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基础习题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基础习题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基础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对于哲学表述正确的,哲学是()①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②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生活处处有哲学”是指()A.自古就有哲学B.人人都懂哲学C.生活就是哲学D.哲学就在我们身边3.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如果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则这种观点属于()A.不可知论B.形而上学C.唯心主义D.唯物主义4.下列关于世界观认识正确的是()A. 世界观人人都有B. 世界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C. 世界观都是科学的D. 世界观就是哲学5.哲学自产生以来就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依据()A.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B. 对思维和存在二者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C.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D. 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6.关于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 B.哲学就是具体的科学知识C.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7.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代表人物泰勒士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原”的论点,春秋时代《管子》书中的《水地》篇中也表述了“水是万物的根源”的学说。

上述观点()A.是完全正确的,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不符合客观实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C.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存在不足之处D.否认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8.英国著名哲学家贝克莱有一句名言:“存在就是被感知。

”()A.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9.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

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A.有神论与无神论的斗争 B.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斗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10.下列说法中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A.“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B.“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11.下列对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世界观体现方法论,方法论决定世界观B.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作用于世界观D. 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12.目前,专业迷信网站越来越多,网上迷信活动日益猖獗。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测试题命题人:李正试卷说明:1.考试范围:《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2.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3.本试题由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组成第I卷(选择题)一、每道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道题2分,共60分。

1. 在现实生活中,鸡生蛋,蛋生鸡.但若是要追问究竟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这一问题时,有人认为先有鸡,有人认为先有蛋,还有人认为鸡和蛋具有同样的遗传物质基础,二者在地球上的出现无所谓先后.当人们对世界“打破沙锅问到底”时,就会形成他对世界一定的总的看法和观点,这种看法和观点 ( )①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②属于世界观范畴③可以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和改造世界④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2. 有人认为,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也有人认为,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这两者 ( ) A.是矛盾的,因为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源头B.是矛盾的,因为对实践的追问未必都是哲学C.不矛盾,前者是从本源来说的,后者是从获取方式来说的D.不矛盾,说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是因为认识在不断发展3.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说:“学好哲学,终身受益”。

这说明(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②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③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之中④哲学能够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A.①④B.①② C.②③D.③④4.“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这两句话共同说明了哲学的()A.内涵 B。

起源 C。

任务 D。

性质5. “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每个人皆有他自己的尊贵之处,只是不去思考罢了)只要养成思考的习惯,生活的质量自然会随之提高,生命的内涵也将更为丰富。

哲学是我们品味人生的开始。

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要( )A.正确认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B.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关系D.发挥哲学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作用6。

智慧树知到答案 中国哲学导论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答案 中国哲学导论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1、判断题:“三祭”——祭天地、祭祖先、祭圣贤。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2、判断题:“人之初,性本善。

”这是荀子哲学的基本观念之一。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3、判断题:哲学是属于“为道”的范畴,哲学的价值、功用,不是增加单纯的知识,而在于提高精神境界。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第一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全部易卦的最后以“未济”卦作总结,其意义就在于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的。

选项:A:与时俱进B:有穷有尽C:无穷无尽D:因时而异答案: 【无穷无尽】2、多选题:孔子删《诗》《书》,定《礼》《乐》,并整理《春秋》,将自己的观点隐入历史,在历史中体现()。

选项:A:政治主张B:春秋笔法C:学术思想D:微言大义答案: 【春秋笔法;微言大义】3、判断题:老子的思想系统是由宇宙论向下落实到人生论,然后由人生论再延伸到政治论。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4、判断题:“兼爱”的基本涵义是:视人如己,不分亲疏远近、贫富贵贱,同等程度地爱一切人。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5、判断题:史伯说“和实生物”。

“和”是{相济}的意思,相济方能相成。

五行和而万物生。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6、判断题:庄子认为人和不同动物都各有其所喜爱的居所、食物、容貌,都从各自的“成心”来做出判断。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7、多选题:名家代表性思想有()选项:A:合同异B:齐物论C:离坚白D:白马非马答案: 【合同异;离坚白;白马非马】8、判断题:荀子所讲的“伪”,是特指圣人所作的礼义、法度。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9、判断题:韩非认为“法术势”三者都是帝王治国理政之必备。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第二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佛教从何时起传入中国()。

选项:A:西汉初年B:春秋战国C:东汉末年D:西汉末东汉初答案: 【西汉末东汉初】2、单选题:佛教最初依附玄学形成格义佛教,传播的是哪一类思想()选项:A:唯识学B:华严学C:净土宗D:般若学答案: 【般若学】3、多选题:唯识学里的“三自性”指的是()选项:A:遍计所执性B:依他起性C:圆成实性D:胜义无自性答案: 【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4、多选题:八识指的是()选项:A:末那识B:意识C: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D:阿赖耶识答案: 【末那识;意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阿赖耶识】5、判断题:六家七宗指的是:本无宗、即色宗、识含宗、幻化宗、心无宗、缘会宗、本无异宗等。

(完整版)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测试题

(完整版)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测试题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题2分,共48分)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它体现了( )。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2.“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字是指()。

A. 客观实际B. 客观规律C. 主观愿望D. 正确观点3.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个人自身实际中的主观条件( )。

A.自己的体质 B.自己的学业基础C.自己的家庭情况 D.自身的性格4.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 )。

A.量力而行 B.自知之明 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5.以爱因斯坦的观点看来:支配着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是( )。

A.物质 B.意识 C.社会 D.精神6.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 )。

A.物质是运动的 B.运动是绝对的 C.运动是相对的 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7.30年里,陈景润、张海迪、杨利伟、中国女排、姚明一个个响亮的名字,照亮了无数颗年轻的心,让他们感受到了信念和力量,使他们渴望成长和超越。

这给青年学生的启示是( )。

①以偶像作为榜样,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为社会做出贡献②以偶像作为榜样,把偶像的理想作为自己的理想③以偶像激励自己,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不断奋发进取④以偶像激励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气象部门从闭幕式当日14时起,启用8架次飞机分别进行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境内的险情。

这说明( )。

A.人可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 B.人可以任意改变和废除自然规律C.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受限制的 D.人可以创造自然规律9.在首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有近千家企业观看,其中位列世界500强的企业有20多家。

高二政治必修4哲学生活----第1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高二政治必修4哲学生活----第1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高二政治必修4哲学生活 ---第1单元测试题(45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C.①③④D.①②④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高二某班在学习哲学时,组织了一次班级讨论会,请你一同参与。

【观点质疑】甲组同学: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就是哲学,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6分)【观点争鸣】丙组同学:唯物主义者就是一味追求物质财富的满足,专门迷恋于物质享受的人;唯心主义者则是追求“心灵”世界的满足,追求远大理想,相信社会进步的人。

(2)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6分)22.某村遭受特大水灾,面对灾情人们议论纷纷。

村民甲说:“这是天意呀,老天爷要对咱们惩罚,有啥法子呢?”村民乙说:“天意倒不是天意,只是今年的辛苦全白费了,荒年已成定局,我们只有自认倒霉啦!”村民丙说:“灾害已经发生,这是事实,但人还是有办法的,夏季损失秋季补,农业损失副业补,要生产自救战胜灾害。

”(1)请指出上述三个村民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世界观?(6分)(2)简要评析他们对灾害的态度。

(8分)23.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

《章程》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章程》还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指导思想。

材料二:《人民日报》社论强调:“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十八大的历史性贡献。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中学《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

它是由“爱”和“才智”组成的,意思是爱才智。

下列对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人人都有B.哲学是现世的才智,是“文化的活的灵魂”C.真正的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正统一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学问的科学概括和总结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探望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

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日访问我的最大收获。

一个人要想安然无恙地活在世上,就必需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

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

”回答2-3题2、富兰克林撞上门框,获得了人生才智。

这一事例说明的道理是A.懂哲学的人不会犯错误B.哲学才智是在人们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的C.相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须要哲学才智D.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富兰克林的经验告知我们,低姿态是一种哲学才智,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这启示我们A.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B.任何哲学都给人以才智,使人更聪慧C.不懂哲学的人,就无法生存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4、“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索了”。

这说明A、辩证法是原来就客观存在的B、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亲密相关C、思索的力气是巨大的D、哲学就是辩证法5、马克思说:“哲学不在世界之外,就犹如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哲学在物质世界之内 B.生活到处有哲学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哲学可以给人们带来才智6、哲学是A、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B、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C、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D、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7、对于哲学和详细科学的关系,下列观点正确的有A.哲学与详细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特性的关系B.哲学是详细科学的基础,详细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C.哲学为详细科学供应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8、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安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老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安排和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

人教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1

人教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1

第一单元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观的含义。

孔子的“道”,指的是认识和处理问题的一般观点和方法,属于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内容,B项符合题意,排除A项。

C、D项错在“正确”和“科学”。

2.【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具体科学对哲学发展的影响,②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排除①;哲学未必是正确和科学的,排除④。

3.【答案】A【解析】黑格尔认为世界是运动变化的,属于辩证法的观点,①符合题意,排除②;认为“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③符合题意,排除④。

4.【答案】C【解析】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从哲学角度分析,这是在处理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故①③符合题意。

5.【答案】B【解析】题目中,“存在的真实与认知的真实是同一的”,培根认为思维反映存在,思维与存在之间具有同一性,这是正确的。

但培根将思维对存在的反映与镜子成像等同起来,没有看到二者的本质区别,具有不合理性。

因此,培根的这一观点蕴含着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没有完全科学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①④正确;培根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思想,不是主观唯心主义,排除②;材料没有体现意识活动的能动创造性,排除③。

6.【答案】D【解析】①说法错误,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出发点;②说法错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所有哲学都要回答的问题。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第一次回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哲学;③④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测试题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测试题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题2分,共48分)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它体现了( )。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2.“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字是指()。

A. 客观实际B. 客观规律C. 主观愿望D. 正确观点3.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个人自身实际中的主观条件( )。

A.自己的体质 B.自己的学业基础 C.自己的家庭情况 D.自身的性格4.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 )。

A.量力而行 B.自知之明 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5.以爱因斯坦的观点看来:支配着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是( )。

A.物质 B.意识 C.社会 D.精神6.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

A.物质是运动的 B.运动是绝对的 C.运动是相对的 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7.30年里,陈景润、张海迪、杨利伟、中国女排、姚明一个个响亮的名字,照亮了无数颗年轻的心,让他们感受到了信念和力量,使他们渴望成长和超越。

这给青年学生的启示是()。

①以偶像作为榜样,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为社会做出贡献②以偶像作为榜样,把偶像的理想作为自己的理想③以偶像激励自己,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不断奋发进取④以偶像激励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气象部门从闭幕式当日14时起,启用8架次飞机分别进行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境内的险情。

这说明()。

A.人可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 B.人可以任意改变和废除自然规律C.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受限制的 D.人可以创造自然规律9.在首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有近千家企业观看,其中位列世界500强的企业有20多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17江苏,24)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结构中,人们重视家庭的团聚、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和谐。

受其影响,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浓厚的“尚圆”思维,讲究圆满、圆融、圆通,花好月圆、团团圆圆等也成为普通中国人的美好追求。

由此可见( )
①传统文化对社会变革有深刻影响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改造世界
④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7天津,9)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到哲学时说:“哲学很重要,很多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

数学是这样,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都是这样。

所以科学家一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哲学。

”他之所以这么讲,主要是因为( )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哲学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D.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
3.(16上海单科,2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 )
A.世界观践行方法论
B.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C.世界观反映方法论
D.方法论指导世界观
4.(16北京,26)某国际学术期刊的封面,用中国山水画形象地表现了中国某生物研究组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

山顶代表体细胞状态;连接各山顶的桥代表小分子,能够促进各山顶之间的跨越;山水中的小舟代表转基因方法,通过不同的路线实现重编程。

采用绘画形式表现科学研究成果反映了( )
A.科学与艺术具有相通性
B.科学与艺术都来自于创新思维
C.科学与艺术都可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
D.艺术的传播需要借助科学的力量
5.(16江苏单科,25)爱因斯坦说:“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

可是哲学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指使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

”这句话说明( )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
④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16上海单科,23)科学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
A.尊重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肯定无产阶级历史作用
B.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推动现实世界发展
C.是无产阶级的认识工具,来自实践并为实践服务
D.不仅正确地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强调改造世界
7.(16山东,34)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 )
A.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
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先知后行重在知
D.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8.(16广东,33)哲人说:“给我宁静吧,让我接受不能改变的,给我勇气吧,让我去改变我能改变的,给我智慧吧,让我分辨出什么是我能改变的,什么是我不能改变的。

”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哲学可为生活提供指导
④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16浙江,27)中国的先哲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构成。

到了19世纪,人们认为世界的最基本成分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上100个左右的元素。

现在人们认为最基本的是夸克、电子等。

由此可见( )
①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
②具体认识会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
③真理的价值要到实践中才能实现
④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16江苏,27)某实验团队通过对细胞凋亡发生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

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这表明( )
①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16海南,21)毛泽东说“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矛盾分析法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②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③唯物辩证法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体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矛盾转化的必要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17届天津六校联考)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这“五大理念”( )
①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②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③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④更新了思想观念,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 ①③
参考答案
1--6 CDBABD 7--12 BCAD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