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教材)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完美版推荐1
部编版《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PPT教学课件1

导做:(1)结合材料,你认为动乱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直接原因:安禄山拥兵自重,势力强大
导做:(2)结合所学,动乱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朝政腐败,外重内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经过
755 763
导思:思考安史之乱带来的恶劣影响
学做思贰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赵毅《中国古代史》
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危机二:再其统治的最后一个半世纪中,帝国开支超 过税收。同样,人口增长大于土地的供给,农民家庭 不再能分得小块土地。富贵人家再次搜刮农民,扩大 其地产。因此,支付不断增长的帝国开支的捐税负担, 都落在农民头上。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黄巢《不第后赋菊》
导学:思考黄巢起义的原因?
导做:分析黄巢起义对唐朝的统治带来的影响
朱温(852年-912年)
原为义军将领的朱温, 后投降唐朝。907年, 朱温建立后梁,唐朝 灭亡。
学做思叁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导学:唐朝灭亡后,南北方先后 出现了哪些政权?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 楚、闽、南汉、南平、北汉
史称“五代十国”
导思:借古言今,以史明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3、无论个人环境有何不同,有一点 ,他们 所生活 的世界 都是由 他们自 己造成 的。 54、成为一个成功者最重要的条件, 就是每 天精力 充沛的 努力工 作,不 虚掷光 阴。 55、人类心灵深处,有许多沉睡的力 量。唤 醒这些 人们从 未梦想 过的力 量,巧 妙运用 ,便能 彻底改 变一生 。 22、苦难是上天的恩赐;幸运是上天 的惩罚 。所以 才有了 困顿而 有成, 幸运而 平庸的 高下分 野。 25、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 用不着 抛弃, 要抛弃 的是一 切的执 着。万 物皆为 我所用 ,但非 我所属 。 29.理想总是被现实打败,当有勇气去 完成理 想时, 才发现 ,自己 缺少的 实在太 多了。 30.整个脸贴在镜子上面、会不会格外 清醒超 然。这 块镜子 叫现实 ,很多 人连看 它的勇 气都没 有。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下载【人教部编版】PPT完美版【人教部编版】1

•
1.汉字的亦文亦图性质,导致它的表 意功能 和美学 功能无 法截然 分开。 汉字一 直保持 着对称 平衡的 形态, 与其最 初扮演 的“饰 ”的角 色有相 当关系 。如果 没有在 青铜器 上度过 自己的 童年, 中国的 书法艺 术很可 能跳不 出美术 字的窠 臼,无 从获得 那种自 由奔放 的生命 感和力 量感。
是先拜母亲,后拜父亲。”皇帝释然,对安禄山的
D 憨厚和朴实添了几分好感。这位皇帝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A 4.领导安史之乱的主要人物是( )
A.安禄山
B.宇文化及
C.朱温
D.姚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 与唐朝 衰亡 (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 与唐朝 衰亡 (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 与唐朝 衰亡 (共19张PPT)
•
6.方言俗称地方话,是语言的变体, 只通行 于一定 的地域 ,它不 是独立 于民族 语之外 的另一 种语言 ,而只 是局部 地区使 用的语 言。根 据性质 ,方言 可分地 域方言 和社会 方言, 地域方 言是语 言因地 域方面 的差别 而形成 的变体 ,是全 民语言 的不同 地域上 的分支 ,是语 言发展 不平衡 性在地 域上的 反映。
•
7.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 为所在 职业、 阶层、 年龄、 性别、 文化教 养等方 面的社 会差异 而形成 不同的 社会变 体。
•
8.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作为人们交 际的工 具。英 国作家 塞缪尔·约翰逊 说过:“语言是 思想的 外衣。 ”除了 交际工 具,语 言同时 也是文 化的载 体。在 岁月与 文明的 浸泡下 ,方言 承载着 浓郁的 地方文 化特色 ,能够 满足本 地区社 会交际 的需要 。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 课件PPT

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 安禄山担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
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 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叛 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先后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 潼关,逼近长安。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太子李 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即唐肃宗。唐朝将镇 守西北地区的精兵悉数内调,并在北方少数民族 军队的援助下,反击叛军。安史叛军接连内乱, 最终于763年被平定。
“天灾人祸”: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 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
宦官专权
从唐穆宗(唐朝第十二位皇帝) 以后,唐 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 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 他们的手里。
黄巢起义后,曾发布檄文,指斥宦 官当政,纲纪紊乱,贿赂公行,并宣 布要“洗涤朝廷”,为民除害,对贪 污犯赃的地方官吏处斩。黄巢深受民 众拥护,队伍发展到65万人。
唐朝发展简图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五代 梁唐晋汉周, 前边都有后。
十国 前后蜀,南北汉, 南唐、南平曾为伴, 吴越、吴、闽、楚十国, 割据混战中原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五
代
后梁帝国 朱温 梁王.宣武节度使
十
国
后唐帝国 李存勖 晋王.河东节度使
的
后晋帝国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实
后汉帝国 刘知远 北平王.河东节度使
04
拓展延伸
小结
安史之 乱与唐 朝衰亡
1 安史之乱 2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3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练习
1. 唐玄宗统治后期,贪图享乐,不理政事,最终导致边将叛乱,唐朝从此日趋衰落。历史上把这一
叛乱称为(C )
A.大泽乡起义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案优秀范文5篇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案优秀范文5篇以师为朋,德高为范,以生为友,身正为师,以校为家,政勤为上。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案优秀范文,供大家阅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腐败,酿成“安史之乱”的情况;知道唐末农民起义及唐朝的灭亡、中国进人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等史实。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腐败的了解,认识到治理国家要完善人才选拔制度,用人要德才兼备的重要性;通过思考“强盛的唐朝为什么会爆发安史之乱”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唐末农民起义的爆发也是唐朝政治腐败的结果;理解出现“五代十国”纷乱局面中的统一因素,认识到国家民族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学重点安史之乱、五代十国。
教学难点“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及影响、认识到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r藩镇割据的概念及其所造成的危害。
理解五代十国时期存在的统一因素。
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唐朝安史之乱、反映安史之乱的诗歌及五代十国形势图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上节内容,突出“开元盛世”。
二、导入新课唐朝有一位著名的诗人,写了一首《忆昔》诗,称赞“开元盛世”,同学们还记得这位诗人的名字吗?(杜甫)大家还记得这首诗的内容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答得很好。
尽管这首诗不无溢美之处,但大体上还是符合事实的。
这么一个难得的盛世局面,到了天宝年间竟从顶峰急剧地跌落下来。
唐朝由盛而衰,从衰落到灭亡。
这些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总结:朝政腐败,预伏着危机。
2.安史之乱:让学生看《安史之乱》示意图。
让学生说出安史之乱的时间、叛军将领。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共23张PPT)

地方:藩镇割据 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采取安抚政策,设立更多的节度使, 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安禄山任三地节度使,扩张势力。
2.安史之乱的概况。
安、史: 范阳
洛阳
潼关
长安
唐玄宗: 西逃
马嵬驿
蜀中
唐肃宗:用大将郭子仪、李光弼平叛 借回纥兵收复长安、洛阳
忆昔(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李隆基 (685~762)
垂老别(节选)(杜甫)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学习目标
1. 了解安史之乱的过程及影响;黄巢起义的原因;唐朝的灭亡 以及五代十国的出现。 2. 理解唐玄宗统治前期到后期的变化及产生的不同后果;认识 到统治者的统治措施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导入新课
唐太宗统治时期 武则天统治时期 唐玄宗统治前期
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经无力控制藩镇。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
①875年,王仙芝、黄巢在河南、山东起义。
(2)经过:②进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
③884年,黄巢在泰山兵败自杀。
(3)结果:朱义温给叛唐变朝,统起治义以致被命镇的压打。击黄。巢起
2.唐朝灭亡
(1)朱温投降唐朝,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 黄巢起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5 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共16张PPT)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907年,朱温建立后梁 标志着 唐朝灭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5 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共1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5 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共1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5 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共16张PPT)
为什么中国古代王朝的统治特别依赖皇帝的 贤明与否,如何避免这种状况的出现?
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5 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共1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5 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共16张PPT)
整
体 感
1 安史之乱
知
2 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
3 五代十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5 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共1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5 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共1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5 安史之乱和唐朝影响
①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② 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 ③ 节度使权利逐渐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5 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共16张PPT)
渔阳鼙(pi)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白居易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更朝天? ——王维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白居易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5 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共1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5 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共16张PPT)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册-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24张)

•
——《新唐书·兵志》
藩镇割据日趋严重,相互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经无力 控制藩镇。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
唐朝宦官不仅操纵政权,而且掌握禁军。后来,国 策的制定、朝臣的任免、皇帝的废立,几乎全由他 们把持。
宦官专权
新 疆泥 吐制 鲁宦 番官 唐头 墓像 出 土
五代十国的根源? 唐末藩镇割据
后梁帝国 后唐帝国 后晋帝国 后汉帝国 后周帝国
朱温 李存勖 石敬瑭 刘知远 郭威
梁王.宣武节度使 晋王.河东节度使 河东节度使 北平王.河东节度使 邺都留守
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
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 不安。
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 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 展。
二、黄巢起义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1、背景:
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 镇割据;人民赋役繁重; 连年灾荒;无以为生
2、经过:
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3、结果: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朱温降唐,与其他藩镇联 合镇压了起义
三、唐朝灭亡(907年)
天宝元年(742年), 边军不断增加,达到49万 人,占全国总兵数85%以 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东 北和西北边境。
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威胁中央政权
材料三 安禄山兼范阳等三大兵镇独掌15万的兵力,拥兵边
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 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 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
朱温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 小割据势力,907年,建立了后 梁政权,唐朝灭亡。
历史部编版《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完美版

1、北方政权更迭, 动荡不安;
2、南方相对稳定, 经济在原有的基
础上有一定的发展; 3、虽然政权分立, 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必 然趋势。
历史部编版《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完 美版(P PT优秀 课件)
历史部编版《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完 美版(P PT优秀 课件) 历史部编版《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完 美版(P PT优秀 课件)
现这样的情况?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长恨歌》
白居易 ……
追 任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
求 人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 享 唯 ……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乐 亲 ……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
李隆基
杨贵妃
是我惹的祸吗?
唐太宗23年
武则天15年 唐玄宗29年
“贞观之治” “贞观遗风” “开元盛世”
唐朝前期百余年的太平盛世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经济繁荣 文化昌盛 民族和谐 友好交往 政治清明 海内生平 安居乐业 国力强大
读诗明史: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部描绘了怎样的 社会景象?
材料一: 材料一描绘了开元年间,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昌犹藏万家室。
“红颜祸水”是 导致唐朝灭亡 的真正原因吗?
杨玉环
一、安史之乱
根据以下材料,分析安史之乱的原因。
唐初,为了加强边防,在边地曾设置大都督或都督 率兵戌边。高宗时,都督“带使持节”,直接代表皇帝, 称为“节度使”,仍不是正式官名。到公元710年,睿 宗开始设置节度使。玄宗时,边境设有10个节度使,他 们不仅是军事长官,还掌握政治、财政大权。虽然一般 还接受唐政府的命令,但是已逐渐形成独立于中央政权 之外的封建割据势力。 材料五:开元以后,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度,他们 的权力越来越大,至于“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 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盛而衰
唐
朝 衰
致命打击
亡 唐朝灭亡
安史之乱
五
黄巢起义
代 十
国 后梁灭唐
人教部编版7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共19张PPT)
1.文化危机深化到一定程度,必定引 起深刻 的文化 转型。 所谓文 化转型 ,是指 特定时 代、特 定民族 或群体 赖以生 存的主 导性文 化模式 为另一 种新的 主导性 文化模 式所取 代。
唐朝由盛转衰,藩镇割据局面逐渐形成。宦官专 权,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
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唐朝至此灭亡
人教部编版7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共19张PPT)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人教部编版7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共19张PPT)
叛乱的目的:
企图夺取中央政权
结果:
被平定
材料研读
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 萧条”。杜甫诗《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 圆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 世乱各东西。 …… 四邻何所有? 一二老寡妻”之句。
想一想,这场战乱给人民造成了什么
样的灾难?
安史之乱对人民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 使北方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田地荒芜, 人民流离失所。
2.在这种意义上,文化转型同文化危 机一样 ,并不 是经常 发生的 社会历 史现象 ,无论 是个体 的文化 习惯的 改变、 价值信 念或信 仰的改 变,还 是特定 群体或 特定社 会某些 文化特 质或文 化理念 的一般 意义上 自觉的 或不自 觉的更 新,都 不能算 作文化 转型.
3.只有在大的历史尺度上所发生的主 导性文 化观念 、文化 理念、 价值体 系、文 化习惯 的总体 性的、 根本性 的转变 ,才是 我们所 说的文 化转型 。
2.起义概况 (1)领导者:黄巢。 (2)过程: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3)影响: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3.唐朝灭亡
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事件
评价安史之乱和黄巢大起义
性质
影响
安史 之乱
是一场叛乱, 是统治阶级内 部争权夺利的 斗争。
唐朝的由盛转衰。
黄巢 起义
是一场农民起义, 是一场反抗统治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者残暴统治的阶 级斗争。
3.安史之乱的影响
安史 之乱 影响
给人民带来灾难。田地荒芜, 人民流离失所。
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逐渐 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24页内容,归纳起 义的原因、时间、领导者、过程、 结果、影响等。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黄巢起义原因 ⑴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 ⑵连年灾荒,人民生活困苦。
6.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 不能再 平常的 事物, 便有了 某种诗 意。你 瞧,那 晚风中 的炊烟 ,怎么 看都像 是一幅 悬腕挥 就的狂 草,云 烟乱舞 ,该虚 的地方 虚,该 实的地 方实, 那是我 们在绢 和纸上 无法做 到的, 可谓真 正的“ 天书” 了。
7.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 满荡田 田的莲 叶便乱 了。然 而,乱 是乱了 ,但却 乱出了 味道。 究竟是 什么味 道呢?我 也说不 清。看 来这世 界上的 许多事 情,就 像这风 中的“ 乱荷” ,有一 种不触 动情欲 的美, 大美。
1.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 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日趋腐败。 直接原因: 节度使势力膨胀。
安禄山:兼任范阳 和河东节度使,掌握北 方三镇的大权,拥有近 20万军队,成为“兵雄 天下”割据一方的势力, 图谋夺取中央政权。
2.安史之乱的经过
时间:
755—763年。
叛乱的首领: 安禄山、史思明
攻占的重要地点: 洛阳、长安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安史之乱
强盛的唐朝为什么会爆发安史之乱?安史之 乱的经过如何?其影响是什么?
唐玄宗统治前后期作为对比表
前期 崇尚节俭 反对奢侈 任用贤相 励精图治 整顿吏治
后期 日益骄奢 奢华无度 世”景象, 而统治后期使唐王朝潜伏着巨大的危机。
4.按照这种尺度,人类迄今所经历的 最深刻 的文化 转型就 是现代 化进程 中的文 化转型 ,即传 统农业 文明条 件下自 在自发 的经验 型的文 化模式 被工业 文明条 件下的 自由自 觉的理 性文化 模式所 取代。 这即是 人们通 常所说 的文化 的现代 化或人 自身的 现代化 。
5.文化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例如, 我们生 活世界 中的具 体的文 化要素 、文化 特质、 文化形 式即使 在文化 模式的 常规期 或稳定 期也会 或快或 慢地变 化,一 些习惯 、惯例 、文艺 形式、 仪式等 等甚至 在总体 文化模 式没有 发生根 本性变 化时, 也会自 己经历 生灭的 变化。
五代十国的政局有何影响?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
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 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 在的必然趋势。
人教部编版7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7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共19张PPT)
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腐败;节度使势力膨胀 安史之乱
1、谁统治前期,唐朝国力发展到鼎盛?
唐玄宗
2、唐朝对外交往十分频繁,为中日、 中印两国文化交流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分 别是谁?
鉴真 玄奘
盛唐的繁荣景象,在唐玄宗统治后期 急转而下,爆发了大规模的社会动乱,唐朝从 此走向衰落。这场动乱为什么会发生?它所造 成的后果又是怎样的?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什么 样的局面?
8.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 的能耐 ,把好 端端的 东西破 坏了, 还居然 翻出新 意。还 有秋风 中的那 些树木 ,原本 蓊蓊郁 郁的, 可是经 不住风 的手轻 轻地摇 晃,三 摇两摇 的,就 只剩下 一副骨 骼了。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唐朝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 哪些政权?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五
2.南方地区又出现哪些政权?
代
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
十
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加上割
国
据太原北方的北汉
人教部编版7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共19张PPT)
五代十国这一政局的实质是什么? 实质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