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5守株待兔 知识整理(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课前预习1.朗读①朗读课文共( )句话,我读了( )遍,能做到(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
②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2.概括本文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写的是一只兔子偶然撞死在田边的_____,一个农夫捡到了,从此就放下锄头整天_____,希望再有兔子撞死,可是他__________,田地也荒芜了。
3.生字词①读词语,不会读的在旁边做上标记。
守株待兔兔走触株折颈而死②认生字,在上面注上拼音。
宋耕释冀4.理解①借助注释,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2)因释其未而守株,冀复得兔。
②根据句子的意思,试着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因释其来而守株。
③这个故事的结果是怎样的?把相关的句子写下来。
5.搜集另一则寓言,把故事讲给同学听。
课文知识点我会写守(shǒu)把守守候守望守卫株(zhū)株守植株株距一株待(dài)期待接待等待担待(dāi)待会儿宋(sòng)仿宋南宋北宋宋瓷耕(gēng)耕种耕地耕耘触(chù)接触感触触犯触角颈(jǐng)头颈瓶颈颈椎释(shì)解释诠释阐释释放其(qí)其中与其其实尤其多音字:为wéi(为人)wèi(为什么)字义:①株:露在地面上的树的根和茎。
②走:跑。
③折:折断。
④因:于是。
⑤释:放下。
⑥来: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⑦冀:希望。
③复:再,又。
⑨身:自己。
了解作者:韩非(约前280一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出身韩国贵族。
师从荀子。
《韩非子》集先秦法家学说大成的代表作。
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
《五蠹》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全文近四千七百字,是先秦说理文进一步发展的代表作。
作者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在对比中指出古今社会的巨大差异,论据充分,词锋锐利,推理切中要害。
(2023春)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守株待兔》PPT课件

理解《南辕北辙》的道理。
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 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把去楚国的方向搞反了。
读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方向错了,一切的有利条件和努力都白费了。
活学活用。 情境:有位同学学习不认真。有一次数
学考试,选择题特别多,他不会做,就随便 蒙,竟然蒙对了大半,考试及了格。从那以 后,他更不认真学习了。同学劝他,他说: “没关系,我能蒙对!”
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寓言》
本书精选多则经典寓言故事,文字活泼清 新、内容简练精要、故事短小精 悍、风格轻松幽默。许多寓言读 起来令人捧腹之余,也常常引人 深思,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一、比一比,再组词。
株(植株)
待(等待)
珠(珠宝)
诗(诗歌)
耕(耕地) 讲(讲话)
颈(脖颈) 须(胡须)
二、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识记“耒”:
金文
小篆
康熙字
楷体
在文中还有一个字跟“耒”有关,大家 一起来找找。
“耕”即耕田、种地,而种地用的工具 就是“耒”。
耕 左窄右宽,“耒”字旁末笔是点。
“耕者”是做什么的?那“记者、作者”呢?
借助课文插图和注释,尝试读懂小古文 的意思。
同桌合作,一人读古文,一人说意思, 再交换说一说。
农夫悠然自得地坐在树桩旁,他想: ____________。
农夫为什么会被别人嘲笑?他究竟错在 哪里? 农夫以为偶然发生的事情会经常发生。
那你打算怎么劝说农夫?
如果让我劝劝这个农夫,我想对他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配乐朗读。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 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 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第二单元5 守株待兔一、古文理解原文:宋人有耕者。
田中译文:宋国有个耕田种地的人。
(他的)田里有株①。
兔走②触株,折颈而死。
有个树桩。
一只兔子跑过,撞到树桩,折断脖子死了。
因③释④其耒⑤而守株,冀⑥复得兔。
于是他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能再次得到兔子。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兔子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
【注释】①株:树桩。
②走:跑。
③因:于是。
④释:放下。
⑤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⑥冀:希望。
二、会认字姓宋.(sòng) 耕.地(gēng)释.放(shì) 希冀.(jì)三、会写字守.护(shǒu)植株.(zhū)等待.(dài) 姓宋.(sòng)耕.地(gēng)接触.(chù)头颈.(jǐng)释.放(shì)其.中(qí)四、同音字【zhū】植株蜘蛛珍珠朱雀【qí】其中整齐奇怪五、形近字⎩⎨⎧待(等待)侍(服侍)⎩⎨⎧颈(头颈)经(经过)六、重点句子品析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这句话交代了事情的经过,刻画了农夫想不劳而获的心理。
七、疑难探究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嘲笑?因为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不过是生活中一个偶然事件,可农夫却幻想这桩巧事能变成经常发生的事情,于是他放下农具,等待兔子撞死。
结果农夫一无所获,田园也荒芜了,因此被宋国人笑话。
八、课文回顾课文讲述了宋国的一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掉了,便放下农具整天守着树桩,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
而农夫没有再捡到撞死的兔子,他的田地却荒芜了,农夫也被宋国人嘲笑。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
6 陶罐和铁罐一、会认字 陶罐..(táo guàn) 骄.傲(jiāo) 谦虚..(qiān xū) 懦弱..(nuò ruò) 恼.怒(nǎo) 惊讶.(yà) 古代.(dài) 价.值(jià) 二、会写字 骄傲..(jiāo ào) 谦虚..(qiān xū) 懦弱..(nuò ruò) 相提.并论(tí) 尘.土(chén) 手捧.(pěng) 古代.(dài) 价.值(jià) 三、同音字【jiāo 】骄傲 娇嫩 摔跤 【tí】提高 题目 四、形近字 ⎩⎨⎧捧(手捧)棒(棒子) ⎩⎨⎧尘(尘土)尖(笔尖) 五、近义词骄傲——傲慢 奚落——讥讽 懦弱——软弱 轻蔑——轻视 恼怒——愤怒 朴素——朴实 六、反义词骄傲——谦虚 懦弱——勇敢 轻蔑——敬重 荒凉——繁华 朴素——华丽 羞耻——光荣 七、重点词语理解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讥讽嘲笑。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5.守株待兔(29张ppt)部编版

段落分析
第一段:守株待兔 的故事背景
第二段:守株待兔 的故事情节
第三段:守株待兔 的故事寓意
第四段:守株待兔 的故事启示
守株待兔中的农夫形象
人物形象分析
守株待兔中的其他待兔中的兔子形象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人物形象的象征意义
拓展
类似故事拓展
类似故事:《拔苗助长》 类似故事:《画蛇添足》 类似故事:《南辕北辙》 类似故事:《掩耳盗铃》
添加副标题
守株待兔课件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3 新授
05 练习
02 导入 04 拓展 06 小结
添加章节标题
导入
故事导入
故事背景:守株待兔的故事背景 故事情节:守株待兔的故事情节 故事寓意:守株待兔的故事寓意 故事启示:守株待兔的故事启示
守株待兔的故事背景
解释成语意思并造句
提升练习
列举与“守株待兔”类似的成语
给出“守株待兔”的寓意和启示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如何避免“守株待兔”的现象
小结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
背景介绍
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故事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新授
词句解析
守株待兔:比 喻不主动努力, 希望靠运气获
得成功
课件:指教师 用来辅助教学 的工具,包括 文字、图片、 音频、视频等
新授:指教师 通过讲解、演 示、实验等方 式传授新知识
的过程
词句解析:指对 课文中的词语和 句子进行解释和 解析,帮助学生
现实意义拓展
守株待兔故事背后的启示 拓展到生活中的例子和现象 探讨如何避免类似错误 总结故事对现实生活的意义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知识点总结课堂笔记

5. 守株待兔韩非子:即“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
他吸收道、儒、墨各家思想,尤其有选择地接受前期法家的思想,集法家学说的大成,其学说对后世影响很大。
著作有《韩非子》。
sòng gēng shìjì宋耕释冀shǒu zhūdài sòng gēng chùjìng shìqí守株待宋耕触颈释其jǐng(颈椎)(长颈鹿)颈gěng(脖颈儿)词语理解:株:树桩。
触:碰到,撞到。
走:跑。
因:于是。
释:放下。
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冀:希望。
1.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句意:宋国有个农民在田里翻土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赏析:这两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2.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句意: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赏析:这句话交代了兔子意外死亡的原因。
)3.因释其来而守株,冀复得兔。
(句意:于是那个农民便放下他的犁耙,守在树桩旁边,希望能再得到兔子。
赏析:“释其耒”说明这个宋人放弃了劳动;“冀复得兔”说明这个人把一次偶然的事当成了会经常发生的事,心存侥幸想不劳而获。
)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句意:兔子再没有得到,而他自己却成为宋国人的笑柄。
赏析:这句话交代了故事的结果这个宋人没有等到兔子,自己却成为人们的笑柄。
)背诵课文起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守株待兔经过:因释其耒,冀复得兔不要梦想不劳而获结果:身为宋国笑本文讲的是一个农民偶然在田里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于是他就不种田了,专门守着树桩等着兔子来撞死,结果他再也没有得到兔子,而自己却成了宋国人的笑柄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有侥幸心理,只有付出劳动,才会有收获。
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故事。
示例:本文的语言非常简洁,全文共五句话,前两句话交代了故事的主人公和故事发生的背景,第三句话是故事的起因,第四句话是故事的经过,最后一句话交代了故事的结局。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5守株待兔知识点解读能力提升拓展训练(含答案)

5守株待兔知识点一:识字与写字(一)知识点解读1.正确认读以下生字:待宋释冀要点提示:“释”翘舌音,读作“shì”是“放下,丢掉”的意思;“冀”读作“jì”是“希望”的意思。
2.正确认读以下词语:宋国耕地接触颈部释放其中要点提示:“颈部”读作“jǐng”,“页”表示与“头”有关,“颈”指脖子,所以用“页”做偏旁。
3.正确书写以下生字:守株待宋耕触颈释其要点提示:“守”字的“宀”略宽;“株”是形声字,“木”是形旁,“朱”是声旁;“耕”右边是“井”,不要写错;4.多音字组词:“待”是多音字,当读作“dāi”时,可组词“待着”,当读作“dài”时,可组词“等待”。
(二)知识点训练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窜(cuàn chuàn)喘(cuǎn chuǎn)锄(chúcúzhù)2.给下列各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朱——()——()寺——()——()角——()—-()3.我会查字典。
“待”字用部首查字法要先查部首 ______,再查______画,它是_______结构的字,我会用这个生字组词:______ ______ 。
4.本课是一则寓言故事,你还知道那些寓言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二:句型训练(一)知识点解读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喻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
我国古代的文言文都是短小精悍的,几个字就组成一句完整的话,所以在读文言文时,一定要注意断句。
(二)知识点训练1.我能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解说,说明B消除,消散 C放开,放下D释放(1)释.其耒而守株。
()(2)这个句子可以有两种解释.。
()(3)释.疑解难。
()(4)保释.。
()2.读好下面句子断句。
因释其耒而守株。
3.我会写下面句子的意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精品教案(含知识点总结)

备课素材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文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也是一则文言文。
讲有一个宋朝的种田人,因为在自己田里捡到一只触木桩而死的野兔,就整日坐在木桩旁守着,等候兔子再一次撞死。
因而被本国人耻笑。
告诉我们不能白日做梦,不劳无获的道理。
【写作背景】本文出自先秦韩非《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柱,折颈而死。
”这是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
兔子自己撞死在树墩子上,这是生活中的偶然现象。
宋国那个农夫却把它误认为是经常发生的必然现象,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一无所获。
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我们一定不要做“守株待兔”式的蠢人。
【作者介绍】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约前281年—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
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与李斯同师苟卿。
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术思想,同时又吸取了他以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
多次上书韩王变法图强,不见用,乃发愤著书立说,以求闻达。
秦王政慕其名,遗书韩王强邀其出使秦国。
在秦遭李斯、姚贾诬害,死狱中。
比较各国变法得失,提出“以法为主”,法、术、势结合的理论,集法家思想大成。
今存《韩非子》五十五篇。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寓言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
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它事物。
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寓言的特点有:1.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2.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
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5 守株待兔 生字词语 知识考点梳理汇编

造句:这道题看起来挺难,其实很简单。
造句:爬山虎的脚好像蜗牛的触角。
jǐng
颈
音序:J
结构:左右
偏旁:页 笔画数:11
组词:颈椎 颈部 刎颈之交
笔顺:
造句:目前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
shì
释
音序:S
结构:左右
偏旁:釆 笔画数:12
组词:解释 注释 手不释卷
笔顺:
造句:经过一番解释,两人又言归于好。
qí
其
音序:Q 结构:上下 偏旁:八 笔画数:8 组词:其实 其中 不厌其烦 笔顺:
结构:上下
偏旁:宀 笔画数:7
组词:宋朝 北宋 唐诗宋词
笔顺:
造句: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
音序:G 结构:左右
耕gēng
偏旁:耒 笔画数:10 组词:耕种 耕地 笔耕不辍 笔顺:
造句:农民伯伯在田间辛勤地耕种。
chù
触
音序:C
结构:左右
偏旁:角 笔画数:13
组词:触角支部队常年守护着祖国的海岛。
zhū
株
音序:Z
结构:左右
偏旁:木 笔画数:10
组词:植株 株距 守株待兔
笔顺:
造句:施磷明显降低了小麦植株含锌量。
dài
待
音序:D 结构:左右 偏旁:彳 笔画数:9 组词:等待 招待 以逸待劳 笔顺:
造句:同学们静静地坐在教室里等待老师上课。
sòng
宋
音序:S
【2020年·春】(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5 守株待兔
用于精读课文中“我会写”(田字格)生字的字音、字 形、
笔画、笔顺、音序以及组词和形近字的系统复习
我会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守株待兔
一、生字扩词。
守shǒ u(宀)守护守卫守望遵守保守守门员
株zhū(木)一株一株枣树守株待兔植株
待dài-(彳)等待待客对待优待待人接物
宋sòng(宀)宋朝宋国宋代南宋唐诗宋词
耕gēng(耒)耕地耕种耕田春耕耕耘
触ch ù(角)触电触角感触触摸触碰触景生情颈jing(页)颈椎颈部长颈鹿瓶颈
释shǐ (采)注释解释释疑释放手不释卷爱不释手其qí(八)其中其实其它其余其次各得其所二、二类字组词
冀j ì(匕)希冀冀望
三、巧记生字
株:草木一株株,玉珠一串串,蜘蛛一只只。
待:二人寺庙旁边立。
宋:图案中无女生。
颈:领队下令(页),来了劲头。
释:禾米混一块,只能择半边。
四、同音字
dài
待等待接待对待
带带领带路飘带
代代表唐代代替
戴爱戴穿戴披星戴月
五、形近字
待待客颈颈部释解释株守株待兔守守卫诗诗歌劲使劲译翻译珠珍珠村村庄等等待经已经择选择蛛蜘蛛付对付六、多音字
为 wèi 为什么因为
wéi 为难为所欲为
七、寓言故事的成语
杯弓蛇影狐假虎威画蛇添足南辕北辙
井底之蛙刻舟求剑螳臂当车对牛弹琴
滥竽充数掩耳盗铃叶公好龙亡羊补牢
八、课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宋国有一个农夫,他的田地中有一根树桩,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一只兔子跑过来,撞到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于是,他就放下农具去守着树桩,希望再得到兔子。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他再也得不到兔子,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笑话。
注释:
守株待兔——守候着树桩等待兔子
耕者,耕田的人,农民。
株——树桩。
走——跑。
触——撞
颈——脖子。
因——于是。
释——放下。
耒——古代耕田用的农具。
冀——希望。
复——再
身——自己
为——被
《守株待兔》选自《韩非子.五蠹》,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写了守株待兔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为什么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经过:(怎么守株待兔的)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结果:(守株待兔的结果)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
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
阅读链接《南辕北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