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合集下载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技术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技术

0000
0
9
0001
1
10
0010
2
11
0011
3
12
0100
4
13
0101
5
14
0110
6
15
0111
7
16
1000
8
17
二进制
1001 1010 1011
1100 1101 1110 1111 10000 10001
16进制
9 A B
C D E F 10 11
4. 各种数制之间的转换 【例1-1】 十进制数22.625转换为二进制数
②小数部分转换,每次把乘积的整数取走作为转换结果的一位,对 剩下的小数继续进行乘法运算。对某些数可以乘到积的小数为0(如 上述两例),这种转换结果是精确的;对某些数(如0.3)永远不能 乘到积的小数为0,这时要根据精度要求,取适当的结果位数即可, 这种转换结果是不精确的。
例如 :十六进制数
1
A
E
4
虽然BCD码是用二进制编码方式表示的,但它与二进制之间不 能直接转换,要用十进制作为中间桥梁,即先将BCD码转换为 十进制数,然后再转换为二进制数;反之亦然。
十进制 0 1 2 3 4 5
表1-2 BCD编码表
8421BCD码
十进制
0000
6
0001
7
0010
8
0011Leabharlann 9010010
0101
11
8421BCD码 0110 0111 1000 1001
1.3.1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1.3.2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1.3.3 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1.1 引言 1.1.1 计算机发展概况

郑州大学《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答案

郑州大学《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答案

郑州⼤学《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课后习题答案《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习题解答第⼀章基础知识1.1 解释题(1)微处理器【解答】由⼤规模集成电路芯⽚构成的中央处理器(CPU),叫做微处理器。

(2)微型计算机【解答】以微处理器为基础,配以内存储器、输⼊输出接⼝电路、总线以及相应的辅助电路⽽构成的计算机裸机,叫做微型计算机。

(3)微型计算机系统【解答】微型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即由微型计算机、配以相应的外部设备(如打印机、显⽰器、键盘、磁盘机等),再配以⾜够的软件⽽构成的系统。

(4)单板机【解答】将微处理器、RA、ROM以及I/O接⼝电路,再配上相应的外设(如⼩键盘、LED显⽰器等)和固化在ROM中的监控程序等,安装在⼀块印刷电路板上构成的微型计算机系统称为单板机。

(5)运算器【解答】运算器是直接完成各种算术运算、逻辑运算的部件,主要由ALU(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算术逻辑部件)、通⽤寄存器、标志寄存器等组成。

(6)地址总线【解答】地址总线是CPU对内存或外设进⾏寻址时,传送内存及外设端⼝地址的⼀组信号线。

地址总线的条数多少决定了CPU的寻址能⼒。

(7)数据总线【解答】数据总线是CPU与内存或外设进⾏信息交换时,所⽤的⼀组数据信号线。

它决定了CPU ⼀次并⾏传送⼆进制信息的位数,反映出CPU的“字长”这个重要性能指标。

(8)控制总线【解答】控制总线是在CPU与外部部件之间传送控制信息(如读/写命令、中断请求命令等)的⼀组信号线。

1-2 单⽚机应包括哪些基本部件?其主要应⽤于哪些领域?【解答】⼀般单⽚机芯⽚中包括微处理器、RAM、ROM、I/O接⼝电路、定时器/计数器,有的还包括A/D、D/A转换器等。

其主要应⽤于智能化仪器仪表及⼯业控制领域。

1-3 按图1-11和图1-12,写出取第⼆条指令操作码和执⾏第⼆条指令的过程。

【解答】ADD AL,12H指令的取指过程:1)IP的值(002H)送⼊地址寄存器AR;2)IP的内容⾃动加1,变为003H;3)AR将地址码通过地址总线送到存储器的地址译码器,经译码后选中002H单元;4)微处理器给出读命令MEMR;5)所选中的002H单元内容04H送上数据总线DB;6)数据总线DB上的数据04H送到数据寄存器DR;7)因是取指操作,取出的是指令操作码04H,即由DR送⼊指令寄存器IR;8)IR中的操作码经指令译码器ID译码后,通过PLA发出执⾏该指令的有关控制命令。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原理和基础技术;
2、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结构原理及其应用;
3、学习和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编程语言和操作系统;
4、能够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复杂运算,解决实际的问题;
5、了解有关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内容
1、微型计算机概述:介绍微型计算机的概念、类型、组成结构和技术特点等;
2、微型计算机组成:分析微型计算机结构中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器件、中央处理器单元等;
3、操作系统原理: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特性,深入介绍操作系统内部结构及其功能;
4、编程语言原理:介绍基本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及其组织结构,深入学习编程语言的编译和运行机制;
5、软件应用技术:介绍供应市场上的各种软件应用,及其系统设计原理,掌握使用软件的基本方法;
6、计算机网络: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结构、功能和特点,介绍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协议和技术;
三、学习要求
1、认真学习,理解微型计算机的原理,掌握相应的技术;
2、熟练掌握各种软件的安装、应用、调试等工作。

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3篇

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3篇

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第一篇: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概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微型计算机系统是我们日常使用的计算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它广泛应用于个人和工业领域。

本文将对微型计算机系统进行概述,包括其定义、结构、组成部分以及应用。

一、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定义微型计算机系统是指由微型计算机和相关设备组成的计算机系统,它是一种小型的、使用方便的数字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系统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联网使用,使用者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企业、学校等机构。

二、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微型计算机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硬件、软件和数据。

其中,硬件包括计算机主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设备等组成部分;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数据则是指微型计算机系统中处理的信息和数据。

三、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1.计算机主机计算机主机是微型计算机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包含了CPU、内存、主板、BIOS等重要部件。

计算机主机的选购需要根据使用需求和预算做出决策。

2.输入设备输入设备是指微型计算机系统中用于输入数据和指令的设备,主要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数码相机等。

不同的输入设备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需求。

3.输出设备输出设备是指微型计算机系统中用于输出计算结果或其他数据的设备,主要包括显示器、打印机、语音设备等。

输出设备的质量和性能对于提高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4.存储设备存储设备是指微型计算机系统中用于存储大量数据和程序的设备,包括硬盘、U盘、光盘等。

存储设备的选择需要考虑数据存储容量、数据传输速度和价格等因素。

四、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微型计算机系统在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个人领域,微型计算机可以用于处理文档、玩游戏、浏览网页等。

在工业领域,微型计算机可以应用于自动化、数据采集和控制等领域。

总之,微型计算机系统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和应用对于提高用户体验和使用效率至关重要。

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 龙芯

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 龙芯

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龙芯一、概述1.微型计算机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2.龙芯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微处理器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被广泛应用于国家重点领域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中。

二、微型计算机系统概述1.微型计算机系统是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和通信设备组成的。

2.中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它负责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

3.存储器是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的设备,主要包括内存和外存。

4.输入输出设备用于与外部环境进行交互,如键盘、鼠标、显示器等。

三、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1.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冯·诺伊曼结构,包括指令周期和数据周期两个主要部分。

2.指令周期是指中央处理器从存储器中读取指令并执行的时间周期。

3.数据周期是指中央处理器进行数据操作的时间周期,包括数据读取、计算和存储等过程。

4.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原理包括指令执行、中央处理器结构、存储器层次结构、I/O系统和总线结构等方面。

四、龙芯处理器概述1.龙芯处理器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微处理器系列,具有多种型号和规格。

2.龙芯处理器具有高性能、低功耗、自主知识产权等特点,适用于高性能计算、服务器、工作站等领域。

3.龙芯处理器还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五、龙芯处理器原理1.龙芯处理器的架构采用了国际先进的RISC架构,具有多级流水线和超标量等特点。

2.龙芯处理器采用了高性能的浮点运算单元和向量处理单元,能够实现并行计算和高速运算。

3.龙芯处理器还具有先进的内存管理单元和缓存系统,能够提高数据访问性能和系统吞吐量。

六、龙芯处理器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应用1.龙芯处理器被广泛应用于国家重点领域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中,如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神威系列超级计算机等。

2.龙芯处理器在高性能计算领域有着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工程建设的需求。

3.龙芯处理器通过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应用,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了我国在微处理器领域的自主创新和发展。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3篇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3篇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一篇:微型计算机的概述微型计算机,简称微机,是一类普及于个人和家庭使用的计算机,主要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组成,广泛应用于个人办公、教育、娱乐等领域。

微型计算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当时计算机主要应用于科学计算和专业领域。

1971年,英特尔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微处理器Intel 4004,这标志着微处理器技术的诞生,也为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微型计算机得以广泛应用,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换代。

微型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中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大脑”,负责处理数据和指令,控制整个计算机的运行。

存储器则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包括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等。

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等,用于向计算机输入数据。

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扬声器等,用于从计算机输出数据。

微型计算机具有体积小、便携、灵活性高等特点,能够完成文字、图像、音乐等多种操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微型计算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将对社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第二篇:微型计算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微型计算机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其中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而软件则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驱动程序等。

中央处理器(CPU)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有两个基本部分:算术逻辑单元(ALU)和控制单元(CU)。

算术逻辑单元负责数学运算和逻辑运算,而控制单元则负责指令的控制和执行。

CPU通过总线与存储器及输入输出设备进行通信。

存储器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两部分。

主存储器包括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等,用于存储正在运行程序和数据。

而辅助存储器则包括硬盘、光盘、U盘等设备,用于长期保存程序和数据。

输入输出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显示器、打印机、扬声器等,用于输入和输出数据。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doc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doc

高纲1587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2277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扬州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Ⅰ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和特点《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是机械电子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面向应用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综合性的课程,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独特之处。

学习之初可能要机械记忆一些概念,并不能深刻理解。

后续学习过程中逐渐加深理解,直到彻底掌握适合计算机硬件学习的思维方式,也就是思路跟着数据流在芯片之间有序流动的思维方式。

二、课程目标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常用接口技术,建立微机系统整体概念,使学生具备微机应用系统软、硬件开发的初步能力。

在目前工厂企业都需要机器换人,提高自动化控制程度的大背景下,学习本门课程意义尤其重大。

工厂里很多操作工位,工人身处恶劣的工作环境,长期单调从事着简单、重复的机械动作,完全可以用简单的机械手取代人工。

本课程当中涉及I/O端口输入输出的内容,稍加修改完善即可投入实际应用,A/D转换技术用于采集生产线上的温度、压力、流量、位移、速度等物理量,端口输出技术可用于电机等各种执行机构的驱动控制,比如对机械手各关节电机的运动控制。

建议初学者先在实验装置上编程调试,熟练掌握各种常见芯片的驱动程序,常用执行部件控制方法,比如步进电机、伺服电机、阀门、继电器后,动手设计一些简单的测量与机电控制电路,简单的数码管显示或液晶模块显示电路,简单的成功往往会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当你成功的建立了一套测控系统的时候,可能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最终变成工厂里面不可或缺的机电控制人才。

另外建议,在这门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相关单片机或PLC控制课程,便于构建灵活的、低成本的机电系统。

也可以购买插入电脑主板上PCI 插槽中的PCI总线的数据采集卡,或者不需要插入电脑中的可即时插拔的USB总线的数据采集卡,建立基于PC的控制系统,也可用PC机作为上位机,单片机或PLC作为下位机,构成集散控制系统。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知识点总结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知识点总结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知识点总结
一、微型计算机结构原理
1、微型计算机硬件结构: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包括中央处理器(CPU)、主存储器(Memory)、输入输出设备(I/O Devices)、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和运算器等等。

2、微型计算机系统软件构造:微型计算机的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OS)、应用软件和软件编程工具等。

3、微型计算机技术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据编码技术、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高性能计算技术等等。

1、微型计算机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微型计算机可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系统的控制系统,常用的技术有:PLC、模拟控制、数字控制、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等。

2、微型计算机在商业财务中的应用:微型计算机可应用于各种商业财务管理系统,常用的技术有:ERP、商务软件、财务会计软件、报表分析软件等等。

3、微型计算机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微型计算机可应用于各种信息处理系统,常用的技术有:文本处理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图形图像软件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题:《一》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为四代,是以什么划分的?
答:1电子管计算机2晶体管计算机3集成电路计算机4大规模、超大规模
集成电路计算机5新一代计算机。

《二》微机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答:1第一代,4位或抵挡8位微处理器和微型机2.第二代,中档的8位微
处理器和微型机。

3.第三代,16位微处理器和微型机第四代,32位高档
微型机第五代32/64位高档微型机。

《三》微机系统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答: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四》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答:1.中央处理器2.主板3.存储器4.输入输出设备。

《五》中央处理器(CPU)必须具备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进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逻辑判断、处理信息等。

《六》8086由哪两部分组成?简述他们的主要功能?
答:①总线接口部件BIU,负责控制存储器读写 ②执行部件EU,EU从指令
队列中取出指令并执行。

8086是16位微处理器,有16根数据线、20根地
址线,内部寄存器、运算部件以及内部操作都是按16位设计的。

《七》8086/8088微处理器有哪些寄存器?
答:8086有①代码段寄存器 ②数据段寄存器③堆栈段寄存器④附加段
寄存器。

《八》8086/8088CPU的20位物理地址是怎样形成的?当
CS=2300H、IP=0110H时,求它的物理地址。

答:
《九》什么是总线?系统总线接口有哪几项基本功能?
答:一般指通过分时复用的方式,将信息以一个或多个源部件传送到一
个或多个目的部件的一组传输线。

是电脑中传输数据的公共通道。

2. 《十》试说明选择存储器时应考虑哪几个方面问题?
答:应该从存储器的大容量,高速度,性能/价格比,易坏性,功耗,
存取速度,可靠性,集成度。

几个方面考虑。

《十一》存储器中用来存储固定不变数据的存储器是什么存储
器?用来存储数据经常变化的存储器又是什么存储器?
答:只读存储器ROM。

2.答随机读写存储器。

《十二》微型计算机中常用的存储器有哪些类型?它们各有何特
点?分别适用于哪些场合?
答:类型可分为双极型和单极型。

2.①双极型的特点,工作速度快、集成度低、功耗大、成本高与CPU速度处在同一数量级。

②单极型特点,集成度高、功耗小、成本低、但速度较双极型器件慢。

3.适用场合,①微型计算机系统中的高速缓存常采用此类型的存储器.②适用于微型计算机的内存.
《十三》外储器与CPU连接时应考虑哪几个因素?存储器片选信号产生的方式有哪几种?
答:1①CPU总线的负载能力。

②CPU与存储器速度的配合问题。

③存储器的地址空间分配。

④读/写控制信号的连接。

⑤数据线的连接。

⑥地址线的连接与存储芯片片选信号的产生。

2.①通常按用处将地址线分为高位地址线和地位地址线两部分。

②线选法,全译码法,局部译码法。

《十四》写出中断源的4种类型?
答:1.实时钟的定时中断2.由处理机产生的中断.3.由控制器产生的中断4.由总线产生的中断.
《十五》什么中断硬件和软件中断?在PC机中两者的处理过程有什么不同?
答:1.硬件中断指的是①硬件中断一般是由中断控制器提供中断类型码,处理机自动转向中断处理程序;②软件中断完全由处理机内部形成中断处理程序的入口地址并转向中断处理程序,不需外部提供信息 。

2.答:硬件中断是中断控制器提供中断类型,处理机自动转向中断处理程序,由CPU以外的I/O设备产生的中断。

软件中断是指令INTR遇到软件陷阱而产生的中断,它们的中断型号已由CPU规定好。

《十六》设置中断优先级的主要目的何在?
答:中断处理分为四个阶段 1、保存被中断程序的现场,其目的是为了在中断处理完之后,可以返回到原来被中断的地方继续执行 2、分析中断源,判断中断原因 3、转去执行相应的处理程序 4、恢复被中断程序现场,继续执行被中断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