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公开课教案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修辞立其诚》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修辞立其诚》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把握文章的观点,梳理作品的论证思路。
2、探究文章在选择和运用材料方面的特点及其论证风格。
3、思考对我们立身处世的启发意义。
【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阅读全文,圈画重点字词,体会本文独特的语言特色。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划分层次,厘清文章思路,掌握文章结构,并学会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本文“修辞立其诚”的观点及其现实针对性,注重品德修养,养成“求真、求实”的文风。
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考生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养成言行一致、心口一致的诚实品格。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本文质朴、准确、生动的语言特色,体会其表达效果。
难点:通过划分层次,厘清文章思路,掌握文章结构,并学会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课前准备】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2、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一些个性十足的表达方式在网络上层出不穷,折射出年轻网民活跃多样的思想观念,与他们求新求变的特点互为表里。
但近年来,所谓“跪求体”“哭晕体”在一些网络媒体的标题、正文中频频出现,其浮夸荒诞的文风,却令不少读者感到不适。
我们应提倡什么样的文风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作者介绍张岱年(1909-2004),河北献县人,哲学家。
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等职。
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大纲》《中国唯物主义思想简史》《中国伦理思想发展规律的初步研究》《中国哲学发微》《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求真集》《文化与哲学》等。
(二)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92年四月,深刻阐述了张岱年的治学宗旨,张岱年治学贯彻一个“诚”字。
20世纪30年代,他提出哲学家须有寻求客观真理之诚心。
40年代,他把“求真之诚”作为哲学修养之基础,他晚年自号“渠山拙叟”,并以“直道而行”,示其一生立身之则。
(三)题目解说“修辞立其诚”出自《易传文言》,原文是“君子进德修业。
【公开课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掌握修辞手法-赏析句式效果-教学设计

“掌握修辞手法,赏析句式效果”教学设计一、课题名称(学习任务名称)掌握修辞手法,赏析句式效果授课时间授课时间课时(或上课用时分钟)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修辞手法,赏析句式效果。
2.能力目标:正确判断修辞手法,赏析句式效果。
3.素质目标:感受中国传统语言文字的魅力。
4.政治目标:学会独立思考。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重点:了解修辞手法技巧常见题型难点:学会审题,赏析运用修辞手法运用的效果四、教学策略(方法)与学法设计讲解讨论法、练习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PPT课件六、教学过程设计课前:课件制作,学生收集整理考试题型。
课中:教学环节与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课时课前六部曲2分钟课前6部曲课前问号,检查卫生,考勤学生人数,观察学生状态,收手机,测温。
配合老师的检查让本节节课更加完整。
一、导入高考试题中语运部分巡堂回顾进入课堂3分钟修辞手法考察常见题型二、课程讲解30分钟1、明确在高考中常见考察的修辞手法的九种类型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和反问9种修辞手法。
2、总结高考真题的规律①分值多为5分,也有4分的情况;②指定一个句子进行修辞定点分析;③有时不直接给出修辞手法,这时修辞手法有可能是一种,有可能是两种或三种;注意题目“什么”和“两种”“哪些”的问法;④有时直接给出修辞手法,要求分析;⑤根本任务要分析修辞的表达效果,所的题目都有“分析”二字,问法多样:“请简要赏析”“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进行简要分析”。
2、认识各类修辞手法回顾课本中出现的诗词句,让学生判断运用的修辞手法3、难点讲解(1)比拟:①比拟的特点: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②比拟的种类:拟人:把物当人写,事物“人化”。
例句:软泥上的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摇。
拟物: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例句: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了出来,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修辞无处不在公开课的教案

修辞无处不在公开课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修辞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识别和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有效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修辞的定义和分类2.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 修辞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修辞的定义、分类和常见修辞手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中的修辞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修辞的作用。
3.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修辞案例,引发学生对修辞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修辞的定义、分类和常见修辞手法。
3. 分析:分析实际应用中的修辞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修辞的作用。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表达。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修辞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搜集一则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广告,分析其修辞手法及作用。
2. 写一篇短文,运用至少三种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短文写作:评估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准确性和效果。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修辞相关教材或教辅资料。
2. 案例素材:收集各类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广告、文章等素材。
3. 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素材和教学PPT。
八、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了解修辞的概念和作用,避免将修辞与修辞手法混淆。
2. 在讲解修辞手法时,举例清晰、生动,便于学生理解。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4. 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十、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修辞立其诚》公开课教案共3篇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修辞立其诚》公开课教案共3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修辞立其诚》公开课教案1一、教学目标1.了解修辞学的定义、分类、修辞技巧的特点及其运用方法。
2.掌握英语修辞技巧的运用,提高英语写作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修辞学的定义、分类。
2.修辞技巧的特点及其运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修辞技巧的运用方法。
四、教学过程Step1 导入1、引进新课:本课是英语修辞学的一节课,本人也将讲述修辞学本身的定义、分类,重点讲述修辞技巧的特点及其运用方法。
2、导入话题:请同学们说说自己认为英语写作中哪些做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精彩。
请同学们展开讨论。
(导入话题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课堂实施,可以加入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请老师们灵活变通。
)Step2 新知介绍1、什么是修辞学(1)定义:修辞学是研究如何运用语言以达到特殊的表达效果、叙事技巧、辞藻华丽等目的的学问或技巧。
(2)分为两大类:词汇修辞和语法修辞。
2、修辞技巧分类(1)表情法:比喻、拟人、拟物、拟声、对偶、排比等。
(2)描述法:好比、象征、比照等。
(3)推理法:三段式、比夫斯基等。
3、修辞技巧特点及其运用方法(1)点明;(2)列举;(3)比较;(4)描述;(5)安置;(6)引用等。
Step3 练习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写作,选择一个修辞技巧,深入解析运用方法。
Step4 课堂感想分享1、针对本节课同学对于课上所讲修辞学内容的理解及反馈。
2、看看同学们在本次课程中是否实现了学习目标。
3、结合课程给出的习作体验,总结课堂收获和反思,尝试给出一些优化措施。
五、板书设计英语修辞学英语修辞技巧表情法描述法推理法比喻、拟人、拟物、拟声、对偶、排比好比、象征、比照三段式、比夫斯基等六、作业1、阅读必修中册《修辞立其诚》一文,并写下自己的读后感。
2、尝试使用一个或多个修辞技巧写一篇自由命题作文。
七、教学反思本堂课堂虽然涉及了一些新的词汇及概念,但由于提前对重难点梳理并设计详细教学过程,加之开个好头,整个课堂进行的还是比较顺利的。
《假如》公开课教案:探究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及其应用

《假如》公开课教案:探究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及其应用一、教学目标:1.掌握《假如》这篇文章的基本信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学会文本分析的方法,了解修辞手法的相互作用,深入思考和理解文章的内涵。
3.意识到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重要性,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熟悉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2.掌握文本分析和修辞手法的方法和技巧。
3.深入思考和理解文章的意义和内涵。
三、课前准备1.精读《假如》这篇文章,了解其内容和结构。
2.准备教案和课件,包括文章的基本信息,文本分析和修辞手法的讲解和练习。
3.精选一些相关的课外阅读作业,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章的内涵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步骤(一)导入1.引入话题,介绍《假如》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思路。
2.带领学生一起读一遍文章,了解其内容和结构。
(二)文本分析1.分析文章的结构,了解故事情节的展开和结局。
2.分析文章中的词汇,尤其是意象的运用,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分析文章中的对比 and 反问句式,让学生了解其修辞手法的作用。
(三)修辞手法的讲解1.介绍修辞手法的基本知识,例如对比、反问、排比、象征等。
2.分别讲解每个修辞手法的用法和作用,以及在文章中的具体运用。
3.给学生提供一些例子,让他们自己练习辨析和运用修辞手法。
(四)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文本1.在课上给学生几段文章或诗歌,让他们自己读一读,然后分析文章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2.让学生讨论分析结果,让他们了解不同修辞手法的不同效果和用处。
3.带领学生尝试运用修辞手法,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其用途和作用。
(五)课后作业1.给学生布置阅读一些相关的课外阅读作业,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文章的内涵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2.让学生自己创作一些文章或诗歌,并用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五、教学小结1.复习课上所学的内容,确保学生掌握了文章的基本信息和修辞手法的用法。
2.确认并纠正学生的错误,让他们真正理解所学的内容和思想。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修辞立其诚》公开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修辞立其诚》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a. 理解并掌握修辞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文章中的运用。
b. 学会辨别和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技巧。
c. 理解“修辞立其诚”的含义及其在文言文中的体现。
2. 过程与方法:a.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言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b. 学会如何运用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c. 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b. 培养学生诚实、真挚的表达态度,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a. 掌握修辞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文言文中的运用。
b. 学会辨别和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a. 理解“修辞立其诚”的含义及其在文言文中的体现。
b. 熟练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修辞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b. 提问:“修辞立其诚”的含义是什么?激发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a.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b. 学生通过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生字词问题。
3. 合作探讨:a.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4. 课堂练习:a. 教师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辨别和运用修辞手法。
b. 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讲评和反馈。
5. 课后作业:a.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b. 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批改和指导。
四、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修辞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4. 运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价:批改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情况。
3. 学习效果评价:通过期中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修辞知识的掌握程度。
初中修辞复习教案

初中修辞复习教案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设问、反问等);(2)能够识别并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理解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讲解、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及运用方法;(2)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修辞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修辞手法的概念及特点: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设问、反问等;2. 修辞手法的运用方法及表达效果;3. 结合文章实例,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修辞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修辞的世界。
2. 修辞手法讲解:(1)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比拟另一个事物,以突出其特点;(2)拟人: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类特征,使其具有生命力和情感;(3)排比:将几个意义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连用,以增强语势;(4)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两个句子表达相关或相对的意思;(5)夸张:故意放大或缩小事物的特点,以突出其效果;(6)设问:用疑问句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引起思考;(7)反问:用疑问句表达否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
3. 实例分析: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4.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鼓励学生在日常写作和说话中运用修辞,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及特点;2. 学生能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理解其表达效果;3. 学生能够在写作中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讲解与实例分析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修辞手法;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优秀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3. 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时,关注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三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试一试造句:
白布般旳瀑布,源源不绝 自高处滑落。
找出有相同点旳事物:
试一试造句:
太阳像一种燃烧旳火球, 发出光和热。
找出有相同点旳事物:
银盘般旳月亮,高挂在天空。
盛开旳牵牛花,犹如朝天旳喇 叭。
挂在蜘蛛网上旳水珠,像一串 串亮晶晶旳项链。
海边一排笔直旳椰树,犹如立 正旳兵士。
烟花在漆黑旳天空,如一朵朵 盛开旳鲜花。
(2)把植物拟人化。 1、细雨如丝,杨梅树贪婪地吮吸 着这春天旳甘露。 2、它们舒展着四季常绿旳枝叶, 一片片狭长旳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小考一下,不要紧张!
1、小狗汪汪地叫着。 2、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 。 3、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旳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4、秋天是漂亮旳,像画家笔下一幅五彩旳画。 5、一阵风儿吹来,树叶儿在风中轻轻地摆动 。 6、顽皮旳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 7、在冷雨中,每一朵花都傲然挺立,神气十足。 8、蜜蜂妹妹收到了迎春花姐姐旳请柬,提着小篮子,
总结:拟人就是 用写人旳词句去 写物。
四、类型:
(1)把动物拟人化。
1、海底旳动物经常在窃窃私语。 2、它们吃东西旳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旳 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 报。 3、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能已在轮船底下作 免费旳长途旅行。(《海底世界》)这些句 子,把海底旳动物比拟成活生生旳人,既突 出了它们旳特点,又让人感到亲切、有趣。
田野里旳稻子黄了,沉甸甸旳,像害羞旳小女孩低下了头,在 偷偷地笑。农民伯伯忙着收割,看着铺了一地旳稻谷,禁不住喜笑 颜开
秋天是个收获旳季节,我爱金色旳秋天。
比喻
欣赏 片段一: 它们旳样子各不相同。有旳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 着远方长吼;有旳低着头,好像用心听桥下旳流水声; 有旳小狮子依在母狮子旳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旳小 狮子藏在大狮子旳身后,好像在做有趣旳游戏;还有旳 小狮子大约太调皮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修辞王国
教学目标
1.复习梳理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对偶七种修辞
手法.
2.了解七种修辞手法的不用特征.
3.学会运用七种修辞手法,结合具体语境领悟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梳理七种修辞手法,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征。
教学难点
领悟修辞的表达效果,品味语言。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对比句子,说说好处。
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2.小结:确实,老师也觉得“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比“蝴蝶在
花丛中飞来飞去”好。
因为翩翩起舞这个词让句子更加形象生动,增强了语言的美感,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导入课题:今天带领同学们走进修辞王国,寻找各种常见的修辞
手法。
4.回忆常见的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
对偶)
二﹑了解学情以学定教
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会了的修辞手法,并说出相关的例句。
2.根据学生所说的板书。
三、重点复习
1.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对偶出示句子:
出示特点:
(一种修辞手法,一种练习。
)
四、巩固提高
1.热身赛。
(出示比较简单的题目)
2.抢答赛。
(出示难度较大的题型)
3.积分赛。
( 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改写句子)
4.总决赛。
(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写片段)
五、总结课堂
今天我们重温了七种修辞手法,希望今后大家能和修辞交朋友,多运用,使自己的文章更加具体、生动、形象,让大家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