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新教材: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

合集下载

(导学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导学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课后练案
11.图说历史。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课后练案
(1)图1和图2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是谁?这两个人物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贡献分别是什么?他们属于哪 一民族? 成吉思汗,忽必烈。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 政权;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全国。蒙古族。
感谢聆听
金牌导学案
第十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金牌导学案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1 …学…习……目…标..… 2 …课…前……学…案..… 3 …课…堂……导…案..… 4 …随…堂……训…练..… 5 …课…后……练…案..…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学习目标
达标检测,学习提升
1.(2019·青岛)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华民族 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下面是某 同学用制表法梳理少数民族杰出人物时制作的表格,表格
中由上到下应依次填写的人物是( A )
A.孝文帝、阿骨打、铁木真、忽必烈 B.孝文帝、铁木真、阿骨打、忽必烈 C.阿骨打、孝文帝、忽必烈、铁木真 D.阿骨打、孝文帝、铁木真、忽必烈
2.某班历史兴趣小组要编排有关成吉思汗的课本
剧,设置了以下场景。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D )
A.铁木真被推为蒙古各部共同的大汗 B.蒙古军队传递军报时使用蒙古文字 C.成吉思汗登长城察看军情 D.营帐内挂着一幅元代疆域图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随堂检测
知识点二: 蒙古灭西夏与金
3.铁木真曾经是一个部落的首领,下郡县制的推行 B.科举制度的实行 C.三省六部制的施行 D.行省制度的建立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课后练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导学案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学习目标】1.了解铁木真统一蒙古的基本史实及建立蒙古政权的时间,知道蒙古灭西夏与金的史实。

2.识记元朝的建立与统一的相关史实。

3.理解忽必烈推行汉制的原因及影响,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重点难点】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难点: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导入新课】【自主学习】1.蒙古兴起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原先活动在大兴安岭北段,后来向西迁徙,进人草原地区,过着的生活。

2.建立政权:年,________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____________。

3.灭西夏金:年西夏灭亡,________年,蒙古灭金。

4.建立元朝________年,________继承汗位, ________年,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

5 .统一全国________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

南宋大臣陆秀夫、________等人拥立南逃的宋宗室成员,继续展开抗元斗争。

________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

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6.历史意义:元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____________局面,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合作探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著名诗句。

既然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还要赞扬文天祥抗元?文天祥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当堂达标】1.有英国学者指出,在当今亚洲的男人中,有8亿多名男人其实只是11个父亲的血裔,在这11名“国父”中有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

成吉思汗所属民族为()A.鲜卑族 B.蒙古族 C.满族 D.藏族2.史书记载12世纪的蒙古“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结束这一局面,建立蒙古政权的历史人物是()A.铁木真B.忽必烈C.元昊D.阿保机3.有人说他是“世界征服者”;有人说他是“千年风云第一人”;有人说他是“世界历史上取得最伟大成功的人物,他开创了有史以来版图最大的帝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导学案(含答案)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的史实及蒙古政权建立的时间2、了解蒙古灭西夏和金的史实。

3、了解元朝统一的背景及统一的积极意义。

【学习重点】蒙古的统一和元朝的统一。

【学习难度】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民族融合。

【学习过程】一、知识点归纳(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蒙古族的兴起(1)蒙古族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原生活在大兴安岭地区,后来向西迁徙,进入草原地区。

(2)蒙古族善于骑射,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的生活。

2、蒙古草原的统一(1)背景: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分布着许多部落,部落之间相互争夺,战争频繁发,生灵涂炭。

人们盼望草原统一起来,结束战争。

(2)蒙古草原的统一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3)措施: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组建护卫部队,建立司法机构,创建蒙古文字。

(4)意义:促进了蒙古族的发展壮大,为实现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二)蒙古灭西夏与金1、1227年,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消灭西夏。

2、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1234年,蒙古灭金。

3、金被灭后,南宋和蒙古对峙局面形成,蒙古军队南下攻南宋,双方持续征战40多年。

(三)元朝的建立和统一1、忽必烈继位: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1260年继承汗位。

2、“治国安民”方略忽必烈接受汉朝儒臣的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建议,实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

3、元朝建立的建立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于大都。

4、南宋的灭亡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临安,南宋灭亡,南宋大臣陆秀夫、文天祥等继续抗元。

5、元朝的统一(1)1279年元灭南宋残部,完成全国的统一。

(2)影响:元朝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十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学案.docx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十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学案.docx

岗子中学导学方案—年—月一、课前预习1.蒙古族是屮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原先活动屮大兴安岭北段,后 来向西迁徒,进入草原地区。

2. 蒙古族各部的统一是由 砌填完成的。

他于1206的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 了超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3. 在豪古军队的进攻下,1227年西夏灭亡。

4. 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

1234年,蒙古灭金。

5. 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局而形成。

双方之间的战争前后持续了 4()多年。

6.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1260年继承了汗位。

他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 “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

1271年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7. 1276年,元军攻入临安,南宋灭亡。

南宋大臣陆秀夫、 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

8. 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 分裂割据局面,为 统 一多民族 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合作探究、展示1、忽必烈采纳汉族儒臣提出的,推行中原地区的各种制度与文化,这对他完成 统一大业有什么作用和影响?答:可以取得汉族的认同与支持,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与民族交 融,有利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为元朝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

2、有人认为:“我们既肯定元卅祖的统一,乂肯定南宋抗战派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这两者不是矛盾的吗?"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答:⑴ 元的统一无论在中国历史还是从蒙古族历史发展来看都是进步性的。

⑵但是元统一过程屮汉族人民遭受残酷的屠杀和压迫,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⑶文天祥的抗元,反抗的是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符合人民利益,是正义行为。

抗元失败后,乂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 念。

⑷因此,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并不否定元统一的进步性,只是二者的角 度不同。

3、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 答:⑴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逊⑵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对后世产生了深 远影响。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2020-2021学年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2020-2021学年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
辽与北宋。 澶渊之盟
(3)依据材料三回答:元朝设置的管理台湾的机构名称是什么?
澎湖巡检司
(4)元朝建立后,怎样对西藏进行管理?
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充分和有效的管理。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材料三: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元朝的统治者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请说出两位为“唐蕃友好”做出贡献的人物名称。
开明的民族政策。 松赞干布、文成公主
(2)材料二是哪两个政权之间的和议?“和议”被称为什么?
C.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范围进一步扩大
D.宋元时期,陆上丝绸之路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3.元朝时,边疆各族同汉族杂居相处。自唐朝以来,迁人中国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同畏兀儿、蒙、汉等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从而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这个新的民族是
A.女真族B.壮族C.回族D.满族
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古代之所以能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不断的制度创新分不开。下列制度创立于元朝的是
(1)概括材料一,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忽必烈为了实现其对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元朝疆域辽阔;行省制度。
(2)材料二的内容是哪个朝代对西藏进行管理的措施?材料中的枢密院、御史台的职能分别是什么?西藏;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对澎湖与琉球进行管辖的机构是什么?琉球即现在的哪一地区?这一管辖措施说明了什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导学案--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导学案--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学习目标】1.了解铁木真统一蒙古的基本史实及建立蒙古政权的时间,知道蒙古灭西夏与金的史实。

2.识记元朝的建立与统一的相关史实。

3.理解忽必烈推行汉制的原因及影响,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合作探究导学】知识点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基础梳理】1.背景(1)12世纪时,蒙古草原部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人们盼望草原统一,结束战争。

(2)________切身感悟到只有将草原上各部落统一起来,才能过上安定的生活。

2.概况(1)铁木真率部多次征讨,逐一打败草原上各个强大的势力。

(2)________年,铁木真完成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________,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________。

【合作探究】(12世纪的蒙古草原)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蒙古秘史》(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的什么局面?是谁改变了这种局面?(2)这位伟大人物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知识点二蒙古灭西夏与金【基础梳理】【合作探究】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元史》(1)结合教材知识,说说蒙古“平西夏”是在哪一年。

当时还存在哪些主要的民族政权?(2)“灭女真”指的是蒙古灭掉了哪个民族政权?为了“灭女真”,蒙古采取了什么军事策略?(3)对于蒙古为灭西夏与金而发动的这些扩张战争,你是怎样认识的?谈谈你的看法。

【探究归纳】蒙古族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民族。

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各部落之间混战不已,后来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结束了内部混战局面,建立蒙古政权。

【基础梳理】1.元朝的建立(1)背景:1260年,________继承汗位,改行汉制。

①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________”“不嗜杀”建议。

②施行“治国安民”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________。

③依照中原王朝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

(2)概况: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________,次年定都于________。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名师精编学案+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名师精编学案+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蒙古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史实。

2.知道元朝的建立和文天祥的抗元斗争的情况。

3.掌握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

学习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元朝的建立学习难点:如何看待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1206年,________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他被尊称为______ (2)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巩固统治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蒙古灭西夏与金:__________年,西夏灭亡,__________年,金灭亡。

3、元朝的建立与统一(1)1260年,________继承了汗位。

他采取_____________的方略。

(2)元朝建立的时间是________,建立者是________,都城是____________。

(3)南宋灭亡的时间是___________,南宋坚持抗元的大臣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元朝统一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合作探究: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原因是什么?2、元朝的统一有什么影响?元朝的统一具有进步意义,而文天祥组织了抗元斗争,如何看待文天祥的抗元斗争?三、课堂小结:蒙古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灭亡西夏和金→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6年南宋灭亡→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四、课堂检测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检测题1.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A.灭亡西夏B.统一蒙古C.建立元朝D.定都大都2.元朝的建立者是()A.成吉思汗B.窝阔台C.忽必烈D.阿保机3.在抵抗元朝统一过程中的英雄人物是( )A.文天祥B.关羽C.岳飞D.韩世忠4.下列不属于结束分裂重新统一中国的朝代是( )A.秦朝B.隋朝C.宋朝D.元朝5.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开始于()A.西夏灭亡后B.金灭亡后 C .契丹灭亡后 D.匈奴灭亡后6.下列不属于忽必烈即位后采取的措施有()A、广开言路B、整顿吏治C、注重农桑D、改用汉姓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是()A、秦朝B、西汉C、元朝D、清朝8、一代天骄结束了蒙古草原部落间的纷争,建立了强大的蒙古汗国……1271年,元朝建立……(1)一代天骄是谁?他有什么功绩?(2)请回答元朝建立者是谁?都城在哪里?他采取了哪些统治措施?导学案答案:二、1、当时蒙古草原相互混战,人民渴望统一;童年的磨难练就了铁木真坚强的意志和机敏的胆识,使他具备了领导能力;铁木真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新教材: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新教材: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新教材: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第一篇: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新教材: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新教材: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课标要求】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蒙古族的兴起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史实,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了解忽必烈建立元朝的过程,认识元朝的统一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过程与方法:识读有关成吉思汗、忽必烈两位历史人物的图像资料、文字史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尝试了解蒙古族兴起与元朝统一的历史;阅读《知识拓展》,正确评价文天祥的抗元行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元朝统一对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起到的作用。

【学习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学习难点】元朝的建立与统一是本课重点,也是本课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导学历史导入:播放德德玛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回答这首歌反映了哪个民族的生活。

生:蒙古族。

师:提到蒙古族,你脑海里的“蒙古印象”有哪些?生:成吉思汗、大草原、羊群、蒙古包、马头琴、骑兵、游牧、马靴、马鞭……多媒体滚动出示图片,暂停在《成吉思汗陵内供奉的马鞍具》这一张。

学生介绍,这个骑在马背上的民族从12世纪开始不断征战,最终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建立起强大的元朝。

由此导入新课。

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过渡:蒙古族是如何兴起、壮大并统一全国的呢?让我们通过对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的学习,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教师多媒体出示《金、南宋、西夏对峙图(1142年)》,请学生结合教材,在地图上找一找蒙古族兴起的区域,说一说蒙古族生活的环境特点,猜一猜蒙古族的民族习性。

之后,教师多媒体出示《课后活动》中的蒙古族历史文献《蒙古秘史》: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劫财物……师:这些文字反映了蒙古族的什么社会状况?生:蒙古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新教材: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
【课标要求】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蒙古族的兴起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史实,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了解忽必烈建立元朝的过程,认识元朝的统一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过程与方法:识读有关成吉思汗、忽必烈两位历史人物的图像资料、文字史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尝试了解蒙古族兴起与元朝统一的历史;阅读《知识拓展》,正确评价文天祥的抗元行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元朝统一对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起到的作用。

【学习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学习难点】元朝的建立与统一是本课重点,也是本课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导学历史
导入:播放德德玛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回答这首歌反映了哪个民族的生活。

生:蒙古族。

师:提到蒙古族,你脑海里的“蒙古印象”有哪些?
生:成吉思汗、大草原、羊群、蒙古包、马头琴、骑兵、游牧、马靴、马鞭……
多媒体滚动出示图片,暂停在《成吉思汗陵供奉的马鞍具》这一。

学生介绍,这个骑在马背上的民族从12世纪开始不断征战,最终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建立起强大的元朝。

由此导入新课。

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过渡:蒙古族是如何兴起、壮大并统一全国的呢?让我们通过对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的学习,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教师多媒体出示《金、南宋、西夏对峙图(1142年)》,请学生结合教材,在地图上找一找蒙古族兴起的区域,说一说蒙古族生活的环境特点,猜一猜蒙古族的民族习性。

之后,教师多媒体出示《课后活动》中的蒙古族历史文献《蒙古秘史》: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互相抢劫财物……
师:这些文字反映了蒙古族的什么社会状况?
生:蒙古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

过渡:这一局面,后来是怎样改变的呢?
教师再次多媒体出示《金、南宋、西夏对峙图(1142年)》,提问:从这幅地图中你收集到了什么重要信息?
生:蒙古草原统一了。

师:是谁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
生:铁木真(成吉思汗)
师:结合所学知识,你对成吉思汗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生:很会用兵、打仗;只住蒙古包;建立蒙古帝国;只识弯弓射大雕……
教师第三次多媒体出示《金、南宋、西夏对峙图(1142年)》和两个《相关史料》的文字材料。

学生清楚知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后的政治发展和军事发展状况,对成吉思汗这个历史人物形成完整的认知。

三.探究材料,深化认知: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教师出示材料:
材料一:《元大都平面图》和忽必烈接受“儒教大宗师”称号的材料。

儒士元好问和德辉请求忽必烈接受“儒教大宗师”的称号,忽必烈悦而受之。

忽必烈尊崇儒学,“圣度优宏,开白炳,好儒术,喜衣冠,崇礼让”。

材料二:人类远祖阿丹以来迄今于今日世上从未见广有人民、土地、财货之强大君主。

―――马可·波罗
探究一:元大都平面图的建筑有什么特点?忽必烈采纳汉族儒臣的建议,推行中原地区的各种制度与文化,这对他完成统一大业有什么帮助?
探究二:结合马可·波罗对忽必烈的评价,你对元朝统一全国有什么认识?
元朝统一全国是大势所趋,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四.辩证分析,化解难点:评价文天祥
指导学生阅读《知识拓展》,由学生讲述文天祥抗元的故事,教师补充点评,并展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及讨论题:
有人认为文天祥是愚忠,有人认为他不识时务。

假如你是当时的文天祥,你可能会怎么做?为什么?
五.学生小结课文(略)
【当堂检测】
1.12世纪的蒙古草原的社会特点是()
A.部落之间逐渐走向联合
B.社会安宁,畜牧业快速发展
C.部落之间战争频繁,生灵涂炭
D.建立了统一的蒙古政权
2.被尊称为“成吉思汗”的铁木真是哪个民族的英雄人物()
A.女真族
B.契丹族
C.蒙古族
D.藏族
3.下列哪一项不是铁木真时期的措施()
A.将蒙古政权改国号为元
B.1206年,统一蒙古草原各部
C.率领蒙古军队进攻西夏
D.建立了蒙古政权
4.下列哪些政权是被蒙古灭亡的()
A.西夏和金
B.金和辽
C.北宋和南宋
D.北宋和辽
5.元朝的建立者()
A.耶律阿保机
B.阿骨打
C.铁木真
D.忽必烈
6.下列历史事件不是忽必烈在位期间实行的一项是()
A.灭掉南宋,统一全国
B.统一蒙古草原
C.接受汉族儒家思想
D.推行重农政策
7.1276年,南宋灭亡的标志是()
A.辽攻占大都
B.元军占领临安
C.元军占领
D.金攻占临安
8.忽必烈接受汉族儒臣的建议,实行“治民”方略的目的是()
A.维护中原地区人民的利益
B.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完成统一大业
C.削弱蒙古贵族势力
D.实现蒙古草原的统一
9.右图为“文丞相祠”纪念的是著名英雄文天祥,文天祥的英雄事迹是()
A.抗击金朝的入侵
B.抗击西夏入侵
C.抗击元朝
D.抗击辽的入侵
10.下列历史人物在民族战争中不屈不挠,其反抗对象与文天祥相同的是( C )
A.寇准
B.岳飞
C.陆秀夫
D.阿骨打
能力提升
11.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蒙古族的历史文献《蒙古秘史》中,对12世纪的蒙古草原有这样的描述:有星的天旋转着,
众百姓反了,
不进自己的卧,
互相抢劫财物
……
材料二:考察前代,北方少数民族完全占据中原后,一定要推行汉法,才能统治长久,所以北、辽、金统治时间最长,其他不明汉法的少数民族政权都相继灭亡。

这种情况在史书上有详细记载,看得明明白白的元朝处在漠北时,还顾不得考虑这个问题。

而处在现在的形势,不用汉法就很不合时宜了。

――(元)许衡《鲁斋遗书》(译文)(1)读材料一,说说材料反映了蒙古草原上的什么局面?改变这一局面的人物是谁?
答:反映了蒙古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局面。

改变这一局面的人物是:铁木真(成吉思汗)
(2)材料二中所说的北、辽、金统治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推行汉法,借鉴汉族政权的制度等。

(3)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忽必烈仿效汉法有哪些做法?
答:如“行汉法”“行仁政”“不嗜shì杀”,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等。

附1 板书设计: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一、蒙古政权的建立与发展
1.背景:蒙古族的兴起
2.建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
3.发展:蒙古军先后灭西夏、金,形成与南宋政权的对峙之势
二、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背景:忽必烈继承汗位,推行中原制度与文化
2.建立;改国号为元,迁都大都(今)
3.统一:元军攻入临安,灭亡南宋,完成全国统一
4.意义: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附2 填空题: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 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

(二)蒙古灭西夏与金
1.1227年,在蒙古军队的进攻下,灭亡。

2.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和结成联盟,南北夹击金朝,年,蒙古灭金。

3.金朝灭亡后,和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

(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忽必烈是的子,年,他继承了汗位。

忽必烈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shì杀”等建议,实行“”的方略。

2. 年,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

3.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南宋灭亡。

南宋大臣陆秀夫、等人继续展开抗元斗争。

4. 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

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