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历史发展PPT课件
管理思想发展的演变过程概述(PPT 50张)

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型
对酬赏的 价值观
工作能力
内在性奖酬 (如成就感)
自认为得到了 公正的报酬
努力 认真努力可获 得酬赏的概率
绩效 外在性奖酬 (如加薪、升级) 满足
理解能力
2.需要层次理论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五 四 三 二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地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 感情和归属的需要
• • • • •
• • • • • • •
1961年孔茨《管理理论的丛林》中的划分: (1)管理过程学派 (2)经验学派 (3)人群行为学派 (4)社会系统学派 (5)决策学派 (6)数学学派 1980年孔茨指出西方的管理理论已发展到11个学 派: (1)经营管理(管理过程或管理职能)学派 (2)人际关系学派 (3)群体行为学派 (4)经验案例学派 (5)社会协作系统学派 (6)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7)系统学派 (8)决策理论学派 (9)数学(管理科学)学派 (10)权变学派 (11)经理角色学派
•
• •
经济上:资源稀少 和人们的经济需求 地方性经济和对商业的轻视 重商主义的衰退;应用研究的兴起; 以及根据市场伦理鼓励创新和进行竞争 动力和运输技术的突发猛进 并加上市场伦理
社会上:家庭和亲属的需求 闭关自守的社会;教会的影响 极大,而成就的激励很小 宗教改革和取得 成就的激励的兴起
政治上:敌视的本性和安全 的需求 君主制和中央集权的 领导哲学
第二章 管理思想发展的演变过程
早期的管理思想 西方管理思想和管理学派的发展和 演变
• 一、管理理论的发展线索(三条): • 第一条:是从具体的管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管理原理和方法,这是目前管理学发展的主 线,我们可称之为应用管理学 • 第二条:是以基本的人性假说出发构造的管 理理论,每一个新假设的提出和新理论的出 现都 对管理思想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这 种从假设出发构造的管理理论体系我们称之 为理论管理 • 第三条是以企业管理案例研究为主要代表的 管理学,我们称之为实验管理学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史 ppt课件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史的概述 夏、商、周时期的管理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的管理思想
ppt课件
1
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概述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历史给我们留下了 有关管理国家、巩固政权、统帅军队、组 织战争、治理经济、发展生产、安定社会 等方面极为丰富的经验和理论,至今仍闪 耀着光辉的管理思想。举下面的两个例子:
人本管理思想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一个 永恒的命题。 管子:“百年之计,莫如树人”。 荀子:“法不能独立,类不能独行,得人 则存,失其人则亡”。 韩非子:“循天顺人而明赏罚”。 以上皆强调了人的作用。
ppt课件
4
1、人本管理思想
在选人、用人方面,中国古代也有许多精辟见解。
在选人方面,如“不以前为过”、不计较“小疵 小过”、“勿限年龄”、“勿拘资格”、“不限 国籍1、夏代的管理思想
夏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考的第一个奴隶制度国家。 禹是夏代开国之君,并开创了父传子的“家天下” 制度。这是从氏族社会的民主管理向国家行政管 理过渡的历史转折。郡主是国家权利的主宰者, 在王之下,设有政治和军事机构。政治机构包括 辅助王的官吏和为王服务的家臣,总称为“官”、 “百僚”或“百工”,其中官吏有“四邻”: “大理”掌刑法,“太史”掌历法和典籍,“啬 夫”掌农事赋役,“牧正”掌畜牧。军事机构的 将领称“卿”。此外,地方机构有属国和州之分。
ppt课件
14
1、夏代的管理思想
夏王朝是尧、瞬时代的继续和发展,因此 管理思想具有较多的氏族民主精神,在信 奉“天命”的同时,强调“德治”。
君主主要做到“慎厥身,修思永”,而臣 子要具备“九德”,即“宽而栗,柔而立, 惠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 廉,刚而塞,疆而义”。
第二章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历史PPT课件

三、过渡阶段(鼎盛时期)——汉唐时期
魏征《谏唐太宗十思疏》 :
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 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 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 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 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大意
孔子说:“后生小子,在家要孝 敬父母,出去要尊重长辈,说话 要谨慎,做事讲诚信,广泛爱护 大众,接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 了以后,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 文化知识。”
三、以义为重(补充)
经典名言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喻:明白。
“ 见利思义”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价值理念:义以生利 “义以生利,利以平民”。《左传·成公二
年》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论语·里仁》 怀:关心,看重。
行为准则:取之有道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 Nhomakorabea语·里仁》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 也”——《论语·泰伯》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展露头 脚。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 咎。
惕龙,锲而不舍的精神 。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跃龙,跃 跃欲试,逐渐成熟。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志得意 满。
上九:亢龙有悔。——见好就收,自我 约束。
组织结构:基层、中层、上层。
二、形成阶段——先秦时期 儒、道、墨、法、兵、阴阳、纵横等
仗功劳,横行无忌。相国宴婴劝齐景公尽快除掉他 们。 恰逢鲁昭公与齐国改善关系,带着相国到齐国, 景公设宴款待。宴席中,宴婴亲自去御花园摘六枚 桃子。两国国君和相国各吃一个,剩下2个。宴婴起 身奏道:“这桃是稀世珍品,主公可传令文武百官, 谁对齐国最大,就吃此桃,以表彰贤臣”。先是公 孙捷挺身而出,凭着自己打老虎救主公吃了第一个 桃子。接着古冶子凭着杀老黿yuan救主公吃了第二 个桃子。田开疆说自己攻打并收复徐国,千里为国 争光,反倒没吃到桃子,觉得丢人,于是挥剑自刎。 公孙捷下了一跳,羞愧地说:“我打老虎这点功劳 抢了田开疆的赏,真对不起他”,说完自杀了。古 冶子抚尸大哭,“我们是结义兄弟,不求同生,但 求同死。我一人活着太丢脸了”。说完也自杀了。 宴婴阴道阳取,除了国家的祸害。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演变.ppt

新兴的工厂制度所提出的管理问题完全不同于法来确保各种 资源的合理使用。
这些前所未有的管理问题需要人们去研究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了管理理论的研究。
他与旁人做买卖,他首先要这样提议:请给我所 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
2、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巴贝奇(1792——1871), 曾花了多年时间访问了英国和法国的一些工厂,研 究管理问题,并于1832年出版了《论机器和制造业 的经济》一书,论述了专业分工、工作方法、机器 与工具的使用、成本记录等。他的管理思想表现在 以下几方面: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演变
一、早期的管理思想 二、古典管理理论 三、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四、现代管理理论 五、管理新思潮
学习管理思想演变的重要性
管理思想是指导管理人员从事各项管理活动的路 标和蓝图,管理思想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各 项管理活动的效率与效益。
从过去的历史中可学习到今天管理所需要的东西, 通过学习历史,融会贯通各种管理思想,可提高 管理的有效性。
泰罗在米德韦尔钢铁厂工作期间,他始终对生 产的低效率不满意,他认为工人在用“磨洋工”的 方式工作,生产率只达到应有水平的1/3。于是他于 1880年开始在车间做试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工人 的操作方法和劳动时间。
一个很有名的试验是装运生铁,过去每天的生 产率是12.5吨,泰罗通过试验行走速度、持握位置 和其他变量,经过长时间地科学地试验各种程序、 方法和工具的组合,泰罗成功地找到了提高生产率 的方法,使生产率提高到每天装运48吨的目标。采 用类似的方法,泰罗找到了做每一件工作的最佳方 法。从而建立了他的科学管理理论。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历史发展19页PPT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史精品PPT课件

2、教育管理思想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认为: “君子学道则爱人, 小人学道则易使”,道出了教育的功能。
孔子还在《大学》中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就是 培养能“明德”、能“亲民”、能“止于至善”、 能“化民从俗”、能“使近者悦服,远者怀之” 的佐政管理人才。
我国古代对教育有过很多论述。在《习斋记余》 中,颜元指出:“使天下之学校皆实才实德之士, 则他日列朝廷皆经济重臣”,即强调了教育了充 分发挥学校教化作用及其在培养优秀人才地位上 的重要性。
3、“修己—安人”的管理思想
在我国古代管理思想中,先秦儒家的“修 己安人”被称为最具现代价值的中国传统 管理思想,被儒家奉为“治国之道”。
通过修养个人道德,提高个人道德品质, 以此来教育感化周围的人,使其改变不良 行为,最终达到齐家治国的目的。即通过 “修己”—“安人”的过程,达到社会管 理的终极目标—“大同”。
4、重道、明德、知止、行法、重术
所谓“术”,即指具体实现战略目标、实 施管理、解决实际问题得步骤和方法。
荀子提出“六术”,即“制号政令,欲严 以威;庆赏刑法,欲必以信;处舍收藏, 欲周以固;徒步进退,欲安以重,欲疾以 速;窥敌观变,欲潜以深,欲伍以参;遇 敌决战,必道我明,无道我所疑。夫是谓 六术”。(《荀子·议兵》) 另外,荀子提出了评定人得标准“相形不如 论心,论心不如择术”。(《荀子·非相》)
1、人本管理思想
在选人、用人方面,中国古代也有许多精辟见解。
在选人方面,如“不以前为过”、不计较“小疵 小过”、“勿限年龄”、“勿拘资格”、“不限 国籍”等。
在用人方面,孔子提出:君子“使人也,器之”; 而小人“使人也,求备焉”,《孙子兵法》中, “择人任势,不责于人”;此外,为官择人、任 人唯贤、外举不避丑、内举不避亲等等都充分显 示了古人在选人、用人方面的高明之处。
第二章 管理思想发展史1ppt课件

《科学管理原理》的主要内容
• 工作定额原理 • 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 能干+愿意干=头等工人
• 标准化原理 • 差别计件付酬制 • 计划和执行相分离原理
提高绩效的四条规律
1. 研究工人的工作方式:决定新的工作方式 . • 搜集详细数据,时间和观念信息 • 努力以不同方法去发现最佳工作方式 2. 把完成工作的新方式编辑成书面的规程和标 准操作步骤 . • 对所有工人进行专业培训 . 3. 精选工人,保证他们具备与工作需要匹配的
工作的专业化
• 亚当 斯密(Adam Smith), 18世纪著名的经济学
家,他发现工厂有两种不同的生产方法
– –
工艺 --每个工人做所有步骤的工作.
工厂--每个工人只做工作的一个步骤
• 斯密发现工厂的方式有非常高的生产率
–
每个工人对各自的工作程序非常熟练,专门任务
• 打破传统工艺,实现工人的劳动分工
法家,人性恶,以法治国。 深谋远虑、雄才大略、随机应变、速战速决 孙子兵法: 田忌赛马:孙膑助大臣田忌与齐王赛马:上中下三乘马,下 -上,上-中,中-下。
长城:长达6700公里,动用数十万人力,历 时100年,管理制度化、工程质量很好。
丁渭建皇宫:北宋宋真宗时,皇宫遭雷击失 火,命丁渭25年完成修复。丁 挖渠烧砖瓦, 引运河水运建材,废墟填沟渠。具有现代 系统血、优化配置思想。
• 吉尔布雷斯夫妇对疲劳、光线、热和其他工作问题 进行了研究
亨利·法约尔
1841-1925
泰勒极为重视作业阶层
和技术能力;法约尔更为 重视一般性的管理工作和 职能
最早提出管理的一般性
Henri Fayol
职能:计划、组织、指挥 、协调及控制
2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历史发展——演示纲要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历史发展1.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历史发展2.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主要特征3.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内容与体系1.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历史发展1.滥觞阶段(夏、商、西周)2.形成阶段(东周、春秋)3.过渡阶段(汉魏至唐)4.完善阶段(唐宋)5.衰落阶段(元明清)1. 2 形成阶段⏹儒⏹道⏹法⏹墨⏹兵⏹农⏹名⏹杂⏹阴阳⏹纵横儒家⏹以“人性善”为基础⏹管理思想:“仁政”、“礼制”⏹发挥人格内在的管理力量,如道德的约束力、向善性、资力、传统等,通过内省、修炼、扬善等方式来实现管理目标。
法家⏹以“人性恶”为基础⏹管理思想:“法治”——法、术、势三位一体的管理力量⏹组织的管理权威,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外在的权利因素和约束力,着重于从外部强迫、控制和利用被管理者来实现其管理目标。
道家⏹以“道”为中心⏹管理思想:“无为而治”⏹偏重于对管理的规律、方式和艺术的探求⏹战略思想:全胜而非战⏹信息和决策思想:知己知彼⏹用人思想:注重人才心理素质的测评和培训⏹激励思想:赏罚分明⏹国富民治⏹人际关系上:兼相爱、交相利⏹用人上:尚贤⏹领导的自我修养上❑修身亲士❑“厚乎言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既述且作”❑“摩顶放踵”❑“非乐节用”1. 3 过渡阶段⏹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举贤良对策》⏹人力管理思想逐步精致化❑《吕氏春秋》❑《淮南子》❑《论衡》❑《人物志》❑《齐民要术》❑《颜氏家书》2.中国古代管心思想的主要特征1.以人为本2.以德为先3.中庸之道4.无为而治5.以和为贵以“人道”代替“天道”,相信人的智慧和力量,重视人的价值和地位,考虑人际和谐,善于运用人的智慧和计谋等。
优秀的品格因素会给领导者带来较大的影响力和树立良好的威信,使下属产生敬重感,作为学习的榜样。
2. 3 中庸之道中庸之道运用于管理中包括以下几方面观念:⏹凡事要适度⏹统一把握好矛盾的双方⏹掌握灵活多变的原则⏹保持矛盾双方的协调凡事要适度中庸之道反对处事走极端,主张任何事情要遵循一个适当的“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第 第二二节节 中 中国 国古 古代代管管理理心心理理思思想想的的主主要 要特 特征 征 第三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1
第一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管理心理学是在20世纪正式诞生的。管理心 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出现起源于美国,但在中 国古代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典籍中,也蕴含有 非常丰富的管理心理思想。
6
❖ 三、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堪称是中华管理智慧中的精粹。很多杰出的 华人企业家成功的奥秘就来自于他们在管理中奉行的中庸之 道。 中庸之道于管理中的运用大致包括了以下几方面观念:
(一)凡事要适度 (二)统一把握好矛盾的双方 (三)掌握灵活多变的原则 (四)保持矛盾双方的协调:和而不同
折中求稳,稳中求进、 稳中求变,无过无不及
《孙子兵法》把目标或方向作为首要问题; 目标在古代称志,志当存高远; 远大而适当的目标是管理活动成功的前提。
10
❖ 二、人力管理的心理思想
人是管理活动的最重要资源。正如德鲁克所说:“企 业或事业惟一的真正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 源以做好工作。”人力管理心理思想是中国古代管理学思 想史的重头戏,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涉及甄选、任用、培 训、激励等问题,现择要介绍如下:
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 顺应自然,顺势而为,迎合人心,抓大放小,开明自 由,最优管理
8
❖ 五、以和为贵
以和为贵,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儒家,还是兵家、法家等 ,都主张追求管理中的“和”。这种“和”既是“和谐” 、“协调”的意思,也有“合作”的含义,因而它实际是 中国“和合文化”的精髓。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道家的“无为而治”,偏重于管理的规律、艺术; 法家主张以法治国,讲究法、术、势相结合; 兵家的知己知彼、全胜而非战、处罚分明等; 墨家主张国富民治,在人际上提倡兼相爱、交互利。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三、过渡阶段
这个阶段大体上从汉魏至唐朝前这段时间,是古代管 理心理思想的过渡阶段,历史在这段时期经历了“分久必 合,合久必分”的民族大动荡和大变迁,同时,封建社会 也得到了大发展。汉魏时期为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到 来作好了准备。人力管理思想逐步精致化。
7
❖ 四、无为而治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又一重要特征是无为而治, 这是由道家提倡并产生广泛影响的管理原则。“无为”是 指人适应自然,自觉服从客观规律的管理行为过程。道家 的管理宗旨就是通过“无为”,最后到达“无不治”的管 理效果。
无为而治,实际上是决策层要有意弛缓组织行为的张力 。在层次上,这种无为而治肯定是上层无为而下层有为。
❖第一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 一、滥觞阶段
这个阶段大体相当于东周以前的夏、商、西 周三代。在《尚书》、《周易》、《诗经》等古 老经书中,包含着中国有文字记载史以来流传于 初期阶级社会中的许多基本管理理念和原则,其 中不少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尚书》:国家管理要重德慎刑、领导品 质要符合“九德”要求、领导者要“敬用五事” 2。
第二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主要特征
❖ 对于东方管理和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国内学者已有 许多比较深入的研究,如苏东水教授将东方管理概括为“以 人为本”,“以德为先”和“人为为人”。我们这里从管理 心理的角度概括中国管理心理的以下五个特征:
❖ 一、以人为本
中国古代管理文化高度重视人在管理中的作用,自从古 老的典籍《尚书》提出“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 灵”之后,绵延数千年,绝大多数思想家都认同“天地之间 人为贵”的思想。一般来说,可以把古代“以人为本”的思 想分为:得气说、智慧说、道德说几种类型,这也是古代管 理心理思想“以人为本”这一特色的重要的思想内涵。
❖ 四、完善阶段
唐宋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不但封建制度和 文化教育得到发展,而且,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也在这 一时期得到进一步完善。特点:付诸实践,治心为上。如 程朱理学中的“双重人性论”和“才论”(朱熹论志、才 、学关系)。
❖ 五、衰落阶段
元明清时期,是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衰落时期。尽管 这三个朝代都曾有自己鼎盛的阶段,并且从明代中叶开始 在封建经济机体中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但是从统治者的管 理思想来看,并无重大的建树,由于人们的思想被封建的 专制统治所禁锢,这段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仍在儒家经典的 4圈子里兜来兜去。
9
第三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中国古代有非常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但大多数散见于经 史集之中,一些学派或学者虽有自己的逻辑体系,其中不少 与现代管理心理学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总的说来,仍比较 零碎,现依据现代管理心理学的体系,进行整理和归类。
❖ 一、目标管理的心理思想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目标管理的概念,但类似的 思想却比较丰富的,古人说:“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远谋方有深韬略。”
❖二、形成阶段
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端,也是中国古代管理心 理思想产生和奠基的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个大变革的时 期,社会形态由宗族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诸子百家在政 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管理主张,传 统管理心理思想由此发轫。管理学界认为,世界上第一部 系统地论述管理问题的著作是中国春秋末期的《孙子兵法 》。 如:儒家所倡导人本、明德、中庸、修己立人等;
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人本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人道 ”代替“天道”,相信人的智慧和力量,重视人的地位和价 值,考虑人际和谐,善于运用人的智慧和计谋等,对现代管 理产生巨大影响。
5
❖ 二、以德为先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德为先 .提倡贤人政治,崇沿以德修身、以德化人、以德治国,强 调管理者的道德素质,这是以儒家为代表的古代管理心理 的共同待征。
儒家:认为德的主要内容:仁、义、礼、智、信,考 察德的指标有十一项:强志、重信、轻财、守道、明察、 诚实、自省、实干、谦虚、睿智、无私,实现方法: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子认为:“正者正也”;
康熙:“国家用人,当以德器为本,才艺为末”、“ 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礼记.乐记》:德,人之本,政之根,国之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