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练习题及解答

《化工原理》练习题及解答

《化工原理》练习题一、简答题1、汽蚀现象2、真空度3、层流二、选择题1. 在静止流体内部各点的静压强相等的必要条件是( )A. 同一种流体内部B. 连通着的两种流体C. 同一种连续流体D. 同一水平面上,同一种连续的流体2. 离心泵的效率η和流量Q的关系为()。

A. Q增大,η增大B. Q增大,η先增大后减小C. Q增大,η减小D. Q增大,η先减小后增加3. 双层平壁定态热传导,两层壁厚相同,各层的导热系数分别为λ1和λ2,其对应的温度差为△t1和△t2,若△t1>△t2,则λ1和λ2的关系为()。

A. λ1<λ2,B. λ1>λ2C. λ1=λ2D. 无法确定4. 在阻力平方区内,摩擦系数λ()。

A. 为常数,与ε/d、Re均无关B.随Re值加大而减小C. 与Re值无关,是ε/d的函数D. 是Re值与ε/ d的函数三、计算题1.有一石油裂解装置,所得热裂物的温度300℃。

今欲设计一换热器,欲将石油从25℃预热到180℃,热裂物经换热后终温不低于200℃,试计算热裂物与石油在换热器中采用并流与逆流时的对数平均温差ΔΤm。

2.如图所示,水由常压高位槽流入精馏塔中。

进料处塔中的压力为0.1大气压(表压),送液管道为φ 45×2.5 mm、长8 m的钢管。

管路中装有180°回弯头一个(le/d =75),90°标准弯头一个(le/d =35)。

塔的进料量要维持在3.6m3/h,试计算高位槽中的液面要高出塔的进料口多少米?参考数据:水的粘度为1cP Array《化工原理》练习题答案一、简答题1、汽蚀现象泵的入口处的压力低于被输送流体的饱和蒸汽压,形成大量气泡,气泡进入到离心泵的高压区破裂,液滴填充真空区击打器壁,形成汽蚀现象。

2、真空度真空度= 大气压力-绝对压力3、层流流体质点仅沿着与管轴平行的方向作直线运动,质点无径向脉动,质点之间互不混合二、选择题1.D2.B3.A4.C三、简答题1. 解:求得 ∆Tm1=97.2℃∆Tm2=145.7℃2.解: 由流量可求得流速为u=0.8 m/s(5分)。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习题1.热空气与冷水间的总传热系数K值约为42.99k c a l/(m2・h・℃),试从基本单位换算开始,将K值的单位改为W/(m2・℃)。

[答案:K=50M(m2・C)]。

解:从附录查出:1k c a l=1.1622×10-3K W·h=1.1622W·h所以:K=42.99K c a l/(m2·h·℃)=42.99K c a l/(m2·h·℃)×(1.1622W·h/1k c a l)=50w/(m2·℃)。

2.密度ρ是单位体积物质具有的质量。

在以下两种单位制中,物质密度的单位分别为:S I k g/m2;米制重力单位为:k g f.s2/m4;常温下水的密度为1000k g/m3,试从基本单位换算开始,将该值换算为米制重力单位的数值。

〔答案:p=101.9k g f/s2/m4〕解:从附录查出:1k g f=9.80665k g·m/s2,所以1000k g/m3=1000k g/m3×[1k g f/(9.80665k g·m/s2)]=101.9k g f·s2/m4.3.甲烷的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符合下列经验公式:今需将式中p的单位改为P a,温度单位改为K,试对该式加以变换。

〔答案:〕从附录查出:1m m H g=133.32P a,1℃=K-273.3。

则新旧单位的关系为:P=P’/133.32;t=T-273.3。

代入原式得:l g(P’/133.32)=6.421-352/(T-273.3+261);化简得l g P=8.546-3.52/(T-12.3).4.将A、B、C、D四种组分各为0.25(摩尔分数,下同)的某混合溶液,以1000m o l/h 的流量送入精馏塔内分离,得到塔顶与塔釜两股产品,进料中全部A组分、96%B组分及4%C组分存于塔顶产品中,全部D组分存于塔釜产品中。

化工原理——带答案doc)

化工原理——带答案doc)

化工原理——带答案(D O C)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第一章流体力学1.表压与大气压、绝对压的正确关系是(A)。

A. 表压=绝对压-大气压B. 表压=大气压-绝对压C. 表压=绝对压+真空度2.压力表上显示的压力,即为被测流体的( B )。

A. 绝对压B. 表压C. 真空度D. 大气压3.压强表上的读数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比大气压强高出的数值,称为( B )。

A.真空度B.表压强C.绝对压强D.附加压强4.设备内的真空度愈高,即说明设备内的绝对压强( B )。

A. 愈大B. 愈小C. 愈接近大气压D. 无法确定5.一密闭容器内的真空度为80kPa,则表压为( B )kPa。

A. 80B. -80C. 某设备进、出口测压仪表中的读数分别为p1(表压)=1200mmHg和p2(真空度)=700mmHg,当地大气压为750mmHg,则两处的绝对压强差为(D )mmHg。

7.当水面压强为一个工程大气压,水深20m处的绝对压强为( B )。

A. 1个工程大气压B. 2个工程大气压C. 3个工程大气压D. 4个工程大气压8.某塔高30m,进行水压试验时,离塔底10m高处的压力表的读数为500kpa,(塔外大气压强为100kpa)。

那么塔顶处水的压强(A )。

A.403.8kpa B. 698. 1kpa C. 600kpa D. 100kpa 9.在静止的连续的同一液体中,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各点的压强(A )A. 均相等B. 不相等C. 不一定相等10.液体的液封高度的确定是根据( C ).A.连续性方程B.物料衡算式C.静力学方程D.牛顿黏性定律11.为使U形压差计的灵敏度较高,选择指示液时,应使指示液和被测流体的密度差(ρ指-ρ)的值(B )。

A. 偏大B. 偏小C. 越大越好12.稳定流动是指流体在流动系统中,任一截面上流体的流速、压强、密度等与流动有关的物理量(A )。

化工原理习题参考答案

化工原理习题参考答案

化工原理习题参考答案1. 题目一题目描述:在一个化工过程中,一种原料A通过反应生成一种产品B。

反应速率方程为:\[r = k \cdot C_A^n\]其中,r为反应速率,k为反应速率常数,C_A为原料A的浓度,n为反应级数。

请问:a)如果反应级数n=1/2,求反应速率与原料浓度的关系。

b)如果反应级数n=2,求反应速率与原料浓度的关系。

c)如果反应级数n=0,求反应速率与原料浓度的关系。

答案a)当反应级数n=1/2时,反应速率与原料浓度的关系为\[r = k \cdot \sqrt{C_A}\]即反应速率与原料浓度的平方根成正比。

这意味着原料浓度每增加一倍,反应速率将增加两倍。

b)当反应级数n=2时,反应速率与原料浓度的关系为\[r = k \cdot C_A^2\]即反应速率与原料浓度的平方成正比。

这意味着原料浓度每增加一倍,反应速率将增加四倍。

c)当反应级数n=0时,反应速率与原料浓度没有直接关系,即反应速率不随原料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这表示反应速率常数k是一个常数值,不受原料浓度的影响。

2. 题目二题目描述:在一座化工厂中,一个反应釜内发生了一个一级反应,反应速率方程为\[r = k \cdot C\]其中,r为反应速率,k为反应速率常数,C 为反应物的浓度。

初始时刻,反应物的浓度为\[C_0\],经过一段时间后,浓度降低到一半。

请问:a)经过多长时间,反应物的浓度降低到初始浓度的1/4?b)经过多长时间,反应物的浓度降低到初始浓度的1/8?答案首先,由一级反应速率方程可知,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满足指数关系。

即\[C = C_0 \cdot e^{-kt}\]其中,t为时间。

根据题意可知,当\[C = \frac{C_0}{2}\]时,反应进行了一半。

代入公式中可得:\[\frac{C_0}{2} = C_0 \cdot e^{-kt}\]整理得:\[e^{-kt} =\frac{1}{2}\]取对数得:\[-kt = \ln{\frac{1}{2}}\]解得:\[t = \frac{\ln{2}}{k}\]即经过时间\[t =\frac{\ln{2}}{k}\]时,反应物的浓度降低到初始浓度的一半。

化工原理完整答案

化工原理完整答案

化工原理完整答案第一章流体流动一、名词解释31、法定计量单位:国家以命令形式规定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

62、稳定流动:流动系统中各截面上的流速、压强、密度等各有关物理量仅随位置变化不随时间变化。

63、不稳定流动:流动系统中各截面上的流速、密度、压强等随位置及时间而变。

64、流动边界层:流体流过壁面时,如果流体润湿壁面,则必然形成速度梯度很大的流体层叫流动边界层。

35、边界层分离:流体在一定条件下脱离壁面的现象叫边界层的分离。

66、速度梯度:du速度梯度,即在与流动方向垂直的dyy方向上流体速度的变化率。

37、牛顿黏性定律:???du dy68、当量长度le:把流体流过某一管件或阀门的局部阻力折算成相当于流过一段与它直径相同、长度为le的直管阻力。

所折算的直管长度称为该管件或阀门的当量长度。

69、因次分析法:用维数不多的无因次数群代替较多的变量,对一个复杂的物理现象可简化实验工作,该方法称为因次分析法。

310、相对粗糙度:ε /d—相对粗糙度。

611、黏性:运动流体内部产生的阻碍流体向前运动的特性。

612、黏度:F???uS,?y?—比例系数,流体的黏性愈大,其值愈大,所以称为粘滞系数或动力。

黏度,简称黏度。

312、点速度:流通截面上某一点的速度,可直接测量m/S。

313、绝压:以绝对零压作起点计算的压强,称为绝对压强。

314、表压: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比大气压强高出的数值,称为表压强。

315、真空度:真空度等于大气压强减去绝对压强。

二、单选择题2B;D;C;A 3A 4 D 5A 6C 7 B 8C9 D 10B 11 B;G 12 C 13 C 14B B 15 E ;A 16 B 17 B18 C 19 A 20 C 21 B 22 C23 A 24 A 25 A 26 C 27 B 28A 29 D 30 A 31B 32 A33 B 1 三、填空题 1 e/d 2 τ=μdu/dy;牛顿3 动静压头之和;静压头 4 位置;时间5连续;垂直流动方向或流体流线平行 6 2;1/4 7滞流边界层厚度;湍流边界层厚度;滞流内层;主流区流速8 MT-2L-1;MT-3L2 9 增大;降低10 u1A1ρ1 = u2A2ρ2= 常数;u1d12 = 2Rg??2??1?u2d2= 常数12 1m/s;20Pa 13 大;m/h 14?? ?1u22315 Pa1=0;Pa2=100mmH2O;Pb1=300mmH2O;Pb3=340mmH2O 16 Pa?s或N?s/m2;m2/s 17 ;/16 19u1P2u2gz1???gz2????hf?2?2?u22P1222R(?i??)g?Z1g?P1???Z2g?P2???hf?20 ?? ?u222 21 ;22 /s;连续性23 下降无黏性25 10;126 相等;流量之和27 大;~28 增加;不变29. 2 30 绝对压强四、问答题31、如何判断一流体的流动类型? 答:Re≤2000的流动称为层流流动,Re>4000的流动称为湍流流动。

《化工原理》第三版答案..

《化工原理》第三版答案..

绪论习题1)1)含水份52%的木材共120kg,经日光照晒,木材含水份降至25%,问:共失去水份多少千克?以上含水份均指质量百分数。

120(1-0.52)=(120-w)(1-0.25)∴w=43.2kg2)以两个串联的蒸发器对NaOH水溶液予以浓缩,流程及各符号意义如图所示,F、G、E皆为NaOH水溶液的质量流量,x表示溶液中含NaOH的质量分数,W表示各蒸发器产生水蒸汽的质量流量。

若,,,,问:W1、W2、E、x1各为多少?W1kg/s W2kg/sNaOHF=6.2Kg/s2=0.30X=0.105W1:W2=1:1.15 , X---(Wt),x1,w1,w2,D,E=?对控制体I,NaOH物料衡算:Fx0=Ex2即 6.2×0.105=E×0.30 ∴E=2.17 kg/sW1+W2=F-E=6.2-2.17=4.03 kgW1=4.03/2.15=1.87 kg/s ,W2=4.03-1.87=2.16 kg/s对控制体II ,总的物料衡算:G=F-W 1=6.2-1.87=4.33 kg/s Fx 0=Gx 2 即6.2×0.105=4.33x 1,∴x 1=0.153)某连续操作的精馏塔分离苯与甲苯。

原料液含苯0.45(摩尔分率,下同),塔顶产品含苯0.94。

已知塔顶产品含苯量占原料液中含苯量的95%。

问:塔底产品中苯的浓度是多少?按摩尔分率计。

[解]:0.95=F D FX DX =45.094.0⨯FD0413.0545.094.045.045.094.045.0545.0,445.0=∴⨯+⨯=+⨯=⨯==∴W W WX X WX D F FWF D 即又4)导热系数的SI 单位是W/(m ·℃),工程制单位是kcal/(m ·h ·℃)。

试问1kcal/( m ·h ·℃)相当于多少W/(m ·℃)?并写出其因次式。

XXX《化工原理(一)》第一阶段在线作业答案

XXX《化工原理(一)》第一阶段在线作业答案

XXX《化工原理(一)》第一阶段在线作业答案1.当水温度升高时,水在内径一定的圆管中稳定流动,Re 值将变大。

2.不可压缩流体在均匀直管内作定态流动,平均速度沿流动方向不变。

3.离心泵铭牌上标注的是泵在流量最大时的主要性能参数。

4.离心泵吸入管路底阀的作用是维持最低的允许吸上高度。

5.由离心泵和某一管路组成的输送系统,其工作点是泵的特性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

6.离心泵的扬程是指液体出泵和进泵的压强差换算成的液柱高度。

7.往复泵适用于流量较小,扬程较高的场合。

8.蔽式叶轮的效率最高。

9.开大离心泵出口阀门,提高泵的排液量,泵的效率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

10.当一台泵的扬程可以满足输液需要,但流量不足时,宜选并联方式。

11.如果管内流体流量增大1倍以后,仍处于滞流状态,则流动阻力增大到原来的8倍。

12.该题缺少信息,无法回答。

13.在滞流区,若总流量不变,规格相同的两根管子串联时的压降为并联时的2倍。

14.在完全湍流区,若总流量不变,规格相同的两根管子串联时的压降为并联时的1/2倍。

15.流体在阻力平方区流动,若其他条件不变,其压降随着管子的相对粗糙度增加而增加。

16.流体通过转子流量计的压强差与流量成正比。

17.某精馏塔顶操作压强须维持在5.3kPa,若当地气压计的读数为100.6kPa,塔顶真空表读数应为105.9kPa。

18.某流体在一上细下粗的垂直变径管路中流过。

现观察到安装在离变径处有一定距离的粗、细两截面的压强表读数相同,故可断定管内流体向上流动。

19.滞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雷诺数不同。

20.利用因次分析法的目的在于使实验和关联工作简化,建立数学表达式。

21.此题缺少选项,无法回答。

22.微差压差计对两种指示液的要求是密度相近,U形管内的指示液与被测流体不互溶。

23.下列关于因次分析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因次分析法提供了找出复杂物理现象规律的可能性。

24.下列关于转子流量计的议论,正确的是:无论转子悬浮在量程范围以内的什么位置,转子上下的压差是不变的。

化工原理作业答案

化工原理作业答案

第一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机械3.某地区大气压力为101.3kPa ,一操作中的吸收塔塔内表压为130kPa 。

若在大气压力为75 kPa 的高原地区操作该吸收塔,且保持塔内绝压相同,则此时表压应为多少?解:''表表绝+p p p p p a a =+=∴kPa 3.15675)1303.101)(''=-==+(-+真表a a p p p p 7.如附图所示,水在管道中流动。

为测得A -A ′、B -B ′截面的压力差,在管路上方安装一U 形压差计,指示液为水银。

已知压差计的读数R =180mm ,试计算A -A ′、B -B ′截面的压力差。

已知水与水银的密度分别为1000kg/m 3和13600 kg/m 3。

解:图中,1-1′面与2-2′面间为静止、连续的同种流体,且处于同一水平面,因此为等压面,即'11p p =, '22p p =又 gm p p A ρ-='1gRR m g p gR p gR p p B 002021)('ρρρρ++-=+=+=所以 gR R m g p gm p B A 0)(ρρρ++-=-整理得 gR p p B A )(0ρρ-=-由此可见, U 形压差计所测压差的大小只与被测流体及指示液的密度、读数R 有关,而与U 形压差计放置的位置无关。

代入数据 Pa 2224918.081.9)100013600(=⨯⨯-=-B A p p9.图示为汽液直接混合式冷凝器,水蒸气与冷水相遇被冷凝为水,并沿气压管流至地沟排出。

现已知真空表的读数为78kPa ,求气压管中水上升的高度h 。

解: a p gh p =+ρ水柱高度 m 95.781.910107833=⨯⨯=ρ-=g p p h a11.如附图所示,用虹吸管从高位槽向反应器加料,高位槽与反应器均与大气相通,且高位槽中液面恒定。

现要求料液以1m/s 的流速在管内流动,设料液在管内流动时的能量损失为20J/kg (不包括出口),试确定高位槽中的液面应比虹吸管的出口高出的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已知甲地区的平均大气压力为85.3 kPa ,乙地区的平均大气压力为101.33 kPa ,在甲地区的某真空设备上装有一个真空表,其读数为20 kPa 。

若改在乙地区操作,真空表的读数为多少才能维持该设备的的绝对压力与甲地区操作时相同? 解:(1)设备内绝对压力绝压=大气压-真空度= ()kPa 3.65Pa 1020103.8533=⨯-⨯(2)真空表读数真空度=大气压-绝压=()kPa 03.36Pa 103.651033.10133=⨯-⨯ 5.如本题附图所示,流化床反应器上装有两个U 管压差计。

读数分别为R 1=500 mm ,R 2=80 mm ,指示液为水银。

为防止水银蒸气向空间扩散,于右侧的U 管与大气连通的玻璃管内灌入一段水,其高度R 3=100 mm 。

试求A 、B 两点的表压力。

解:(1)A 点的压力()(表)Pa 101.165Pa 08.081.9136001.081.9100042汞3水A ⨯=⨯⨯+⨯⨯=+=gR gR p ρρ(2)B 点的压力13.如本题附图所示,用泵2将储罐1中的有机混合液送至精馏塔3的中部进行分离。

已知储罐内液面维持恒定,其上方压力为1.0133⨯105 Pa 。

流体密度为800 kg/m 3。

精馏塔进口处的塔内压力为1.21⨯105 Pa ,进料口高于储罐内的液面8 m ,输送管道直径为φ68 mm ⨯4 mm ,进料量为20 m 3/h 。

料液流经全部管道的能量损失为70 J/kg ,求泵的有效功率。

解:在截面-A A '和截面-B B '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式,得19.用泵将2×104 kg/h 的溶液自反应器送至高位槽(见本题附图)。

反应器液面上方保持25.9×103 Pa 的真空度,高位槽液面上方为大气压。

管道为φ76 mm ×4 mm 的钢管,总长为35 m ,管线上有两个全开的闸阀、一个孔板流量计(局部阻力系数为4)、五个标准弯头。

反应器内液面与管路出口的距离为17 m 。

若泵的效率为0.7,求泵的轴功率。

(已知溶液的密度为1073 kg/m 3,黏度为6.3⨯10-4 Pa ⋅s 。

管壁绝对粗糙度可取为0.3 mm 。

)解:在反应器液面1-1,与管路出口内侧截面2-2,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以截面1-1,为基准水平面,得22b1b2121e 2f 22u u p p gz W gz h ρρ+++=+++∑ (1) 式中 z 1=0,z 2=17 m ,u b1≈0p 1=-25.9×103 Pa (表),p 2=0 (表)将以上数据代入式(1),并整理得=9.81×17+24312.+1073109.253⨯+f h ∑=192.0+fh ∑其中 f h ∑=(λ+e L L d +∑+∑ζ)2b22u =Re b du ρμ=30.068 1.4310730.6310-⨯⨯⨯=1.656×105 根据Re 与e /d 值,查得λ=0.03,并由教材可查得各管件、阀门的当量长度分别为闸阀(全开): 0.43×2 m =0.86 m标准弯头: 2.2×5 m =11 m故 f h ∑=(0.03×350.86110.068+++0.5+4)kg J 243.12=25.74J/kg 于是 ()kg J 217.7kg J 74.250.192e =+=W泵的轴功率为s N =e W η/w =W 7.036001027.2174⨯⨯⨯=1.73kW 20.如本题附图所示,贮槽内水位维持不变。

槽的底部与内径为100 mm 的钢质放水管相连,管路上装有一个闸阀,距管路入口端15 m 处安有以水银为指示液的U 管压差计,其一臂与管道相连,另一臂通大气。

压差计连接管内充满了水,测压点与管路出口端之间的直管长度为20 m 。

(1)当闸阀关闭时,测得R =600 mm 、h =1500 mm ;当闸阀部分开启时,测得R =400 mm 、h =1400 mm 。

摩擦系数λ可取为0.025,管路入口处的局部阻力系数取为0.5。

问每小时从管中流出多少水(m 3)?(2)当闸阀全开时,U 管压差计测压处的压力为多少Pa (表压)。

(闸阀全开时L e /d ≈15,摩擦系数仍可取0.025。

)解:(1)闸阀部分开启时水的流量在贮槽水面1-1,与测压点处截面2-2,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并通过截面2-2,的中心作基准水平面,得22b1b21212f 1222u u p p gz gz h ρρ++=+++∑,- (a ) 式中 p 1=0(表)u b2=0,z 2=0z 1可通过闸阀全关时的数据求取。

当闸阀全关时,水静止不动,根据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知2H O 1Hg ()g z h gR ρρ+= (b )式中 h =1.5 m, R =0.6 m将已知数据代入式(b )得将以上各值代入式(a ),即9.81×6.66=2b 2u +100039630+2.13 u b 2 解得 s m 13.3b =u水的流量为 ()s m 43.1s m 13.31.0785.036004π3600332b 2s =⨯⨯⨯==u d V(2)闸阀全开时测压点处的压力在截面1-1,与管路出口内侧截面3-3,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并通过管中心线作基准平面,得22b1b33113f 1322u u p p gz gz h ρρ++=+++∑,- (c ) 式中 z 1=6.66 m ,z 3=0,u b1=0,p 1=p 32e b f,13c ()2L L u h d λζ-+∑∑=+=22b b 350.025(15)0.5 4.810.12u u ⎡⎤++=⎢⎥⎣⎦ 将以上数据代入式(c ),即9.81×6.66=2b 2u +4.81 u b 2 解得 s m 13.3b =u再在截面1-1,与2-2,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基平面同前,得22b1b21212f 1222u u p p gz gz h ρρ++=+++∑,- (d ) 式中 z 1=6.66 m ,z 2=0,u b1≈0,u b2=3.51 m/s ,p 1=0(表压力)将以上数值代入上式,则解得 p 2=3.30×104 Pa (表压)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1.用离心油泵将甲地油罐的油品送到乙地油罐。

管路情况如本题附图所示。

启动泵之前A 、C 两压力表的读数相等。

启动离心泵并将出口阀调至某开度时,输油量为39 m 3/h ,此时泵的压头为38 m 。

已知输油管内径为100 mm ,摩擦系数为0.02;油品密度为810 kg/m 3。

试求(1)管路特性方程;(2)输油管线的总长度(包括所有局部阻力当量长度)。

解:(1)管路特性方程甲、乙两地油罐液面分别取作1-1’与2-2’截面,以水平管轴线为基准面,在两截面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得到 由于启动离心泵之前p A =p C ,于是 gp Z K ρ∆+∆==0 则 2e e H Bq =又 e 38H H ==m])39/(38[2=B h 2/m 5=2.5×10–2 h 2/m 5则 22e e 2.510H q -=⨯(q e 的单位为m 3/h )(2)输油管线总长度39π0.0136004u ⎡⎤⎛⎫⎛⎫=⨯ ⎪ ⎪⎢⎥⎝⎭⎝⎭⎣⎦m/s=1.38 m/s 于是 e 22229.810.1380.02 1.38gdH l l u λ⨯⨯⨯+==⨯m=1960 m 2.用离心泵(转速为2900 r/min )进行性能参数测定实验。

在某流量下泵入口真空表和出口压力表的读数分别为60 kPa 和220 kPa ,两测压口之间垂直距离为0.5 m ,泵的轴功率为6.7 kW 。

泵吸入管和排出管内径均为80 mm ,吸入管中流动阻力可表达为2f,0113.0h u -=∑(u 1为吸入管内水的流速,m/s )。

离心泵的安装高度为2.5 m ,实验是在20 ℃,98.1 kPa 的条件下进行。

试计算泵的流量、压头和效率。

解:(1)泵的流量由水池液面和泵入口真空表所在截面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式(池中水面为基准面),得到 将有关数据代入上式并整理,得184.31=u m/s则 2π(0.08 3.1843600)4q =⨯⨯⨯m 3/h=57.61 m 3/h(2) 泵的扬程(3) 泵的效率 s 29.0457.6110009.81100%100036001000 6.7Hq g P ρη⨯⨯⨯==⨯⨯⨯=68% 在指定转速下,泵的性能参数为:q =57.61 m 3/h H =29.04 m P =6.7 kW η=68%5.用离心泵将真空精馏塔的釜残液送至常压贮罐。

塔底液面上的绝对压力为32.5 kPa(即输送温度下溶液的饱和蒸汽压)。

已知:吸入管路压头损失为1.46 m ,泵的必需气蚀余量为2.3 m ,该泵安装在塔内液面下3.0 m 处。

试核算该泵能否正常操作。

解:泵的允许安装高度为式中 0=-gp p v a ρ 则 -4.26m m ]46.1)5.03.2([=-+-=g H泵的允许安装位置应在塔内液面下4.26m 处,实际安装高度为–3.0m ,故泵在操作时可能发生气蚀现象。

为安全运行,离心泵应再下移1.5 m 。

8.对于习题7的管路系统,若用两台规格相同的离心泵(单台泵的特性方程与习题8相同)组合操作,试求可能的最大输水量。

解:本题旨在比较离心泵的并联和串联的效果。

(1)两台泵的并联解得: q =5.54×10–3 m 3/s=19.95 m 3/h(2) 两台泵的串联解得: q =5.89×10–3 m 3/s=21.2 m 3/h在本题条件下,两台泵串联可获得较大的输水量21.2 m 3/h 。

第三章 非均相混合物分离及固体流态化2.用降尘室除去气体中的固体杂质,降尘室长5 m ,宽5 m ,高4.2 m ,固体杂质为球形颗粒,密度为3000 kg/m 3。

气体的处理量为3000(标准)m 3/h 。

试求理论上能完全除去的最小颗粒直径。

(1)若操作在20 ℃下进行,操作条件下的气体密度为1.06 kg/m 3,黏度为1.8×10-5 Pas 。

(2)若操作在420 ℃下进行,操作条件下的气体密度为0.5 kg/m 3,黏度为3.3×10-5 Pas 。

解:(1)在降尘室内能够完全沉降下来的最小颗粒的沉降速度为:设沉降在斯托克斯区,则:核算流型:原设滞流区正确,能够完全除去的最小颗粒直径为1.985×10-5 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