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截面尺寸及初步确定

合集下载

梁、板、柱截面尺寸的估算 文档

梁、板、柱截面尺寸的估算 文档

根据构造要求及经验初步确定以下主要构件的截面尺寸如下:3.2.1.1 板厚尺寸的估算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知:现浇钢筋混凝土双向板的厚度要满足一下几点:①一般情况,现浇钢筋混凝土双向板的最小厚度为80mm ; ②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楼板板厚不宜小于100mm ,且要求双向板的板厚不小于跨度的1/45(简支),1/50(连续);单向板的板厚不小于跨度的1/35(简支),1/40(连续)。

由于本方案中双向板的最大跨度为3900mm ,计算得板的厚度不小于100mm ,所以根据板的厚度确定的一般原则,结合该建筑物各板的受力情况,取板厚均为100mm ,但由于走廊、楼梯、卫生间处的恒载相对较大,所以将走廊的楼板厚取为110mm ,将楼梯、卫生间的楼板厚取为120mm 。

3.2.1.2 主梁尺寸的估算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6.3.1框架结构的主梁截面高度h 可按(1/10~1/18)l 确定,l 为主梁的计算跨度;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3.1条和6.3.6条规定: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 ,梁截面的高宽比不宜大于4。

所以框架梁截面高度一般取h=(1/18~1/10) l ,l 为框架梁的跨度。

框架梁的宽度取b=(1/3~1/2)h 。

故截面选择如下:例如:HK 跨横向框架梁:L=5700mm11()317570,5501810h L mm mm h mm =~=~=取 11()250167,25023b h mm mm b mm =~=~=取 250500b h mm mm ⨯=⨯取:3.2.1.3 次梁尺寸的估算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可按梁的高度为(1/12~1/18)l 确定,l 为次梁的计算跨度;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 ,梁截面的高宽比不宜大于4。

所以框架梁截面高度一般取h=(1/18~1/12) l ,l 为次梁的跨度。

【精选】框架柱的截面尺寸确定方法

【精选】框架柱的截面尺寸确定方法

框架柱的截面尺寸确定方法2009-09-26 06:21 P.M.(1)现浇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当抗震等级为一级时,不得低于C30;抗震等级为二至四级及非抗震设计时,不低于C20,设防烈度8度时不宜大于C70,9度时不宜大于C60。

(2)框架柱截面尺寸,可根据柱支承的楼层面积计算由竖向荷载产生的轴力设计值`N_V`(荷载分项系数可取1.25),按下列公式估算柱截面积`A_O`,然后再确定柱边长。

1)仪有风荷载作用或无地震作用组合时N=(10.5~1.1)`N_V` (5-15)`A_C`≥`(N)/(F_C)` (5-16)2) 有水平地震作用组合时N=Ζ`N_V` (5-17)Ζ为增大系数,框架结构外柱取1.3,不等跨内柱取1.25,等跨内柱取1.2;框剪结构外柱取1.1~1.2,内桩取1.0.有地震作用组合时柱所需截面面积为`A_C`≥`(N)/(Μ_NF_C)` (5-18)其中`F_C`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Μ_N`为柱轴压比限值当不能满足公式(5-16)、(5-18)时,应增大柱截面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3)柱截耐尺寸: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250MM,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300MM;圆柱截面直径不宜小于350MM;柱剪跨比宜大于2;柱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3。

框架柱剪跨比可按下式计算:Λ=M/(V`H_O`) (5-19)式中Λ——框架柱的剪跨比。

反弯点位于柱高中部的框架柱,可取柱净高与2倍柱截面有效高度之比值;M-柱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计算值,可取上、下端的较大值;V-柱端截面与组台弯矩计算值对应的组合剪力计算值;`H_O`——计算方向上截面有效高度。

(4)柱的剪跨比宜大于2,以避免产生剪切破坏。

在设计中,楼梯间、设备层等部位难以避免短柱时,除应验算柱的受剪承载力以外,还应采取措施提高其延性和抗剪能力(5)框架柱截面尺寸应满足抗剪(即剪压比)要求。

矩形截面柱应符合下列要求;无地震组合时`Ν_C`≤`0.25Β_CF_CBH_O` (5-20)`Ν_C`≤`(1)/(R_RE)`(0.2)`Β_CF_CBH_O` (5-21)Ν_C`≤`(1)/(R_RE)`(0.15)`Β_CF_CBH_O` (5-22)式中 `V_C`——框架柱的剪力设计值;`F_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B、`H_O`——柱截面宽度和截面有效高度;`R_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为O 85;`Β_C`——当≤C50时,`Β_C`取1.0;C80时,`Β_C`取0.8;C50~C80之间时,取其内插值。

柱子截面尺寸过程测量

柱子截面尺寸过程测量

柱子截面尺寸过程测量(实用版)目录1.柱子截面尺寸的确定因素2.柱子截面尺寸的测量方法3.柱子截面尺寸的设计流程4.柱子截面尺寸的选择建议正文柱子截面尺寸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它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确定柱子截面尺寸的过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荷载、材料强度、柱子高度等。

在设计过程中,测量柱子截面尺寸的方法也非常关键,它需要准确、快速、简便。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柱子截面尺寸的确定因素。

柱子截面尺寸主要由荷载决定,荷载越大,截面尺寸也需要越大。

同时,柱子的材料强度也是决定其截面尺寸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材料强度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柱子的高度也会影响其截面尺寸的大小,高度越高,截面尺寸也需要越大。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柱子截面尺寸的测量方法。

一般来说,测量柱子截面尺寸需要使用卷尺或者卡尺等测量工具,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尺寸要求,准确测量出柱子的长、宽、高。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测量工具的垂直和平行,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然后,我们来介绍一下柱子截面尺寸的设计流程。

一般来说,设计流程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设计要求,初步确定柱子的截面尺寸;然后,根据荷载、材料强度、柱子高度等因素,进一步调整柱子的截面尺寸;最后,根据实际施工条件和设计规范,确定最终的柱子截面尺寸。

最后,我们来给一些柱子截面尺寸的选择建议。

一般来说,选择柱子截面尺寸时,需要考虑到施工的方便性和经济性。

在选择截面尺寸时,可以参考一些常用的标准尺寸,如 240120、240180、240370 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在建筑过程中的模板制作和保护层厚度等因素。

综上所述,柱子截面尺寸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

在测量和设计过程中,需要使用准确的测量工具,并遵循设计规范和施工要求。

框架梁柱截面尺寸的确定方法

框架梁柱截面尺寸的确定方法

框架梁柱截面尺寸的确定方法确定框架梁柱截面尺寸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节点位置的确定:在确定梁柱截面尺寸之前,首先需要确定节点的位置。

节点是指各梁柱的交汇点,也是结构的连接部分。

确定节点位置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1.结构功能和使用要求:根据建筑结构的功能和使用要求,确定各节点的位置。

比如建筑物的整体布局、空间结构以及功能需求等等。

2.结构安全性要求:根据结构的设计要求,确定节点位置。

包括荷载要求、抗震要求等。

根据荷载情况和主力方向,确定主剪力墙或框架的位置。

3.邻近构件的约束:节点的位置还受到邻近构件的限制和约束,如邻近的梁、柱、墙等。

二、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在确定节点位置后,需要初步确定梁柱的截面尺寸。

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梁柱受力情况:考虑梁柱所受的荷载情况,包括重力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根据结构设计规范计算得到受力状态,进而确定初步的截面尺寸。

2.材料强度和刚度要求:根据结构设计规范中材料的强度和刚度要求,计算得到梁柱的初步截面尺寸。

对于钢结构来说,尺寸的确定还需考虑焊接接头的强度、塑性铰的位置等。

3.受力性能要求:根据结构设计规范的受力性能要求,如挠度、位移等,确定梁柱的截面尺寸。

4.施工要求:根据实际施工方法和工艺要求,确定梁柱截面尺寸。

对于混凝土结构来说,还需要考虑浇筑顺序、模板支撑等施工因素。

三、截面尺寸的详细确定:在初步确定梁柱截面尺寸之后,需要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分析,得到最终确定的截面尺寸。

确定截面尺寸的详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构件强度校核:根据结构设计规范,计算梁柱的等效荷载和构件的强度需求,进行构件强度校核,得到截面尺寸。

2.构件稳定性校核:根据结构设计规范,计算梁柱的稳定性要求,包括局部稳定性和整体稳定性,进行构件稳定性校核,得到截面尺寸。

3.构件刚度校核:根据结构设计规范,计算梁柱的刚度要求,包括刚度比、挠度等,并进行构件刚度校核,得到截面尺寸。

柱子截面尺寸确定

柱子截面尺寸确定
gE=12 KN/ m2 。
n—演算截面以上楼层层数。
由式(4-11) N/(fcAc)≤[μN] 得 Ac ≥N/[μN]×fc
由《抗规》知,框架柱按二级抗震等级设计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在本设计中框架梁和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采用C30。
由《建筑抗震设计》教材第四章第七节知矩形截面框架柱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以下两点要求:
同理,取次梁高度h=600mm;次梁宽度b=300mm。
(2)在五层学术报告厅抽柱处采用井字形楼盖,相邻次梁间距为2500mm和2800mm(井字梁间距一般在2米左右)。
井字梁截面高度:h=L/16=7500/16=469mm,取h=600mm;
井字梁截面宽度:b=(1/2~1/3)h=(1/2~1/3)×600=(300~200)mm,取h=300mm。
截面的宽度和高度均不宜小于300mm;
截面长边与短边的边长比不宜大于3。
为此,对于首层选用800mm×800mm,部分采用900mm×900mm。
对于其他层,考虑到施工方便,柱截面不宜变化太多。通过初步估算以及PKPM验算,最终确定框架的截面尺寸为:
首层-八层:选用800mm×800mm,部分采用900mm×900mm。
楼梯休息平台板取100mm,其他板厚均采用120mm。
柱截面尺寸
柱截面尺寸初选,要同时满足最小截面、侧移限值和轴压比等诸多因素影响。一般可通过满足轴压比限值惊醒截面估计。
由《建筑抗震规范》(GB50011-2001)第6.3.7条和表6.3.7知,当抗震等级为三级时,框架柱的轴压比最大限值[μN]为0.9。
由《混凝土结构设计》教材第281页(4-11)和式(4-12)估算框架柱的截面尺寸:

梁柱截面确定)

梁柱截面确定)

板厚一般取板跨的40分之一,或者30分之一,不全面,具体可参见《砼规》GB50010-2010第9.1.2条,想必你应该很容易弄到规范吧。

板的经济跨度一般为2-3米,次梁的经济跨度一般为4-7米,主梁的经济跨度一般为5-8米。

梁的截面确定:先根据梁的跨度来确定梁截面的高度。

次梁的截面高度一般取跨度的十五分之一,主梁一般取十二分之一。

然后根据高度不超过宽度的四分之一来确定宽度,主梁宽不要小于250,次梁宽度不要小于200为宜。

切记,结构设计的每一个步骤几乎都可以在规范上找到相关规定。

你所做的每一个步骤中的数据、计算公式都要到规范中去找。

荷载其实相对于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了,主要是其中的几个组合值系数、频遇值系数神马的,其它的到没什么。

说一下荷载的布置,荷载分为恒载和活载,恒载好办,主要是板,梁,柱以及其它建筑层的重量,比如填充墙、门窗、抹灰等。

这个荷载是除了钢筋混凝土的梁板柱以外都是要自己手算然后用到建模里面的。

活载主要分成楼面均布活载、集中荷载。

具体工程的活载是不一样的,主要参见《荷载规范》GB50009-2001,现在要出新的荷载规范了。

1、柱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要求:1 矩形截面柱的边长,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250mm,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300mm;圆柱截面直径不宜小于350mm2 柱剪跨比宜大于2;3 柱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3。

2、梁截面尺寸选择取决于梁的跨度,框架结构的主梁截面高度hb可按(1/10~1/18)lb确定,lb为主梁计算跨度;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梁截面的高宽比不宜大于4。

与跨度有关,主梁 H= 1/12~1/16跨度,B=1/2~1/3H;次梁 H= 1/12跨度,B=1/2~1/3H;柱B=1/15跨度,H= 1~1.5B;1、梁的截面尺寸(1) 梁的一般要求在设计钢筋混凝土梁时,首先要确定梁的截面尺寸。

其一般步骤是:先由梁的高跨比h/l0确定梁的高度h,再由梁的高宽比h/b确定梁的宽度b(b为矩形截面梁的宽度或T形、I形截面梁的腹板宽度),并将其模数化。

估算柱梁板截面大小的方法

估算柱梁板截面大小的方法
式(4-12)N=βFgEn,其中
N—地震作用组合下柱的轴向压力设计值;
β—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后柱的轴向压力增大系数,边柱取
1.3,等跨内柱取
1.2;F—按简支状态计算的柱的负载面积。
本设计柱网尺寸大部分为
7.5m×
7.5m,部分
8.4m×
8.4m。
gE—折算在单位建筑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可近似取12-15KN/ m2;在此取gE=12 KN/ m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规定了确定板厚的方法:
简支单向板;两端连续单向板;简支双向板;多跨连续双向板。为了设计偏于安全,对所有的板厚均按h/L=进行估算。
楼梯休息平台板取100mm,其他板厚均采用120mm。
6、楼梯厚度一般取L/30且不小于100,梯板跨度一般不宜大于4500
7、将斜板底法向的最小厚度取作板的计算厚度t,一般取作~’,l0’为梯段斜长(板式楼梯)。
一、柱子截面
1、根据轴压比公式n= N/(fc*Ac)估算柱子截面大小,公式为每平米
1.5吨(一般以每平米
1.5~2吨的重量来保守估算)X柱子支撑的板面积X柱子支撑层数X荷载组合调整系数[(
1.2恒+
1.4活)/(恒+活)≈
5~
1.26]/轴压比(三级抗震
0.9)/稳定系数(
0.9)/fc,例如:15x(7x6)。其中混凝土强度设计值fc的估算方法,即强度型号的一半再减去1,就约等于强度设计值,例如:≈11.9。
2.0~
3.5,对T形截面一般取
2.5~
4.0。
5、xx截面尺寸
框架xx(主xx)截面尺寸:
主梁截面高度:
h=(~)L=(~)×8400=(840~700)mm,取h=800mm;

结构构件截面尺寸确定!

结构构件截面尺寸确定!
震型那里好像会计算出来好几种吧
貌似老师说过计算出来以后第一个和后边的比值有个要求的
如果不满足就要重新修改模型
是不是啊
那个要求是什么?
应该是“有效质量系数”,在TAT或SATWE计算后应大于90%,振型数才能算取的足够多。
关于结构的安全等级,我想补充一点,银狐没有说得那么详细,很多人也不够重视,其实这是强规
使用年限100年以上的建筑物,重要系数不小于1.1
使用年限50年以上的建筑物,重要系数不小于1.0
使用年限5年及以下的建筑物,重要系数不小于0.9
建筑物中各类结构构件的使用阶段的安全等级,要与整个结构的安全等级相同
我想证实一下,究竟是哪个比哪个小于0.9???应该是扭动周期/平动周期<0.9吧
*梁宽一般不小于200,砼规。
**考虑梁上是否有女儿墙,女儿墙厚240,则梁宽定250比较合适。
***梁柱配筋率宜<2%。
3)板:
楼板厚度估算:
单向板:短边的1/35
双向板:短边的1/40
悬臂板:悬臂长的1/12
同时要遵守混凝土规范10.1.1中对板的最小厚度规定
f c--------柱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N---------柱轴向压力设计值
柱轴向压力设计值可初步按下式估算:
N = γgQSNα1α2β
式中: γg -----竖向荷载分项系数 (1.3?)
Q--------每个楼层上单位面积的竖向荷载,可取(框架:q=12~14KN/m2;砖混教室:q=16Kn/m2; 砖混住宅:q=15kn/m2; 框 剪:q=13~14kn/m2; 纯筒体:q=14~16kn/m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框架柱截面的高与宽一般可取(1/10~1/15)层高。

并可按下列方法初步确定。

1。

按轴压比要求
又轴压比初步确定框架柱截面尺寸时,可按下式计算:
µN = N/Acfc
式中 µN ----- 框架柱的轴压比
Ac -------框架柱的截面面积
f c--------柱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N---------柱轴向压力设计值
柱轴向压力设计值可初步按下式估算:
N = γGqSnα1α2β
式中: γG -----竖向荷载分项系数
q---------每个楼层上单位面积的竖向荷载,可取q=12~14KN/m²
S--------柱一层的荷载面积
n---------柱荷载楼层数
α1------考虑水平力产生的附加系数,风荷载或四级抗震时α1=1.05,三~一级抗震时α1=1.05~1.15
α2------边角柱轴向力增大系数,边柱α2 =1.1,角柱α2 =1.2
β------柱由框架梁与剪力墙连接时,柱轴力折减系数,可取为0.7~0.8
框架柱轴压比 µN 的限值宜满足下列规定:
抗震等级为一级时, 轴压比限值 0.7
抗震等级为二级时, 轴压比限值 0.8
抗震等级为三级时, 轴压比限值 0.9
抗震等级为四级及非抗震时, 轴压比限值 1.0
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框架柱,其轴压比限值应适当加严,柱净高与截面长边尺寸之比小于4时,其轴压比限值按上述相应数值减小0.05。

2。

按柱截面最小尺寸
高层建筑框架柱的最小尺寸hc不宜小于400mm,柱截面宽度bc不宜小于350mm,柱净高与截面长边尺寸之比宜大于4。

柱截面的确定,在高层的情况下,往往是由轴压比控制,而多层不见得是。

层数越少,越可能不是轴压比控制。

这是个概念问题,首先应当明确。

对高层(或者层数较多的多层),在柱截面估算时,应当先明确几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结构的抗震等级、轴压比限值。

只有知道这几点,估算轴力才可能确定截面。

柱轴力的估算,首先确定每层柱受荷的面积。

此部分的面积,可简单的取柱左右(上下)两个跨度之和的一半进行计算。

再根据结构型式及活荷载的情况,确定每层的自重。

这个自重是个经验值,在各种手册上都有相关的介绍。

一般是框架结构14~16KN/m^2,剪力墙结构15~18KN/m^2。

值得提醒的是,这里的自重是标准值,而在算柱轴压比时应当采用设计值。

最后,对每层的受荷载面积累加并乘以结构的自重,可算出柱轴力,柱轴力除以轴压比限值可得出柱截面面积。

以上情况,仅是对柱截面的估算。

最后应当整体的计算结果进行调整。

框架柱截面的估算
1、估算公式:Ac>=Nc/(a*fc)
其中:a----轴压比(一级0.7、二级0.8、三级0.9,短柱减0.05)
fc---砼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Nc---估算柱轴力设计值
2、柱轴力设计值:Nc=1.25CβN
其中:N---竖向荷载作用下柱轴力标准值(已包含活载)
β---水平力作用对柱轴力的放大系数
七度抗震:β=1.05、八度抗震:β=1.10
C---中柱C=1、边柱C=1.1、角柱C=1.2
3、竖向荷载作用下柱轴力标准值:N=nAq
其中:n---柱承受楼层数
A---柱子从属面积
q---竖向荷载标准值(已包含活载)
框架结构:10~12(轻质砖)、12~14(机制砖)
框剪结构:12~14(轻质砖)、14~16(机制砖)
筒体、剪力墙结构:15~18
单位:KN/(M*M)
4、适用范围
轴压比控制小偏心受压或轴心受压柱的破坏,因此适用于高层建筑中的底部楼层柱截面的估算。

我补充一点:
根据轴压比的公式:Ac>=Nc/(a*fc)
这里面的关键是Nc的确定,要想方面准确地确定该值,知首要弄明白两个参数:1、楼层平均荷载标准值;2、柱的分荷面积(角柱、边柱、中柱是各不相同的,假设角柱分荷面积为S,则边柱为2S,中柱为4S)。

关于楼层平均荷载值,我附在后面,可能比二楼的全面点。

对于分荷面积的划分,比较简单我就不细述了。

附各类型楼层标准值:
钢筋混凝土结构楼层平均总竖向荷载Sk(标准组合)参考值:
附表(一):
结构类型-----墙体材料--------Sk值(kN/m2)
-------------------------------------------------------
框架------------轻质填充墙------13
.............-------砖砌填充墙------18
框架剪力墙---轻质填充墙------15
.............-------砖砌填充墙------17
剪力墙-----------混凝土----------18
附表(二):
房屋类别----------------住宅-------宿舍------教室-------办公楼每层Sk值(kN/m2)---15----------14--------13----------13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