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的基本分类方法
鱼类学-鱼类的系统分类ppt课件教学教程.ppt

双歧括号检索表
东海鲷科属的检索表
1( 2)上下颌两侧无臼齿,前鳃盖骨被鳞………黄鲷属Taius 2(1)上下颌两侧具臼齿。前鳃盖骨无鳞 3(8)体红色。上下颌两侧臼齿2列。后鼻孔椭圆形 4(5)背鳍无延长鳍棘………………………真鲷属Chrysophrys 5(4)背鳍具延长鳍棘 6(7)背鳍第3—4鳍棘延长呈丝状………二长棘鲷属Parargyrops 7(6)背鳍第2一5鳍棘延长呈丝状…………四长棘鲷属Argyrops 8(3)体黑色。上下颌两侧具臼齿3列。后鼻孔裂缝状 9(10)头钝。背鳍鳍条13—14。…………平鲷属Rhabdosargus 10(9)头尖。背鳍鳍条11。……………………鲷属Sparus
12 - 13
对选并靠检索表
南海鲱科亚科的检索表
1. 腹部圆,无棱鳞………………圆腹鲱亚科Dussumieriinae 腹部通常侧扁,有棱鳞………………………………见 2
2. 臀鳍条 15—28…………………………………………见3 臀鳍条30以上………………………鳓亚科Pristigasterinae
12 - 1
亚种——是种内繁殖单元。地理宗、生态宗。 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地点、属于同一物种的所有 个体的总和,这些种群在形态、生理和生态特征方面 都有一定的特点,特别在产卵习性、洄游等方面有所 差异。
12 - 2
二、分类阶元
界 动物界
动物界
分类词尾
门 脊索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12 - 6
第三节 鱼类分类的主要性状和术语
分类的形态特征: ➢ 可数性状:如鳃耙、背鳍和臀鳍鳍条、侧线鳞 等数目。 ➢ 可量性状:计算诸如体长与体高、体长与头长、 头长与吻长、头长与眼径、尾柄长与尾柄高等比值, 以反映该鱼的体形等特征; ➢ 外部和内部构造的某些特征:如口的位置和形 状、须的有无、腹部棱突的有无、齿的形状等等。 ➢ 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
鱼类的分类——精选推荐

鱼类的分类“鱼纲”所列鱼类共19种,全部隶属于硬骨鱼纲,辐鳍亚纲。
现将它们的分类地位、主要鉴别特征及在我国的分布等作一简单介绍。
1、鲱形目Clupeiformes鳓鱼Ilishaelongata鲱科。
体长而侧扁,银白色。
口上位,内有细齿。
腹鳍很短小,背鳍位于腹鳍后上方,臀鳍长。
腹部有锯齿状尖锐的棱鳞。
无侧线。
主食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为近海中上层鱼类,游泳迅速。
春季至初夏,由外海集群游至近海产卵,产卵场多在泥沙底质的浅海区,产卵后,亲鱼分散在中上层活动。
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产量极大。
2、鲤形目Cypriniformes鲫鱼Carassiusauratus鲤科。
体侧扁,背部青褐色,腹面银白色。
口端位,无须。
背鳍和臀鳍具硬刺,最后一刺的后缘具有锯齿。
杂食性,我国各地淡水中都产。
肉质细嫩,味鲜美,是我国重要的食用鱼之一。
表鱼Mylopharyngodonpiceus鲤科。
体青黑色,鳍灰黑色。
头宽而平扁。
口端位,弧形,上颌长于下颌,无须。
咽齿臼齿状,但无槽纹。
背鳍无硬刺。
淡水鱼,栖息在水的中,下层。
主食螺蛳、蚌、蛤等软体动物,也食虾和昆虫幼虫。
春末夏初在江河干流流速较高的场所产卵,产卵后又到江湖水域内肥育。
冬季至河床深处越冬。
个体大,生长迅速,可人工繁殖。
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平原水域。
肉鲜美,鱼胆有毒。
草鱼Clenopharyngodonidellus鲤科。
体延长,亚圆筒形,青黄色,鳍灰色,鳍片边缘黑色。
头宽平,口端位,无须。
咽齿1行梳状。
背鳍无硬刺。
主食水草,栖息在水的中、下层和水草多的岸边。
春末夏初在江河上游产卵,生长迅速,可人工繁殖。
分布于我国各大水域中。
鲜美,鱼胆有毒。
鲢鱼Hypophthalmichthysnolitrix鲤科体侧扁,最长可达1米余。
背部青灰色,腹侧银白色。
头约占体长1/4。
口中等大小、眼下侧位。
胸鳍末端伸达腹鳍基底,腹鳍前后具有肉棱,各鳍均呈灰白色。
栖息于水的中、上层,多食浮游植物。
鱼类的基本分类方法

(三)目、纲、门的概念:它们是分类系统中最稳 定的分类阶元。相关的科归为一个目,相关的目归 为一个纲,相关的纲归为一个门。
为了确切的确定一个种的分类地位,往往在上 述的6个基本分类阶元之间增设了总级或亚级,如总 纲、亚纲、总目、亚目、总科、亚科、亚属。
例如,鲤的分类位置——属于脊索动物门,脊 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辐鳍亚纲,鲤形总目,鲤 形目,鲤亚目,鲤科,鲤亚科,鲤属,鲤。
2.细胞学特征
上世纪60年代随着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而出 现,70年代与系统学结合形成了一门新的学 科——细胞分类学。
常用的细胞学特征有2方面:核型和带型。
核型(karyotype) 染色体的表型特征,主要包括染色体的数目和 类型;染色体大小和形态。
带型(banding pattern) 染色体臂上的结构特征,即染色体带型。借 助细胞学的特殊处理程序,使染色体显现出深浅 不同的染色带。染色带的数目、部位、宽窄和着 色深浅均具有相对稳定性,所以每一条染色体都 有固定的分带模式,即称带型。染色体带型是鉴 别染色体的重要依据。 常用的有C带、G带、Q带 和银染等
为了确切的确定一个种的分类地位往往在上述的6个基本分类阶元之间增设了总级或亚级如总例如鲤的分类位臵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辐鳍亚纲鲤形总目鲤动物界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硬骨鱼纲亚纲辐鳍亚纲辐鳍亚纲总目鲈形总目鲈形总目亚种1218第二节种的命名法由于各地区的语言和方言不同所以同一种鱼却名称不相同
二、种以上的分类阶元
(一)属的概念:它是一个聚合的分类阶元,是包 括了一个种或一群在系统发育上来自于共同祖先的 物种,它们具有共同的形态特征即属的特征。分布 局限于一个大陆或相邻的大陆,属与属之间有明显 的间断。
鱼的科目分类

鱼的科目分类
鱼的科目分类是根据鱼类的形态、习性、生理特征等方面进行分类的。
目前,鱼类被分为两大类:硬骨鱼类和软骨鱼类。
硬骨鱼类包括鲤形目、鲈形目、鲱形目、鲑形目、鳕形目、鲨形目等,它们的特点是鱼鳞坚硬,有鱼鳍和侧线系统,能够自由游动。
软骨鱼类包括鲨鱼、魟鱼、电鳐等,它们的特点是没有真正的骨骼,而是由软骨组成的,没有鱼鳍和侧线系统,但它们也能够自由游动。
除了这两大类鱼类之外,还有一些与众不同的鱼类,如鲸鱼、海豚等,它们被归类为哺乳动物,而不是鱼类。
总之,鱼的科目分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鱼类的多样性和生态特征,为保护和利用鱼类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 1 -。
鱼类的分类

鱼类的分类
鱼类是脊椎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骨鱼纲的一类生物。
按照其鳞片、内骨骼及鳍的数量、形态和位置等特征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群,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无颌鱼纲(Agnatha):身体柔软,没有颌骨,如七鳃鳗、海蛇、鼠尾鲸等。
2. 软骨鱼纲(Chondrichthyes):具有软骨骨骼,没有真正的骨头,如鲨鱼、鳐、魟等。
3. 硬骨鱼纲(Osteichthyes):具有硬骨骨骼和真正的骨头,包括两类:
- 条鳍鱼亚纲(Actinopterygii):鳞片较大,鳍条硬而有弹性,如鲫鱼、鲈鱼、鲤鱼等。
- 肺鱼亚纲(Sarcopterygii):双鳍类的鱼,具有肺,可以在陆地上呼吸空气,如慈鲷、鲟鱼、非洲肺鱼等。
《鱼类资源分类》课件

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分类
无脊椎动物
例如,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等,它 们没有脊椎。
脊椎动物
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 动物等,它们具有脊椎和内骨骼。
典型鱼类和非典型鱼类的分类
1 典型鱼类
2 非典型鱼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指具有典型鱼类特征的鱼类,如硬骨鱼 类和软骨鱼类。
指一些特殊类型的鱼类,如海马、海龙 和鳗鱼等。
《鱼类资源分类》PPT课 件
海洋渔业和鱼类资源简介
海洋渔业是指人类在海洋中捕捞和养殖各种鱼类资源的活动。鱼类资源是海 洋中最丰富和重要的资源之一,对人类的食物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鱼类分类的主要方法和意义
分类方法
鱼类根据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活习性和遗传关系等特征进行分类。
分类意义
通过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鱼类的特点和演化历程,为科学研究和资源保护提供依据。
重要经济鱼类和近岸养殖鱼类
1
重要经济鱼类
例如,草鱼、鲢鳙和鲑鱼等,它们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
2
近岸养殖鱼类
例如,海鲈、鲈鱼和虾等,它们适合在近岸海域进行养殖。
国内外鱼类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国内鱼类资源现状
我国具有丰富的鱼类资源, 但也面临过度捕捞和环境污 染的压力。
国外鱼类资源现状
全球鱼类资源受到过度捕捞 和栖息地破坏的威胁,保护 措施日益重要。
保护对策
加强监管,控制捕捞量;保 护栖息地,重建鱼类资源; 推广可持续渔业发展模式。
总结和展望
通过本课件,我们了解了鱼类资源的分类方法和意义,以及重要经济鱼类和 近岸养殖鱼类的种类。我们还了解到鱼类资源在国内外的现状和保护对策。 希望大家能认识到鱼类资源的重要性,并共同参与保护工作。
鱼类的种类与分类

科学研究
鱼类分类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鱼类分类有助于深入了解生物进化历程 鱼类分类对于生态平衡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鱼类分类对于渔业资源的管理和可持续利用具有指导作用
水生生态保护
鱼类分类有助于保护濒危物种,防止过度捕捞和栖息地破坏。 了解鱼类分类有助于合理规划和管理水域生态,维护生态平衡。 通过鱼类分类可以研究生物多样性和进化历程,促进科学的发展。 鱼类分类对于水产养殖和渔业生产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优势:不受鱼类形态特征的影响,能够更准确地反映鱼类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历程
生态分类法
定义:根据鱼类的生活环境、食性、行为等特点进行分类的方法 优点:能够全面反映鱼类的生态特征,有助于理解鱼类在生态系统 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缺点:分类标准主观性强,不同分类学家可能存在分歧
应用:在生态学、渔业资源管理等领域广泛应用
03
鱼类分类的方法
形态分类法
定义:根据鱼类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的方法 特点:注重鱼的体型、头型、鳍型等方面的观察 应用:在鱼类分类学中广泛应用,有助于确定不同鱼类之间的关系 局限性:形态分类法容易受到个体差异、生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有时会导致分类不准确
生物分类法
分子分类法:通过DNA或 RNA序列进行分类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鱼类的种类与分类
汇报人:XX
目录
01 02 03 04
鱼类的种类 鱼类的分类 鱼类分类的方法 鱼类分类的意义
01
鱼类的种类
淡水鱼
定义:生活在淡 水环境中的鱼类
分类:按照生活 习性可分为静水 型、流水型和洞 穴型
特点:淡水鱼一 般体型较小,适 应力强,分布广 泛
鱼类的分类和特征

分类:软骨鱼纲分为板鳃亚纲和全头亚纲两个亚 纲,其中板鳃亚纲是最常见的软骨鱼。
特征:软骨鱼纲鱼类具有一些共同特征, 如骨骼中软骨较多,鳞片较小或不存在, 鳃裂不直接开口于体外,心脏有两心房两 心室等。
代表物种:常见的软骨鱼有鲨鱼、鳐鱼、银鲛等。
无颌纲
定义:无颌纲鱼类是无须的鱼 类,它们没有真正的上下颌骨, 而是依靠吸盘或齿板来捕食。
有鳍。
添加标题
分类:硬骨鱼纲 分为辐鳍鱼亚纲 和肉鳍鱼亚纲, 其中辐鳍鱼亚纲 又分为软骨硬鳞 鱼类和真骨鱼类。
代表物种:真骨 鱼类包括鲤形目、
鲱形目、鳕形目 等,其中鲤形目 是最多的真骨鱼 类,包括常见的 鲤鱼、鲫鱼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软骨鱼纲
定义:软骨鱼纲鱼类是一类以软骨为主要骨骼的 鱼类,与硬骨鱼纲相对应。
淡水鱼类的繁殖方式 :多数淡水鱼类通过 产卵繁殖,卵孵化后 成为幼鱼,幼鱼在水 中逐渐成长。
淡水鱼类的适应性: 淡水鱼类具有适应不 同水域环境的能力, 如河口、急流等。
海水鱼类
适应高盐度的生 活环境
通常具有特殊的 生理结构,如鳃 裂闭合、盐腺等
捕食方式多样, 包括滤食、捕食
和伏击等
繁殖方式独特, 如产卵、孵化等
可持续利用鱼类资源的方法
合理捕捞:制定科学的捕捞计划,确保捕捞量不超过资源再生能力 养殖业:发展可持续的养殖业,采用生态养殖技术,减少对野生资源的依赖 保护鱼类栖息地:保护鱼类生存的环境,防止栖息地破坏和污染 推广可持续利用理念: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鱼类资源保护的意识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特征:无颌纲鱼类通常体型较 小,适应于底栖或穴居的生活 方式。
分类:无颌纲鱼类主要包括七 鳃鳗和盲鳗两大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科的概念:它是比属更高一级的分类阶元。 它由一个属或一群在系统发育上来自共同祖先的属 组成。科有它的共同特征,科与科之间有明显的间 断。它的分布是世界性的。
(三)目、纲、门的概念:它们是分类系统中最稳 定的分类阶元。相关的科归为一个目,相关的目归 为一个纲,相关的纲归为一个门。 为了确切的确定一个种的分类地位,往往在上 述的6个基本分类阶元之间增设了总级或亚级,如总 纲、亚纲、总目、亚目、总科、亚科、亚属。 例如,鲤的分类位置——属于脊索动物门,脊 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辐鳍亚纲,鲤形总目,鲤 形目,鲤亚目,鲤科,鲤亚科,鲤属,鲤。
同源(homologue)特征
指基本结构和胚胎发育来源相同的构造, 指基本结构和胚胎发育来源相同的构造,如鱼的 鳔与人的肺,虽然其形状与功能不同, 鳔与人的肺,虽然其形状与功能不同,但都是原肠胚 突出而成,是同源。 突出而成,是同源。
同功(analogue)特征
指功能相同的器官,如鱼的鳃与人的肺。 其功能都为呼吸,但构造和来源不同,鳃来自外 胚层、肺来自内胚层
Valenciennes)
(4) Raja hollandi (Jordan et Richardson) (5) Euthynnus affinis yaito Kishinouye (6) Pagros major
名称的有效性
制定了3条规则: 制定了3条规则: 优先权原则(principle 优先权原则(principle of priority) 同物异名(synonym) 同物异名(synonym) 同名律(异物同名) law of homonymy 同名律(异物同名)
3.近代的物种概念 3.近代的物种概念
(1997)发现至少有24个 发现至少有24 Mayden (1997)发现至少有24个不同的物种 定义,可归纳为:表征的、生物学的、进化论的、 定义,可归纳为:表征的、生物学的、进化论的、 生态学的、系统学的。 生态学的、系统学的。
1)表征或形态学物种概念
name) 即有效名(valid name)
Cyprinus (Cyprinus) carpio Linnaeus
Cyprinus Cyprinus Cyprinus Cyprinus Cyprinus Cyprinus Cyprinus Cyprinus Cyprinus Cyprinus Cyprinus carpio Linnaeus,1758 rubrofuscus Lacepede,1803 nigroauratus,1803 viridiviolaceus,1803 haematopterus Temminck ,1842 flammans Richardson,1846 acuminatus Richardson,1846 carpio yuanjiang Wu et al.1963 (Cyprinus) carpio carpio ,1977 (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 (Cyprinus) carpio rubrofuscus
由于各地区的语言和方言不同,所以,同一种 鱼,却名称不相同。会出现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的 现象。如同物异名:真鲷在山东蓬莱称加吉鱼,而 浙江称铜盆鱼。同名异物:白鱼有些地区代表白鲢 ,有的地区代表翅嘴红鱼白。为了知识交流以及避 免文字上的误会,所以国际上采用了瑞典科学家林 奈提出的生物命名法。
(一)双名法:对每一种生物的名称采用双名法 ,即每一种生物的名称都由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 所组成。属名在前,第一个字母应大写,种名在 后,全部小写,另外在学名后面加上定种人的姓 名(凭记名),第一个字母也是大写。如鲤的学 名即Cyprinus carpio Linnaeus。若发现新种时,在 凭记名后面加上n.sp或sp.Nov;若新种尚不能确 定,则在属名后加sp.。
3.生化特征
生物体内的生化物质包括:代谢物质和 生物体内的生化物质包括:代谢物质和带信息 物质。 物质。
初级代谢物:从环境吸入或中间代谢产物,如无机物、 初级代谢物:从环境吸入或中间代谢产物,如无机物、 氨基酸、单糖等。不稳定,少用 氨基酸、单糖等。不稳定, 次级代谢物:由体内酶系催化合成,较稳定, 次级代谢物:由体内酶系催化合成,较稳定,应用较 植物化学分类学) 广(植物化学分类学)
同名律: 同名律:凡两个以上分类单元采用了完全相同的 名称时,称同名关系(homonymy)。 名称时,称同名关系(homonymy)。 同名律规定:同一个可用名不能用于等级相同的 同名律规定: 两个单元,次同名须废止,另起新名。 两个单元,次同名须废止,另起新名。
P. multifasciatus Pellegrin et Fang
目——formes 亚目——oidei或 oidea 科——idea 亚科——ini或inae 如鲤形目 Cypriniformes 如鲤亚目 Cyprinoidei 如鲤科 Cyprinidae
如鲤亚科 Cyprininae
以下学名书写方式是否正确? (1) Pagrosomus Major (2) Plectorhinchus. cinctus (3) Lateolabrax japocicus (Cuvier et
鲨类(板鳃亚纲侧孔总目) 鲨类(板鳃亚纲侧孔总目)的分类性状
鳐类(板鳃亚纲下孔总目) 鳐类(板鳃亚纲下孔总目)的分类性状
真骨鱼类的的分类性状( 真骨鱼类的的分类性状(一)
真骨鱼类的的分类性状( 真骨鱼类的的分类性状(二)
二、常用的分类特征
特征是分类的依据,原则上,所有特征都可作 为分类的指标,但首先要分清特征的同源和同功关 系,只有同源特征才可相互比较 。
优先律:任何分类单元的正确名称应为最早正 优先律:任何分类单元的正确名称应为最早正 确出现(出版)的名称。 确出现(出版)的名称。 同物异名:同一个分类单元(种、属等)出现 同物异名:同一个分类单元( 属等) 多个可用名的现象。 多个可用名的现象。 根据优先律,只有最早出现的那个名才有效, 根据优先律,只有最早出现的那个名才有效,
interior branches
ROOT
亚种——是种内繁殖单元。分为地理宗、生 态宗。 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地点、属于同一物种的 所有个体的总和,这些种群在形态、生理和生态 特征方面都有一定的特点,特别在产卵习性、洄 游等方面有所差异。
二、种以上的分类阶元
(一)属的概念:它是一个聚合的分类物种,它们具有共同的形态特征即属的特征。分布 局限于一个大陆或相邻的大陆,属与属之间有明显 的间断。
三名法:即亚种的定名法,由属名+种名+ (二)三名法:即亚种的定名法,由属名+种名+ 亚种名+凭记名。如果为亚属, 亚种名+凭记名。如果为亚属,则亚属名用括号写 在属名后面。如刺鱼巴Barbodes (Spinibarbus) 在属名后面。如刺鱼巴 caldwelli+凭记名。 +凭记名。
(三)单名法:即种以上阶元的命名法。它们均由 一个字组成。另外,目与科的学名一般均用一定的 字尾来表明,采用贝尔格的意见。如:
第三节
鱼类分类的主要性状和术语
一、分类的形态特征
可数性状:如鳃耙、背鳍和臀鳍鳍条、侧线鳞等数目。 可量性状:计算诸如体长与体高、体长与头长、头长 与吻长、头长与眼径、尾柄长与尾柄高等比值,以反映该 鱼的体形等特征; 可辨性状:指鱼类外部和内部构造的某些特征,如口 的位置和形状、须的有无、腹部棱突的有无、齿的形状等 等。 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
带信息物质:DNA、RNA和蛋白质 带信息物质:DNA、RNA和蛋白质 分别称初级、 分别称初级、次级和三级信息分子 是目前最时新的分类特征 新学科----分子系统学(molecular systematics) systematics) 新学科----分子系统学 ----
1.形态特征
最直观最常用的特征 早期的分类学大都仅依据外部形态特征 外部形态特征: 可数、可量、 外部形态特征: 可数、可量、定性 内部形态特征(高级阶元) 高级阶元)
2.细胞学特征
上世纪60年代随着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而出 现,70年代与系统学结合形成了一门新的学 科——细胞分类学。 常用的细胞学特征有2方面:核型和带型。
1.早期的物种概念
17世纪以前,科学家并不知道物种的生物学意 义。他们认为:凡属于同一物种的个体都具有相同的 本质,而相同本质的存在是根据相似性推导出来的。 相似性是一条“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含糊标准。
2.本质论的物种概念
代表人物:瑞典植物学家林奈 包含四个含义: (1)物种是由具有同一本质的相似个体组成的; (2)物种之间可以依据不连续性相互分开; (3)每个物种始终不变,即使有变异也有严格的 限制。
界 门 亚门 纲 亚纲 总目 目 亚目 总科 科 亚科 属 亚属 种 亚种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硬骨鱼纲 辐鳍亚纲 鲈形总目 鲻形目 鲻亚目 鲻科 鲻属 鲻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硬骨鱼纲 辐鳍亚纲 鲈形总目 鲈形目 鲈亚目 鲈总科 鮨科 常鲈亚科 花鲈属 鲈
第二节 种的命名法
3)进化论物种概念
Simpson (1961)认为物种应以血统概念为基 础,提出了进化论物种概念,其定义大致为“物种是一 个祖裔种群的单独谱系,具有自己的进化趋向和历史因 缘”
LEAVES
terminal branches A B C D E F G H I J
node 1
node 2
polytomy
第一节
分类的基本单位和分类阶元
鱼类分类阶元和其它生物一样,在脊索动物门 下分设纲、目、科、属、种六个基本分类阶元。
一、物种概念
物种是分类学研究的最主要对象, 物种是分类学研究的最主要对象,物种概念 是分类学的基本问题,没有共同的物种概念, 是分类学的基本问题,没有共同的物种概念,就 没有共同的基础去讨论相关的科学问题,但物种 没有共同的基础去讨论相关的科学问题, 概念还有许多争论, 概念还有许多争论,并没有一个普遍被接受的定 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