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济发展GDp对比

合集下载

主要经济指标对比分析

主要经济指标对比分析

主要经济指标对比分析主要经济指标是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衡量指标,对比分析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发展趋势以及影响因素。

本文将从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居民收入、劳动力市场等几个方面进行主要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

首先,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指标。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全部市场价值的生产活动。

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GDP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出各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以中国和美国为例,2024年中国GDP为14.38万亿美元,而美国GDP为21.43万亿美元。

从总量上看,美国的经济规模更大。

然而,从增速上看,中国的GDP增速为6.1%,而美国的GDP增速为2.3%。

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更快,但总量相对较小。

其次,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一篮子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情况。

中国和美国CPI的对比可以体现不同国家的物价水平和通胀压力。

以2024年为例,中国的CPI上涨了2.9%,而美国的CPI上涨了2.3%。

从数据上看,中国的通胀压力相对较大。

这可能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口庞大有关。

最后,劳动力市场情况也是了解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就业率、失业率和劳动力参与率等指标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的就业状况和劳动力供求关系。

以中国和美国为例,2024年中国的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而美国的失业率为3.6%。

从数据上看,美国的就业率更高,失业率更低。

这可能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劳动力政策等因素有关。

中国的劳动市场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如劳动力参与率相对较低,部分地区和行业就业压力较大。

综上所述,主要经济指标对比分析是了解一个国家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比国家的GDP、CPI、居民收入和劳动力市场等指标,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差异和影响因素。

中美经济增速对比

中美经济增速对比

中美经济增速对比近年来,中美两大经济体的增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美国这个全球经济领导者之间的经济增长情况备受瞩目。

本文将对中美两国经济增速进行对比,并分析其原因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中美两国近年来的GDP增速情况。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2019年,中国的GDP增速为6.1%,而美国的GDP增速为2.3%。

这表明中国经济的增速较美国更快。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2020年受到COVID-19疫情的冲击,中美两国的经济增速都出现了下滑。

据IMF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的GDP增速为2.3%,略高于美国的2.2%。

这显示出中国经济相对强劲的恢复能力,超过了美国。

虽然中美两国的经济增速在2020年有所接近,但中国仍保持着较高的潜力和韧性,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

二、中美经济增速差异的原因1. 内外需差异中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消费需求旺盛。

而美国的经济高度依赖出口,对外需求的波动较为敏感。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国通过内需驱动经济增长,相对更有优势。

2. 技术创新差异美国在科技、创新领域拥有巨大优势,大量高科技企业扎根美国,推动了经济增长。

而中国正加大力度发展技术创新,努力实现由“Made in China”向“Created in China”转型,加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3. 政策影响两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也对经济增速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鼓励投资和消费,推动经济增长。

美国则采取了较为保守的财政政策和加息操作,限制了经济增长速度。

三、中美经济增速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中美两个经济体的增速对全球经济都有明显的影响。

1. 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对全球供应链具有巨大影响力。

中国经济增速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全球各行各业的供应链稳定性和成本,涉及到全球经济的各个方面。

2. 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中国和美国都是全球重要的贸易国家,两国经济增速的差异将影响到双边贸易以及全球贸易格局。

中美实力对比分析报告

中美实力对比分析报告

中美实力对比分析报告
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目前有着激烈的经济竞争。


文就中美两国的实力对比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一、经济实力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3万
亿美元,预计2024年GDP将达到20万亿美元。

美国在2024年拥有
GDP18.57万亿美元,但美国的GDP增速却不如中国,而且美国的财政赤
字也比中国大得多,财政赤字为中国的3.9倍。

二、劳动力
中国有13亿多的劳动力,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国家发展提供
了强大的支撑力。

美国在2024年劳动力总量为2500万,相对于中国来说,劳动力量较少,只占中国的20%。

三、技术实力
中国的科技水平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若干领域已经达到
国际先进水平。

尤其是与美国相比,从智能手机到航天技术都有了很大的
发展,中国的科技研究对抗美国各领域技术的优势也渐渐发挥出来。

目前
美国仍是世界科技领导者,但中国已经赶超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投资者。

四、军事实力
根据全球军事强国排名,中国的军事实力仍然位居第三,紧跟美国和
俄罗斯。

中美经济增长趋势

中美经济增长趋势

中美经济增长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其经济增长趋势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中美两国经济增长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和比较,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中美经济增长现状1.中美经济总量对比当前,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约为20万亿美元,中国紧随其后,GDP约为13万亿美元。

这体现出美国经济的强大实力,同时也显示出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2.中美经济增速对比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从过去的两位数增长逐渐趋于单个数字增长。

这主要受到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

而美国经济增速相对稳定,保持在2-3%之间,这得益于其成熟的经济体系和强大的创新能力。

二、中美经济增长趋势分析1.中国经济的新动能中国正在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大创新驱动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此外,中国还加强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建设,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

2.美国经济的稳定发展美国在科技创新、金融服务、能源开发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这些优势使得美国经济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

同时,美国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减税和减少监管,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美国还拥有强大的消费市场,这对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中美经济增长的未来方向1.合作共赢中美两国经济高度互补,存在着广泛的合作空间。

两国应加强贸易合作,打破贸易壁垒,实现互利共赢。

双方可以加强在科技创新、绿色经济、金融合作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2.创新驱动创新是中美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

两国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升研发能力,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同时,两国可以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推动创新成果真正落地,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加强全球经济治理中美两国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应共同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完善。

国家经济发展趋势: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对比分析

国家经济发展趋势: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对比分析

国家经济发展趋势: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对比分析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两大经济体,其经济发展趋势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将从整体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贸易关系、科技创新等方面对中国和美国的经济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两国经济发展的差异与趋势。

一、整体经济发展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总量上逐渐接近美国。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高速增长和持续发展为主要特征,实现了从封闭相对落后的国家向开放和发展中国家转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从不足1,000美元增长至近10,000美元。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结构不断升级,服务业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加。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具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和高度发达的先进技术。

美国经济总量约为中国的两倍,人均GDP达到近60,000美元。

美国一直以其创新和高效的生产方式享誉世界,其经济体系基础牢固,多元化和服务业发达程度较高,是世界经济的稳定支柱。

中国和美国的整体经济发展趋势呈现出中国高速增长、结构升级和消费拉动,美国则以创新和增值为主要特征。

在未来,中国将继续追求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而美国则会继续强调创新和高附加值产业,以维持其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

二、产业结构中国的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快速增长。

制造业占GDP 比重较高,但随着城镇化和消费升级,服务业正在成为主导产业。

此外,中国还有大量的传统农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高科技、绿色和智能制造的支持力度,以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美国的产业结构呈现出高度多元化和服务业占比高。

美国是全球科技和创新的领头羊,其高科技产业和创新能力卓越。

与此同时,美国的制造业和农业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尤其是在高端制造和农业科技方面。

中国和美国的产业结构差异较大,但也存在着互补性。

中国的制造业和美国的高科技产业以及服务业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互相补充和促进。

三、贸易关系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关系密切。

GDP国际比较方法及中美GDP相对变化趋势

GDP国际比较方法及中美GDP相对变化趋势

GDP国际比较方法及中美GDP相对变化趋势作者:李兆辰韩天阔高宇宁来源:《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24年第01期摘要:GDP是衡量国家经济规模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关键指标,然而在理论和实践中对于GDP国际比较方法尚未形成共识。

本文阐释了GDP国际比较的三类主要方法及各自的特点与局限,认为其本质差异在于转换因子的选择,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美GDP在1990~2020年的相对变化趋势,分别从总量视角和分产业分行业的结构视角进行分析。

研究发现,中国GDP 迅速追赶美国,尤其在制造业方面显著超越美国,但是不同方法测算的相对变动程度差异较大。

汇率法在计算上较为简便,但受到汇率波动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购买力平价法在原理上较为合理,但在操作性和可比性上较弱;替代法在数据上较为可靠,但理论依据和客观性较弱。

本研究深化了对于GDP国际比较方法理论本质的认识,测算了中美GDP总量和结构的相对变化趋势,可为进一步完善GDP国际比较方法提供借鉴。

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比较;购买力平价;经济增长;GDP文章编号:2095-5960(2024)01-0011-10;中图分类号:F113;F222;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是衡量国家经济规模最普遍应用的指标,对于认识和评价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反映了国家经济实力在国际格局中的相对位置。

[1]GDP是一国范围内、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能够概要性地反映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

作为一个具有综合性和直观性的指标,GDP在制定国内发展政策、分析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和评价国家经济发展状况中,都发挥了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学术研究和政策实践的重要参考。

[2]现有文献对于开展GDP国际比较的方法尚未形成共识,对于不同方法存在较大差异的理论本质关注不足,且主要关注GDP总量而对GDP结构关注不足。

根据世界银行WDI数据库提供的数据,2020年中国按照汇率法计算的GDP仅相当于美国的70.30%,而按照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GDP相当于美国的115.90%。

国家经济发展趋势: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对比分析

国家经济发展趋势: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对比分析

国家经济发展趋势: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对比分析中美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其经济发展趋势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GDP增长、产业结构、贸易和投资等方面对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进行对比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动向。

一、GDP增长GDP增长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过去几十年,中国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两位数,甚至出现过多次双位数增长。

而美国的GDP增长率则一直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通常在2%至3%之间。

尽管中国的GDP增长率在近年有所下降,但仍保持着6%至7%的稳定增长。

而美国的增长率则在过去几年有所波动,但整体来看还是相对稳定的。

从GDP总量来看,美国目前的GDP总量远远超过中国,但中国的增长速度是美国的数倍。

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出,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而美国虽然总量大,但增长速度相对较慢。

二、产业结构中国和美国的产业结构有明显的差异。

中国主要是以制造业为主导,在全球的制造业中占据了主要份额。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而美国则主要以服务业为主导。

美国的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远远超过制造业。

另外,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发达,创新能力强,而中国的高科技产业相对较弱。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政府一直在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但目前还有一定的差距。

另外,美国的劳动力成本和环保要求相对较高,而中国的成本相对较低,这也是两国产业结构差异的原因之一。

但随着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劳动力成本也在逐渐上升,中国也在加强环保力度,产业结构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

三、贸易和投资中国和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非常频繁。

但近年来,随着中美贸易战的爆发,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紧张。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一直是美国政府关注的焦点,而中国也一直在努力扩大对外贸易,寻求更加平衡的贸易关系。

另外,中国对外投资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以来,中国的对外投资规模和范围都在不断扩大。

中美经济比较与问题思考

中美经济比较与问题思考

中美经济比较与问题思考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经济发展情况一直备受关注。

中美两国在经济体量、产业结构、经济政策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和共同点。

本文将就中美经济进行比较分析,并就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

一、经济体量比较就经济总量来看,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而中国则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GDP规模在2019年达13.6万亿美元,而美国的GDP规模则达21.4万亿美元。

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还远远落后于美国,但中国的经济增速一直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令人们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充满期待。

在人均GDP方面,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美国的人均GDP约为6.4万美元,而中国在同期的人均GDP为1.0万美元左右。

虽然中国的人均GDP还相对较低,但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人均GDP也在稳步提升。

二、产业结构比较在产业结构方面,中美两国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美国经济以服务业为主,高科技、金融、医疗、教育等行业发达,而中国的经济则以制造业为主,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同时也在服务业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

中美两国的外贸结构不同。

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是加拿大、墨西哥、中国等国家,主要出口商品为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农产品等;而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是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主要出口商品为电子产品、服装、机械设备等。

中美两国的经济政策也存在一定差异。

美国主张自由市场经济,提倡自由贸易、少数政府干预;而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张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共同发展,同时也采取一些干预措施来调整经济运行。

在国际贸易和投资方面,美国实行较为保护主义的政策,提出“美国优先”理念,频频对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制裁和投资限制;而中国主张多边贸易,提倡自由贸易,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体系的改革和建设。

四、存在的问题与思考尽管中美两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思考和解决。

1. 贸易纠纷:近年来,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双方相互征收关税,对对方出口商品进行限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088105023姜永宽(江苏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信管)【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主要表现在经济长期处于高速增长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际经济地位发生了明显变化,对世界经济增长作出更大贡献等。

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照此速度发展下去将会赶超发达国家,乃至赶超世界强国美国。

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究竟怎样?是否是如同很多人所想的那样真的再用几十年就能够赶超美国呢?中国和美国是当今世界影响最重大的两个大国,且它们的社会性质也不相同,对它们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更有利于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美国经济发展、中美两国经济发展、中美经济发展水平、人均生活水平一、引言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

而中国则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同时也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大国。

对中国何时赶超美国的预测已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问题。

国际上有很多研究机构在研究这个问题,并且给出了预测:①一类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 一类按实际汇率计算。

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1997 年世界银行发表了题为《2020 年的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挑战》的报告, 该报告假设未来中国的国内储蓄率从40% 左右逐渐减少到35%, 同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下降到每年1.5%, GDP年平均增长率从8.4%逐步减缓到5%, 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GDP 将超过美国②。

2004年美国高盛公司经济学家威尔逊发表了《成长与发展:通向2050年之路》, 该报告假设中国的GDP增长率将从2003年的8.1%降至2020年5%, 再降至到2040年的3.5%左右, 同时人民币兑美元币值升高约3倍, 并考虑人口、资本积累、货币汇率等因素建立了生产力增长模型, 预测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39年超过美国③。

从上述预测不难看出国际上对中国经济的看好,这使对中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更有意义。

二、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自解放以来,经济体制可以分为三个时段:①第一时段:解放初到改革开放前;第二时段:1978年到1992年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第三时段:1992年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经济飞速发展。

2.1中国经济获得飞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1.改革开放的实行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因是改革开放。

这次大改革,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④即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

2.经济体制的转变这次转变是指1978—1992年。

国家的经济体制开始在计划经济体制中慢慢尝试着引入一点市场机制;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推行国有企业改革。

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3.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这种调整是要尽快扭转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经济基础背离的趋势,让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反映市场化的微观基础,确立具有可持续性的宏观经济政策。

在经济危机下,扩大内需才是拉动经济增长,度过危机的根本法则。

2.2 国内生产总值分析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的指标。

如表1所示为中国自1970年以来的GDP和增长率的历史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国民经济真正意义上的增长是从1980年开始的。

表1 1970年以来的中国按支出法计算的国内总产值(GDP)和增长率的历史数据 (单位:亿元,%)年度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GDP 2252.7 2426.4 2518.1 2720.9 2789.9 2997.3 2943.7 3201.9 增长率19.4 7.00 3.80 7.90 2.30 8.70 -1.60 7.60年度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GDP 3605.6 4092.6 4592.9 5008.8 5590.0 6216.2 7362.7 9096.7 增长率11.70 7.60 7.80 5.20 9.10 10.90 15.20 13.50年度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GDP 10508.5 12277.4 15388.6 17311.3 19347.8 22577.4 27565.2 36938.1 增长率8.80 11.60 11.30 4.10 3.80 9.20 14.20 14.00年度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GDP 50217.4 63216.9 74136.6 81658.5 86531.6 91125.0 98749.0 108972.4增长率13.10 10.90 10.00 9.30 7.80 7.60 8.40 8.30年度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GDP 120350.3 136298.8160280.4188692.1221651.3261770.1300670.----增长率9.10 10.00 10.10 10.40 11.10 11.40 9.00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数据库http://219.235.129.54/cx/, 《中国经济年鉴》、中国经济信息网/economic/zhuanti/07tjsj/node_7027698.htm数据整理,2009年02月6日。

)数据如表1所示,表1不仅包含1970年以来的GDP,还包含增长率,39年来,虽然有过很多次的波动,但只出现一次负增长。

尤其是21世纪以来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左右,十分平稳。

但GDP总数是以亿元为单位的,换算成美元只能抵上美国GDP的一个零头,还不能忽视中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三、美国经济的发展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经济发达,但也造成经济上的泡沫,几乎每十年一次的金融危机都会给美国经济带来严重的危害,这也致使美国经济在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次的负增长,根据⑤美国国家统计局统计分析数据(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National Income and Product Ac—counts Table),以及经合组织(OECD)对于美国从1970年到2008年的GDP增长率数据资料,见表2:表2 1970年以来美国的GDP及经济增长率指标④(单位:10亿美元,%)年度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GDP 1038.5 1127.11238.31382.71500.0 1638.31825.32030.9增长率0.17 3.36 5.29 5.76 -0.50 -0.19 5.33 4.62 年度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GDP 2294.7 2536.32789.53128.43255.0 3526.73933.24220.3增长率5.57 3.16 -0.23 2.52 -1.94 4.52 7.19 4.13 年度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GDP 4462.8 4739.55103.85484.45803.1 5995.96337.76657.4增长率3.47 3.384.13 3.54 1.88 -0.17 3.33 2.67 年度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GDP 7072.2 7379.77816.98304.38747.0 9268.49817.10128.0增长率4.02 2.50 3.70 4.50 4.18 4.45 3.66 0.75 年度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GDP 10469.6 10960.811685.912421.913178.4 13807.514280.7----增长率1.602.513.64 3.06 2.88 2.03 1.30(资料来源:GDP数据来自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index.htm 2009年2月;经济增长率来自GDP growth rate by country and region 1970—2008.www.swivel.corn/data-sets/show/1004019.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of the IMF数据整理。

数据如表2所示,美国39年来总共出现5次负增长,增长率都不超过5%,只有中国的1/2,但是波动小。

而且美国的GDP基数超大,即使是赶上基数就是长远的目标,更何况美国的GDP也在小幅度的增长,这更增加了难度。

四、中美经济对比4.1 GDP总量之比本文绘制图1,通过GDP 增长率及波动幅度大小进行对比。

图1 中美GDP增长趋势-55101520251970197319761979198219851988199119941997200020032006年份G D P 增长率中国GDP增长趋势美国GDP增长趋势图1 中美GDP 增长趋势图(数据来源:根据表1、表2用EXCEL 绘制得到) 如图1所示,通过中美GDP 增长趋势及波动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中国的GDP 增长率40年来处于高增长,最高增幅明显高于美国3倍以上。

中国GDP 增长的大幅度波动都达到两个区间,美国GDP 增长的波动几乎都在一个区间之内。

尤其是1978年以前增长不是很大,很有可能是当时的经济政策及时局混乱造成的。

改革开放初期和1991年的两次大的增长都跟当时的综测离不开,一个是改革的春风,另一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执行。

4.2 中美两国GDP 占世界份额之比根据图2可对未来中美两国GDP 占世界份额进行预测。

图2 中美GDP 占世界份额图0%5%10%15%20%25%30%35%199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年份百分比美国GDP 占世界份额中国GDP 占世界份额图2 中美GDP 占世界份额图(数据来源:根据数据用EXCEL 绘制)图2中的实点分别表示中美GDP 占世界份额的实际数据,两根曲线有相交的趋势,而且还很明显,图中两趋势线相交的时刻, 便是中国GDP 赶超美国GDP 的时刻。

当然, 未来我国GDP 超越美国GDP 的过程中, 除了实际经济增长速度高于美国之外, 还有①人民币兑美元的货币升值、两国通货膨胀率变化、GDP 统计口径的调整以及抵御经济危机能力中国高于美国等众多因素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