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科院MIP介绍
石蜡基原料催化裂化多产异构烷烃(MIP)技术的工业应用

氢转移
辛 烷 值
l 前 言 环 保 法 规 对 汽 油 产 品 质 量 要 求 日益 严 格 , 我
国 实 行 的 第 Ⅲ 阶 段 轻 型 车 排 放 标 准 中 对 车 用 汽 油
汽油 产 品 的 研 究 法 辛 烷 值 均 在 8 8左 右 , 至 更 甚
( . 国石 油大 庆石 化 公 司 ,大 庆 1 3 1 ;2 大 庆 油 田电 力 集 团 龙 凤 热 电 厂 ) 1中 674 .
摘 要 : 用 石 蜡 基 原 料 在 中 国石 油 大 庆 石 化 公 司 Ⅱ套 重 油 催 化 裂 化 装 置 上 成 功 进 行 了 催 化 裂 化 多 产 异 应
构 烷 烃 ( P 技 术 的工 业 应 用 。通 过 对 标 定 数 据 和 日常 生 产 统 计 数 据 的 分 析 , 较 了 MI MI) 比 P技 术 改 造 前 后 汽 油 、 柴 油 、 浆 等 性 质 的变 化 , 明 MI 油 表 P技 术 可 有效 控 制 裂 化 反 应 , 化 氢 转 移 、 构 化 反 应 , 汽 油 烯 烃 含 量 明 显 强 芳 使 下 降 。在 汽 油 生 产 方 案 下 , 定 汽 油 烯 烃 体 积 分 数 ( 光 法 ) 降 至 3  ̄ 以 下 , 究 法 辛 烷 值 可 达 9 稳 荧 可 0/ / o 研 O以上 , 总液
低 。 因此 , 国 石 油 大 庆 石 化 公 司 Ⅱ套 重 油 催 中
化裂化 装 置 由常 规 催 化裂 化 ( F C) 为 MI R C 改 P工 艺 , 望产 品质量 有较 大 幅度地提 高 。 希
要 求烯烃 体积 分数 不大 于 3 % 。我 国成 品汽油 中 O 催 化裂 化 汽 油 占 8 以上 , 化 裂 化 汽 油 中烯 烃 0 催 体积 分数 高达 4 % ~6 , 得 成 品 汽 油 中烯 烃 O 0 使 含量 明显 高 于 汽 油 新 规 格 指 标 。 因此 , 低 催 化 降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创设技术支持与服务中心为炼化企业提供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整体解决方案

10石油炼制与化工2018年第49卷化催化剂,其既能高效地转化加氢LC O,又具有较强 的原 油裂化 ,在石家庄炼化&套催化裂化 的工业应用结果表明,使用S L71催化剂后,汽油收率增加400百分点,汽油辛烷值桶增加 846,液化 1.58百分点,总液 增加217百分点,产品分布改善。
参考文献(1) 丁少恒,仇玄,汤湘华]十三五”我国成品油消费柴汽比预测[J].国际石油经济,2015,23(11):58-61龚剑洪,龙军,毛安国,等.L C O加氢-催化组合生产高辛烷值汽油或轻质芳烃技术(L T A G)的开发石油学报(石油加 工),2016,32(5):867-874[]龚剑洪,毛安国,刘晓欣,等.催化裂化轻循环油加氢-催化裂化组合生产高辛烷值汽油或轻质芳烃(L T A G)技术石油炼制与化工,2016,47(9)1-5[4] Co r ma A » S a u va n au d L. I ncreasin g LCO y iel d a n d q ualit y i n.t he F C C: C r a c k in g p at hw a ys an alysis [J]. S t ud ie s i n. S urfac e S cie n c e an d C atalysis,2007,166:41-54C O M M E R C I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S G C-1C A T A L Y S T F O R L T A G T E C H N O L O G YY u Shanqing1,Yan Jiasong1,Gong Jianhong1,X i Y anlong2,Gao L iju n2,T ian H u ip in g11SINOPECResearch Institute o f Petroleum Processing,Beijing 100083#2.SINOPEC Shijiazhuang Refinery@Chemical Company)Abstract:The comm ercial application of SLG-1 catalyst fo r L T A G technology in the 3rd M I P-CGPu n it of S I N O PE C Shijiazhuang R efinery &Chemical Company was presented.The results showed th atthe yield o f gasoline increases 4.00 percentage p o in ts(fro m 46. 79%to 50. 79%),octane-barrel increasesby 3.46,the yields o f LC O and dry gas decrease,w hile to ta l liqu id yield increases by 2. p oints.SLG-1 catalyst showed significant advances in increasing bottom s cracking and im proving theconversion of hydrotreated LC O.Key Words:catalytic cracking ca ta lyst;LC O h y d ro tre a tin g;gasoline♦♦♦♦♦♦♦♦♦♦♦♦♦♦♦♦♦♦♦♦♦♦♦♦♦♦♦♦♦♦♦♦♦♦♦♦♦♦♦♦♦♦♦♦♦♦♦♦♦♦♦♦♦♦♦♦♦♦♦♦♦♦♦♦♦♦♦♦♦♦♦♦♦♦♦♦♦♦♦♦♦♦♦♦♦♦♦♦♦♦♦♦♦♦♦♦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创设技术与中化升级提质增效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石科院)技术支持与 服务中心(TSC)于2018年初正式成立,T S C旨在依托石科 院在石油炼制与油化一体化领域雄厚及综合技术实力,秉 承“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理念,瞄准客户最关心、最迫切的需求,实施技术支持与服务的“T O P O N E”布局与 目标,助力客户高水平运营、高质量发展。
石科院介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8号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石科院)是中国石化直属的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综合性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创建于1956年。
石科院以石油炼制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为主,注重油化结合,兼顾相关石油化工技术的研发。
近年加强了在新型替代燃料和新能源领域的创新,正在向全方位的以炼油为主、油化结合的能源型研发机构转变。
多年来,石科院在技术创新方面既重视与企业和设计单位的合作,注重市场拉动的作用又十分重视开展导向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积累科学知识和工艺、工程经验,发挥知识创新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
目前,石科院拥有从原油评价到各项炼油工艺技术及催化剂开发,直到石油产品研制和评价的全炼油厂成套技术的开发实力和研发优势。
科研业务领域包括:清洁汽/煤/柴油生产技术、劣质和重质原油加工技术、油化结合技术、芳烃生产技术、石油产品生产技术、石油化学品生产技术、石油替代资源研究、炼化技术基础、计算机技术应用以及分析测试等配套技术共十个方面。
石科院下设17个研究部门,拥有一支综合技术优势突出的科研队伍,目前职工总数为1246人,各类技术人员959人。
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14人,高级技术人员468人;博士237人,硕士272人。
拥有近千套中小型炼油和石油化工试验装置及各种化学分析仪器,涉及炼油工艺、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和添加剂以及油品应用研究等领域。
石科院有炼油工艺与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石油化工催化材料与反应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石油炼制技术研发中心、中国石化润滑油评定中心、中国石化水处理技术服务中心、中国石化生物液体燃料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重(劣)质油及非常规油气资源炼制技术重点实验室等机构。
是全国石油产品标准化归口单位,是国家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炼制分会的挂靠单位,是《石油学报》、《石油炼制与化工》和英文版的《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and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3个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单位。
MP051增产丙烯助剂的工业应用

MP051增产丙烯助剂的工业应用2中国石化沧州炼化分公司,河北沧州,061000摘要中石化沧州炼化催化裂化装置为增产丙烯,使用由石科院研发、催化剂齐鲁分公司生产的MP051增产丙烯助剂。
助剂在占系统藏量~3%情况下,装置液化气产率增加1.36%,液化气中丙烯体积浓度提高3.2%,丙烯产率(对新鲜原料)提高1.02%,增产丙烯效果显著且对装置运行无不良影响。
关键词催化裂化,助剂,液化气,丙烯,工业应用1应用背景丙烯作为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全球丙烯约有28%来源于催化裂化装置,为丙烯的第二大来源[1]。
催化裂化装置通过添加一定量的增产丙烯助剂来增产液化气和丙烯,成为炼厂增加效益的有效措施,且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优点[2]。
为此,中国石化沧州炼化分公司催化裂化装置试用了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发、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生产的MP051增产丙烯助剂。
沧州炼化催化装置由洛阳石化工程公司设计,初始设计加工能力100×104t/a,1998年10月大检修期间进行了改造,达到120×104t/a的重油加工能力。
2004 年5 月进行了MIP 工艺改造,改造后催化汽油可以达到国家清洁燃料的标准,同时适度的提高了装置的液化气产率,达到增产丙烯的目的。
2007年6月进行了140×104t/a适应性改造。
装置平均开工时数8400小时/年,操作弹性范围60-110%。
该装置反应再生采用同轴式,反应部分采用MIP-CGP工艺技术,再生方式采用完全再生。
加工原料主要以常压渣油、减压蜡油和焦化蜡油为主。
2 MP051增产丙烯助剂介绍2.1助剂作用原理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RIPP)在多年的ZSM-5沸石改性研究基础上开发了MP051增产丙烯助剂,助剂采用双元素改性择形分子筛为活性组元,结合基质稳定技术,提高汽油烯烃裂化比例,实现汽油烯烃选择性转化,同时促进液化气中C4烯烃的叠合再裂化,进一步生成丙烯,液化气收率高,丙烯选择性好。
我国的石油二次加工的催化裂化工艺及发展

我国的石油二次加工的催化裂化工艺及发展浅析摘要:主要介绍了我国的石油的二次加工的主要工艺,其中重点介绍了催化裂化具体工艺,及我国催化裂化工艺取得的发展。
关键词:石油加工催化裂化发展目前石油加工主要的加工方法有一次加工、二次加工等过程。
一次加工将原油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成轻重不同馏分的过程;二次加工主要指将重质馏分油和渣油经过各种裂化生产轻质油的过程,包括热裂化、减黏裂化、催化裂化、加氢裂化、石油焦化等。
20 世纪30 年代法国人胡得利发明了催化裂化,催化裂化汽油的质量远远优于热裂化汽油,催化裂化就逐渐取代热裂化成为生产汽油的主要手段。
原油的二次加工中的催化裂化过程是所有这些过程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工艺,现已成为重油轻质化的最重要的加工手段。
一、石油催化裂化工艺裂化反应是吸热反应,在一般工业的条件下,对每公斤新鲜原料的反应大约需吸收热量400 kj ;再生反应却是强放热反应,每公斤的焦炭燃烧要大约放出热量33500 kj 。
因此,一个工业催化裂化装置一定要解决好周期性地进行反应和再生,同时又能周期性地供热和取热这一个关键问题。
如何解决好反应和再生这一对重要矛盾就是早期促进催化裂化工业装置型式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1.催化剂的使用催化剂在催化裂化的发展中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催化裂化发展的最初期,主要是用天然的活性白土作为催化剂。
在40年代起,就已经广泛采用人工合成的硅酸铝催化剂;60年代初期又出现了分子筛催化剂,由于它具有以下的优点,如活性高、选择性和稳定性好,它很快就被广泛地采用。
同时也促进了催化裂化装置的流程和设备的重大改革更新,除了促进提升管反应技术的发展外,还加快了再生技术的迅速发展。
2.固定床催化裂化工艺固定床催化裂化的设备特点结构复杂,生产连续性差,如今,在工业上已渐被其他型式所代替,它的使用价值只体现在试验研究中。
在40年代初期,移动床催化裂化和流化床催化裂化差不多是同时发展起来的。
3.移动床催化裂化工艺移动床催化裂化主要反应和再生是分别在反应器和再生器内进行的。
国内外催化裂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内容
前言 渣油催化裂化技术进展 生产清洁燃料的FCC技术进展 多产低碳烯烃的FCC技术进展 降低FCC装置排放的技术进展 结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
RFCC发展趋势
90年代后RFCC 技术迅猛发展 世界各大石油公 司都大力开发新 型喷嘴、新型反 应器技术、新型 汽提技术以及新 型再生技术等
9
IsoCat技术(Petrobras)
5.4 10.6 13.4 36.0 10.5 7.7 9.1
10.4 20.4 19.0 35.7 1.1 4.4 2.3
1)原料为石蜡基蜡油,操作条件:反应温度为600℃,剂油比为40 2)示范试验原料为加氢蜡油,氢含量为14w%
38
INDMAX技术(印度石油公司)
反应温度550-580℃、 剂油比15-25、注水量 15-20%以及低反应压 力操作 采用重油裂化组分、 超稳Y分子筛和择形 石三组元催化剂 建立了一套0.1Mt/a示 范装置
11
RICP技术(石科院)
干 气
气 体
液 气 化
石 油 脑
氢 气 VR
固 床 定 渣 加 油 氢
柴 油
渣 油 催 化 裂 化
催 汽油 化 催 柴 化 油
>350℃ 氢 油 加 渣
重 环 循 油 (HCO)
油 浆
RICP技术 是渣油加 氢-重油催 化裂化双向 组合 催化裂化回 炼油在加氢 装置与催化 裂化装置间 进行大循环 操作
3
全球催化裂化的现状
2005年全世界FCC装置加工能力达756.6 Mt/a,占世界原油加工量的16.55% 在过去的5年里,世界FCC装置加工能力 仅增加1.26%、其中亚太和中东地区的增 幅分别达到4.1%和3.4%
MIP装置柴油轻馏分回炼增产高辛烷值汽油的工业实践

关键 词 :MI 高 辛 烷 值 汽 油 回炼 催 化 裂 化 工 业 规 模 P
1 前 言
石 油 化 工 科 学 研 究 院 ( 称 石 科 院 ) 发 了 多 简 开
产 异 构 烷 烃 的 催 化 裂 化 工 艺 l 简 称 M I 工 艺 ) 1 ( P 。
体 积 分 数 不 大 于 1 0 ; 烃 体 积 分 数 不 大 于 . 芳
2 MI P装 置 汽 油 和 柴 油质 量 情 况
巴 陵 石 化 MI 装 置 汽 油 的 苯 体 积 分 数 约 为 P
满 和 萘 满 类 质 量 分 数 达 到 1 . 1 , 部 分 单 环 47 % 这 芳 烃 是 汽 油 潜 在 的 高 辛 烷 值 组 分 ] 因 此 , 。 在
摘
要 :介绍 了 巴 陵石 化 公 司在 MI P工 艺装 置上 柴 油 轻馏 分 回炼 以增 产 高辛 烷 值 汽 油 的 应 用 结 果 。 当柴
油 轻 馏 分 油选 择性 再 裂 化 时 , 油 产 率 平 均 减 少 1 4 百 分 点 , 柴 .1 目的 产 物 ( 油 + 液 化 气 ) 率 平 均 增 加 1 1 汽 产 . 6百 分 点 , 油 研 究 法 辛 烷 值 略 有 增 加 , 达法 辛烷 值 约增 加 0 汽 马 .5个 单 位 , 过 将 劣 质 柴 油 轻 馏 分 选 择 性 再 裂 化 可 通 以 实 现 增 产 高 辛 烷 值 汽 油 的 目的 。
据 M I 汽 油 的 低 芳 烃 含 量 及 M I 柴 油 轻 馏 分 中 P P
馏分 和轻 馏 分 ( 0 0年 3月 1 21 3日样 品 ) 质谱 组 成
见 表 1 。
表 1 MI P柴 油馏 分质 谱组 成
北京市地质研究所

北京市地质研究所
北京市地质研究所,简称“北京地质”,是中国地质科学院所属的地质科研单位,成立于1959年,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
路20号。
北京市地质研究所以基础地质科学研究和应用地质研究为主,以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环境地质与工程地质、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灾害评估、区域地质调查与评价等方向为重点,同时兼顾地质学常规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
北京地质研究所下设多个研究部门和研究室,包括矿产资源研究部、地质灾害研究部、工程地质研究部、地球物理与遥感研究室、区域地质研究室等。
这些科研部门和研究室的成员由一批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组成,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具备较强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
北京地质研究所在地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他们通过对地质地球物理数据的分析和解释,为国家的自然地质资源开发和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勘探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和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北京地质研究所在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都做出了杰出贡献。
同时,北京地质研究所也是地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基地。
他们组织了一系列系统的培训课程和研究生导师制的研究生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地质科学研究人才,以及矿产勘查、地质灾害防治、环境地质和工程地质等方面的技术人才。
北京地质研究所在国内外地质科研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和优秀科技成果奖等奖项。
他们积极参与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协助政府决策,为国家的地质调查、资源勘查、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等做出了突出贡献。
总之,北京地质研究所是中国地质科学研究的重要机构之一,致力于地质科技的创新与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1
8.37 39.56 33.12 7.09 7.03 81.05
35
MIP与FCC标定汽油性质对比
MIP FCC (03/02/20) (02/02/26) 荧光组成,v% 烯烃 辛烷值 34.0 46.5 58.0 FCC (98/10/14)
MIP和FCC液化气异丁烷/异丁烯
3.5 3.3 3.1
ë ¡ é ë ¡ © Ò ¶ Í /Ò ¶ Ï ,v/v
2.9 2.7 2.5 2.3 2.1 1.9 1.7 1.5
2013-7-9
MIP
FCC
3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芳烃含量,% 不大于 烯烃含量,% 不大于 氧含量,% 不大于
2013-7-9
4
美国和中国的汽油质量指标
美国 实施时间 蒸气压(kpa) 氧含量(wt%) 苯含量(vol%) 芳烃含量(vol%) 烯烃含量(vol%) 硫含量(ppm) 90 年平均水平 60 2 1.5 32 9 339 美国 2006 45~50 2 1.0 30 14 30 中国标准 2003 74~88 2.7 2.5 40 35 800
28
MIP与FCC加工量与原料油残炭
6 2001年FCC 5.5 加工量
原料油残炭,m%
4500 MIP 4400 4300 4200 4100 4000 3900 3800
加工量,t/d
5
部分汽油返 提升管底部
部分汽油返 提升管底部
4.5
4
3.5
原料油残炭 3700 3600 29
3 2013-7-9
有生成异构烃的潜力
2013-7-9
14
热裂化和催化裂化的异构化特征
70 60 50 40 30 20 10 0
58.75
热裂化 催化裂化
36.97 18.35 21.61 26.20 18.48 11.61 8.03
%
正丁烯
2013-7-9
异丁烯
反丁烯
顺丁烯
15
氢转移反应
3× 烯烃+环烷烃 3×烷烃+芳烃 4× 烯烃 3×烷烃+芳烃 3× 环烯烃 2×环烷烃+芳烃 烯烃+焦炭前身物 烷烃+焦炭
MIP反应器结构示意
平均温 度较高
短停留 平均温 度较低 延长停留 时间
冷剂
短停留时间
上进料口 下进料口
短停留时间
再生催化剂
再生催化剂
上进料口
下进料口
2013-7-9
预提升介质
预提升介质
21
常规FCC反应器
MIP反应器
MIP反应历程示意
第二反应区 第一反应区
烃类混合物 裂化 烃类 + 异构化 异构烯烃
催化裂化生产低烯烃汽油及增 产丙烯的工艺技术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2005年05月. 辽河
内 容
汽油质量指标及发展 催化裂化的化学反应特征 多产异构烷烃的MIP技术 烯烃满足欧Ⅲ排放并多产丙烯的MIP-CGP技术 MP031丙烯助剂工业试验结果
2013-7-9
2
中国汽油质量升级小记
1997年7月 2000年7月 2000年7月 2003年7月 2005年7月 2005年7月 2007年 2008年
2013-7-9
禁止生产70号汽油 停止销售含铅汽油 北京等实行 GB17930-1999 全国实行 GB17930-1999 全国实行欧Ⅱ 北京实行欧Ⅲ 全国实行欧Ⅲ 北京实行欧Ⅳ
27
高桥MIP & FCC汽油质量
MIP-G MIP-M FCC
密度,g/cm3
诱导期,min S, ppm
0.7133
943 94
0.7156
712 112
0.7167
639 164
RON
MON 烯烃,v%
2013-7-9
88.8
80.2 34.1
88.5
79.5 32.4
89.0
79.2 43.1
氢转移
烯烃
氢转移 烷基化
异构烷烃
异构烷烃和芳烃 异构烷烃或烷基芳烃
•单分子反应 •催化裂化+热裂化反应 •一次裂化反应 •正碳离子的生成
2013-7-9
•双分子反应 •催化裂化反应+选择性氢转移 •二次裂化反应 •正碳离子的传递
22
高桥MIP反再系统示意图
2013-7-9
23
MIP & FCC标定操作条件
FCC 3.76 15.44 44.14 22.57 4.64 8.92 82.15
26
2.88 14.63 49.28 21.22 3.04 8.64 85.13
高桥MIP和FCC统计产物分布
原料油 残炭,m% 产物分布,m% 干气 液化气 汽油 柴油 油浆 焦炭 损失 2013-7-9 液汽柴 MIP(3~5月) 4.38 3.05 13.31 45.31 26.19 3.04 8.70 0.40 84.81 FCC(2001年1~11月) 3.68 4.08 14.55 40.76 27.87 3.68 8.60 0.50 83.18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放热反应 …
2013-7-9
18
MIP反应器的构思
根据FCC化学反应的特征
—裂化为主、富于异构和氢转移反应
形成MIP反应器概念
—裂化充分—保重油裂化 —转化适中—降烯保辛减干气
基于流化催化裂化原理
—构建串行反应器,兼顾裂化和转化反应
2013-7-9 19
多产异构烷烃的MIP技术
83 4
² ·Æ Ó · ¿ Ö û Í µ Ì É ¹ µ ² á ý Ü ×¿
Ô Á Ó ² Ì Ï Í Ð ¿
3.5
82
3 2013-7-9 Ò Ô » Â
¶ Ô þ Â
È Ô ý Â
Ë Ô Ä Â
Î Ô å Â
Á Ô ù Â
Æ Ô ß Â
°Ô Ë Â
¾ Ô Å Â
Ê Ô ® Â
È Ô ý Â
Ë Ô Ä Â
Î Ô å Â
81 30
º å Õ Ê Ò Ì Ê Â ,m%
5
MIP和FCC干气的氢气/甲烷
1.8 1.6
×é â ø Ç Æ /¼ Í ,v/v
FCC
1.4 1.2 1 0.8 0.6
2013-7-9
MIP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31 21 20
2013-7-9
0.17
~0.35
~0.60
34
MIP与FCC产物分布
MIP
(2003/03/20)
FCC
(2002/02/26)
FCC
(1998/10/14)
干气
液化气 汽油 柴油 油浆 焦炭 总液收
2013-7-9
3.23
14.89 42.17 26.96 4.58 7.65 84.02
4.14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MIP与FCC液收与原料残炭
6 2001Ä FCC ê 5.5 Ò Ì Ê Â º å Õ Ê MIP 85 86
Ï Í Ð ¿ Ô Á Ó ² Ì ,m%
84 4.5
² ·Æ Ó · ¿ Ö û Í µ Ì É ¹ µ ² á ý Ü ×¿
2013-7-9 37
烯烃满足欧III排放要求并增产丙 烯的MIP-CGP技术
MIP-CGP工艺技术特点
以MIP作为开发平台
汽油烯烃可达到欧三排放要求
丙烯产率较常规FCC提高2~3倍
采用新型的专用催化剂
改造工程内容与MIP相当
对气路为瓶颈的装置,处理量要降低
2013-7-9 39
MIP-CGP工艺技术特点
安庆MIP的工业应用
2013-7-9
33
MIP & FCC主要操作参数
MIP
(2003/03/20)
FCC
(2002/02/26)
FCC
(1998/10/14)
反应温度,oC
515/490
520
520
反应压力, KPa
二反藏量,T 再生温度, oC
117
4.94 688
160
160
687
700
回炼比,m/m
41
MIP-CGP产物分布
产物分布,m% 干 气 液化气 汽 油 柴 油 重 油 焦 炭 总液收 丙 烯 异丁烷 MIP-CGP
2013-7-9
1.72 25.85 51.06 10.05 5.04 6.28 86.96 9.20 5.88
42
MIP-CGP与FCC汽油性质对比
一反:烃类充分裂化反应
二反:既将汽油烯烃裂化,又将汽油烯 烃氢转移。在双重作用下,汽油 烯烃下降幅度大,并且丙烯产率 提高多。
2013-7-9 40
试验原料油和催化剂
• 原料油
大庆蜡油+30m%减压渣油(属石蜡基) 沧州油(属中间石蜡基)
• 催化剂
CGP-1 (本工艺的专用催化剂)
2013-7-9
比表面
孔体积 金属含量,ppm Ni V
130
0.31 8452 759
105
0.12-0.15 9386-9655 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