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饲养
孔雀养殖方法与养护技巧

孔雀养殖方法与养护技巧孔雀作为一种美丽的鸟类,受到了不少人的喜爱和关注。
它们身姿优美、色彩斑斓,是许多园林景观和家庭花园的亮点之一。
如果您对孔雀的养殖感兴趣并想要尝试,那么本文将为您介绍孔雀的养殖方法和养护技巧。
一、环境准备首先,选择合适的养殖环境至关重要。
孔雀需要宽敞的空间活动,所以建议选择面积较大的场地进行养殖。
此外,孔雀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要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最好能够为孔雀提供干净的饮用水和凉爽的栖息地。
二、饲料选择孔雀的饲料应该以稻米、玉米、小麦等为主食,同时添加一定的蛋白质食物,如豆腐渣、虫子等。
有条件的话,可以给予适量的水果、蔬菜和鱼虾等。
注意,不要给孔雀喂食过咸或发霉的食物,以免引起消化问题。
三、孔雀的繁殖孔雀的繁殖主要通过交配来实现。
一般来说,孔雀要在一岁左右才会性成熟。
当然,在孔雀繁殖的过程中,饲养环境和饲料的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提供丰富的饲料、增加营养等途径来促进孔雀的繁殖。
孔雀在繁殖季节通常会展开美丽的求偶舞蹈。
雄性孔雀会展开尾羽扇展,以吸引雌性孔雀的注意。
而雌性孔雀则会选择最具吸引力的雄性进行交配。
在交配后,雌性孔雀一般会选择一个偏僻的地方筑巢,并在巢中产下鹦鹉蛋。
四、孔雀的养护技巧为了保持孔雀的健康和良好的生活状态,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养护技巧。
1. 定期进行体检和养护。
孔雀身体健康是它们繁殖和生长的基础。
定期检查孔雀的身体状况,如观察饲料摄入情况、检查皮毛和羽毛的状态等,对于及时发现问题、做出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2. 注意防寒保暖。
孔雀对寒冷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差,所以在冬季,特别是气温较低的地区,要注意为孔雀搭建保温措施,提供足够的温度,以防止感冒和生病。
3. 控制饮食,保持营养平衡。
对于孔雀的饮食,我们要注意合理搭配,避免给予过多的盐分和油脂。
另外,还要保持水的新鲜,以防止细菌繁殖。
4. 做好驱虫工作。
定期给孔雀进行驱虫是必要的,可以减少蛔虫和其他寄生虫的侵袭,保障孔雀的健康。
孔雀的饲养方法

孔雀的饲养方法孔雀,属鹑鸡类鸡形目雉科动物,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一带。
孔雀分为白色、绿色、蓝色三种。
孔雀肉质鲜美,营养种类齐全,蛋白质含量高,脂肪低,而且饲养成本低,抗病力强,经济效益高,因此倍受养殖户和中外消费者的喜爱。
1、生活习性孔雀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开阔平原或平坦的灌木丛地带。
喜欢清晨或黄错觅食、草籽、青草和各种昆虫,也食稻谷、玉米等杂粮。
耐寒力强。
2、饲养场地饲养场地要阳光充足,水质良好,环境安静,空气好,以无污染的山边草为佳。
3、饲养管理刚出壳的幼孔雀需要保温,第一天为34摄氏度,然后每天降0。
5摄氏度。
直至常温。
幼孔雀出壳后24小时内要开食,开食前半小时先饮1%的高锰酸钾水,以利打胎粪。
开食时可用玉米粉或小鸡料,少食多餐,每天以喂5-6次为宜,每群幼雀以50只为好。
育成孔雀要喂新鲜多汁青饲料,孔雀产蛋时要保持产区安静,产蛋期间饲料中要添加矿物质饲料。
4、繁殖与孵化孔雀一般22个月性成熟,3-7个月为产蛋期,每只年产蛋30枚,多的可达50枚。
当公母孔雀性成熟时,应按比例搭配,一般以1公5母为宜。
当天产的蛋要及时捡回,防止污染。
存蛋处要通风凉爽,保持适宜的温度,种蛋存放时要小头朝上,孵化时要大头朝上。
孵化用的种蛋,夏天以7天内的为宜,总之,蛋越新鲜越好。
孵化前种蛋要用高锰酸钾液或紫外线进行消毒。
恒温孵化温度为37-37。
5,相对湿度为60-75%。
每2小时翻蛋一次,角度为90度。
照蛋分两次进行,首照在第9天,二照在21天。
将无精或弱精蛋剔出。
孵化至27天时开始出壳,28天时基本出完。
5、疾病预防孔雀很少生病,但幼雀易患球虫病和白痢病,也会发生新城疫。
所以,除积极搞好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外,还要按时接种疫苗,定期投喂相关药物,防止以上疾病的发生。
孔雀怎么养殖

孔雀怎么养殖引言孔雀是一种美丽而神秘的鸟类,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之一。
养殖孔雀不仅可以观赏其华丽的羽毛,还可以体验养殖鸟类的乐趣。
本文将介绍孔雀的养殖方法,包括选种、饲养环境、饲料和常见疾病的预防等。
选种在开始孔雀养殖之前,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种源。
孔雀主要有蓝孔雀、绿孔雀和白孔雀等品种可供选择。
在选择种雄女用雌的时候要注意,要选择健康、活泼的雄性孔雀和体型较大、毛色鲜艳的雌性孔雀。
饲养环境孔雀对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所以在饲养孔雀之前,我们必须提供一个适宜的饲养环境。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要点:1.隔离区:要为孔雀提供一个相对宽敞的隔离区,以防止其逃跑或受到外界伤害。
隔离区应该被围栏或者其他结构进行封闭。
2.温度和湿度:孔雀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相对较高。
饲养环境应该保持在20℃至30℃的温度范围内,并保持适宜的湿度,避免过于潮湿或者干燥。
3.光照:孔雀需要大量的阳光照射,所以饲养环境应该保证充足的日光照射。
如果饲养在室内,可以增加灯光照明来补充光照。
4.排水系统:饲养环境应该有良好的排水系统,避免积水和水淹。
5.安全性:确保饲养环境安全可靠,防止外界损害和害兽入侵。
饲料合理的饲料可以确保孔雀健康成长。
以下是一些孔雀常吃的饲料:1.饲料粮:可以使用一些市售的孔雀专用饲料粮。
这些饲料粮可以提供孔雀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2.蛋白质:孔雀需要充足的蛋白质来维持身体生长和羽毛颜色的艳丽。
可以添加一些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饲料,如虫类、鱼类和禽类的肉。
3.水果和蔬菜:适量添加一些水果和蔬菜可以提供孔雀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例如,苹果、香蕉、胡萝卜等都可以作为孔雀的饲料。
4.清水:始终保持饮水器内有清洁的水,并且定期更换。
孔雀需要充足的水来保持身体健康。
常见疾病的预防在孔雀的养殖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预防常见的疾病,确保孔雀的健康。
以下是几个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1.寄生虫:定期给孔雀驱虫,以防寄生虫感染,可以使用市售的驱虫药物。
孔雀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孔雀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孔雀是一种美丽迷人的鸟类,其独特的羽毛被誉为天然艺术品。
本文介绍孔雀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选址与栖息环境、圈养与放养、饲养管理、繁殖与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养殖爱好者提供一些有益的综合指导。
正文:一、选址与栖息环境1. 孔雀喜欢生活在宽敞、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环境中。
因此,在选择养殖场地时,应优先考虑这些因素。
2. 高质量的饲养环境需要有足够的绿化覆盖和灌木丛来提供遮荫,以避免孔雀过于直接暴露在阳光下。
3. 孔雀同样也喜欢清洁、干燥的环境,要对场地进行适当的排水处理,以避免积水或湿度过大导致疾病传播。
二、圈养与放养1. 圈养可以更好地控制孔雀的生活,有利于管理和繁殖控制。
为同时提供一定的空间和活动范围,推荐使用宽敞的圈养场地。
2. 如果选择放养,需要适当的准备放养区域,选取专门针对放养孔雀设计的区域封闭和安全设施。
三、饲养管理1. 食物:孔雀以昆虫、蛇、两栖动物以及坚果和种子为食,应该根据孔雀的食性合理调配饲料。
同时,需保证给孔雀提供充足的清水,以确保其正常的生长与发育。
2. 饲养间隔:合理的喂养和饲养规律可以促进孔雀健康成长。
一般情况下,每天喂食2-3次,并配合定时放风,让孔雀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自由活动。
3. 营养补给:必要时可加入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孔雀的养分需求,以提高其抵抗力和健康状态。
四、繁殖与疾病防治1. 孔雀一般在春季进入繁殖期,此时的饲养环境应有适当的隐蔽地方供子雀产卵与孵化。
创造合适的温度和光线条件有助于孔雀的繁殖。
2. 高质量的饮食和环境管理是预防孔雀疾病的关键。
坚持定期体检,并及时处理和隔离发生疾病的个体。
3. 注意日常饲养环境的清洁和消毒,以减少细菌和寄生虫的滋生。
结语:养殖孔雀需要充分了解其特性和养殖需求,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和合理的饲养管理,以促进其健康和繁殖发育。
同时,积极防治疾病和加强饲养管理是确保养殖孔雀成功的重要措施。
希望本文能对热爱孔雀养殖的朋友们提供有用的指导和信息。
孔雀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孔雀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摘要:孔雀是一种美丽且独特的鸟类,其养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孔雀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包括饲养环境、合理饲料搭配、常见疾病防控和孔雀的繁殖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养殖者更好地照顾孔雀,提高养殖效益。
正文:一、饲养环境孔雀喜欢生活在宽敞、明亮而空气湿润的环境中。
首先要选择一个安静而干燥的固定场所,并建好合适的养殖笼舍。
建筑材料最好选择红砖或竹材,便于通风和控温。
同时,在笼舍内设置合理的孔雀巢穴,以供其休息和产卵。
二、合理饲料搭配孔雀的饲料应该以优质的谷类、豆类、鱼类和肉类等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
粗细搭配要合理,切忌单一饲料并注意摄入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一般情况下,孔雀每天需要200克至250克的饲料。
三、常见疾病防控饲养孔雀时,我们要重视疾病的防控工作。
孔雀较易感染传染病,如鸟类流感、大肠杆菌等。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对孔雀进行血清学检测和常规免疫接种,且及时隔离治疗感染病鸟。
另外,要注意饮水卫生,保持笼舍的清洁,并加强消毒工作,防止病原菌滋生。
四、孔雀的繁殖管理孔雀的繁殖管理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一般情况下,孔雀的繁殖季节为每年的春季和夏季,孵化期为28-30天。
在繁殖前,我们首先需要挑选优质种鸟,确保其身体健康并没有潜在疾病。
然后,营造良好的繁殖环境,避免外界的干扰和噪音,给于足够的补充营养,并适时放置婚奁。
当孔雀开始产蛋时,我们需要定期转蛋并记录蛋的数量和孵化日期。
为了增加蛋的孵化率,可以利用孵化器进行人工孵化,提供恒温和湿度。
养殖者在孵化过程中,需经常检查温度和湿度变化,合理调整以保证蛋的孵化成功。
在孔雀孵化后,我们需采取科学合理的饲养方法,提供优质的饲料和适宜的环境。
幼雀出壳后,加强对其的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
总结:孔雀的养殖需要注意饲养环境、合理饲料搭配、常见疾病防控和繁殖管理等方面。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保证孔雀的健康和良好的生长发育。
孔雀的正确饲养方法

孔雀的正确饲养方法
孔雀是一种美丽而华丽的鸟类,饲养起来需要一些特别的注意事项。
下面是正确的孔雀饲养方法:
1. 提供充足的空间:孔雀需要足够的空间来展开它们美丽的尾羽。
一个宽敞的鸟舍或鸟笼是必要的,最好能提供户外活动的区域。
2. 为孔雀提供适宜的环境:孔雀需要良好的气候和环境来保持健康。
确保鸟舍或鸟笼通风良好,并保持干燥。
在冬季提供加热设备,以防止过冷。
3. 提供全面均衡的饮食:孔雀的饮食应包括高质量的鸟类饲料,如鸟籽、谷物、水果和蔬菜。
还可以提供一些虫子或小昆虫作为蛋白质补充。
4. 定期清洁鸟舍或鸟笼:保持鸟舍或鸟笼的清洁对于预防疾病的传播非常重要。
定期清除食物残渣、鸟粪和污水,并更换干净的鸟沙。
5. 提供适当的社交环境:孔雀是社交鸟类,它们喜欢与伴侣或其他鸟类互动。
如果只饲养一只孔雀,建议给它提供一面镜子,以帮助满足其社交需求。
6. 维持适当的光照周期:确保鸟舍或鸟笼有适量的自然光照和黑暗时段。
孔雀需要充足的日间光照来维持其正常的生物节律。
7. 注重孔雀的健康和安全:定期观察孔雀的行为和外貌,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
还要确保鸟舍或鸟笼安全,防止其逃跑或受到其他动物的伤害。
请注意,以上是一些基本的孔雀饲养方法,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孔雀的品种和个体需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饲养孔雀需要耐心和细心,只有确保良好的饲养条件,才能使孔雀保持健康和快乐。
孔雀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孔雀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摘要:孔雀是一种美丽而神秘的鸟类,其独特的羽毛和优雅的蓝色使人们迷惑不已。
孔雀养殖是一项受到越来越多人喜爱的事业。
本文将介绍孔雀的养殖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为想要养殖孔雀的人提供一些参考。
正文:一、孔雀养殖方法1.选购健康的孔雀孔雀在选购时要选择健康的个体。
它们应该具有良好的体态,结实的腿部,明亮的羽色,并且没有明显的疾病或伤口。
最好从可靠的孔雀养殖基地购买。
2.提供合适的饲料孔雀的饲料需求主要包括粮食、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可以为它们提供饲料混合物,包括麦子、谷物、宽粉等。
此外,也可以添加一些蛋白质来源,如鱼粉、虫子等。
在选择饲料时要确保其新鲜,适量地供应。
3.为孔雀提供合适的栖息地孔雀需要一个宽敞而安静的栖息地来生存和繁殖。
人工饲养的孔雀通常需要一间较大的笼子或鸟舍,包括栖木、窝巢和清洁的水源。
确保栖息地的通风良好,阳光充足,并且有足够的面积供孔雀活动。
4.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孔雀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很高。
理想情况下,温度应在20℃到30℃之间,湿度要控制在50%到70%之间。
为了保持它们的舒适,可以在需要时使用加热器、冷凝器或加湿器来调节环境。
5.定期检查孔雀的健康孔雀容易受到一些疾病的侵袭,如感冒、寄生虫等。
因此,应定期检查孔雀的健康状态,并给予必要的治疗。
如果发现有异常行为或身体状况,请及时就医或联系兽医。
二、注意事项1.合理安排繁殖计划孔雀繁殖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提前做好计划。
要合理安排繁殖的时间和数量,并确保雌雄配对配对合适。
还应注意选择健康的孵化蛋,为孵化期提供适宜的环境。
2.定期清洁栖息地保持孔雀栖息地的干净和卫生是重要的。
定期清洁笼子或鸟舍,更换饲料和水,清理粪便和杂物,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3.定期做好养殖记录养殖孔雀时,定期做好养殖记录非常重要。
记录孔雀的饲养状态、健康情况和繁殖结果,以便及时检查和分析。
通过记录,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改进孔雀的养殖技术。
4.学习孔雀的行为和习性了解孔雀的行为和习性对于提高养殖成功率非常重要。
孔雀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大全

孔雀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大全摘要:孔雀是一种美丽的鸟类,其独特的羽毛色彩和艳丽的展翅姿态吸引了许多人的养殖兴趣。
本文将介绍孔雀的养殖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孔雀的养殖环境、饲养管理、繁殖技巧等。
希望对想要养殖孔雀的朋友们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和参考。
正文:一、场地选址与养殖环境1.选择合适的场地:孔雀需要较大的生活空间,具备良好的野外及饲养条件。
选择离车辆和噪音干扰远的场地,确保孔雀有足够的安静和舒适环境。
2.确定适宜起居环境:要求场地充分的采光、通风和防护措施,确保鸟类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均能生活舒适。
搭建文明场所并定期消毒,维持清洁整洁的生活环境。
二、饲养管理与喂养1.合理的饲料配置:孔雀以种子类、昆虫及其它小动物为主食,饲喂时应以优质全价饲料为主,并加入适量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元素。
同时要定期进行腌制饲料,增加饲料的口感和食欲。
2.定时定量的喂养:每天至少喂养3次,要坚持定时定量喂养。
能充分保证饮食均衡、饱食和鸟禽的金营养需求。
三、孔雀繁殖技巧1.确定繁殖时间:一般来说,孔雀在春季和夏季繁殖的几率较高。
可以根据孔雀出产的蛋数目和历史记录,合理安排繁殖的时间。
2.正确的配对搭配:选择优质的种鸟进行配种,并将公雉与母雉适当配对。
注意要避免近亲繁殖,以防后代发育出现异常或衰减。
3.保持卫生和安全:在孔雀筑巢区保持整洁,添加松散无活力的土壤或砂土。
保持环境湿度适宜及防止腐烂等情况的发生。
四、孔雀的病虫害防治1.常见疾病防控:孔雀容易出现感冒、秃帽子等疾病,因此要注意隔离和观察,并及时就医治疗。
合理开展鸟类的预防免疫,提高养殖成活率。
2.有效的虫害防治:常见孔雀身上寄生虫包括跳蚤和虱子等。
可以使用消毒药剂、溃脓杀菌药剂进行清洁和驱虫,确保孔雀身体的健康和安全。
五、合理的捕获与运输1.捕获技巧与安全:当需要捕获孔雀时,可采用合理的驱赶和包围的方式进行,避免孔雀受到惊吓和伤害。
同时也要注意自身安全,避免与孔雀纠缠在一起而造成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雀的饲养以及生活习性一、孔雀概述孔雀被誉为“百鸟之王”,属于观赏型特禽,民间认为孔雀是吉祥,善良,美丽和华贵的象征。
目前大多数印度教徒认为孔雀是圣鸟,因而大群饲养,适应驯化至少3000年。
它不仅具有特殊的观赏价值,也是一种肉质鲜美很有开发前途的肉用与禽用特禽,蓝孔雀属于非保护动物范畴,可供食用,我国孔雀于1987年引种繁殖,现已大量推广,已成为现代化城市的一条人文风景线。
二、孔雀的生物学特性与经济学特性(一)生物学特性1、集群性强:在野生或家养下,自然选择配偶,即一雄多雌(1:3),家庭式活动,在一定活动范围内,集体采食于栖息,极少个别活动者,一旦丢失一只会吵闹不休,对另一群的个体不予采纳。
2、杂食性: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吃蝗虫,蟋蟀,蛾,白蚁,蛙等动物。
在圈养情况下可采食配合——颗粒饲料或粉料。
3、殴斗性:在繁殖期间公孔雀间常因争偶而发生剧烈殴斗,也常伤及母孔雀。
4、叫声:公孔雀“哇—哇”声拖长腔,叫声似老鸦,甚不悦耳。
5、行动敏捷:脚强健,善奔,有一定高飞能力,在繁殖期间公孔雀有求偶行为并“开屏”,母孔雀也能用喙吻公孔雀的头,脸部。
6、性成熟迟:22周龄开始性成熟。
7、寿命长:蓝孔雀的寿命长约20~25年。
(二)经济学特性1.营养丰富孔雀肉蛋白质含量高达28%左右,远高于一般禽类、蛙类、鳖、龙虾和石斑鱼,含多种氨基酸,配比极佳,属优质蛋白质,而含脂肪仅为1%,其中饱和脂肪酸仅占0.4%,钙、铁、钾含量均高于鳖、蛇、石斑鱼、穿山甲等各类动物。
维生素A、E和B的含量均超过鸡肝。
蓝孔雀肉热量为4兆焦/100克,胆固醇少于50毫克/100克,远低于一般禽肉和鸡蛋,与蛇相当。
骨钙含量接近20%,磷为9%,钙、磷比约为2:1,优于牛奶,与人奶比例接近,也是优质钙源。
孔雀蛋含水分65.6%,蛋白质12.1%,脂类10.5%,糖类0.9%,矿物质10.9%。
(点击查看:孔雀的孵化设备)2.高档野味全净膛屠宰率约为70%~80%,肉用蓝孔雀肉质细腻,有独特风味,用来炒片、炒丝、煲汤,香甜浓郁可口,色、香、味俱佳,是野味中之上品。
3.药用价值《本草纲目》有“孔雀辟恶,能解大毒、百毒及药毒”记载。
可见孔雀的解毒功效在穿山甲之上,其药用价值在现代医学中也有广泛的前途,孔雀浑身是宝。
三、蓝孔雀品种介绍孔雀属亚洲孔雀,分布于印度及斯里兰卡。
白孔雀是孔雀的白化品种。
成年体重公孔雀7.5公斤,母孔雀5公斤。
1.外貌特征孔雀和绿孔雀有一些差异,绿孔雀的腿、颈和翎羽较长,雌雄都有闪烁的金属光泽,叫声略低于蓝孔雀。
孔雀缺乏鞍羽。
蓝孔雀同种异性差异很大,雄性体羽光彩熠熠,身披翠绿色,下背闪耀紫铜色光泽,覆尾羽长1米以上,羽片上缀有眼状斑,由紫、蓝、黄、红等构成,屏开时光彩夺目,真可谓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雌性羽色灰褐,无尾屏,无距。
2.生长速度孔雀生长速度快,作为肉用特禽很适宜,经济成熟期为8个月(见表1) 表1孔雀的生长速度(单位:克)日龄体重日龄体重1 66.15 35 380.005 74.08 40 479.1710 90.53 45 570.8315 126.44 60 587.5020 178.88 80 1250.0025 264.00 140 2350.0030 284.40 2350.003.有抱性母孔雀有抱性,一年可产蛋20~30个。
蛋壳厚而健壮,呈乳白色、棕色或黄色,无斑驳。
蛋重120~140克。
通常每隔1日产1个蛋,多在迟早产蛋。
每年8~10月间换羽,10月份后大多数茸毛换齐。
公蓝孔雀尾屏依年纪和体质不一样,需求11~12个月才干长成。
四、饲料和饲粮配方孔雀的饲粮有传统的饲料和合作饲粮之分(一)传统的饲料配方混合饲料由玉米粉30%、高粱粉10%、豆饼20%、麸皮10%、大麦渣22%、鱼粉4.5%、骨粉3%、盐0.5%组成。
弥补饲料有骨粉、碳酸钙、贝壳、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
青绿饲料须切碎拌喂,也可独自饲喂。
粒料为常备饲料,麻子、苏子等油料作物为冬天的弥补饲料。
在繁衍期、换羽期或育雏期要恰当多喂一些维生素B1、B2和维生素E以及贝壳粉、骨粉等矿物质饲料。
(二)现代饲粮配方国内不少养殖单位已自行制造蓝孔雀合作料,现供给2个孔雀的饲粮配方供参阅(表2,3)。
表2 孔雀的饲粮配方(1)(单位:%)0.5饲料种类幼龄中龄大龄种蓝孔雀玉米30 38 60 48全麦粉10 10 - 5麸皮 2.6 4.6 8.5 5高粱 3 3 - 2豆饼25 21 18 20大豆粉 1 8 - 5骨粉 1 1 - 2贝壳粉 1 1 2 2.5食盐0.4 0.4 0.5 2.5注:1、每个配方外加维生素20克/100公斤,微量元素100克/100公斤。
表9-3孔雀的饲粮配方(2)(单位:%)8阶段玉米高粱豆饼大豆鱼粉鸡蛋骨粉酵母食盐麸皮幼龄(1~45天)38 3 20 10 10 10 2 4 0.5 -中龄(1.5~6月龄)45 3 18 6 8 - 4 4 0.5 10青年(6~22月龄)46 10 20 0.5 - - 4 - 0.5 15成年休产期53 10 18 - - - 5 - 0.5 15成年产蛋期45 - 15 - 10 - 5 5 0.5 15目前国内也有些饲养单位在育雏阶段饲喂肉用仔鸡前期配合料,最好为碎裂颗粒料,效果更好,繁殖期公孔雀可饲喂蛋鸡高产期饲粮,而休产期喂育成期蛋鸡饲粮即可。
五、我们分为两大类,和以下几个小类来介绍一下,孔雀饲养配方、(一)营养需要和家鸡相比,孔雀产蛋的季节性较强,数量少;盲肠结构较发达。
孔雀的羽毛色彩艳丽,生长最快的是尾长,其次依此为体重、翼长、体长、胫长。
因此,孔雀日粮中的营养成分要求较高含量的蛋白质和粗纤维。
此外,孔雀的产蛋、换羽时间早晚不一,产蛋多在4—8月,换羽则多在8—12月。
根据孔雀产蛋、换羽的时间特点,认为成年孔雀的饲料配比可以终生不变。
(二)饲料配方1.饲料种类孔雀的饲料来源广泛,但食量较少,因而要求饲料全价,一般成年孔雀日粮量为100—150克,即可满足各种机体需要。
(1)蛋白质饲料植物性饲料有豆饼、大豆、花生饼、芝麻饼、菜籽饼、棉籽饼和葵花籽饼等,这些饲料含蛋白质35%—50%左右,可占饲料总量的30%左右。
动物性饲料有鱼粉、鸡蛋、骨肉粉、蚕蛹、羽毛粉、血粉等,含蛋白质40%—80%左右,可占饲料总量的20%—25%。
(2)能量饲料包括玉米、小麦、大麦、高梁和稻谷,其中能量含量约为13.0兆焦/千克,糠麸饲料能量低、容量大,且富含粗纤维,正合孔雀的营养需要。
所以,如麸皮、米糠、玉米糠、高梁糠等可以占饲料总量的5%。
(3)矿物质饲料贝壳粉、沸石粉、骨粉和盐等同样是孔雀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必须物质,可占饲料总量的2%。
(4)青绿饲料青菜、野菜、牧草等,可占饲料总量的20%—30%。
(5)添加剂包括氨基酸、矿物质、多维等添加剂,应根据孔雀的不同饲养阶段和孔雀群的不同饲养状况酌量增减。
2.饲料配方以下是孔雀的不同饲养阶段的饲料配方(1)仔孔雀的饲料配方玉米40%、豆饼20%、麸皮6%、鱼粉14%、谷子7%、小麦6%、矿物质2.7%、盐0.3%、骨粉2%、酵母2%。
日粮的粗蛋白含量为22.6%,代谢能为11.9兆焦/千克。
此料用于50日龄以前的孔雀。
(2)中雏孔雀的饲料配方玉米45%、高粱5%、豆饼18%、大豆6%、鱼粉8%、骨粉4%、麸皮10%、酵母3%、食盐0.5%、贝壳粉0.5%。
此料用于6月龄以前的中雏。
(3)青年孔雀饲料配方玉米38%、全麦粉10%、麸皮4.6%、高梁3%、豆饼21%、大豆粉8%、鱼粉10%、酵母3%、骨粉1%、贝壳粉1%、食盐0.4%。
此料用于22月龄以前的青年孔雀。
(4)育成孔雀饲料配方玉米60%、麸皮8.5%、豆饼18%、鱼粉8%、酵母3%、贝壳粉2%、食盐0.5%。
此料用于成年孔雀。
(5)产蛋期孔雀饲料配方玉米45%、豆饼16%、大豆10%、鱼粉10%、麸皮8.5%、骨粉5%、酵母5%、食盐0.5%。
此料用于产蛋期孔雀。
(6)种孔雀的饲料配方玉米48%、全麦粉5%、麸皮5%、高粱2%、豆饼20%、大豆粉5%、鱼粉8%、酵母2%、骨粉2%、贝壳粉2.5%、食盐0.5%。
此料用于种孔雀。
以上饲料须酌情加入多维、微量元素等添加剂。
总结:有了以上的配方,我们便可以很轻松的了解孔雀需要哪些营养和食物、虽说像鸡一样喂但也要从健康和全面的角度去饲养殖孔雀。
六、孔雀迄今为止尚缺乏品种标准与生产指标,但可根据外貌、体重、生长发育、产蛋量、孵化率等性状进行选择。
在生产实践中一般都选择健康、羽色鲜艳、脚有力、趾不弯的个体。
应进行编号,以防近亲交配。
为此,应向不同单位引进具有不同血统的种蓝孔雀,索取系谱资料。
蓝孔雀与绿孔雀可以杂交,其杂种后代完全能育。
(一)繁殖期孔雀的繁殖期有强烈的季节性,一般在6~8月份。
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期往往可提前和延长,从而延长了产蛋季节。
1.发情与求偶成年的孔雀,特别是公孔雀常常追逐母孔雀,并将华丽夺目的舵羽上的覆羽(200根以上)通过皮肌的收缩,高举展开如扇状,俗称“开屏”,并且不断抖动,索索作响,并可多次开屏,每次长达5~7分钟之久,且左顾右转,翎羽上的眼状斑反射着光彩,引得母孔雀频频接近公孔雀。
在群养情况下,为争配偶常引起剧烈殴斗,有时已发情的母孔雀被公孔雀追得无奈而致受伤。
2.交配公母配种比例为1:3~5,母孔雀交配15天后开始产蛋,为此要在角落处挖一沙坑,放好沙供其产蛋用。
应有专人值班拣蛋,免发生食蛋癖或诱发抱性。
(二)孵化分为自然孵化与人工孵化两大类。
1.自然孵化最好利用抱性强烈的乌骨鸡及土种草鸡来代孵,并用醒抱药催醒有抱性的母孔雀。
一般体型小的抱鸡只能每次抱孵4~6个孔雀蛋。
在孵化期间,将抱鸡每天上午、下午定时放出或抱出2次,进行排粪,同时供应饮水和谷粒,约15分钟后抱回继续孵化。
孔雀的孵化期为26~28天,其中于第7、14和21天分别验蛋。
2.人工孵化凡孵禽的电孵机,只要将孵化盘按孔雀蛋的尺寸改制后即可孵化。
按常规消毒种蛋与孵化设备。
孵化工艺基本相同。
(1)温度平面孵化器内温度38.5~39.5℃,立体孵化机内温度37.5~38℃。
孵化室内温度维持在24~27℃。
出雏期温度下降0.5℃,至于采取恒温孵化(分期入孵)或变温孵化(一次入孵)由入孵者据生产而定(2)湿度相对湿度维持在60%~65%,出雏期最好采用70%,孵化室相对湿度保持65%~70%。
(3)翻蛋头7天最好每隔半小时到1小时翻蛋1次,第2周1~2小时翻蛋1次,以后每3小时翻1次蛋。
出雏前3天落盘后停止翻蛋。
(4)晾蛋一般不超温可不晾蛋,中后期每天可晾蛋15~20分钟,晾至30℃时(眼皮感觉不热)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