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施肥量方法

合集下载

计算施肥量方法范文

计算施肥量方法范文

计算施肥量方法范文施肥量是指在农田中施加的化肥数量,它的合理计算和施用能够提高农田土壤的肥力,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正确的施肥量计算是农田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将介绍施肥量的计算方法,包括土壤肥力评价、农作物需肥量计算以及施肥技巧等。

首先,农田的土壤肥力评价是计算施肥量的基础。

常用的土壤肥力评价方法有土壤养分含量分析、土壤肥力评价指数等。

土壤养分含量分析是通过取样分析土壤中有机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含量,从而了解土壤的肥力情况。

根据分析结果,决定施肥量的多少。

土壤肥力评价指数则是根据土壤的理化性质来评价其肥力,例如土壤质地、pH值、离子交换容量等。

通过对土壤肥力评价指数的计算,可以确定所施肥料的类型和施用量。

其次,根据农作物的需肥量来计算施肥量。

一般来说,农作物对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的需求量是不同的。

农作物需肥量的计算需要考虑到种植的作物种类、生长期、产量目标等因素。

根据农业部颁布的相关标准,可以通过农作物的含量系数和产量来计算农作物需肥量。

含量系数是指农作物在不同生长期对其中一种营养元素的吸收量与其干物质产量之比。

通过根据农作物需肥量的计算结果,确定施肥量的大小。

最后,施肥技巧也是计算施肥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农田管理者在决定施肥量时,还需要考虑到土壤的改良和作物的生长需求。

例如,在土壤酸性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适量增加石灰的施用量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

另外,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施肥量还需要进行时间上的调整。

在农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对营养元素的需求量也是不同的,因此可以通过分季施肥的方法,将施肥量的计算与作物的生长需求相结合,以达到最佳施肥效果。

总之,施肥量的计算是保证农田肥力和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土壤肥力评价、农作物需肥量计算以及施肥技巧的合理应用,能够准确计算施肥量,提高农田土壤的肥力,增加作物的产量。

同时,还需要注意施肥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合理使用化肥,减少化肥的过量施用,以减少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

施肥量计算公式

施肥量计算公式

施肥量计算公式施肥是农业生产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施肥量的计算是农民在进行农作物种植时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

合理的施肥量可以提高作物的生长速度,增加产量,提高品质。

下面将介绍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施肥量计算公式,帮助农民合理施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施肥量计算公式:施肥量(kg/亩)= 预计产量(kg/亩)/ 土壤养分供应能力(kg/亩)在使用这个公式计算施肥量时,我们需要首先预估农作物的产量,然后根据土壤的养分供应能力来确定合理的施肥量。

预计产量的计算通常基于农民对于农作物的经验和对种植环境的了解。

农民可以参考过去几年的产量数据,结合本年度的天气和水肥管理情况来预估产量。

同时,也可以咨询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或者农业科研机构,获取相关的产量预测信息。

土壤养分供应能力是指土壤中养分的含量和供应能力。

不同的土壤类型和种植品种对养分的需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土壤的养分供应能力。

农民可以通过进行土壤检测,了解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并根据农作物的需求来判断土壤的养分供应能力。

通过将预计产量除以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就可以得到合理的施肥量。

这个计算结果可以作为农民施肥的参考依据,但也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在实际操作中,农民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如种植品种、生长阶段、气候条件等,来确定最终的施肥量。

合理施肥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减少农民的施肥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因此,农民在进行施肥时应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养分供应能力来合理施肥,避免过量施肥或者缺乏施肥。

施肥量的计算对于农民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施肥量的计算,农民可以在种植过程中科学施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同时也能够节约施肥成本,保护环境。

因此,农民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运用施肥量计算公式,为农作物提供适量的养分,实现高效农业的目标。

测土配方如何计算施肥量

测土配方如何计算施肥量

测土配方如何计算施肥量测土配方是为了根据土壤分析结果来确定农田的施肥措施,保证作物能够获得足够的养分,提高产量和质量。

测土配方的主要目的是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作物生长需求和土壤类型来确定适当的施肥量。

在进行测土配方时,需要进行以下步骤来计算施肥量:1.土壤采样:首先需要在农田中选择代表性的土壤样品进行采集。

根据农田的面积和土壤类型来确定采样点的数量和位置。

采样时,应选择深度相似的几个点位来代表整个农田。

2.土壤分析:采集到土壤样品后,需要将样品送往专业的土壤分析实验室进行分析。

常见的土壤分析指标包括有机质含量、pH值、总氮、速效磷、速效钾等。

这些指标可以用来评估土壤的肥力状况和潜在的缺陷。

3.作物需求:不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是不同的,需要根据计划种植的作物来确定其对养分的需求量。

可以参考农业技术指南、专家建议、实验数据等来确定作物生长需要的养分量。

4.养分供应能力:除了土壤中的养分含量,还需要考虑土壤的养分供应能力,即土壤对肥料养分的吸附能力和释放速率。

这可以通过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pH值等因素来评估。

5.标准养分平衡:根据土壤分析结果和作物需求,计算标准养分平衡。

标准养分平衡是指作物所需养分与土壤中所含养分之间的差异。

根据这个差异,可以确定需要施肥的养分种类和数量。

6.肥料选择:根据标准养分平衡结果,选择适当的肥料种类和品牌。

不同的肥料含有不同的养分比例,应根据土壤分析结果来选择合适的肥料。

7.施肥量计算:根据选定的肥料种类和品牌,结合标准养分平衡,计算出每个养分元素的施肥量。

根据作物的种植密度和养分需求,计算出每亩土地需要施肥的总量。

8.施肥方式:根据施肥量计算的结果,确定施肥方式和施肥时间。

施肥方式可以是基施、井施、深施、沟施、穴施等,具体选择根据作物的生长特点和土壤条件来确定。

9.施肥管理:在进行施肥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管理。

定期进行土壤养分监测和作物生长观察,根据结果来调整施肥量和施肥频率,以保证作物能够获得合适的养分供应。

地栽植物施肥用量计算公式

地栽植物施肥用量计算公式

地栽植物施肥用量计算公式在进行地栽植物的施肥过程中,合理的施肥用量是非常重要的。

过少的施肥会导致植物缺乏养分,影响生长发育,而过多的施肥则会导致养分浪费,并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合理计算施肥用量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地栽植物施肥用量计算的公式及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施肥知识。

施肥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通常情况下,植物需要的主要养分包括氮、磷、钾等。

在施肥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植物的品种、生长阶段、土壤条件等因素来确定施肥用量。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施肥用量计算的基本公式。

一般来说,施肥用量的计算公式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按照植物的养分需求来计算,另一种是按照土壤的养分含量来计算。

按照植物的养分需求来计算施肥用量的公式如下:施肥用量(kg/亩)=(植株数/亩)×(每株需肥量/株)×(每公斤肥料含养分量)。

其中,植株数/亩表示每亩地上种植的植株数量,每株需肥量/株表示每株植物需要的肥料量,每公斤肥料含养分量表示每公斤肥料中所含养分的量。

按照土壤的养分含量来计算施肥用量的公式如下:施肥用量(kg/亩)=(目标产量-单位面积土壤养分含量)/养分利用率。

其中,目标产量表示单位面积土壤所能产出的作物的产量,单位面积土壤养分含量表示土壤中所含养分的量,养分利用率表示植物对养分的利用效率。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施肥用量计算公式。

一般来说,如果我们了解了土壤的养分含量和植物的养分需求,可以根据两者来综合计算施肥用量;如果我们只了解了植物的养分需求,也可以直接按照植物的养分需求来计算。

除了以上的基本公式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其他因素。

首先,施肥用量的计算需要考虑到植物的生长阶段,因为不同的生长阶段植物对养分的需求是不同的。

其次,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土壤的类型和质地,因为不同类型和质地的土壤对养分的保存和释放有所不同。

最后,我们还需要考虑到施肥的时间和方式,因为这些因素也会影响到施肥用量的计算。

施肥量计算知识

施肥量计算知识

施肥量计算知识施肥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正确施肥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而施肥的关键就是合理的施肥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施肥量计算的基本知识,帮助农民朋友们更好地掌握施肥技巧。

1. 施肥的目的和原则:施肥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施肥的原则是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作物的品种和生长期以及农民的经济条件等因素来确定施肥量。

2. 施肥量的计算方法:(1)根据土壤养分含量:通过土壤检测,了解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根据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来确定施肥量。

如果土壤中某种养分含量过低,可以适量增加施肥量,补充养分。

(2)根据作物的品种和生长期:不同作物的养分需求不同,而且在不同的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也不同。

因此,要根据作物的品种和生长期来确定施肥量。

一般来说,作物的生长期越短,对养分的需求越大,施肥量也应相应增加。

(3)根据经济条件:施肥需要成本,农民应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来确定施肥量。

经济条件好的农民可以适当增加施肥量,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3. 施肥量计算的步骤:(1)了解土壤养分含量:通过土壤检测,了解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确定是否需要补充养分。

(2)确定作物的品种和生长期:根据种植的作物品种和生长期,了解其对养分的需求。

(3)参考施肥推荐量:根据农业部门或专家的施肥推荐量,结合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的需求,初步确定施肥量。

(4)考虑经济条件和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施肥量,以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

(5)施肥量的分配: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和需求,将施肥量分配到不同的生长阶段,以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

4. 施肥量计算的注意事项:(1)避免过量施肥:过量施肥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导致土壤污染和环境污染。

因此,在计算施肥量时要合理控制,避免过量施肥。

(2)注意施肥时机:施肥的时机也是影响施肥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施肥应在作物生长旺盛期进行,以提高施肥效果。

(3)根据气候条件调整施肥量:气候条件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养分利用有很大影响。

施肥量计算公式

施肥量计算公式

施肥量计算公式施肥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它能够为作物提供所需的养分,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正确的施肥量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那么,如何根据作物需求来计算施肥量呢?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施肥量计算公式,帮助农民朋友们更科学地进行施肥。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作物的生长需求和不同养分的含量比例。

不同的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是不同的,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也不同。

通常来说,作物对氮、磷、钾三大养分的需求相对较大,所以这三种养分在施肥中被称为主要养分。

计算施肥量的公式如下:施肥量(千克/亩)= (作物需求 - 土壤养分含量)/ 养分利用率其中,作物需求是指作物在特定生长阶段对某种养分的需求量,可以通过参考农业技术规程或专业知识手册来获取。

土壤养分含量是指土壤中已有的某种养分的含量,可以通过化验检测或土壤肥力测试来得到。

养分利用率是指施肥后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率,不同作物的养分利用率也不同,可以参考农业技术规程或专业知识手册获取。

在计算施肥量时,我们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比如,如果土壤中的某种养分含量已经较高,可以适量减少施肥量;如果土壤肥力较差,需要增加施肥量。

此外,还要考虑到作物的生长阶段和载体条件,以及气候和水分等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计算公式进行施肥量的精确计算,从而达到经济高效的施肥效果。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施肥的时机和施肥的方法。

一般来说,应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施肥时机和施肥方法,例如根际施肥、叶面施肥等。

总之,科学地计算施肥量是合理利用养分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了解作物的需求、土壤的养分含量以及养分利用率,利用施肥量计算公式进行施肥,可以帮助农户合理控制施肥量,减少浪费,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为农民朋友们施肥工作提供一些指导和参考,使农田更加富饶、农作物更加茁壮。

测土配方施肥计算方法

测土配方施肥计算方法

测土配方施肥计算方法测土配方施肥是一种科学的农业施肥方法,通过对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进行测试,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和土壤供肥性能,确定合理的施肥量和施肥方式,以实现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下面介绍测土配方施肥的计算方法。

一、养分平衡法养分平衡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土配方施肥计算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作物吸收的养分等于土壤提供的养分和施用肥料提供的养分之和。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 计算作物所需养分总量作物所需养分总量=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目标产量2. 计算土壤供肥量土壤供肥量=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土壤容重×土壤深度×水解系数3. 计算肥料施用量肥料施用量=(作物所需养分总量-土壤供肥量)/肥料中有效养分含量×肥料利用率其中,水解系数是指作物吸收的养分量与土壤中有效养分量之比,一般取值0.5-0.8之间。

二、土壤速效养分丰缺指标法土壤速效养分丰缺指标法是根据土壤中速效养分的含量状况,划分不同的丰缺等级,然后根据不同的丰缺等级确定相应的施肥量。

具体步骤如下:1. 测定土壤中速效养分的含量水平,根据测定结果将土壤划分为不同的丰缺等级。

2. 根据不同的丰缺等级确定相应的施肥量。

一般来说,对于缺乏养分的土壤,需要增加施肥量;而对于养分丰富的土壤,则可以减少施肥量。

3. 选择适宜的肥料品种和施肥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

以上是测土配方施肥的两种常用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测土配方施肥不能代替良好的农业管理措施,如轮作、间作、灌溉等。

2. 测土配方施肥的计算结果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如气候条件、作物品种、农业技术等。

3.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作物类型、生长阶段、土壤类型等,以确定最佳的施肥方案。

盆栽肥料用量计算方法

盆栽肥料用量计算方法

盆栽肥料用量计算方法
盆栽肥料用量的计算方法涉及到多个因素,包括植物种类、生长阶段、肥料类型等。

一般来说,以下是计算盆栽肥料用量的一般方法:
1. 植物种类,不同种类的植物对肥料的需求量有所不同。

通常来说,果树和蔬菜类植物需要更多的营养元素,而一些多肉植物则需要较少的肥料。

2. 生长阶段,植物的生长阶段也会影响肥料用量的计算。

一般来说,在植物的生长旺盛期,需要施用更多的肥料来满足其营养需求。

3. 肥料类型,不同类型的肥料含有不同比例的营养元素。

通常来说,肥料包装上都会标明建议的使用量,可以根据包装上的指导进行施肥。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一般来说,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计算盆栽肥料的用量:
首先,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阶段,以及所用肥料的类型和含量。

根据肥料包装上的建议用量,按比例计算出适合植物的施肥量。

其次,注意肥料的施用频率。

一般来说,肥料的施用频率通常
在每月一次到每季度一次不等,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和肥料的类型
来调整施肥的频率。

最后,根据植物的反应和生长情况来调整施肥量。

如果植物出
现了缺肥或者过肥的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施肥量和频率,以达到最
佳的施肥效果。

总的来说,盆栽肥料用量的计算方法需要考虑植物种类、生长
阶段和肥料类型等多个因素,以确保植物能够得到适量的营养,健
康生长。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 有机肥 碳铵 二铵 氯化钾 尿素
800斤/亩 目标产量 900斤/亩 时间 方法 犁地前 撒施

追 肥 叶肥
5333
100 30 15 多元微肥
15 返 青 撒施结 合浇水
扬花期 喷施
制表人
年月 日
100x
练习作业1:新乡潮土小麦以地定产算式:y= 19.241+0.07x
土壤中高肥力,不施肥产量420斤/亩,现有一块地土壤养分测定值:碱解N:80 ㎎/㎏;速效磷:20 ㎎/㎏ ;速效钾:140 ㎎/㎏ ;有效养分系数: 碱解N:45%; 速效磷:75%;速效钾:65%;肥料分为基肥和追肥,基肥供N占全部肥料 供N的2/3,其余作追肥,磷、钾肥一次底肥施入,优质有机肥按最低用量在 基肥中施入。现有磷酸二铵、硝酸磷肥、钙镁磷肥、碳铵、尿素、氯化钾肥 料品种,试拟定施肥方案,并填制配方明白卡。
练习作业2. 专用肥配方设计
花生专用肥(适合河南土壤)填料(调理剂)可用硅藻土、褐煤粉、钙镁磷肥等。
苹果专用肥为有机无机专用肥,有机质含量≧15%,有机肥使用发酵鸡粪:有机 质32%、N1.8%、P2O50.85%、K2O1.6%)填料(调理剂)可用硅藻土、褐 煤粉、钙镁磷肥等。
3. 配方中各肥料量以百分率表示。肥料养分分析式可根据附表八数据作参考。
配方施肥技术 一、平衡施肥法(计划产量施肥量的估算) (一)计算公式: 1.斯坦福(Stanford)算式:
一季作物总吸收量 - 土壤供应量
某养分元素的合理用量=
施入该养分的当季利用率
肥料供养量
土 壤供养量
低中 高


吸 收
随产量不同而不同


2.以产定肥算式:
计划产量需养量-土壤供养量 计划产量施肥量=
a
x
当b>0,c<0时,作物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按渐 渐率增加,超过最高产量后,产量随施肥量增加而 减少。
4.报酬递增型 y
x
(三)肥料效应的经济分析
探讨施肥成本和施肥利润之间的变化关系,目的是找出经济 最佳施肥量,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1.概念:
总产量 :不同施肥水平下获得的产品总量(TP)
1.目标产量 800斤×(1+12%)=896斤≈900斤/亩
2.目标产量需养分量 N=900/100×3=27斤/亩 P2O5=900/100×1.25=11.25斤/亩 K2O=900/100×2.5=22.5斤/亩 3.土壤供养量 N=400/100×3=12斤/亩 P2O5=400/100×1.25=5斤/亩 K2O=400/100×2.5=10斤/亩
附录八
3.土壤供应养分量
⑴在同一肥力水平的土壤上设置肥料五项处理试验,以无肥区 产量计算土壤供养量
小麦三要素五项处理产量结果(斤/亩) 处理 CK PK NK NP NPK 产量 280 300 388 372 400
土壤供N量= 300 ×3=9斤/亩
100
土壤供P2O5量=388/100×1.25=4.85斤/亩
(22.5﹣10)﹣ 5333.3×0.6%×25% /60%×50% =(12.5 – 8)/0.3=15斤/亩 9.追肥中需尿素 (27- 12)×1/5 /46%×50% =13斤/亩
(三) 土壤名称
配方施肥明白卡
地力基础
农户 x x x
前作产量
壤质潮土
中等偏上
作物
品种
冬小麦
矮抗58
施肥数量(斤/亩)
注:所有没给定的参数可通过教材、讲课笔记、图书馆查阅资料自行决定。但要有根据
二、肥料效应函数法配方施肥
研究肥料增产效应的变化规律,探讨肥料经济效益的变化,
从而确定最高产量施肥量和经济最佳施肥量。 (一)肥料效应模式 1.概念:
⑴肥料效应:作物通过施肥所引起的产量变化或:作物产量对 施肥的反应。这是狭义的。
边际利润R =边际产值﹣边际成本
生产弹性:产量变动率和投资(肥料)变动率的比值
∆y/y
∆y
x
Ep=

∆x/x
∆x
·y

∆y ∆x
/
y x
MP

AP
即: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之比
2.肥料经济效应分析(以冬小麦氮肥增产试验为例 单位:斤/亩)
N施用量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TP
平均产量:单位肥料投入所取得的产量 AP= X
边际产量:每增加一单位肥料后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增减额
MP=
∆y ∆x
精确边际产量 MP=
dy dx
总产值:总产量y×产品价格Py
总成本:总投入x×资源价格PX
总利润:总产值﹣总成本
边际成本=∆x·PX ∆x:生产资源增量
边际产值=∆y ·py
∆y :边际产品
广义的可包括肥料作用于作物生长发育上的反应。
⑵肥料效应模型:反映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用函数 式表达的称肥料效应函数。
2.肥料效应的一般模式:
⑴直线相关模式
y

y=a﹢bx

a :不施肥产量
x 施 肥量
b: 效应系数(边 际产量)等于平均 产量,每增投一单 位资源(肥料)得 到的增产量是一样 的,属固定报酬型
总产量 200 260 340 430 512 590 620 632 632 600 560
增产量 --60 140 230 312 390 420 432 432 400 360
平均增产量 --60 70 76.6 78 78 70 61.7 54 44.4 36
边际产量 --60 80 90 82 78 30 12 0 -30 -40
2.计划产量所需养分量
计划产量所需养分量 =
计划产量 ×形成100斤经济产量所需 100 养分量
例:小麦计划产量1000斤/亩,形成100斤麦籽需N3斤, P2O51.25斤,K2O2.5斤; 计划产量所需N= 1000 ×3=30斤/亩
100
计划产量所需P2O5=10×1.25=12.5斤/亩
计划产量所需K2O=10×2.5=25斤/亩
上式改写为: ∆y
∆x

Px Py
微分得: dy =
dx
Px ①式
Py
精确边际产量等于单位肥料价格和单位产品价格之比时经济 效益最大。根据肥料单因素一般效应模式:
土壤供K2O量=372/100×2.5=9.3斤/亩
⑵土壤有效养分系数法
土壤有效养分系数(%)=
无肥区农作物吸收养分量(㎏/亩)×100% 土壤养分测定值(ppm) ×0.15
土壤供养量=土壤测定值(ppm)×0.15×有效养分系数
例:土壤养分测定值:碱解N:80ppm;速效磷:20ppm;速 效钾:140ppm;有效养分系数: 碱解N:45%;速效磷:75%; 速效钾:65%
360
单位:元
总成本 总利润
0
0
12
48
24
116
36
194
48
264
60
330
72
348
84
348
96
336
108
292
120
240
肥料效应三阶段
y
肥料效应三阶段


EP﹥1
1﹥EP﹥0 C
不完全合理施肥阶段
BB 技术合理施肥阶段
EP﹦负值 y
递增
完全不合理施肥阶段
A 90
78/78=1
AP
X施肥量
⑵曲线效应模式:
dy dx
=C(A-y)
dy dx
:产量增长率
A:最高产量
Y:一定施肥水平时的实际 产量
C:效应系数
上式积分后即米采利希方程式:y=A(1-e-cx) 指数式
属报酬递减型(
∆y1 ∆x1

∆y2 ∆x2

∆y3 ∆x3
>……)
3.抛物线模式: y
y=a﹢bx﹢cx2 或: y=b0﹢b1x﹢b2x2
肥料含养量%×肥料养分利用率%
(二)参数研制与获取: 1.计划产量指标(目标产量)的确定 ⑴以地定产法(建立以地定产算式) 农作物对土壤肥力的依存率(%)=
无肥区农作物产量 完全肥区农作物产量 ×100%
y
沈阳市玉米试验
依存 率%
x y
%=18.92+0.063x
r=0.8507※ n=21
x 无肥区产量
有机肥最低用量的计算
有机肥最低用量=
土壤供N量
有机肥N含量%×(1-有机肥N利用率%)
原理:有机肥残留N量和当季土壤供N量相等的有机肥用量
例题:
冬小麦前三年平均产量800斤/亩,土壤中高肥力,不施肥产 量400斤/亩,肥料分为基肥和追肥,基肥供N占全部肥料供N 的4/5,其余作追肥,磷、钾肥一次底肥施入,有机肥中等质 量,按最低用量在基肥中施入。现有磷酸二铵、碳铵、尿素、 氯化钾肥料品种,试拟定施肥方案。
4.有机肥用量 有机肥用量=12/0.3%×(1-25%)=5333.3斤/亩 5.基肥中化肥需供N量 (27 - 12)×4/5 - 5333.3×0.3%×25%=12 - 4=8斤/亩 6.基肥中二铵用量
(11.25 – 5 )- 5333.3×0.15%×25% /46%×30% =(6.25 – 2)/0.138=30.8斤/亩 7.基肥中需碳铵量 (8 – 30.8×18%×50%)/17%×30%=(8 – 2.77)/0.051 =102.5斤/亩 8.基肥中需氯化钾量
y=
100 x
18.92+0.063 x
y:计划产量指标 X:无肥区产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