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中考语文考点:33散文内容拓展

合集下载

(山东专用)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七散文阅读(讲解部分)

(山东专用)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七散文阅读(讲解部分)

������������������������������������������������������������������������������������������������������������������������������������������������������������������������������������������������������������������������������������������������������������������������������������������������������������������������������������
������������������������������������������������������������������������������������������������������������������������������������������������������������������������������������������������������������������������������������������������������������������
和浓淡相衬等手法表现㊂ 例如 ‘ 荔枝蜜 “ , 作者开头先说不大喜 欢蜜蜂,到最后又梦见了自己变成小蜜蜂, 整个行文过程就体现 了曲中见直㊁欲扬故抑等表现手法㊂ 7. 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往往是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㊂ 8. 散文的表达技巧 一篇文章,一般会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 但为了表达主题, 散文写作中用的较多的是描写㊁ 议 论㊁ 抒情 这三 种表 达方 表达技巧泛指写作上的方法, 它是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写 (1) 写景类:借景抒情㊁寓情于景㊁情景交融㊁移情于景㊂ (2) 咏物类:托物言志㊂ (3) 怀古类:借景抒情㊁即事抒情㊂ (4) 咏史类:借古讽今㊁借题发挥㊂ (5) 送别类:即事抒情㊁即景抒情㊂ (6) 边塞类:直抒胸臆㊁借景抒情㊂ 9. 注意联想与想象 其他常见的表达技巧还有衬托㊁ 侧面描写㊁ 象征㊁ 卒章显志㊁ 散文的表现手法是因文而异㊁因材而异的, 但总少不了联想

中考冲刺:中考语文考点之散文阅读分析

中考冲刺:中考语文考点之散文阅读分析

中考冲刺中考语文考点之散文阅读分析作品的思想感情是作者通过人、事、景等外在的事物表达出的内涵,也就是散文的中心思想,它是散文的核心。

分析作品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实际上就是分析概括文章中作者对所写的人、事、景、物等表现的情感倾向,是对散文的核心内容和思想情感的整体把握。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我们去打酱油的那条路上陈思呈①说到打酱油,曾是我们的常规工作。

②八十年代的每个孩子都干过。

家里做菜要用到酱油,下面条要用到芝麻酱,早餐要用到下粥菜——都要派遣孩子到杂咸铺走一趟。

③打酱油有两种规格。

一是用瓶,一是用碟。

用碟的,几分钱就够了。

用瓶的可能要两毛钱。

两毛钱里,一毛八分钱用于打酱油,剩下两分钱买颗糖,神不知鬼不觉地吃掉。

这属于儿童打酱油业的潜规则。

④杂咸铺的前台,用几个脸盆装着橄榄、乌榄、腐乳、南姜……各种小菜,后面几个瓮,装着鱼露,酱油,醋……各种蘸料。

酱油就在后面某个瓮中,上面盖有木板。

量酱油的器具是竹做的筒状物,大小不同的竹筒对应不同的价格容量。

⑤打芝麻酱又不同。

装芝麻酱的不是瓮,而是玻璃缸。

上面盖着的也不是木板,而是大玻璃片。

通体透明的玻璃设施,是对芝麻酱本身的信心。

其姿色和形态确实值得展露,膏油柔腻的样子总能让人通感。

所以打芝麻酱的小孩,碟子里买了五分钱的芝麻酱,回到家一般只剩下三分。

有两分在路上舔进了肚子。

这也是打芝麻酱行业的潜规则。

⑥这些都是我和小夏,在这个人到中年的秋天里,共同回忆起来的。

但小夏记得比我更多,她早慧,五官开放程度更充分,听到看到感到的比普通的小孩多。

⑦小时候,我们分头居于那条街的南北两端。

南北两端各有个杂咸铺。

小夏打交道的杂威铺,店长是一个热情而瘦的女人,大家都喊她“三姨”。

早慧的小夏还能记得她招呼时慈眉善眼的微笑和声音:“妹啊,来啊。

”而我打交道的那个杂咸铺,店长却是一个脸色阴沉、面目模糊的老头,记忆中他从来没开口说话,听家里长辈叫他“铜锣伯”,但以我们几分钱酱油的交情,也没有到需要开口互相交谈的程度。

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

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

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在中考语文复习中,散文阅读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散文是一种散发情感、抒发感情或抒发思想的文体,通常是作者真实的、具有个人色彩的“散漫”之作。

散文阅读考点主要包括理解主旨、把握作者观点、描述人物特点、分析文章结构及运用修辞手法等方面。

下面将对这些考点进行归纳总结。

第一,理解主旨。

理解散文的主旨是阅读的基本要求。

要理解散文的主旨,首先要通读全文,了解散文的大致内容和中心思想。

其次,要抓住散文中的关键词或关键句子,通过对关键词和句子反复推敲、分析,找出散文的主旨所在。

最后,要注意判断散文的主旨是否与题目的要求一致,如果一致,则可以选择该选项。

第二,把握作者观点。

散文作品通常是作者对某个主题或问题的思考和表达,因此把握作者观点是阅读散文的重要考点。

要把握作者观点,首先要通过散文中的字词、句子、段落等,找出作者对问题的态度和观点。

其次,要通过对散文中引起作者思考的事件、事物的描写,了解作者观点的原因和依据。

最后,要看散文的结尾,了解作者对问题的总结和反思,从而把握作者的观点。

第三,描述人物特点。

散文中的人物描写通常是以写作者自己或者他人为主要对象的。

要准确把握散文中人物的特点,首先要通过对散文中的细节描写、行为言语的描述,分析人物的性格、思想、情感等方面的特点。

其次,要通过人物与他人的相处和互动,推测人物与他人的关系和特点。

最后,要通过散文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和观点,了解人物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第四,分析文章结构。

散文作品通常有明确的结构,有自己的开头、中间和结尾。

要分析文章结构,首先要了解散文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引子、事情发展、事情发展的高潮和结尾等部分。

其次,要通过对散文中各个部分的内容和语言表达的分析,理解每个部分的作用和意义。

最后,要看整篇散文的布局和组织方式,把握整个文章的结构和内在联系。

第五,运用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散文中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2023年山东省各地中考散文阅读考点归纳+++课件(共23张ppt)

2023年山东省各地中考散文阅读考点归纳+++课件(共23张ppt)

第1讲 记叙文标题
1.标题的含意?
记叙文的标题一般都具有深刻的含义或隐藏着多 重的意思,如比喻意、双关意、象征意。
答题格式:①表层含意是……(修辞、一语双关、 象征手法);②深层含意是……(联系主题:比喻、 双关、象征)。
例题:P12,2023临沂18题
第1讲 记叙文标题
2.标题的作用?
①点明文章主题; ②指出文章的主要人物;③概括文章内容;
第3讲 赏析语句
4.赏析句式。
①确定句式特点:倒装句、短句、排比句; ②解析句式: 倒装句:“……”倒装,应该放到“……”前面,突出强调……, 表达……。 短句:连用几个短句,铿锵有力,生动形象写出……, 富有节奏感,韵律美。 排比句:连用几个排比句,句式整齐,富有气势,生动 形象写出……特点,表达……情感/主题。
四大文学体裁
A诗歌 B散文 C小说 D戏剧
语文规则之——
散文阅读鉴赏的公式
学习目标
能够说出散文阅读题常考题型,并运用相应的公式进 行阅读鉴赏。
瞧,中考的样子
2023年山东中考“散文”分布情况
年份
济南市 青岛市 德州市 潍坊市 济宁市 2023 临沂市 滨州市 聊城市 威海市 菏泽市 日照市 淄博市
例题: P6,德州16题; P12,临沂19题; P14页,滨州21题; P20,菏泽17题;
第3讲 赏析语句
1.赏析修辞。
①确定修辞; ②套用公式。
比喻:运用比喻修辞,把……比喻成……, 生动形象写出了……特点,表达了……情感/主题。 拟人:运用拟人修辞,把……拟人化,赋予……以人的情态, 生动形象写出了……特点,表达了……情感/主题。 排比:“”连用几个排比,句式整齐,富有气势, 生动形象写出了……特点,表达了……情感/主题。

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

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

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语文复习是中学生备战中考的关键环节之一。

其中,散文阅读是语文考试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散文阅读,我对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散文的定义和特点:散文是一种自由的文学体裁,它不受格律的约束,可以表达作者的真实感情和思想。

散文以平实的语言和真实的情感吸引读者,常常在平淡中凝聚力量,在细微中显现价值。

2. 散文的常见体裁: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散文、描写散文等。

不同的散文体裁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写作特点,需要我们在阅读中加以区分和理解。

3. 散文的语言特点:散文语言以真实、自然为主,注重表达作者的真实感受和思考。

散文中富有形象感和情感色彩的描写常常使文章更加生动而有力。

4. 散文的结构特点:散文常以片段式、抒情性和主题思想为特点。

散文的结构灵活多样,有的以抒发情感为主,有的以叙述故事为主,有的以讨论问题为主。

5. 散文的主题思想:散文的主题思想丰富多样,反映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常涉及人生、情感、自然、社会等方面。

通过读懂散文的主题思想,我们可以对作者的感受和思考有更深刻的理解。

6. 散文的写作技巧:散文中常使用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来凸显文章的语言魅力和思想深度。

如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和插叙、铺垫、排比等写作技巧常被运用于散文中。

7. 散文阅读的方法:在阅读散文时,我们应该注重把握文章的情感色彩、语言特点、结构特点和主题思想。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理解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和逻辑推理。

8. 散文的背景知识:有些散文作品所涉及的背景知识对于我们理解文章有一定的帮助。

了解散文作者的生平背景、社会历史背景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脉络和思想。

在复习散文阅读时,我们可以通过模拟解题、背诵经典散文、与同学讨论等方法来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对散文的理解能力。

同时,也要善于思考,从散文中汲取生活智慧和人生启迪。

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

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

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的考点归纳总结如下:
1. 主题意义理解:阅读理解文中的主题意义,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2. 文章结构分析:分析散文的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 语言运用理解:理解散文中的隐喻、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推测其含义和作用。

4. 人物形象描写:理解作者对故事中人物形象的描写,包括外貌、性格、行为等方面的描写,并推测其影响和作用。

5. 语气态度分析:分析散文中的语气态度,包括感慨、赞美、嘲讽等,理解作者对所述事物的态度和情感。

6. 上下文推测:通过上下文推测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从而加深对文中内容的理解。

7. 修辞手法鉴赏:鉴赏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理解其美感和修辞功效。

8. 文章体裁辨析:通过阅读散文,了解散文的种类和特点,如记叙文、议论文、描写文等。

9. 语篇连接分析:分析散文中的词语、句子和段落之间的关联关系,理解文章结构的合理性和流畅性。

10. 背景知识运用:根据散文中提到的相关背景知识,推测故事的背景、时代和环境,加深对文中内容的理解。

总之,以上是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的主要考点归纳总结。

学生在复习时应注重理解文中的主题意义、分析文章结构、掌握修辞手法和推测人物形象等,提高对散文阅读理解的能力。

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

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

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语文散文阅读成为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

掌握好散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对于学生提高语文水平和应对中考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供学生参考。

一、散文阅读的题型分析在中考语文试卷中,散文阅读主要包括阅读理解和应用文阅读两种题型。

阅读理解题型要求学生理解文中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的态度和意图等;应用文阅读题型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材料的要求完成相应的任务,如填表、写信、回答问题等。

二、散文阅读的复习策略1. 掌握基本阅读技巧:在阅读散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主题,抓住关键词和关键句,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2.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多读好文章,培养对文字的兴趣和阅读的习惯,增加词汇量和阅读速度。

3. 注重阅读思维训练:通过解决问题、分析作者观点和情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三、散文阅读的复习要点1. 阅读理解考点(1) 主旨大意:重点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题,抓住关键词和关键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 推导判断:通过推理和分析,根据文章中的事实和论点推断出一些结论。

(3) 作者观点: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分析文章的立意和写作目的。

2. 应用文阅读考点(1) 表格填写: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按要求填写相应的信息。

(2) 问题回答: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理解问题的要求,找到答案所在的段落。

(3) 书信写作:理解书信的写作目的和写作要求,根据信件的内容和情境完成相应的写作任务。

四、散文阅读的复习方法1. 多做模拟试题:通过做大量的模拟试题,熟悉考点和题型,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

2. 细读优秀散文:阅读名家散文,体会作者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技巧,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3. 多讨论、多思考:在学习散文阅读中,注重与同学的交流和讨论,广泛听取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培养分析、思考和判断能力。

山东省中考语文考点:32散文作品重要语句ppt精品课件

山东省中考语文考点:32散文作品重要语句ppt精品课件

• ⑩炊烟如此缭绕生动,古诗词中自然少不了它的倩影。“乱云午剩带炊烟去,野水闲将白影米”是辛弃疾 笔下的炊烟;”“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则出自柳水笔端。
• ⑪写炊烟最多的当属陆游。“岭谷高低明野火,村墟远近起炊烟”和“遥望炊烟疑可愁,试从行路问村名” 都是他的。可见放翁对田园袅袅飘逸的炊烟有多喜爱。后来又读到陆游“雾敛芦村落照红,雨余渔舍炊烟湿” 的句子,禁不住疑惑,炊烟怎么会是湿的呢?
•2.(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早晨今晚的炊烟比作晨钟暮鼓,形象地表现了人们按照炊烟作息的 习惯。 (2)“缠绕”本意是用带状物或条件状物盘绕其他物体,文中指炊烟和思念交织在一起,炊烟 是故乡,是母亲,看到炊烟就会想起母亲,想起故乡,从而激发对母亲,故乡的思念;思念母亲、故乡, 自然会想到炊烟。炊烟和思念紧密缠绕在一起,在魂牵梦绕中泪眼看炊烟,眼睛怎能浊湿的呢。
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环境,其意义就不存在。这种含义与词的基本义有一定的联系,但又与基本义不同。 中考中考查本考点侧重考查语境义。对词语语境义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1.修辞义:主要指比喻义、借代义、移觉义、讳饰义、比拟义等,要从修辞本身的特点出发来理 解,如比喻的相似性,借代的相关性,比拟的形象性,反语的讽刺性等。
专题32 散文作品重要语句
(山东省)中考语文考点复习
考点解析
• 理解和品味文中的重要语句,考查对象一般有两类:一是文中重要词语、句子;二是人物的语言。重 要语句是指在文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性句子,主要有:1.结构较为复杂的句子;2.意思隐晦、内 涵较为丰富的句子;3.使用了特殊表现手法的句子;4.能显示文章脉络层次或主旨的句子等,如总
真题重现
• 一、【2018年中考江苏宿迁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④但是,两个月前,妈妈被超市辞退了。爸爸晚上回到家,妈妈总叨唠,说那小超市老板娘不地道, 爸爸淡淡地劝:“如今到她那地方加油的车少了。她也有难处。你就再找份别的工吧。”妈妈觉得失 去那份工可惜,以前每天下班回家正好接响莲,而且,还可以平价甚至大折扣从那超市买回袋奶方便 面什么的。本来妈妈那份工资除了日常费用,还可应付响莲每月的拼车费午餐费,现在可就困难了。 爸爸再出事故,虽说是对方负全责,医药费不愁,但只剩基本工资,困难就变成艰难了。
感。②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梭两可。③答题时,语言要流畅。不能出病句,语言要有 层次性,可以引用诗文或名言回答此题。
真题重现
• 一、【2018年中考江苏扬州卷】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 父亲的背影
• 章中林
• ①和父亲没有相见已经一年有余了,我常常梦到父亲的那个背影……
• ②去年国庆放假回家,父亲说从镇上到家没有车,他开电瓶车来接我。七十岁的老人了,能开电瓶车吗?望着坐在前面开车的父亲,我 看到的是他的背影:他低着头看着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上面只裹着一张皮。他扶着方向盘,弯着腰,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 张犁辕。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
专题33 散文内容拓展
(山东省)中考语文考点复习
考点解析
• 中考散文阅读的开放性考题为近年的热门考题,可分为:(1)根据文本对描写对象谈自己的感受; (2)根据文本对人物情感谈自己的感受;(3)品味文本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4)对文章某些内 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
• 根据文本适当拓展的题型灵活多变,解答此类考题的关键是①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
• ⑦走的那天,临出门,父亲叫我等一等,摘些苦柚带着。他说苦柚对我的高血压和高血脂有益,一树的 苦柚基本上都被他捎到了我的手里。望着树顶上的苦柚,他准备爬上树去摘。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危险! 我叫嚷着跑到父亲的跟前,想要夺下他的腰篮,但他断然回绝了:别看你比我年轻,但是爬树,我灵活, 你不行。
• ⑧倒吊在树上的父亲,就像一只塑料袋挂在树上,迎风飞舞着,似乎随时都会被风吹落。这时我的 泪又来了。父亲哪里还有当年的宽阔背脊,人瘦得有些变形,只剩下一手可握的轮廓了。一件夹克被 风扬起来,就像被鼓起的风帆,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只蜕皮的蝉一样。那手更是让人不忍直视——黢 黑的烧火棍一样,没有一点光泽;皲裂的麻秆一样,没有一点肌肉。这还是父亲吗?眼泪像决堤的洪 水一样淹没了我的视线。
• ⑨一年多来的每一个日子里,我都思念着父亲,忘不了他的背影。无论怎样,我一定要回去看看父 亲,和他说一说今天我的工作、我的生活……
• 4.作者在第⑤段中说“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文章开头和结尾又说“常常梦到”“忘不了”一 年多以前见到的父亲背影,这两者矛盾吗?为什么?
• 二、【2017年中考荆州卷】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 蹬布 • ①那天放学进家,响莲先是高兴,后是惊讶。高兴的是爸爸难得在家,惊讶的是爸
• ⑤第二天响莲起床后,不见爸爸,就跟妈妈说:“今天我不搭小车了,我去坐公交。”妈妈大声回 应:“你老老实实坐上去!”车在她家门外按喇叭,妈妈对师傅说:“响莲她爸一早就蹬布去了,人 家同意先预支他1500块,明天我就连这个月总共1350块给你。”
• ⑥车子往城里开,马路边有排专卖建材的商店,有家店最近专营再生布。再生布就 是用回收的废旧衣服等纺织品,捣烂了再热压成型,那家店从厂里进大批的货,一 卷一卷的,宽度从两米到八米,长度从十米到二十米,那些搞大棚养殖的,棚顶上 要苫这种东西,他们的大棚往往长达一百米,那就需要把成卷的再生布先在地面上 铺展开,再将其用手提缝纫机缝合成指定的长度,缝完了,再整体卷起,装车运走。 在操作过程中,有个环节,就是蹬布。缝合前,每卷布要搁到地上,用脚蹬展开, 那还不算太难,缝合后,如果是八米宽的缝成了一百米长,再用脚将其蹬卷起来, 那就不仅需要旺健的脚力,更需要平衡的技巧。这个活儿很累人,但是又不可能给 高工钱,因此都是些最没办法的人,才一早来干临时工,四个小时,管一顿粗茶淡 饭,给五十元。
• ③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山里帮人炸石头。我空闲的时候,喜欢到他那里玩耍。那时,我经常看到他挥舞着大铁锤,把石头砸得金星乱飞。 这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也许用个特写就能表现出来: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 呼呼的风声。
• ④前些日子,看到库尔贝的一幅油画《采石工》,我才恍然明白我的印象与现实有着不小的偏差。因为那时生活拮据,父亲就和《采石 工》中的主人公类似,戴着没有檐的草帽,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鞋子也是破的,连脚后跟都露出来了。这能从父亲当年拍的一张黑白照看 出来。
• ⑤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但我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棕色的脊背,绷紧的双臂,高举的铁锤。 整幅画面有着无穷的张力和撼人心魂的表现力,谁看了会不对他顿矮小,说话都有些不能关风,还怎么和当年那个形象相比较呢?不忍再想,不能再 看。
• ⑥回到家,我感冒了。身体软软的,提不起精神。看到父亲挑着一担粪去浇地,我说我来。父亲笑说, 你是纸扎的,经不起风。这时,我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他伸着颈,哈着腰,两手抓着扁担,整个人弯成 了一张弓。望着他步履蹒跚,我的眼泪流了出来。身为儿子,我却不能让年迈的父亲颐养天年。
爸脖子上吊着绷带托着左胳膊。 • ②因为爸爸意外工伤,响莲那天没有挨着枕头就入睡。她听见爸爸妈妈在低声商量
事儿。妈妈说:“欠人家两个月车钱了,这下更艰难了。”爸爸说:“再艰难,也得保 证响莲。” • ③在这个城乡接合部的居民区里,响莲上的却是城里一所挺有名的学校。那天老师 宣布,今后有的作业要在电脑上完成,响莲庆幸自己并不落后,妈妈在小超市打工, 用攒了三四个月的工钱,给她置备下一台电脑。妈妈说,超市老板娘早给她闺女置 下电脑了,那闺女才上四年级。妈妈问响莲:“老板娘说的‘未雨绸缪’,什么意思?” 响莲说老师还没教。妈妈就说,家长们都知道,一上五年级,有的功课就得在电脑 上完成,“未雨绸缪”就是不等老师教,一搜就懂。他们家住的地方,离响莲上的那 学校挺远,家长们几乎没有让孩子自己乘公交车去的。若自己家没有车,就跟别的 家拼车。响莲就跟另外四个孩子拼车,每月45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