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山西文化旅游的思考
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趋势

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山西省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资源。
自古以来,山西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孕育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和艺术精品。
近年来,山西省加大了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支持力度,推动了山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本文将从山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趋势与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山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山西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众多的文化遗产资源,如平遥古城、悬空寺、云冈石窟等,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和游览。
近年来,山西省政府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目前,山西文化旅游产业的主要特点和问题如下:1. 旅游资源开发不充分。
虽然山西拥有众多的文化遗产资源,但是目前的开发利用还不够充分,一些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工作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
2. 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尽管山西省加大了对旅游服务的培训和提升力度,但是一些旅游景区和旅游企业的服务水平还不够高,与国内外一流旅游目的地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3. 文化旅游宣传推广不够。
山西省政府在宣传推广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对于山西的文化旅游资源和项目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大,导致一些文化旅游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对较低。
4. 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一些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如交通、餐饮、住宿等方面的配套设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山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尽管山西文化旅游产业目前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通过对行业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发展趋势。
1. 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
未来,山西将进一步加大对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开发利用力度,以提高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例如,通过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平遥古城,打造山西文化旅游的品牌项目。
2. 旅游服务水平的提升。
山西将进一步加大对旅游服务的培训和提升力度,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提升山西文化旅游的整体服务水平。
对山西旅游经济发展的思考

山西的确是资源丰富 的省份 , 但是决不仅仅拥有丰富
的矿产资源 , 山西 省 还 是 众 所 周 知 的旅 游 资 源 大 省 , 有 拥
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 山西旅 游资源可谓得天独厚 。丰富 的人文景观 、 自然景观 、 民俗旅游以及新型的工业 、 农业旅
现实不仅 向我们展示 了山西旅 游 巨大 的提升空 间及 潜力 , 同时也让我们沉思究竟为什么山西的旅 游发展如此
滞 后 的根 由 , 体 说 : 具 ( ) 资不 足 严 重 制 约旅 游 业 发 展 一 投
不可否认 , 一业独 大的经济结构是 畸形的 , 是不可长 期依赖的。尤其是 以矿产资源为主导的经济 , 以牺牲 自然
的博物馆 ” 之称 , 已被国内外各界人士所认同。
但是 , 山西虽是众所 周知 的旅游 资源大省 , 而现实 中 却又是全 国旅游经济弱省。 山西旅 游资源产品开发程度较
低, 旅游产品单一 , 大部分景 区、 景点开发和形 成的产品处 于低层次 、 初级化的状态 , 管理 落后 , 业人员素质较 低 , 从 开发深度不足 , 很多景 区呈现 的仅仅是 单一的景观 , 缺乏
足, 配套设施差导致服务滞后 。 主要表现为 : 旅游景区虽具 有一定规模 的旅 游住宿 , 而其设施 存在分配不均 、 档次 不 高、 总量不足的问题 ; 旅游景 区的基础设施不健全 , 多数景 区停车场不 足的问题凸显 , 特别是 接待设施薄 弱 , 给游 客 带来诸多不便 ; 服务设 施配套不全 , 致使 游客停 留时间短 暂 ,游客人均 消费额长期停滞在一个低水平 的位置上 , 基 础设施滞后 , 使我省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
山西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创新研究

山西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创新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增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当前全球最快速增长的产业之一。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的省份,山西省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
因此,本文将探讨山西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创新研究。
一、山西省文化旅游资源山西省拥有灵山大佛、云冈石窟、三晋大观等世界级文化遗产,同时还以汾酒、老陈醋等名酒、名菜而著名。
另外,还有太原老城区、平遥古城等历史文化名城。
这些旅游资源是山西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有力保障和支撑。
二、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目前,山西省文化旅游产业已经开始崭露头角。
2019年,山西省接待游客2.9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899亿元,同比增长14.4%。
其中文化旅游产业的贡献不可忽视。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的旅游资源,如太行山、恒山等自然风景区,和除平遥、介休等城市外的小城镇等。
三、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策1、建设新型旅游区为了支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山西省提出了“黄河文化旅游带”规划,将以黄河流域为核心,建设一批新型旅游区,做好旅游配套设施,提高旅游产品质量,进一步吸引游客,增加旅游收入。
2、利用互联网+手段开发文化旅游产品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互联网成为文化旅游产业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
例如,山西省已经成功地开发了“山西文化遗产云展厅”,游客可以在网上观看山西省各个景点的文物展示和实景拍摄,缓解了游客来山西游览的不便之处。
3、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可以使游客更好地感受到山西省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
为了更好地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山西省政府可积极引入专业旅游人才,加强旅游服务培训,定期开展旅游景区服务质量抽查等措施。
四、文化旅游产业的政策创新1、实行“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方法。
山西省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文化旅游项目,如半数以上资金来自民间资本的项目给予财政贴息、打造旅游投资新模式等。
山西省文化旅游业供给侧改革路径研究

山西省文化旅游业供给侧改革路径研究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化旅游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西省长期以来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风景资源而闻名于世,可是面对旅游市场日趋激烈,资源利用方式单一、市场供给模式不灵活,山西省文化旅游业如何实现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
一、推进文化旅游资源多元化山西省在文化旅游资源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具体来说,山西省以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现代酒店旅游项目融合的旅游资源凸显了区域的独特性。
但是,在旅游供给方面仍然出现了单一,并且发展难度较高的情况。
因此,推进文化旅游资源的多元化应成为实际的发展重点。
这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旅游者等所有利益相关方共同推进。
具体来说,要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文化旅游资源,拓展相关产品。
鼓励投资中国兴旺(luxunw)山西网红景点,推出自驾旅游、骑行旅游、夜间旅游等主题表示以及在文化旅游中发挥旅游市场和文化市场的互动。
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提高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促进文化旅游与现代科技的融合现代科技如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将先进科技与文化旅游相结合,不仅可以加强文化旅游的体验性,而他们也可以以此为基础,实现文化旅游的精细化管理。
在实践方面,需要加强先进技术融合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数字展示中心,开发现代化游览接待系统,借助互联网建立虚拟文化旅游平台。
特别是通过游戏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可以将文化旅游变成更加生动、趣味和有影响力的形式,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三、完善文化旅游人才体系面对文化旅游业的供给侧改革,文化旅游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文化旅游业从业人员大部分是从相关行业转入的,专业能力相对薄弱。
因为文化旅游经营的要求较高,具备较强的实践、管理经验和知识技能对文化旅游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应大力加强文化旅游人才培养,完善体系,使其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山西文旅产业建议

山西文旅产业建议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山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山西省的文旅产业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升山西的文旅产业水平,以下是一些建议:1.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山西省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如古建筑、古镇、古街等,但在保护和修缮方面还存在不足。
政府应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加强修复和维护工作,确保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有效地保护和传承。
2.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山西的旅游服务质量还有待提升。
政府可以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同时,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管理和监督,提高景区的环境和设施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3. 创新旅游产品和体验:山西的文化旅游产品仍然相对传统,缺乏创新和差异化。
政府可以鼓励企业和个人创新,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和体验,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同时,可以加强文旅与科技的结合,利用新技术提供更多的互动和体验,增加游客的参与度。
4. 加强文旅宣传和推广:山西的文旅宣传和推广工作还有待加强。
政府可以加大对文旅宣传的投入,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和活动,宣传山西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游客。
同时,可以与其他省份和国家加强合作,共同推广山西的文旅产品。
5. 建立文旅产业链:山西的文旅产业目前还比较分散,缺乏有效的产业链。
政府可以通过引导企业合作,建立文旅产业联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推动文旅产业的整体发展。
同时,可以加强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如餐饮、住宿等,提供更完善的文旅服务。
总之,山西的文旅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文旅产业的发展。
通过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创新旅游产品和体验、加强宣传推广和建立完善的产业链,山西的文旅产业将迎来更加繁荣的未来。
对山西文化旅游形象传播的思考与探索

务 平 台 . 方 位 地 为 游 客 提 供 ” 、 、 、 、 、 ” 面 的 静 态 全 食 住 行 游 购 娱 方 和 动态 资讯 ; 及 组 合 市 场 营 销 策 略 , 广 山 西 文 化 旅 游 形 象 , 以 推
提 高 知 名度 . 引 中外 游 客 。 吸
四、 山西 文化 旅 游 形 象传 播 研 究 的 方 法
重 视 、 最 终 影 响 文 化旅 游发 展 的 “ 板 ” 却 短 —— 旅游 形 象 传 播 上 , 创 新 运用 战 略 态势 分 析 法 指 导形 象 定 位 . 山 两 文 化 旅 游 形 象 对 进 行 初 步 定 位 及 设 计 开 创 性 地 将 我 省 文 化 旅 游形 象 引 入 到 传 播 阶 段 , 出 山 西 文 化 旅 游 形 象 传 播 的 原 则 、 念 、 式 方 得 理 方 法选 择 , 成一 套 系统 化 的 、 形 更具 信 息 传 播 有 效 性 的 旅 游形 象 传
法 , 旅 游 形 象传 播 视 为旅 游 形 象 信 息 的 获 取 、 储 、 换 、 将 存 转 处
理 、 馈 的运 动 过 程 , 高 传 播 过 程 中 信 息 传 递 的有 效 性 ; 且 反 提 并
运 用 控 制 论 方 法 的 理 论 和具 体 方 法 ,整 合 旅 游 形 象 传播 内容 与 山西 文 化旅 游 形 象 , 制定 相 适应 的 山西 文 化旅 游 形 象 传 播策 略 。
阅、 案例 分 析 等传 统 的 研 究 方 法 , 且 需 要 运 用 系统 论 、 息 论 而 信 和 控制 论 等 新方 法 。
借 用 战 略 态 势 分 析 、 系 统 的 角 度 、 用 信 息 论 的 观 点 和 方 从 运
推动山西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物 和旅 游娱 乐近 年来 虽有一 定发 展 ,但仍 处 于滞后
状态 。
续、 稳定的发展态势。20 年 , 09 在传统产业经济下滑 的趋势下, 山西旅游业仍保持高速发展势头 , 未出现
大起 大落 的“ 字 形状态 , 游 总收入 达到 825 V” 旅 9. 3亿
元 , 比增 长 2 .2 国 内游 客 首次 突 破 1 同 07 %, 亿人 次 ,
二是旅游景区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 ,主体形 象不 鲜明 。山西旅 游业之 所 以滞后 , 并不是 因为没有
资源 , 而是没有做 好从 资源到产 品的开发工 作 。旅游
境外游客首次突破 10 0 万人次 ,各项指标均实现了
[ 稿 日期 ] 0 0 0 — 3 收 2 1 — 4 2
资源开发的资金投入量太少 , 开发的层次不高 、 深度
务人 才不足等 问题。 使山西旅 游业发展水平和整体 实力再上一个新 台阶, 要 需要在整合旅游资源、 优化产品结构、
挖掘 文化 内涵、 完善 配套设施等方面下工夫。
[ 关键词 ] 山西 ; 旅游业 ; 发展 思路
[ 中图分类号 J5 2 [ F9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号]0 9 10 (0 0 0 — 0 2 0 10 — 2 3 2 1 )3 0 5 — 2
出1 . 5亿元 用 于扶 持 旅 游产 业 ,使 旅 游业 保 持 了持
为 : 游景 区具有 一定 规模 的旅 游住 宿 、 施存 在 分 旅 设 布 不均 、 次不高 、 档 总体数量不 足的 问题 ; 游产 品资 旅
源 开发 程度 较低 , 大部 分景 区 、 点开 发 和形 成 的产 景 品处 于低层 次 、 级化 的状 态 ; 游景 区内 的旅 游 购 初 旅
对发展山西文化旅游产业的思考

山西 是 国 内著 名 的 文 物 大 省 , 展 文 化 旅 游 的 资 源 优 势 明 发
显 。 如 何 才 能 转 换 山西 文 化 资 源 优 势 为 经 济 优 势 . 们 认 为 , 我 加
快 发 展 以 旅 游 为 载 体 的文 化 旅 游 产 业 是 理 想 的 战 略西 发 展文 化 旅游 产 业 的资 源优 势分 析
的 云 冈 石窟 等 。 这 些 文 物 古 迹 从 另 一 个 侧 面 折 射 着 当 时 的 文 5 魅 力 无 穷 的 名 人 文 化 。 山 西 的 文 化 名 人 自有 史 以 来 可 谓
山西 地 处 黄 河 中下 游 , 中 华 民族 的 发 祥 地 之 一 , 是 华 夏 是 更
歌 、 调 、 纸 、 绣 等 , 们 也 是 山西 发 展 文 化 旅 游 产业 不 可 忽 小 剪 刺 他 略的资源优 势。
2 文 明 灿 烂 的 古 建 艺 术 文 化 。 山西 是 我 国 各 类 古 建 筑 现 存 . 最 多 的 省 , 1 18处 。 其 中 宋 、 、 以 前 的 木 构 建 筑 达 16 达 81 辽 金 0 处, 占全 国 现 存 同类 建 筑 的 7 % 以 上 。 0
从 事 商 业 活 动 中逐 渐 形 成 了 独 特 的 晋 商 文 化 , 种 文 化 的 核 心 这
数 不 胜 数 。大 诗 人 白居 易 、 维 、 勃 、 之 涣 是 山西 人 ; 宗 元 王 王 王 柳
是 山西 人 , 近 发 现 的 柳 氏故 居 也 颇 耐 人 寻 味 ; 马 光 、 贯 中 新 司 罗
精神是 : 以义 制 利 , 贾 相 通 , 商 爱 国 , 业 进 取 , 结 协 作 等 。 儒 经 敬 团 与 晋 商 文 化 相 关 联 的 还 有 山 西 独 特 的 大 院 文 化 。 同 时 , 西 的 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 线 路 依 托 大 运 高 速 公 路 ( 汾 一 城 段 ) 以 黄 临 运 ,
河 壶 口瀑 布 、 洞 大 槐 树 、 州 关 帝 庙 为 龙 头 景 洪 解
10多 个 工 农 业 旅 游 示 范 点 , 为 山 西 文 化 旅 游 0 成
益 占有 重 要 的 地 位 。这 既 是 山西 调 整 经 济 结 构 和 实 现 转 型 发 展 的重 要 内容 , 是 山 西 增 强 软 实 力 、 又 提 高 竞 争 力 、 升 对 外 形 象 、 现 跨 越 发 展 的 重 要 提 实
山 西 发 展 文 化 旅 游 具 有 无 可 比 拟 的 资 源 优 势 。作 为 文 化 旅 游 大 省 , 千 年 绵 延 不 绝 的 中 华 五
文 明 给 这 块 土 地 留 下 了大 量 瑰 宝 和 丰 厚 的 三 晋 文
化 积 淀 。 宋 辽 及 以 前 的 地 面 建 筑 占 全 国 总 量 的 7 % ; 家 级 重 点 文 物 保 护 单 位 2 1处 , 全 国 总 2 国 7 占
[ 关键词 ] 文化旅游 ; 山西 ; 实力 软
[ 中图分类号]F 9 . 52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7 8 1( 00 0 0 9 0 63— 34 2 1 )6— 0 6— 4
列 入 首 批 国 家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保 护 项 目 的 就 有
进入 2 1世 纪 以 来 , 家 和 地 方 对 文 化 旅 游 的 国
第2 5卷 第 6期
V0 . 5 No 6 I2 .
钦
州
学
院
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报
21 0 0年 l 2月
De ..201 c 0
J UR L OF QI Z O NA N HOU U I E S T N V R IY
关 于 发 展 山 西 文 化 旅 游 的 思 考
张 金 霞
( 山西 国际商务职业学 院 工商管理系 ,山西 太原 0 0 3 ) 30 1
经 过 长 期 的 培 育 和 发 展 , 前 山 西 文 化 旅 游 目
产 品 的 开 发 已 取 得 显 著 成 效 , 中 体 现 在 一 些 文 集
化旅游 精品线 路 中。
以 五 台 山 、 冈石 窟 为 龙 头 , 云 以佛 教 古 建 筑 文 化旅游 产品为 核 心 , 具 边 塞文 化 、 色 旅 游 、 兼 红 科 考 修 学 、 村 文 化 体 验 等 亮 点 的 佛 教 古 建 筑 游 精 乡 品线路 在不断地 提升 创新 ; 晋 中 “ 城 五 院 ” 以 一 为 龙 头 的 晋 商 民 俗 游 精 品 线 路 突 出 了 “节 俭 勤 奋 、
明 礼 诚 信 、 于 管 理 、 于 开 拓 ”的 晋 商 文 化 主 精 勇
题 , 年 吸 引 数 以 万 计 的 中外 游 客 ; 根 觅 祖 游 精 每 寻
数 的 1 . % , 居 全 国 第 一 … , 誉 为 中 华 文 明 15 雄 被
的“ 主题 公 园 ” “ 史 建 筑 艺 术 博 物 馆 ”; 西 的 和 历 山 戏 曲 、 舞 遍 及 城 乡 , 有 剧 种 占全 国 的 1 6; 歌 现 / 被
[ 摘
要 ] 大 力 发 展 文 化旅 游是 山西 调 整 经 济 结 构 和 实 现 转 型 发 展 的 必 然 选 择 。 当 前 , 山西 发 展 文 化 旅
游优势与劣势并存 , 成就与问题 同在。要做 大做 强山西 的文化旅 游, 关键在于制定科 学规划 、 塑造鲜 明形象 、 进
行联 合 开 发 。
西 宇 达 青 铜 文 化 产 业 园 、 石 县 王 家 大 院 民 居 艺 灵 术馆 、 同市 广 灵 剪 纸 文 化 产 业 园 区名 列 其 中 。 大 五 台山 、 遥古 城 、 家 大 院更 是 跻 身 20 平 王 0 8年 首 届 “中 国 文 化 旅 游 十 大 品 牌 ” 。
重 视 与 扶 持 和 客 源 市 场 对 文 化 旅 游 的 眷 顾 与 青
睐 , 山西 发 展 文 化 旅 游 带 来 了千 载 难 逢 的 机 遇 , 给
3 2项 。作 为 革 命 老 区 , 国 革 命 的历 史 在 这 里 有 中 着 众 多 的 真 实 写 照 , 为 著 名 的 红 色 旅 游 景 点 有 最
步 骤 , 且 , 当 前 和 今 后 一 段 时 期 , 还 是 山 西 而 在 这 破 解 金 融 危 机 、 大 消 费 需 求 的有 效 途 径 。 扩
的 新 亮 点 。2 0 0 4年 以 来 , 化 部 先 后 命 名 了 三 批 文
国 家 文 化 产 业 示 范 基 地 , 西 3家 文 化 企 业 , 山 山 即
1 1 2 文 化 旅 游 产 品 始 终 是 山 西 长 盛 不 衰 的 旅 .. 游 产 品
1 山西 发 展 文 化 旅 游 的 条 件 分 析
深邃 、 厚 、 姿 多 彩 的历 史文 化与 雄 奇 、 丰 多 壮 观 、 丽 秀 美 的 自然 山 水 共 同 成 就 了 文 化 山 西 、 瑰 魅 力 山西 。就 目前 旅 游 市 场 对 山 西 的 认 知 而 言 , 山 西 的文化旅 游资源 与产 品是主要 吸引物 。 1 1 山西 发 展 文 化 旅 游 的 显 著 优 势 . 1 1 1 山 西 文 化 旅 游 资 源 数 量 多 、 位 高 . . 品
10多 处 , 中 3 1 其 9处 已 编 入 旅 游 线 路 。 新 中 国 成
也 为 山 西 今 后 的 发 展 提 供 了 清 晰 的 思 路 , 西 在 山
建设 新型能 源 和工 业 基地 的过程 中 , 化旅 游 日 文
立 后 , 别 是 改 革 开 放 以来 , 西 人 民 又 创 造 出 一 特 山 批 反 映 工 农 业 文 明 的 新 景 观 , 前 山 西 已 建 成 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