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五年级语文古诗词解析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古诗译文及名言

名人名言:1、我读书奉行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冰心2、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通读,细读,反复读。
——培根3、没有雄心壮志的人,他们的生活缺乏伟大的动力,自然不能盼望他们会有杰出的成就。
——华罗庚4、我爱太阳、爱雪、爱风、爱山,我爱着一切。
——巴金5、自然是美的源泉,艺术的源泉,亦可说是人生的源泉。
——丰子恺6、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罗丹7、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
——西塞罗8、被人爱和爱别人是同样的幸福,而且一旦得到它,就够受用一辈子。
——列夫·托尔斯泰9、友谊建立在同志中,巩固在真挚上,发展在批评里,断送在奉承中。
——列宁10、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詹天佑11、人们不能没有面包而生活,人们也不能没有祖国而生活。
——雨果12、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周恩来13、闻名就是要造就有修养的人。
——罗斯金14、幻想是诗人的翅膀,假设是科学的天梯。
——歌德15、爱好出勤奋,勤奋出天才。
——郭沫若16、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爱因斯坦17、应立志做大事,不可立志做大官。
——孙中山18、智慧不仅仅存在于知识之中,而且还存在于运用知识的能力中。
——亚里士多德1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20、没有比历史更使人感兴趣的了。
当你读着历史,你就懂得了现在。
——苏里科夫21、未来是光明而美丽的,爱它吧,向它突进,为它工作,迎接它,尽可能地使它成为现实吧!——车尔尼雪夫斯基22、我们在享受着他人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益处,我们也必须乐于用自己的发明去为他人服务。
——富兰克林23、点滴的创造固不如整体的创造,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呆望着大创造从天而降。
沪教版五年级诗词理解大全

1长歌行(节选)-汉乐府正文: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译文:千万条大河奔腾着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重西流?少年时不努力,到老来只能是空空悔恨了。
本诗借物言理,一个人少年时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之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向上,牢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警训,催人奋进。
2元日-宋.王安石正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爆竹声中已把旧年驱除,春风送暖饮屠苏避祸求福。
千家万户迎来了正月旭日,总要用新门神换掉旧桃符。
这首诗描写了宋代人过春节的场面,作者择取了这些过年时最典型的喜庆场景,展现了一幅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风俗画卷。
这首诗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王安石对革除时弊、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及乐观情绪。
抒发了他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心情。
3渔歌子-唐.张志和正文: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西塞山前群群白鹭高飞,桃花盛开水中鳜鱼肥美。
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在斜细雨中流连不归。
这是一首传唱悠远的词,所描写的是西塞山边的景色,是一幅描写生动自然的春天的景象,生机勃勃,而且充满了喜气。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正文: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
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
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
表达作者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5寒食-唐.韩翃正文: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教育资料】五年级上语文专项解析-古诗词_沪教版(无答案)学习专用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五年级语文(第一学期)古诗词解析与训练1.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参考译文】山坡、原野间草木茂盛,一片葱茏,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
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
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起了农活,闲着的人很少。
他们刚忙完了采桑养蚕的事又要开始插秧了。
【学习提示】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南宋诗人,有“乡村诗人”之名,作品以精致优美的七言绝句见长。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
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四月特有的景象勾勒了出来。
后两句写人,平实的用词,充分地衬托出“乡村四月”农民劳动的紧张、繁忙。
全诗动静结合,绘声绘色,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和赞美之情也体现无遗。
2.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参考译文】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纺线织布,农家男女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学习提示】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
他的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细致的描绘,热情地赞颂了农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
前两句写乡村男耕女织,日夜辛劳,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
后两句通过细节描绘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烂漫,既生动又富有生活情趣。
3.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参考译文】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等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就身在庐山之中啊!【学习提示】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沪教版五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古诗词解析

1.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2.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3.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参考译文】 山坡、原野间草木茂盛,一片葱茏,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
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
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起了农活,闲着的人很少。
他们刚忙完了采桑养蚕的事又要开始插秧了。
【参考译文】 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纺线织布,农家男女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参考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等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就身在庐山之中啊!4.溪上遇雨(其二)唐·崔道融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zhūyú)少一人。
6.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shǔ),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参考译文】我独自坐在山间的岩石上,看见前面浓密的乌云饱含着雨水喷洒在前方起伏的山峦上,而此地却依然阳光灿烂。
正悠然欣赏大自然奇观时,忽然大吃一惊—滚滚的乌云挟带着狂风骤雨,已泻到了我的头上!不过我意外地发现:前山青翠的山峰上,映照着一抹夕阳的余晖!【参考译文】我独自一人在远离故乡的地方生活,每逢遇到佳节良辰就更加想念亲人。
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当他们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单单少了我一个人。
【参考译文】老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我到他的田舍做客。
五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古诗诵读:望天门山丨沪教版(2015秋)

望天门山说课稿说教材分析: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
这首诗都描绘了祖国山川景色,抒发了赞美之情;《望天门山》头两句描写山川气势。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第一句主要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
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
第三、四句写行船的感受。
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青山相对而来。
诗歌通过对天门山景象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乐观豪迈的情感。
说教学目标:一、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智能目标)。
二、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情感目标)。
三、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三、四为技能目标)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望天门山》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
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
这同时也是个难点。
另外,有些字词在诗中所代表的意思与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样,。
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些难懂字词的意思,并通过词义理解达到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也是这首诗教学的重点。
古诗学习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所以,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古诗,既培养能力,又为本课第二首诗的教学打下基础。
说教法:谈话法情境法说学法:探究法朗读感悟法针对教材,针对目标,《望天门山》这首诗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第一步: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让学生自由诵读已学过的古诗,说说认识的诗人。
这样可为后续学习营造氛围,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2.简介作者李白(著名诗人),导入新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步:读通诗文,学习生字,初悟诗意。
第三步:明确目标,尝试学习。
明确学习目标,可让学生知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要学会什么,掌握什么,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上海小学五年级古诗注释篇

五年级第一学期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中心思想】描绘了初夏的风光及乡村农务之繁忙,表达诗人对农民辛苦生活的同情。
【注释】①山原:山陵和原野。
②川:平地,白满川:水田里、低洼处都积满水,白茫茫一片。
③子规:杜鹃鸟。
④才了:刚刚结束。
⑤蚕桑:种桑养蚕。
⑥插田:插秧。
【译文】漫山遍野郁郁葱葱,水田洼地白茫茫一片。
蒙蒙烟雨中不时地传来杜鹃啼鸣。
四月的乡村很少有闲着的人,刚刚结束蚕桑的活计又开始插秧了。
【赏析】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出来。
以“绿遍”形容草木葱郁,“白满”表示雨水充足,“子规声”暗寓催耕之意,生动地展现出“乡村四月”特有的风貌。
后两句化繁为简,勾画出乡村四月农家紧张忙碌的气氛,刚刚收完蚕茧,又开始插秧,不正面说人太忙,却说闲人很少,显得语气更加委婉。
【作者简介】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南宋诗人,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生卒年不详,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屡考进士不中,布衣文人。
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嘉四灵” 。
他的诗大多讲究技巧,有清新淡远的意味,讲究锤炼字句,写景善白描,时有佳句,为人传诵,著有《四岩集》、《苇碧轩集》。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中心思想】描写了夏天农民忙碌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苦生活的同情和对他们勤劳品质的赞美。
【注释】①耘田:平整田畴,除草等田间劳动。
②绩麻:把麻搓成线。
③各当家:每人担负起相应的田间劳动。
④未解:不懂。
⑤供:从事,参加。
⑥傍:靠近。
【译文】白天出去耘田,晚上还要在灯下搓麻绳,村庄里年轻人都在各自地忙碌着,小孩子们不懂得参与耕田织布,也挨着桑树阴旁模仿大人的样子种瓜。
【赏析】这首诗前两句写乡村男耕女织,日夜辛劳,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后两句生动地描写了农村儿童深受大人影响,也表现出对劳动的热爱。
沪教版2021年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知识点

沪教版2021年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知识点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古诗鉴赏。
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用自己的话说说“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六种景象?“月落”、“_____”、“霜满天”、“_____”、“_____”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孟薰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
前两句是诗人_____到的,后两句是诗人_____到的。
[3]这首七言绝句中的“愁”字用的妙不可言,说一说这个“愁”字表现了什么,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诗作者凭借景物巧妙抒情的技巧,自然地把旅途寂寞的郁结愁思表达出来。
我们学过的借景抒情的古诗还有很多,你能写出一句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古诗题。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则成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原身再此山中。
(1)补全诗句。
(2)圈出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过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说明“当局者迷”的诗句,并解释其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古诗阅读。
风鸢图诗[明]徐渭江北江南纸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
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任骑牛弄笛儿。
[1]这首诗中哪一句写出了放风筝的热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课外阅读。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doc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复习第一单元朝诗人翁卷的,“,。
”静动结合写景,“,。
”写人,平实的用词充分地衬托出“乡村四月”农民劳动的紧张、繁忙。
作者对劳动人民的之心和之情也体现无遗。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中,。
两句诗,写出了儿童的天真烂漫。
第二单元古诗:哲理诗《题西林壁》是朝写的,“,。
”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景、千姿百态的庐山风景。
“,。
”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
”这句诗充满了哲理,为人们广为传诵。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是唐朝诗人,《》里的诗句。
后两句是,。
第三单元古诗:重阳节,诗人王维独在异乡,思念亲人而写下《》,诗中最能体现诗人思念家乡家人的句子是:,。
《过故人庄》是唐朝诗人写的,诗中描写景色的两句诗是:,。
诗中“故人”的意思是。
你如何理解“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第四单元古诗: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中,。
这两句诗表达对戍边将士孤独生活的同情。
朝诗人陆游,在《示儿》中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
”其中“元知”的意思是。
“,。
”表现其对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
第五单元:古诗:唐朝诗人的《山亭夏日》向我们展现出一幅情调清新雅致的夏日图,其中一句精妙的比喻句是。
李白,字,号,他的诗歌想象丰富,本学期学习了他的,诗中“,。
”有山有水,有远有近,如同一幅山水画卷。
第六单元:古诗:唐朝诗人的《》,委婉地批评了项羽兵败自刎的做法,表达了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诗人相信“江东子弟多才俊,。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
“七决圣手”王昌龄,被当时人赞为“世家天子王江宁”,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他首诗,其中表达诗人遭贬谪不改高尚情操的是《》,诗人说,。
是一首送别诗。
诗的构思新颖,全诗即景生情,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
”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
”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
第七单元:古诗:王维送老朋友出使安西,写了《》,其中描写景色的两句诗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五年级语文(第一学期)古诗词解析1.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参考译文】山坡、原野间草木茂盛,一片葱茏,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
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
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起了农活,闲着的人很少。
他们刚忙完了采桑养蚕的事又要开始插秧了。
【学习提示】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南宋诗人,有“乡村诗人”之名,作品以精致优美的七言绝句见长。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
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四月特有的景象勾勒了出来。
后两句写人,平实的用词,充分地衬托出“乡村四月”农民劳动的紧张、繁忙。
全诗动静结合,绘声绘色,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和赞美之情也体现无遗。
2.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参考译文】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纺线织布,农家男女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学习提示】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
他的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细致的描绘,热情地赞颂了农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
前两句写乡村男耕女织,日夜辛劳,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
后两句通过细节描绘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烂漫,既生动又富有生活情趣。
3.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等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就身在庐山之中啊!【学习提示】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造诣。
《题西林壁》是诗人游观庐山后的总结,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前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景、千姿百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充满了哲理,为人们广为传诵。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4.溪上遇雨二首(其二)唐·崔道融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我独自坐在山间的岩石上,看见前面浓密的乌云饱含着雨水喷洒在前方起伏的山峦上,而此地却依然阳光灿烂。
我正悠然欣赏大自然这一奇观时,忽然大吃一惊——滚滚的乌云挟带着狂风骤雨,已泻到了我的头上!不过我却意外地发现:前山青翠的山峰上,映照着一抹夕阳的余晖!【学习提示】崔道融,自号东瓯散人,晚唐诗人。
这首写景诗不同于一般唐诗。
它是咏夏天的骤雨,你既不能从中觅得何种寓意,又不能视为作者心境的写照。
因为它实在是为写雨而写雨。
全诗以“坐看”从容起,而用“忽惊”、“却是”作跌宕转折,写出夏雨的疾骤。
而一“衔”一“喷”,不但把黑云拟人化了(它像在撒泼、顽皮),形象生动,而且写出了雨的力度,具有一种猛烈浇注感。
写云曰“黑”,写雨曰“猛”,均穷极形容。
诗人还通过“遇雨”者表情的变化,先是“坐看”,继而“忽惊”,侧面烘托出夏雨的瞬息变化难以意料。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我独自一人在远离故乡的地方生活,每逢遇到佳节良辰就更加想念亲人。
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当他们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单单少了我一个人。
【学习提示】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画家。
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
苏轼赞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
古时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要插上茱萸。
本诗是王维的一篇思乡怀亲的名作,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感情。
“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
“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
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
“遥知”以下全是想象,揣想重阳节到来之时,亲人们定同往年一样登高饮酒。
结句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未再直言思亲,而其情自见,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6.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参考译文】老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我到他的田舍做客。
幽美的村庄,四周绿树环抱,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推开窗子,面对着打谷场和菜圃,共饮美酒,闲谈农务。
告别时就又盼望着快到重阳佳节,那时我还要再来品尝美酒,观赏菊花。
【学习提示】孟浩然,唐代诗人。
其诗歌以田园山水为主要题材,与王维齐名,人称“王孟”。
诗风清淡,多反映隐逸生活。
这首五言律诗是孟浩然田园诗的代表作。
首句像叙家常一样娓娓道来,显得轻松自如,简单而随意;接着描写“故人庄”的自然环境美;继而描写在故人家的生活场景:打开窗子面对着打谷场和菜园,举起酒杯情不自禁谈起农桑之事;最后描写了诗人为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所吸引,酒足饭饱之后意犹未尽,在临走时向故人直率表达了重阳节再次造访的愿望。
7.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参考译文】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孤零零的玉门关耸峙在群山峻岭之间,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去埋怨春光迟迟呢,要知道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学习提示】王之涣,字季凌,唐代著名诗人。
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隋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本诗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既是一幅西北边疆壮美风光的画卷,又是一首对出征将士满怀同情的怨歌,二者统一于短短的四行诗中,引人遐想,耐人寻味。
8.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参考译文】我本来就知道人死去了,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待到大宋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学习提示】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一生留下了近万首诗歌,这些诗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了他诗歌创作最显著的特色。
《示儿》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是一首感人至深、传诵千古的名作。
诗人悲的是国土的沦陷,念念不忘的是国家的统一。
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著、深沉、热烈、真挚!这种爱国情怀,融入了整首诗中。
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表现其对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
9.山亭夏日唐·高骈绿柳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参考译文】炎热的夏天,绿树枝叶繁茂,树阴浓密;水平如镜的池塘,倒映着山上的亭台楼阁。
微风吹来,水晶帘子轻轻飘动;满架的蔷薇正在盛开,整个庭院都弥漫着醉人的芳香。
【学习提示】高骈,字千里,唐末大将。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绿树阴浓夏日长”,诗人是从感官着笔写夏日;“楼台倒影入池塘”,诗人是从视觉写夏日,写看到的景观;“水晶帘动微风起”,这句是从触觉角度写夏日;“满架蔷薇一院香”,诗人又从嗅觉角度来写夏日。
诗人捕捉了不易觉察的细节,传神地描绘了夏日山亭的宁静,在炎夏读来倍感清凉安详。
全诗流露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
10.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参考译文】高高的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激荡。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天边驶来。
【学习提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
《望天门山》是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
李白无比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一生遍游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杰作。
该诗描写诗人舟行江中溯流而上,远望天门山的情景。
全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
诗中有山有水,有远有近,如同一幅山水画卷。
11.题乌江亭唐·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参考译文】胜败乃兵家常事,是难以预料的,能忍受失败和耻辱才是真正的男儿。
江东的子弟中藏龙卧虎,人才济济,如果项羽当年重返江东,说不定还能卷土重来。
【学习提示】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杰出诗人。
杜牧,人称“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其诗以七言绝句著称。
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这首诗依据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项羽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如日中天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诗中暗寓讽刺之意。
12.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参考译文】寒冷的夜雨与江面连成一片流入江南,清晨送你走后,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
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询问我的近况,请告诉他们我的心像玉壶中的冰一样晶莹透明。
【学习提示】王昌龄,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
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13.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参考译文】渭城清晨的细雨湿润了飞扬的尘土,旅店周围的嫩柳格外青翠清新。
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向西出了阳关后就可能再也遇不到老朋友了。
【学习提示】本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一首极负盛名的送别诗,当时被谱曲传唱,称为“阳关三叠”。
这首乐曲在唐代非常流行,不仅是由于短短四行诗句饱含着极其深沉的惜别情绪,也因为曲调情意绵绵、真切动人。
诗的前两行点明了送客的时间和地点,后两行字面上似乎只是劝酒,实际上却是衷心地祝愿好友,在那遥远而陌生的地方一切平安,把深沉的情感融入平淡的话语中,更增添了感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