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固化剂的发展现状及其前景展望_沈飞

土壤固化剂的发展现状及其前景展望_沈飞
土壤固化剂的发展现状及其前景展望_沈飞

 〔收稿日期〕 2008-03-23

土壤固化剂的发展现状及其前景展望

沈 飞 曹 净 曹 慧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云南)

摘 要 阐述了土壤固化剂的发展现状及分类,从土体的组成、结构角度,概括分析固化剂的固化机理,总

结了现阶段土壤固化剂研究和应用领域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及影响固化剂性能发挥和使用的因素,并对土壤固化剂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土壤固化剂;固化机理

土壤固化技术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它被广泛的应用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应用手段越来越多,涉及到了多种理论,它的处理对象也不断得到扩充,处理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单一的加固,还包括增加渗透性、提高抗冻能

力、防止污染物质泄漏等诸多方面[1]

。在这里仅以化学加固为重点,对土壤固化剂的现状做一个阐述。

土壤固化剂是在常温下能够直接胶结土体中土壤颗粒表面或能够与粘土矿物反应生成胶凝物质的

土壤硬化剂[1]

。土壤固化剂实际上是利用外掺剂对土体进行化学处理,来改变土壤的组成和土体的工程性质,从而提高土体强度,改善土质压实性。

在长期的工程实践活动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石灰土、水泥土的早期强度低、干缩大、易开裂,并且其性能受土质影响较大,对塑性指数高的粘土、有机土和盐渍土固化效果较差,甚至有时无固化作用。本文从国内外土壤固化剂研究的现状着手,概括分析土壤固化剂的固化机理,总结土壤固化剂研究和应用领域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对土壤固化剂的发展提出建议。

1 土壤固化剂的研究现状

土壤固化剂加固土体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

史,取得了许多土壤固化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其研究方向大致有两个:一是固化土性质和本构模型的研究;二是加固各种类型土壤的固化剂的配比

研究[2]

1.1 国外研究现状

以美、日等国家为代表,起步较早,对土壤固化技术进行了深层次研发,进行了对加固土壤的材料成分的改进,由原来单一的使用水泥、石灰、粉煤灰

升级到多种材料配比混合,形成了改善和提高土壤工程技术性能的复合材料———土壤固化剂;同时针对不同的土质条件研制了不同的土壤固化剂,研究的对象和思路进一步拓宽,不仅包括水泥和石灰的各种添加剂、废弃物的再利用研究,而且对菌类加固剂、昆虫加固技术也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现在土壤固化剂已大量应用于各种工程建设中,效益非常明显。主要产品有美国生产的Soil 2r ock,EN -1,t op -seal 等土壤固化剂;澳大利亚开发

的Roadbond (r ),Roadpacker (r );日本生产的Aught 2set 系列土壤固化剂;南非生产的I SS 土壤固化剂,CON 一A I D 土壤固化剂

[3]

Medina 等针对红土的成分,利用磷酸加固红

土;T omohisa 等提出用混凝土粉末、纸浆渣、粉煤灰和火山灰土加固处理那些含水量高和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Zalihe 等用粉煤灰和石灰来加固含有石灰质的膨胀性粘土。

Munjed 等用一种沉积物燃烧后的物质作为一

种土壤固化剂;Robert 研究了一种高浓缩的液体土壤固化剂(C I S );Saboundjian 对一种有机土壤固化剂(E MC2)在路基加固中的应用做了报道;Thecann 研究了腐生物分解木质索中的担子菌类,认为其在土壤固化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Nene 等研究了自然界白蚁用粘土固化筑巢的技术,提出了岩土昆虫学的概念。

虽然国际上土壤固化剂的发展较快,但却有各自的缺点,仍然需要不断完善。比如奥特塞特(ADGHTSET )固化剂对土体固化后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水稳定性,但提高的程度不大;I SS 土壤固化剂对土体加固后强度、水稳性良好,其缺点是对于固化膨胀土时必须使用石灰,否则其产生的强度很低。

2

6

1.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从八十年代开始引进国外土壤固化剂技术,在吸收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土壤的性质,开始了土壤固化剂的研究工作。迄今为止,先后有多家科研单位对土壤固化剂进行了研究,并先后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并应用到了工程建设中。方祥位等[4]对GT型土壤固化剂改良土的工程特性进行了研究,GT型土壤固化剂是以高钙灰和脱硫石膏两种工业废料为主要原料,辅以生石灰、水泥、熟石膏、硫酸铝及明矾石等次要成分,采用生石灰消解法除去脱硫石膏中的自由水,按全粉料配料的方法配制而成。按一定掺量向土中掺入石灰和GT型土壤固化剂制成石灰改良土样和固化剂改良土样并进行养护、浸水,对土样进行击实试验、直剪试验、压缩试验和渗透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GT型土壤固化剂改良土的击实效果、抗剪强度、压缩性、抗渗透性等工程特性明显优于石灰改良土。侯浩波等[5]对HAS土壤固化剂固化土料的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室内试验和对工程应用的分析探讨,说明了HAS土壤固化剂的适用性。徐渊博等[6]研制出的P AM2 CATS土壤固化剂具备良好的固结强度,水稳定性,具备良好的推广价值。使用这种固化剂后,发现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CBR值大幅增加。在汤河水库库区道路中使用ASC土壤固化剂替代水泥体现出了其巨大的优越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环保效益[7]。

国内在有机类固化剂的研发方面与国外差距较大,但也有发展。刘瑾等[8]选取丙烯酸等乙烯基单体为主体经高分子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土壤固化剂。固化土的力学性能显示出该土壤固化剂有很好的固化效果。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 R)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合成土壤固化剂的固化结构、固化性能及固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但产品的性能尚不稳定。

此外,许多无机和有机材料结合的土壤固化剂也不断出现。但总的来说,我国研究固化剂和固化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

2 土壤固化剂的分类

土壤固化剂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其不同的物理和化学组成成分决定了不同的类别、特点和固化方法。固化材料从形态上看,可分为固态和液态两大类。从化学构成上看,可分为主固化剂和助固化剂两大部分。按照材料的物质组成特点可分为无机类、离子类、有机聚合类三大类。

2.1 无机类固化剂

一般为粉末状,多采用工业废料作为主固剂,添加各种激发剂配制而成。主固剂包括粉煤灰、各类矿渣、煤矸石或水泥、沸石、石灰等,激发剂主要包括各种硫酸盐类、各种酸类和其他无机盐,也包含少量的表面活性剂等其他有机材料。添加无机类土壤固化剂的固化土性能比较稳定,在正常条件下,其性能可保持30~50年基本不变[9]。由于添加了一些工业废料和较易取得的建筑材料,而且施工简便,因而不仅可以降低工程造价,而且还具有环保和节能意义,更由于其历史遗传,被广泛使用于工程建设中。

此类固化剂发展至今主要包括水玻璃类(水玻璃+铝酸钠或氯化钙或氢氧化钠)、水泥类(高铝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钢渣水泥等)、石灰类(生、熟石灰,电石渣,贝壳类,漂白粉渣)、硫酸盐类(石膏,硫酸铁,硫酸铝)、氯化物类(氯化钙,氯化钠,氯化镁)、磷酸盐类、苛性碱类。

2.2 离子类固化剂

离子固化剂是一种由多个强离子组合而成的化学物质。离子类土壤固化剂一般是液状水溶性液体,是由若干强离子试剂制成的混合液溶液的pH 值为1.25,呈酸性。此类固化剂对土壤有较强的选择性和针对性,不适用于pH值大于7.5的碱性土壤[9]。目前,国内主要应用的离子固化剂主要有:美国的EN-1;澳大利亚的Roadband;加拿大的Roadpacker;南非I SS2500等品种,国产相关产品还相对较少。

2.3 有机聚合类固化剂

此类稳定剂一般呈液态,目前国际市场应用比较广泛和知名的产品多由石油磺化而得,其主要成分为磺化油,如南非约翰尼斯堡公司生产的康耐(CON-A I D)和美国Soilr ock公司的S型稳定剂等是国际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品种。有机聚合物固化剂的作用机理通常被认为是物理的而非化学的,它并不改变粘土矿物的内层结构,而是通过裹覆土颗粒,在其表面产生强大的吸附作用,伸得土壤颗粒集聚固化[10]。

这种固化剂主要有沥青、焦油、聚合物(树脂,糖醛苯胺,丙稀酸钙,聚丙稀苯胺,羧甲基纤维素等)。

沥青加固土有热拌与冷拌之分,热拌法由于常常需要加热土壤或(和)沥青而受到限制。冷拌法

36

则是用液体沥青加固未加热的土壤。对于粗粒土,如碎石、砂砾,沥青主要发挥其界面粘聚作用。对于粘土,由于粘土颗粒具有强大的表面能,沥青与土颗粒之间发生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在土颗粒周围形成坚强的沥青薄膜,从而形成稳定的凝聚结构。同时裹覆在土颗粒上的沥青因有憎水性,能够阻止水分侵入,提高加固土体的水稳性。研究表明,土壤的含水量对加固土的强度和水稳性有着重要的影响。适宜的水分,不仅可以削弱那些未被沥青膜裹覆的土颗粒的表面能,从而减小它们进一步吸收水分的能力,而且是沥青充分分散到土壤中并获得良好压实性的必要条件[10]。

为改善和提高沥青加固粘性土壤的效果,常常预先用石灰作为活化剂进行处理,目的是活化土颗粒的表面,降低土的亲水性,提高土的吸附能力等。液体沥青加固砂土类土壤效果不理想,而较适宜加固粘性土;乳化沥青则更适宜砂土的加固,用于粘土时,会因粘土颗粒巨大的表面能作用使得乳化沥青在某种程度上失水而变得粘稠,从而难以均匀地分散在土壤中。

对传统的高聚物而言,它可以改良土壤其中包括水土保持、土壤保湿、疏松土质等,在此基础上,研究发现利用聚合物交联形成立体结构包裹和胶结土粒,或者利用表面活性剂改变土粒表面亲水性质,形成有效的抗水能力。在土壤压实的基础上,可以得到较好的抗压强度。从而发展成为一类新的土壤固化剂。它有如下优点:固化剂的掺入量较少,运输方便,成本可以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一般采用水溶液的形态与土壤混合,施工方便;加入催化聚合成分或者直接利用土壤成分来实现交联,土壤早期强度和后期稳定强度均可以满足要求;适用的土壤类型比较丰富,所以适应性也比较好。缺点是这类固化剂普遍的抗水性能比较差,遇水强度急剧降低,一些成型的产品同样存在这类问题。并且土壤的强度建立在聚合物本身的胶结能力上.土壤的结构成分复杂,对聚合物本身的稳定性也是一种考验,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实践检验。

这样的一种分类只是大体上给出一个框架,在实际工程中,经常是多种类型的固化剂混合使用,互相弥补不足。此外在采用化学固化剂的过程中也常辅助以物理手段,例如国外曾采用施加电场的方式来排除土壤水分,引导离子电泳在土壤中形成固化盐类。此外,有很多种类土工织物也常用来增加土块的稳定性;还有公司开发出生物酶技术来加固土壤。

3 土壤固化剂的加固机理

天然的土体是由固、液、气三相组成。土的固体颗粒大小和形状、矿物成分及其组成三相体系在空间的排列与联结特性,是决定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重要因素。在研究土体的增强改性时,必须研究土中矿物的基本颗粒与其微集聚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性质与本质,即土在自然沉积或人工固化过程中,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物理化学综合作用,以促使在颗粒接触带从结构上产生不同性质和能量的相互连结作用[11]。通过对土体的组成、结构分析,结合多种土壤固化剂的实验、应用的结果来看,可以总结出土壤固化过程中的基本机理。

3.1 水的处理

从土壤固化过程来看,土壤中水分的存在对土壤固化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土壤中的粘粒由于其颗粒极为细小,表面能很大,在粘粒与水溶液界面上易发生吸附、离解或离子交换作用而带电,具有吸引极性水分子和水化离子的能力,即具有胶体性质和强的亲水性。粘土矿物颗粒与水相互作用时,根据作用力的大小可分为强结合水、弱结合水、毛细管水和自由水,土中结合水量是控制形成粘性土的稠度、塑性、膨胀、收缩等水理性质及强度、变形等力学性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水的存在,通过一系列的溶解、电离作用使土粒周围的阳离子形成双电层结构,使得土壤变成溶胶体。这样的胶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相互间的作用力较弱,所以土壤的强度比较差。所以为了固化土壤,必须将土壤中的水除去,阻止这一系列的溶解、电离作用发生。处理水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将游离水转化为结晶水。生成的结晶水合物具有胶凝的性质,可以堵塞土块中的各种毛细管道.避免渗入水分再一次破坏固化土的结构。第二种处理水的方式是破坏土粒表面的亲水性质,削弱土粒与水之间的作用力,利用施压和引流等措施除去土壤中的水分。

3.2 土壤颗粒的胶结

研究表明,土体的力学性质并不取决于粘土中矿物晶体的强度,而是取决于土粒之间的结构连结力。结构连结是在一系列物理、物理化学和化学作用下形成的,这些作用促使在颗粒接触带上产生不同性质和能量的相互作用,在土体中作用在颗粒之

46

间的粘结力本质上是一种表面力。从这一角度出发,土的固化和稳定的基本原理就是强化颗粒间结构连结,改善颗粒接触。

现有的固化剂在土粒的胶结上一般也是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利用自身形成粘结土粒的结构,不管是凝胶或者是高聚物链,将土粒包裹镶嵌在已经形成的结构中。这种方式,土粒和粘结物之间的作用是物理固定和静电作用。第二种胶结土粒的方式就是激发土粒本身的活性,利用土粒与土粒之间的反应使得土壤成为整体,这也是土壤固化剂最终的目标。就目前所知,在一定条件下,土壤颗粒自己会聚合。在形成离子晶体时,遵循Pauling法则。

4 土壤固化剂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土壤固化剂在加固土体的作用上体现在很多方面:

(1)加固软土:陈永烽[12]研究了新型材料R—H+软土强效固化剂的固化原理以及工程应用范围。

(2)改善膨胀土:朱焕新[13]对土壤固化剂改善膨胀土的性能进行研究,为整治路基病害提供技术支持。

(3)改善冻胀土:主要用于气候严寒的地区,黄志军等[14]根据青藏地区路基的处理,对冻融条件下奇极土壤固化剂处理土体的性能进行了研究。

(4)用做垃圾填埋场的防渗层填料及堤防防渗材料:庄中霞等[15]将Renolit固化剂用于广东省西江流域的一段堤防,提高堤基土层的强度,减小变形。

(5)滑坡土体改造:周凯[16]在对某路段上滑坡分析后,发现采用DYJ型液态固化剂通过离子反应和化学反应对滑坡土体进行处理时体现出了较多的优越性。

5 存在的问题

国内土壤固化剂研发、应用起步比较晚,很多土壤固化剂技术,引进于美、日等发达国家,虽然自主开发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壤固化剂,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但是,在土壤固化剂的研究应用领域仍然存在着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

(1)土壤固化剂的研制应同时考虑针对性和兼容性。由于自然界的土质复杂多变,土壤组成、结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往往因成土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导致土壤固化剂的固化性能有很大差异,造成固化剂的使用效果不很理想,因此各个地区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推出具有针对性的固化剂。但是,由于自然界中各种土壤分布的不均匀性,造成施工过程中土质的不确定性。因此,在研制土壤固化剂时,应当兼顾土壤固化剂的针对性和兼容性,从而使土壤固化剂具有较大的应用范围和较好的效果。

(2)固化剂的基础理论不完善。土壤固化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其涉及到土壤化学、岩土力学、有机高分子化学、材料工程、环境工程、道路工程等众多学科的知识。因此,土壤固化剂的基础理论研究非常复杂。而土壤固化剂的基础理论,对于生产、施工等具有不可替代的理论指导作用,所以应当加强交叉学科的合作研究,深入研究土壤固化剂的基础理论。

(3)急需建立一套统一的、专门的试验规程对土壤固化剂性能进行评价。由于土壤固化剂的应用领域不同,不同工程要求的固化性能指标也就有所不同。

(4)土壤固化剂可以适用的领域较多,但是由于各个领域的要求不同,使得施工工艺也不同,使用的设备也有差异。应不断进行土壤固化剂施工工艺的研究,并研制各行业专用的施工机械和设备,简化施工过程。

(5)土壤固化剂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属于化学加固材料范畴,在其产品的主要成分中难免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对周围环境有不良作用的组分,有的甚至还会掺入有毒的化学剂。因此,选用固化材料时必须考虑到其是否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而且有必要时还需进行严格的环境监控。

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并且由于理论基础的不成熟,固化剂在其应用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现就影响土壤固化剂性能和使用的各种限制因素总结如下:

(1)土壤固化剂的掺量。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土壤固化剂的掺量会对所选用固化剂性能的发挥,以及处理后土壤的各项土性指标产生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应用于大型工程中时,先前应该进行严格的配比试验及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选择土壤固化剂的掺量,取得最优处理效果。

(2)要处理土壤的土性,其中包括含水率、粘粒含量等。这就要求在进行土壤处理前,应该准确的把握要处理的土体的土性。再结合考虑固化剂的性质,合理选择适用的固化剂。

(3)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固化剂处理土体的

56

其中一个效果就是提高土体的抗冻融性,在寒冷气候区及高原区,这点显得更为重要,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固化剂的选择。

6 土壤固化剂的研究展望

在固化剂的研究上,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包括固化效果、适用性、耐用性、施工方式、成本、环境保护、建设施工本身的要求等等。每种固化剂各有优缺点,有各自适用的特定场合。所以在目前阶段,固化剂的研究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1)在各类固化剂的研究上注意扬长补短。在保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研究的方向应着重于逐渐消除缺陷。在深刻理解固化机理和施工过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良和创新。努力提升土壤的强度、耐久性、抗冻融和耐水性等方面全方位的使用效果。

(2)由于不同的土壤固化剂都有不同的缺点和不足,摸索多种固化剂的组合使用,促进优势互补。在实现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可以综合考虑如何降低成本和简化施工。

(3)促进多学科联手,加强成分分析、结构分析和机理研究,对现有机理进行优化,增加合理性,从而进一步指导土壤固化剂的开发。

(4)加快土壤固化剂的实际应用步伐。缩短固化剂从实验室研究到实现商品化的周期。实际应用反馈的信息可以促进固化剂的完善和更新。

随着对土壤固化剂的兼容性或特殊性、固化机理、性能和工艺等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土壤固化剂作为一种新型的土木工程材料,其在工程领域有着良好的性能和巨大的发展潜力。相信在未来的工程领域中,土壤固化剂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有着美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苏群,徐渊博,张复实.国际以及国内土壤固化剂的研究现状

和前景展望[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9

(3):1.

[2] 赵明华,李刚,曹喜仁,等.土力学地基与基础疑难释义[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42-143.

[3] 陈胜.公路路基土壤固化剂的设计、应用与机理研究[R].济

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6,7:10-14.

[4] 方祥位,孙树国,陈正汉,等.GT型土壤固化剂改良土的工程

特性研究[J].岩土力学,2006,27(9):1545-1549.

[5] 侯浩波,周雯,张大捷,等.HAS土壤固化剂固化土料的特性及

工程应用[J].工业建筑,2006,36(7):31-33.

[6] 徐渊博,张复实,赵福群,等.P AMCATS土壤固化剂的研制

[J].中国科技信息,2005,15:132-133.

[7] 蔡晓凌,金星.ASC土壤固化剂在汤河水库库区道路中的应用

[J].东北水利水电,2005,23(257):17-18.

[8] 刘瑾,陈晓明,张峰君,等.高分子土固化剂的合成及固化机理

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20(7):230-234.

[9] 张普.S L型土壤固化剂性能的研究[R].北京工业大学硕士论

文,2007,6(12):5-9.

[10] 张登良.加固土原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

[11] 贺行洋,陈益民,张文生.土的组成、结构与固化技术[J].岩

土工程治理技术,2003,3:129-133.

[12] 陈永烽.地基处理新材料R-H+软土强效固化剂[J].新型

建材,2005,8:33-35.

[13] 朱焕新.改善膨胀土性能的固化剂试验研究[J].铁道建筑,

2007,1:77-79.

[14] 黄志军,梁波,孙常新.冻融条件下奇极土壤固化剂改良土性

能研究[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3,12:88-91.

[15] 庄中霞,王士恩.Renolit固化剂在城市堤防加固中的研究与

应用[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7-90. [16] 周凯.滑坡防治及DYJ系列液态土壤固化剂的组成与技术应

用[J].路桥建设,2006,10:70-71.

第一作者通讯地址:昆明市昆明理工大学白龙校区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信箱 邮编:650224

更正

本刊2008年11期刘福权论文中的图2刊登有误。正确的形式如右图。此外,图5中A点坐标应表示为(X a、Ya、Za)。

特向作者、读者致歉。

我们会加强审校,避免类似错误发生。

《岩土工程界》

编辑部图2 倾角方位示意图66

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课程论文 摘要针对2014年4月环境环保部公布的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撰写我国最严重的耕地污染中主要污染物镉、砷、滴滴涕和多环芳烃的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关键词土壤污染;微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 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我国开展的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人类赖以生存的耕地中土壤点位超标率高达19.4%,迫在眉睫的主要污染物为镉、砷、滴滴涕和多环芳烃[1]。 微生物修复是指利用天然存在的或所培养的功能微生物群,在适宜环境条件下,促进或强化微生物代谢功能,从而达到降低有毒污染物活性或降解成无毒物质的生物修复技术,它已成为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力军[2]。由于我国土壤调查结果显示在农田耕地中重金属污染物镉、镍、砷、有机污染物滴滴涕和多环芳烃超标最严重,对这些污染物的治理已经迫在眉睫。所以,本文重点阐述针对这5种污染物的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1、重金属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土壤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是土壤的活性有机胶体,比表面大、带电荷和代谢活动旺盛,在重金属污染物的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微生物可以对土壤中重金属进行固定、移动或转化,改变它们在土壤中的环境化学行为,可促进有毒、有害物质解毒或降低毒性,从而达到生物修复的目的[3]。因此,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原理主要包括生物富集 (如生物积累、吸附作用)、生物转化(如生物氧化还原、甲基化与去甲基化以及重金属的溶解和有机络合配位降解)、生物固定(如与S2-的共沉淀)、生物滤除(如细菌的淋滤作用)等作用方式。 1.1镉污染 将具有重金属吸附能力的天然蛋白或人工合成肽展示在微生物细胞表面,可以提高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Kuro da等[4]改造了微生物表面蛋白使得当酵母金属硫蛋白( YMT )串联体在酵母表面展示表达后,4 聚体对重金属吸附能力提高5.9 倍, 8 聚

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提纲

调查报告 题目对近年来房地产的形势分析 姓名张雷 所在系部工商管理系 专业班级 2012级营销5班 学号 2012230517 指导教师张毅 日期 2015 年 5月 6 日

市场调研报告提纲 前言 调研时间、调研范围、调研方法、调研结论 目录 一、宏观经济与政策 1、国家经济状况及房地产大势现状 (1)经济状况分析: 近3-5年经济增长,去年同比数据。 (2)房地产大势分析: 近期房地产发展情况、投放量、消化量、控制量等。 2、国家房地产发展趋势分析 主观分析,分解成若干条 3、分析及应对 (1)通过经济层面分析,提出市场投放观点等 (2)通过对政策的解读,提出对项目的应对政 二、纵观市场及区域(以重庆市涪陵区为例) 1、涪陵城区概况及经济状况

城乡划分、下辖乡镇、人口基数、经济总量、房地产资金投放情况等2、涪陵区整体规划及发展方向 整体规划及城市发展方向,主城区、新城区等符合划分。 3、涪陵区土地市场投放情况 政府客观数据,并形成润弘;快速启动项目,快进快出,迅速回金。 4、涪陵区最近6个月的房地产市场现状及解读 通过调研了解,对半年内市场变化的判断 主要体现为:(1)新楼盘的推出量 (2)有无新产品(特色产品、创新户型等)的出现 (3)价格有无明显拉上 (4)开盘项目的分析与判断 (5)消费需求导向如何 (6)区域政策执行及应对情况,对区域市场影响如何 三、涪陵区房地产市场解码 1、个案调研 含个案调研印象,优劣势分析

2、在售项目总结及细分 a、市场总体特征 b、板块划分及格局状况 c、建设规模分析 d、建筑风格分析 e、户型分析 f、价格竞争分析 g、消费群体分析 h、购买力分析 i、营销和推广的认识 3、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a、住宅 市场定位上,产品规划及定位上,户型定位上,景观设计上,样板区设计上 b、商业 随着城市发展,土地日益稀缺,地价攀新高,以商业为主的综合体或商业项目将陆续出现······主要目的是提上土地价值,增加项目开发利润。

微生物多样性对植物群落影响的研究进展(1)(1)

安庆师范学院本科毕业(学位)论文 姓名:王婷婷 年级: 2 0 0 7级 专业:环境科学 论文题目:微生物多样性对植物 群落影响的研究进展 完成日期:2011年4月27日 指导老师:潘少兵 安庆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二O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

微生物多样性对植物群落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婷婷指导老师:潘少兵 (安庆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安徽安庆246011) 摘要:土壤是微生物的主要存在场所,它承载了大部分生命的基因多样性。微生物群落在各种生态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对于微生物多样性与执行生态功能能力的联系却研究的很有限。这篇文章以微生物多样性在植物群落方面的作用为基础,探讨微生物群落在执行生态功能中的冗余现象。 关键词:微生物多样性;功能冗余;植物多样性 Advancement of Effect of Microbial Diversity on Plant Diversity Autor:Wang Tingting Instructor: Pan Shaobing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Anqing Teachers’College,Anqing 246011,Anhui) Abstract: Microbes are abundant in soil and comprise a large portion of Life's genetic diversity. Soil microbes play key roles in a large number of important ecosystem process- es. But the relativity between soil microbial diversity and their ecological functions is still poorly understood. Here we approach the functional redundances during soil microb- es influencing the ecological functions based on the various roles that they play in plant diversity. Key words:microbial diversity, functional redundances, plant diversity 引言: 土壤是微生物的主要存在场所,微生物在土壤养分转化与腐殖质形成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土壤生态系统是保证动植物生存、农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1],对全球的生态环境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是土壤中的活性组分, 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原生动物、病毒和小型藻类[2],每克土壤中栖息着大约100 亿个微生物[3]。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全球生态系统功能如养分转化、有机物的分解、土壤基本结构的维持、

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一、东莞市房地产发展状况 在东莞新一轮城市建设高潮的带动下,全市房地产业继续稳步、健康、持续发展,房地产立项数量、商品房施工面积、商品房竣工面积,实际投入资金、实际销售面积等较上年都有较大幅度增长,整个房地产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 然而当前房地产还处于买方市场,消费者的购房变得更加理性,因此研究购房者的需求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为此,我司进行了“东莞市住房消费状况研究”的市场调研活动,我们从东莞市常平镇的总体住房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对民众对住房需求特点以及置业特点等进行了较为分析和研究。以此作为我司常平项目下阶段销售的市场依据。 二、宏观规划对常平房地产的影响 1、高水平的城市化目标,常平房地产业成为仅次于制造、物流为主的第三大支柱产业。 东莞市政府关于常平(20XX~2020)经济发展战略预测:20XX年、20XX年和2020年常平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亿元、亿元、亿元;20XX年、20XX年和2020年城镇化水平分别为70%、75%和80%左右。 2、常平的城市定位及重心南移的决策,使镇区南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必将成为常平房地产市场的热

点。 根据常平镇新的城市规划城市性质为“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的铁路枢纽、客流、物流中心、东莞市东部经济、文化中心、华南商贸重镇”。规划常平镇20XX年、20XX年和2020年的城镇总人口分别为万人、52万人、60万人左右;20XX 年、20XX年和2020年基础设施配套人口分别按31万人、36万人和45万人计算。规划20XX年、20XX年和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分别为31平方公里、36平方公里和54平方公里左右。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为主要向南,并适当向东发展,采取生活内聚、产业外延的拓展方式。 3、生态住宅将成为开发商及消费者共同关注的投资亮点。 常平镇城市绿地景观规划将其中2020年常平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小于5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城市绿地系统结构为“一轴、两带、三心、五点”。规划常平城市景观体系为“一点十廊,五轴十六节点,三区七门户”,以“新城、碧水、绿脉”作为城市总体形象特征,将常平建设成为“水在城中,城在绿中,绿在阳光中,绿、水、城共生共融”的生态城市。 三、房地产市场分析 1、常平各个区域分析: 1) 常平中元街及中心地段

土壤固化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现状_李兵

2013 年 0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业的工程建设需求也越来越大,而传统的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自然资源,炸山碎石、挖河采砂,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而且原有的砂石材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工程建设的需求。这造成了严重的自然环境破坏、资源大量投入且浪费严重、社会生存环境质量下降,工程建设的快速增长使整个社会付出了太多的代价。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土壤固化剂是由多种无机材料或有机材料经过一定的生产工艺处理后,用以固化各类土壤的新型工程材料。对于需加固的土壤,根据不同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只需掺入一定量的固化剂,经拌匀、压实处理,即可达到需要的性能指标。20世纪7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土壤固化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开发,逐步替代了单一的石灰、水泥、粉煤灰的固化材料,成为一种覆盖胶体化学、表面化学、力学结构理论等学科的高新技术产品,现在在国外已大量应用于公路、水利工程、机场跑道等领域。由于土壤固化剂固化土具有就地取材、施工工艺简单、工程造价低等方面优点,并且可以大幅度提高土壤的抗压强度,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被美国《工程新闻》称为20世纪的伟大发明创造之一。本文介绍了土壤固化剂的种类、作用机理,土壤固化剂的制备研究现状以及对土壤固化剂未来的展望,并提出几点建议,为今后土壤固化剂的研究推广提供参考。 1土壤固化剂的种类 土壤固化剂依据不同的作用机理可以分为:生物酶类和化学类。其中生物酶类土壤固化剂是一种由有机质发酵而成的高科技液态复合酶制品,可以通过生物酶素催化土壤固化、改变土壤结构,经压实后产生一定的强度。化学类土壤固化剂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类土壤固化剂,其中包括无机化学类、有机化学类和离子类。无机化学类固化剂是通过石灰、水泥、粉煤灰和矿渣等无机材料,加一些激发剂(各种酸碱类、硫酸盐类或其他无机盐)配制而成,固化土的性能比较稳定,由于使用了一些工业废料,还具有环保和节能意义。有机化学类固化剂多为液体,一般通过离子交换原理或材料本身聚合来加固土壤,如改性水玻璃类、环氧树脂和高分子材料类。离子 类固化剂是一种由多个强离子组合而成的化学物质,pH值为强酸性,此类固化剂对土壤有较强的选择性和针对性,不适用pH值大于7.5的碱性土壤。 2土壤固化剂的作用机理 2.1生物酶类土壤固化剂作用机理 通过生物霉素的催化作用,经外力挤压密实后,使土壤中有机和无机物质以较快的速度产生密实的、坚硬的结构层,土壤结构变得紧密从而产生屏蔽作用,防止水分的蒸发,降低土壤的膨胀系数,从而形成牢固的不渗透性结构。2.2化学类土壤固化剂作用机理2.2.1无机类土壤固化剂作用机理 (1)胶凝材料的水解与水化反应。固化剂中的凝胶材料在水作用下产生各种化学反应生成凝胶状的水化物,如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或氢氧化钙,包围土壤颗粒,在这些水化物中有的自行继续硬化形成骨架,有的与土颗粒作用生成络合物,最终相互连接形成稳定的空间网状结构,从而增强土粒间的粘结强度和稳定性。 (2)离子交换和中和反应。土壤中矿物的粒子表面带有负电子,粒子之间处在互相排斥的状态下,固化剂与水作用后产生的Ca2+、Mg2+或Al3+能与土胶粒吸附层中的Na+、K+离子进行交换,并且中和土壤中的负电荷,从而降低土胶粒ξ电势,减薄土胶粒双电层的厚度,使土颗粒相互靠近产生凝聚,如图1。 (3)土壤固化剂的组分与土壤颗粒的火山灰反应。固化剂与土壤混合后,反应生成含32个结晶水的钙矾石针状结晶体(3CaO·Al2O3·3CaSO4·32H2O),将土壤中大量的自由水以结晶水的形式固定下来。这种水化反应生成的结晶体使材料的体积增加,它有效地填充土团粒间的孔隙,使固化土变得致密起 土壤固化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现状 李 兵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2) 摘要本文介绍了土壤固化剂的种类,不同种类土壤固化剂的作用机理;概述了土壤固化剂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展望了土壤固化剂的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为今后国内土壤固化剂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土壤固化剂;固化机理;制 备 图1土壤处理前(左)和土壤处理后(右)对比图 ■综合论述14··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方法及进展_1

第27卷增刊V ol 127,Sup 1广西农业生物科学Journal o f Guangx i A g ric 1and Biol 1Science 2008年6月June,2008 收稿日期:20080122。 基金项目:广西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X05119)。 作者简介:姚晓华(广西大学副教授,博士;E -mail:x hy ao@g xu 1edu 1cn 。文章编号:10083464(2008)增008405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方法及进展 姚晓华 (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南宁530005) 摘要:微生物多样性是指群落中的微生物种群类型和数量、种的丰度和均度以及种的分布情况。研究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方法包括传统的以生化技术为基础的方法(直接平板计数、单碳源利用模式等) 和以现代分子生物技术为基础的方法(从土壤中提取DN A ,进行G+C%含量的分析,或杂交分析,或进 行PCR,产物再进行D GGE/T GG E 等分析)。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微生物研究方法的结合使用,为更全面 地理解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关键词:微生物多样性;生化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DN A 中图分类号:.Q 938115 文献标识码:A Advancement of methods in studying soil microbial diversity YAO Xiao -hua (Co llege of Ag ricultur e,G uangx i U niv ersit y,N anning 530005,China) Abstract:Species div ersity consist o f species richness,the total number of species,species ev enness,and the distribution of species 1Methods to measure microbial diversity in so il can be categ orized into tw o g roups:biochemica-l based techniques and m olecular -based techniques 1The fo rmer techniques include plate counts,sole carbon so urce utilizatio n patterns,fatty acid methy l ester analysis,and et al 1The latter techniques include G +C%,DNA reassociation,DNA -DNA hy br idization,DGGE/TGGC,and et al 1Ov er all,the best w ay to study soil microbial diversity w o uld be to use a variety of tests w ith differ ent endpoints and degr ees o f r esolutio n to o btain the bro adest picture possible and the most inform ation r eg ar ding the microbial co mmunity 1 Key words:microbial diversity;biochem ica-l based techniques,mo lecular -based techniques,DNA 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是微生物生态学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微生物在土壤中普遍存在,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反应敏捷,它能较早地预测土壤养分及环境质量的变化过程,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敏感性生物指标之一[1] 。但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庞大,使得有关微生物区系的分析工作十分耗时费力。因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主要通过微生物生态学的方法来完成,即通过描述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微生物群落生态学机理以及自然或人为干扰对群落产生的影响,揭示土壤质量与微生物数量和活性之间的关系。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研究策略,揭示自然界各种环境中(尤其是极端环境)微生物多样性的真实水平及其物种组成,是微生物生态学各项研究的基础和核心,是重新认识复杂的微生物世界的开端。

土壤固化剂的研究现状和前景展望

土壤固化剂的研究现状和前景展望 引言 土壤稳定(固化)技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它涉及建筑基础、公路建设、堤坝工事、井下作业、石油开采、垃圾填埋、防尘固沙等多种领域,包括机械方法、物理作用、土工织物、化学胶结等多种手段,综合了力学、结构理论、胶体化学、表面化学等众多理论,它的处理对象也扩充到砂土、淤泥、工业污水、生活垃圾等多种固体、半固体,处理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单一的加固,还包括增加渗透性、提高抗冻能力、防止污染物质泄漏等诸多方面。在这里仅以化学加固为重点,对土壤固化剂的现状做一个阐述。 土壤固化剂是在常温下能够直接胶结土体中土壤颗粒表面或能够与粘土矿物反应生成胶凝物质的土壤硬化剂。国际上,欧洲建筑业最先提出土力学理论:日本由于地理因素限制,对土壤固化剂的研究投入很大,成果较多;美国和加拿大在利用土壤固化技术建设道路上有很多成功的例子;还有像德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也处在研究的前列。国内以国家“七五”项目为牵头,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掀起了一阵研究高潮,研制了多种固化剂,并且部分成果已经从实验室走到了应用第一线,对国家建设做出了贡献。但是土壤本身的反应活性很低,再加上道路施工对土壤固化剂的要求较高(不仅要在成本上有较大幅度降低,而且希望强度要高、防水抗冻性能要好、施工方式简单、道路保养费用降低等).到目前为止,国际国内的各种固化剂都有各自的缺点.在实际应用上国内还处在起步阶段,而研究工作现在也处于低潮。正是由于上述因素,有必要对国际国内的土壤固化剂做一个小结,希望可以从中找出发展的方向。 1四类土壤固化剂 从固化剂发展的过程以及固结机理来看,现有的固化剂大体可以分成四大类。 1.1石灰水泥类固化剂 石灰和水泥在建筑施工上的广泛应用使得它们自然成为固化土壤的首选。利用石灰改良土壤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以石灰、粉煤灰为固化原料的二灰土经常作为道路施工的基层材料。石灰、粉煤灰和水泥固化土壤的机理类似.包括结合土壤中的水分、形成胶凝成分来胶结土壤.堵塞土壤的毛细结构,从而形成强度和稳定性。缺点是固化土壤的早期强度不高;由于固化剂加入量较大,形成胶凝的过程会产生较大的形变,固化土容易干缩,形成裂缝,破坏结构,影响水稳定性;而且这类固化剂的固化效果依赖于土壤的颗粒度和含水量.在施工上存在着限制。一直以来,许多研究者致力于通过添加辅助成分来提高这类固化剂的性能。例如,在此类固化剂中添加无机盐类,促进钙钒石的生成.可以有效减少形变量,并且增加早强性,从而给这一类固化剂带来新的活力。 1.2矿渣硅酸盐类固化剂 这一类固化剂的元素组成与土壤较为接近.主要是活性硅氧化物、铝氧化物等,与水泥相区别。它利用活性激发成分促进固化剂水化和产生胶结土壤颗粒的胶凝物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土壤颗粒本身的活性,在固化剂和土壤颗粒之间进一步形成有效的作用力,并且保留部分活性成分.在较长的时间内稳定地增

土壤固化剂使用教程

土壤固化剂使用教程 --以土固精为例 一、原材料的试验 1.对于固化土混合料应用细粒土,应取代表性的试样,进行下列试验: (1)颗粒分析(2)液限和塑性指数(3)击实试验 2.对于水泥,应检验其标号和初、终凝时间及安定性的检测。 3.对于石灰,应检验其有效钙和氧化镁含量。 二、混合料的设计步骤 1.固化土混合料可按下列比例进行配制。 (1)做路面基层用 a水泥类固化土:水泥剂量为6-8%,固化剂用量为0.012-0.018%; b石灰类固化土:水泥剂量为4%,固化剂用量为0.012%-0.015% (2)做路面底基层用 a水泥类固化土:水泥剂量为4-6%,固化剂用量为0.012-0.018%; b石灰类固化土:水泥剂量为4%,固化剂用量为0.012%-0.015% 2.按规定的压实度,分别计算不同剂量的试件应有的干密度。 3.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得出的干密度制备试件。进行强度试验时,作为平行试验的最少试件数量应不小于6个,偏差系数小于10%。若偏差系数不符合规定,则应重做试验,并找出原因,加以解决。如不能降低偏差系数,则应增加试件数量。 4.试件在规定温度下封闭养生6d,浸水24h后,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5.计算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和偏差系数。 6.根据表a、表b的强度标准,选定合适的胶结材料和固化剂剂量。此剂量试件室内试验结果的平均抗压强度R应符合公式要求: R≥Rd/(1-ZaCv) 式中:Rd——设计抗压强度(表a、表b) Cv——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以小数计) Za——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证率(或置信度α)而变的系数,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取保证率95%,即Za=1.645;其它公路应取保证率90%,即Za=1.282。 7.施工实际采用的土固精溶液剂量应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略高。

土地市场建设现状调研报告模板

土地市场建设现状调研报告模板 Template of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land m arket construction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土地市场建设现状调研报告模板 前言:调研报告是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本文档根据调研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对土地管理工作的不断加强,我国的土地市场建设获得了较大发展,土地资本运营已成为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是一个较为贫困落后的山区县,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加大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力度,加快国有土地资本运营显得尤为重要。20xx年下半年实施县乡机构改革,新组建**县国土资源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提高土地对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目标,坚持资源保护与资产管理并重,建立健全土地收购储备各项制度,加大国有土地储备交易工作力度,严格执行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规定,土地市场的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 **土地市场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在不断深化,如何盘活 土地,抓好土地储备交易工作成为经营城市的一大课题。为此,我们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在改造旧城、开发新城工作中,为实现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在完善土地储备交易制度方面结合县情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一)成立机构建章立制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产生是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调 控土地二级市场的内在需求,也是深化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必然结果。由于我县城镇规模较小,布局分散,城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城市建设资金短缺,过去长期实行无偿、无期限的土地使用制度,大部分存量国有土地以划拨方式进行转让,非法入市现象严重,应征土地出让金随意减免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大量国有土地资产流失,政府难以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也为土地交易中的“暗箱操作”提供了瘟床。针对这一情况,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发[20xx]15号)和国土资源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 土地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第39号令)等文件精神,依 法规范土地市场,确保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高度垄断。20xx 年8月,我县成立了土地储备交易中心,隶属**县国土资源局,

土壤固化剂的发展现状及其前景展望_沈飞

〔收稿日期〕 2008-03-23 土壤固化剂的发展现状及其前景展望 沈 飞 曹 净 曹 慧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云南) 摘 要 阐述了土壤固化剂的发展现状及分类,从土体的组成、结构角度,概括分析固化剂的固化机理,总 结了现阶段土壤固化剂研究和应用领域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及影响固化剂性能发挥和使用的因素,并对土壤固化剂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土壤固化剂;固化机理 土壤固化技术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它被广泛的应用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应用手段越来越多,涉及到了多种理论,它的处理对象也不断得到扩充,处理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单一的加固,还包括增加渗透性、提高抗冻能 力、防止污染物质泄漏等诸多方面[1] 。在这里仅以化学加固为重点,对土壤固化剂的现状做一个阐述。 土壤固化剂是在常温下能够直接胶结土体中土壤颗粒表面或能够与粘土矿物反应生成胶凝物质的 土壤硬化剂[1] 。土壤固化剂实际上是利用外掺剂对土体进行化学处理,来改变土壤的组成和土体的工程性质,从而提高土体强度,改善土质压实性。 在长期的工程实践活动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石灰土、水泥土的早期强度低、干缩大、易开裂,并且其性能受土质影响较大,对塑性指数高的粘土、有机土和盐渍土固化效果较差,甚至有时无固化作用。本文从国内外土壤固化剂研究的现状着手,概括分析土壤固化剂的固化机理,总结土壤固化剂研究和应用领域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对土壤固化剂的发展提出建议。 1 土壤固化剂的研究现状 土壤固化剂加固土体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 史,取得了许多土壤固化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其研究方向大致有两个:一是固化土性质和本构模型的研究;二是加固各种类型土壤的固化剂的配比 研究[2] 。 1.1 国外研究现状 以美、日等国家为代表,起步较早,对土壤固化技术进行了深层次研发,进行了对加固土壤的材料成分的改进,由原来单一的使用水泥、石灰、粉煤灰 升级到多种材料配比混合,形成了改善和提高土壤工程技术性能的复合材料———土壤固化剂;同时针对不同的土质条件研制了不同的土壤固化剂,研究的对象和思路进一步拓宽,不仅包括水泥和石灰的各种添加剂、废弃物的再利用研究,而且对菌类加固剂、昆虫加固技术也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现在土壤固化剂已大量应用于各种工程建设中,效益非常明显。主要产品有美国生产的Soil 2r ock,EN -1,t op -seal 等土壤固化剂;澳大利亚开发 的Roadbond (r ),Roadpacker (r );日本生产的Aught 2set 系列土壤固化剂;南非生产的I SS 土壤固化剂,CON 一A I D 土壤固化剂 [3] 。 Medina 等针对红土的成分,利用磷酸加固红 土;T omohisa 等提出用混凝土粉末、纸浆渣、粉煤灰和火山灰土加固处理那些含水量高和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Zalihe 等用粉煤灰和石灰来加固含有石灰质的膨胀性粘土。 Munjed 等用一种沉积物燃烧后的物质作为一 种土壤固化剂;Robert 研究了一种高浓缩的液体土壤固化剂(C I S );Saboundjian 对一种有机土壤固化剂(E MC2)在路基加固中的应用做了报道;Thecann 研究了腐生物分解木质索中的担子菌类,认为其在土壤固化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Nene 等研究了自然界白蚁用粘土固化筑巢的技术,提出了岩土昆虫学的概念。 虽然国际上土壤固化剂的发展较快,但却有各自的缺点,仍然需要不断完善。比如奥特塞特(ADGHTSET )固化剂对土体固化后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水稳定性,但提高的程度不大;I SS 土壤固化剂对土体加固后强度、水稳性良好,其缺点是对于固化膨胀土时必须使用石灰,否则其产生的强度很低。 2 6

土壤固化剂国内专利申请及应用论文情况

土壤固化剂国内专利申请及应用论文情况 土壤固化剂是以工业废渣为主要原材料与其它多组分复合而生成的一种高强耐水胶结材料,成功解决了常温固化土壤的水稳定性差的问题,成本高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技术有如下特点: 应用范围:(1)基础处理工程:处理软地基、基础加固、作防渗漏、边坡加固、护砌工程等;(2)道路工程:高等级公路路基、路堤、护坡、二、三级公路路面;(3)水利工程、堤防加固、渠道衬砌;(4)其它:固化粉煤灰作墙体材料,耐油磨地面,喷射砼,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土壤固化土壤固化剂)(土壤*固化) 1.[ 200510112715 ]- 一种路用土壤固化剂 2.[ 200510086545 ]- 一种适用于盐渍土的土壤固化剂 3.[ 200510051457 ]- 渠系土壤固化剂及其生产方法 4.[ 200420115305 ]- 一种免烧固化土壤多孔砖 5.[ 200410088657 ]- 一种土壤稳定固化剂 6.[ 200410073273 ]- 一种新型土壤固化剂 7.[ 200410089791]-土壤用固化剂、土壤铺设材料及土壤铺设方法 8.[ 200410020755]- 土壤固化剂 9.[ 200410026167 ]- 一种土壤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10.[ 200410008727]-一种用于道路施工的土壤固化剂 11.[ 200310118985]-一种固化黄土集流面增流减糙施工方法 12.[ 03130379 ]-强力聚合剂 13.[ 03140845 ]-泥土改质固化安定剂 14.[ 03131147 ]-提供一种土壤和建筑垃圾的固化剂 15.[ 02144612 ]-高效环保新型多功能固化剂 16.[ 200510072198]-一种筑路用固体固化剂 17.[ 02128770 ]-一种筑路方法 18.[ 200510072196]-一种筑路用液体固化剂及其制造方法 19.[ 02104284 ]-土壤固化剂 20.[ 02114829 ]-一种粘土矿物钝化剂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21.[ 01134040 ]-磺化脲醛多功能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22.[ 01125667 ]-土壤固化剂及其制作方法 23.[ 01207637 ]-固化土壤成型机 24.[ 00132282 ]-土壤凝结固化剂组合物 25.[ 00121540 ]-土壤稳定水泥 26.[ 00109845 ]-瓷渣固化剂及其应用 27.[ 98113594 ]-一种土壤固化剂 28.[ 96120005 ]-一种固化酶建筑材料及其用途 29.[ 97197998 ]-用于模制可固化建筑材料的底座的预制模

土壤固化剂道路

土壤固化剂在公路路基工程中应用 延安汇海建筑工程公司 2012年11月

一、土壤固化剂技术的简单介绍 土壤稳定(固化)技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它涉及建筑基础、公路建设、堤坝工事、井下作业、石油开采、垃圾填埋、防尘固沙等多种领域,包括机械方法、物理作用、土工织物、化学胶结等多种手段,综合了力学、结构理论、胶体化学、表面化学等众多理论,它的处理对象也扩充到砂土、淤泥、工业污水、生活垃圾等多种固体、半固体,处理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单一的加固,还包括增加渗透性、提高抗冻能力、防止污染物质泄漏等诸多方面。 土壤固化剂是在常温下能够直接胶结土体中土壤颗粒表面或能够与粘土矿物反应生成胶凝物质的土壤硬化剂。国际上,欧洲建筑业最先提出土力学理论:日本由于地理因素限制,对土壤固化剂的研究投入很大,成果较多;美国和加拿大在利用土壤固化技术建设道路上有很多成功的例子;还有像德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也处在研究的前列。国内以国家“七五”项目为牵头,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掀起了一阵研究高潮,研制了多种固化剂,并且部分成果已经从实验室走到了应用第一线,对国家建设做出了贡献。但是土壤本身的反应活性很低,再加上道路施工对土壤固化剂的要求较高(不仅要在成本上有较大幅度降低,而且希望强度要高、防水抗冻性能要好、施工方式简单、道路保养费用降低等)。到目前为止,国际国内的各种固化剂都有各自

的缺点。在实际应用上国内还处在起步阶段,而研究工作现在也处于低潮。 根据我公司在全国各地的试验获得成果;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施工方法。首先从外加剂入手,但外加剂必须根据土质的化学成分来确定。然后,在根据当地的建筑材料,选配适应本地的固化剂。固化剂适用各行业的施工工艺。在工程应用方面,解决固化土的耐久性、收缩、抗渗、冻融损失;通过对城市排污淤泥的处理,解决了二次污染;对泥浆还可以还原治理;凡是水系统的污染物(包括高分子材料)都可做固化治理。 二、土壤固化剂的标准(CJ\T3073-1998)

中国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汇总

第1章绪论 由来土壤微生物因其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而被称为丰富的生物资源库。土壤微生物包括蓝细菌、细菌、放线菌等原核微生物,还有真菌、蓝藻除外的藻类真核生物,地衣以及原生动物等,是一种形体微小,结构较简单的生物。广泛活跃于土壤中,土壤微生物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贡献着不可估量的力量,在土壤形成、有机质代谢、污染物降解、植物养分循环转化等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评价该地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学研究,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1 -3]。

第2章草地土壤微生物生态研究概况 草地土壤微生物是土壤有机复合体以及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4]。通过对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和分布进行详细研究,可以了解对微生物特性、分布、功能等的影响的因素有哪些,同时可以知晓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发育、土壤肥力以及土壤中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影响和作用。 气候变化与季节更替对草地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与分布具有一定影响。微生物总生物量在春夏季节较高,秋季较低,冬季最少。不同类群的微生物量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但是随季节变化的总体趋势与上述相似。杨成德等[5]对东祁连山高寒草本草地土壤微生物量及酶的季节动态研究中发现,土壤微生物量碳随季节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其中7月达到最大值,9月下降到最小值,但土壤微生物量氮、磷的季节变化与土壤微生物量碳有所不同,土壤酶活性也呈现季节性变化。金风霞等[6]在对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地土壤环境效应的研究中指出,各种植年限苜蓿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以细菌占优势,而真菌的变化规律不明显,随着种植年限的变化,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高雪峰等[7]研究了草原土壤微生物受放牧影响后的季节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的细菌数量最低,从3月份开始逐渐增加,8月份达到最高值,8月到10月降低; 真菌数量3月份最高,5月份最低,而5月8月呈增加趋势,8月到10呈降低趋势; 放线菌数量5月份最少,5月到10月逐渐增加,10月份最高,之后又逐渐降低; 三大微生物类群的季节变化趋势不一致。任佐华等[8]研究了青藏高原腹地中,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高寒草原土壤,分析了土壤微生物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区域微生物数量细菌最多,放线菌的数量次之,真菌的数量较少; 并且发现主要功能微生物菌群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氨化细菌、好气性固氮菌、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 所研究区域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差异显著; 对三江源地区高寒草原的土壤微生物活性影响明显的因素是温度的升高。

某地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西安住宅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 1、西安的自然历史情况 2、宏观政治、经济情况 3、西安市房地产投资状况 4、西安市的商品房住宅市场总体印象 第二部分: 1、总量的变化情况 2、人口的区域分布 3、人口的年龄情况 4、人口的受教育情况(知识文化水平) 5、从业人口的职业划分及收入支出情况 6、消费者的消费水平 7、消费者喜好的户型及面积 8、消费者支付能力 9、消费者的消费水平 第三部分: 1、各个区域(城东、城西、城南、城北、城中)的文化氛围 2、各个区域的城市规划情况 3、各个区域的支柱产业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及开发前景 分析(区域土地价值评价各个区域的土地价值评价。要从:

政治、经济、环境、交通、生活配套、市政配套、人文历史、 现在发展程度、科学教育、居民消费层次等方面进行评价。)(附第四部分):西安几家实力比较大的开发商评价 正文: 第一部分: 1、西安的自然历史情况: 西安市位于黄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辖境东西204公里,南北116公里,面积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内市区面积1066平方公里。西安地区自古有“八水绕长安”之美称。水利资源相当丰富。西安市平原地区属温暖带半温暖大陆季风气候,冬季最低温度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夏季最高温度在27度左右。 2000年底全市总人口688.0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2.22万人。市区人口以碑林区的密度为最高27744人/平方公里,其次为新城区15147人/平方公里,莲湖为15127人/平方公里,郊区人口以雁塔区密度最高3669人/平方公里,其次为未央区,1455人/平方公里,再次霸桥区,1298人/平方公里。大连市总人口数为545万,而大连市人口最密集的西岗区人口密度也只有16414人/平方公里。可见,不论从总人口还是从人口密度上相比较,西安市的人口统计数字都远远大于大连市。 2、宏观政治、经济情况:

浅谈土壤改良剂

浅谈土壤改良剂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土壤退化日益严重,作为农业人口大国,修复改良土壤显得尤为 重要。土壤改良剂的研究发展对于土壤退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土壤改良剂的 研究状况、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展望。 关键字:土壤退化;土壤改良剂;微生物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土壤资源严重不足,而且由于某些不合理的利用,比如大量不合理的施用肥料、农药的过量喷洒、超负荷放牧等等,造成了土壤的严重退化。主要表现为土壤紧实与硬化、侵蚀、盐碱化、酸化、元素失衡、化学污染、有机质流失和动植物区系的退化等[1]。据统计,因水土流失、盐渍化、沼泽化、土壤肥力衰减和土壤污染及酸化等造成的土壤退化总面积约4.6亿hm2,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0%,是全球土壤总面积的1/4。土壤退化的结果是土壤生产力降低,作物品质下降,甚至有毒元素富集[2’3]。如何保持土壤质量、改善酸碱土壤、解除土壤毒性、减少土传病害传播,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应用土壤改良剂是修复退化土壤的重要措施之一。土壤改良剂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养分状况,并对土壤微生物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提高退化土壤的生产力[4],因此,土壤改良剂的研究与发展对于土壤退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土壤改良剂的作用机制 土壤是陆生植物生长的载体,植物生长所需的大部分营养元素是从土壤中获得的,土壤特性决定了植物能否健康的生长。土壤特性包括土壤结构、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土壤酶的活性、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通气状况、土壤溶液浓度、土壤氢离子浓度。土壤改良剂的类型不同,对土壤的作用机制也有所不同,但都是通过有效改善土壤物理结构,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含水量,改变土壤化学性质[5],加强土壤微生物活动,提高酶的活性,增加土壤微量元素含量,调节土壤水、肥、气、热状况中的某些部分或全部,最终达到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 2.土壤改良剂的分类 土壤改良剂按原料来源可分为天然改良剂、人工合成改良剂、天然一合成共聚物改良剂和生物改良剂。

土壤固化剂介绍

土壤固化剂是一种由多种无机、有机材料合成的用于固化各类土壤的新型节能环保工程材料。它与土壤混合后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来改变土壤的工程性质,能将土壤中大量的自由水以结晶水的形式固定下来,使得土壤胶团表面电流降低,胶团所吸附的双电层减薄,电解质浓度增强,颗粒趋于凝聚,体积膨胀而进一步填充土壤孔隙,在压实功的作用下,使固化土易于压实和稳定, 从而形成整体结构,并达到常规所不能达到的压密度。经过土壤固化剂处理过的土壤,其强度、密实度、回弹模量、弯沉值、CBR、剪切强度等性能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而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节省了工程维修成本,经济环境效益俱佳,是当前理想的筑路材料选择。 “土固精Toogood”牌土壤固化剂是世界目前最新技术、最佳效果的万能离子类土壤固化剂,是一种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环保高聚类有机溶液。由湖南路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专家祁权教授在传统固化剂的基础上发明的第八代高分子土壤固化剂及固化剂施工技术,曾获美国交通工程师协会颁发的“施工新技术”等数项大奖,在国内已通过多家交通部指定的省级公路工程检测中心严格的检测,证明产品科技含量高,性能稳定可靠,各项指标均领先国际水平。 使用“土固精Toogood”施工道路基层时可以不必挖除、运弃设计路面的现有土壤,不再需要铺设大量砂石料,表层不受霜冻、湿热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使用道路现场的土壤就可处理成坚实耐久的道路基础,其抗压强度等各项性能指标是用传统材料施工的数倍,大大的超过了国家标准。恒久的抗压强度、万能兼容、高斥水性等几大优势,解决了目前同类产品强度先强后弱、对土质不能兼容及亲水性处理等瓶颈问题。更重要的是延长了公路的使用寿命,缩短了大量工期,节省将近一半左右的建设成本,保护了环境,减少了今后的重复建设。目前已在台湾及河南、陕西、湖南等地的高速公路、厂区市政道路、乡村公路、各种建筑场地的地基处理、道路的护坡、湖渠防渗及旧路翻新等领域的施工中广泛使用,社会、经济效果显著,完美的检测指标得到国内外多方筑路专家的好评,这也是建设两型社会、倡导低碳经济值得采用的好产品、好技术。

土壤改良剂的研究利用现状

土壤改良剂的研究利用现状 摘要:全世界拥有耕地7.3 亿hm2,但每年平均有近500 万hm2的土地因退化而不能生产粮食。到2050 年,世界近6 亿hm2 的土地沙化,约有200万hm2灌溉土地盐渍化。因此,如何保持土壤质量、改善酸碱土壤、解除土壤毒性、减少土传病害传播,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应用土壤改良剂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业生产危机,它可以促进土壤团粒的形成、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肥力、保护耕层土壤、改善土壤保水保肥性、提高粮食产量[1-2]。在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土壤改良剂研究现状、主要种类、功能作用、使用技术、存在问题及应用前景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相关产品的研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一、土壤改良剂的研究概况 土壤改良剂的研究始于19 世纪末,距今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根据土壤改良剂的来源、制法和性质,其研究历史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即天然土壤改良剂研究时期和人工合成土壤改良剂研究时期。 天然土壤改良剂的研究时期从19 世纪末到20 世纪40 年代,约50 余年的历史。这个时期主要是利用天然有机质为原料,从中提取天然聚合物,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多糖类、腐殖酸类等物质作为土壤改良剂,或者利用微生物合成产物等有机胶结物作为土壤改良剂。研究较多的是藻朊酸盐,它是从藻类中抽取的多糖羧酸类化合物,藻朊酸钠用量0.1%便有显著的改土效果。早在20 世纪初,西方国家就开展了利用天然高分子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腐殖酸、多糖、瓜儿豆提取液、淀粉共聚物改良土壤的研究。它们具有原料充足、制备简单、施用方便、效果良好和经济可行等优点,但由于天然土壤改良剂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施用周期短,且用量较大,施用后释放的大量阳离子对土壤有毒害作用,因此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难以在生产上广泛应用。 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随着人工合成化工技术的发展,土壤改良剂的研究工作就从天然土壤改良剂过渡到人工合成土壤改良剂研究时期。克里利姆土壤改良剂是初期人工合成的改良剂,主要成分是聚丙烯酸钠盐,具有高效、抗微生物分解、无毒等优点。美国首先开发了商品名为Krilium的合成类高分子土壤改良剂,之后人们对大量的人工合成材料包括水解聚丙烯腈(HPAN)、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酰胺(PAM)、沥青乳剂(ASP)及多种共聚物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并发现其中比较理想的是聚丙烯酰胺。人工改良剂的优点在于不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持久,且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无害,改良后的土壤更有益于作物的生长。在现代人工制剂中,人们往往根据土壤特性及主要限制因子,应用植物秸秆、氟石、磷石灰、膨胀土、蛭石、石膏等,并加入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研制出具有特定功效的改良剂,如酸性土壤改良剂、碱性土壤改良剂和营养型土壤改良剂,以达到改土和促进植物生长的双重作用。 随着土壤改良剂在农业和生态环境中的广泛应用,国内外土壤改良剂的新产品也越来越多。世界各国为了保护农田和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农作物产量,研制和开发了种种土壤保湿剂、松土剂、固沙剂、增肥剂、消毒剂和降酸碱剂。目前,土壤改良剂主要应用于美国、前苏联、利比亚、科威特、比利时等石油产品丰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