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的舒适性能..
高透气性织物的呼吸透气性和舒适感受

高透气性织物的呼吸透气性和舒适感受1. 引言高透气性织物是一种具有卓越呼吸透气性和舒适感受的材料。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对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服装、床上用品和户外用品等方面。
高透气性织物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对于空气流通和湿度调节的需求,为人们带来了更加舒适的使用体验。
本文将探讨高透气性织物的呼吸透气性原理和舒适感受,并介绍一些常见的高透气性织物材料和应用场景。
2. 呼吸透气性原理2.1 呼吸透气性的定义呼吸透气性是指材料能够自由透过空气和水蒸气,保持皮肤的干燥和舒适。
高透气性织物具有良好的呼吸透气性,能够使身体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排出汗水和体内湿气,保持皮肤干爽,从而提高舒适感。
2.2 呼吸透气性原理高透气性织物的呼吸透气性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材料的结构和材料的特殊处理。
•结构:高透气性织物通常采用开孔结构或多孔结构,使空气和水蒸气可以自由穿透。
开孔结构可以通过在织物中加入空隙、影子圈或网眼等方式实现,而多孔结构主要由高透气性纤维或高透气性织物组成。
这种结构可以增加织物的表面积,提高透气性。
•特殊处理:高透气性织物通常采用特殊处理技术,如微孔处理、纳米处理或防水处理等。
这些处理可以改善织物的透气性能,并提升其抗水性能,同时保持织物的柔软和舒适性。
3. 舒适感受高透气性织物给人们带来了极佳的舒适感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优良湿气调节能力高透气性织物能够迅速吸收体表的汗水并迅速蒸发,保持皮肤的干燥。
这种湿气调节能力可以有效减少汗液在皮肤上的停留时间,降低细菌滋生的可能性,减少皮肤瘙痒、痤疮和其他皮肤问题的发生。
3.2 良好的温度调节性能高透气性织物的良好呼吸性使空气和水蒸气可以在织物内外自由流通,达到快速散热和保持体温的效果。
在炎热的夏季,高透气性织物可以有效降低体温、减少汗水的黏腻感;在寒冷的冬季,高透气性织物可以防止身体过热、减少汗水的蒸发造成的寒冷感。
3.3 柔软舒适的触感高透气性织物通常采用柔软、适合肌肤的纤维材料,具有良好的手感和舒适性。
纺织品的舒适性设计与评估

纺织品的舒适性设计与评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纺织品无处不在,从贴身的内衣到外穿的服装,从家居的床上用品到装饰的窗帘地毯。
而在选择纺织品时,舒适性往往是一个关键的考量因素。
那么,什么是纺织品的舒适性?如何进行舒适性的设计?又怎样去评估其是否达到了舒适的标准呢?纺织品的舒适性,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在使用纺织品时所感受到的一种愉悦和无不适感的状态。
这包括了多个方面,比如触觉上的柔软、光滑,温度调节上的保暖或透气,以及对皮肤的友好程度等。
要实现纺织品的舒适性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纤维材料的选择。
不同的纤维具有不同的特性,例如,棉花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让人感觉柔软舒适;羊毛则以出色的保暖性能著称;而合成纤维如聚酯纤维,具有耐磨、易打理的优点。
设计师需要根据纺织品的用途和使用场景,选择合适的纤维材料或者将不同的纤维进行混纺,以达到理想的舒适效果。
除了纤维材料,织物的组织结构也对舒适性有着重要影响。
紧密的织物结构可能更防风、耐磨,但透气性会相对较差;而疏松的织物结构则透气性好,但在强度和防风性能上可能有所不足。
对于内衣等贴身衣物,通常会选择较为细腻、柔软的织物结构,以减少对皮肤的摩擦;而对于户外运动服装,则需要兼顾透气、防风和耐磨等性能。
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人体工程学的因素。
纺织品与人体的贴合度、活动的自由度以及压力分布等都会影响舒适感。
比如,弹性好的纺织品能够更好地适应人体的动作,减少束缚感;而在一些关键部位,如肩部、肘部和膝盖处,采用特殊的剪裁和缝制方式,可以提高活动的舒适性。
接下来谈谈对纺织品舒适性的评估。
评估方法可以分为主观评估和客观评估两种。
主观评估主要依赖于人们的直接感受和反馈。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穿着试验等方式,让参与者对纺织品的舒适程度进行评价,包括触感、温度感、湿度感、压力感等方面。
这种方法能够直接反映人们的真实感受,但可能会受到个人偏好、心理因素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导致结果的主观性较强。
织物的舒适性精选课件 (一)

织物的舒适性精选课件 (一)
织物的舒适性是人们在购买服装、床上用品等织物制品时的重要考虑
因素之一。
然而,什么是织物的舒适性?如何判断一种织物是否舒适?本文将精选几个课件,帮助您了解织物舒适性的相关知识。
一、织物的舒适性概述
第一个课件介绍了织物的舒适性概述,包括舒适性对人体的影响、织
物舒适性的影响因素、织物舒适性评价指标等内容。
通过学习,我们
了解到织物的舒适性并不单纯只是对皮肤的刺激,还包括热湿环境、
空气循环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二、织物手感的评价方法
第二个课件主要介绍了织物手感的评价方法,对于购买服装等织物制
品的消费者而言,手感是判断织物舒适性的一个关键指标。
学习这个
课件,我们将掌握一些特殊的手感评价方法,比如手触法、摆挂法、
折叠法等,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并判断织物的舒适性。
三、织物吸汗性能测评
第三个课件则介绍了非常重要的织物吸汗性能测评相关知识。
对于夏
天使用的服装或者床上用品而言,吸汗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能
够帮助我们保持干燥舒适的状态。
通过这个课件,我们将了解到如何
测评织物的吸汗性能,比如常规测验法和置干法等。
四、织物透气性测量方法
最后一个课件则介绍了织物透气性测量方法的相关知识。
织物的透气性会对衣服等织物制品的舒适性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排出身体内多余的湿气。
与前几个课件类似,这个课件主要介绍了织物透气性的评价方法。
综合上述几个课件,我们将能够全面学习和了解织物的舒适性评价相关知识,判断织物的舒适性将不再是难题。
参考这些课件,消费者在购买织物制品时也将更加有底气和自信。
织物的舒适性

2.织物透气性表征方法 指标:透气率,指织物两边维持一定压力差P 指标:透气率,指织物两边维持一定压力差P条件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织物单位面积的空气量: 下,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织物单位面积的空气量:
V BP = AF t
织物 (腔 I) 气孔 (腔 II) 风扇 压差计 2
p 压差计 1
h
19图19-2 织物透气仪原理图
一、织物刺痒性及产生机制 1.基本定义 刺痒感是指织物表面毛羽对皮肤的刺扎疼痛和轻 刮拉、摩擦等,使人产生“刺痒”之综合感觉。 扎、刮拉、摩擦等,使人产生“刺痒”之综合感觉。
天然麻类和毛类织物 碳纤维、玻璃纤维、 碳纤维、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等刚性纤维
2.刺痒产生机制
织物 纤维针
痛觉游离 神经末梢
表皮层
位置变化 微气候
19图19-1 人体 涵义 定义:气体分子通过织物的性能, (1)定义:气体分子通过织物的性能,是织物透 通性中最基本的性能。 通性中最基本的性能。 机理:当织物两边的空气存在一定压力时, (2)机理:当织物两边的空气存在一定压力时,空 气从压力较高的一边通过织物流向压力较低的一边。 气从压力较高的一边通过织物流向压力较低的一边。 与服装舒适性的关系:夏季服装用织物, (3)与服装舒适性的关系:夏季服装用织物,透气 性好,则服装穿着具有凉爽适意感; 性好,则服装穿着具有凉爽适意感; 冬季外衣用织物,透气性小, 冬季外衣用织物,透气性小,则服装 中具有较多的静止空气,具有防风保暖效果。 中具有较多的静止空气,具有防风保暖效果。 与织物使用性能的关系: (4)与织物使用性能的关系:密闭与透气的有效性
真皮层 神经
19图19-6 织物表面毛羽刺扎皮肤示意图
二、影响织物刺痒性的因素 1.纤维性状
纺织面料舒适性检测—织物透湿性能检测

3
两面不同的织物,无特别说明,应分别计算两面的数据。
仪器设备
试样透湿量(透湿率)
WVT 24 m S t
公式中 : WVT--每平方米每天(24h)的透湿量,g/(m2 ·d); △m--同一试验组合体两次称量之差,g; S--试样试验面积,m2 ; t--试验时间,h。
样品透湿量为三个试样透湿量的算术平均值[修约到10g/(m2 ·d)]。
热传递性能
辐射
湿热
湿蒸汽传递
湿传递性能
液态水传递
冷暖感
皮肤接触舒适性
刺痒感
1
透湿性概念及 影响因素
2
织物透气性测试 方法及操作步骤
3
检测数据处理 及检测分析
4
试验报告
5
影响织物透湿 性的因素
任务导入
本任务介绍了用透湿杯法测定织物透湿量的方法。具体分两种方法:方法A吸湿法和方法 B蒸发法。仲裁时使用方法A。国标GB/T 12704-1991规定,此测定方法适用于各类织物,包 括透湿型涂层织物。
测试步骤 装填干燥剂→放试样、做组合体→平衡1h→再平衡30min,称量→再次放入,再称量→结果计算 ①装填干燥剂。清洁、干燥的透湿杯中加规定的干燥剂(无水氯化钙)约35g , 振荡均匀,装填高度 距 试样下表面4mm左右。 ②放试样、做组合体。试样测试面朝上置于透湿杯中,装上垫圈、压环,旋紧螺帽,用乙烯胶粘带 封住,组成实验组合体。 ③平衡1h。将组合体放置于规定条件试验箱内。 ④再平衡30min,称量。迅速盖上对应杯盖,在20℃的硅胶干燥器中平衡30min ,逐一 称量(单个 时间不超30s ) ⑤再次放入,再次称量。称量后, 轻微振荡,混合干燥剂并避免与试样接触,除去杯盖,迅速将组合体 置于试验箱内,1h后取出再称量。 ⑥结果计算。计算透湿率、透湿度和透湿系数
《织物的舒适性》课件

优化材料选择
选择具有良好舒适性特性的纤 维材料,如天然纤维和特殊纺 织材料。
改善纺织工艺
应用新的纺织工艺和技术,提 高织物的透气性和舒适性。
研发新的纺织技术
不断创新和研发新的纺织技术, 使织物具有更好的舒适性。
结论和展望
织物的舒适性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未来,我们应继续研究和改进织物舒适性,以提供 更好的舒适体验。
《织物的舒适性》
介绍织物的舒适性,包括定义和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评价指标。探讨提高 织物舒适性的方法。
舒适性的定义和重要性
舒适性是指织物在使用过程中给人带来的舒适感受。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至 关重要,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和幸福。
影响织物舒适性的因素
纤维材料
不同的纤维材料具有不同的 舒适性特点,如棉、羊毛和 丝绸。
1 透气性测试
通过测量织物的透气性能来评价其舒适性, 如气体渗透性和湿气透过性。
2 湿度调节性测试
测试织物对湿度的调节能力,包括吸湿性和 释湿性。
3 空气对流测试
评估织物中的空气流通性,对舒适性有很大 的影响。
4 热舒适性测试
测试织物在热环境下的舒适性特性,如热传 导和热阻抗。
提高织物舒适性的方法
结构与纺织工艺
织物的结构和纺织工艺会影 响其舒适性,如密度、质地 和纺织技术。
空气透气性
织物的空气透气性决定了水 分和热量的透过程度,直接 影响舒适感。
温湿度调节性
织物的温湿度调节性能够帮助人体保持舒适的 体感,避免过热或过冷。
弹性与柔软性
织物的弹性和柔软会影响服装的舒适性和穿 戴感受。
评价织物舒适性的指标
第十九章织物的舒适性-PPT课件

舒适区 35
图19-5 热湿舒适区及Ws 与Ts曲线
三、影响织物热湿舒适性因素 四、织物热湿舒适性的应用
1.夏季服装面料的选择 2.冬季面料的选择
第三节 织物的刺痒作用
一、织物刺痒性及产生机制
1.基本定义 2.刺痒产生机制
织物 纤维针
痛觉游离 神经末梢
表皮层
真皮层 神经
图19-6 织物表面毛羽刺扎皮肤示意图
一、静电刺激
1.现象及起因解释 2.静电刺激评价 3.影响因素
二、湿冷刺激
1.现象及起因解释 2.湿冷刺激评价 3.影响因素
p 压差计 1
h
图19-2 织物透气仪原理图
3.影响织物透气性的因素 二、织物的透湿汽性 1.透湿汽性涵义 2. 透湿汽性的测量
织物 支承板 锥形实验杯 橡胶圈
l
织物 试样
硅酮粘合剂 底板
G0→G
正杯法 倒杯法
图19-3 蒸发法测量原理示意图
3.影响透湿汽性的因素 三、织物的透水性
1.织物的透水性涵义 2.织物透水性的测量方法
二、影响织物刺痒性的因素
1.纤维性状 2. 毛羽数量与形态
图19-7 织物表面毛羽形态
3.织物和纱线结构 三、刺痒感的测量方法 1.刺痒感评价
图19-8 刺痒感前臂实验示意图
2.织物表面毛羽的评价
刺扎力(mN)
Pcr
(%)பைடு நூலகம்
位移(mm)
0.3mm
图19-9 刺扎曲线
四、刺痒感的消除方法
第四节 织物的静电与湿冷刺激
第二节 织物的热湿舒适性
一、织物热湿舒适性内涵
1.决定热湿舒适感觉的因素 2.热湿舒适感的环境条件
高级织物面料的细腻质感

高级织物面料的细腻质感1. 引言高级织物面料以其独特的细腻质感和高度的工艺水平而备受瞩目。
在时装设计,家居装饰以及其他领域中,高级织物面料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高级织物面料的特点、制造工艺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2. 高级织物面料的特点高级织物面料具有以下特点:•细腻质感:高级织物面料采用优质纤维材料和精细的纺织工艺,具有非常细腻的质感。
•高品质:高级织物面料通常具有较高的品质标准,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每一件面料都符合高品质要求。
•耐久性:高级织物面料经过特殊处理,具有较高的耐久性,可以经受长时间的使用和清洗。
•舒适性:由于采用优质纤维材料,高级织物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舒适性,能够提供更好的穿戴体验。
3. 高级织物面料的制造工艺高级织物面料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几个环节:3.1 纤维选择高级织物面料的质感和品质受到纤维选择的影响。
常见的纤维材料包括丝绸、羊毛、棉花、亚麻等。
选择合适的纤维材料对于提高面料的质感十分重要。
3.2 纺纱纺纱是将纤维材料经过纺纱工艺处理成纱线的过程。
高级织物面料通常采用更细腻的纱线,使织物更加柔软并保持细腻质感。
3.3 织造织造是将纱线通过织布机进行交织的过程。
高级织物面料常采用精细的织造工艺,例如提花、提纱、缎纹等,使织物具有更复杂的质感与图案。
3.4 后处理后处理包括定型、整理和染色等工序。
通过合适的定型工艺,高级织物面料能够保持其特殊的质感。
整理工序可以使织物更加平整美观。
染色则能为织物增添更多的色彩选择。
4. 高级织物面料在时尚界的应用4.1 高级定制服装高级织物面料在时尚界被广泛应用于高级定制服装。
由于其细腻质感和高品质,高级织物面料能够让设计师打造出高端时尚的服装,满足客户的个性需求。
4.2 时尚配饰高级织物面料也常被用于制作时尚配饰,如丝巾、领带、手套等。
这些配饰通过高级织物面料的细腻质感和高品质,为穿着者增添了高雅与时尚。
5. 高级织物面料在家居装饰中的应用5.1 高级窗帘高级织物面料常被用于制作高级窗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2(厚)
0.25(厚,短袖) 0.29(厚,长袖)
表5-3 基本女装克罗值
服装种类 衬 裤 裙 子 长 裤 背 心 服装的克罗值 服装种类 0.05 0.19~0.23 0.26~0.44 0.05~0.20 衬衣 毛 衣 外衣 短 袜 服装的克罗值 0.14~0.25 0.22~0.69 0.17~0.37 0.04
织物结构越紧密,透汽性越差。
⑤后整理加工 如树脂整理一般会使织物透汽性下降,但若在整理 剂中增添高吸湿材料则可以有改善。
(三)织物的透气性
1、织物的透气性(通气性):气体透过织物的性能。 2、透气率Bp 指在织物两边维持一定压力差P的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通 过单位面积的空气量。透气率愈大,织物透气性愈好。
第四章 服装用织物的服用性能
第二节 织物的舒适性能
舒适性能是服装材料为满足人体生理卫生所必须具 备的性能。 服装材料舒适性指标包括:保温性、吸湿性、放 湿性、透湿性、触觉感等。
一、热湿舒适性能
(一)织物的热传导性和热阻
1、热传导:当材料的两个表面存在温度差时,热 量就会从温度高的一面向温度低的一面传递,这就是 热传导或导热。
V Bp AT
式中:Bp——透气率(ml/cm2· s) V——在T秒时间内通过织物的空 气量(ml) A——织物的面积(cm2) T——时间(s)
3、织物的透气性与舒适性关系密切 (1)透气性与服装的隔热性能有关。 透气性越好,则服装的隔热性能越差。 如在有风时,如果外层服装的面料透气性越好,则服装 的隔热性能越差。 夏季服装应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可使人们穿着服装 不感到闷热。 冬季外衣用的面料,可选用透气性较差者,以提高 保暖性,防止身体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2)透气性与透湿性的关系 若织物透气性好,则透湿性也好。
(3)影响织物透湿性的主要因素
①纤维自身的吸湿能力 吸湿性好的纤维必具有较好的透汽性。如合成纤维吸湿性 差,因此合纤衣料透汽性也差 。 ②纤维结构
增加纤维内表面积(如:中空纤维)可提高衣料的透水汽能
力。
③纱线结构 呈松式结构或把吸湿性好的纤维安排在外层的纱 线,其衣料的透汽性会好些。 ④织物结构
3、影响织物保暖性(导热性)的因素
(1)衣料的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①衣料的厚度
在原料相同的情况下,织物厚度越大,保暖性就越好。 ②纤维的比重 比重小的纤维,因内部结构疏松含有较多静止空气,隔热 值大,保暖性好。
③纤维的导热系数
导热系数越大,则导热性越好,隔热(保温)效果越差。
④衣料的体积重量
Ⅰ织物的体积重量小,空气量多,则保暖性好,导热性差。
2、织物导热能力的指标
(1)传热系数λ
①传热系数λ:是指当织物厚度为1m,两面间温
差为1℃时,1s内通过1m2表面积衣料的热量(单位 为w /m.℃)。 ②传热系数λ越大,衣料的导热性越高,而保温力越差。
(2)热阻( R)
①热阻值代表材料阻止热量穿过的能力。 ②热阻表达方式 Ⅰ热欧姆(T—Ω) a热阻值等于热传导率的倒数。
如过于稀疏蓬松的织物虽然含气量大,但流动时也将体热 散失,所以作为外衣穿着时保暖性并不高。 ⑤衣料表面的粗糙度 粗糙的衣料有利于隔热。
(2)环境条件对衣料导热性的影响
①风的影响
风会降低服装的保暖性。 ②湿度的影响 织物含水过大,其导热性增大,保暖性下降。因水的导热 系数大。
③气压的影响
大气压力降低,衣料的导热性会下降,保暖性提高。 如在高原地区和高空,由于大气压力降低,空气密度变小,衣 料的导热性就会下降,这种情况对高原地区防寒保暖有利。
适状态时所穿着服装的热阻即为一个克罗。
b克罗值意义:克罗值越大,衣料的保温力越好。 而衣料 的导热性越差。
③热欧姆(T-Ω)与克罗(CLO)的换算关系如 下:
1克罗(CLO)=0.155(T-Ω)
1(T-Ω)=6.45CLO
表5-2各种服装的克罗值
服用品种类 克罗值
衬裤 长裤
衬衣 衬衣
0.05 0.26(薄)
A Aa TF
Aa——透湿率(g/m2.d) A——经过T时间后,从覆盖试样的容 器内蒸发出去的水分量(g)。 F ——覆盖试样的容器可供蒸发水的 面积(m2) T ——时间(d)
②相对透汽率Ao:是指覆盖试样时蒸发透过的水汽量,
相对于不覆盖试样时蒸发的水汽量的百分率。
A Ao B
式中: B——不覆盖试样时,经过T时间后容 器内水的蒸发量(g) 。
性,以便吸收人体通过不感知蒸发和出汗向皮肤表面排出的水
分,并迅速释放到周围环境中,保持皮肤表面适宜的湿度。 (4)织物吸湿性的表征指标是回潮率。 回潮率越大,吸湿性越好。
2、织物的透湿性
(1)透湿性(又称透汽性):气态的水分透过织物的性
能,称为织物的透湿性。
(2)透湿性的评价指标
①透湿率Aa(绝对透汽率) :是指从覆盖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物试样的 盛水容器中,单位时间内透过单位面积试样排放出来的水 汽量。
反之导热性好。 如: a卷曲的纤维,纤维间空隙多,含气量大,十分保暖,如 羊毛、羊绒织物。 b 较细的纤维表面积大,静止空气层的表面积也大,故绝热 性好,如羽绒、某些超细纤维。
c起毛、蓬松的织物以及双层、多层结构的织物内含气量
大,保暖性好。
Ⅱ若织物中的空气稳定性差,受外界影响大,处于流
动状态,则容易带走热量,使保暖性下降。
(3)汗液脏污对衣料导热性的影响
污垢能堵塞织物中纱线之间的空隙,因污垢的导热
性比空气大,所以脏污衣服的隔热值明显降低。
(4)运动对衣料导热的影响
运动会产生相对风速,使服装的保暖性显著减小。
(二)织物的吸湿性、放湿性和透湿性
1、织物的吸湿性和放湿性
(1)吸湿性:织物吸收气态水分的能力。 (2)放湿性:织物放出气态水分的能力。 (3)夏季服装和内衣对吸湿性和放湿性的要求 对夏季服装和内衣而言,要求织物有良好的吸湿性和放湿
热阻的米制单位(国际单位)是热欧姆(T—Ω),量
纲是m2.℃ /w 。 b热阻值意义:热阻值越大,衣料的阻热和隔热性能越 高,保温力越好。 而衣料的导热性越差。
Ⅱ克罗值(CLO)
a克罗值(CLO)的定义:在室温21℃、相对湿度小于50%, 气流速度不超过0.1m/s的条件下,一个安静坐着的人,保持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