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联网思维”产生的原因和特征
互联网思维的精髓

互联网思维的精髓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互联网思维作为一种新型的思维方式,对于个人和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互联网思维的定义、特点以及在个人和企业发展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揭示互联网思维的精髓。
一、互联网思维的定义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以互联网为核心和基础的思考方式,它强调以用户为中心、开放、协作、共享的理念。
互联网思维是在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逐渐形成的,它突破了传统思维模式的限制,注重信息的流动和共享,倡导创新和变革。
二、互联网思维的特点1. 用户至上互联网思维强调以用户为中心,关注用户的需求和体验。
在互联网时代,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分享经验和参与互动。
因此,企业和个人在思考问题时要始终关注用户的需求,将用户的满意度放在首位。
2. 开放共享互联网思维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开放共享。
互联网提供了开放共享的平台,使得信息可以自由流动,并促进了多方的合作与创新。
互联网思维强调共享经济和协同合作,通过共享资源和共同创造价值,实现优势互补和双赢局面。
3. 敏捷创新互联网思维注重敏捷创新,追求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
互联网行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对企业和个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互联网思维强调快速迭代和学习的能力,鼓励尝试、失败快、调整快,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三、互联网思维在个人发展中的应用1. 注重个人品牌建设个人品牌是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体现。
互联网思维要求个人注重在线的知名度和个人品牌的建设。
通过社交媒体、个人博客等平台,个人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影响力和专业形象,为个人品牌的发展打下基础。
2. 积极学习和沟通互联网思维强调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对个人的学习和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个人应该积极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学习新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各种渠道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拓宽个人的视野和知识面。
3. 敏锐洞察和创新意识互联网时代变化迅速,个人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创新意识。
互联网思维分析

互联网思维分析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思维已经成为当代商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
互联网思维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商业模式、管理理念和思维方式为核心,通过创新、开放、分享和合作的方式,改变了传统商业和社会运行的方式。
本文将对互联网思维进行深入分析,从理念、特点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互联网思维的理念互联网思维的理念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创新思维:互联网思维强调创新和变革的重要性。
创新是互联网行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不断推陈出新、勇于尝试新理念和新技术,实现商业模式的突破和变革。
2. 用户导向:互联网思维将用户需求置于核心位置。
通过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实现个性化服务和精准营销,提高用户满意度和粘性。
3. 数据驱动:互联网思维倡导以数据为基础的决策和分析方法。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挖掘,实现精准营销、精细管理,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4. 开放共享:互联网思维强调开放和共享的价值。
通过开放平台和共享经济的模式,促进资源的共享和创新,实现多方共赢。
二、互联网思维的特点互联网思维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 敏捷灵活:互联网思维注重快速反应和灵活应变。
通过持续的创新和改善,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和用户需求的变化。
2. 平台化:互联网思维倡导平台化的商业模式。
通过打造开放、共享的平台,实现资源的整合和最大化利用,促进合作和创新。
3. 异构性:互联网思维鼓励异质性和多样性。
通过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
4. 用户参与:互联网思维注重用户的参与和分享。
用户成为产品和服务的创造者和推广者,形成用户参与的生态系统。
三、互联网思维的应用1. 电商行业:互联网思维对电商行业的影响深远。
通过电商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实现供应链的整合和优化,提高交易效率和用户体验。
2. 金融行业:互联网思维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实现金融服务的创新和升级,提高金融效率和便捷性。
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

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互联网思维作为一个热门的概念,近年来在商业界和社会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那么,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呢?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互联网思维的含义、特征以及对各行业的影响。
一、互联网思维的含义互联网思维是指一种基于互联网特性和互联网文化的思考方式和经营理念。
它不仅仅只是指互联网领域的问题解决方法,更是一种在信息化社会中的思维方式。
互联网思维强调开放、共享、创新、变革的价值观,强调迭代、快速、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与传统思维相比,互联网思维更加注重用户需求,倡导平台化、生态化的运作模式。
二、互联网思维的特征1. 用户至上:互联网思维强调用户体验和用户价值,关注用户的需求和反馈,通过不断迭代和优化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2. 信息共享:互联网思维倡导信息的开放共享,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信息的自由交流和沟通,推动信息的共享和流动。
3. 创新驱动:互联网思维强调创新和变革,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方法来解决问题,不断推陈出新。
4. 敏捷灵活:互联网思维追求快速响应和灵活适应变化,注重迅速决策和行动,以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
5. 数据驱动:互联网思维强调数据的价值和运用,通过大数据分析来洞察用户行为和市场趋势,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互联网思维对各行业的影响1. 商业领域:互联网思维在商业领域中的影响十分重大。
通过互联网思维,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建立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实现企业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2. 教育领域:互联网思维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模式,推动了在线教育的发展。
通过互联网思维,教育机构能够提供更加灵活、便捷的学习方式,打破时空限制,让教育资源实现共享和普惠。
3. 媒体领域:互联网思维对传统媒体的影响深远。
传统媒体需要借助互联网思维,进行内容创新、平台建设和商业模式转型,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趋势。
4. 政府领域:互联网思维对政府机构的改革和创新提出了挑战和机遇。
互联网思维课件【讲稿】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商业模式创新
1 2
平台化商业模式
通过构建互联网平台,将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技术 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和价值共创。
平台化商业模式的优势
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实现规模经 济和范围经济,同时能够促进创新和创业。
3
平台化商业模式的案例
如淘宝、滴滴出行等,通过构建平台,实现了商 品交易和出行服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跨界合作
鼓励与其他行业、企业进行跨界合作,共同研发新产品、新服务 ,拓展市场空间和业务范围。
资源共享
通过共享资源,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形成更加开放和 创新的研发环境。
协同创新
倡导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人才共同参与创新过程,相互协作、 相互启发,推动组织持续创新和发展。
06
互联网思维在商业模式创 新中的应用
A/B测试
进行A/B测试,对比不同 方案的效果,找出最佳的 优化方案。
数据分析与监控
对产品运营数据进行分析 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 采取相应措施。
04
互联网思维在市场营销中 的应用
精准定位目标用户群体
用户画像
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目标用户群体 的年龄、性别、地域、兴趣等方面的 特征,形成用户画像,为精准定位提 供依据。
鼓励用户参与产品或服务的开发 和改进过程,通过用户反馈和参 与来不断完善产品或服务。
简约至上
简约设计
互联网思维强调简约设计,去除多余 的功能和元素,让产品或服务更加简 洁、易用。
聚焦核心功能
将产品或服务的核心功能突出,避免 分散用户的注意力,提高用户体验。
快速迭代
快速响应
互联网思维强调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 用户反馈,不断进行产品或服务的迭 代和改进。
什么是互联网思维

什么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指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文化的思考方式和工作方法。
它强调信息共享、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和快速响应。
互联网思维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
它影响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转型和社会的变革。
本文将详细介绍互联网思维的概念、特点和对社会的影响。
一、互联网思维的概念互联网思维是由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而产生的一种思维方式。
它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中,体现出几个核心要素。
首先,互联网思维注重信息共享和传播。
通过互联网,信息得以快速传递和共享,形成了一种全球联通的信息交流网络。
其次,互联网思维强调开放合作。
互联网的特点是开放共享,各方可以进行广泛合作,加速创新和发展。
最后,互联网思维是以用户为中心的。
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了解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成为互联网思维的核心。
二、互联网思维的特点1. 平等开放:互联网思维倡导平等开放的理念,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发表观点,分享资源。
2. 多元创新:互联网思维鼓励多元化的创新,倡导不断尝试和改进,鼓励创新思维和实践。
3. 用户导向:互联网思维以用户体验为中心,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用户反馈,持续改进产品和服务。
4. 敏捷响应:互联网思维追求快速反应和迭代升级,注重快速决策和迅速行动。
三、互联网思维对社会的影响1. 经济领域:互联网思维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
通过互联网技术和线上平台,企业可以开展跨界合作和共享经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同时,互联网思维也催生了一批新的互联网企业,推动了创业浪潮和新兴产业的兴起。
2. 教育领域:互联网思维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提供了更多个性化的教育资源和学习工具。
在线教育、远程教育等新兴教育模式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地域限制,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3. 政府服务:互联网思维推动了政府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通过互联网,政府可以实现信息透明、数据共享,提高行政效能,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互联网思维几大特征

互联网思维几大特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思维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互联网思维是指以互联网为核心驱动,借助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的一种思维模式。
互联网思维的出现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传统行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互联网思维的几大特征。
一、开放性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特征之一。
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一切,其开放性使得信息能够自由传播、共享和交流。
互联网的开放性为互联网思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互联网思维鼓励人们广泛参与和共同创造,通过开放的平台和生态系统,实现信息的自由流通和跨界合作。
开放性的思维方式让人们能够更多地接收外界的意见和建议,吸取全球智慧,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
二、用户导向是互联网思维的又一个显著特征。
互联网时代用户的地位显著提升,他们不再被动接收信息,而是积极参与到产品和服务的创造中来。
互联网思维强调深入了解用户需求,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互动交流,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用户导向的思维方式要求企业始终保持关注用户体验,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行为,从而不断优化产品和提升服务质量。
三、创新驱动是互联网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
互联网思维倡导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的精神,鼓励人们追求卓越和创造。
在互联网时代,竞争无处不在,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赢得竞争优势。
互联网思维强调鼓励创新、支持试错,并快速迭代和优化产品和服务。
创新驱动的思维方式让企业保持活力和竞争力,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四、共享经济是互联网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共享经济的兴起,共享经济在互联网思维中占据重要地位。
共享经济通过互联网平台将资源和需求进行匹配,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共享经济的思维方式强调分享和合作,倡导资源共享,通过合作创造更大的价值。
共享经济的兴起打破了传统产业的边界,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方式。
总结起来,互联网思维具有开放性、用户导向、创新驱动和共享经济等几大特征。
互联网思维[网络用语]
![互联网思维[网络用语]](https://img.taocdn.com/s3/m/2d321de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2.png)
互联网思维[网络用语]互联网思维[网络用语]现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互联网思维成为了当下不可忽视的概念。
它植根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渗透到人们的思维方式中,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和变革。
本文将介绍互联网思维的概念、特点以及对各领域的影响,展示它在当前社会中的重要性。
一、互联网思维的概念和特点互联网思维是指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思考方式和工作方式。
它的核心是开放、共享、创新和合作。
与传统思维相比,互联网思维注重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高效性,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倡导开放的创新和合作模式。
首先,互联网思维强调的是用户体验。
互联网时代用户的需求和反馈可以快速传达,因此企业更加注重用户体验的提升,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培养用户黏性。
其次,互联网思维注重数据驱动和决策的科学性。
通过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可以收集海量的用户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并及时调整业务策略,迎合市场需求。
再次,互联网思维倡导的是开放和创新。
互联网的特点是高度开放和互联互通,各个领域的参与者可以更加方便地交流和合作。
这使得创新得以快速发展,且创新不再由少数人垄断,而是更加开放和民主。
最后,互联网思维注重合作共赢。
互联网时代,传统的竞争观念逐渐被合作共赢的理念所取代。
企业之间、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合作和共享成为了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的关键。
二、互联网思维对各领域的影响1. 商业领域:互联网思维带来了商业模式的变革。
传统企业逐渐认识到互联网的重要性,开始向互联网转型。
通过互联网的技术支持,企业可以拓展在线渠道,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实现线上线下的无缝衔接。
同时,互联网思维也催生了共享经济,推动了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
2. 教育领域:互联网思维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传统的线下教育模式逐渐被互联网教育所替代。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海量的学习资源,灵活自主地学习。
同时,互联网技术也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便捷和高效。
3. 媒体领域:互联网思维对新闻传媒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互联网时代的互联网思维与演化

互联网时代的互联网思维与演化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开放的、高度互动的、不拘一格的思维方式,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精神标志。
互联网思维在不断演化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一、互联网思维的诞生20世纪80年代末期,互联网在美国开始广泛使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的思维方式悄然而生。
这种思维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和思维方式,提出了人群协作的概念,开创了信息共享和文化传播的新时代。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观念是开放性、协作性和共享性,通过网络,人们可以方便地获取大量的信息,与世界各地的人进行互动和交流,互相分享知识和经验。
这种思维方式以互联网为基础,通过互联网的应用和技术不断演化,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互联网思维的特点1、开放性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开放性,传统的财产、权力和信息秩序等观念都被打破,人们不再受限于传统的约束和规范,更加注重信息的共享和传播。
以开放的方式,去发掘、创新和实践,不断完善、改进和塑造事物。
2、协作性互联网人们可以更容易地与其他人沟通、协作、分享和联合,共同解决问题,推进创新。
这种互动和合作,促进了个体、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3、共享性互联网思维鼓励人们分享经验、知识、技术和资源,把个人表述的信息分享给同事、亲友团队、知识社区等,让共享智慧成为可能。
三、互联网思维的影响1、提高工作效率互联网思维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更快速地获取信息、共享资源、解决问题、创新需求。
这种高效的工作方式,将直接促进企业、组织及人们自我进步。
2、推动知识传播互联网思维加速了知识的传播和共享,激励了人们不断的创新和进步。
通过不断地分享和协作,知识更加丰富和完整,人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3、改变商业模式互联网思维的出现对商业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传统的商业模式逐渐被颠覆,弥合了供应商、企业和客户关系的界限,并在全球范围内创造了新的商业机会和消费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互联网思维”产生的原因和特征潘国刚1 郭毅2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制对策研究”(JCZX2012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企业社会责任视域下的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研究”(12YJCZH108)摘要:“互联网思维”是近年来商业领域的一大热词,但对其理解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目前,对“互联网思维”的诠释,多流于对现象的总结,而缺乏对形成机理的剖析,甚至有炒作的嫌疑。
本文认为,“互联网思维”并不是一个严紧的学术概念,但它客观反映了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因商业环境的不同,而在经营理念上的差异。
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它与传统企业思维有何不同,“互联网思维”如何产生,又有何影响?本文试图从信息技术与商业环境的角度解读“互联网思维”这一现象。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互联网企业技术创新规模效应用户体验"Internet thinking" in recent years the business field of a hot words, but their understanding is Public opinions are divergent., unable to agree on which is right. At present, the "Internet thinking" interpretation, multi stream on the phenomenon are summarized, and the lack of the analysis of forming mechanism, even the suspects speculation. This paper thinks, "Internet thinking" is not a stringent academic concept, but it reflects the objective of e-commerce and traditional commerce, because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is different, but in the management philosophy of difference. What is the "Internet thinking", it and traditional business thinking different, "Internet thinking" how to produce, what impact? This paper tries to interpret the "from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business environment of Internet thinking" this phenomenon.近些年,“互联网思维”逐渐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无论是在互联网企业,还是在传统企业,无不对其津津乐道,推崇备至。
在有据可查的正式记录中,第一次在正式场合提到“互联网思维”一词的是李彦宏。
2011年,百度联盟峰会上李彥宏提出:“在中国,传统产业对于互联网的认识程度、接受程度和使用程度都是很有限的。
在传统领域中都存在一个现象,就是他们没有互联网的思维”。
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它与传统商业思维有没有不同?本文认为“互联网思维”是由信息技术推动,在特殊商业环境中形成的一种先进的商业意识和理念。
其具体特征如下:一、互联网思维更强调技术创新在IT行业有两个重要定律——摩尔定律1和吉尔德定律2,这两大定律共同带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又带动互联网产业的飞速发展。
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的影响下,互联网企业的时间概念也被扭曲,相对于传统企业,互联网企业以及其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明显缩短,颇有些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感觉。
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可以短时间内迅速做大做强,估值百亿,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失去活力,破产倒闭。
这一现象适用于任何互联网企业,无论大小。
Whatsapp 软件公司2009年成立,五年之后,这家仅有50名员工的公司,却被facebook 以190亿美元收购。
马化腾在评价微信时说:微信如果晚3个月,腾讯可能就被颠覆掉,如果别人先搞出微信,腾讯根本“挡不住”。
诺基亚被微软收购时,其老总的话也很耐人寻味:我们其实也没犯什么错,但是,不知道怎么的就输了。
纵观互联网企业发展历程,能否跟上技术的发展,实现技术的创新是企业成败决定性因素。
技术是推动商业变革的根本力量。
我们经常说,硬件决定软件,软件决定内容,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事实。
早期互联网的内容是邮箱与BBS,之后是论坛与贴吧,再后是网游与音频,最后才是视频与直播,这一发展过程与处理器性能和网速的提升有着直接的关系。
同理,苹果IOS自2007年正式发布,到2013年已更新到IOS7.0,平均每年推出一个新版本。
谷歌Android系统2008年正式发布,1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每隔18个月增加一倍。
2主干网的带宽每 6 个月增加一倍,上网终将趋于免费。
到2012年已变换13个版本。
由于互联网企业处于信息技术发展最前沿,其受到的冲击也最大。
一个企业看似牢不可破,其实都有大的危机,稍微把握不住技术发展趋势的话,就会变得非常危险的。
互联网企业为了不被别人淘汰,只能不断自我淘汰,以此保持自身的竞争力。
互联网企业必须具有很强危机感,只有将新技术快速融入到产品与经营之中,才能实现商业颠覆或保住自身的商业地位。
二、互联网企业更具有竞争意识信息技术使商业时空维度无限延伸,信息成本急剧降低,这也必然导致企业竞争的日益惨烈。
这种惨烈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产品的竞争,二服务的竞争。
以淘宝电商为例,首先,商品的价格是完全透明的,同样的产品,你比人家多卖一块钱,别人便不买你的。
其次,消费者买到商品后,可以进行打分、评价,这些对其他购买者都是公开的,直接影响到电商的销售量。
所谓的淘宝卖家,更多是外表风光,内心彷徨。
一方面不敢定价太高,唯恐输给竞争对手。
另一方面,一口一个“亲”地叫着,生怕顾客给个差评。
互联网并不是遍地黄金的热土,而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战场,传统商务活动是在一定区域内进行,企业的竞争对手与竞争区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互联网企业的竞争却是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进行。
相对于传统企业,互联网企业的竞争或许只能用惨烈来形容,如淘宝与京东的竞争,团购网站的竞争,在线旅游的竞争,打车软件的竞争。
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互联网企业向来就是以钱烧著称,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商业模式都是主营业务免费,用户不需要为其核心业务直接买单,而是通过增值服务营利。
一个满意的客户会引起 8笔潜在的交易,其中至少一笔成交;一个不满意的客户会影响 25个人的购买意向;争取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是保持一个老客户的5倍。
这是《哈佛商业评论》多年前的研究结论,传统企业不是不知道,只是做不到。
客户关系对传统企业很重要,但对互联网企业更重要,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六度分隔理论得到完美的实践,客户的影响力进一步放大,一个好评或差评,其影响的不再是几十个客户,而是几百个、几千个。
互联网企业不得更加注重用户的评价与感受。
三、互联网企业更强调规模效应如前所述,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所有商品的所有信息都将是透明的,以往因信息不完全而获得高利润现象将一去不复返,商业活动总体将进入一个微利时代。
在这种的环境下,商家需要通过扩大销量来弥补利润率的下滑,薄利多销将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也为企业扩大规模提供了支持,互联网企业有一个普遍的特点,生产的固定成本很高,而边际成本很低,甚至接近于零。
当然,这也是互联网企业的经常采用免费策略的原因。
互联网企业的经营成本明显比传统企业的低,多年前,马云坚定地相信,淘宝的销售额有一天能超越沃尔玛,理由是沃尔玛增加一万买家需要买巨大的场地,买很多的设备,买很多的仓储,而淘宝只需要增加几台服务器就可以了。
2010年3月5日,腾讯QQ同时在线用户数突破1亿,即使马化腾自己也坦承,真没想到,QQ有一天能同时服务1亿个用户。
一个企业能同时服务上亿人,而且成本极低,这在以前是难以想像,也很难实现的。
规模效应将是未来企业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未来会出现更大规模的企业。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规模效应又有了另一重含义,即以前没有形成规模的产品,通过信息技术也可以形成规模。
长尾理论是互联网时代的独特产物,2014年10月美国《连线》杂志总编辑克里斯∙安德森最早提出长尾理论,其主要内容是,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
信息技术满足了长尾理论的前提,促进了长尾的形成。
例如,开一家左撇子专卖店,在以前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足够的规模支持其经营,但在互联网上却可以。
以前只有大众,现在小众同样,余额宝的成功固然与现行金融体制有关,但也是应用长尾理论的典型案例,存款少但数量大的小储户打败了存款多但数量小的大储户。
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长尾再不是可有可无的鸡肋,少数用户的需求也得到企业的重视,小众市场将成为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
四、互联网企业相对于传统企业更强调用户体验用户体验是指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纯主观感受,简单地来说,就是这个东西“好不好用,方不方便”。
用户体验关注的是产品给用户带来的愉悦度,而不是单纯的产品性能,它强调产品设计以用户为中心,从意识层面到潜意识层面,将每一细节做到极致,让用户看到的元素美观协调,听到的声音悦耳舒适,操作的过程顺畅自然。
当年的EBAY,注册一个帐户需要三个步骤。
第三步,原来是这样说的:“你只要在你的邮件确认一下你就成功了”。
这句话很长,用户不可能一个一个字去读,他一眼扫过去,看到成功两个字,他以为已经成功了,不会再去确认这个邮件。
EBAY后来改成五个大字,叫“快要成功了”。
五个大字非常大。
用户一看,我没有成功,还需要做一件事。
几个字就让EBAY提升了10%到20%的注册率,相当于每天给他带来一百万的最终价值。
互联网企业都像乔布斯那样,有一种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反复打磨产品做到让用户尖叫。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用户体验是上世纪90年代由唐纳德∙诺曼提出,最早应用于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
传统企业也强调用户满意度,但无法像互联网企业做得那么好。
传统企业的产品是服务员与用户的面对面,以互动方式实现的,而互联网企业提供的产品往往是虚拟形式实现,是一种人与计算机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