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先进控制技术与实现
现代控制及plc应用技术论文

现代控制及plc应用技术论文现代控制及PLC应用技术论文摘要: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传统的批量控制到现代的数字化控制,控制技术的发展在推动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现代控制技术以及PLC的应用技术。
一、现代控制技术现代控制技术是指在数字计算机的帮助下进行控制,通过采集、处理和输出信号来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
现代控制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 高度自动化:现代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各种设备的自动控制和监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 精确性高:现代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被控对象的精确控制,可以在很小的误差范围内保持控制对象的稳定性。
3. 灵活性强:现代控制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和改变,适应多样化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
4. 可靠性高:现代控制技术采用先进的故障检测和容错机制,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PLC的应用技术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用来控制各种工业生产过程的数字运算器。
它具有以下特点:1. 可编程性强:PLC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需求进行编程,实现对各种设备的控制。
2. 高速高效:PLC具有快速的运算能力和高效率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满足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快速响应和高效率的控制要求。
3. 可靠稳定:PLC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故障容错能力,可以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和可靠性。
4. 灵活可扩展:PLC具有模块化设计和可扩展性,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的功能扩展和升级。
三、PLC的应用案例PLC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1. 工业自动化控制:在工业生产过程中,PLC可以实现对各种设备的自动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交通信号灯控制:PLC可以实现对交通信号灯的控制,根据实时交通情况进行信号的切换和调整,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3. 楼宇自动化控制:PLC可以实现对楼宇内各种设备(如照明、空调、电梯等)的自动控制和管理,提高能耗效率和使用舒适度。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相关论文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相关论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用计算机来实现控制。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相关论文篇一《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分析》【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用计算机来实现控制。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与传感器技术、CRT显示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给计算机控制技术带来了巨大的发展。
然而,设计一个性能好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还需要考虑系统的抗干扰性能,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力是关系到整个系统可靠运行的关键。
【关键词】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是在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若将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的功能用计算机来实现,就组成了典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它用计算机参与控制并借助一些辅助部件与被控对象相联系,以获得一定控制目的而构成的系统。
其中辅助部件主要指输入输出接口、检测装置和执行装置等。
它与被控对象的联系和部件间的联系通常有两种方式:有线方式、无线方式。
控制目的可以是使被控对象的状态或运动过程达到某种要求,也可以是达到某种最优化目标。
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概述1.计算机控制的概念(1)开环控制系统若系统的输出量对系统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则称该系统为开环控制系统。
在开环控制系统中,既不需要对系统的输出量进行测量,也不需要将它反馈到输入端与输入量进行比较。
(2)闭环控制系统凡是系统的输出信号对控制作用能有直接影响的系统都叫作闭环控制系统,即闭环系统是一个反馈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中系统的稳定性是一个重要问题。
2.计算机控制系统采用计算机进行控制的系统称为计算机控制系统,也称它为数字控制系统。
若不考虑量化问题,计算机控制系统即为采样系统。
进一步,若将连续的控制对象和保持器一起离散化,那么采样控制系统即为离散控制系统。
机器人控制技术毕业论文.doc

为了使机器人完成各种调控手段执行不同的任务和行动。
作为一个计算机系统,领先的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其中包括非常广泛,从智能机器人,任务的描述来控制伺服运动控制技术。
以实现各种硬件系统的控制都需要的,并且包括各种软件系统。
第一机械手控制方法使用顺序的,与计算机,机器人使用的计算机系统的整合的机械和电气设备的功能,以及使用的教学和重放控制的。
随着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扩大机器人的范围内,智能控制技术,机器人正朝着的方向发展,它已经离线编程,高级语言任务,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智能控制行为等新技术。
技术将促进各种智能机器人的发展。
当今的自动控制技术都是基于反馈的概念。
反馈理论的要素包括三个部分:测量、比较和执行。
测量关心的变量,与期望值相比较,用这个误差纠正调节控制系统的响应。
这个理论和应用自动控制的关键是,做出正确的测量和比较后,如何才能更好地纠正系统。
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作为最早实用化的控制器已有50多年历史,现在仍然是应用最广泛的工业控制器。
PID控制器简单易懂,使用中不需精确的系统模型等先决条件,因而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控制器。
它由于用途广泛、使用灵活,已有系列化产品,使用中只需设定三个参数(Kp,Ti 和Td)即可。
在很多情况下,并不一定需要全部三个单元,可以取其中的一到两个单元,但比例控制单元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机器人,机器人控制,PID,自动控制To enable the robot to complete a variety of control means various tasks and actions performed. As a computer system, the key technology, computer control technology, including a very wide range, from the robot intelligent, task description to the motion control and servo control technology. Both needed to achieve control of various hardware systems, and includes a variety of software systems. The first robot uses sequential control mod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uter, the robot uses a computer system to integrate the functions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and the use of teaching and playback contro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nd expanding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the robot, intelligent robot control technology is moving in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there has been off-line programming, task-level language, multi-sensor information fusion, intelligent behavior control and other new technologies. Technology will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a variety of intelligent robots.Today's automatic control techniques are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feedback. Elements feedback theory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measuring, comparing and implementation. V ariable measurements concern, compared with expectations, with the error correction control system response regulator. The key to 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 is made after the correct measure and compare, how best to correct the system.PID (proportional - integral - derivative) controller as the first practical controller has 50 years of history, and still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industrial controller. PID controller is easy to understand, without the use of an accurate system model prerequisites, and thus become the most widely used controller.It is due to the widespread use, flexible, has a series of products, the use of simply setting three parameters (Kp, Ti and Td) can be. In many cases, it does not necessarily require all three units, which may take one to two units, but the ratio is essential to the control unit.Keywords: robots, robot control, PID, automatic control引言信息技术是当前高技术发展中的主流技术,它的发展对其它技术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先进过程控制技术服务与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在公式 ( )中 , 是控制器投用率 , 是统计 时 1
间段内控制器开关为开的时间 , 表示 统计的总时间。 总
u = (1 2
控制系统用户对系统 的应用需求 ,有效改善了A C P 技术
的应用情况 ,最终为A C P 技术的持续推广应用提供有力
在公式 ( )中,己 3 是 MV的投用统计 的总时间。 总
T =C c y () 4
AC P 系统 的监控、维护、评价等需求 ,具有广泛工业应
用前景 。
参 考文 献
【】 1丁剑博 , , 吕斌 赵晓钰 . 先进过 程控制 与优 化技 术U . 油与化 】 炼
个P D S ao H h d w也就是所 谓的P 服务器 ,它可 以对 应 HD 多个P D B f r H uf ,其优点在 于 :一方面 ,当中间 的一台 e B f r 出现 故障的时候 ,不会 影响其它B f r uf 机 e uf 机采集 e
数 据 ;另 一方 面 ,当S ao 机 和B f r 中 间的 通讯 出 hd w uf 机 e
支撑 。
在公式 ( 2)中 ,
c V的投用率 ,t 是统计 时 。
截至 目前 ,项 目组 已经完成 了 中国石油所 属 的吉
间段内C 开关为开 的时间, 表示统计的总时间。 V
Ua= a , f) 3
林 石化 、兰州石 化 、独 山子石化 、大连石化 、锦州石
化 、华北石化 、大庆石化等地 区公司的2 套装 置 的实 2 施工 作。实践证 明 ,该平 台可 以满足炼化重点 装置对
S SMA AG ME T 系统 管理 Y N E N
智能控制技术毕业论文【范本模板】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智能控制技术从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发展到今天的智能控制理论的发展过程和主要方法,并介绍了智能控制在工业发展、机械制造、电力电子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关键字:自动化智能控制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新方法和技术进入工程化、产品化阶段,这对自动控制技术提出犷新的挑战,促进了智能理论在控制技术中的应用,以解决用传统的方法难以解决的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
一、智能控制的发展过程从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发展到今天的智能控制理论,经历了很长时间.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形成了经典控制理论。
经典控制理论中基于传递函数建立起来的如频率特性、根轨迹等图解解析设计方法,对于单输入—单输出系统极为有效,至今仍在广泛地应用。
但传递函数对处于系统内部的变量不便描述,对某些内部变量还不能描述,且忽略了初始条件的影响。
鼓传递函数描述不能包含系统的所有信息。
现代控制理论主要研究具有高性能、高精度的多变量变参数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它对多变量有很强的描述和综合能力,其局限在于必须预先知道被空对象或过程的数学模型.智能控制是在经典和现代控制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
智能控制的提出,一方面是实现大规模复杂系统控制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和微电子学等学科的高度发展,给智能控制提供了实现的基础。
智能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控制方法,基本解决了非线性、大时滞、变结构、无精确数学模型对象的控制问题。
二、智能控制的主要方法通俗地讲,智能控制就是利用有关知识(方法)来控制对象,按一定要求达到预定目的。
智能控制为解决控制领域的难题,摆脱了经典和现代控制理论的困境,开辟了新的途径.智能控制技术的主要方法有模糊控制、基于知识的专家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集成智能控制等,以及常用优化算法有:遗传算法、蚁群算法、免疫算法等。
1、模糊控制模糊控制以模糊集合、模糊语言变量、模糊推理为其理论基础,以先验知识和专家经验作为控制规则。
数控技术历史发展趋势及新技术论文3000字

数控技术历史发展趋势及新技术论文数控技术,简称数控(Numerical Control )即采用数字控制的方法对某一工作过程实现自动控制的技术。
它所控制的通常是位置、角度、速度等机械量和与机械能量流向有关的开关量。
数控的产生依赖于数据载体和二进制形式数据运算的出现。
发展历史1948年,美国帕森斯公司接受美国空军委托,研制直升飞机螺旋桨叶片轮廓检验用样板的加工设备。
由于样板形状复杂多样,精度要求高,一般加工设备难以适应,于是提出采用数字脉冲控制机床的设想。
1949年,该公司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开始共同研究,并于1952年试制成功第一台三坐标数控铣床,当时的数控装置采用电子管元件。
1959年,数控装置采用了晶体管元件和印刷电路板,出现带自动换刀装置的数控机床,称为加工中心( MC Machining Center),使数控装置进入了第二代。
1965年,出现了第三代的集成电路数控装置,不仅体积小,功率消耗少,且可靠性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促进了数控机床品种和产量的发展。
60年代末,先后出现了由一台计算机直接控制多台机床的直接数控系统(简称 DNC),又称群控系统;采用小型计算机控制的计算机数控系统(简称 CNC),使数控装置进入了以小型计算机化为特征的第四代。
1974年,研制成功使用微处理器和半导体存贮器的微型计算机数控装置(简称 MNC),这是第五代数控系统。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能进行人机对话式自动编制程序的数控装置;数控装置愈趋小型化,可以直接安装在机床上;数控机床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具有自动监控刀具破损和自动检测工件等功能。
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了PC+CNC智能数控系统,即以PC机为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在PC机上安装NC软件系统,此种方式系统维护方便,易于实现网络化制造。
现在,数控技术也叫计算机数控技术(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 简称:CNC),目前它是采用计算机实现数字程序控制的技术。
智能控制论文智能控制论文

智能控制论文智能控制论文智能控制课程教学改革初探摘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析智能控制理论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教学改革措施与途径,包括简化教学内容、教学中引入MATLAB、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改革。
实践证明,这些改革不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智能控制理论的兴趣。
关键词智能控制理论;教学改革;MATLAB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1)12-0035-02Practice and Reform on Teaching of Intelligent Control Theory Course//Li Junhong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s in teaching Intelligent Control Theory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s are pointed out, and some detailed approaches of teaching reform on Intelligent Control Theor y a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self’s practical teaching experience. The approaches include three aspects, that is, simplifying teaching contents, introducing MATLAB in teaching and strengthening practice teaching. The practice illustrates that the proposed teaching reforms notonly obtain good effects, but also inspire students’ interest in intelligent control theory.Key words intelligent control theory; teaching reform; MATLAB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Hunan, China 421001 智能控制是当今国内外自动化学科中十分活跃和具有挑战性的领域,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代表着当今世界控制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一门集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控制的多段调速系统实现

摘要随着工业控制要求的发展,对电机速度的控制越来越高。
传统的模拟信号控制方式存在抗干扰能力差、对设备要求复杂、控制精度不高等问题,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工业环境。
本文主要介绍了多段调速系统的结构,并完成了以PLC为控制器,以增量式光电编码器为速度采集的闭环PID控制系统,通过RS-485对变频器的控制实现了三相异步电机的多段调速。
关键字:PLC;RS-485;多段调速;光电编码器Abstract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ontrol, the speed of motor control is more and more strict. The traditional analog signal control mode has poor capacity of resisting disturbance, the requirement of complex equipment, the control precision low and some other problems, it is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increasingly complex industrial environment. In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the structure of various speed system, and completed the closed loop PID control system through the PLC as controller and incremental photoelectric encoder for speed acquisition, achieve the multistage speed control three-phase asynchronous motor through Frequency converter based on RS-485.Key words: PLC; RS-485; multistage speed; encoder目录第一章概述 (4)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4)1.2 课题研究现状 (5)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6)第二章系统分析 (7)2.1 PLC基本知识 (7)2.1.1 PLC的基本功能 (8)2.1.2 PLC的特点 (9)2.1.3 PLC的展望 (11)2.2 变频器基本知识 (12)2.2.1 变频器的应用 (12)2.2.2 变频器的分类 (13)2.2.3 变频器控制的展望 (14)2.3 光电编码器 (15)2.3.1 增量式编码器 (15)2.3.2 绝对式编码器 (16)第三章系统设计 (19)3.1 总体方案 (19)3.2 硬件设计 (19)3.2.1 变频器的连接 (20)3.2.2 光电编码器的配置 (20)3.2.3 PLC输入输出口分配 (21)3.3 软件设计 (21)3.3.1 变频器的参数设置 (22)3.3.2 PLC的设计 (23)第四章结论 (28)结束语 (29)致谢 (30)参考文献 (31)第一章概述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变频(变频器)调速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已渗透到各个领域,以它们为主导的现代生产技术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迅猛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进控制技术与应用实现The advanced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mplementations 辽阳石化分公司仪表厂雷军刘春晖大连石化分公司新区装置马昕摘要:近年来国内外石油化工行业以增加产品收率、降低原料和动力消耗,保证生产装置的优化和安全平稳运行,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已经对装置的先进控制技术和控制软件进行了广泛研究和工业化应用,给生产装置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本文通过对先进控制技术理论研究和数学模型建立的过程探讨,并以美国阿斯本(Aspen tech)公司开发设计的预测控制与软测量技术应用实施过程为实例,介绍先进控制技术在石油化工生产装置的应用与实现。
关键词:先进控制技术、数学模型、模拟软件、计算机平台、工业化应用。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domestic and overseas 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aim to increase the yield of product , reduce raw material and power consumption, ensure the production equip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safety running smoothly,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 Has the research and industrialization to the advanced control technology of devices and control software widely applied ,which has bring significant economic benefits for the production equipment. This article is discussed based on the advanced control technology theory research and the establish process of mathematic model . As an exemple of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which development and designed the predictive control and soft measurement technology by the company of American Aspentech, introduce the application and realization of the advanced control technology in petrochemical production equipment .Keywords:The advanced control technology,the mathematical model, simulation software,computer platform,industrial applications一、概述先进控制(APC-Advanced Process Control)技术是对那些不同于常规单回路PID控制,并具有比常规PID控制更好控制效果的控制策略的统称。
与传统的PID 控制不同,先进控制是一种基于模型的控制策略,如模型预测控制和推断控制等。
先进控制通常用于处理复杂的多量过程控制问题,如大时滞、多变量耦合、被控变量与控制变量存在着各种约束等。
先进控制是建立在常规单回路控制之上的动态协调约束控制,可使控制系统适应实际工业生产过程动态特性和操作要求。
先进控制技术的实现,需要建立工业过程模型和有足够的计算能力及程序运行能力的设备作为支持平台。
由于先进控制受控制算法的复杂性和计算机硬件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早期的先进控制算法通常是在上位机上实施的。
随着DCS功能的不断增强.更多的先进控制策略可以与基本控制回路一起在DCS上实现。
二、先进控制系统的核心内容先进控制系统的核心内容是数据采集处理、数学模型建立、先进控制策略和工程实施平台。
(1)数据的采集、处理和软测量技术利用大量的实测信息是先进控制的优势所在。
由于来自工业生产现场的过程信息通常带有噪声,数据采集时应作滤波处理,采集到的数据还应进行过失误差的检测与识别和过程数据的有效性检验及数据调理工作。
这是先进控制应用的重要保障。
基于可测信息和模型,实时计算不可测量的变量,也即软测量技术,是先进控制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例如,汽油饱和蒸汽压、粗汽油干点、轻柴油倾点、催化裂化中的反应热、再生器的烧焦状况、反应产品分布和催化剂循环量以及某些精馏塔的两端质量指标估计等,这些关系到产品质量的关键变量,由于质量测量仪表的缺乏或不可靠,无法获得实时的可靠的在线信息,因此,可采用工艺稳态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和动态数学模型来推断估计。
(2)多变量动态过程模型辨识技术获取对象的动态数学模型是实施先进控制的基础。
对于复杂工业过程,需要强有力的辨识软件,以便在剔除一些过失虚假数据的基础上,把分段有效数据有机地组合起来,最终将实际工业生产环境下获得的现场装置试验数据,变为多输入多输出(MIMO)动态数学模型。
实际工业过程模型化是一项专门的技术,它涉及到过程动态学、系统辨识、统计学以及人工智能等多种知识。
尽管目前类似模型预测控制这样的先进控制策略均采用工业试验的方法来获取控制模型,但是那些准确并可靠的机理模型(first principle model)和智能模型建立也有望成为有效的控制模型。
(3)先进控制策略先进控制采用了合理的控制目标和控制结构,可更好地适应工业生产过程的需要。
先进控制主要解决:①个别重要过程变量控制性能的改善,主要采用单变量模型预测控制与原控制回路构成所谓的“透明控制"的方式;②解决约束多变量过程的协调控制问题,主要采用带协调层的多变量预测控制策略;③推断质量控制,利用软测量的结果实现闭环的质量卡边控制。
涉及到的主要控制策略有模型预测控制、推断控制、协调控制、质量卡边控制、统计过程控制,正在兴起与开发中的有模糊控制、神经控制、非线性控制和鲁棒控制。
(4)先进控制的实施先进控制在实施时需要解决许多具体的工程问题,其中包括:①合理地选择被控的区域,这不仅意味着系统的平稳性,更重要的是它直接决定着先进控制所能获得的经济效益;②正确整定基本PID控制回路和先进控制系统,整定基本回路是为实施先进控制奠定基础,而整定先进控制则是为在动态响应与鲁棒性之间做出权衡;③合理限制控制变量的变化量和变化率,保证控制系统的平稳性和对不确定因素的鲁棒性;④建立先进控制的实施平台利用DCS系统的实时数据进行数学模型的建立,在DCS系统网络中的先进控制器进行数学模型和先进控制程序的编程及运行。
在控制站对工艺过程实现控制。
在操作站或工程师站建立良好的先进控制人机界面,确保在最常用的流程图画面上看得到先进控制的信息,便于投用、维护和操作。
三、过程模型的建立先进控制或优化控制实现的基础是建立过程模型,没有被控过程的模型,就无法进行先进控制和优化控制。
用于描述方程的模型由各种形式,通常都用数学方程的方法来表示,称为数学模型。
生产过程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过程的输入向量(包括控制向量和扰动向量)、状态向量和输出向量(通常是被控向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式。
1、过程建模原理在工业生产过程建模中,必须十分强调建模的一般原理,即质量与能量的守恒定理,因为任何工业生产过程都遵守这一自然规律。
对于一个工业生产过程的动态模型,一般都由一个或多个微分方程与一个或多个代数方程组合在一起来表示。
其中微分方程一般是常微分方程[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o.d.e)],有时也用偏微分方程[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p.d.e)]来表示,在工程中应用的大多数为常微分方程。
工业过程的动态模型通常应用在非稳定状态下,用物料与能量的平衡关系来建立,工业过程模型中的代数关系式通常来自热力学与传递的关系,例如流体的粘度是温度的函数,传热系数是流体流速的函数等等。
2、过程模型建立步骤用数学模型来模拟一个真实的工业生产过程时,首先要保证所描述的模型方程个数必须与模型的输入和输出关系相一致,这才能确保模型方程具有唯一的解,也就是说模型中的变量个数要等于独立方程个数。
构建一个工业过程的模型,首先要确定模型中哪些量是可由设备尺寸、物料的物性常数等来确定的已知常数或参数;第二步是确定独立方程的输出变量,这些变量将通过求解模型微分方程和代数方程来得到;第三步确定时间函数的模型输入变量。
所有这些工作是对该工业过程及环境作深入了解与分析的过程。
例如过程物料的输入速率可能就是上游过程单元的输出。
工业过程动态模型建立步骤如图1—1 所示。
图1—1 工业过程动态模型建立步骤四、先进控制技术工业化应用现代化工业生产过程日益向着大型化和连续化发展,在整个系统中,一个设备、一个装置乃至整个工厂存在着许多变量,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如何在这诸多变量中求取某个合适的组合,使生产过程具有最大的收益,这就是先进控制技术工业应用的最终目的。
概括起来,生产过程最优化的基本思想是争取达到优质、高产、低消耗及安全生产。
因此,先进控制技术在石油化工等行业的工业化应用越来越广泛。
近年来国内外很多自动化工程公司和科研院所及大学,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原料和能耗,增加装置的经济效益为目标,对工业生产过程的先进控制技术和控制软件进行了广泛研究,许多先进控制技术已经商品化,给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比如,美国Simcon公司开发的乙烯装置计算机先进控制技术软件包(OPSO)、美国Setpoint公司开发研制的多变量控制技术软件包(IDCOM),美国AspenTech 公司的先进过程工程系统软件系列等。
国内华东理工大学采用软测量技术开发设计的4-CBA杂质含量在线监测、酮含量在线测量等先进控制技术应用项目,实现了流程工业生产过程中介质含量的在线实时监测。
北京化工大学开发的装置优化与参数整定项目是基于现代控制理论预测和内模控制的方法与PID相结合的控制器优化软件。
在控制系统中采用预测-PID、内模-PID技术去优选PID参数的控制形式,使控制对象稳定、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实现了装置优化运行。
美国AspenTech 公司在先进控制开发研制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的先进过程工程系统软件,如ASPEN PLUS 静态过程模拟软件、ASPEN DYNAMICS 动态过程模拟软件、ASPEN CUSTOM MODELER 动态模型开发软件、ASPEN PINCH 系统节能软件、BATCH PLUS间歇过程模拟软件、BATCHFRAC间歇精馏模拟软件、POL YMERS PLUS 聚合物过程模拟软件、SPLIT 精馏系统优化软件、RATEFRAC 速率型精馏塔模拟软件、B-JAC 换热器设计软件、ASPEN ZYQAD 工艺设计平台、ASPEN ONLINE 在线实施模拟的应用工具等。