格和建筑材料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创造出建筑的魅力。

建筑风格和建筑材料的选择应当相互协调和统一。

建筑风格需要在合适的建筑材料基础上得以实现,而建筑材料也需要符合建筑风格的特点和要求。

建筑材料功能展示与形态设计

建筑材料功能展示与形态设计

建筑材料功能展示与形态设计建筑作为人类生活的载体,早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居住功能,它更多地成为了一种艺术形态的表达,因此,建筑材料的功能展示与形态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通过对建筑材料的功能性和造型特点的分析,探讨建筑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展示与运用。

建筑材料的功能性是指材料在建筑中所具备的实用价值和特定功能。

不同的建筑材料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混凝土具有优异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适用于承重结构的构建;玻璃材料具有透光性和隔热性,适用于幕墙的设计;而金属材料则因其良好的导电性和可塑性而常用于悬挂屋顶和装饰构件等。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需要对建筑材料的功能性进行深入了解和综合运用,以满足各种功能性要求。

与功能性相对应的是建筑材料的形态设计,它强调的是材料在建筑中的美感和艺术性。

建筑材料的形态设计不仅仅是对材料本身形状的设计,更是将材料与建筑整体风格和意境相结合,形成统一而协调的整体形态。

形态设计可以通过不同的造型、颜色、纹理等方式来实现,旨在为建筑赋予独特的个性和风格。

例如,在现代建筑中,常用的混凝土材料可以通过表面的抛光和雕刻加工,呈现出精细、光滑的质感,从而与建筑整体形成和谐统一的效果。

另外,玻璃幕墙的设计也是形态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不同颜色和质地的玻璃搭配,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建筑外观,如同一幅立体的艺术品。

功能展示与形态设计的完美结合可以创造出具有丰富层次和深度的建筑形态。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往往通过对不同材料的组合和运用,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建筑表现形式。

例如,在高层建筑中,常用的结构材料如钢筋混凝土和钢材可以与玻璃幕墙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建筑外观。

多层次的立面设计和不同密度的开窗形式,使建筑呈现出富有层次感的外观,同时又保持了良好的功能性。

另外,当代建筑中的绿色建材运用也为建筑功能展示与形态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建筑材料,不仅实现了对能源的高效利用,还在形态设计上注重绿色氛围的创造,如屋顶的绿化和建筑外墙的垂直花园等。

建筑表皮构造与建筑形态的关联研究

建筑表皮构造与建筑形态的关联研究

建筑表皮构造与建筑形态的关联研究近年来,建筑设计领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建筑表皮构造与建筑形态之间的关联。

建筑表皮构造是指建筑物外部的覆盖材料和结构,而建筑形态则是指建筑物的整体形状和外观。

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互为表里,相互影响。

建筑表皮构造对于建筑形态起着决定性作用。

不同的表皮构造可以赋予建筑物不同的外观和风貌。

例如,金属网格的表皮构造能够创造出现代感和科技感的建筑形态,而石材的表皮构造则赋予建筑物稳重和庄重的形态。

由于材料的不同,建筑表皮构造还可以通过颜色、纹理等方式,丰富建筑的形态表现。

因此,建筑设计师需要在选择和设计表皮构造时,考虑到建筑的整体形态和外观,以实现设计意图。

另一方面,建筑形态也能够影响建筑表皮构造的选择和设计。

不同的建筑形态对于表皮构造的要求不同。

例如,一个具有曲线形态的建筑物,就需要使用柔性的材料和构造来适应其形态。

而一个坚固和刚性的建筑形态,则需要使用硬性的材料和构造。

因此,在设计建筑物的外形时,建筑师需要考虑到表皮构造的要求,以确保两者之间的协调和统一。

建筑表皮构造和建筑形态之间的关系还在于功能和性能。

建筑表皮构造除了具有装饰和美观的功能外,还需要具备保护建筑物内部结构的功能。

例如,一个高效的隔热层能够减少能耗并提高室内舒适度。

因此,在选择和设计表皮构造时,建筑师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和环境条件。

同时,建筑形态也会影响表皮构造的性能。

例如,一个大面积的表皮构造需要具备良好的抗风压和机械性能,以保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表皮构造的设计和选择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形态和功能要求,以保证表皮构造和建筑形态之间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总之,建筑表皮构造与建筑形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它们互为表里,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建筑物的外观、风貌和功能性能。

在建筑设计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实现优秀的建筑设计。

通过研究和探索建筑表皮构造与建筑形态之间的关联,我们可以为建筑设计的发展和创新作出贡献。

建筑材料与建筑形式

建筑材料与建筑形式

建筑材料与建筑形式建筑材料是建筑行业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质量、寿命、安全和外观等诸多方面。

同时,建筑材料也是塑造建筑形式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建筑材料与建筑形式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

一、建筑材料对建筑形式的影响1. 材料的物理特性对建筑形式的选择不同的建筑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如强度、耐久性、导热性等。

这些特性将直接影响建筑形式的选择。

例如,钢材的高强度和韧性使得它适用于悬挑结构和大跨度的建筑形式;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和抗压性能使其成为高层建筑的首选材料。

2. 材料的外观与建筑形式的协调建筑的外观是建筑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建筑材料的外观则对建筑形式的协调起着决定性作用。

不同的建筑材料具有不同的纹理、颜色和光泽度,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选择与建筑形式相适应的材料,以营造出统一和谐的外观效果。

3. 材料的可塑性与建筑形式的创新一些具有良好可塑性的材料,如玻璃钢和塑料等,可以塑造出形式独特的建筑。

这些材料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成型性,可以通过变形、弯曲和细节处理,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建筑形式,从而推动建筑设计的创新和发展。

二、建筑形式对建筑材料的需求1. 结构形式对材料强度的要求不同的建筑形式对材料的强度要求不同。

例如,悬挑结构和拱形结构需要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大跨度和自重;而轻型建筑形式对材料的强度要求相对较低,但对材料的轻便性和可塑性有较高的要求。

2. 建筑形式对外观材料的选择不同的建筑形式需要搭配不同的外观材料,以达到美学和功能的双重要求。

例如,现代主义建筑偏向于使用玻璃幕墙和金属材料,以营造出简洁、明亮和现代感十足的外观;而传统建筑形式则倾向于使用自然材料,如木材和石材,以展示历史和文化的底蕴。

3. 建筑形式对材料特性的要求某些特殊的建筑形式对材料特性有特定的要求,如防水、防火、耐候等。

在选择建筑材料时,需要考虑建筑形式所处的环境和气候条件,以及建筑的使用功能,从而选择具备相应特性的材料,以确保建筑的安全和持久性。

建筑材料的重要性影响建筑物外观和结构的关键因素

建筑材料的重要性影响建筑物外观和结构的关键因素

建筑材料的重要性影响建筑物外观和结构的关键因素建筑材料是建筑物的基础和支撑,对于建筑物的外观和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不仅关乎建筑物的美观与风格,还与其结构的稳固性和安全性密不可分。

本文将讨论建筑材料的重要性,并探讨其对建筑物外观和结构的关键因素。

1. 建筑材料对于建筑物外观的影响建筑物的外观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合适的建筑材料能够为建筑物增添美感和独特的个性。

以下是几个建筑材料对外观的重要影响因素:1.1 材料的颜色和质地建筑材料的颜色和质地直接影响建筑物外观的整体效果。

不同颜色和质地的材料能够塑造出截然不同的风格和氛围。

例如,红砖常用于建造古典建筑,天然石材则常用于营造自然和谐的风格。

1.2 表面装饰与纹理建筑材料的表面装饰和纹理也是建筑物外观的重要因素。

采用不同的装饰工艺和纹理处理,可以赋予建筑材料以独特的质感和视觉效果。

例如,通过刷墙、雕刻或贴瓷砖等手法,可以使建筑物呈现出层次感和丰富的纹理。

2. 建筑材料对于建筑物结构的影响除了外观因素外,建筑材料还对建筑物的结构稳固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

以下是几个建筑材料对结构的关键因素:2.1 承重能力建筑材料的承重能力是影响建筑物结构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合理选择具有足够承重能力的材料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例如,高层建筑常使用钢材作为主要结构材料,因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2.2 耐久性和防腐蚀性建筑材料的耐久性和防腐蚀性对于建筑物的寿命和维护成本都具有重要意义。

选择耐久性和防腐蚀性良好的材料能够减少建筑物的维修和更换频率,延长其使用寿命。

例如,不锈钢等材料常被用于需要抵御氧化和腐蚀的环境。

2.3 火灾安全性在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中,火灾安全性也是需要被考虑的因素之一。

一些建筑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火性能,可以在火灾发生时减缓火势蔓延的速度,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逃生时间。

如今的建筑材料技术发展也追求在火灾发生时释放少量的有害气体和烟雾,以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

建筑材料演变史与建筑形态——东西方差异之对比探究

建筑材料演变史与建筑形态——东西方差异之对比探究
概 述
பைடு நூலகம்
砖又答道 :“ 我喜欢 拱 。 ” 这 仿佛砖与拱 的一个爱情故事 ,却恰恰证 明, 材 料 性 质 的 不 同 , 决定 了 建 筑 形 式 与 最 终 体 态 的 千 差万别 。所 以笔者认为 “ 建筑材料是建筑形态表达
的语 言 ” 。
3 . 材料与技术 因素 材料本 身的出现和发展进程 以及社会 当时的技 术水平无疑影响 了东西方的建筑差异 。 西方 自从 古 埃 及 、 古 希 腊 到 文 艺 复 兴 时 期 ,最 广泛 的原料 就是石材 ,技术随之发展也是 必然。最 早 的砖 和石料 埃及 人用来做长方形 的台状 陵墓 “ 玛 斯塔 巴” ;而 发 展 到 古 罗 马 ,则 出现 了 意大 利 的 火 山 灰 。这 种 最 早 的 天 然 水 泥 可 以调 成 灰 浆 和 混 凝 土 。 它的使 用是 一场革命 ,拱券和 穹窿结构技 术 由此应 运而生 ,解 放了建筑 内部 的空 间,使建筑 单体的空 间格局 向高空发展 ,使 “ 体量 ”向上扩 张成为可能 。 在 古 代 中 国 , 木 材 的 运 用 是 不 变 的话 题 , 建 筑 被誉为 “ 木头的史书 ” ,抬 梁 式木 构 架体 系 是运 用 的 最 多 的 体系 。 虽然 建 筑 可 以组 成 一 间 、三 间 、 五 间
城 市 建筑 I 建材・ 装饰・ 装潢 I U R B A N I S M A N D AR C H I T E C T U R E l B U I L D I N G MA T E R I A L S ・ OR N A M E N T ・ DE C OR A T I ON

材料 固有属性 的因素决定 了东方主流 的木 结构建筑 形态是偏于横 向的、疏于变化的 。 4 . 地 域性 因素 。 建 筑 的地 域 性 是 指 自然 、人 文 和 社 会 背 景 等 因

材料科学发展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材料科学发展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材料科学发展对现代建筑的影响材料科学发展对现代建筑的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材料科学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材料科学的发展对现代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改变了建筑的外观和形态,还提高了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可持续性。

首先,材料科学的发展改变了建筑的外观和形态。

传统的建筑材料如石头、木材、砖块等,虽然具有一定的美观性和耐久性,但是在设计和施工上存在很多限制。

随着新型材料的不断涌现,如钢材、玻璃、塑料等,建筑师们可以更加自由地设计和构建建筑物,使建筑物的外观更加现代化、美观化和个性化。

其次,材料科学的发展提高了建筑的安全性。

新型材料的出现使建筑物的结构更加坚固和稳定,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和抗震能力。

例如,钢结构建筑可以更好地抵御地震和风灾的袭击,玻璃幕墙可以更好地抵御风压和冲击力。

这些新型材料的应用使得建筑物的安全性得到了大幅提升。

再次,材料科学的发展提高了建筑的舒适性。

新型材料的应用使得建筑物的隔音、保温、通风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例如,新型隔音材料可以更好地隔绝噪音,新型保温材料可以更好地保持室内温度,新型通风系统可以更好地保持室内空气质量。

这些新型材料的应用使得建筑物的舒适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最后,材料科学的发展提高了建筑的可持续性。

新型材料的应用使得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得到了很大的降低,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例如,新型太阳能材料可以更好地利用太阳能,新型节能材料可以更好地减少能源消耗,新型环保材料可以更好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这些新型材料的应用使得建筑物的可持续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综上所述,材料科学的发展对现代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改变了建筑的外观和形态,还提高了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可持续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相信新型材料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为建筑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建筑材料与建筑形态的关系建筑是技术和艺术的统一,建筑的进步主要表现
在建筑的形式和功能上,建筑技术和艺术的发展又表现在建筑材料的运用上。

所以建筑的进步和发展与建筑材料的创新及运用是密不可分的。

从建筑学的角度看,不同的建筑材料表达了不同的建筑语言:石材代表凝重,木材代表温馨,玻璃代表简洁幻化,钢材代表坚实牢固。

通过对建筑与建筑材料之间的研究可以发现:建筑材料的发展及运用促进了建筑技术的发展于设计水平的提高,同时,设计表现手法的进步有利于对建筑材料的创新与发展。

1 建筑材料与建筑设计的风格
1.1 石材建筑与设计风格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建筑的发展,往往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

建筑的风格、形式也是随着材料、技术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特征,西方古典石材主要是花岗岩或大理石。

石材作为西方最古老的建筑材料,一直贯穿于西方整个古典建筑的历程之中,它作为建筑的承重构件,与西方古典建筑的文化溶为一体。

它的各种建筑形式及结构表达了西方古典建筑的文化艺术特征及审美情趣。

石材的文化艺术类型表现反映了西方古典社会的变化。

金字塔(图 1)及神庙(图 2)是古埃及石文化艺术的表现。

古埃及建筑赋予石材的文化艺术特征是巨大与广阔,重实与伟大,坚质与永恒,粗糙与力量。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是欧洲建筑的开拓者。

古希腊建筑赋予石材的文化艺术特征是表现人体尺度美,赋予陶立克、爱奥尼克、多立克三大柱式的文化艺术美。

古罗马建筑继承和发扬了石柱与石券拱结构相结合的技术,形成了石拱顶和石穹隆顶。

在古希腊的三大柱式之外,还发展了塔司干式、组合式、券柱式,石的雕饰更繁富了,甚至让柱列起到增强节律感的作用,从而赋予石材新的文化艺术形式。

1.2 木材建筑与设计风格
西方传统建筑艺术表现形式以石材为代表,东方(中国为代表)的传统建筑则以木建筑为代表,赋予木材东方神韵的文化艺术特征。

密斯〃凡〃德罗曾感叹[1]:“我们可以在什么地方找到比老的木建筑更伟大的结构净化和理智的秩序呢?……这里储存了世世代
代的才智。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这段话充分地表现了传统的中国木构建筑的艺术形式。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其亭、榭、桥等一切小品绝大部分均以木筑为主。

特别是江南私家园林中与自然山水结合,充分表达了木材的自然属性,形成了亲切宜人、灵巧飘逸、巧夺。

天工的艺术形式。

中国传统的木筑建筑赋予木材以充分表现其自然属性,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表达其轻巧的线性结构特征,以斗拱等艺术形式形成民族独特的文化艺术符号等。

由于中国传统木筑的文化艺术历史及内涵,致使在建筑设计中被广泛运用[2]。

2建筑材料与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
单从分割的角度和材料的应用上来看,建筑的形
式美更加注意外在的变化,追求形式上的美感。

材料的应用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材料的应用决定了建筑造型物的形态、色彩、肌里以及其强度和加工性能。

建筑是离不开材料的。

随着现代科技和工业的发展,材料的种类变得越来越多,现代材料科学已发展成为多学科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广泛涉及到物理学、化学、热力学、结晶学等领域。

金属材料领域中的许多材料是建筑中经常用到的材料,如铜、铁、锡等。

2.1钢材料的一般属性及在建筑中的表现其他技术,可望而不可及的大跨度自由空间,都给人钢材料是铁掺有其他微量元素的合金,其中最重以艺术感染力和某种程度的技术神秘感。

2.2建筑材料在我国建筑设计中的典型运用
在实际生活中,一个大的建筑造型,由于人们的
视觉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往往只能从一个角度去观察。

为此,除要求其整体效果的完整、美观之外,在各个局部侧面,也应给人以视觉美感。

可以说,是一个大的立体构成造型。

每种结构体系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结构形态,结构形态受力学原理的支配,合理的结构形态是力学规律的真实反映。

根据空间需求和环境条件进行结构选型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充分挖掘结构形态自身的美学潜力,并对特定的结构形态加以美学表现是建筑形象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3.1 钢结构材料与仿生建筑
我国在筹建国家体育馆工程,就是运用了大量的钢结构材料和现代复合型材料来建造,给人全新的视觉美感和富有现代气息的建筑造型,从各个角度都显得极其完美。

这个被人们形象地冠以“鸟巢”的场馆,是由一系列辐射式门式钢架围绕旋转而成,结构科学简洁,设计独特新颖,为国际上极富特色的巨型建筑。

从“鸟巢”这个称号可以看出,国家体育馆工程设计运用了仿生学的技术与理念。

上一部分笔者指出,仿生学建钢材料的质感和结构美筑理念体现了人类建筑思想的回归与创新。

然而仿生钢材料的结构美和美学表现主要体现在哪里学建筑的设计需要设计师对造型与结构的深刻理解呢?
钢结构具有光洁平直的精确美以及材料本身的纹理和质感美,实现了技术与时代文化融合的理想结合。

钢结构所具有的结构可能性,通过结构主要和次要构件的铰接,利用反映梁柱构件的结构相依性,钢结构是塑造理想建筑的一种理想材料,它可以真正实。

以及对建筑材料的娴熟掌握。

“鸟巢”工程结构与造型浑然一体,不可分割。

看似凌乱的结构形式背后是主要受力结构合理而清晰的存在,并且有仿生与自然有机的特点。

其实该结构也可以用曲面网面结构来代替,但是那样的结构会使建筑形象大为逊色。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在建筑中的大量应用,对建筑师提出了如何充实与拓展
知识面,提高自身职业素养的要求。

从实践中去学习掌握现代技术与材料也是一条有效途径。

现代建筑工程设计专业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建筑设计师是原设计人,但离不开专业厂商的深化设计工作,建筑设计师与专业厂商的关系应当是互动的关系。

在与专业材料制造商的技术人员沟通过程中,建筑师不能放弃自已的职责与学习的机会。

只有以上这些职业素养的提高才能有助于设计人员从规划方案设计到施工图设计再到施工配合,全面有效地协调各专业、施工单位与各专业厂商,全过程地把握建筑设计,从整体上提高建筑设计的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